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激励性薪酬方案设计指南.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05947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92 大小:9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激励性薪酬方案设计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企业激励性薪酬方案设计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企业激励性薪酬方案设计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企业激励性薪酬方案设计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企业激励性薪酬方案设计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激励性薪酬方案设计指南.docx

《企业激励性薪酬方案设计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激励性薪酬方案设计指南.docx(9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激励性薪酬方案设计指南.docx

企业激励性薪酬方案设计指南

企业激励性薪酬方案设计指南

第一讲 薪酬的本质及薪酬管理

 

薪酬管理涉及到公司里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所以薪酬管理有其特殊的重要性和敏感性。

如何才能让公司现有的薪酬方案更科学、合理?

如何应用薪酬管理原理设计薪酬方案才能有效地控制人力成本?

 

一、薪酬的本质及薪酬管理

 

(一)薪酬的本质及解析

我们天天都在谈薪酬,但是薪酬的本质是什么?

薪酬的本质就是劳动力价值的价格。

劳动者付出劳动,他的劳动是有价值的,它的一个度量就是价格,用价格标明劳动者劳动的价值。

另外,薪酬是一种市场的交换行为。

一个买一个卖,卖者付出了劳动,他得到了应有的回报,这是劳动力价值的价格,是市场交换行为。

 

(二)薪酬的本质如何指导薪酬管理

既然是市场交换行为,就意味着:

 

1.不同的岗位的价值是不一样的

销售经理的价格和生产经理、研发经理的价格也不一样。

既然不一样,那么我们怎样判别哪个经理的价值高,是研发经理的价值更高,还是生产经理的价值更高?

这就需要通过岗位的价值评估或岗位评估来判断。

 

2.多劳多得

既然是市场交换行为,一定是多劳多得,贡献大的,报酬就会多一些。

那么,我们如何评判哪一个劳动的贡献更大,哪个贡献更小,这时候应该是通过绩效考核来进行。

绩效表现好不好,贡献大与小,会影响到劳动者的报酬的多少。

 

3.市场的供求关系会影响薪酬水平

劳动力付出是一种交换行为,当市场供应很充足的时候,供求关系发生了不平衡,意味着同等的价值的情况,价格会变低。

反之,如果供应很稀缺的时候,大家都来抢人才,意味着劳动力的价格随着行情见涨。

在市场供求关系中,企业要善于把握,充分利用。

比如现在应届毕业的大学生找工作不好找,因为供应量非常充分,这个时候,企业怎样充分利用这些供应量很充足的大学毕业生?

对于供应量很充足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如何利用他们来为企业服务?

①应届大学毕业生的优缺点

应届大学毕业生的特点是理论多实践少,没有经验,但是同时有很多优点,很有创新,干劲十足。

另外刚刚毕业的学生们对工作很珍惜,而且身体年轻健康,能适应长期加班。

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比较单纯,容易塑造。

但是虽然有这么多的优点,但是大家还是不太敢用,主要的原因是应届大学毕业生工作经验比较欠缺,企业培训成本高。

②如何利用

如何利用这样很充足的优秀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为企业服务,这里面牵扯到的不仅仅是薪酬的问题,还牵扯到其他问题,比如应届大学毕业生没有经验,我们为他们假设导游这样的一个岗位。

应届大学毕业生来了之后,他要先获得导游的资质。

不同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导游出来的水平是不一样的,差别很大,有的积极性高的,有的积极性低的。

可是如果企业对已经获得了资质的或者是招一些没有导游资质的人,也没关系。

他们到企业来之后,我们对每一个导游的产品,比如城区一日游这样一个旅游产品,我们建立起一套非常严格的流程,告诉他们怎么说话,到什么地方去,肢体语言、着装、讲解词等所有的动作要求全部归类好,就像演一台戏一样,一切都严格地编排一套剧本,让应届大学毕业生严格按剧本来训练。

我们招那些帅气的、漂亮的、灵气的大学生过来,培养他们做导游,两三个月之后,边培养边演练,领导在旁边指导。

当他们合格之后,就让他们上岗。

经过两三个月的培训,这些大学生就会变得非常优秀。

这些人上岗之后,会给企业带来很多好处。

第一个好处解决了人力资源人才短缺的问题;第二是解决了人力资源的成本问题;第三,因为应届大学毕业生容易塑造,他会很遵守原则,很珍惜工作机会,他们的服务质量会比较高,这就解决了产品的质量问题。

所以,要想把薪酬搞好,不仅仅要解决薪酬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企业的管理制度,特别是流程这一类的问题。

其实,在很多岗位上,特别是服务类的岗位,我们不是缺人才,而是缺规。

没有这套规制度,即使是一个好的人才,到企业工作了几年之后,也会变成一个庸才。

相反,如果有一套非常严格的流程和制度以及严格的培训,一个不太好的、没有成型的人才,经过企业的雕琢之后,就变成了一个人才,变成一个可用之才。

所以,我们在做薪酬管理的时候,除了要把薪酬管理好,其他配套的东西一定要做起来,因为整个管理是个系统工程。

 

4.可以讨价还价

既然是市场交换行为,那么一定意味着可以讨价还价,也就是薪资谈判。

既不能完全听企业的,也不会完全听求职者的,双方有个协商。

既然是市场供求关系,那么是可以讨价还价的,这就意味着在薪资谈判的过程中,不管是求职者,还是企业,都希望自己处于一个有利的地位。

那么如何才能够处于一个有利的地位呢?

比如谈判的时候,求职者说,销售经理的岗位在地区薪酬是在11,000到18,000元之间,根据公司的情况,是否可以给他13,000或14,000元薪水。

公司的决策层如何来判断求职者这样的一个诉否合理?

他必须要掌握市场行情。

如果他不掌握市场行情,他可能就认为这个要求非常合理。

因为求职者告诉他现在的市场行情是11,000到18,000元之间。

如果公司掌握了市场行情,公司就可以判断到底该不该给他到13,000,也许这个市场的行情并不是他所说的是在11,000到18,000元之间,而可能是在8,000元钱到15,000元之间。

而求职者的这个信息,导致了公司给他14,000元,而14,000元在这个市场行情里已经是处于一个比较高的薪酬了,而一个新的销售部经理,凭什么一开始就给他个很高的价格,企业并不知道他能不能胜任,他的工作出不出色。

所以,要想在薪酬谈判中获得优势,必须要掌握市场行情。

 

(三)薪酬相关的几个概念

 

1.工资

工资就是货币薪酬,是单位或企业每个月给员工发的,基本上固定的这一块就叫工资。

 

2.薪酬

包括工资、奖金、提成、分红等等这样的一些显性的现金的方式。

当然打到银行里边的钱也是现金。

 

3.报酬

所谓报酬,就是指薪酬之外再加上各种福利。

福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交通补贴、通讯补贴等等,还包括股票以及一些培训的机会、带薪假期、舒适的工作环境、便利的生活条件等。

比如公司给员工提供巴士、提供午餐等等。

有这样的一些条件,大家显然更加开心,也是大家关心的。

 

4.回报

大家来到一个企业求职,除了考虑薪酬之外,也关心公司的名气、成长的机会、是否是自己喜欢的工作、个人价值能否实现以及未来的谋职能力等。

这些都是我们关心的。

那么有些人到一家很知名的企业工作,是为了获得一段工作经历,这个经历对他未来的谋职能力有作用,另外他个人的能力在这个企业里面得到一定的培养。

把薪酬的这些概念综合起来,叫做360度的回报体系。

 

(四)薪酬管理的职能

薪酬管理有6大职能:

 

1.留住人才

通过薪酬管理可以留住现有的人才。

任何人都希望企业能够提供自己满意的薪酬,如果企业的薪酬没有竞争力,就留不住人才,员工干不了多久可能就要辞职,甚至跑到竞争对手那里。

 

2.吸引人才

大家找工作,首先考虑的一般是看企业所能提供的薪酬,工资高不高,待遇好不好,薪酬高的企业自然能够吸引人才,这是毫无疑问的。

 

3.激励员工

激励员工是企业的一个核心职能,把员工激励好,意味着企业可以花比较少的薪酬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果。

另外,在同等的薪酬成本之下,有激励的企业比其他激励性差的,没有激励性薪酬的企业效果要好。

所以,激励员工是企业薪酬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能。

 

4.协调职能

在企业里面,有一些岗位是我们希望淘汰的。

当我们需要淘汰一些岗位的时候,在薪酬方案中,我们可以通过调资的方式,把薪资调低一点。

通过这样的方式把这一部分人分流出去,是完全可以的。

比如有一家企业希望把一些低学历的、年龄比较大的人给分流出去,在薪酬制度上,它可以这样设计:

年龄在50岁以上或45岁以上的,学历比较低的或高中以下学历的,设两个薪酬值,工资做的比较低。

通过这样的方式,起到分流的作用。

 

5.资源配置职能

也就是在薪酬管理上采取一些措施来保证薪酬的科学性。

比如到年底的时候,或者是一个阶段的半年期的时候,我们一定会发现有些岗位的薪酬不尽合理,工资发得比较高,而另外一个部分发得比较低。

 

6.补偿职能

当我们发现有些岗位的薪酬比较低的时候,我们其实可以通过奖金的方式或其他方式给一定的调节和补偿。

这样使得我们整个的薪酬方案变得比较合理。

在这些职能里面,其实最后集中在一点,就是薪酬一定是体现了企业的价值导向。

我们要想吸引人才,我们就把他的工资做得高一点。

如果想把人分流出去,我们可以把他的工资降低一点。

也就是公司做一些结构性的倾斜,比如一些核心岗位的薪酬水平可以做得高一点。

 

 

第二讲薪酬管理常见的六大问题及其应对

 

一、案例描述

 

【案例1】

制样师军在某运动鞋企业工作5年了,月工资固定3500元。

他技术水平好,工作又努力,深得领导的重用。

考虑到公司领导对自己不错,所以有几次5000元月薪的跳槽机会,他都放弃了。

他最近得知,另外一个新来的同事的工资竟然有5800元。

军就待不下去了,他马上找到公司领导,递交了辞职书,很快他在另一家运动鞋企业找到了同样的工作,月薪6000元,并且还有月奖、年终奖。

军走后两个月,那公司又有一批骨干员工辞职,其中几个人到了军所在的企业。

那么,这个企业的管理有什么问题,尤其是薪酬管理?

首先,该公司的工资结构单一。

它只有一个固定的工资。

其次,它没有激励性措施,新员工的工资比老员工高,造成不公平。

第三,它还不了解市场行情,外面已经几次5000元的机会,军都放弃了,意味着现在的行情已经是5000元了。

这么多的信息全传递给企业,企业还是麻木不仁,不了解行情。

当然,也有可能这个公司的老板是了解行情的,因为他给了新员工5800的工资,但是他在了解行情的情况之下,还是给老员工3500元。

有一些老板们,以为金钱激励不一定有用,他们认为可以靠为人,靠自己对员工不错就可以挽留员工,这个办法短期可以,3个月可以,甚至6个月也行,有的甚至一年也行,特别是创业期,老板跟大家一起同吃同住,天天一块拼命地干,大家也觉得很有干劲,没有什么怨言,工资拿了一点点也没关系。

但到了一定的时间,就有一些人打退堂鼓了,如果超过2年的话,没人跟他玩了。

所以薪酬激励是很重要的。

 

二、薪酬管理常见的六大问题汇总

 

1.部不公平性

这家企业的部很不公平,军是在得知另外一个同事的工资竟然有5800多的时候递交的辞职书。

中国人非患寡而患不均,凭什么人家拿5800元自己拿3500元,他没有办法接受这个。

所以,导致部的一些冲突,两个人容易掐起来,并且对公司产生怨言,最后离开。

 

2.没有市场竞争性

该企业对老员工的薪酬没有市场竞争力。

企业的薪酬没有市场竞争力的时候,容易导致人才流失。

 

3.缺少激励性

一个企业的薪酬缺少激励性的话,意味着贡献大、付出多的人的收入和其他人一样。

贡献大的人付出的比别人多,甚至还可能做出一些牺牲,可能是健康上的牺牲,感情上的牺牲。

如果他付出了这么多,公司的薪酬又没有激励性,他就觉得得不偿失,这个时候干脆不干了。

对企业来说,意味着剩下的都是一些懒人、庸人,这样的企业,灭亡是迟早的事。

所以,激励非常重要,激励是薪酬管理的一个核心的职能。

 

4.战略导向性不明显

或者说是缺少结构性的倾斜。

所谓结构性的倾斜,就是对那些支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岗位,我们给他的薪酬要给得更高。

对于做定单的企业、制造业来说,打样的速度快,你就赢得了时间,打样的质量好,速度又快,你就赢得了定单。

另外打样打得如何,最后生产也得按照这个来做,那么生产的相关的材料、一些工艺,都是一些小的影响。

这些小的影响对整个企业的生产成本,甚至品质都有一定的影响。

所以,这样的岗位是一个核心岗位,而核心岗位在企业里面没有给予倾斜,说明这个老板的脑子是有问题的。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出现了大量的老板,有的人是不懂管理的。

我有一次我到一个企业里去跟人家访谈。

访谈的第一天,他们会计就跟我说:

“老师,我都想递交辞职书,在递交辞职书的同时,我再递交一个求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