被诅咒的尼泊尔我为什么强烈不建议来尼泊尔旅行.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0717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被诅咒的尼泊尔我为什么强烈不建议来尼泊尔旅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被诅咒的尼泊尔我为什么强烈不建议来尼泊尔旅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被诅咒的尼泊尔我为什么强烈不建议来尼泊尔旅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被诅咒的尼泊尔我为什么强烈不建议来尼泊尔旅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被诅咒的尼泊尔我为什么强烈不建议来尼泊尔旅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被诅咒的尼泊尔我为什么强烈不建议来尼泊尔旅行.docx

《被诅咒的尼泊尔我为什么强烈不建议来尼泊尔旅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被诅咒的尼泊尔我为什么强烈不建议来尼泊尔旅行.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被诅咒的尼泊尔我为什么强烈不建议来尼泊尔旅行.docx

被诅咒的尼泊尔我为什么强烈不建议来尼泊尔旅行

被诅咒的尼泊尔:

我为什么强烈不建议来尼泊尔旅行

2017-09-26大西洋鳗鱼231评这是大西洋鳗鱼的第二十八篇原创,尼泊尔第一篇。

那一个冬日的下午,在加德满都杜巴广场遇到的那个女孩,让我对尼泊尔的嫌弃达到了顶点。

我从来没有在旅行中如此强烈,急促的想离开一座城市过。

尼泊尔其实并不是我的目的地,只是这一次来到了南亚来到了印度,就打包来到了隔壁的尼泊尔。

印度15天,尼泊尔只有4天。

尼泊尔的记忆中,有些画面是美的,比如以下的照片。

以上部分图片来自摄影师Hsieh但是,最清晰的回忆还是以下的画面:

对于尼泊尔旅行,我有一句诚恳的建议:

你如果不是徒步与户外爱好者,不要来这里。

这个国家,特别是首都加德满都,严重的名过其实。

这里绝不是什么幸福国度,尼泊尔普通人民的生活甚至比印度还要悲惨与绝望,但旅行的乐趣却又远低于印度。

作为一个国家能穷成怎样的地步?

尼泊尔很穷,是中国的邻国里面第二穷的国家(第一穷是阿富汗)。

我不畏惧穷国,我去过很多稀奇古怪的国家,更何况我是刚刚从路有冻死骨的印度来到的尼泊尔。

但尼泊尔的物质条件之差,依然让我惊讶与汗颜。

先看看尼泊尔2016年的人均GDP数据:

730美元,不到人口大国中国的10分之一(8866美元),不到我已经描写了这么多的穷到极致的印度的二分之一(1709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RealGDPperCApita),即'人均GDP',常作为发展经济学中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它是人们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

它是衡量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

据《福布斯》2011年数字,尼泊尔通货膨胀率11%,失业人口46%;据《纽约时报》2012年数字,尼泊尔人均收入每天三美元,86%的人口每天靠不足2美元生活。

国家预算的三分之一来自外国捐赠和贷款,外债占GDP的40%。

尼泊尔缺乏医药(依赖进口),缺乏医疗(每万人只有两名医生),其人均寿命才59岁(排世界176位)。

加德满都的机场,是我见世界上最破的首都机场。

没错,这个机场的外墙是没有上油漆的红砖,活像中国农村的那些被废弃的厂棚。

▲这是印度首都德里的机场,来到尼泊尔后,我感觉印度简直是好发达高级。

▲从加德满都下飞机的第一眼。

尼泊尔国旗倒是极具特点,是世界上唯一的非矩形的国旗,外形由两个三角形组成,也是世界上唯一在比例上纵大于横的国旗。

▲极破旧的加德满都机场从机场到酒店的一路,我感觉到这个首都几乎没有现代化的产业,路上的人除了卖东西的就是晒太阳的,首都像扩大版的中国南方六线小镇。

▲这是加德满都最洋气的“外国人一条街”泰米尔街,外国的背包客多半选择住在这条街上。

▲加都的卫星地图,是群山里的一片巨大谷地,城市无序的扩张蔓延开来。

加德满都的晚上是真的到处没电没有路灯的,晚上在外面走,路上真的是乌七八黑。

我不得不用手机去照亮回家的路。

听说如果赶上夏天天气热的时候来,每天都停半天电是常见的。

▲没有路灯的街道你知道加德满都数一数二的商场,在第一层楼的门口,位置一般来说是最贵最好的门面是什么牌子吗?

对,是民族之光-美特斯邦威。

这家MALL还拥有加德满都为数不多的电影院,是中产阶级最常来的商场。

▲中国大城市的商场的这个位置,一般都是奢侈品店面。

看到一个国家的民族表演,第一次会有“LOW”的感觉这是在杜巴广场的一个民族文化表演,这个舞蹈,是我周游这么多国家后,见过的最简陋,最没观赏性的民族表演。

全程看下来的感觉就是难受,从服装,到声乐,到仪态,到人的精神面貌与外表,都是非常的“不”赏心悦目。

艺术能够展现得让人如此反感,也让我感到奇怪。

即使是面向外国人的表演,也不应该如此。

▲从各方面都让人看得难受的表演。

后来,当我在加都的酒店里看电视时,我才意识到,这样的国家,不能谈艺术。

电视里的频道95%是印度的,加都人的电视娱乐生活,被印度的电影,综艺和新闻节目占据着,印度,在此刻起又一次变得无比的高大,洋气起来。

而电视里极为罕见的尼泊尔自己的电视台,一直在播放一个极具农村风与山寨感的MV,音乐不好听,里面的男女演员的表演造作程度,我当时的感受竟然是这个严重的词语:

不堪入目。

(当时手机录了那个令人难受的MV,如果有需要,可以留言向我索要)没有经济基础何谈上层建筑。

好的文化需要一定的经济能力进行挖掘,优化与包装展现出来。

韩国的世界文化扩张,也是基于“汉江奇迹”的经济神速发展之后(参见《韩国真的是“东亚之光”吗?

》)。

没有物质支撑,这个社会会缺乏基础的审美。

整个社会的文化艺术,电视电影的水平,质量就变得低劣,感观让人难受。

------------------------------------------------我的微信公众号与新浪微博——“大西洋鳗鱼”,更多深度而有趣的原创环球游记,在上面直接与我交流。

------------------------------------------------比印度更离谱的骗盗横行,没有真心2015年的尼泊尔大地震,让这个穷国损失惨重,雪上加霜,地震导致七千人死亡,大量房屋被毁。

加德满都的大量古迹也都几乎不复存在:

杜巴广场(DurbarSquare)意为皇宫广场,在加德满都河谷的三个古城:

加德满都、帕坦和巴德岗中各有一个杜巴广场,是当年三个王国的王宫广场。

尼泊尔王国的马拉王朝鼎盛时期,在文化、建筑、艺术上曾一度达到巅峰,马拉王朝第六代国王死后,其三个儿子各据一方,自立为王,为夺取西藏商路的控制权,相互征战,斥巨资修建王宫广场。

它囊括了尼泊尔十六世纪至十九世纪间的纽瓦丽古典寺庙建筑和宫殿,现在都是辉煌的世界文化遗产。

2015年4月25日,当地时间14时11分,在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的8.1级地震导致加德满都世界文化遗产杜巴广场上的建筑大部分倒塌。

杜巴广场是尼泊尔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最精华的结晶。

最核心的加德满都杜巴广场的古建筑被悉数震毁,相当于中国的故宫被毁灭了一般的遗憾。

2016年的2月,我来到这里,一年过去,这里仍旧是一片废墟。

▲网上的杜巴广场是这样的▲现实中的杜巴广场是这样的。

我安慰自己:

废墟不可怕,国际金援已经很巨大但重建进展如此之慢或许也不可怕。

而在这片废墟上的种种让人想爆炸的遭遇才是真的可怕。

首先,杜巴广告是一个城市广场,其大小和位置,跟罗马的西班牙广场,上海的静安公园绿地差不多,是城市中心,和城市道路肌理无缝融合的城市公共区间,有N条市政道路能够进入到这个广场,这广场上有卖菜的,烧香的,发呆的形形色色人种,这个广场没有,也不可能有门。

而诡异的是,这个广场有便衣在无时无刻从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去寻找外国人,一旦确定是外国人,就上前去要求买门票。

这种没有标准化,不一视同仁的卖票方法,让人觉得很不可思议,作为一个外国人,在这个市民广场,我感觉如同动物般的被人挑拣,像是一台移动ATM被人搜寻,让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

门票费用也是比较幽默和可笑,门票价格在地震前是750卢比,现在涨到了1000卢比,多出的250卢比说是古迹重建费。

然而,被毁了已毫无风景的地方为何比毁前还要贵呢?

这个逻辑我始终想不通。

▲便衣一旦在这个市民广场里找到外国人,就会带到这个不起眼的柜台去买门票门票的政策体现了政府的短视,而在杜巴广场的各种烦心遭遇,则又让人看到了这个地方,自上而下的贪婪与拔苗助长。

在我当时到访的杜巴广场里,几乎每一个人都用实际行动想从你身上去抠出一些钱出来。

我想在这里发发呆,按旅行书上说的,在古老的建筑下面,寻找一些peace,享受片刻安宁。

但是没有,不可能的。

尼泊尔人不会让你安宁。

首先,是有一个卖手镯的小哥,我先后进了三次广场。

从第一次进去开始,小哥就跟着我旁边,不停的游说我买他的手镯。

在缠人磨人方面,尼泊尔人果然不输同为印度教信徒的印度人,甚至是青出于蓝。

我仍然想在这个虽然被毁但却很出名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广场里坐下来刷刷朋友圈,可没有人允许我这样做。

小哥缠着我走了足足10分钟。

我被迫的,不得不离开了广场。

第二天走进这个广场,小哥立马又围了上来,依旧是昨天的说辞,“这个镯子,是我们尼泊尔的手工艺品,很名贵,平时要卖100元(人民币),现在因为地震,游客少了,我便宜卖你,只要50.”我真的需要平静,于是这一次我妥协了,我买了他的手镯。

▲加都的古迹一景但我并没有被放过,第三天散步又走到这个广场附近时,小哥又出现了,当天的工艺品换成一种像风铃状的工艺品。

他依旧不依不饶的跟在你旁边,让你不得宁静。

他仿佛忘记了我昨天买过他的商品,我觉得他没有丝毫的感恩,他的眼睛里只有对卢比的渴望与追求。

在印度的很多时候,遇到这种场景,我会快步离开甚至跑掉。

但在加都,无处可走,在这个最出名的广场,如果你想看清楚这个广场,你必须在这里呆一段时间,而这样的话,你的旁边永远有这样推销的人。

回到了文章开头的那件事情。

这个广场更让我吃惊的,是一个女孩,不对,是前后有三个女孩。

她们穿着还算体面(尼泊尔的校服往往精致),图中的这个女孩,大约十四五岁,她在广场上找我攀谈,由于我喜欢跟当地人交流,对女性又天然有种“比较纯朴”的误解,于是敞开心扉和她开聊了,即使我能感受到她的心不在焉,我讲了我的国家,我的旅行感想,我的职业,她的学业,等等等等。

我说,你的英语真好阿。

接下来,女孩让我给她拍照片,我也欣然的拍了照片。

紧接着,女孩就开始摊牌,女孩说,家里有困难,爸爸生病了,能不能给我50美元。

我立马心里变得难受起来,印度4,5岁的穷小孩乞讨我能理解,可这样一群心智成熟,长的穿的都算干净体面的为什么要这样子做呢?

所以我跟你说的我自己的这么多事,对于你而言,只是乞讨前的铺垫吗,我的倾述和交流变成什么了。

我能接待有价值的交换阿,我在欧洲几乎会给每一个我觉得动听的街头艺人捐献零钱,但我不接受这种方式阿。

我快步离开,然后在这同一个广场,我又先后遇到两个差不多年龄的校服女孩跟我以同样的理由“爸爸生病了,或者妈妈生病了”进行直接乞讨,甚至没有太多的前戏。

我去了旁边一个咖啡馆坐下来,以避开这一波接一波的不真诚搭讪。

令人震惊的是,第一个女孩竟然这个时候站在咖啡馆的窗户外面,盯着我,伸手,不走。

我坐了五分钟,她站了五分钟。

我不习惯这样尴尬的气氛,我买了杯咖啡出门递给她,icanhostyouacoffee,butmoney,no.moneywon'tcomewithoutwork.(我说:

我可以请你咖啡,但是,要钱,没有。

没有不劳而获的金钱。

)女孩拿走了咖啡,没有道谢,她依然站在我面前不走,“money,please,50dollers”(钱,请给我钱,50美元)。

我再也没有心情在这个咖啡馆呆下去了,我匆匆的离开了这个咖啡馆和杜巴广场,并发誓再也不会回来这个鬼地方。

这是多么糟糕的旅游生态呀!

从政府到人民,全都在透支自己的形象,透支自己的旅行资源。

▲政府大楼门前的尼泊尔士兵在后来的2天,我在加德满都再也没说过自己是中国人!

为了避免那些学了一些中文的尼泊尔人来向我搭讪要钱。

我学会了跟陌生人说,I'mJapanese.I'mKoreanNoEnglish(我是日本人,我是韩国人,我不会英语)。

插入一段话:

在国外不要做圣母,不要凭白无故的给任何人现金,除非对方有交换,不管是手工艺品,唱歌,舞蹈或者是旅行服务。

不要助长在很多国家越演越烈的,遇到中国脸就直接伸手要钱的恶习,这跟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给海关钱一个道理。

你发一次圣母心,害的是将来的全体中国游客。

而且直接给钱不能帮助这些人,反而会害了她们。

我不知道为什么,印度教的这两个国家,在对方明确要求不想再被骚扰的情况下,还能如此厚着脸皮的继续纠缠。

▲来自我的知乎专栏上的尼泊尔吐槽。

▲群吐槽。

我以前在乌克兰的文章《“种马”与“乳牛”之国,这里是乌克兰!

》里写过,在因为战争导致经济崩溃的乌克兰,也有很多经济极度窘迫的人,可是,路上很少有这样行骗,讨钱的人。

甚至即使有,他们的脸皮都极薄。

比如在圣弥额尔金顶修院门口那个让人玩鸽子然后收钱的乌克兰人,在被我拒绝一次后,竟然就怯生生的脸红然后跑开了。

和南亚这些磨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