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秘文化解读《左传》《国语》与《周易》的关系.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50206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3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神秘文化解读《左传》《国语》与《周易》的关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国神秘文化解读《左传》《国语》与《周易》的关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国神秘文化解读《左传》《国语》与《周易》的关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国神秘文化解读《左传》《国语》与《周易》的关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国神秘文化解读《左传》《国语》与《周易》的关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神秘文化解读《左传》《国语》与《周易》的关系.docx

《中国神秘文化解读《左传》《国语》与《周易》的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神秘文化解读《左传》《国语》与《周易》的关系.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神秘文化解读《左传》《国语》与《周易》的关系.docx

中国神秘文化解读《左传》《国语》与《周易》的关系

国神秘文化解读,《左传》、《国语》与《周易》的关系

先说下《左传》和《国语》的区别,据司马迁、班固、

韦昭说,《国语》是左丘明在失明以后将其编著《左传》剩

余的资料略加整理、汇编而成。

成书约在战国初年。

义理而是有其具体应用方法传授的。

古笈中有其丰富的内容记载。

如《左传》《国语》有关周易应用就有二十二条之

多其中有六条是用易理论事有十六条是用筮法占事。

在筮

述观点。

《左传•昭公元年》:

“晋侯求医于秦,秦伯使用权医

曰:

和视之,曰:

‘疾不可为也,是谓近女室,疾如蛊’。

赵孟

'何谓蛊?

’对曰:

‘淫溺惑乱之所生也。

于文皿虫为蛊;

同物也。

’”这里,医和引了《蛊》圭卜卦象分析晋侯的病,没有涉及及卦爻辞。

《左传•宣公六年》:

“郑公子曼满与王子伯

廖语为卿,伯谬告人曰:

‘无德而贪,其在《周易》《丰》之

《离》,弗过之矣!

’间一岁,郑人杀之。

”这里,伯廖只说像

《丰》卦上爻辞为:

“丰其屋,蔀其家,窥其户,阒其无人,三岁不觌,凶。

”意思是有高屋大厦,但家里被阴影遮蔽着,

从外向里看,悄然无人迹,三年见不到动静,凶呵!

春秋时

之《离》”的方式,说明他引用的是《丰》卦上六爻辞。

这种

方式是春秋人谈爻的惯例,在下面的事例中,我们会看得很

“潜龙勿用。

”其《同人》曰:

“见龙在田。

”其《大有》曰:

“飞

时代,人们以《周易》占筮或论事,尚无“九”“六”之称,故蔡墨称《朝气》卦初九爻谓“《乾》之《姤》”;称九二爻谓“其

《同人》曰‘见龙在田’”称上九爻谓“其《夬》曰“亢龙有悔”;称用九“其《坤》曰‘见群权,无首右’”;称《坤》卦上六爻谓

《坤》之《剥》曰‘龙战于野’”。

在这里,蔡墨旨在引《易》

论龙,故只举《乾》《坤》卦中称龙之爻,如“《乾》之姤”

五爻);“其《夬》”

(上九爻);“其《坤》”(用九);“《坤》

(《乾》卦初爻);“其《同人》”(九二爻)“其《大有》”(九

之《剥》”(《坤》卦上六爻)等,证明古代真的有龙。

前人

杜预在注《左传》时,以为蔡墨将《乾》卦“用九”称作《乾》之《坤》”,是指《乾》卦六爻由阳变阴。

故注谓“《乾六爻

皆变”。

尚秉和先生认为:

蔡墨举《〈乾》之《姤》”“《同人》”“其

也是指的一爻变。

这是当时周人称爻的惯例。

故于“用九”称

坤爻。

尚先生说:

“《易》于《乾》坤》二卦之后,独赘曰:

'用九:

见群龙,无首吉。

’曰:

‘用六:

利永贞。

’何也?

曰:

此圣人教人知筮例也,非占辞也。

且专就筮时所遇之一爻言,非论六爻之重卦也。

“”其曰‘见群龙,无首吉’‘利永贞’者,则

所以申明‘九六’必变之义。

”“使遇此卦而六爻皆变者,即此

引皆见尚氏《周易古筮考•用九用六解

(一)》)若以筮法考之,尚氏此说确实很有道理。

欧阳修在《易童子部》中也说:

〈“乾》曰‘用九’《坤》曰‘用六何谓也?

曰,释所以不用‘七’‘八

也。

乾爻七,九则变。

坤爻八,六则变,《易》用变以为占,故以名其爻也。

”尚氏之说与欧阳修此论正同。

他们认为,在

占,故以“九”“六”作为一卦阳爻与阴爻的代表符

筲号,并于六

《周易》筮法中,“九”“六”变,“七”“八”《周易6》以变为

四卦之首的《乾》《坤》两卦,设“用九”“用六”,告诉人们,凡占筮得老阳之数“九”,此爻须由阳变阴。

如遇老阴之数“六”

此爻须由阴变阳。

其余遇“七”“八”贝y不变。

以此启“九”“六”之

用。

案之《参同契》:

“二用无爻位,周流行六虚。

”所谓“

用”,即指“用九”“用六”而1意思是说,《乾》《坤》两卦的“用

却时时周流运行于《乾》《坤》卦的六爻之间。

若按杜预注,

而不“周流”了。

杜预正是这么理解的,故接着在“见群龙,无首吉”名下注曰:

“用九爻辞。

”如按杜解,“用九”是“爻辞”,则

《乾隆》卦共有七爻了,尚秉和先生问道:

“古今岂闻有七爻这卦哉?

”(《周易古筮考•用九用六解

(一)》)杜注虽有不妥,

之《坤》”只是泛指乾爻变坤爻,

而不是指六爻全变,那么,

然而也向阳花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

若“用九”称“《乾》

设若蔡墨当初不是举例论龙,也就是说,不是只讲一爻变之卦,而是例称“《乾》之《姤》”(一爻变);“其《遁》”爻变);“其否”(三爻变)“其《观》”(四爻变)“其剥”(五爻变);而至六爻全变时,又该如何称谓呢?

对此,尚先生亦未作出正面回答。

只是说:

“使遇此卦而六爻皆变者,即此辞职占之(按:

指“用九”之辞)贝y非也。

”(同上)然而问题在于,使不“即此辞占之”,而是只论六爻全变,若不称“《乾》之《坤》”,又该如何称呼呢?

宋人朱熹可能也考虑到这点不好办,故在《易学启蒙》卷四中说:

“六爻变,则《乾》《坤》占‘二用’余卦占之卦彖辞。

”棗这是折中之辞。

杜预是古人,又是名家,所以他的这段“用九”注,引起后人不少争论,仿

据《左传》文意而考之,问题仍未得到圆满解决,故稍费笔

行占筮。

1.首先,我们选几例一爻变的记载。

五年》:

“秦伯师于河上,将纳王,狐偃言于晋侯曰:

‘求诸侯莫如勤王,诸侯信之,且大义也!

继文之业,而信宣于

之兆。

诸侯,今为可矣!

'使卜偃卜之,曰:

‘吉!

遇“黄帝战于阪泉”

公曰:

‘筮之!

'筮之遇《大有》之《睽》,曰:

‘吉!

遇“公用亨于天子”之卦,战克而王飨,吉孰大焉!

且是卦也,天为泽以当曰,天子降心以逆公,不亦可乎?

《大有》去《睽》而复,亦其所也。

'晋侯辞秦师而下。

”这里记载了晋臣狐偃劝晋文公去勤见周襄王(当时襄王被狄后击败,流落在郑国汜地)晋文公听了狐偃的建议后,先让卜偃以龟甲卜一下

占筮一下,结果演算出的卦为“《大有》之《睽》

”。

“之”,变

得到“黄帝战于阪泉”的吉兆,文公还是不放心,再主用蓍草的意思,“《大有》之《睽》”即《大有》卦变为《睽》卦。

通过《大有》卦与《睽》卦对比,我们可以看出:

是因为《大有》卦九三爻由阳爻变为阴爻才成为《睽》卦的。

因而“《大有》之《睽》”,是指本卦《大有》卦因九三爻变,从而得出变卦《睽》卦的。

如前所述,这种“X卦之X卦”的方式,是春秋时代人们谈爻的惯例,下面所遇者,皆同此例,不再赘述。

《大有》卦九三爻辞:

“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

”故偃说这是吉卦,象征战胜狄兵受到周王的晏请,还有痹烩更

大的吉祥吗?

更何况从筮得的卦象看,内卦由《大有》圭卜的乾为天,变《睽》卦的兑为泽,而《大有》卦与《睽》卦的外卦相同,皆为离,离为曰,有天变为泽以迎曰之象,这也正是天子降尊以迎接公侯的卦象,这样还不可以吗?

更何况支《睽》卦而单论《大有》圭卜,其下卦乾为天为父,上卦离

为火为子,也有天子降尊以迎公的意思呵!

晋文公听了卜偃

兼取的方式,对事物吉凶进行推断分析,其中以取象为主,取辞则取本卦变爻之辞。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偃御武子以吊焉,见棠姜而美之……武子筮之,遇《困》之

《大过》,史皆曰:

’吉’。

示陈文子,文子曰:

‘夫从风,风陨妻,不可娶也!

且其繇曰:

“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

”“困于石”,往不济也,“据于蒺藜”,所恃伤也;“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

无所归也。

’崔子曰:

“嫠也何害!

先夫当之矣!

’遂取之。

”齐棠公死了,崔武子前去吊丧,他看到齐棠公的遗孀棠姜很美,要取棠姜。

用《周易》占了一卦,遇到困卦六三爻变,而成为《大过》圭卜。

史官们为了奉承崔武子,都说这是吉卦。

给陈文子看,因为筮得卦

在《说卦》

中,坎为中男,坎变巽,巽为风,故陈文子说:

为《困》卦六三爻变,这样,《困》卦内卦就由坎变为巽,

“夫从风。

”,巽又为长女,内卦位置在下,所以文子又说“风

陨妻”,据此卦象,文子认为:

“不可娶也!

”他又进一步引证

《困》卦六三爻辞“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

子色迷心窍,不听陈文子这一套,说:

“一个无夫之妇能有何

害!

这些凶险她原先的男人都承担了!

”于是娶了棠姜。

由这个筮例可以看出,陈文子分析此卦时,既用卦象进行分析,

又引本卦变爻之辞进一步说明,也是采用“象”“辞”兼取的做法。

《左传•闵公元年》:

“毕万筮仁于晋,遇《屯》之《比》,辛廖占之曰:

’吉屯固,比入,吉孰大焉!

其必蕃昌。

震为土,车从马,足居之,兄长之,母复之,从归之,六体不易,合

而能固,安而能杀,公侯之卦也。

公侯之子孙,必复其始!

’”毕万想到晋国去做官,不知仁途如何,于是用《周易》占了

“吉,屯固比入,吉孰大焉!

”“屯固比入”棗这是春秋时代人们

卦。

遇《屯》圭卜。

初爻变,这样就成为《比》圭卜,辛廖说:

对《屯》《比》两卦卦义的解释。

由此可证,早在春秋时代,即已有对各卦名义的解释了。

今本《杂卦》曰:

“屯,见而不

失其居。

即有“固”义彖》中也说:

“比辅也。

”《象》《比》:

“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亦可见《比》有亲辅之义,故曰“比入”辛廖先从解释卦的名义入手,下面“震为土”指屯》卦初爻变,内卦由震变坤,坤为土,故曰“震为土”,即震雷

变成坤土的意思。

震又为车,坤为马(《说卦》称乾为马,可见周人在春秋时代的象亦有与《说卦》异者)故曰:

“车从马。

”据《说卦》震为足又为长子,故下面说“足居之,兄长

卦与《比》卦的外卦都是坎,《国语•晋升语》筮例中称“坎为众”(见后)可见在春秋时代,坎象众,故曰“众归之”。

“六体不易”一句,杜预注“初一爻变,有此六义,不可易也”,故“六体不易”之义,似指前文中的“震为土”,“车从马”,“足居之”,

兄长之”,“母复之”,“众归之”而言。

又因《国语•晋语》诬例中说“震,车也,车有威武”(见后),再结合前而说的“屯固

比入”之旨,故辛廖总结此卦说:

“合而能固,安而能杀,公

有耀者也。

坤,土也。

巽,风也。

乾,天也。

风为天于土上,

 

山也。

有山之材而照之以天光,于是乎居上,故曰“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庭实旅百,奉之以玉帛。

天地之美具焉!

故曰

“利用宾至如归于王”。

犹有观焉,其在后乎!

风行而著于土,故曰其在异国乎!

若在异国,必姜姓也。

姜,大岳之后也!

山岳则配天,物莫能两大,陈衰,此其昌乎!

’及陈之初亡也,陈桓子始大于齐,其后亡也,成子得政。

”陈厉公生敬促时,厉公让周史以《周易》占筮一下。

所得本卦为《观》圭卜,因

“观国之

其六四爻变而成为《否》圭卜,《观》卦六四爻辞为:

光,利用宾于王。

”意思是臣子朝见国王,做王的宾客。

这当然是吉爻。

故周史先引本卦变爻之辞,说明厉公生的这个孩子将来必定会大有作为,若不在陈国,也一定会在别国得志,

若不是他本人,也一定会是他的子孙。

因为这卦有“光远而自

 

的内卦为坤,坤为土。

《左传》《国语》筮例皆称坤为土,与

为巽,巽为风。

“乾,天也。

”指变卦《否》卦外卦为乾,乾为天。

“风为天于土上,山也。

”《观》卦变《否》圭卜,是因为《观》卦的外卦由巽变乾,巽为风,乾为天。

由巽风而变乾天,故曰“风为天”。

而《观》卦与《否》卦的内卦皆为坤,坤为土,故曰“风为天于土上”。

同时,《否》卦二爻至四爻互卦成艮,艮为山,故周史说:

“风为天于土上,山也。

”若舍“互卦”得出艮山,则《观》《否》二卦别无“山”象。

所以,此卦向我们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

远在春秋时代,人们在运

用卦象分析问题时,已经使用互卦之法。

可知互卦法由来久

卦为坤,坤土位置在下,二爻至四爻互卦成艮,艮山据于坤

旅百。

因为《否》卦中,二爻至四爻互卦成艮,艮为门庭

土之上,乾天之下,有山生林木而成材之象,故周史说:

“有

奉之以玉帛,天地之美具焉!

”《否》卦的外卦为乾,乾为金为玉。

内卦坤为布帛(见《说卦》)又,乾为天,坤为地,故称“玉帛”,又称“天地之美具焉”!

下面“犹有观焉,故曰其

在后乎”!

然而这“观”字之中还有观望等待之义,所以应该在

飘忽不定的,故有出在异国之象。

周史据此认为:

基在异国的话,必在姜姓主政的地方得势(因为只在姜姓分封在泰山

之后),那里“山岳则配天”。

因为这正与变卦《否》卦中互卦

观》卦的变爻之辞,又分析本卦和变卦卦象,对事物进行推断,但其中以分析变卦卦外貌为主。

《国语》中无一爻变筮例。

《左传》中有关一爻变的筮例,共有

们从中选取以上四条作为代表,其余七条筮例的解占之法,

语》及其它先秦典籍,皆无记载。

3.三爻变筮例,考之《左

能建侯?

我命筮曰:

“尚有晋国?

”筮告我曰“利建侯”得。

国之

务也。

吉孰大焉!

震,车也。

坎,水也。

坤,土也。

屯,厚也。

豫,乐也。

车班内外,顺以训之,泉原以资之。

土厚而

乐其实,不有晋国,何以当之?

震,雷也,车也。

坎,劳也,水也,众也。

主雷与车,而尚水与众。

车有震武,众顺文也。

文武具,厚之至也。

故曰《屯》。

其繇曰:

“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主震雷,长也。

故曰“元”众而顺,嘉也。

故曰“亨”,内有震雷,故曰“利贞”。

车上水下,必伯。

小事不济,壅也。

故曰“勿用有攸往”。

—夫之行也,众顺而有威武,故曰“利建侯”坤,母也。

震,长男也。

母老子疆,故曰“豫”,

其繇曰:

“利建侯行师”。

居乐出威之谓也!

是二者,得国之

于是亲自以《周易》占了一卦,问:

“还有晋国吗?

”得

卦为“贞《屯》悔《豫》,皆八也。

”前面已经讲过,古人称本

本卦为《屯》,其初九爻,六四爻、九五爻共三爻变而成为

《豫》圭卜。

筮史可能看到《屯》卦内卦震为车,外卦坎为险陷,有震车遇坎险之象,于是都有说:

此卦不吉,恐怕事情行不通!

不是有作为的卦爻。

司空季子却说:

吉!

在《周易》

“盘

中,《屯》卦和《豫》卦卦辞都有“利建侯”(《屯》卦卦辞:

桓利居贞,利建侯。

”《豫》卦卦辞:

“利建侯行师。

”)如果

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屯》卦初爻爻辞也说:

不能重返晋国,以辅佐王室,哪里能谈到“建侯”?

我祈命于筮:

“还有晋国吗?

”筮辞告诉我:

“利建侯。

”棗这不就是得国之语吗?

吉祥没有痹绘更大的啦!

震为车(案《左传•闵公元

卦内卦为坤,《屯》卦二爻至四爻互卦为坤,坤为土、为众、为顺),又有长流不竭的泉源资助着你(《屯》卦三爻到五爻互卦成艮象,《豫》卦二爻至四爻互卦成艮象,艮为山,《屯》卦外卦为坎水,《豫》卦三爻到五爻互卦也为坎水,水在山上,有泉源之象,故曰:

“泉源以资之。

”)土地物力雄厚,又乐其所有(《豫》卦有娱乐之义),如果不是重新得到晋国,还有什么能担当这些卦象?

震为雷为车,坎为劳为水为众

(这些都有是春秋时代人们对卦象的解释),论卦以内卦为主,《屯》卦的内卦震有雷车之象,外卦坎有水与从之象,震车有威武,坎水象征民众顺从,可以说文武俱备,实力雄厚得很呵!

所以这卦称做《屯》圭卜。

《屯》卦卦辞说:

“元亨,

利贞。

勿用有修往,利建侯。

”论卦既以内卦为主,《屯》卦

姜引《周易》曰:

“元,体之长也。

”《文言》《乾》曰:

“元

内卦为震,震为雷为长,所以称做“元”(《左传•襄公九年》穆

者,善之长也。

”)民众顺从会合,所以称做“亨”,雷可以宜物而干大事业(《左传•襄公九年》:

“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

”《文言》释“利贞”亦同)所以称做“利贞”。

同时,卦象中震车动而向上,坎水顺而向下(由此“车上水下”

亦可窥春秋卦变法之一斑!

)因古“伯”“泊”字通用。

故有震车泊于坎水之象,所以在小事上还有阻难不顺之处。

因此卦辞才说:

“勿用有攸往。

”但卦象中有着一人行动,众人顺从而有威武之旨,因而卦辞又说:

“利建侯。

”坤为母,震为长男,

母亲老了,孩子却能顶事了,有欢娱之象,所以称做《豫》

国,建立功业的卦呵!

在这一卦中

司空季子先以本卦脏乱

中居内有坤母之乐,出外有震车之威,故这二卦都是重返晋

变卦卦辞解占,接着详细分析本卦与变卦之象,并结合卦象进一步解释了本卦及变卦的卦辞。

由前面的例子,我们已经知道:

凡一爻变之卦,若引辞,皆引本卦变爻之辞。

而此卦却引了本卦及变卦卦辞,未涉及本卦及变卦爻辞。

这是它解占与其它一爻变之卦不同的地方。

这一卦中有一个筮数,那就是“得贞《屯》悔《豫》,皆八也”。

这个“皆八也”,很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我们先看这一卦的变化:

根据前人讲的占筮变化原则,在这一卦中,应该是初爻由九变八(老阳变少阴),六四爻由六变七(老阴变少阳),九五爻由九变八(老阳变少阴)这样才对。

怎么会是“皆八也”?

为了解开这个“皆八”之谜,前人作了种种解释。

有的说,这一卦是初筮得《屯》卦,再筮得《豫》圭卜。

此两卦皆是六爻不变之卦,故称之谓

“皆八也”。

此说显然不通。

通观古人注释,从未见有人解初筮之卦为“贞”再筮之卦为“悔”者。

同时,由《左传》《国语》

的筮例看,在春秋时代,凡称“八”者,都有是数爻变之卦。

如《左传•襄公九年》的“《艮》之八,是谓《艮》之《随》”

(解见后)及《国语•晋语》中的“得《泰》之八”(解见后),皆为其证。

故此说不通。

另有一说,认为《屯》卦的内卦为震,《豫》卦的外卦也是震,在由《屯》卦变《豫》卦时,只有《震》卦的两个阴爻,即六二爻与六三儿童节不变,仍为“八”,故称“皆八”。

然而问题是《屯》卦的上六爻,其筮

数也是八而未变,若按此解,何以独指六二、六三两爻,而

就不称做“贞《艮》悔《随》,皆八也”?

可见此解亦不通。

因此,对于《左传》《国语》中出现的这几个“八”,后人皆莫名

其妙。

以筮法中

“九”“六”变,“七”“八”不变的原则来解,总是不通。

这样,有人只好归于《连山》《归藏》筮法了。

说《连山》《归藏》筮法用“七”“八”,不用“九”“六”。

然而这《连山》

《归藏》久已亡佚失传,后人何以会知道其用“七”“八”而不用

“九”“六”?

更何况,即便此说成立,连山》《归藏》筮法用

“七”“八用,“九”“六那么,为什么在所有筮例中只见用“八”,却从未见用“七”者?

故此说一出,又遭到别人的非难。

孔子说,“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关于“八”字之解,阙疑可也。

《国

曰:

’配而不终,君三出焉。

’……”

成公归晋之时,晋升人为

语•周语》“成公之归也,吾闻晋之筮之也,遇《乾》之《否》,

他占了一卦,得《乾》卦,其初九,九二、九三这三爻皆变,这样就成了《否》卦。

筮人根据《乾》卦内卦由乾变坤的情

况,结合卦象乾为天为君,坤为地为众(见《说卦》),有天

秦典籍,皆无记载。

5.五爻变筮例,《国语》不载,只有《左

传》中有一条记载。

《左传•襄公九年》:

“穆姜薨于东宫,始往而筮之,遇《艮》之八,史曰:

‘是谓《艮》之《随》随,其出也,君必速出。

'姜曰:

‘亡。

是于《周易》曰:

“《随》,无亨利贞,无咎。

”元,体之长也,亨,嘉之会也,利,义之各也,贞,事之干也。

体仁足以长人,嘉德足以合礼,利物

足以合义,贞固足以干事。

然故不可诬也,是以虽随无咎。

不可谓亨;作而害身,不可谓利;弃位而姣,不可谓贞。

咎乎!

必死于此,弗得出矣!

'

”穆姜是鲁宣公的妻,成

四德者,随而无咎;我皆无之,岂随也哉,我则取恶,能无公的母亲,她与大夫叔孙侨如通奸,淫乱无德,成公十六年,叔孙侨如与穆姜阴谋推翻鲁成公,结果失败,穆姜因此被迁东宫。

这时,她用《周易》占了一卦,问自己的前途,得“《艮》

就是《艮》卦变《随》卦的意思。

史官说,《随》卦有外出

之义,必须速速离开这里!

穆姜不同意史官的分析,说,算

讲解了“无亨利贞”四字之义:

“元,体之长也。

亨,嘉之会

也。

利,义之和也。

上事之干也。

体仁足以长人,嘉德足以

善之长也。

”其解兀

“亨”二穆姜大同小异,由此考之,

司空季子说:

“主震雷,长也,故曰’元’,众而顺,嘉也,故

卦辞“元亨利贞”四字,早在春秋时代,恐已成为“四德”,并有了统一的解释。

穆姜无非在此引述其解而已。

穆姜认为:

自己是一个妇人,而以淫乱祸国,是身在下位而行不仁之事,这不能叫“元”)使国家不得安宁)这不能叫“亨”,作乱害了自己,不能叫“利”放弃自己尊贵的位置,与臣子做姣媚之态,这不能叫“贞”。

有此“四德”的人,方可“《随》而无咎”。

四条一条不占,怎么能称《随》呢?

是我自己取来的祸害,能够无咎吗?

必定死在这里,聘书不去了!

在这一卦中,《艮》卦的初六爻,九三爻,六四爻,六五爻及上九爻共五爻皆变,才能得出《随》圭卜。

根据筮数变化的原则,这一卦应该是《艮》卦初爻由“六”变“七”(老阴变少阳)九三爻由“九”变“八”(老阳变少阴))六四爻由“六”变“七老阴变少阳),六五爻由“六”

变“七”(老阴变少阳)上爻由“九”变“八”(老阳变少阴)只有六二爻为“八”(少阴之数)不变。

在这五个变爻中,初爻、四爻和五爻都有是以“六”变“七”三爻和上爻是以“九”变“八”,也就是说,此卦共有三爻由“六”变“七”有两爻是以“九”变“八”。

那么,这“《艮》之八”在这进而是什么意思呢?

是以筮数“八”表示此卦的变爻吗?

若以“八”表示变爻,则此卦的五个变爻中,有三爻以“六”变“七”,只有两爻以“九”变“八”,那为什么不称此卦为“《艮》之七”,而偏曰:

“《艮》之八”?

有人说,

“《艮》之八”是指由《艮》卦变《随》卦时,只有六二爻筮

数为“八”而不变,故“《艮》之八”是指六二爻筮数为“八”,其

六二爻为少阴之数“八”。

但是,正如我们在前面讲的,《国语•晋

《豫》卦时,六二爻也是不变爻,其筮数亦为“八”,为什么此卦不称“《屯》之八,是谓《屯》之《豫》”,而称“贞《屯》

悔《豫》,皆八也”?

可见此说不通。

对于这一卦的筮数“八”,

语》的“现《屯》悔《豫》,皆八也”筮例,和这一卦的“《艮》之八”“是谓《艮》之《随》”极可能是以《连山》《归藏》筮书占筮的。

只因为《连山》《归藏》筮法已亡佚失传,所以

语》筮例

中,得“贞《屯》悔《豫》,皆八也”后,筮史都认为

这“八”字也成了千古不解之谜!

此说的根据是,在《国语•晋

不吉,司空季子却说:

“吉!

是在《周易》,皆‘利建侯’”。

筮史认为不吉,是以《连山》《归藏》解占,司空季子说吉,是以《周易》解占,故特总说“是在《周易》,皆利建侯”。

本卦亦同,得卦为“《艮》之八”,筮史说“是谓《艮》之《随》”

并认为必须速速出,这也是以《连山》《归藏》解占,穆姜

说法,恐源于《左传正义》孔颖达疏语。

但考之《国语•晋语》中另一个谈筮数“八”的卦例,这一解释又不通了。

当然,下面筮例不见得是五爻变。

《国语•晋语》:

“十二月,秦伯纳公

董因迎公于河,公问焉,曰:

‘吾其济乎?

’对曰:

臣筮之。

’得《泰》之八,曰:

’是谓天地配亨,小往大来。

表示愿意帮助他重返晋国,董因迎接重耳,这位晋公子问:

卦的卦象是天在下而欲升于上,地在上而将降于下,董因据此称为“天地配亨”。

“小往大来”是《周易》泰》卦卦辞,意

会得到晋国!

”圭'

“得《泰》之八”一句,古人之注皆不通。

思是失去的小,得到的大,据此董因说:

“这次行了,你必定

韦昭注《国语》于此句,认为是指“遇《泰》无动爻”。

近人释此筮例,亦从韦说。

然而若《泰》卦确无变爻,则《泰》卦内卦三阳爻的筮数,应该是少阳之数“七”。

外卦三阴爻应为少阴之数“八”。

按照古人占卦的惯例,筮卦以内卦为主,

董因为何不说“得《泰》之七”,而偏听偏信说“得《泰》之八”呢?

再者,通观《左传》《国语》所有筮例,凡无变爻的卦,都有称做“其卦遇X”如《左传•僖公十五年》秦伯伐晋之卦即无变爻,文中称做“其卦遇《蛊》”(其解见下),《左传•成公

六年》晋楚鄢陵之战的筮例,也无变爻,称做“其卦遇《复》

解见下)。

由此可证,凡无变爻之卦,都称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