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菊花道地药材形成源流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058667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用菊花道地药材形成源流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药用菊花道地药材形成源流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药用菊花道地药材形成源流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药用菊花道地药材形成源流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药用菊花道地药材形成源流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药用菊花道地药材形成源流考.docx

《药用菊花道地药材形成源流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用菊花道地药材形成源流考.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药用菊花道地药材形成源流考.docx

药用菊花道地药材形成源流考

药用菊花道地药材形成源流考

【摘要】目的对药用菊花道地药材形成进行本草考证和历史文献考实。

方法查阅历代本草文献结合植物资源普查考证药用菊花产地变迁、栽培技术发展和采收加工变化。

结果宋代以前药用菊花主要使用野生品,宋代以后栽培品逐渐代替野生品,明、清时期形成药用菊花地道产区。

结论多种因素影响药用菊花道地药材形成。

【关键词】药用菊花;地道药材;本草考证;形成源流

  药用菊花ChrysanthemummorifoliumRamat.为菊科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为常用中药,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等功效,用于治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1]。

药用菊花主要分布于亚洲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东经113°~120°、北纬29°~38°的山地、丘陵和平原地区,我国主要产于浙江、安徽、河南、河北、江苏、湖北等省。

前人对药用菊花的本草考证主要集中在名称的演变、生境和产地的考证,认为茶菊发源于浙江,原产于余杭的白茶菊逐渐北移至桐乡,形成现在的杭白菊,原产于德清的德菊被引入安徽歙县形成贡菊,原产于海宁的茶菊被引入江苏射阳形成射阳菊;药菊发源于河南,原产于焦作的怀菊逐渐南移至安徽亳州,形成亳菊,亳菊被引入山东嘉祥形成济菊;滁菊形态与南北菊花有较大差异,可能为独立品种[2~7]。

以往的文献考证中没有涉及人工栽培品替代野生品以及道地药材形成过程等问题。

本文试图通过对药用菊花产地变迁、栽培技术发展、采收加工变化等方面本草和文献考证,探讨历史上药用菊花栽培品的应用和道地药材形成问题,为药用菊花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1药用菊花产地变迁与道地产区形成

菊花原产我国,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早在古籍《礼记·月令》[8]中就有“季秋之月,鞠有黄华”的记载,《埠雅》[9]云:

“菊、本作蘜,蘜从鞠,鞠穷也。

月令九月,菊有黄华,华事至此而穷尽,故谓之鞠。

一名节华,亦取其应节候也”,《神农本草经》[10]将菊花列为上品,谓:

“生川泽及田野,久服能轻身延年”,《名医别录》[11]载:

“菊花,生雍州川泽及田野。

”雍州,即今陕西凤翔县一带。

《证类本草》[12]引陶弘景云:

“南阳郦县最多,今近道处处有”。

《本草图经》[13]引《唐天宝单方图》云:

“菊花,原生南阳山谷及田野中,……诸郡皆有”,又云:

“白菊,颖川人呼为回蜂菊,汝南名荼苦蒿,上党及建安郡、顺政郡并名羊欢草,河内名地薇蒿”,《太平御览》[14]引后汉盛弘之的《荆州记》有:

“汉代南阳郦县北八里有菊水,其源旁悉芳菊,水极甘馨”。

南阳、南阳郦县、颖川、汝南以及河内均为今河南省境;上党,即今山西长治市;建安郡,即今福建省境;顺政郡,即今陕西略阳县。

根据以上文献所记载的产地和生境,可以看出,宋以前我国药用菊花应是取之于野生品。

  宋·苏颂《本草图经》[13]载:

“菊花,生雍州川泽及田野,今处处有之,以南阳菊潭者为佳。

然菊之种类颇多,有紫茎而气香,叶厚至柔嫩可食者,其花微小,味甚甘,此为真。

……白菊,叶大似艾叶,茎青,根细,花白,蕊黄;其黄菊,叶似茼蒿,花蕊都黄。

……南京又有一种,开小花,花瓣下如小珠子,谓之珠子菊,云人药亦佳”。

寇宗奭《本草衍义》[15]云:

“近世有二十余种,惟单叶、花小而黄绿,叶色深小而薄,应候而开者是也。

”从苏氏和寇氏的载文可以看出,宋代的菊花品种明显多于以前,《本草图经》所收载的“紫茎而气香,味甚甘”之菊,和“南阳白菊和黄菊”,则分别是范成大和李时珍所言的甘菊、邓州白和邓州黄。

邓州白、邓州黄和甘菊可能是我国栽培菊中较早选育出来的药用菊。

它们的栽培成功,不仅丰富了菊花品种,而且为后来发展毫菊、贡菊、杭菊、怀菊、川菊等,提供了优良的种质资源。

  明·陈嘉谟《本草蒙筌》[16]载:

“山野间味苦茎青,名苦薏勿用;家园内味甘茎紫,谓甘菊,堪收”,李时珍《本草纲目》[17]云:

“甘菊始生于山野,今人皆栽植之”,李中立《本草原始》[18]云:

“培家园,味甜,茎紫,名甘菊”。

明代药用菊花已广为栽培,野生菊已不再作为甘菊药用,仅作野菊用。

清·凌奂《本草害利》[19]云:

“滁州菊,单瓣色白味甘者为上。

杭州黄白茶菊,微苦者次之”,吴仪洛《本草从新》[20]载:

“甘菊花,家园所种,杭产者良。

有黄白二种,单瓣味甘者入药、点茶、酿酒、作枕俱佳。

”《本草纲目拾遗》[21]引《百草镜》云:

“甘菊即茶菊,出浙江、江西者佳,形细小而香。

产于亳州者不可用(作茶菊),白而微臭。

近日杭州笕桥、安徽池州、绍兴新昌唐公市、湖北皆产入药。

”又据《万历杭州府志》[22]称:

“杭州城精产甘菊,香味清美,及时采之,胜于诸品。

”清光绪20年(公元1895年)《滁州志》[23]载:

“甘菊产大柳者佳,谓胜于杭产,而不可多得……大柳镇产的菊花饮之,可以清热,名曰滁菊,颇为药商所重。

”明、清时期为药用菊栽培和发展的最盛时期,也是形成道地药菊品种的重要阶段。

经过自然和人工选择,一些优良的品种逐渐兴起,并形成了固定的产地,如河南的怀菊,安徽的毫菊、滁菊、贡菊,浙江的杭菊。

  2药用菊花栽培技术发展

中国是驯化栽培菊花最早的国家,《西京杂记》[24]:

“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

当时帝宫后妃皆称之为“长寿酒”,把它当作滋补药品,相互馈赠。

这种习俗一直流行到三国时代。

陶弘景[25]将菊花分为“真菊”和“苦薏”两种。

茎紫、气香而味甘,叶可作羹食者为真菊;青紫而大,作蒿艾气,味苦不堪食者名苦薏,非真菊也。

宋代是药用菊花栽培繁荣期,尚志钧等[7]通过对历代本草文献中菊花产地、生境、品种的考察,认为宋代以前我国药用菊花为野生甘菊Dendrathemalavandulifolium(Fisch.exTrautv)LingetShih.,《唐天宝单方图》所记载的白菊,可能是山菊D.zawadskii(Herb.)Tzvel.。

宋代药用菊花品种复杂,除应用甘菊外,栽培药菊D.morifolium(Ramat.)Tzvel.已产生,并为药用。

刘蒙在《菊谱》[26]对于加强栽培管理以改进品种,使小花变为大花,单瓣花变为重瓣花均有详细记载:

“凡植物之见取于人者,栽培灌溉,不失其宜,则枝、叶、花、实,无不猥大。

……如是,则单叶变为千叶,亦有之矣。

牡丹、芍药,……生于山野,类皆单叶小花。

至于园圃肥沃之地,栽锄粪养,皆为千叶。

然后大花、千叶、变态百出。

然则奚独至于菊而疑之?

”。

范成大《范村菊谱》[27]中收载了栽培药菊邓州白和邓州黄,“邓州白,……香比诸菊甚烈,而又正为药中所用,盖邓州菊潭所出尔”,“邓州黄,……形样甚似邓州白,但差小尔。

”,邓州白、邓州黄的培育成功,为以后药用菊花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种质资源。

明代菊花栽培水平又有进一步提高,黄省曾在《艺菊书》[28]中论述菊花栽培的基本技艺,即:

贮土、留种、分秧、登盆、理辑、护养。

高濂在《遵生八践》[29],记菊185种,并总结出种菊八法(分苗法。

扶植法、和土法、浇灌法,捕虫法、摘苗法、雨暘法、接菊法),很有参考价值。

明末清初桐乡著名学者农学家张履祥,在《补农书》[30]中对杭白菊栽培情况进行了记载:

“甘菊性甘温,久服最有益,古人春食苗、夏食英、冬食根,有以也。

每地棱头种一二株,取其花,可以减茶之半,茶性苦寒与苦菊同泡,有相济之服役期地种之数亩,其利视种豆自信。

吾里不种棉花,亦有以此为业者。

但采摘费工,及适市贸易,耳目混乱耳。

种植甚易,只要向阳脱水而无草,肥粪甚省,黄白两种,白者为胜。

”可见,早在三百多年以前,桐乡人即以种菊为业,不断积累种菊经验,并将白菊作为商品菊进行栽培。

清代尤乘《病后调理服食法》[31]载:

“蜀人多种菊,以苗可以菜,花可以药,园圃悉能植之。

”《本草纲目拾遗》[21]云:

“茶菊较家菊朵小多心,有黄白二色……杭州钱塘所属良诸桧葬地方,乡人多种菊为业,秋十月采取花,挑入城市以售”。

明、清时期为药用菊栽培和发展的最盛时期,也是形成道地药菊品种的重要阶段。

经过自然和人工选择,一些优良的品种逐渐兴起,并形成了固定的产地,如河南的怀菊,安徽的毫菊、滁菊、贡菊,浙江的杭菊。

  3药用菊花采收加工的变化

魏晋时期的《名医别录》[11]、唐代的《千金翼方》[32]、宋代的《本草图经》[13]均记载菊花阴干,“正月采根,三月采叶,五月采茎,九月采花,十一月采实,皆阴干”。

直至清代赵学敏[21]曰:

“茶菊……,有黄、白二色,杭州钱塘所属良渚桧葬地方,乡人多种菊为业,秋十月采取花,紫蒂者名紫蒂盘,白色千叶名千叶玉玲珑,徽人茶辅,多买焙干作点茶用。

”这种焙干法可能即为后来贡菊所继承。

在杭菊产地,早期的杭黄菊除蒸法外,还有采用鲜花直接晒干之法,曹炳章[33]云:

“黄菊产杭州海宁等处,……有蒸晒二种,蒸菊,将鲜菊入蒸笼内先蒸瘪再晒、烘焙至燥,其色老黄,收藏朵瓣不散。

晒菊,以鲜花烈日晒干,其花嫩黄,朵松花瓣易散,皆道地。

”鲜花直接晒干,可能由于散瓣,加之干燥速度慢,此种加工方法现已不存在。

另外早期的滁菊也可能曾采用阴干之法,如曹炳章[33]曰:

“白滁菊出安徽滁州者,其采法先剪枝连花带叶倒挂檐下,阴干后,再摘花,故气味更足。

在怀菊产地,除阴干法外,还采用过阴、晒结合之法,如《河南中药手册》[34]菊花条云:

“将花带把摘下,倒挂绳上晾微干,然后摘去把,放帘上晒干;另法是连秧割下,打捆倒挂晾微干,剪下花头,再放薄上晒干。

人们通过长期探索,形成目前药用菊花各具特色的加工方法。

  4结论与讨论

根据本草考证,药用菊花在宋代以前主要使用野生品,宋代是药用菊花栽培繁荣期,相继出现了不少菊谱、菊志、菊名篇等艺菊专著,随着药用菊花栽培技术的逐步成熟和完善以及野生的减少,栽培菊花逐渐代替野生菊花。

明、清时期为药用菊栽培和发展的最盛时期,也是形成道地药菊品种的重要阶段。

栽培技术的进步解决了药用菊花资源问题,采收加工技术的发展改进了药材外观性状和内在品质。

经过自然和人工选择,一些优良的品种逐渐兴起,并形成了固定的产地,如河南的怀菊,安徽的毫菊、滁菊、贡菊,浙江的杭菊。

  宋代开始出现药用菊花的栽培品种,根据《本草图经》所收载的“紫茎而气香,味甚甘”之菊,和“南阳白菊和黄菊”,分别是范成大和李时珍所言的甘菊、邓州白和邓州黄。

邓州白、邓州黄和甘菊可能是我国栽培菊中较早选育出来的药用菊。

它们的栽培成功,为后来药用菊花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种质资源。

  药用菊花道地产区形成的原因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楚,相关因素可能有:

①产地的环境因素(包括水质、光照、降雨、土壤等);②栽培技术(包括灌溉、施肥、土壤耕作、病虫害防治等);③产后采收加工方法(包括采收、烘焙、熟制等);④历史种植习惯;⑤优良的种质资源。

也可能几种因素皆有。

如果是品种的原因,那么哪个或者哪几个品种能代表药用菊花的优良品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Ⅰ部[S].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18.

  [2]肖培根.新编中药志[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785.

  [3]何先元,郭巧生,徐文斌.道地药材菊花形成的原因[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10):

54.

  [4]王德群,刘守金,梁益敏.中国菊花药用类群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1,20

(1):

45.

  [5]王德群,梁益敏,刘守金.中国药用菊花的品种演变[J].中国中药杂志,1999,24(10):

584.

  [6]王德群,刘守金,梁益敏.中国药用菊花产地考察[J].中国中药杂志,1999,24(9):

522.

  [7]尚志钧,刘晓龙,刘大培.中药菊花的本草考证[J].中国中药杂志1993,23

(2):

114.

  [8]戴圣选编.礼记[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339.

  [9]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M].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54.

  [10]孙星衍,孙冯翼.神农本草经[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11.

  [11]陶弘景.名医别录[M].辑教本.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27.

  [12]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M].影印本.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145.

  [13]苏颂.本草图经[M].辑复本.福州: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58.

  [14]李窻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5:

42.

  [15]寇宗奭.本草衍义,点校本[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

45.

  [16]陈嘉谟.本草蒙筌,点校本[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

78.

  [17]李时珍.本草纲目,点校本[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

929.

  [18]李中立.本草原始,点校本[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157.

  [19]凌奂.本草害利[M].北京:

中医古籍出版社,1982:

46.

  [20]吴仪洛.本草从新[M].北京:

红旗出版社,1996:

64.

  [21]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

262.

  [22]杭州市地方志纂委员会.万历杭州府志[M].北京:

中华书局,2005:

42.

  [23]余国.滁州志[M].合肥:

黄山书社,2007:

23.

  [24]葛洪.西京杂记[M].西安:

三秦出版社,2006:

29.

  [25]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辑教本[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498.

  [26]刘蒙.菊谱[M].北京:

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

34.

  [27]范成大.范村菊谱[M].北京:

紫禁城出版社.2007:

36.

  [28]黄省曾.艺菊书,影印本[M].上海:

上海广益书局,1914:

151.

  [29]高濂.遵生八践[M].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1994:

270.

  [30]张履祥.补农书[M].北京:

农业出版社,1983:

59.

  [31]尤乘.病后调理服食法[M].赤峰:

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92.

  [32]孙思邈.千金翼方,影印本[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224.

  [33]曹炳章.增订伪药条辨[M].福州: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117.

  [34]河南省卫生厅药品检验所.河南中药手册[M].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1959:

1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