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结果分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056142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尿常规结果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尿常规结果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尿常规结果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尿常规结果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尿常规结果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尿常规结果分析.docx

《尿常规结果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尿常规结果分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尿常规结果分析.docx

尿常规结果分析

尿常规在临床上是不可忽视的一项检查,不少泌尿系统疾病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

尿常规不仅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而且对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预后判断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中文名

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

属    于

医学

适    用

尿常规检查

对    象

尿液

1.1目的

2.2分析项目

3.▪尿量(Vol)

4.▪尿色(Col)

5.▪比重(SG)

1.▪透明度(Clr)

2.▪尿白细胞(LEU)

3.▪酸碱度(pH)

4.▪尿蛋白定性(PRO)

5.▪尿亚硝酸盐(NIT)

6.▪尿酮体(KET)

1.▪尿葡萄糖定性(GLU)

2.▪尿红细胞(ERY)

3.▪尿胆原(UBG)

4.▪尿胆红素(BIL)

5.3参考值

1.4化验单

2.5注意事项

3.6小贴士

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目的

编辑

检查结果分析目的:

1、协助诊断泌尿系统疾病和疗效观察:

如结核、结石、肿瘤、血管、泌尿系统炎症、淋巴管病变及肾移植等。

2、协助诊断由于代谢障碍引起的疾病:

如糖尿病、胰腺炎、急性和慢性肝炎、急性溶血性疾病等。

3、职业病的辅助诊断:

如急性汞中毒、四氯化碳中毒,慢性铅、铬、镉中毒等。

4、健康普查和家庭监护。

尿常规检查是历史最为悠久的医学检验方法之一,可以反映肾脏和泌尿道等方面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进展情况。

如今,大多数情况下会初步采用尿液检查试纸条进行快速、简便而又廉价的尿液检查,确定尿液之中是否存在红细胞、白细胞、蛋白质、亚硝酸盐、葡萄糖以及其他的物质,从而可以揭示出许多的疾病。

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分析项目

编辑

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尿量(Vol)

一样平常环境下正常成人一昼夜(24小时)排尿0.8~2.0升。

但饮水量、活动、出汗、气温皆可影响尿量;

一昼夜尿量>2500毫升为多尿,<400毫升为少尿,<100毫升或12小时内完全内完全无尿为尿闭,如夜尿量>500毫升,尿比重<1.018为夜尿量增多。

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尿色(Col)

正常尿液为淡黄色至黄褐色,常受饮食、运动、出汗等影响 尿崩症、糖尿病等患者多尿时几乎无色;肝细胞性黄疽、阻塞性黄疸时见桔黄色或深黄色,即胆红素尿,但如服用核黄素、复合维生紊B、呋喃类药物亦可呈深黄色,应与上述胆红素尿区别;泌尿系统肿瘤、结石、结核或外伤及急性炎症时(如急性膀胱炎)出现血尿,外观呈红色,显微镜下可见大量红细胞,尿中出现大量白细胞、微生物、上皮细胞或有大量非晶形磷酸盐及尿酸盐时呈乳向色。

此外还可见酱油色、红葡萄酒色、黑褐色等颜色尿,除外药物影响后,建议去医院进一步检查.

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比重(SG)

尿液的比重

正常人24小时尿的比重在1.015左右.常在1.010~1.025间颠簸,因受饮食、活动、出汗等影响,随意尿比重波动范围为1.005~1.030;

24小时尿比重升高多见于高热性脱水、急性肾小球肾炎、心功能不全,蛋白尿及糖尿病人尿比重亦增高。

24小时尿比重下降见于尿崩症、慢性肾炎等肾脏浓缩功能减退。

测定一次随意尿,尿中无蛋白及葡萄糖时,比重≥1.025,表现肾脏浓缩功能正常,比重≤1.005表现肾脏稀释功能正常,如牢固在1.010左右,称等张尿.为肾实质受损,肾脏浓缩及稀释功能下降所致。

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透明度(Clr)

正常尿清澈透明无沉淀。

放置一段时间后,可出现絮状沉淀,尤其女性尿液;

尿液排挤时即浑浊,多由白细胞、上皮细胞、粘液、微生物等引起,需作显微镜检查予以辨别,少数病人尿中非晶形磷酸盐等析出,亦使尿浑浊,则无临床意义;

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尿白细胞(LEU)

泌尿体系细菌性感染的指标;

定性试验:

阴性

阳性提示有尿路感染的可能性;

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酸碱度(pH)

正常尿多为弱酸性,pH值6.0左右,因受食物影响,pH常波动在5.0~8.0之间;

在热性病、大量出汗、蛋白质分解旺盛时,特别在酸中毒时,尿液酸性增强呈强酸性,pH值下降。

服用氯化铵、氯化钙、稀盐酸等药物时,尿亦呈酸性。

碱中毒时,尿中混有大量脓、血时,服用苏达等碱性药物时,尿液呈碱性,pH值上升;

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尿蛋白定性(PRO)

尿蛋白是肾脏疾病诊断、治疗、预后观察的指标;

定性试验:

阴性

各种肾炎、肾病、泌尿系感染、结石、恶性肿瘤、肾小管酸中毒、重金属中毒、肾移植排挤应声等等环境下,皆可使尿蛋白排出增高,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亦可使尿蛋白排出增高;因此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应定期做尿蛋白检查或尿蛋白定量,观察有无肾脏受损。

但正常人剧烈活动后、寒冷或发热等情况下,亦可出现蛋白质一过性增高。

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尿亚硝酸盐(NIT)

泌尿体系细菌性感染的筛选指标;

定性试验:

阴性

正常人尿中含有硝酸盐,经细菌(特别是肠杆菌科细菌)还原而成。

因此当尿路感染时(如膀胱炎、肾盂肾炎)可呈阳性,由于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希氏菌、变形杆菌等)为尿路感染的常见菌,以是此项检查常做为尿路感染的试验。

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尿酮体(KET)

酮体是脂肪酸在肝脏中氧化生成的,是乙酰乙酸、β一羟丁酸及丙酮的总称。

定性试验:

阴性

尿中酮体阳性时称酮尿症,见于重症糖尿病、中毒、长期禁食、剧烈呕吐、腹泻、脱水及脂肪摄入过多等情况下。

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尿葡萄糖定性(GLU)

尿糖是糖尿病诊断及治疗进程中监测的指标;

定性试验:

阴性

正常人如短时间内服用大量葡萄糖液时、活动后、怀孕期可产生一过性尿糖增高,无临床意义。

无论是原发性糖尿病或继发性糖尿病、肾性糖尿病,尿糖排出皆增高;

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尿红细胞(ERY)

检查尿液中红细胞的数量;

定性试验:

阴性

红细胞过多提示泌尿系统炎症或结石等疾病的可能性;

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尿胆原(UBG)

尿胆原是结合胆红素随胆汁排泄至肠道,被肠道细菌作用还原而成(粪便中称粪胆原)。

大部分随粪便排出,小部分在结肠重吸收入血,由肾脏排泄;

定性试验:

阴性或弱阳性

在肝脏功能障碍、热性病、心力衰竭、溶血性黄疽、肠梗阻等情况下增高,在胆总管梗阻及肝细胞性黄疸极期时尿胆原减少;

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尿胆红素(BIL)

胆红素是由衰老的红细胞破坏后释放出的血红蛋白经网状内皮系统处理降解而成;

定性试验:

阴性

在肝细胞性黄疸(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及梗阻性黄疸(如胆石症、胆道肿物、胰头癌等),尿中胆红素增高。

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参考值

编辑

1、尿白细胞(LEU)→标准值或现象:

-(此项目无病变的情况下一般不予筛查)

2、亚硝酸盐(NIT)→标准值或现象:

-(此项目普通情况下一般不予筛查)

3、尿蛋白(PRO)→标准值或现象:

+-(+表示轻度白色混浊,-表示清淡无混浊,两者或介于两者之间为正常)

4、葡萄糖(GLU-U)→标准值或现象:

-(蓝色溶液)

5、酮体(KET)→标准值或现象:

-(此项目一般不予筛查或者筛查时呈紫红色为正常)

6、尿胆原(URO)→标准值或现象:

-(此项目普通情况下一般不予筛查)

7、胆红素(BIL)→标准值或现象:

-(此项目无病变的情况下一般不予筛查)

8、PH值(PH-U)[尿液酸碱度]→标准值或现象:

5.5~7.5

9、比重(SG)→标准值或现象:

1.010~1.030

10、隐血(BLU)→标准值或现象:

-(无隐血)

11、抗坏血酸(VC)→标准值或现象:

-(此项目普通情况下一般不予筛查)

12、颜色(COL)→标准值或现象:

淡黄色

13、透明度(TMD)→标准值或现象:

透明

14、吞噬细胞(TSXB)→标准值或现象:

阴性

15、白细胞管型(U_WBC-C)→标准值或现象:

阴性

16、颗粒管型(KLGX-F)→标准值或现象:

阴性

17、透明管型(U_TM-CA)→标准值或现象:

阴性

18、红细胞管型(U_RBC-)→标准值或现象:

阴性

19、蜡样管型(LYGX)→标准值或现象:

阴性

20、①、白细胞镜检(WBC-J1)→标准值或现象:

2~5/HP

②、红细胞镜检→标准值或现象:

0/HP

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化验单

编辑

尿常规结果写在一张纸上,这张纸就叫尿常规化验单。

尿常规化验单上的指标包括:

酸碱度(pH)、尿比重(SG)、尿胆原(URO或UBG)、隐血(BLO)、白细胞(WBC)、尿蛋白(PRO)、尿糖(GLU)、胆红素(BIL)、酮体(KET)、尿红细胞(RBC)、尿液颜色(GOL)。

尿常规化验单是分析接受尿常规检查者的身体状况的重要依据。

以下以表格来说明各指标的意义:

名称

正常

异常

酸碱度(pH)

4.6~8.0(平均值6.0)

增高常见于频繁呕吐、呼吸性碱中毒等

酸碱度(pH)

4.6~8.0(平均值6.0)

降低常见于酸中毒、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等

尿比重(SG)

1.015~1.025

增高多见于高热、心功能不全、糖尿病等

尿比重(SG)

1.015~1.025

降低多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和肾盂肾炎等

尿胆原(URO)

<16

超过此数值,说明有黄疸

隐血(BLO)

阴性(-)

阳性(+)同时有蛋白者,要考虑肾脏病和出血

白细胞(WBC)

阴性(-)

超过五个,说明尿路感染

尿蛋白(PRO)

阴性或仅有微量

阳性提示可能有急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性病变

尿糖(GLU)

阴性(-)

阳性提示可能有糖尿病、甲亢、肢端肥大症等

胆红素(BIL)

阴性(-)

阳性提示可能肝细胞性或阻塞性黄疸

酮体(KET)

阴性(-)

阳性提示可能酸中毒、糖尿病、呕吐、腹泻

尿红细胞(RBC)

阴性(-)

阳性提示可能泌尿道肿瘤、肾炎尿路感染等

尿液颜色(COL)

浅黄色至深黄色

黄绿色、尿浑浊、血红色等就说明有问题

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注意事项

编辑

尿常规检查不仅是泌尿系统疾病的常用检查手段,也是其他某些系统疾病的辅助分析工具。

不少患者感觉不舒服时常去医院接受尿常规检查,看看有无血尿、蛋白尿等情况,防止肾病。

但是部分患者检查后看不懂结果,我们简单的做些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

泌尿系统疾病患者最好用晨尿做检查。

留取尿标本应取中段尿:

即先排出一部分尿,以冲去留在尿道口及前尿道的细菌,然后将中段尿留取送检。

应尽量避免一下情况:

如成年女性应避开月经期,避免阴道分泌物混入;男性患者避免混入前列腺液等。

正常尿液清澈透明,色泽为淡黄色至深黄色,尿颜色受尿色素、食物、药物等影响,尿色素每日的排泄量大概是恒定的,故尿色的深浅随尿量而变化。

若排出过久则出现轻度浑浊,这是由于尿液的酸碱度变化,尿内的粘液蛋白、核蛋白等渐渐析出之故。

如尿液肉眼下出现异常时,需及时就医以排查肾脏疾病。

尿常规一般包含以下10项内容:

PRO(蛋白),RLD或ERY(红细胞),LEU(白细胞)经常用于诊断肾炎、肾结石、尿路感染等疾病,SG(比重),PH(酸碱度)用于评估肾小管功能(浓缩功能和酸化功能),GLU(葡萄糖)用于查抄肾小管成果和糖尿病,NIT(亚硝酸盐)阳性表现尿路有细菌感染,KET(酮体)用来发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饥饿状态,BIL(尿胆红素),UBG/URO(尿胆原)为黄疸的辅助检查,用于辨别溶血性、肝细胞性和梗阻性黄疸。

需特别过细的是,自动尿检仪所测的RLD和LEU存在误差,一些平常市级大医院均以人工镜检为准。

1、尿常规检查时,留取尿液不少于10毫升。

2、一般要求女性留取尿标本时应避开经期,以防止阴道分泌物混入尿液中,影响检查结果。

3、最好留取中段尿。

有很多肾病病人曾问为什么在尿常规检查中要有意识的留取中段尿液?

按排尿的先后次序,可将尿液分为前段、中段、后段,因前段尿和后段尿容易被污染,因此做尿常规和尿细菌学检查时一般都留取中段尿。

4、留取尿液应使用清洁干燥的容器,即医院提供的一次性尿杯和尿试管。

5、所留尿液应尽快送实验室检查,因为时间过长会有葡萄糖被细菌分解、管型破坏、细胞溶解等问题出现,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小贴士

编辑

1、如果尿液在膀胱内储存时间过长,中性粒细胞可能破坏,释放酯酶到尿中,导致尿干化学检查结果白细胞阳性,而显微镜检查则为阴性,此种情况应以干化学分析仪检查结果为准。

2、肾移植患者排异反应可导致尿中出现大量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无酯酶,干化学分析为白细胞阴性,而显微镜检查则有白细胞,应以显微镜检查为准。

3、肾脏疾病尿中红细胞常被破坏而释放出血红蛋白,因此显微镜检查可无红细胞存在,而干化学分析血红蛋白(隐血)呈阳性,此时将标本加热煮沸1min,冷却后再测,如隐血仍未阳性,此应以后者结果为准。

4、如果镜下发现红细胞,而尿液干化学分析隐血阴性,如果蒸馏水破坏试验阳性,则可能为维生素C等还原性物质的干扰而成假阴性,或者是试纸失效,应以镜下结果为准。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