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056944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寻路和行路

(一)单元结构和主题思想

本单元共有三个主题。

主题一《学看平面图》,主题二《校外探路》,主题三《行路的学问》,主题四《马路不是游戏场》。

本单元的主题思想是:

1.会读简单的平面图和路线图,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及周边区域简单的平面图和路线图;

2.能通过观察太阳和指南针辨别生活中的方向;

3.懂得乘车和问路的一些基本礼节,知道乘车的基本常识和乘车的安全,初步知道出行应怎样选择交通方式;

4.观察本地交通秩序现状,知道有关的交通常识和交通安全常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本单元中各课的主题思想是:

主题一:

学看平面图。

一是能看懂生活中一些活动场所的平面图,懂得图上的方向和认识图例。

二是学习用简单的图形画学校的平面图。

主题二:

校外探路。

一是观察、熟悉学校周边环境,帮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获得相关体验;二是正确辨认方向,了解路线图的作用,能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周边的路线图。

主题三:

行路的学问。

一是让学生学会选择乘车时的交通工具,学会看路牌,弄清自己生活周边的交通线路和起点站、部分途径地、终点站的名称;二是知道乘车时要注意的安全和礼貌;三是知道问路的基本礼节和要注意的事项。

主题四:

马路不是游戏场。

一是观察本地交通秩序现状,知道有关的交通常识;二是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注意安全的现代交通意识;三是使学生初步具有归纳能力和调查、访问获取信息的实践能力。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策略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出行和交往会越来越频繁,人们会更多的借助路线图和平面图来认路、寻路及了解某一地方的基本情况,这可以说是一个现代人应当具备的基本生活技能。

本单元力求让儿童掌握有意义的知识为出发点,改变过去把学知识与儿童生活脱节的状况,让儿童知识技能的掌握与他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使课程中的知识学习对学生而言是有用的和有意义的。

本单元在设计时主要以儿童所熟悉的生活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在对学校和家庭周边环境的认识中,学会认路和寻路。

着力培养学生识路、行路的一些基本常识和技能,让学生会读简单的路线图和平面图,画出简单的路线图和平面图。

并了解一些行路的安全常识和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

因此,本单元一、二课重在让学生掌握识路和寻路的基本知识,三课是掌握行路的技能,第四课是行路的安全。

将认识本地的交通工具和选择出行的交通工具与安全教育相结合,较好地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

主题一:

《学看平面图》。

教学这一课可组织四个活动。

活动一:

“确定方向游戏活动”。

让各小组推出一名学生参加给建筑物找位置的活动,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方位要求,将建筑物贴到相应的位置上。

活动二:

“游览动物园”。

让学生分小组根据动物园平面图选择自己最想去的动物馆,然后说说这个馆在动物园的哪个方位。

小结,看平面图的要素是弄清方向,看懂图例。

活动三:

“生活中的平面图”。

教师再出示一张医院的平面图让学生认识。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哪些地方看见过平面图。

结合课前学生搜集的商场、公园、售房部等地的平面图。

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居民小区、商店、展览馆、医院、宾馆、餐馆各种平面图,并结合平面图给大家介绍这一地方的概况。

教师谈自己在生活中运用平面图给自己带来方便的事例和体会。

活动四:

“绘制平面图”。

教师可做绘制平面图的示范,突出确定方向、选择图例等。

然后让学生分小组绘制学校的平面图。

各小组学生将自己画好平面图在全班进行展示,相互观摩和交流。

请学生将画好的平面图带回家,向自己的爸爸、妈妈或亲朋好友介绍自己所在学校的基本情况。

主题二:

《校外探路》,教学时可组织三个活动。

一是“探路的交流汇报活动”。

请各组同学汇报探路的情况。

要求学生汇报时注意几点:

说清楚探路的方向,沿路经过些什么地方;展示学校周边标志性建筑的图片辅助汇报;其他同学积极补充。

各小组汇报时采取自评、互评的形式,对积极参与完成调查和汇报活动的同学作激励性评价。

二是“探路的交流汇报活动”。

请各组同学汇报探路的情况。

要求学生汇报时注意几点:

说清楚探路的方向,沿路经过些什么地方;展示学校周边标志性建筑的图片辅助汇报;其他同学积极补充。

各小组汇报时采取自评、互评的形式,对积极参与完成调查和汇报活动的同学作激励性评价。

三是“画路线图活动”。

指导学生用简单图形画学校周边的路线图。

读读教材中的路线图,有不懂的地方可与老师和同学讨论,再思考怎样画路线图。

画路线图要标明方向,用简单的图形表示标志性建筑,也可标上路线的箭头。

将自己的体会写在教材上的空格内。

学生开展画学校到自己家路线图的活动。

最后用路线图向他人介绍,通过互评再修改路线图。

主题三:

《行路的学问》,教学本课时可设计三个活动。

第一个是“家乡交通考察”活动。

让学生了解本地区主要使用的交通工具和各路车船到达的地方,并填写在教材后面的表上。

第二个是“学看交通图”活动。

出示一幅交通图,学生讨论从起点站出发,可以乘坐哪几路车到自己要去的地方,请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说说哪条线路较近。

第三个是“家乡假想旅游”活动。

让学生分小组选择一个出游路线,然后商量乘坐什么交通工具,然后进行模拟表演,其中有看站牌,上下车、乘车、购票、问路等情景表演。

主题四:

《马路不是游戏场》,本课教学可设计四个活动。

第一个“本地交通事故调查”活动。

到交警中队去调查本地交通秩序现状,并向交警了解本地发生了哪些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还可让学生在家里或学校,到网上和图书室查找且下载相关信息资料。

第二个是“血的惨案和触目惊心的数字”活动。

教师或学生可出示本地交通事故的典型案例,进行展示,通过展示让学生产生触动。

教师还可出示一组本地交通事故数据。

让学生找到每年死于各类交通事故的原因大多是因为行人或司机不遵守交通规则导致的。

第三个是“交通安全知识擂台赛”活动。

可出一些有关交通规则的抢答题,让学生分小组竞赛。

第四个是“我是小交警”活动。

让学生对教材73页上的图进行辨析。

以小组为单位,乘车或步行一段路,观察人们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有条件的可以与当事人交流,了解他们为什么这样做的原因,记录下来后并进行归纳整理。

第四个活动“我们一起定公约”,让学生们定出一个遵守交通规则的公约。

(三)单元课时计划

每课2课时,单元评价2课时,共10课时。

第一课     学看平面图

教学目标:

1、了解平面图在生活中的用途。

2、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认识平面图中的方向及图例,能在平面图中找出某一地点的位置。

3、学习画简单的平面图,能认识显示生活中处于相对空间位置的事物,并用简单的图形表示出来。

教学重点:

能看懂生活中一些活动场所的平面图,懂得图上的方向和认识图例。

学习用简单的图形画学校的平面图。

教学难点:

能看懂生活中一些活动场所的平面图,懂得图上的方向和认识图例。

学习用简单的图形画学校的平面图。

教学准备:

1、收集各种平面图,尝试自己阅读,看看从平面图中能知道些什么。

2、去附近的公园、商店、医院、社区、学校……等处去查看平面图,并尝试根据平面图在实地走一走,看一看。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说一说:

  1.猜谜语:

高山不见一寸土,平地不见半亩田,江河湖海没有水,世界各国在眼前。

(谜底为地图)

2.师出示准备的平面图,请生说一说“它”叫什么名字?

  

二、学生交流活动:

  1.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平面图。

  2.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各种平面图,并简单说明在哪里找到的。

  

三、认识平面图:

  1.你问我答认识平面图(学生根据自己想了解的平面图的知识问小组同学,或者问老师)。

2.自由组合,结合实践,研讨怎样看懂平面图

3.师出示学生熟悉地方的平面图让学生认指,说一说。

  4.学生互相“考一考”。

  5.课后延伸(请生到这个地方去走一走,看一看)。

  

四、帮忙设计游玩路线:

同学们现在都知道了平面图可以给我们提供许多信息,有了它的帮助,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某一地方的概况,而且还可以找到我们要去的地方。

正好,现在有二个小朋友遇到了困难,我们一起帮帮他们吧。

  1.指导看动物园平面图。

2.学生分小组设计。

  3.生汇报。

  4.小组分角色模拟表演游玩的路线。

  5.说说你的发现。

(如:

指向标、动物图画图例、蓝色表示……为下节课自己绘制平面图铺垫)

五、画学校平面图:

  

1.明确任务。

  2.学生自由组合到操场上观察、商讨、确定小组画图的方案(师到各个小组指导,提建议)。

  3.讨论:

绘制校园平面图有什么要注意的问题。

  4.学生分组绘制平面图。

 5.各小组展示介绍。

  ★6.延伸:

回家按图向家长或其他的亲人介绍学校的情况。

 

教学反思:

 

第二课 校外探路

教学目标:

1、观察、熟悉学校周边环境,从实际生活中获得相关体验。

2、正确辩认方向,了解路线图的作用,能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周边的路

线图。

教学重难点:

正确辩认方向,能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周边的路线图。

教学准备:

收集学校周围标志性建筑或景观的照片、图片。

每个学生画一张从学校到自己家(或其他大家熟悉的地点)的路线图。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让我来考考你:

  1.老师出示收集的学校附近的建筑物的图片、照片,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地方。

  2.学生相互考考对方。

  

二、“探路特别小队”在行动:

  1.激趣,引出“探路特别小队”。

  2.小组讨论,确定“探路特别小队”行动的方向及任务。

  3.全班交流,完善小组方案,师相应指导或提出建议。

  4.“探路特别小队”出发(带上纸、笔)。

  延伸活动:

各小组可根据实际情况,利用课余时间继续进行活动。

  5.各小组整理“探路特别小队”活动资料

  6.交流、汇报

  

(1)各小组汇报“探路”过程,并展示活动过程各种形式的记录资料或其他相关资料。

  

(2)小组自评、互评“探路”行动,并导入下一活动。

  

三、认识“路线图”:

  1.学生自己读教材P62-63的路线图,说一说,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2.合作学习,讨论并试着解答“读路线图”遇到的疑问。

  3.试一试、画一画自己“探路”路线图。

  4.互相看一看、评一评,并讨论路线图的作用和画的方法,并将讨论的结果写在教科书上。

  延伸:

让学生回家把自己“探路”的路线图画得更清楚。

 

★四、看一看、猜一猜、评一评、改一改:

  1.将每个人画的路线图放在一起,然后随意抽取几张图,展示给大家看。

  2.猜一猜:

这是什么地方?

你是怎么知道的?

  3.评一评:

依据总结的路线图的画法评一评。

  4.改一改:

提出修改意见,或者上台改一改。

  

五、“探路特别小队”在行动——看图寻路

  1.学生自愿组合成小组,抽取一张路线图,并与图的“小作者”交流意见。

  2.“探路特别小队”制订看图寻路方案。

  3.“探路特别小队”看图寻路活动出发(各小组带着路线图从学校出发)。

  4.各小队汇报自己实地探路与路线图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5.路线图的“小作者”根据意见修正图。

  

教学反思:

 

第三课 出行的学问

教学目标:

1、尝试利用交通图选择简单的出行路线,学会看站牌、路牌,以及寻路、问路的一般方法。

2、了解本地的主要交通工具,周边的交通线路和起始站、部分途经地、终点站的名称。

学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

3、知道乘车时要注意的安全和礼貌。

4、知道问路的基本礼貌和要注意的事项。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了解本地的主要交通工具,周边的交通线路和起始站、部分途经地、终点站的名称。

学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

教学准备:

每人准备一张本地交通图。

一张放大的局部交通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模拟活动:

和小队去旅行

  1.帮他们出出主意

  ①设置出行情景(以教材提供的范例设置)。

  ②以小组为单位,看交通图,讨论可以选择哪条路线,坐什么车。

  ③汇报小组研讨的结果。

  2.我们演一演

  ①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乘车时注意什么”和“假如不认识路怎么办”问题,先研讨,然后设计不同的情境,再表演出来。

各小组可侧重不同的主题,如乘车秩序、乘车安全、乘车文明、问路。

  ②以小组为单位表演,大家评一评。

  ③归纳和总结。

  3.试一试:

制订一份出行计划

  ①师:

暑假来了,爸爸妈妈准备带你到外地去旅游,你准备到哪里去呢?

你能自己制定一份出行计划吗?

试一试吧!

  ②学生制订计划。

  ③交流。

  

二、调查与交流活动:

  1.根据教材的调查表让学生到学校或家庭附近找一找、看一看,了解本地主要使用的交通工具和各路车可以到达什么地方等,并填写在表上。

  2.交流与展示

  

(1)说一说自己家附近有哪些交通工具?

它们能到达哪些地方呢?

起点与终点是哪里?

 

(2)介绍、讲述自己乘某路公共汽车或其他交通工具的经历(单独一人的经历更好)。

 (3)介绍其他地区人们常用的交通方式。

 

三、画一画自己常用的交通工具与同学交流。

  

★四、“小小交通工具设计师”活动:

  二十年后,交通方式会是怎样的呢?

请学生大胆想像,自己设计未来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合作,可以画图,也可以文字说明)。

  1.学生设计。

  2.展示作品。

  3.评出最有创意的作品。

  

五、延伸活动:

  当一回小记者,调查、采访一下,这几年,你的家乡在交通方面有哪些新鲜事呢?

 

教学反思:

 

第四课 马路不是游戏场

教学目标:

1、观察本地交通秩序现状,知道有关的交通规则和常识。

2、培养学生自学遵守交通法规,注意安全的现代交通意识。

3、使学生初步有归纳能力和调查、访问获取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观察本地交通秩序现状,知道有关的交通规则和常识。

培养学生自学遵守交通法规,注意安全的现代交通意识。

教学准备:

交通标志和设施的图片。

收集有关交通事故事例(故事)。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学生讲述上学或单独出门时,家人反复叮嘱“路上要小心”的情景

2.问:

这是为什么呢?

(生自由回答)

  

二、师生讲述收集的交通事故故事:

  1.师讲述故事并问:

这样的故事,你听过或见过吗?

  2.生讲述自己看到或听过的交通事故故事。

  3.师小结并导入下一活动环节。

  

三、大家来讨论:

  1.讨论的问题:

引起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能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

  2.汇报讨论结果,师引导找出发生交通事故的最多的原因。

  

四、走近触目惊心的数字和图片:

  1.师出示本地有关交通事故的图片和统计数字。

  2.生谈观后感。

  3.把你对防止交通事故发生的意见,用你喜欢的形式(做安全警示卡、画安全警示漫画等)表达出来,然后在班上交流。

  ★五、设计“交通安全”公益广告:

  请学生结合前面所见、所感,开动脑筋设计有创意、有意义的交通安全公益广告——此活动可以延伸到课后,可以找小伙伴或家人合作。

六、实践体验,规范行为

   1.学生交流:

课前收集的与小学生有关的交通规则。

   2.学生说一说:

怎样才能安全过马路?

   3.师生互动:

教师出示相关的交通标志,让学生识别

   4.合作交流“我是小小交警”:

请同学们来充当“小交警”,评判图中哪些小朋友遵守了交通规则,哪些没有遵守,并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

   5.小结:

同学们的交通意识真强,真是一个合格的小交警!

通过今天的学习,在今后上学、放学的路上,我们应该怎么做?

   师:

是呀,马路不是游戏场,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遵守交通规则,珍爱生命,把平安留给自己,把欢乐带给他人。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