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至瑞丽铁路工程某特长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068183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308.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理至瑞丽铁路工程某特长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大理至瑞丽铁路工程某特长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大理至瑞丽铁路工程某特长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大理至瑞丽铁路工程某特长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大理至瑞丽铁路工程某特长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理至瑞丽铁路工程某特长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

《大理至瑞丽铁路工程某特长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理至瑞丽铁路工程某特长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理至瑞丽铁路工程某特长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

大理至瑞丽铁路工程某特长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依据、编制范围及设计概况

第一节、编制依据和原则

.编制依据

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以及国家和铁道部有关规范、验收标准

铁道部铁计函[2006]116号文《关于报送大理至瑞丽铁路项目建议书的函》

铁道部计长函[2006]162号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新建大理至瑞丽铁路项目建议书的批复》的通知

发改交运[2007]350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新建大理至瑞丽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铁道部铁计函[2007]486号《关于新建大理至瑞丽铁路可行性研究的审查意见》

铁道部、云南省铁鉴函[2007]1349号《关于新建大理至瑞丽铁路大保段初步设计的批复》

铁道部铁计函[2008]712号《关于开工建设大理瑞丽铁路大理至保山段控制工期的单体工程的批复》

新建大理至瑞丽铁路大理至保山段站前工程施工、监理招标文件及承发包合同

《铁路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文件编制办法》TB10504-2007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公司设计文件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公司设计文件

铁道部、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云南铁路建设有关问题会谈纪要》()

铁道部、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云南铁路建设有关问题的会谈纪要》()

铁道部、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云南铁路建设有关问题的会谈纪要》()

编制原则

 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依法用地、合理规划、科学设计,少占土地,保护农田;搞好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支持矿床保护、文物保护、景点保护;维持既有交通秩序;节约木材。

符合性原则:

必须满足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标准,符合施工安全要求。

科学、经济、合理的原则。

树立系统工程的理念,统筹分配各专业工程的工期,搞好专业衔接;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组织均衡、连续生产;以关键线路为中心,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工期、资源优化;管理目标明确,指标量化、措施具体、针对性强。

引进、创新、发展的原则。

积极采用、鼓励研发旨在提高工程技术和施工装备水平、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

第二节、编制范围

大瑞线xx至xx段xx隧道(DIK35+256~DIK52+879)正洞(17623)及平行导坑和泄水洞及附属全部工程的施工。

第三节、设计概况

xx隧道进口里程为D1K35+256,进口端紧邻瓦窑箐框架桥;出口里程为D1K52+879,出口接xxx大桥,隧道全长17623m,设计速度为140km/h,电力牵引。

为保证施工进度、满足通风、防洪救援及排水,本隧道设置的辅助坑道模式为“贯穿平导+出口横洞”。

本隧道平导位于正洞左侧,起终点分别与进出口预留Ⅱ线终点相接,起点里程为PDK35+,终点里程为PDK52+405,全长。

平导沿预留Ⅱ线设置,基本与Ⅰ线中线平行,线间距约为30m。

进口结合地形、地质条件设桩柱式洞门,预留Ⅱ线设Ⅳ式Ⅴ级明洞门,出口洞门正线及预留Ⅱ线合修,设挡墙+桩柱式洞门,边仰坡均采用人字型截水骨架护坡防护。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线路概况

xx隧道进口临近xx县城,老xx公路附近,出口位于xx县太平乡xx村,出口距老xx公路9Km,需新修道路引入。

隧道进口里程为DIK35+256,出口里程为DIK52+879,隧道全长17623m,平导长,预留Ⅱ线本次施作,横通道1744m。

为特长铁路隧道,隧道内采用弹性支撑块式无碴轨道。

设计采用进出口双向掘进。

线路为“人”字坡,其最大纵坡为13‰。

在线路左侧30m预留Ⅱ线位置设贯通平导(在进口端:

距洞口1119m范围,与Ⅰ线线间距由渐变到30m),平导内每间隔280m~420m不等设置横通道与正洞相连,共计48处。

围岩类别为Ⅲ级10220m,占全隧的58%;Ⅳ级5300m,占全隧的30%;Ⅴ级2103m,占全隧的12%。

出口端(DIK52+300~+)为太平车站的一部分。

隧道进口紧临河流(设计洞外紧接瓦窑箐框架桥,设计有泥石流通道作用),洞口两线间设预加固桩,在框架桥完成后才有进洞条件和进洞通道。

在距洞口95m处地表有当地古建筑(望江亭),在该处隧道埋深50m。

隧道出口位于半山腰上,从老颠缅公路到洞口需新修便道12km,并须新建1座长便桥跨过洞外xxx,洞口无场地,需将洞口明挖10m才能做出施工场地,施工设备方能进洞作业。

隧道地质复杂,施工组织难度大、工期长,是本标段重点控制性工程。

第二节、主要技术标准

一、线路等级:

Ⅰ级。

二、正线数目:

单线。

三、限制坡度:

12‰,加力坡24‰。

四、最小曲线半径:

一般地段1600米,困难地段1200米。

五、牵引种类:

电力。

六、机车类型:

客机SS9,货机SS3B、SS3。

七、牵引质量:

3000t。

八、到发线有效长度:

650m,预留850m。

九、闭塞类型:

自动站间闭塞。

第三节、主要工程内容和数量

xx隧道正线全长17623m,预留二线,平导长,横通道1744m

第四节、征地拆迁

开工以来,隧洞进出口征地拆迁工作以及完成,目前能满足施工需要。

第五节、工程特点

一、隧道长、施工组织管理要求高。

本隧道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是施工工期、隧道通风,装碴运输、高压电进洞以及平导的超前掘进。

平导超前掘进是整个工期保证的关键。

隧道出碴和运输设备的选择是工序控制的重中之中。

此外不良地质施工也是本隧道施工的重点和难点。

二、xx隧道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存在断层破碎带、高地应力引起的岩爆或软岩大变形、石膏、煤层等不良地质问题,施工中有可能遇到围岩失稳等地质灾害,特别是在部分断层带(穿越7条断裂带共计1000m和16处物探Ⅰ类异常共计5852m)易产生突水、突泥。

因此,针对本隧道的地质特点建立一套适合本隧道施工的地质超前预测预报系统,采用多种预报手段,对异常地质情况认真分析,提高预报的准确度,根据地质超前预报成果,制订相应的施工方法及处理预案,是确保xx隧道安全、有序施工的重中之重。

三、高地应力区岩爆或软岩大变形地段以及煤系地层含瓦斯地段和石膏地层地段的安全施工。

本隧道最大埋深约1100m,在隧道洞身通过的各级围岩,岩质较硬,性脆,特别是地处硬质岩的应力聚集带,聚集了较大的应力,施工中有可能出现岩爆;在隧道出口段洞身分布煤系地层,可能有瓦斯气体,对隧道施工作业安全影响较大。

因此,确保安全施工是本隧施工的另一个重点地应力区岩爆地段的安全施工。

四、多工作面施工组织难度大。

xx隧道是全线工期控制性工程,设计利用平导辅助正洞施工,多工作面条件下爆破、通风、运输存在较大干扰,如何发挥平导最大辅助功能,解决多工作面的协调施工,实现均衡生产是本隧道施工组织管理和确保既定的质量、安全、工期目标的实现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第三章项目所在地区特征

第一节、自然特征

一、工程地形地貌

1、地形地貌

隧道区属构造剥蚀高中山地貌,高程1540~2730m,相对高差约1200m;洞身大部分位于“滇西红层”之软质岩中。

隧道通过的地层有第四系残破积土、碎石土,白垩系砂岩夹泥岩,侏罗系上统泥岩夹砂岩,中统花开左组泥岩夹砂岩、石膏,下统漾江组泥岩夹砂岩,三叠系上统砂岩、泥岩夹煤线等。

2、地震动参数

根据国家地震局编制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及2006年4月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作《大理—瑞丽铁路线工程场地活动断层鉴定及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2006年),xx隧道所处位置地震基本烈度为:

Ⅷ度,工程施工期间存在地震危险。

二、地质特征及地质构造

1、工程地质特征

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复杂,构造作用强烈,受褶皱、断裂及岩浆侵入活动的影响,岩层产状变化较大,岩体完整性较差,岩层风化层较厚。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表水、地下水发育不均,部分地下水、地表水对混凝土具有侵蚀性。

局部地段第四系覆盖层较厚,边坡稳定性较差。

2、地质构造

本区属于滇西太平向斜。

沿线褶皱构造线与线路关系为:

相交位置于DIK41+954,夹角840。

受区域性活动断裂山祖--左白达断层(F16)和草坪断层(F17)影响,次级断层及褶皱构造较发育,岩体较破碎,对隧道施工影响较大。

特殊岩土主要为石膏、煤线、断层破碎带;不良地质主要为滑坡、泥石流、顺层偏压。

三、水文地质特征

1、水文

该地区地表水主要为沟槽内流季节性水流。

水量受季节控制,雨季水量猛涨且浑浊,旱季水少且清澈,水流部分用于农田灌溉。

沟槽各山岭之间,汇集山坡面雨季时的片流、线流、细流及上游出露及坡脚渗出的地下水,通过各分支流向低洼处排泄。

地表水主要接受大气降雨及地下水的补给。

2、地下水

主要为山坡坡麓堆积层地下水,多为沿堆积层与基岩接触面渗出,水量小。

四、气象资料

受太平洋、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气候湿润温暖、四季常春,属热带~亚热带高原型湿润季风气候。

由于纬度低且在短距离内地形高差悬殊,气候具有垂直变化显著、干湿季节分明,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特点。

从北东至南西多年平均降雨量从1100~2300mm,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从1600mm至1700mm左右,多年平均气温从15℃至℃。

最高气温℃,最低为℃。

年平均风速为s。

蒸发量、气温随高程增加而降低,降雨量则随之增大。

降雨量还随季节的不同而变化,其中80%集中在5~10月,这期间也是山洪、泥石流、滑坡、崩塌等自然灾害高发期,其余月份为平水期及旱季。

五、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

本隧道不良地质主要为滑坡(桃花园7#滑坡、石羊山2#古滑坡、石羊山3#古滑坡)、泥石流(黎家沟泥石流、太平地河泥石流)、断层破碎带(隧道通过片区断裂构造发育,与线路相交的主要断裂有7条,其余次级支断层与小断层极为发育,其中草坪断层和山祖-左白达断层为区域性非全新世活动断层。

断层破碎带宽20~120m,破碎带多为断层角砾,部分为断层泥,无胶结或胶结差。

大部分断层为富水断层,隧道施工易产生突水、突泥及塌方、掉顶等围岩变形,对工程影响大)及有害气体(以煤层瓦斯为主,隧道出口端外地层为三叠系上统麦初箐组(T3m)砂岩、泥岩夹煤线,倾向隧道洞身,具有产生瓦斯等有害气体的条件;该隧道为特长、深埋隧道,且断裂构造发育,在构造作用下可能伴生有害气体,较远处或下部有害气体有可能沿断层或构造裂隙渗入隧道),特殊岩土为石膏(在隧道中部和出口段,洞身分布石膏地层)和高地温(埋深超过800m地段地温可能超过28℃,最大埋深1115m地温约为31℃,属低高温区,隧道施工需加强防范)。

第二节、交通运输情况

所有材料及物资设备经楚大高速公路、G320国道、省道、老xx公路,然后经过施工便道进入施工场内。

其中,进口端:

施工用主材料需28km楚大高速公路和20km云南省道和2km老xx公路后,在经便道进入场内;出口端:

施工用主材料需46km楚大高速公路和25km云南省道和12km老xx公路后,在经便道进入施工场地内;泄水洞:

在xx出口场地内需在经过4km便道进入泄水洞施工场地内。

第三节、沿线水源、电源、燃料分布情况

一、水源

施工、生活有水较为丰富,可以直接从xx江抽取或附近山沟引取。

二、外电电源

进口端:

在xx110变电站引入10KV临时专用电力干线至洞口变电站。

出口段:

在对太平变电站增容改造后,从变电站引入10KV临时专用电力干线至洞口变电站。

三、燃料

柴油、汽油在沿线附近公路、城镇均有加油站分布,可就近解决。

第四节、当地建筑材料情况

工程用砂、碎石、石料本段线路的砂源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平坡。

进口端:

需在距洞口20Km料场购买,自卸汽车运至施工现场。

出口端:

需在距洞口30Km料场购买,自卸汽车运至施工现场。

第四章施工组织安排

第一节建设总体目标

1建设总体目标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服务运输、强本简末、系统优化、着眼发展”的铁路建设理念,坚持科学管理,求实创新,立足安全、质量、工期、投资、环水保控制和技术创新六位一体要求,大力推行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

坚持维护项目整体利益,实现工程优质、管理优良、人才优秀。

质量目标

符合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标准、规范和设计文件要求,杜绝设计、施工重大质量事故;

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

在合理使用和正常维护条件下,工程结构的施工质量,应满足设计使用寿命期内正常使用维护时的运营要求。

安全生产目标

施工过程中全面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铁道部《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规定》和《昆明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及昆明铁路局有关营业线施工安全的规定,确保达到以下安全目标:

(1)杜绝责任行车重大、大事故和旅客列车险性事故;

(2)不发生从业人员安全责任大事故及以上事故;

(3)不发生火灾及爆炸责任事故;

(4)不发生机械设备重大及以上事故;

(5)无重大施工安全事故、无重大道路交通责任事故。

工期目标

进口端2008年10月开始进洞施工,出口端2008年9月开始进洞施工;全隧于2016年6月15日完工,施工剩余总工期个月,其中隧道主体工程2016年3月30日完成,施工剩余工期73个月。

环境保护目标

通过采取相应的工程防护和植物防护,在实施各项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将取弃土(碴)场和路基边坡引起的水土流失以及工程占地对沿线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控制到最低程度。

达到无集体投诉事件,环境监控达标,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并符合环水保批复要求。

包括质量、安全、工期、投资、环保、文明施工、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管理目标,应根据法律法规和国家主管部门对本项目的审批意见制定;

第二节施工组织机构、队伍部署和任务划分

为了圆满完成本隧道施工任务,根据本隧道工程特点,中铁八局集团大瑞铁路工程项目经理部在现场组建第四、五项目经理分部,分别承担隧道进、出口段施工任务,项目经理分部归集团项目部及所属上级公司双重领导,经济实行独立核算。

施工组织机构见下图。

 

进口工区计划承担进口DIK35+256~DIK44+段施工任务;

出口工区计划计划承担DIK44+~DIK52+879段施工任务和出口泄水洞的施工任务。

隧道施工人员素质构成比例为:

特种工5%,技术工人75%,普工20%。

特种工、技术工持证上岗。

第三节总体施工安排和主要阶段工期

一、总体施工安排

2016年9月完成该隧道的全部工作内容

二、主要阶段工期

1、2008年10月前完成施工准备;

2、平行导坑2015年9月24日贯通;

3、正洞2016年3月30日贯通;正洞二衬及附属工程2016年6月15日完成;

4、整体道床2016年9月15日完成

第四节施工准备和建设协调方案

工程开工以来,准备工作已经完成,目前进出口都顺利进洞。

由于隧道围岩极差,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复杂,构造作用强烈,受褶皱、断裂及岩浆侵入活动的影响,岩层产状变化大,岩体完整性差,岩层风化层厚。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雨季水量大,地表水、地下水极为发育等综合因素影响,围岩变化频繁,造成目前施工缓慢,施工工期不能满足施工计划。

为确保减少施工总体工期影响,需建设协调增加斜井和改善平导断面。

第五节施工进度计划

一、目前进度情况:

xx隧道自2008年6月30日至2010年2月28日进口工区累计完成正洞Ⅳ级围岩130米、Ⅴ级围岩米共计米;平导Ⅲ级围岩110米、Ⅳ级围岩206米、Ⅴ级围岩389米计705m。

出口工区累计正洞完成Ⅲ级围岩剩余280米、Ⅳ级围岩257米、Ⅴ级围239米计776米;平导累计完成Ⅲ级围岩280米、Ⅳ级围岩317米、Ⅴ级围岩251米计848米。

按设计指标已完工程量正洞共需个月,滞后设计工期个月,平导共需个月,滞后时间工期个月。

二、剩余工程量

正洞Ⅲ级围岩剩余9408米、Ⅳ级围岩5515米、Ⅴ级围1892米。

平导剩余Ⅲ级围岩9310米、Ⅳ级围岩4976米、Ⅴ级围岩1760米。

三、施工进度计划

平导于2015年9月24日贯通,

正洞掘进于2016年3月30日贯通,隧道衬砌于2016年6月15日完成,整体道床于2016年9月15日完成。

四、工期计算分析

1、按目前正常施工情况下最高进度指标(进口Ⅲ级围岩110米、Ⅳ级围岩80米、Ⅴ级围岩60米)计算:

正洞还需78个月贯通,平导还需73个月贯通。

2、按路局专家组推荐指标(正洞Ⅲ级围岩125m/月、Ⅳ级围岩85m/月、Ⅴ级围岩55m/月;平导Ⅲ级围岩200m/月、Ⅳ级围岩145m/月、Ⅴ级围岩85m/月)计算:

正洞还需56个月贯通,平导还需50个月贯通。

3、按《铁道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南》“铁建【2009】226号”进度指标(正洞Ⅲ级围岩119m/月、Ⅳ级围岩月、Ⅴ级围岩月;平导Ⅲ级围岩153m/月、Ⅳ级围岩102m/月、Ⅴ级围岩68m/月)计算:

正洞还需73个月贯通,平导还需68个月贯通。

五、实际施工进度指标

1、隧道各级围岩须达到如下指标:

正洞开挖及初支:

单线断面Ⅲ级别围岩119m/月,Ⅳ级围岩月,Ⅴ级围岩按月。

平导进正洞:

Ⅲ级别围岩102m/月,Ⅳ级围岩68m/月,Ⅴ级围岩按36m/月。

平导开挖支护:

Ⅲ级别围岩153m/月,Ⅳ级围岩102m/月,Ⅴ级围岩按68m/月。

仰拱及仰拱填充、防排水工程、二次衬砌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与掘进平行、流水作业,进度与掘进基本一致,其开始和完工时间均滞后掘进1个月左右。

2、开挖及初支作业循环时间指标分解见下表

Ⅲ、Ⅳ、Ⅴ级围岩开挖与支护循环时间

工序名称

作业时间(min)

Ⅲ级围岩

Ⅳ级围岩

Ⅴ级围岩

 

正洞

平进正洞

平导

正洞

平进正洞

平导

正洞

平进正洞

平导

施工准备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超前地质预报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超前支护

 

 

 

150

120

90

180

150

150

钻眼(开挖)

210

240

120

210

240

180

210

210

90

装药联线起爆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通风排烟

40

40

30

40

40

40

40

40

40

找顶、初喷

40

40

30

40

40

40

40

40

40

出碴

210

300

180

210

300

180

180

210

180

初期支护

50

40

30

60

90

60

120

180

180

循环时间合计

650

760

490

810

930

690

870

930

780

日循环(次)

2

循环进尺(m)

2

1

日进尺(m)

4

4

月进尺(m)

119

102

153

68

102

36

68

注:

1、超前地质预报为平均到每一循环的时间;2、当平导进入正洞掘进后,所有施工进度指标按照倍折减,每月有效施工天数按25天计算。

3、隧道仰拱、衬砌工序时间

在开挖50~150米后适当时候开始隧道洞身衬砌施工,每个工作面投入一台12m衬砌台车与开挖同步施工。

仰拱超前施工(不占用施工时间)。

测量放线1小时;风水管改移小时;模板台车就位、堵头模板安装小时;灌筑混凝土17小时;混凝土养生达到脱模强度24小时;脱模清理、涂脱模剂1小时。

每循环作业时间为48小时。

每个月进度为:

15×12m/循环≈180m/月。

Ⅳ、Ⅴ级软弱围岩地段二衬施工度受开挖进度影响,因此,衬砌施工进度按平均每月160m计划。

第六节施工总平面布置示意图

一、施工总平面布置

以满足施工生产需要为原则。

进口端:

详见《xx隧道进口端平面布置示意图》;出口端:

以满足施工生产需要为原则,其布置参照进口端布置。

第五章临时工程和过渡工程

第一节大临工程

一、施工临时设施布置原则

因地制宜,布局合理;合理规划,注重环保;文明施工,注意安全。

二、施工用电

进口端:

在xx110变电站引入10KV临时专用电力干线至洞口变电站。

洞口变电站施工前期洞外配备2台630KVA的变压器,自备200kw内燃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

在后期(开挖超过2000m)用高压电缆将10KV引入洞内,采用4台移动式变压器随撑子面每掘进800m或根据施工工序需要向洞内移动,供洞内空压机、通风机、砼输运泵、施工照明用电。

出口端:

在对太平变电站增容改造后,从该变电站引入10KV临时专用电力干线至洞口变电站,其它设置与进口端相同。

三、施工便道

进口端:

进场便道宽度为7m,并全部硬化处理,并在路边设置排水沟。

弃碴场位置距洞口距离达3km,需新修便道并修建一座临时栈桥跨过xx江后到达。

炸药库便道长320m,顺现有河沟直接到达。

所有施工便道最小宽度保证达到,并每隔400m距离设置会车道,便道双侧设置排水沟。

出口端:

对部分原有道路进行拓宽处理和新建12km便道到达洞口,需新修一座临时栈桥跨过xxx后到达隧道口施工场地。

其标准同进口端。

四、施工通讯

采用有线和无线通讯相结合,在出口项目分部各安需加设16km通讯线路后装2部长途程控电话,以保证与项目部、监理单位及其他工程单位所需的联络,现场指挥人员、测量人员配备对讲机(对讲机频率报当地公安部门批准后使用)、手机,隧道靠掌子面后200m安装一台移动式有线电话,与洞口值班室和项目分部相连,以满足施工需要。

五、拌合站

进出口各新建拌合站一座,拌合站采用全电脑自动计量,标准化管理,配备专职试验人员,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第二节小临工程

一、临时房屋

1、空压机房屋

在隧道洞口附近临时征地范围内修建空压机房,停放、修理、维修保养位置。

2、钢筋加工房、木工房

在隧道洞口附近征地范围内修建钢筋加工房、木工房,作为隧道支护、衬砌所需钢材堆放、预制场地。

3、材料库

在隧道洞口附近修建材料库。

专用材料堆放房设置在搅拌站位置。

4、充电房、停车道、检修道

在隧道洞口附近修建充电房、停车道、检修道,面积约为96m2。

5、机修房、氧气房、乙炔房

在隧道洞口附近修建机修房面积约为150m2,氧气房30m2,乙炔房30m2。

6、混凝土搅拌站

搅拌站范围所有场地全部进行硬化处理,并修砌砖墙对粗,细骨料进行分隔。

修建轨道直达搅拌机下装运混凝土。

在搅拌机下侧修砌沉淀池,将施工污水进行沉淀处理。

二、生活、施工用水

生活用水采用自挖水井。

施工用水采用山沟中的天然水源,采用Φ108mm的钢管利用高差引入,在隧道山顶修建300m3埋置式蓄水池。

三、生活污水、施工废水的排放

对所有生活、施工用水全部进行排污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出。

在食堂设置隔油池,除去生活油污;隧道进洞口两洞之间设置3级沉淀池,搅拌站设置沉淀池,对所有的施工废水进行沉淀然后排入xx江中。

第六章施工方案

第一节总体施工方案

一、本隧道采用光面爆破及湿喷技术,单线地段Ⅲ级围岩采用全断面开挖,Ⅳ、Ⅴ级围岩采用台阶法开挖;双线地段Ⅴ级围岩采用台阶法施工,Ⅲ、Ⅳ级围岩采用分部开挖法施工,并参照相关要求对支护结构体系的稳定性进行监测、分析,并按照仰拱超前、拱墙一次衬砌的原则组织施工,严格控制开挖工作面到仰拱封闭工作面的长度在40m以内。

二、平行导坑采用有轨运输,正洞前1000m采用无轨运输,超过1000m采用有轨运输。

三、采用平行导坑超前施工通过横通道进入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