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055822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5.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烈推荐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强烈推荐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强烈推荐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强烈推荐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强烈推荐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强烈推荐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教案.docx

《强烈推荐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烈推荐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教案.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强烈推荐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教案.docx

强烈推荐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教案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以“战争与和平”这个专题,选取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外两个小英雄和两篇以孩子的眼光关注局势、表达对和平渴望的课文。

《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都是讲的战争中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的故事。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通过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信,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儿童诗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是孩子们呼唤和平的共同心声。

每篇课文都紧紧围绕专题,给学生越来越鲜明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战争打破了多少童年的幻想,击碎了多少美丽的憧憬。

人类不需要战争,让我们共同祈祷未来的世界永远和平,让“和平之花”永远绚丽绽放。

二、教学目标

1、认识27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真挚情感,从中受到熏陶感染。

3、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4、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加强课文的朗读训练。

5、推荐一些战争题材的文学作品以及电影、电视作品。

三、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生字词,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2、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课文的朗读

训练。

四、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5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6课时,略读课文3—4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1课时。

具体安排:

13、《夜莺的歌声》                           2课时

14、《小英雄雨来》                           1课时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2课时

16、《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              1课时

      《语文园地》四                             5课时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下册)

课题

13.夜莺的歌声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字,会写14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鬼子、汉子、烧毁、木屑、蘑菇、呻吟、宛转”等词语

3.初读课文,理清脉络,感悟大意。

教学重点

1.了解被称为“夜莺”的孩子是怎样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

2.了解开头三个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之间的相互照应。

教学难点

“小夜莺”的机智来自思维敏捷,敏捷的思维来自热爱祖国的感情,这一点难于理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在读中感悟、引导点拨。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修订栏

预习

学生预习本单元课前导语。

导入

交流汇报课前收集的资料

教学

过程

一、明确目标

1.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2.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3.加强朗读。

二、整体感知

《夜莺的歌声》是一篇外国作品,反映前苏联在卫国战争中,各族人民奋起保卫祖国的战斗,着重对小游击队员“夜莺”进行了详细描写。

教师要引导出这种精神源于对祖国的热爱。

三、目标完成过程

1.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正音:

削xiāo 空kòng 塞sāi

解词:

轻蔑:

轻视,看不起人。

   沉寂:

静得连一点声音也没有。

   宛转:

形容声音优美、动听。

   搭拉:

向下垂。

2.揭题引读,学生自悟。

(1)板书课题,学生自悟。

(2)简介时代背景。

苏联卫国战争:

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在已经战领了欧洲许多国家之后,突然进攻苏联。

苏联人民在以斯大林为首的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始了卫国战争,在奋起保卫祖国的战斗中,苏联的敌后游击队非常活跃,积极配合红军奋勇作战,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本文记叙的就是这无数事例中的生动一例。

3.理清脉络,讨论分段。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按照“诱敌——入林——传信——摆脱”的顺序分段或以歌声为线索也可。

第一段(从开头到“听懂了吗?

”)小孩学夜莺叫,用歌声引诱德国兵。

第二段(从“队伍出发了”到“就不再问了”)写小孩给敌人带路。

第三段(从“树林深处”到“新鲜的意思了”)写小孩发出情报做好消灭敌人的准备。

第四段(从“德国兵”——全文结束)写小孩把敌人带进埋伏圈,机智摆脱了敌人。

小结

教师总结,学生质疑。

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以歌声为线索,掌握这种分段方法并理解所学字词。

板书

设计

13.夜莺的歌声

诱敌——传信——摆脱

作业

布置

1.朗读课文。

2.抄写课后生词。

教学

后记

 

课题

13.夜莺的歌声

教学目标

1.品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句子的深刻含义,读懂课文内容。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引导点拨、合作自主。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修订栏

预习

熟读课文。

导入

复习巩固:

1.听写词语:

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鬼子、汉子、烧毁、木屑、蘑菇、呻吟、宛转

2.说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教学

过程

一、阅读第一段,讨论问题

1.文首为什么要写“黑色的碎瓦”、“空旷的花园”、“烧焦的树木”?

(说明战争破坏严重,昔日美丽的村庄,如今已破烂不堪,作者利用这一段环境描写来揭露德国法西斯的侵略行为。

2.德国军官和士兵是怎样发现小孩的?

 (无声——夜莺叫——小孩叫——注意听——发现)

3.相互讨论,体会句子含义,幻灯出示。

(1)“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

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

夜莺倒只有我一个!

”(孩子故意打岔,避免正面回答,反映了孩子的冷静、沉着、机智。

(2)“人哪?

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大家都喊:

“野兽来了,野兽来了”。

 (这句话说明孩子爱憎分明。

前一句保护了群众,后一句痛骂了敌人。

4.小结本段内容,指导朗读。

二、阅读第二段

1.路上小孩为什么有时学夜莺叫,有时学杜鹃叫?

为何要做出天真贪玩的样子?

 (孩子机智灵活,既向游击队传递了情报,又进一步取得了敌人的信任。

2.当问孩子有无游击队时,孩子怎样回答的?

画在书上。

3.讨论:

孩子面对凶恶的敌人,难道他不怕吗?

为什么还能应变自如,毫无惧色呢?

(卫国战争中,全国人民都投入到保卫家园的斗争中,全国人民怀着对祖国的爱,对敌人的恨进行不屈的斗争,小孩就是由于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憎恨,才能临危不惧,坦然自若。

三、指读第三段,讨论

1.游击队潜伏在哪里?

他们怎么知道德国兵来了?

(通过小夜莺的歌声传送的情报得知德国兵来了。

2.由此可见,小夜莺是第一次传递情报吗

(不是,小夜莺显得老练,看来在战争期间,他已是一位出色的游击队员了。

四、默读第四段,思考

1.游击队是怎样把敌人消灭的?

2.德国兵被消灭后,小孩为什么又坐在原来的地方,他在望什么?

(小孩子完成这次任务后,又坐在原来的地方,执行新的任务,小孩有高度的负责精神和警惕性。

3.最后一节起什么作用?

(照应了开头并点了题,这歌声……有什么区别,这句赞扬了小夜莺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小情报员。

五、围绕中心,学习表达

1.浏览课文,找一找有几处环境描写?

2.以歌声的地方有几处?

(可见这篇文章思路清楚,以歌声为线索,另外准确的环境描写也起到了烘托中心的作用。

小结

1.这篇文章读后你受到怎样的启发?

2.你觉得小夜莺是个怎样的孩子?

(热爱自己的祖国。

板书

设计

13.夜莺的歌声

()

()的小男孩

()

作业

布置

1.造句即便……也……

2.学习写人物动态的句子,画在书上。

教学

后记

 

课题

14.小英雄雨来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了解雨来为了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3.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句子的意思。

4.给课文的每部分加上小标题。

教学重点

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读中品味。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修订栏

预习

熟读课文,理解大意。

导入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北部的芦花村有一个十二岁的小英雄。

他被迫给敌人带路,却把鬼子带进了我们设计的地雷阵,炸得鬼子狼哭鬼嚎。

以后,他和其他的孩子们一起站岗放哨,送鸡毛信,配合八路军与鬼子周旋……你们知道这位年仅十二岁的小英雄是谁吗?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14课《小英雄雨来》。

(板书课题)

教学

过程

一、略读课文知大意

1.指读“连接语”,明确学习要求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雨来的哪几件事?

(2)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3)把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4)如果有兴趣,还可以给每个部分加个小标题。

2.自读自悟,感知大意

  对照阅读提示,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边读边用笔划出有关内容,读后与小组的同学互相交流,有疑问的地方互相解决,不能解决的做个记号,待后集体解决。

3.集体交流,筛选要点

(1)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说说课文讲了雨来的哪几件事?

教师引导梳理、概括信息点,并提炼成为小标题。

(游泳本领高;上夜校念书、掩护李大叔、勇斗鬼子、宁死不屈、机智逃生)或(“望着妈妈笑”、“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把缸挪回原地”、“什么也没看见”、“有志不在年高”、“雨来没有死”)

(3)畅谈自己的感受,体会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交流的情况,着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以下句子,并体会句子的意思。

①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让学生认识到这是雨来能够掩护革命干部,同日寇做斗争的思想基础,正是雨来对祖国深切的爱,才有了后面勇救交通员、勇斗鬼子的故事。

②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

(这一动作的描写,形象地表现了雨来的机智勇敢。

③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这是一处细节的描写。

表明了雨来誓死保护交通员,和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与坚强意志;体现中国人民不惜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祖国的决心。

④有志不在年高。

(这是人们对雨来的赞扬,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深深感动、激励着芦花村的人们。

4.再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快速浏览课文,练习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品读重点段,理解人物品质

1.确定重点段:

哪段最能体现小雨来是一位小英雄,哪段就是重点段。

2.分组讨论:

作者是根据哪些情节和词语表现雨来是一个小英雄的?

把有关的词语画出来。

3.试着读一读,在组内分角色读一读。

4.指明在班上分角色朗读课文或表演。

小结

1.学完这篇课文,你要向雨来学习什么?

2.阅读“资料袋”

板书

设计

14.小英雄雨来

小英雄雨来—机智勇敢,热爱祖国

1.游泳本领高

2.上夜校念书

3.掩护李大叔

4.勇斗鬼子

5.宁死不屈

6.机智逃生

作业

布置

1.把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利用课外的时间阅读管桦的小说《小英雄雨来》。

3.收集抗日战争中英雄的故事。

4.写一篇读后感。

教学

后记

 

课题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字,会写14个生字。

2.学会课文,体会“痛失父亲”的部分。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渴望和平。

教学难点

激发孩子们热爱和平的情感。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引导、交流。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修订栏

预习

1.熟读课文,读准字音,自学生字,不理解的词做上记号,后查字典做好解释。

2.雷利是说给谁听的呼声?

都说了些什么?

导入

1.同学们,我们的生活很幸福,你们看:

鸟语花香、阳光明媚、无忧无虑……可是,这样幸福的日子并不属于每一个孩子,因为世界上还有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

(引导学生结合当前的形势发言。

2.看到这些情况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3.有许多孩子也跟大家有相同的语言,我们烈士的儿子雷利就是其中的一个,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呼声吧。

(板书课题)

教学

过程

一、检查预习

1.抽读生字。

2.辨字组词。

3.解释词语的意思。

4.请个别同学朗读课文。

5.说说文章主要将了什么?

(这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信,信中呼出了自己的心声:

要和平,不要战争。

二、再读课文,将课文分成两部分。

1.怀念为维和而牺牲的爸爸。

2.通过加利先生向全世界呼吁。

三、细读课文,体会“痛失父亲”,品味情感。

1.交流:

默读课文,用文中的话评价一下爸爸?

2.讨论:

从加利对“我”爸爸的高度评价以及“我”对爸爸的介绍中你读懂了什么?

3.师导:

沐浴着明媚的阳光,一家三口在溪流边散步,在鲜花中嬉戏,这是多么幸福,多么惬意的事啊!

可这对于文中的小朋友来说,却永远永远失去了。

4.请阅读相关段落,找出描写“痛失父亲”的句子。

5.课件出示相应句子,指导朗读: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字里行间去感受这一幕吧。

指名朗读“痛失父亲”一段,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6.师:

再次反复朗读这些句子,抓住重点词、句用心体会。

7.学生反馈交流。

小结

同学们,我们痛苦的看到骨肉从此永远分离,这种痛产生的不仅是悲伤,还有对和平的呼唤。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

板书

设计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有才华

“和平”爱家庭的爸爸

爱和平

作业

布置

完成《资源与学案》相关练习

教学

后记

 

课题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体会“世界并不太平”。

2.领悟中心,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维护和平的情感。

教学重点

领悟中心,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维护和平的情感。

教学难点

领悟中心,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维护和平的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引导、点拨,合作自主。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修订栏

预习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导入

复习旧知识

1.听写词语

2.请个别同学朗读课文。

教学

过程

一、继续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思考讨论:

作者为什么要给联合国秘书长写这封信?

因为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这句话你读懂了吗?

这些战争是必须发生的吗?

2.面对这些不必要的战争,作者说应该怎么做呢?

讨论:

为了制止战争、保卫和平,我们能够做点什么呢?

3.师导:

环顾不安宁的世界,你能举具体实例说说嘛?

4.师导:

当大量的事实展现在我们面前时,你做何感想呢?

5.课件示句子“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21世纪,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谈谈自己的理解。

6.指导动情朗读:

二、课堂练笔。

给深受战争苦难的外国小朋友写一封信。

了解写信的格式,准备给深受战争苦难的外国小朋友写一封信。

想想你要对这些孩子说什么?

鼓励他们不要灰心要勇敢地维护和平。

告诉他们有多少人关心他们,爱护他们。

谈自己对他们的帮助。

小结

这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一封信,这封信首先表达了“我”和妈妈对加利先生的问候和深深的谢意,接着深情回忆“我”爸爸出征前后的情景,在悲痛中怀着自豪和崇敬,并表示要向爸爸学习,用生命捍卫和平。

最后,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是的,世界并不太平,我们虽然阻止不了战争,但我们可以壮大和平的力量,让世界充满和平,让生活更加美好。

板书

设计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要和平不要战争

作业

布置

1.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继续写信。

教学

后记

 

课题

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教学目标

1.学习这首诗,理解诗句的含义,懂得维护世界和平,制止战争,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从而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2.了解诗的结构,初步懂得诗歌的表现手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的含义。

2.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利用活动课让学生观看战争的影片,了解战争中的平民百姓、妇女儿童生活状况。

鼓励学生收集有关战争的资料。

教学方法

朗读、质疑。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修订栏

预习

朗读课文

导入

师读课前导语并提问。

教学

过程

一、播放课件,引入新课(关于目前仍处于战火中的儿童课件。

1.画面中讲的是什么事?

(战争给儿童带来了悲惨地生活。

)你有什么感想?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呼唤和平的诗歌-《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

二、自学诗歌,完成以下要求

1.自由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查阅工具书。

  3.想一想诗歌主要讲了什么意思?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请几位学生逐节读诗歌,注意正音。

注意:

“茵”的读法。

2.检查对部分词语的理解情况。

3.诗歌主要讲了孩子们呼唤和平的心声,希望全世界的儿童都能有洁白的教室,平稳的课桌,都能在鲜花中读书,共同享受美好的春天。

表达了人们对世界和平的期盼。

四、学习一至四小节

1.自由读第一小节诗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诗中“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你是怎样理解的?

2.指导朗读第一小节,注意读出节奏。

3.齐读第二小节,思考这一小节讲什么?

4.默读三、四小节,学生读后交流:

 课文中四次提到“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指导朗读一至四小节。

五、学习第五小节

学生自由读第五小节,讨论交流:

作者的心声是什么?

小结

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板书

设计

16﹡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

                  有洁白的教室

          世界和平的期盼  平稳的课桌

                   鲜花中读书

             ……

作业

布置

1.组织学生读课后阅读链接,感受呼唤和平这是世界人们的共同心愿。

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战争中的儿童的资料,坚定学生维护和平,反对战争的信念。

3.学习读选读课文《黄继光》

教学

后记

 

课题

语文园地四-日积月累

教学目标

1.读、写并积累本单元与战争相关的词句。

2.培养学生的关注新闻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搜集与战争相关的影视资料。

教学方法

引导、自学。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修订栏

预习

自由读日积月累

导入

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从字里行间了解了战争给孩子带来的苦难,聆听了他们对和平的呼唤。

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读读那些词句,更深刻地感受一下吧。

教学

过程

一、学习“读读写写”“读读记记”

1.学生自由读词语,注意:

读准字音。

2.小组学习:

读词语,相互正音;交流词语的意思;交流读记词语的方法。

3.学生书写“读读写写”的词语。

4.教师听写词语。

二、学习“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这些句子。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

3.全班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

这两组句子中带点的部分表达了怎样不同的情感?

4.从课内外阅读材料中找一找类似的句子,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5.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刚才对这些词句的学习,我们不仅理解了这些句子,而且还用你那充满智慧的眼睛去发现,用聪明的大脑去思考,可谓一举多得!

语文王国里精彩无限,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会感受到魅力无处不在,希望你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更出色的表现。

三、学习“日积月累”

1.自由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注意:

读准字音。

2.指名读成语,集体正音。

3.再读成语,边读边思考这些词语的意思,并在小组里讲讲这个成语的故事。

  

4.学生上台讲成语故事。

小结

流传千古的成语中,能看到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让我们多积累些成语,把这里的成语背下来。

作业

布置

抄写日积月累中的成语3遍。

教学

后记

 

课题

语文园地-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交际能力。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交际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谈话、引导。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修订栏

预习

收集资料

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里,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新闻的存在。

你们平时都是用什么方式来了解新闻的?

听广播、看电视、读报纸、上网,这些方便、快捷的途径,让我们随时都能了解到国内和国外的新闻,让地球变得越来越小。

作为“地球村”的村民,我们应该关注国内外发生的事情。

那就让我们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吧!

教学

过程

一、前期准备

1.要完成一次成功的新闻发布会,你们认为应该做哪些准备工作?

⑴要选一个灵活、机智、知识丰富、口才突出的新闻发布会主持人。

⑵发布的新闻要有意义。

⑶发布的新闻稿要结构完整,简洁明了,能够吸引人。

⑷作为发布人要对自己所发布的东西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能够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

⑸新闻发布人要大方自然,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富有感染力。

2.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一起总结的这几点对于开好一个新闻发布会很重要,待会儿我们的小小新闻发布会就以上述这五点来作为评比标准,看看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中,哪些同学表现最突出,我们就可以评他为“最佳新闻发布人”,同时我们还要评出今天的“头条新闻”“热点新闻”“最佳新闻”等。

我知道大家都收集了很多的资料,但光会收集资料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会整理资料。

现在,我们就请同学们根据以下几大块来自由组合,共同整理一下手头的资料,争取在今天的发布会上有好的表现。

3.学生根据“时事”“经济”“文化”“教育”“体育”“日常生活”“其他”这几大版块自由组合,交流、讨论、整理。

教师巡视指导。

二、召开小小新闻发布会

1.新闻发布会主持人宣布相关要求。

2.每个版块的三个代表分别发言。

每人发言后有一分钟的提问时间。

3.评价新闻发言人的发言,教师参与交流、指导。

4.总结刚才新闻发言人的优缺点,再次准备。

5.新闻发言人发言。

6.选出“最佳新闻发言人”“最佳新闻”“头条新闻”“热点新闻”等。

7.主持人宣布新闻发布会结束。

小结

1.通过今天的小小新闻发布会,你有一些什么样的收获?

2.同学们,作为新世纪的建设者,我们从小就要学会为心国内外大事,同时,我们还要通过各种渠道锻炼自己的口才,增加自己的胆识。

像这样的小小新闻发布会我们以后还会经常进行,希望更多的人能通过这种活动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