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化学溶液的浓度综合解答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058556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40.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化学溶液的浓度综合解答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化学溶液的浓度综合解答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化学溶液的浓度综合解答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化学溶液的浓度综合解答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化学溶液的浓度综合解答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化学溶液的浓度综合解答题含答案.docx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化学溶液的浓度综合解答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化学溶液的浓度综合解答题含答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化学溶液的浓度综合解答题含答案.docx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化学溶液的浓度综合解答题含答案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化学溶液的浓度综合解答题含答案

一、初中化学溶液的浓度

1.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将等质量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

C.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至t2℃,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乙大

D.t1℃时,甲和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来源】2016届北京市丰台区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带解析)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比较溶解度大小,必须指明温度,选项A错误;

B、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且甲、乙两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因此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选项B正确;

C、t1℃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升高温度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变大,但是没有加入甲、乙,所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选项C错误;

D、t1℃时,甲和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但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选项D错误。

故选B。

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将乙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3℃的过程中不会析出晶体

D.t3℃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安徽省合肥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冲刺试卷化学试题

【答案】C

【解析】

A 、比较溶解度的大小时要指明温度,否则没法比较,错误; B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从0℃至t2℃随温度升高而增大,t2℃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错误; C、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t3℃时乙的溶解度相等,故将乙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3℃的过程中不会析出晶体,正确;D、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3℃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但此时溶液的状态是否饱和不确定,故t3℃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错误。

故选C。

3.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都是催化剂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来源】贵州省遵义市第十一中学2019年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答案】B

【解析】

【分析】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也不变,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生成盐和水,溶液是溶质溶解在溶剂里面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详解】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也可能是催化剂,故A不正确;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B正确;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可能是金属氧化物和酸的反应,也可能是非金属氧化物和碱的反应,也可以是酸碱中和反应;故C不正确;

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

水,故D不正确。

故选B。

【点睛】

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但是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4.固体物质W在水、乙醇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w在乙醇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B.t1℃时,物质w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

C.将t2℃时物质w的水溶液降温至t1℃有晶体析出

D.t2℃时,物质w在水中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都为mg

【来源】2012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带解析)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物质w在乙醇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1℃时,物质w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t2℃时物质w的水溶液降温至t1℃,若t2℃时物质W的水溶液是饱和溶液会析出晶体;若不饱和,可能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不能析出晶体,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2℃时,物质w在水中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都为mg,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40g甲物质

B.t1℃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C.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溶液

D.甲、乙两种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2019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

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增加增长较缓慢,交点表示甲乙两种物质在t1℃时溶解度相同。

【详解】

A、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所以14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40g甲物质,故A不正确;

B、t1℃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也不能确定,故B不正确;

C、t2℃时,甲、乙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也不能确定,故C不正确;

D、甲、乙两种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6.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NO3的溶解度比NaC1的大

B.在10℃等质量的NaCl、KNO3饱和溶液中,NaCl溶液中的水多

C.40℃恒温蒸发一杯NaCl和KNO3饱和溶液,析出KNO3多于NaCl

D.分别降温40℃KNO3和NaCl饱和溶液到10℃,析出的KNO3多

【来源】【区级联考】哈尔滨市道外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溶解度曲线,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增加变化基本不发生变化。

【详解】

A、KNO3的溶解度和NaC1的溶解度比较,必须指定同一温度,故A不正确;

B、在10℃等质量的NaCl、KNO3饱和溶液中,硝酸钾溶液中的水多,故B不正确;

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增加变化基本不发生变化,40℃恒温蒸发一杯NaCl和KNO3饱和溶液,析出KNO3多于NaCl,故C正确;

D、分别降温等质量的40℃KNO3和NaCl饱和溶液到10℃,析出的KNO3多,故D不正确。

故选C。

7.KCl和KNO3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温度/℃

20

30

40

50

溶解度S/g

KCl

34.0

37.0

40.0

42.6

KNO3

31.6

45.8

63.9

85.5

A.甲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

B.温度t1应在20℃~30℃之间

C.40℃时,5gKCl加入10g水中,可得到33.3%的溶液

D.50℃时,30gKNO3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再降温到30℃,有晶体析出

【来源】四川省渠县崇德实验学校2019年九年级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小。

【详解】

A、甲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正确,因为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大,A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

B、温度t1应在20℃~30℃之间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B不符合题意;

C、40℃时,KCl的溶解度为40g,5gKCl加入10g水中,溶解的质量为

则可得到溶液的质量分数

,C不正确,但符合题意;

D、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85.5g,所以30gKNO3加入50g水,充分溶解能得到不饱和溶液,再降温到30℃,硝酸钾的溶解度只有45.8g,50g水中只能溶解22.9g,所以会有晶体析出正确,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溶解度一定大于乙溶解度

B.

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

时,在100g水中放入60g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D.

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溶解20g甲、乙,同时降低温度,甲先达到饱和

【来源】安徽省淮北市淮海中学2019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答案】D

【解析】

【详解】

A、甲溶解度一定大于乙溶解度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温度;故选项错误;

B、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错误,因为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大于乙;故选项错误;

C、t2℃时,在100g水中放入60g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50g/150g×100%≈33.3%,37.5%错误;故选项错误;

D、t2℃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溶解20g甲、乙,同时降低温度,甲先达到饱和正确,因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故选项正确;

故选D。

9.t℃时,向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仍为饱和溶液B.溶质的质量变小

C.溶质的溶解度不变D.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来源】湖北省枣阳市熊集中学2019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C

【解析】

【详解】

A、t℃时,向硝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溶液能继续溶解硝酸钠,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B、t℃时,向硝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溶质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C、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不受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多少的影响,由于温度不变,溶质的溶解度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D、t℃时,向硝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睛】

掌握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的特征与转化、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的概念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t2℃的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b>a=c

B.t1°C时,将20gc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70克饱和溶液

C.t2°C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t1°C时,a、b、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b

【来源】2013届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带解析)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从图示看出:

将t2℃的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b>a=c;t1°C时,将20gc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60克饱和溶液;t2°C时,a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t1°C时,a、b、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b。

故选D.

考点:

溶解度及其曲线

11.现有100mL20%的硫酸,其密度为1.14g/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溶液含溶质20g

B.该溶液中,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1:

6

C.该溶液中,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1:

5

D.该溶液中,溶液质量:

溶剂质量=5:

4

【来源】2019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三岔河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4月份)

【答案】D

【解析】

【详解】

A、由20%的硫酸溶液100mL中含溶质质量=100mL×1.14g/cm3×20%≠20g,故A不正确;

B、20%的硫酸溶液表示,每100g溶液中溶质质量是20g,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20:

100≠1:

4,故B不正确;

C、20%的硫酸溶液表示,每100g溶液中溶质质量是20g,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20:

(100﹣20)=1:

4≠1:

5,故C不正确;

D、20%的硫酸溶液表示,每100g溶液中溶质质量20g,溶液质量:

溶剂质量=100:

(100﹣20)=5:

4,故D正确。

故选:

D。

12.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D.t2℃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a的饱和溶液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孝感卷)化学(带解析)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依据图形,A、B、C正确;t2℃时,a的溶解度为50g,则t2℃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时只能溶解25ga物质,则75ga的饱和溶液,D错误。

考点:

溶解度曲线。

 

13.(09年恩施)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从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A.t1℃时甲、乙、丙三者的溶解度相等

B.t1℃时甲、乙、丙三者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要使t1℃时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以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

D.t2℃时,往100g水中加入90g甲,充分搅拌后得到190g甲的溶液

【来源】2009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21溶质质量分数(带解析)

【答案】D

【解析】

①相关知识点:

溶解度曲线②解析思路: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表示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

曲线上的某个点表示溶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

t1℃时甲、乙、丙三者的溶解度曲线交在一点,所以此时的溶解度相等;从曲线上看,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升高,饱和溶液会变为不饱和溶液;t2℃时,甲的溶解度为80克,往100克水中加入90克甲,其中有10克不溶解,溶液的质量为180克。

14.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观象如图一所示。

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变曲线如图二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烧杯乙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

B.烧杯甲中溶解的溶质是氯化钾

C.烧杯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烧杯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将温度由T1℃升高到T2℃,充分搅拌,烧杯乙中固体不一定全部溶解

【来源】湖北省黄石市2018年中考理综化学部分试题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A、烧杯乙中上层清液一定是饱和溶液,有未溶解晶体,故A正确;B、烧杯甲中溶解的溶质是氯化钾,T1℃时氯化钾溶解度大于硝酸钾,故B正确;C、烧杯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烧杯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于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甲中全部溶解,乙中部分溶解,故C正确;D、将温度由T1℃升高到T2℃,充分搅拌,烧杯乙中固体一定全部容解,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由于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T1℃时氯化钾溶解度大于硝酸钾,氯化钾已全部溶解,T2℃时硝酸钾溶解度大于氯化钾,硝酸钾也一定会全部溶解,故D错误

点睛∶溶解度曲线的意义①表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②表示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可以比较同一温度时,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

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则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③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或进行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④根据溶解度曲线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15.下图表示是KNO3和NaNO3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

B.t1℃时,在50g水里加入15gKNO3固体,充分溶解,得到60g溶液

C.t1℃时,将KNO3和NaNO3两物质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两种饱和溶液都从t2℃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

硝酸钾一定多于硝酸钠

【来源】2016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九年级中考第二次网上适应性测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t1℃时,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故A错误。

B、由溶解度曲线知,t1℃时,KNO3溶解度为20g,应得到60g溶液,故正确。

C、由于t1℃时,两者溶解度不同,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故C错误。

D、由于没有量的限制,无法确定,故D错误。

16.20℃时,往100g硝酸钾溶液中加入20g硝酸钾,充分搅拌,硝酸钾部分溶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大B.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D.所的溶液的质量为120g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莆田卷)化学(带解析)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硝酸钾的溶解度只受温度一个外界因素的影响,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故A不正确;

B、硝酸钾部分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故B不正确;

C、硝酸钾部分溶解,则溶液为饱和溶液,故C正确;

D、20g的硝酸钾部分溶解,溶液的质量小于120g,故D不正确。

故选C。

17.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比为2:

5

B.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溶液仍饱和

C.t1℃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D.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来源】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北京卷)化学(带解析)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选项因为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40g,故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比为2:

5,是正确的叙述;B选项因为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故降低温度有晶体析出,仍为饱和溶液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是错误的叙述,虽然溶解度的数值相等,但溶液的质量不一定相等,溶质的质量不一定相等;D选项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是正确的叙述,在该温度下溶解度相等且降温的过程中均析出晶体,得到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故答案选择C

考点:

溶解度曲线

 

18.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

℃时,30g乙加到10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

C.

℃时,各100g饱和溶液降温到

℃析出固体甲多于乙

D.

℃时,75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100g水得到20%的溶液

【来源】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故该温度下两物质溶解度相等,故正确;

B、t1℃时,乙的溶解度是30g,根据溶解度概念,100水中溶解30g,正好达到饱和状态,故正确;

C、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将t2℃的甲乙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到t1℃时,析出固体甲多于乙,故正确;

D、t2℃的甲的溶解度为50g,向50g水中加入25g甲,搅拌后得甲的饱和溶液为75g,加100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100%=14.3%,故错误;

故选:

D。

【点睛】

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

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

19.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均为30g

C.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来源】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汴岗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答案】B

【解析】

【详解】

A、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须确定温度,故错误;

B、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均为30g,正确;

C、不知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多少,无法判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故错误;

D、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变化较大,故错误;

故选B。

20.x、y两物质(不含结晶水)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在t2℃时分别往两份100g水中加入30克x和30克y充分搅拌后,将溶液均降温至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x、y两溶液均已饱和

B.t1℃时,x、y的溶解度相等,且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t2℃时,x、y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且两溶液均已饱和

D.t2℃时,x、y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且两溶液均不饱和

【来源】2012年连云港市赣马二中中考模拟试题(带解析)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降温至t1℃时,两种溶液都是不饱和溶液,选项A错误;

B、t1℃时,X、Y的溶解度相等都大于30g,X、Y两溶液中溶质质量都是30g,溶剂质量都是100g,溶质质量分数相等,选项B正确;

C、t2℃时,X溶液为不饱和溶液,Y溶液恰好饱和,选项C错误;

D、t2℃时,X、Y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X溶液不饱和,Y溶液饱和,选项D错误。

故选B。

21.如图表示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Y中含有少量X,用海水晒盐的原理提纯Y

B.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Y>X>Z

C.t3℃时,X、Y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析出晶体较多的是X

D.t3℃时,等质量的X、Y分别配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X<Y

【来源】2015届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

海水晒盐的原理是蒸发,Y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变化不大,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A正确;由溶解度曲线可知,X、Y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升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Z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升温后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B正确;t3℃时,等质量的X、Y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析出晶体较多的是X,C错误;t3℃时时X的溶解度比Y的大,即等质量的X、Y溶解时Y需要的溶剂的量更多,配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X<Y,D正确。

故选C。

考点:

溶解度曲线

2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中混有少量杂质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

B.t3℃时,将甲、丙的饱和溶液降温,甲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丙不变

C.t2℃时,甲、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

D.t1℃时,60g水中溶解18g甲可得到其饱和溶液

【来源】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广安卷)化学(带解析)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所以甲中混有少量杂质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故A正确;

B、t3℃时,将甲、丙的饱和溶液降温,甲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乙物质的溶解度增大,所以甲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丙不变,故B正确;

C、t2℃时,甲、丙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能确定,故C错误;

D、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30g,所以60g水中溶解18g甲可得到其饱和溶液,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23.下图是甲、乙、丙三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