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项目工程的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033520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6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整理项目工程的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土地整理项目工程的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土地整理项目工程的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土地整理项目工程的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土地整理项目工程的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地整理项目工程的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docx

《土地整理项目工程的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整理项目工程的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地整理项目工程的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docx

土地整理项目工程的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

土地整理项目工程的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

第一节测量放线施工

1、测量前的技术准备工作

(1)施工测量人员应全面熟悉施工总平面图和各种结构物的顶面标高、相互关系,根据现场条件制定各阶段的施测操作方案。

(2)施工测量人员使用的测量仪器应做好校验工作,并在校验有效期内。

(3)测量前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相关人员核对各部位的标高、座标位置有无变化。

(4)本工程的沟渠流水标高、场区控制线的引测和传递由项目专职测量工程师进行施测。

2、施工测量控制

(1)测量控制: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现场建立平面及高程控制系统,以便在整个施工期间针对其他工程项目的施工进行测量控制。

(2)平面控制系统:

拟采用导线测量的方法建立平面控制系统,测量仪器采用全站仪及60m钢卷尺。

用业主提供的控制点进行控制,设置直线控制桩,控制桩位置应在稳定可靠、便于施工期间保护及使用方便。

(3)高程控制系统:

测量仪器采用水准仪,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点,将标高引至水准点上,临时水准点必须坚固稳定,距离不得大于60m且前后通视,临时水准点与设计水准点复测闭合。

(4)施工控制网的观测时间选在通视条件良好,成像清晰稳定,无大气折光的影响下进行观测。

在观测过程中重新调平仪器,使对中系统误差变为测组间的偶然误差。

施工控制点采用砼桩埋入地下约1m,施工控制点选在易于扩展,通视良好且能长期保存的地方。

3、测量临时水准点

工程施工之前,应根据图纸指定水准系统的已知水准点,引导至施工范围内,设置临时水准点,当施工牵涉到的水准系统不是一个标准时,应同意换算为工程的施工水准系统,据此设立临时水准点。

临时水准点设置后,要逐一编号,其精度要求闭合差不得超过规范要求,并标在图纸上。

根据需要和设置的牢固程度应定期进行复测。

临时水准点的设置要求是:

(1)应设置在坚硬的固定建筑物、构筑物上,或者设置在不受影响和外界干扰的稳定土层内。

(2)每60m设置一个水准点。

(3)两水准点之间能保持通视。

4、平面放线

根据工程的起点、终点、导线桩和转折点的设计坐标,计算出这些点与附近控制点或建筑物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这些关系把各个放线点用标桩固定在地面上。

为了避免差错,每个点在接到监理的交点后都要进行复核,并将复核结果报于监理。

平面放线时,在工程的起点、导线桩、终点和转折点均已打桩核定后,再进行中心线和转角测量。

中心线测量时,应每隔20~30m打一中心桩,中心桩的间距应统一,以便于统计距离和施工取料。

然后根据工程规定需要的宽度用白灰撒出开挖边线。

5、纵断面水准测量

纵断面水准测量之前,应先沿工程的施工线路每隔60m的距离设置临时水准点,以此水准点测出中心各桩位地面的高程,以检查设计图地面高程和实际地面高程是否相同,并以次来确定土方开挖的深度。

本工程道路、沟渠的计量采用断面法。

为此,本工程对于道路、沟渠的测量要由专人负责进行,并及时予以签证。

放线时要控制好导线桩,以及起点和终点桩的监测和保护。

6、复测、定位

施工方应根据监理的现场交桩和书面资料,对主要原始基准点(包括导线桩、水准点)进行认真复测,在交桩后7天内,将结果报甲方认定后,作为永久保护,复测中如发现有超出容许范围的误差,要及时报告甲方、监理复测、纠正,在重新交桩后,施工方应再次按上述程序上报,直至准确无误,甲方认定为止。

7、竣工测量

工程施工结束后,即进行竣工测量,包括平面测量、断面测量、平面控制系统的复核。

1、为防止施工过程中控制桩位移引起测量误差,竣工测量前须重新施测。

2、根据控制桩施测排水沟渠、道路的中心线,并在原施工图断面位置上布桩,定出断面线,测量方法同放样,即:

室内计算测放数据,现场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施测,并进行校核。

3、根据规范及设计要求,检查路面宽度、轴线偏移、坡度情况、沟渠底宽、边坡、高程、中心线,对不合格的进行整修,合格后进行断面测量。

4、用两架水准仪测量横断面,按原设计断面位置测量,测点间距用视距仪测量,高差较大的采用经纬仪测视距,并测渠身、道路纵断面图,通过内业计算绘图,采用设计图纸比例,以便比较工程实现设计意图的程度。

5、地形图的测绘,因工程施工精度在规范标准以内,用原设计图可以作为竣工图,但对有变化及修改设计的部分需另行增测补充。

6、所有测量、计算、绘图资料要项目齐全,数据准确,图表清晰,符合质量要求。

第二节土方工程

5.2.1、土方开挖

1)测量放样

进场后我单位技术人员会同监理工程师测量人员接收控制点,用全站仪和水准仪校核控制网,增设水准点,测量精度符合有关规范要求;按规范要求测绘地形图和纵横断面图并校核工程量;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测量成果资料,用全站仪测放开挖边线、高程、桩号;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超欠挖,并将基础开挖等测绘成竣工断面图及工程量表。

土方开挖前作好施工测量放样的准备工作。

根据设计图提供的每个方格的施工座标进行放样,以便根据设计图上所示的挖方高度进行施工控制。

2)设置排水系统

本工程土方开挖应保持在旱地进行施工,应将影响基础稳定和旱地施工的地面水和地下水予以拦截,引导到开挖基础范围以外。

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在开挖区周围设置挡水坎或开挖周边截水沟,防止场外水流进入施工场地。

在开挖边线以外挖设边坡截水沟,完成相应高程的地表排水系统施工,将边坡开挖范围以外的地表水拦截排开,防止雨水漫流冲刷造成边坡失稳或影响正常施工。

3)开挖方法

土方开挖采用自上而下分层进行,层高3~5m,施工中随时作成一定的坡度,以利排水。

开挖分部位、分工作面进行,合理安排,尽量做到开挖强度均衡。

施工采用自卸汽车运土至指定的弃土位置。

每开挖一层,边坡修整一层,人工配合反铲挖掘机按设计削坡以满足设计的坡度和坡面平整度。

第三节土地平整工程施工

一、土地平整施工流程

本工程土地平整主要为土形的调整,根据设计要求按照农田土地放正,便于农业机械化耕作的农艺要求进行土地平整,每一块土地约3~5亩,按设计高程施工,应便于土方量少、排水顺畅;土地平整高差控制在±3cm,耕作层在20cm以上。

土地平整施工流程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施工准备→按设计图纸→土地设计平整高程测量放样→田间施工便道布置→机械进场→沿渠道流向,机械剥离表土耕作→在土地内集体堆放耕土层→平整土地→若新造土地缺少覆耕作土,则翻松30cm处理→表土耕作层加覆→复核平整后的土地高程→交工验收。

在进行土地整理施工以前,应对土地整理范围内的地形进行全面测量,并根据测好的地形上进行土地整理的设计。

设计时应因地制宜,不要一味追求田块归并得越大越好,而加大土地平整的工程量。

而是一要根据地形、地貌、地面高程、灌排水需求。

二是力求土方能就地平衡,三是相临田块高差不宜太大,制埂高度适宜。

坡改梯的土地整理应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施工,做到边施工边撒离,对已施工好的梯地,施工机械不宜再次进入,以免使整理好的梯地遭到破坏而导致返工。

表土的利用非常重要,此次土地整理,首先考虑将表土剥离,堆积在施工区域外,在平整工作完成后,将剥离的表土覆盖于平整好的土地上。

做到对表土充分进行利用,不得将表土移作其它用途。

表土覆盖完成后,用旋耕机进行旋耕处理,以利耕作。

根据设计要求按照农田田块放正,便于农业机械化耕作的农艺要求进行土地平整,田面按设计高程施工,应便于土方量少、排水顺畅;土地平整田面高差控制在±3cm,耕作层在30cm以上。

二、施工方法

(1)测量放样

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及水准测量点,定出平整开挖区域和填筑区域,根据测量结果和设计图纸进行土方平衡计算,制定合理的土方调度方案。

如存在较大差错时,应邀请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进行协调,研究解决方案,如有较大变更设计,应按国土资源厅规定的变更程序进行变更。

高程复核完后,应对该土地底层基础进行检查,看土地耕作层底下是否为砂漏地或淤泥,如是应及早进行协调,保证施工机械及人员的安全和耕作侧防渗能力。

 

(2)土地平整施工

考虑平整区域内的土方平衡,在推土机推土前,对开挖区域内的树桩、树根、杂草、垃圾、废渣等有碍物利用机械结合人工彻底清除,然后先把表层原田面耕作土25cm用推土机分两层推土剥离后,堆放在土地内,暴雨时需用塑料布遮盖,避免暴雨淋刷使土壤大量流失。

表土剥离后,再用平地机进行细平工作,局部高差较大处,由铲运机铲运土方回填,尽量做到挖填同时进行,土地平整后高程符合设计要求。

平整时应采取就近原则,挖取高于设计标高的土方回填至附近低于设计标高的土地,开挖及回填时应保证表土回填前土地有足够的保水层。

防止表土层底部为漏水层,在施工时应注意地面高程的控制。

并按照设计要求用铲运机运土,推土机配合平整进行耕作层回覆,新造土地表土翻松则用推土机的松土器进行耙松处理。

(3)田埂施工

1、测量放样:

根据测量结果和设计图纸进行土方平衡计算,定出平整开挖区域和填筑区域,制定合理的土方

调度方案。

以原有自然台位为基础,分台放线;台位不明显、地坡破碎、坡度大的地方,沿等高线放线。

撒灰线,定台位,确定筑埂、表土堆放位置,以及起土开箱边线。

2、揭表土,表土保护:

考虑平整区域内的土方平衡,在推土机推土前,对开挖区域内的树桩、树根、泡土、泡渣、杂草、垃圾、废渣等有碍物,利用机械,结合人工彻底清除。

然后先把表层原田面耕作土20cm,采用筑台下翻法,从下台改起,首台不留表土,将二台土置于首台,以此逐台下翻,最末一台表土,采用客土或深啄石骨块风化补给。

3、等高筑台,砌筑地埂:

表土剥离后,再用平地机进行细平工作。

事先将基础内的树桩、树根、泡土、泡渣、杂草、垃圾、废渣等有碍物彻底清除,直到露出坚硬的底土层,并满足宽度要求。

然后顺地埂走向平整底土,夯实埂底,修成水平台阶,外高内低,分层砌埂,对于1.5米以下的田坎应种植草皮。

(注:

本次设计草皮护坡不在投资范围以内,当地农民自己予以解决)。

(4)临时排水施工

由于本工程施工场地大,为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在土方施工过程组织有效的临时排水系统非常重要。

在土方施工前,按要求回填原地面的沟塘,坑等可能积水的地方。

结合现场地势情况,设置临时排水系统,以防场地在施工前有积水,泡浸原地面,破坏原地面的稳定性,增加施工工程量。

临时排水系统的布置:

本工程采用的临时排水系统将临时排水主沟引导入施工现场现有排水沟。

土方作业过程中,根据施工需要设置临时排水支沟,将施工作业区的雨水引入临时排水主沟。

临时排水系统排水方向:

临时排水支沟→临时排水主沟→施工现场现有排水沟。

临时排水支沟的施工和回填;为便于土方施工作业面的施工,根据现场需要,设置临时排水支沟,以保证施工范围内排水流畅。

临时排水支沟截面约50厘米×100厘米,沟底坡度为0.1%。

在每个施工段土方施工前,先由测量员放出临时排沟支沟的边线,再由人工用洋镐沿着边线开挖沟槽至规定沟底标高,挖出来的土堆放在回填区的土面区,当土方施工完后,在施工相邻施工段前,采用同样的施工方法,设置相邻施工段的临时排水支沟。

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对临时排水支沟进行回填并设置新的排水支沟,支沟回填方法与沟塘处理相同。

第四节坡改梯工程

4.1坡改梯平整重点区施工

坡改梯则因地制宜,同样也要根据地形、地貌、地面高程和防止水土流失为前提,不要一味追求并的越大越好,而加大土地平整工程量,相临土块高差不宜太大,一般控制0.3m左右,制埂高度应在1.0m左右为宜。

同样在进行此项工作前,应将整理田块内表土(约30cm厚)先行剥离,堆放一边,待田块平整以后,再将剥离的表土覆盖回去,以保证表层土性熟、质优,和耕地质量。

制埂,因地至宜,制土埂,就地挖土,人工夯填,埂高按5-100控制在1.0m以内;10-150控制在1.5m以内;15-200控制在2.0m以内。

埂顶宽0.3m。

坡改梯平整重点区施工程序和方法:

①、使用施推土机先将平整区厚0.3米的表土剥离,堆放在平整区外;

②、在按平整设计高程进行土地平整;

③、使用推土机将剥离的表土推回覆盖;

④、制埂,制土埂,就地挖土,人工夯填,埂高1.0m左右,外坡600左右。

4.2坡改梯平整一般区施工

坡改梯的土地平整工作,较重点整理区域的标准低一些,同样一般旱地坡改梯应因地制宜,选择坡度在250以内,相对集中成片并避开成片园林和林地的地块,同样也要根据地形、地貌、地面高程和防止水土流失为前提,一般选在同一高程的土块,平成一块,不要一味追求并的越大越好,而加大土地平整工程量,相临土块高差不宜太大,一般控制0.1.m左右,制埂高度应在0.5m左右为宜。

制埂,因地至宜,制土埂,就地挖土,人工夯填,埂高0.5m以内,埂顶宽0.3m。

第五节格田整理工程

5.1格田平整重点区施工

5.1.1耕作田块的重点整理区

应当注意不要一味追求田块归并得越大越好,而加大土地平整的工程量。

而是一要根据地形、地貌、地面高程、灌排水需求。

二是力求土方能就地平衡,三是相临田块高差不宜太大,一般控制在0.3m范围内,制埂高度不宜过高,应在1.0m以下为宜。

在进行此项工作之前,应将整理田块内的表土(约30cm厚)先行剥离,堆放一边,待田块平整以后,再将剥离的表土覆盖回去,以保证表层土性熟、质优,和耕地质量。

5.1.2格田平整重点区施工程序和方法

①、用推土机先将平整区厚0.3m的表土剥离,堆放在平整区外;

②、再按平整设计高程进行土地平整;

③、使用推土机再将剥离的表土推回覆盖,;

④、格田制埂,制土埂,就地挖土,人工夯填,埂高0.5-1.0m,埂顶宽0.3m,筑好埂后,人工用木棒把埂两侧拍实,以防止田水渗漏。

5.2格田平整一般区施工

除耕作田块重点区域以外的田块的土地平整工作,较重点整理区域的标准低一些,同样不要一味追求并的越大越好,而加大土地平整的工程量。

而是一要根据地形、地貌、地面高程、灌排水需求。

二是力求土方能就地平衡,三是相临田块高差不宜太大,一般控制在0.1m范围内,制埂高度应在0.5m以下为宜,或只将多余的田埂去掉,把弯曲的田埂改直即可。

并配套设计相应的灌排渠,将部分耕地变成水、旱轮作,旱涝保收的优质农田。

格田制埂,制土埂,就地挖土,人工夯填,埂高0.5-1.0m,埂顶宽0.3m,筑好埂后,人工用木棒把埂两侧拍实,以防止田水渗漏。

第六节水田整理工程

一、施工方法

水田整理首先对地块进行规划设计放线,原则上不能破坏耕作表土,采用机械进行局部初平,按田块设计高程削高补低;待大面平整出来后采用人工精平,主要对机械无法达到的边角、死角以及田块内部不平整区域进行平整,使之与设计相符;田块平整完成后,采用人工修筑田埂,修筑田埂时逐层推土、逐层夯实;对整理后机械压实的田块进行恢复,以达到耕作要求,最后结合原有水系合理布置排灌沟渠。

考虑平整区域内的土方平衡,在推土机推土前,对开挖区域内的树桩、树根、杂草、碎石、垃圾、废渣等有碍物利用机械结合人工彻底清除,然后先把表层原田面耕作土30cm用推土机分两层推土剥离后,堆放在格田内,暴雨时需用塑料布遮盖,避免暴雨淋刷使土壤大量流失。

表土剥离后,再用平地机进行细平工作,局部高差较大处,由铲运机铲运土方回填,尽量做到挖填同时进行,格田平整后高程符合设计要求。

平整时应采取就近原则,挖取高于设计田面标高的土方回填至附近低于设计田面标高田块,开挖及回填时应保证表土回填前田块有足够的保水层。

防止表土层底部为漏水层,在施工时应注意田面高程的控制。

并按照设计要求用铲运机运土,推土机配合平整进行耕作层回覆,新造田表土翻松则用推土机的松土器进行耙松处理。

二、施工程序

分格田设计平整高程测量放样→田间施工便道布置→机械进场→机械剥离表土耕作层→在格田内集体堆放耕土层→平整格田(削高补低)→高程复测→机械平场→机械堆筑田埂毛胚→机械翻耕→人工修筑土埂→完善田间排水沟。

三、施工机械

主要机械挖掘机、装载机、旋耕机。

四、施工要求

熟土厚度达到40CM以上,田块平整度达到规范和现场实际情况的要求,所有成型田块须满足灌排要求、水平轮作要求,梯田台位800mm以上,每田进水、排水洞各一个。

第七节旱地整理工程

一、施工方法

综合考虑施工现场的土壤类别,机械剥离表土25cm以上,平整场地,修筑田埂,田地水平调整度达到1/500,水平梯田土坎3°~~5°,去除杂物、碎石,保证耕作层无石砾,翻耕厚度在30cm以上,水平调整田地,回填耕作土,熟土厚度要求达40cm以上,同时符合相关规范、文件、农业耕作实际情况的要求和相关部分的验收要求。

二、施工程序

分田设计平整高程测量放样→田间施工便道布置→排地表水→机械进场→剥离表土、清除杂物→拆除田埂,归并田块→平整新造田块→高程复测→机械平场→机械堆筑田埂毛胚→平整新造田块→高程复测→田块翻松30cm以上处理→机械翻耕→人工精筑田埂→交工验收

三、施工机械

主要机械挖掘机、装载机、旋耕机

四、施工要求

(1)平整后的坡度及平整度满足设计要求。

(2)翻耕厚度达到30cm以上,保证耕作层无石砾。

第八节荒草地整理

一、施工方法

对项目区现有荒草地进行机械推平,然后覆盖土层60cm,人工平整田面,最后回填耕作层土壤30cm、修筑田埂、结合周围原有水利合理布置排灌沟渠。

二、施工程序

根据需平整的荒草地区域进行测量→确定分区荒草地平整后的高程→布方格网→确定荒地的挖填高程→用推土机辅助松土器推填→平整→压路机碾压。

三、施工机械

主要施工机械为履带式推土机和振动压路机。

四、施工要求

(1)平整后的坡度及平整度满足设计要求。

(2)对规划用作运输道路的地段应按道路施工标准对其压实度进行检测,如果基础太差,则要求进行换填,保证运输能力.

(3)所有成型田块须满足灌排要求、水平轮作要求,梯田台位800mm以上,每田进水、排水洞各一个。

五、松动爆破施工

5.1、爆破方案:

根据国家<爆破安全规程>和相关爆破施工设计要求、地质勘测报告和施工图纸,并经过现场勘查和周边民情的调查了解,制定并形成本方案。

该方案所采用的主要爆破方法是:

运用微震和控制爆破技术,采取浅孔松动爆破。

具体方案设计如下:

1、振动速度控制标准:

根据<爆破安全规程>规定,建筑物地面质点的安全振速,一般砖房为2-3cm/s,土坯房为1.0cm/s,该标准与施工班组对该工程的爆破施工要求相一致。

岩石介质系数K和震波衰减系数a分别为:

对于I、II类围岩:

K=500-900,a=2

对于III、IV类围岩:

K=200-500,a=2

上述实测数据,作为本方案计算炸药安全用量的参考依据,在此基础上,施工过程中再根据试炮进行适当的调整。

确保将爆破振速始终控制在设计要求范围之内。

2、炮孔直径及爆炸物品的选择:

①炮孔直径为40mm,

②炸药选用乳化炸药。

③*选用非电毫秒*。

3、爆破参数的选择:

①孔网参数:

采打梅花眼。

⑴孔深H=0.8m孔距a=0.5m排距b=a

⑵孔深H=1.3m孔距a=0.8m排距b=a

⑶孔深H=1.8m孔距a=1.1m排距b=a

⑷孔深H=2.3m孔距a=1.3m排距b=a

②单位耗药量(kg/m3):

根据岩石性质,单位耗药量取0.17-0.23kg/m3。

③单孔装药量的计算:

⑴当孔深H=0.8m孔间、排距a=b=0.5m

则单孔装药量Q=0.44-0.60kg

⑵当孔深H=1.3m孔间、排距a=b=0.8m

则单孔装药量Q=0.66-0.89kg

⑶当孔深H=1.8m孔间、排距a=b=1.1m

则单孔装药量Q=1.1-1.45kg

⑷当孔深H=2.3m孔间、排距a=b=1.3m

则单孔装药量Q=1.82-2.46kg

4、起爆方法及网络:

①单响起爆最大药量的控制:

针对爆破震速的要求,对于土坯房,安全允许振速应控制在V≤1cm/s,对于砖混房,安全允许振速应控制在V≤2cm/s,依据安全距离确定一次起爆最大药量的公式Q=[(V/K)1/a×R]3,计算出与古建筑和砖混建筑在不同距离下的一次单响起爆最大药量分别为:

(取平均值K=500,a=2,相对土坯房的单响起爆最大药量为Q1相对砖混房的单响起爆最大药量为Q2)

当安全距离R≥10m时:

一次单响起爆最大药量Q1=0.09kgQ2=0.25kg

当安全距离R≥15m时:

一次单响起爆最大药量Q1=0.30kgQ2=0.85kg

当安全距离R≥20m时:

一次单响起爆最大药量Q1=0.72kgQ2=2.02kg

当安全距离R≥25m时:

一次单响起爆最大药量Q1=1.39kgQ2=3.95kg

当安全距离R≥30m时:

一次单响起爆最大药量Q1=2.41kgQ2=6.83kg

当安全距离R≥35m时:

一次单响起爆最大药量Q1=3.83kgQ2=10.84kg

当安全距离R≥40m时:

一次单响起爆最大药量Q1=5.72kgQ2=16.19kg

当安全距离R≥45m时:

一次单响起爆最大药量Q1=8.15kgQ2=23.05kg

当安全距离R≥50m时:

一次单响起爆最大药量Q1=11.18kgQ2=31.62kg

②起爆网络采用串并混联方式。

当一次起爆最大药量受限时,可采取放小炮的方法,或采取孔内孔外微差的方法连接起爆。

5.2、施工措施:

1、运用微震技术,严格控制爆破震动标准。

爆破振动控制,是该工程爆破施工的重中之重。

一旦出现因爆破震动致使周边土坯房或砖混房受损,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此,在施工中必须严格采用微震技术,对爆破震动加以控制:

根据计算和试炮,如果在靠近居民区较近处,无法使用炸药进行爆破时,需采用静态爆破或其他方式施工。

2、严格按照爆破方案施工。

施工之前,由技术人员向所有施工作业人员讲解爆破方案,使所有人员都要熟悉爆破方案,掌握安全施工要点;施工中要严格按照方案和《爆破安全规程》进行操作,爆破作业人员要严格控制单孔装药量和填塞质量。

网络联线员要根据爆破方案,准确掌握单孔装药量,准确进行微差联网,准确控制一次起爆最大药量,合理安排起爆顺序,严禁单响起爆药量超过设计要求。

每次打炮眼之前,技术负责人都要根据现场情况,制订出科学的炮眼参数,打炮眼作业人员要严格按照技术负责人的部署,严格按照规定的炮眼参数打眼。

出现残眼必须在30cm范围内进行补充打眼。

打好的炮眼要及时将孔口用草靶等堵塞物堵塞严密。

现场如果需要变更方案,必须经技术人员批准。

3、严格控制施工进度,确保工程如期完成。

要根据工程进度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爆破作业受天气及交叉作业等制约因素较多,因此,为确保施工进度,必须加强与挖运方的施工组织协调,尽可能的避免挖运等待而影响爆破进度。

4、严格控制放坡比例和爆破底标高,确保施工质量。

边坡及底标高控制是爆破控制技术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最后一遍炮的清底标高,要预留出1.5米左右的深度。

根据石质情况,最后一遍炮的炮眼超深应控制在0.3-0.5m。

这样既可达到较理想的设计爆破深度,又能避免出现大量的"蘑菇",既能节省工时和成本,还能有效地控制飞石。

爆破按照规定的比例进行放坡,距边线第一排炮孔与边线之间的距离按照放坡比例计算确定。

并根据爆破效果适时进行调整。

确保放坡质量。

5、科学选择孔网参数,有效控制施工成本。

孔网参数不仅关系到爆破安全,也是影响施工成本的关键因素。

根据爆破方案,炮眼深度分别为0.8米、1.3米、1.8米、2.3米。

则孔距依次为0.5米、0.8米、1.1米和1.3米。

而施工成本比较经济的炮孔深度排序则为:

2.3米、1.8米、1.3米和0.8米。

所以在大面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