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设计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059078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景观设计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园林景观设计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园林景观设计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园林景观设计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园林景观设计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园林景观设计教案.docx

《园林景观设计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景观设计教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园林景观设计教案.docx

园林景观设计教案

第一节:

概述

1、园林

2.园林学(风景园林学)

3、城市园林绿地

(在园林史中已讲,复习)

4、景观多样性(Landscapediversity)指景观在结构、功能及其时间变化方面的多样性,它揭示了景观的复杂程度。

(1)结构多样性是指绿地景观单元的大小、形状、类型、数量及空间组合的多样性;

(2)功能多样性不仅指物质、能量和物种在景观单元内流动的多样性,还包括城市绿地景观作为城市有机组成部分所具有的生态、游憩、观赏等功能的多样性。

(3)景观动态变化是指景观结构和功能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在城市绿地景观中,这一变化与城市经济发展、历史文化、政治制度和文明程度等密切相关。

城市绿地景观多样性分析不仅是了解城市绿地景观刻的基础资料,更是完善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重要依据。

5、绿地景观破碎度

景观的破碎度是指景观被分割的破碎程度,在自然景观中,它与自然资源保护密切相关,反映了人为干扰的程度,通常,景观破碎化程度越高,表示人为干扰越大。

大致规律是面积增加10倍,物种增加2倍;面积增加100倍,物种增加4倍。

即面积每增加10倍,所含物种数量以2的幂函数增加.

(1)对于城市绿地景观而言,景观破碎化程度的高低,一方面表示城市绿地对于城市生物多样性维持和保护贡献的大小:

(2)在绿地景观面积相等的情况下,破碎化程度越高,绿地斑块单元越小,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越不利。

(3)景观破碎化程度的高低,还表示城市绿地功能的高低,景观破碎化程度越高,绿地景观单元的功能越单一。

6、绿地景观廊道密度

廊道(Corridor)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

几乎所有的景观都为廊道所分割,同时也被廊道所联结,这种双重而相反的特性证明了廊道在景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廊道在运输、保护资源和美学等方面的应用,几乎能以各种方式渗透到每一个景观中。

(1)廊道的形式:

线状廊道(全部由边缘物种占优势的狭长条带,无内部小生境)、

带状廊道(含有丰富内部生物的中心内部环境的较宽条带,含边缘种和内部种)

河流廊道。

廊道通常具有栖息地(Habitat)、过滤(Pilter)或隔离(Barrler)、通道(Conduit)、源(Source)和汇(Sink)五大功能作用。

关于廊道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廊道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作用和意义上。

生态学家和生物学家普遍认为,廊道有利于物种的空间运动和本来孤立的斑块内物种的生存和延续

但廊道本身也是招引天敌进入安全庇护所的通道,给某些残遗物种带来灭顶之灾。

 

(2)廊道作用:

在城市中,廊道对城市经济、文化、环境质量、城市美观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廊道决定城市景观结构和人口空间分布模式,为大都市的景观结构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3)廊道分类:

人工廊道----以交通干线为主

自然廊道-----以河流、植被带(包括人造自然景观)为主,自然廊道的效应表现为限制城市无节制发展,有利于吸收、排放、降低和缓解城市污染,减少中心市区人口密度和交通流量,提高土地的集约化、高效化利用。

(4)绿色廊道的主要特性:

空间形态是线状的,它为物质运输,物质迁移和取食提供保障,这也是它与其他景观规划概念的区别。

具有相互联结性,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绿色廊道、公园等构成绿色网络。

是多功能的。

生态、文化、社会和休闲观赏的不同目标之间必须相互妥协达成一致。

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组成部分,它协调了城市自然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绿色廊道不仅保护了自然,而且是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绿色廊道只是代表了一种具有特殊形态和综合功能的城市绿地形式。

对绿色廊道的关注只是因为很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城市绿地系统没有形成有效的网络,同时,城市中自然环境的丧失、生物多样性的降低和环境的恶化也是引起人们对建立城市绿色廊道关注的重要原因,但这并不能排除其他形式绿地的重要性。

 

第二章:

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制图

一、按服务对象

公共绿地--------公共绿地是供市民游乐的绿地,如公园、游园等;

私用绿地----------是供某一单位使用的绿地,如学校绿地、医院绿地、工业企业绿地等;

专用绿地--------是供科研、文化教育、卫生防护及发展生产的绿地,如动物园、植物园、苗圃、花圃、禁猎禁伐区等。

二、按绿地位置分,

城内绿地---------指市区范围内的绿地,

郊区绿地--------指位于郊区的绿地。

三、按功能划分,

文化休息绿地-------指供居民进行文化娱乐休息的绿地,如风景游览区、公园、游园等;

装饰绿地--------指以建筑艺术上的装饰作用为主的绿地;

卫生防护绿地-----指主要在卫生、防护、安全上起作用的绿地;

经济生产绿地------指以经济生产为主要目的的绿地。

四、按规模划分

大型绿地-------面积在50hm2以上,

中型绿地-------面积在5—50hm2,

小型绿地-------面积在5hm2以下。

五、按服务范围划分

全市性绿地、

地区性绿地

局部性绿地。

六、按使用系统:

生活绿地系统--------如居住区绿地、大中小学校绿地、医院绿地、文化机构绿地、防风林等;

游息绿地系统--------如各类大小公园、动植物园、名胜古迹绿地、广场绿地、风景休疗养区绿地等;

交通绿地系统-------如道路和停车场绿地、站前广场绿地、港湾码头及机场绿地、对外交通的公路铁路绿地等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GJJ\T85-2002J185-2002):

1、公园绿地-------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

2、生产绿地-------指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圃地。

3、防护绿地------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

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

4、附属绿地------城巾建设用地中绿地之外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没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地

5、其他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

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动植物园、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

第三节、城市环境与生态学

一、环境的概念

1、环境---以地球上的生物为主体,环境的范畴包括大气、水、土壤、岩石等;以人为主体,除了自然因素,还包括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

环境科学所研究的环境,其主体是人类,它的涵义可以概括为:

作用于人的一切外界事物和力量的总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明确指出------“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分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3、环境的基本功能

(1)空间功能---指环境提供适合人类和其他生物栖息、生长、繁衍、生存发展的场所。

(2)营养功能----(广义上的营养)包含环境提供的人类和其他生物生长、繁衍所必需的各类的营养物质及各类资源、能源。

(3)调节功能----各类环境要素包括大气、河流、海洋、土壤、森林、草原等皆具有吸收、净化污染物,使受到污染的环境得到调节、恢复的能力。

(限度)

4、环境的特性

(1)环境自身的特性

环境(生态)平衡-----环境系统是一个有时、空、量、序变化的复杂的动态系统和开放系统。

系统内外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变化与交换。

(输入、输出)。

在一定的时空尺度内,若系统的输入等于输出,就出现平衡,称作环境平衡或生态平衡。

系统的组成和结构越复杂,它的稳定性越大,越容易保持平衡。

彼此的调节能力就越强。

环境的各子系统和各组成成分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构成一个网络结构。

(2)环境对于干扰所具有的特性

①.整体性:

人类环境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局部地区的环境污染或破坏,总会对其他地区造成影响和危害。

故人类生存环境及其保护,从整体上看是没有地区界线和国界的。

②.有限性已知的宇宙空间中是独一无二的。

人类生存环境还有其自身的有限性,如资源有限、稳定性有限、容纳污染物的能力有限或者说对污染物质的自净能力有限。

③.不可逆性:

根据热力学理论,人类的环境系统在其运转过程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前一过程是不可逆的。

所以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利用物质循环规律,可以实现局部的恢复,但不能彻底回到原来状态。

 

④.隐显性:

日常的环境污染与环境破坏对人们的影响,其后果的显现,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往往受到人们的忽视。

⑤.持续性:

环境污染不但影响当代人的健康,而且还可能会造成世世代代的遗传隐患。

(我国每年出生有缺陷婴儿约300余万,历史上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破坏,至今仍给人们带来无尽的水旱灾害、DDT农药),

⑥.灾害放大性:

某方面不引人注目的环境污染与破坏,经过环境的作用以后,其危害性或灾害性,无论从深度和广度,都会明显放大。

(如河流上游林地的毁坏;燃烧释放出来的S02、C02等气体;温室效应;太阳光中能量较高的紫外线会杀死地球上的浮游生物和幼小生物,截断了大量食物链的始端,以至极可能毁掉整个生物圈。

5、环境问题

狭义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

广义环境问题-----是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

(1)、第一环境问题----由于自然力引起的环境问题,称第一环境问题或原生环境问题。

(如火山爆发、地震、台风、洪水、旱灾、地方病等自然灾害)。

(2)、第二环境问题-----由人类因素所引起的环境问题,亦称次生环境问题,分:

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超出环境承载能力,使生态环境质量恶化或自然资源枯竭的现象。

(如大面积砍伐森林,水土流失;过度放牧造成草原沙漠化;过度抽取地下水,)。

工业“三废”大量排放到环境中,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致使环境遭受污染和破坏。

由于上述原因造成生物资源的破坏,而导致生物多样性丰富度的下降,大量物种灭绝或处于濒危境地。

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必然会引起人类的生存危机。

二、生态的概念

1、生态----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

2、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

3、生物圈------地球表面生物赖以生存的部分称为生物圈(hophere)。

生物圈由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土壤圈组成。

生物圈的特征

(1).生物圈是地球上人类和生物的唯一生存地(目前为止、可以预见的将来)

(2).生物圈具有很强的“生物化”特征。

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能自动调节的生命物质和非生命物质系统,能积累和重新分配巨大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

(3).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圈的基本特征之一

(4).生物圈的结构呈现不平衡性和不对称性。

(山脉、平原、河流;陆地上和海洋中的生命物质分布)

(5).生物圈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来自我调节和平衡(在人类出现之前)人类对于生物圈的维持应有道德责任。

4、生态因子

生境----指在一定时间内对生命有机体生活、生长发育、繁殖以及有机体存活量有影响的空间条件及其他条件的总和。

生态因素-----在生境中对生物的生命活动起直接作用的那些环境要素称为生态因素,也称生态因子。

生态因子可分为:

非生物因子----物理、化学因子属非生物因子,如光、温度、湿度、大气、水

生物因子----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

4、种群----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占据某个特定空间的同种生物有机体的集合体,称为种群。

5、生物群落-----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所有有生命部分的总和。

第四节.现代城市及园林绿地的特点

一、城市概念:

“城”-------是防御功能的概念,

“市”-------是贸易、交换功能的概念。

随着历史的发展,从古代城市到现代城市,其内容、功能,结构、形态不断演化,从某一方面某一角度给城市下定义,都不可能概括城市这一包罗万象的事物的本质。

但随着城市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对城市本质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

城市----作为人类社会定居的形态之一,是具有一定人口规模,以非农业活动为主,区别于乡村的社会组织形式和居住空间单位;

城市----是被具有某种意义的界限所范围的范域,它要求相对集聚,为城市生产和生活提供必要的物质设施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城市----是一定区域中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同职能的中心

城市具有极为动力性的动态变化过程。

促使城市形成发展的机制极为复杂,各个时期的社会的思想和价值观,政治、经济,军事的体制,土木建筑及其他技术水准以及古往今来的历史积累,都成为某一时期的具体条件,影响着城市的发展。

 

标新立异的景观

二、城市的问题:

A、住宅问题;住宅狭窄拥挤,上下水道、公园等生活设施和环境设施不足、城市住宅绿地不足、不能满足居民健康生存的科学生态环境。

B、交通问题:

交通混杂、停滞,事故多发,远距离上下班等;

C、城市公害:

河流水系的水质污染、大气污染、种种噪音、振动的干扰,废弃物的堆积

D、城市灾害问题:

地基下沉,市内危险品、有害物的增加等,如成都市地下水位下沉问题

E、城市环境景观问题:

绿地、室外活动娱乐场所的丧失,文物古迹的破坏,城市景观的同一化,无个性化。

三、城市园林绿地的特点

1、以植物造景为主,充分发挥其改善气候、净化空气、美化生产和生活环境等作用。

2、在满足植物生长条件的基础上,城市绿地多利用荒地、山岗、低洼地和不宜建筑的破碎地形等布置,结合城市原有的河湖、水系等条件,创造出优美的城市山林环境。

3、城市绿地的交通便利,安全。

4、城市绿地的内容:

根据绿地的规模,可分别设露天剧场、茶室、餐馆、喷泉、花坛、宣传廊、休息的座椅等供市民休憩的设施。

5、根据不同人群生理、心理的需求特点,设置老年人活动区、儿童活动区等不同的城市绿地类型。

6、绿地的生态效益直接与人类健康水平和平均寿命相关。

是现代城市绿地规划首先考虑的问题

四、绿地的生态效益

树木的减尘率为30.8%一52%,

一般城市每公顷地面上一年约降落3吨尘土,

每立方米空气中含尘达35亿多粒,

绿化好的城市每立方米空气中只含灰尘3000粒。

植物能抑制病菌:

松科,柏科、木兰科、忍冬科、槭树科;桑科、桃金娘等科中的许多植物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

松树可分泌挥发萜烯类的物质,对结核病人康复有良好作用。

桦、柞、栎、稠李、椴、松、冷杉可分泌杀菌物质,能杀死白喉、结核。

霍乱和痢疾等荆原菌

据美国科研部门研究资料称,绿地间接的社会经济价值是它本身直接经济价值的18—20倍

一棵50年生的树对其植物群落贡献的价值为19.62美元;50年产生的氧气价值为3.12万美元;防治大气污染的价值为6.25万美元;防止土壤冲蚀,增加土壤肥力的作用,可创造价值3.12万美元;其涵养水源,促进水再循环的效益约值3.了5万美元;它为鸟类和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价值3.12万美元。

合计约40万美元;(印度斯达教授计算);

1989年上海园林绿地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生态效益方面进行定量计算:

一年之内为全市提供了价值7、02亿元的间接经济效益。

其直接经济效益则有赖于在不破坏园林景观的条件下结合生产、如售花木、盆景、修剪树枝作它用等的收入

园林和绿地的生态效益的测算依据

绿地率、绿视率

单位面积绿地中的叶面积系数

合理、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

景观多样性:

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

绿地景观破碎度

绿地景观廊道密度

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单位体积空气含细菌、尘粒数量、负离子个数、SO2、NO2、CO2、氟化物;土壤酸碱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导电率;等

五、园林绿地规划研究对象:

运用专业手段去增强和发挥绿地生态效益。

根据城市的自然条件、气候条件确定城市绿地率与公园绿地率,并均匀、合理地分布与联系。

针对当地不利的气候条件确定绿地功能的侧重面,从大环境绿化的角度来安排整个城市的绿地结构。

六、中国园林的现状:

1、城市园林绿地建设

1978年底,全国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为81735公顷,公园面积15228.6公顷;

2002年底,全国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1017985公顷,公园面积100037公顷,分别为1978年的12.45倍和6.57倍。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海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造了上百座不同风格的中国园林,极大的促进了中外园林文化艺术和科技的交流

 

2、风景名胜区保护与管理

1982-2004年,国务院发布了5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名单,全国已有177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还有省级风景名胜区452处,市县级风景名胜区48处,总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

我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文化遗产已有30处,其中绝大多数同风景名胜区或古典园林有直接关系。

3、风景园林设计与施工队伍

目前我国从事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设计、科研、教育的人员有33万人以上;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从业人员13万人以上,加上省、市县级风景名胜区从业人员,合计超过50万人。

风景园林科技人员主要集中在规划设计单位。

目前风景园林设计甲级单位有近30个,乙级单位有70多个。

城市园林绿化一级企业有46个,二级企业有300多个

建设部正在进行注册风景园林师(registeredlandscapearchitect)的筹备工作。

条件成熟时将对从事风景园林工作的技术人员进行考试注册,授予国家承认的个人资质。

2002年建设部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联合发布了外商投资建设工程设计企业管理规定》,为外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经营建设工程设计企业的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为外国资本进入我国的风景园林设计领域进一步扩大了开放程度。

4、风景园林法规

《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1985)

《城市绿化条例》(1991)。

《园林苗圃技术规范》(1985),

《动物园动物饲养管理技术规范》(1985),《公园设计规范》(1992),

《风景园林图例图示标准》(1995),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997),

《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999),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2000),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2002),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2002)等。

5、风景园林教育

从20世纪20年代起,在一些农学院园艺系、森林系或工学院的建筑系开设造园学课程,中国有了现代园林学教育;

1951年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和清华大学营建系合作创办了4年制本科造园专业,是我国第一个按照完整的现代风景园林教学体系建立的专业。

1956年转移到北京林学院(现为北京林业大学),至今己发展成为风景园林学院,是我国历史最长,培养风景园林人才最多的大学。

20世纪80后,大约有45所大学设有风景园林专业或课程,主要分布在理工、农业、林业、综合类或艺术院校内。

有的还开设函授教育。

此外,各城市还开办了约60所园林中等专业学校,还有一些地方开设园林职业高中,培养城市园林和风景区所需的管理和技术职工。

园林系统内部也有开办职工培训班,对职工进行继续教育。

 

一、实习作业:

1、共青城规划参观图片收集(讨论)

2、易园园林速写:

要求标明尺寸(不是精确的)

水体平面形状

(2)

园路与建筑相接方式

(2)

园路分枝、相交形式

(2)

3、假山、置石

(2),必须表达假山、置石在该绿地的位置及尺寸(不是精确的)

 

设计与实训

建筑、墙体植物造景

第一节:

公园规划

一、城市污染源:

工业企业

生活炉灶、锅炉、生活拉圾

生活电器

交通运输

物理污染:

噪声、电磁辐射

生物污染:

寄生虫、真菌、细菌

二、园林绿地对城市环境作用:

A、保护城市环境

1、净化作用:

P96---108

<1>净化空气

<2>净化土壤

<3>净化水体

<4>杀菌

2、改善城市小气候(生态作用):

P108---113

小气候----地球表面的属性差异造成的局部地区气候

降低气温

调节湿度:

通过蒸腾,降低风速作用

通过杀菌提高小环境空气质量

3、降低城市噪声:

飞机、火车、汽车、工程建设等,轻者使人疲劳、重者心血管或中枢神经疾病

4、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5、安全防护,监测环境污染

B、园林绿地的景观功能:

1、构成城市景观:

(1)道路:

道路具有连续性和方向性,给人以动态的连续的印象,是进入市区后的主要印象。

常用绿色植物构成的连续构图和季相变化,如林荫路,滨水路,以及退后红线的前庭绿地,均能使人产生美感,道路绿化用规则而简练的连续构图,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2)边界

主要指城市的外围和各区间外围的景观效果。

可利用空旷地,水体,森林等形成城郊绿地(保护好的自然边界最佳)。

城市边缘有大水体或河流的城市的处理(青岛,大连,上海,杭州,厦门鼓浪屿等)。

山地包围和四周为平川的城市的处理

天际线

林冠线

(3)中心点

是城市景观视线的焦点,整个城市的中心点,以广场、公园等形式表达。

(北京)

中心点都有明显的特征,是视线和人流的交点,能给大多数人以较深刻的印象。

是主要构成城市平面的中心(广州的越秀公园和镇海楼;北京天安门、中山公园和北海。

中南海;)。

利用城市中心开辟为绿地是非常必要的,从功能和景观上均起到重要的作用。

2004年中央的禁令

(4)区域特征

城市景观中,不同功能分区景观效果不同,工业区、商业区、交通枢纽、文教区区景观各异,应保持其特色,造成丰富多采的城市景观效果。

(青岛、夏威夷)

(5)标志物

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内容,它必须以独特的造型,以及重要的历史意义,而形成特色。

与背景有强烈的对比,构成城市立体空间的视线焦点

一般最好位于城市中心的高处,(北海的白塔、拉萨的布达拉宫)

有水系的城市,利用水面背景观标志物往往也收到较好的效果(上海、莱茵河、汉堡)

2、配合建筑物,美化城市:

丰富城市建筑群体轮廓线

美化市容

衬托建筑

C、健康功能:

园艺疗法

D、城市园林绿地的使用功能:

日常游息娱乐活动:

如文娱、体育活动,儿童活动、安静休息等

文化宣传、科普教育

为旅游服务

生活、休息疗养的基地

第二节:

城市园林绿地糸统规划目的任务

一、我国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总方针:

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既符合国家、省、市规定的绿地指标,又要创造出具有各市特色的最优生态的绿地系统。

二、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目的------解决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恶化的尖锐矛盾,创造优美自然、清洁卫生、安全舒适、科学文明的现代城市的最佳生态的环境系统。

P117—156

三、任务:

规划出切实可行的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最佳绿地系统。

1.根据实际条件与发展前景,确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总原则,总目标。

2.决定园林绿地的性质,划定各类绿地的位置、范围、面积。

并按照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生产与生活水平、全市发展规模、建设速度和水平,拟定园林绿地分期建设的各项指标

3.提出全市园林绿地调整、充实、改造与提高的设想。

划出需控制、保留的绿化用地。

订出分期建设、修建项目的实施计划。

4.绘出重点公共绿地示意图,订出规划方案,写出设计任务书,以说明绿地性质、位置环境、布局形式、服务对象和游人量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