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65822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docx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docx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一、教材分析

1、说教材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比的有关知识并掌握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比的知识”的深化,也是后面学习解比例知识的基础。

并为学习比例的应用,特别是为正、反比例及其应用打好基础。

比例的知识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本节课的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2、教学目标

我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的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知道比和比例的区别。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和主动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3)、情感与态度目标:

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与探究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运用比例的意义或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二、说教法、说学法

1、说教法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比的知识,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观察、探索、归纳的能力。

因此,我采用了“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教学中贯彻自主性原则,重视学生学习和探索过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组织、并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

2运用多媒体课件,丰富感知,激发兴趣,3运用迁移,深化提高

2、说学法

在强调教法的同时更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本节课中,我主要指导学生运用以下学习方法:

1、合作交流法。

2、引导发现发。

教具和学具是学生探索知识的工具和桥梁,课前准备合适的教学具也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

因此,这节课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三、说程学过程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

基于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流程:

复习旧知,做好铺垫——教学比例的意义——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反馈与巩固——质疑反思,总结评价。

五个环节进行。

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1、概念复习:

回忆什么是比?

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比的基本型性质是什么?

什么是比值?

怎样求比值?

然后出示4个比让学生求比值。

2、求出下面每个比的比值

12:

163/4:

1/84.5:

2.710:

6

(设计意图:

通过对比的知识的复习,唤起了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加深学生对旧知的印象;通过求比值的练习,使学生既复习了旧知,又为教学比例的意义作了巧妙的铺垫。

谈话:

我们已经认识了比,知道怎样求比值。

今天我们就根据这些知识来学习新的内容。

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二、教学比例的意义

1、教学比例的意义

(多媒体课件出示)第32页的四副图:

天安门升国旗仪式;校园升旗仪式;教室场景;签约仪式。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四副图,你都知道了哪些信息?

请同学们找一找四幅图中有什么共同的东西?

都有国旗,是国家的象征,我们必须尊重它。

(设计意图:

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课件,创设大小不同的国旗引入比例的意义,主要体现知识由实际问题产生。

适时地对学生进

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他们的爱国意识)

师:

利用多媒体把图变换成四面国旗的画面,并表上长和宽的尺寸,请同学们写出他们长与宽的比。

(比可以用两种形式表示出来,为后面的学习比例用分数形式表示做好铺垫。

2、动手计算,探究比例的意义

师:

接下来选取其中的两个比,求出他们的比值,你发现了什么?

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把他们连起来?

有几种表示形式?

然后学生汇报。

最后师生总结比例的意义:

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并板书)(教学中通过观察、求比值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明晰的概念,把握概念的内涵。

3、辨析比和比例

师:

1:

2是比例吗?

为什么?

你能把它组成一个比例吗?

还可以写成什么样的形式?

(辨析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对新知进一步理解的过程,通过1:

2是比例吗?

这一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自主去辨析新知与旧知的区别,从而更准确的理解比例的意义。

并通过“你能把它组成一个比例吗?

”问题的启动,使学生展开了更丰富的比例应用的想象空间,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4、组织看书,认识名称

我们已经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那么比例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呢?

自学课本34页,并在组成的比例中标出各部分的名称,然后学生汇报。

并板书。

(设计意图:

学生自学比例的各部分名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他们,既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又处理好了讲授与自学的关系。

5、利用新知,学以致用

师:

比例是由几个比组成的?

什么相等?

在什么情况下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师:

在这几幅国图的尺寸中你还能找出哪些比来组成比例?

(这一环节采用小组同学讨论交流的方式,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探讨,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引导,鼓励学生打开思路,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作

第3/6页

用,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寻找,加深对比例意义的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将组成的比例分类板书在黑板上。

三、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1、进行验证,确定性质

师:

观察黑板上的比例式,你能发现比例的外项和内项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可以动手计算。

学生合作探究,

汇报交流。

两个外项的积是2.4×40=96.

两个内项的积是1.6×60=96。

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师:

是不是每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都具有这种规律,请另选几个比例验证一下。

(学生验证自己的发现)

师:

通过验证,适合任意一个比例吗?

师:

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内项乘内项怎样乘,外项乘外项怎样乘?

并用箭头表示出来。

(将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把内项与内项、外项与外项分别用箭头连接,使学生形象的看到用分数形式表示的比例式中,如何计算两个内项及两个外项的积。

2、指导学生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质

师:

通过以上研究,你发现了什么?

经过验证得出,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板书)

(设计意图:

比例的基本性质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如何突出重点是教学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我把知识的探究过程留给了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算一算的基础上,大胆猜测,合情推理,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出规律性的结论,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将学习内容“大板块”交给学生,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探究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师:

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呢?

生回答

师:

学到这里,你已经学习了几种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方法?

四、反馈与巩固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有了比较清楚地认识,有了理论上的基础,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1、基本练习

(1)教科书34页做一做。

(强调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

2、下面那组中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

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①4、6、12和15

②2.5、4、2和5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判断。

①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

②0.6:

1.6和3:

4能组成比例。

()

③两个比的比值相等,这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5:

()=5:

4

():

0.36=2:

()

(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巩固,体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知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5、开放练习

李一和王凡玩套圈游戏。

李一用10个圈套中8个,李凡用35个圈套中28个,谁的套圈成绩好一些?

请说明理由。

(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学习知识是为人们的生活服务的,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知识,数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

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质疑反思,总结评价

1.同学们,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2.你能比较一下“比”和“比例”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吗?

(使学生畅谈收获,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及时查漏补缺,同时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说出比和比例的区别,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更进一步理解新知。

六、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简洁、大方,体现了本节课所学知识的重点,展示了知识的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加系统化、完整化。

(注:

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