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新素养高考长句精练19页.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06838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5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新素养高考长句精练19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生物新素养高考长句精练19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生物新素养高考长句精练19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生物新素养高考长句精练19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生物新素养高考长句精练19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新素养高考长句精练19页.docx

《高考生物新素养高考长句精练19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新素养高考长句精练19页.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新素养高考长句精练19页.docx

高考生物新素养高考长句精练19页

2020高考生物新素养高考长句精练

1.甲图为酵母菌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乙图是甲图局部放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细胞与菠菜叶肉细胞相比,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无__________;酵母菌细胞与大肠杆菌细胞相比,后者在结构上无乙图中的__________(填序号)。

(2)甲图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有________(填序号),能产生CO2的场所是________(填序号)。

(3)在无氧环境中,酵母菌也会逆浓度梯度吸收葡萄糖,为此过程提供能量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_(填序号)。

(4)在酵母菌的无性繁殖过程中,乙图中的结构__________(填序号)有消失与重建过程。

(5)⑧彻底水解可得到的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丙图中⑫代表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④代表某种物质,它是________。

分泌蛋白从合成到排出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结构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

解析

(1)酵母菌细胞没有叶绿体,而菠菜叶肉细胞则有叶绿体。

酵母菌细胞为真核细胞,大肠杆菌细胞为原核细胞,乙图为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因此原核细胞在结构上无乙图中的③内质网、⑧染色质、⑨核仁、⑩核膜。

(2)凡是含有核酸的细胞器都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因此甲图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有④核糖体、⑥线粒体。

酵母菌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与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都会产生CO2,因此能产生CO2的场所是⑥线粒体、⑦细胞质基质。

(3)在无氧环境中,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为逆浓度梯度吸收葡萄糖提供能量,无氧呼吸的场所是⑦细胞质基质。

(4)在酵母菌的无性繁殖过程中,其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因此乙图中的结构⑨核仁、⑩核膜周期性地消失和重建。

(5)⑧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蛋白质彻底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DNA彻底水解的产物是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

(6)分析丙图可知:

⑫代表的细胞结构是高尔基体,⑭代表的是直接能源物质ATP(或三磷酸腺苷)。

答案

(1)叶绿体 ③⑧⑨⑩ 

(2)④⑥ ⑥⑦ (3)⑦ (4)⑨⑩ (5)氨基酸、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 (6)高尔基体 ATP(或三磷酸腺苷) 一定的流动性

2.下图表示某种酶的作用模型,请回答:

(1)图中A表示酶,其催化作用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图示模型可解释酶的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酶抑制剂(Ⅰ)与酶结合后会抑制酶的催化作用。

其中,一类抑制剂Ⅰa的结构与底物相似,可和底物竞争与酶结合,从而阻碍底物与酶结合;另一类抑制剂Ⅰb可和底物同时结合在酶的不同部位,形成酶—底物—抑制剂复合物,该复合物不能发生反应。

①在上图所示酶的作用模型基础上,构建一个表示存在抑制剂Ⅰa时酶作用受抑制的模型。

②若无抑制剂时,酶A催化底物B的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

在图中画出存在抑制剂Ⅰb时的反应速率变化曲线。

解析

(1)酶催化的机理是能显著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

图中的酶A和B在特定部位结合,体现酶的专一性。

(2)①根据题干已知抑制剂Ⅰa的结构与底物相似,可和底物竞争性与酶结合,从而阻碍底物与酶结合,即图形中用不同的图像表示抑制剂Ⅰa,但与酶结合的部位是与底物相同的,它与酶结合后底物无法与酶结合。

②由于这种抑制剂Ⅰb可和底物同时结合在酶的不同部位,形成酶—底物—抑制剂复合物,该复合物不能发生反应,所以这种抑制作用不可以通过加大底物B的量来恢复,其最大的反应速率肯定低于原来的反应速率。

答案

(1)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专一性

(2)①

3.在适宜的CO2浓度和温度条件下,测定植物甲和植物乙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夏季阴雨绵绵的环境中,生长受影响较大的植物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光照强度为P时,植物甲的总光合速率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植物乙的总光合速率,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植物甲、乙分别是大豆和玉米,农业生产中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可以采用套种的方法(即两种或多种农作物间行种植)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从群落结构分析,这两种植物套种能提高产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据图分析可知,当光照强度较弱时,乙的净光合速率小于甲的净光合速率,所以在夏季阴雨绵绵的环境中,生长受影响较大的植物是乙。

(2)由图可知,乙的呼吸速率大于甲的呼吸速率。

图中显示,P点甲、乙两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相等,由于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因此乙的总光合速率大于甲的总光合速率。

(3)玉米和大豆有垂直分层现象,可以提高农作物对阳光等环境资源的利用率,因此将两者套种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答案

(1)乙 光照强度较弱时,乙的净光合速率小于甲(乙有机物积累小于甲)(合理答案即可) 

(2)小于 光照强度为P时,甲、乙净光合速率相等,且甲呼吸速率小于乙,所以甲总光合速率比乙小(合理答案即可) (3)玉米和大豆有垂直分层现象,提高了农作物对阳光等环境资源的利用率

4.如图1为真核生物染色体上部分DNA分子复制过程示意图,图2为拟核或质粒复制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1可以看出,DNA分子复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真核生物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DNA解旋酶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图1生物的DNA复制方式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

(4)将不含放射性的拟核放在含有3H-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培养,如果第一次复制时,图2中1、2处的放射性强度相同,证明DNA复制方式很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图2中DNA在复制开始前的碱基总数是100个,其中T为20个,则复制一次需要游离的C为________个。

解析

(1)(3)图1中的复制起点有三个,每个起点处复制都是双向进行的,且边解旋边复制,这种复制方式有利于提高复制速率。

(2)DNA复制需要模板、原料、酶、ATP等条件。

(4)第一次复制时图2中1、2处的放射性强度相同,表明新合成的DNA的两条链中含放射性的链都是一条,也说明了DNA复制属于半保留复制。

(5)DNA的碱基总数为100个,其中T为20个,则DNA分子中胞嘧啶C=G(100-20×2)/2=30个,所以复制一次需要游离的C为30个。

答案

(1)多起点、双向复制,边解旋边复制 

(2)模板、能量、脱氧核苷酸、酶 打开DNA分子碱基对之间的氢键,形成两条单链 (3)提高了复制速率 (4)半保留复制 (5)30

5.茶叶有降压、提神和保健等功效。

某科研人员在晴朗夏季的一天中探究茶树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规律,结果如下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曲线表示净光合速率的是________(填“实线”或“虚线”)。

从胞间CO2浓度分析,与12点相比,14点时叶肉细胞中C3含量________(填“高”或“低”)。

(2)茶树在中午时分会出现光合“午休”现象。

从图中的曲线分析,主要原因是气温升高,植物为减少水分散失,气孔________(填“部分关闭”或“全部关闭”),导致胞间CO2浓度降低。

(3)研究CO2在植物体内的转移途径时,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法,CO2中的氧经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后转移到终产物________中。

(4)由于茶树光合“午休”影响产量,为减缓光合“午休”,该科研人员打算间种高茎玉米。

请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间作是指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①该实验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须在________时间进行。

③检测净光合速率与胞间CO2浓度,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科研人员的研究达到预期目的。

解析

(1)晴朗夏季的中午,植物会出现光合“午休”现象,导致净光合速率降低,胞间CO2浓度中午后可恢复,图中实线表示净光合速率。

与12点相比,14点时胞间CO2浓度较高,有较多的CO2被固定为C3,叶肉细胞中C3含量高。

(2)气孔是CO2进出叶片的通道,据图可知,中午前后胞间CO2浓度降低,但仍保持一定浓度,气孔应是部分关闭。

(3)研究CO2在植物体内的转移途径时,可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CO2中的氧经光合作用转移到有机物和生成的水中,再经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后转移到终产物CO2中。

(4)①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间种高茎玉米能否减缓茶树光合“午休”。

②根据实验目的可确定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间种高茎玉米。

间种高茎玉米的为实验组,不间种高茎玉米的为对照组。

晴朗夏季的中午,植物会出现光合“午休”现象,该实验须在晴朗夏季中午检测进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净光合速率与胞间CO2浓度。

③若间种高茎玉米能减缓茶树光合“午休”,则实验组的净光合速率与胞间CO2浓度均高于对照组。

答案

(1)实线 高 

(2)部分关闭 (3)同位素标记 CO2 (4)①探究间种高茎玉米能否减缓茶树光合“午休” ②是否间种高茎玉米 晴朗夏季 ③实验组的净光合速率与胞间CO2浓度均高于对照组

6.科研人员为研究果蝇“昼夜节律”的发生机制,设法寻找果蝇体内在白天和夜间合成的某些蛋白质分子,若其合成量发生显著变化,且变化周期与一昼夜时长相近,则有可能与生物时钟产生的机制有关。

实验研究的相关内容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是以mRNA为模板进行翻译过程合成的。

研究人员检测某种蛋白质的mRNA碱基序列后,通过________过程获得cDNA,从而能在体外合成编码该蛋白质的基因。

(2)研究者对一种目标研究物——PER蛋白质进行深入的研究,分离出控制该蛋白质合成的mRNA,缩写为per+。

同时,发现在节律时长发生突变的果蝇个体内有异常信使perL,且含量比较结果如图。

分析结果可知,含有per+的突变个体很可能其昼夜节律时长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4小时,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人为诱导PER基因突变后,per+的合成量的变化表现为__________,则可确认控制PER蛋白质的基因就是生物体内的“时钟”。

但也有人指出,这样的实验证据仍然不够充足,请利用PER的基因突变果蝇为材料补充必要的实验,检验上述结论。

(要求:

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