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04628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46.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内科学

授课专业:

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

学分与学时:

137学时(理论课74学时,见习课63学时),8.5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第一篇前 言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基础和主干学科,是研究身体各内部器官或系统的疾病或失调的诊断和非手术治疗的临床医学学科。

其内容繁多,包括呼吸、循环、消化、泌尿、血液、内分泌系统疾病以及代谢与营养、结缔组织与风湿性疾病、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等。

教学与学习的难度较大,它不仅是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而且与它们有密切的联系。

内科学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内科学在疾病方面所涉及范围。

通过讲解内科学各系统疾病,使学生了解和熟悉各疾病的常见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和病理生理改变;掌握其诊断、鉴别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措施。

并将所学过的知识统一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诊断疾病的正确思路,进一步巩固原有的基础知识。

在学习中,学生首先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人道主义的高尚医德,经过学习后务必扎实掌握内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毕业时能独立地防治常见病,为保护人民健康做出贡献。

内科学课程的学习,分为系统学习和毕业实习两个阶段。

系统学习包括按照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课堂系统讲课和与之相结合的临床见习。

本教学大纲结合教学时数的安排,以我国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通过理论课的授课,老师按照疾病的顺序讲解,使学生掌握内科学各系统疾病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课堂系统讲课以教材为蓝本,通过结合教学指南、多媒体课件、临床图片资料等进行授课。

临床见习课通过具体的临床病例进行教学,使学生通过问病史、体检,结合示教,讨论巩固理论课的知识,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通过教学大纲使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内科学学习的重点,领会其难点,解决其疑点,而达到教学要求。

课程讲授时数分配总表

上课内容

讲授时数

见习时数

呼吸系统疾病总论

自学

肺部感染性疾病

2

3.5

支气管扩张

自学

肺结核

2

3.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2

1

支气管哮喘

2

1

肺动脉高压与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2

1.5

胸腔积液

自学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自学

呼吸衰竭

2

心力衰竭

2

3.5

心律失常

3

高血压

2

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3

3.5

心脏瓣膜病

2

3.5

感染性心内膜炎

0.5

心肌疾病

1.5

心包疾病

自学

胃炎

2

1.5

消化性溃疡

2

2

肠结核和结核性膜腹炎

自学

上课内容

讲授时数

见习时数

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

2

肝硬化

2

3.5

原发性肝癌

2

2

肝性脑病

2

1.5

胰腺炎

2

上消化道出血

自学

泌尿系统疾病总论

1

肾小球病概述

0.5

3.5

慢性肾小球肾炎

0.5

肾病综合征

1

IgA肾病

自学

尿路感染

1

3.5

急性肾衰竭

1

慢性肾衰竭

1

3.5

贫血概述

1

3.5

缺铁性贫血

1

1.5

再生障碍性贫血

1

溶血性贫血

1

白血病

3

3.5

淋巴瘤

2

2

出血性疾病概述

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自学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自学

内分泌系统总论

1

1.5

课程讲授时数分配总表

上课内容

讲授时数

见习时数

甲状腺肿

自学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3

3.5

Cushing综合征

1

1

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自学

糖尿病

3

3.5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常

自学

1

风湿性疾病总论

1

类风湿关节炎

1

系统性红斑狼疮

1

脊柱关节病

自学

血管炎病

自学

干燥综合征

自学

临床病例讨论

自学

中毒总论

自学

有机磷杀虫药中毒

自学

毒蛇咬伤中毒

自学

总计

67学时

63学时

二、理论课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总论

【目的要求】

一、熟悉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特别是常见症状、体征的特点、意义和主要实验室与其他检查的选择和意义。

二、了解呼吸系统疾病在我国疾病发病和死亡率中的地位;影响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相关因素和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展望。

【教学方法】理论课自学或在各疾病见习课中贯彻。

【教学时数】自学。

【教学内容】

一、结合具体疾病,重点讲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包括呼吸系统防御功能和肺循环的特点。

二、结合具体疾病,一般介绍影响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相关因素。

三、结合具体疾病,讲解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指出一般根据病史、症状、体检及相应的辅助检查,可做出临床诊断,但确切诊断要有细菌学、细胞学和病理学的依据。

四、结合具体疾病,一般介绍呼吸系统疾病早期诊断的意义和手段,呼吸系统疾病规范化防治的重要性,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微创技术的应用前景等。

第三章肺部感染性疾病

【目的要求】

一、掌握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和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定义、临床诊断依据和不同的常见病原菌;肺炎的一般临床表现、诊断程序、我国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和肺炎一般的抗感染治疗原则;肺炎球菌肺炎、葡萄球菌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和肺脓肿的病原学和发病机制特征,典型临床与X线表现,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

二、熟悉肺炎共同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肺炎的分类和不同分类的指导意义。

三、了解肺炎衣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和真菌性肺炎(肺念珠菌病)的病原学和发病机制特征、病理、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要点。

(这部分内容以自学为主)。

【教学方法】

理论课:

利用多媒体,配合使用影像学资料、细菌学、图像等教学;见习课:

示教典型病例。

【教学时数】理论课2学时;见习课3.5学时。

【教学内容】

一、肺炎概述

1.详细讲解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和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定义。

2.一般介绍流行病学。

3.一般介绍病因和发病原理和病理。

4.重点讲解肺炎不同的分类方法,指出病因分类、诊断的重要意义以及按患病环境分类对经验治疗的指导意义。

5.详细讲解细菌性肺炎共同的临床表现。

6.详细讲解诊断与鉴别诊断,特别是肺炎的诊断程序。

7.详细讲解细菌性肺炎的共同抗菌治疗原则,包括经验性治疗和抗病原体治疗。

二、细菌性肺炎

(一)肺炎链球菌肺炎

1.一般介绍病因和发病机制:

说明肺炎球菌的生物特性、分型和致病性,机体的抵抗力和易发因素。

2.一般介绍病理:

肺炎球菌不损害肺泡结构,引起肺泡内的浆液和细胞浸润的实变。

消散后肺泡结构完全恢复正常。

3.详细讲解肺炎链球菌肺炎典型的临床表现。

4.重点讲解并发症。

5.详细讲解实验室检查和X线表现:

血象、痰涂片和病原菌培养以及典型X线改变。

6.详细讲解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典型症状、体征、血白细胞增多,结合X线检查等可作出初步临床诊断。

强调病原学检测是确诊的主要依据。

7.详细讲解其治疗原则。

(二)葡萄球菌肺炎

1.重点讲解葡萄球菌肺炎的病原学和发病机制特征和病理特点。

2.详细讲解典型的临床与X线表现。

3.详细讲解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

三、肺炎支原体肺炎

1.一般介绍肺炎支原体的生物特性和致病性。

2.详细讲解肺炎支原体肺炎典型的临床与X线表现和血清学检查的诊断价值。

3.详细讲解诊断要点。

4.重点讲解抗生素选择原则。

第四章支气管扩张

【目的要求】

一、掌握该病的临床表现特点,确诊手段和治疗原则。

二、熟悉其影像学特点和鉴别诊断要点。

三、了解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以及病理和病理生理改变。

【教学方法】理论课:

运用多媒体教学;见习课:

示教典型病例。

【教学时数】理论课自学;见习课可结合在肺部感染性疾病单元中贯彻。

【教学内容】

一、一般介绍定义。

二、一般介绍病因和发病机制。

三、详细讲解其临床特点。

四、重点讲解其影像学特点。

五、详细讲解诊断依据:

临床特点+HRCT或支气管碘油造影。

六、重点讲解鉴别诊断。

七、详细讲解治疗原则和方法。

第五章肺结核

【目的要求】

一、掌握肺结核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各型结核的X线特点,诊断(方法、程序、分类与诊断要点等);化疗原则,常用抗结核药的主要作用和不良反应。

二、熟悉肺结核发生与发展过程,基本病理变化和转归;肺结核的诊断记录方式,鉴别诊断要点;统一标准化疗方案的选择等。

三、了解肺结核的流行病学趋势和我国的疫情特点,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征和结核病的控制策略与措施。

【教学方法】理论课:

运用多媒体图表、病理图片、X线胸片CT片等教学;见习课:

通过典型病例示教和讨论。

【教学时数】理论课2学时;见习课3.5学时。

【教学内容】

一、一般介绍肺结核的历史与现状,指出WHO制定和推行的全程督导短化治疗(DOTS)已成为国家结核病规范化防治的核心内容。

二、一般介绍流行病学。

三、一般介绍结核分枝杆菌类型、生物学特性。

四、结核病在人群中的传播

1.详细讲解传染源,指出痰阳性继发性肺结核患者是其主要传染源。

2.详细讲解感染途径,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

3.一般介绍易感人群。

4.一般介绍影响传染性的因素。

5.一般介绍化疗对结核病传染性的影响。

五、重点讲解肺结核的发生与发展。

六、重点讲解病理:

指出基本病理变化(渗出、增生、干酪坏死)和病理转归。

七、详细讲解临床表现。

八、详细讲解肺结核诊断方法、诊断程序、肺结核的分类(型)和诊断要点。

九、重点讲解肺结核的记录方式。

十、重点讲解鉴别诊断。

十一、结核病的化学治疗

1.详细讲解化疗原则。

2.一般介绍化疗的主要作用,杀菌、灭菌和防耐药菌产生。

3.一般介绍化疗的生物学机制。

4.详细讲解常用抗结核药物:

主要介绍异烟肼、吡嗪酰胺、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和对氨水杨酸等的抗结核活性和主要毒副作用。

5.重点讲解统一标化方案。

6.重点讲解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

十二、一般介绍其他治疗。

十三、一般介绍肺结核与HIV/AIDS、肝炎、糖尿病和硅沉着病的相互关系。

十四、一般介绍结核病控制策略与措施:

DOTSD的实施、及时病例报告和转诊、病例登记和归口管理、卡介苗接种和高危人群的预防性化疗。

第六章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目的要求】

一、掌握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基本概念,特别是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COPD的区别;慢性支气管炎、COPD的临床表现特点以及肺功能等特殊检查在COPD诊断中的意义。

慢性支气管炎、COPD的诊断、COPD分期与严重程度分级。

慢性支气管炎、COPD的治疗原则和措施,特别是急性加重期。

二、熟悉COPD的发生和发展规律,病理及病理生理特征。

COPD的相关鉴别诊断、常见并发症等。

三、了解慢性支气管炎、COPD是劳动人民的常见多发病,发病率高,并发症严重,危害性大,必须积极防治;COP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教学方法】理论课:

多媒体教学;见习课:

示教病例。

【教学时数】理论课2学时;见习课1学时,与支气管哮喘和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为一个见习单元。

【教学内容】

一、一般介绍慢性支气管炎和COPD定义,强调存在不能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是诊断COPD的主要依据,而肺功能检查是判断气流受限的主要客观依据。

二、详细讲解慢性支气管炎与COPD、支气管哮喘的密切相关性和区别;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概念和慢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