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183广东省六校届高三第二次联考.docx
《高考183广东省六校届高三第二次联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183广东省六校届高三第二次联考.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183广东省六校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2016年高考(183)广东省六校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广东省六校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语文试题
(2015.11.5)
第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最能清楚地将一个自由国家和一个在专制政府统治下的国家区分开来的,莫过于前者遵循着被称为法治的这一伟大原则。
撇开所有技术细节不论,法治的意思就是指政府在一切行动中都受到事先规定并宣布的规则的约束——这种规则使得一个人有可能十分肯定地预见到当局在某一情况中会怎样使用它的强制权力,并根据对此的了解计划自己的个人事务。
虽然因为立法者以及那些执行法律者大都是不可能不犯错误的凡人,从而使这个理想永远不可能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但是法治的基本点是很清楚的,即留给执掌权力的行政机构的行动自由应当减少到最低限度。
虽然每一条法律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人自由,但是在法治之下,却防止了政府采取特别的行动来破坏个人的努力。
在已知的竞赛规则之内,个人可以自由地追求他私人的目的和愿望,肯定不会有人有意识地利用政府权力来阻挠个人此种行动。
这样,我们已经将一种个人在其中自由决定生产活动的永久性法律体制与由中央当局管理经济活动的体制作了区分,这种区别实际上是法治国家和专制政府之间的更具普遍性的区别的一种具体表现。
在第一种情况下,政府的行动只限于决定那些现有资源得以使用的条件,至于使用这些资源出于何种目的,则由个人去决定。
在第二种情况下,政府管理生产资料以用于一定的目的。
第一种类型的规则可以预先制定,具有形式规则的外部特征,不针对特定的人的愿望和需要。
它们仅被用来充当人们追求各种个人目标的工具。
它们的目的是(或应当是)针对长远的时间,以致不可能知道它们对于某些人是否比对于其他的人更有帮助。
几乎可以把它们说成是一种生产的工具,用来帮助人们预测他们必须与之协作的另一些人的行为,而不是致力于满足特定的人的需要。
集体主义类型的经济计划必定与法治背道而驰。
计划当局不能事先用普遍的形式规则来约束自己以防专断。
当人民的实际需要出现时,计划当局必须预为准备,然后必须在这些需要之间进行有意识的选择。
计划当局必须经常地决定那些仅仅根据形式规则无法得到答案的问题,而在做出这些决定时,必须将不同的人们的需要区分出尊卑轻重。
当政府要决定饲养多少头猪,运营多少公共汽车,经营哪些煤矿或按什么价格出售鞋子时,这些决定不可能从形式规则中推论出来,或者事先做出长期的规定。
他们不得不取决于当时的环境,并且在做出这些决定时,常常必须对各种人和各个集团的利害逐个地予以比较权衡。
最终必得由某个人的观点来决定哪些人的利益比较重要;这些观点也就必定成为那个国家法律的一部分,即政府的强制工具强加于人民的一种新的等级差别。
(节选自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王毅明等译,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用遵循法治原则这个标准,能最清晰地将一个自由国家和一个在专制政府统治下的国家区分开来。
B.法治政府应当在一切行动中都受到法律约束,执法部门在执法时的自由裁量权应当被压缩到最低限度。
C.法治国家里个人的生产活动是自由的,政府不会去干涉个人出于何种目的使用现有资源,它只限于决定那些现有资源得以使用的条件。
D.法治政府管理生产资料出于一定的目的,当人民的实际需要出现时,当局必须提前准备,然后在这些需要之间进行有意识的选择。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在自由国家里,个人能够十分肯定地预见政府在某一具体情况中将会如何行使权力,并以此作为依据来计划自己的个人事务。
B.在自由国家里,政府运用权力来破坏个人努力的行动被有效遏制,在法律框架内没有任何人能有意识地利用政府权力来阻挠个人行为。
C.在专制国家里,有很多问题仅仅根据法律是无法获得解决的,这时就往往要当局根据当时的环境临时做出主观裁决。
D.在专制国家里,人们的需要必定经常会被人为地区分出尊卑轻重,然后政府依主观判定哪些人的利益比较重要,从而形成新的等级差别。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法治最理想的状态是政府在一切行动中都受到事先规定并宣布的规则的约束,但现实中永远也不可能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
B.在法治之下,个人的生产活动的自由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限制,但是这种限制是法律而非当局,并且这种限制就是为了捍卫人的自由。
C.由中央当局管理经济的计划经济模式,也会考虑人民的实际需要,但是无法防止专断的行为,总是得依靠个人的权威进行管理。
D.法律都是预先制定的,具有形式规则的外部特征,不针对特定人的愿望和需要,仅仅作为工具来帮助人们追求各种个人目标。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窦轨,性刚果有威,大业中,为资阳郡东曹掾,去官归。
高祖起兵,轨募众千余人迎谒长春宫。
帝大悦,赐良马十匹,使略地渭南,下永丰仓,收兵五千,从平京师。
稽胡贼五万掠宜春,诏轨讨之。
次黄钦山,遇贼乘高丛射,众为却。
轨斩部将十四人,更拔其次代之,身拥数百骑殿,令曰:
闻鼓不进者斩。
既鼓,士争赴贼,贼不胜,大破之,斩首千级。
赤排羌与薛举叛将钟俱仇寇汉中,拜秦州总管,讨贼连战有功,余党悉降。
迁益州道行台左仆射。
党项引吐谷浑寇松州,诏轨与扶州刺史蒋善合援之。
善合先期至,败之钳州。
轨进军临洮,走其众。
度羌必为患,始屯田松州。
诏率所部兵从秦王讨王世充。
明年,迁蜀。
轨既贵,益严酷,然能自勤苦,每出师临敌,身未尝解甲,其下有不用命即诛,至小过亦鞭棰流血,人见者皆股栗,由是蜀盗悉平。
初,以其甥为腹心,尝夜出,呼不时至,斩之。
又戒家奴毋出外,忽遣奴取浆公厨,既而悔焉,曰:
要当借汝头以明法。
命斩奴,奴称冤,监刑者疑不时决,轨并斩之。
后入朝,赐坐御榻,容不肃,又坐对诏,帝怒曰:
公入蜀,车骑、骠骑从者二十人,公斩诛略尽,我陇种车骑,尚不足给公。
因系诏狱。
俄释之,还镇益州。
轨与行台尚书韦云起、郭行方素不协,及隐太子诛,诏至,轨内诏怀中,云起问诏安在,轨不肯示,因执杀之。
行方惧,奔京师,得免。
是岁,行台废,授益州都督,加食邑户六百。
贞观元年,召授右卫大将军,出为洛州都督。
周洛间,因隋乱,人不土著,轨下令诸县,有游手末按之,由是威信大行,民皆趋本。
卒,赠并州都督。
(选自《新唐书·窦轨列传》,有删节)
【注】隐太子:
李建成,唐高祖李渊长子。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次黄钦山
次:
驻扎
B.更拔其次代之
拔:
提拔
C.呼不时至
不时:
不及时
D.人不土著
土著:
本地居民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屯田指政府组织、利用戍卒或农民、商人垦殖荒地的农业生产形式,有军屯、民屯和商屯之分。
汉以后历代政府沿用此措施取得军饷和税粮。
B.贞观元年一词中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元年指第一年。
古代帝王一人一个年号,故可用年号称呼皇帝,如康熙皇帝等。
C.出字含意丰富,在文章中指京官离开京城去地方上任职。
同时它还有超出的意思,如韩愈《师说》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中的出。
D.末作指工商业,与本业农业相对,文中窦轨实行的是重农抑商政策。
贾谊《论积贮疏》中的末技游食之民,而缘南亩已表达出重农抑商思想。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窦轨作战勇猛,连续取得不俗战绩。
在渭南一带攻占土地,夺下永丰仓,平定京师,破稽胡,战胜入侵汉中的敌寇,在临洮击退了党项族和吐谷浑的进攻。
B.窦轨性情严苛,下属犯错一概斩杀。
与稽胡作战时,窦轨斩杀了十四个后退的部将;处死奴仆时略有犹豫的行刑人员,以及犯了错的外甥,都被他斩杀了。
C.窦轨胸有谋略,作战防御都有谋划。
当士兵遇敌慌乱后退时,他当场赏罚分明,并身先士卒冲锋在前,鼓舞士气;认为羌人会成为忧患,于是在松州屯田。
D.窦轨为人傲慢,心胸狭窄公报私仇。
他面见皇帝时面容不严肃,又出言不逊,惹怒了皇帝;与韦云起等人有私怨,在隐太子被杀时故意隐藏诏书杀了云起。
7.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其下有不用命即诛,至小过亦鞭棰流血,人见者皆股栗。
(2)轨内诏怀中,云起问诏安在,轨不肯示,因执杀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送王汶宰江阴包何
郡北乘流去,花间竟日行。
海鱼朝满市,江鸟夜喧城。
止酒非关病,援琴不在声。
应缘五斗米,数日滞渊明。
8.本诗在景物描写方面运用了什么手法?
表达效果如何?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5分)
9.本诗一反送别诗的伤感惆怅,语带调侃却愈显情真意切。
请结合诗的后两联简析这种特色。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在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具体描写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抒写与琵琶女素昧平生却同病相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煜在《虞美人》中,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愁之多与绵绵不断的句子是______?
____。
乙选考题
三、四题为选做题,请在两大题中选做一题,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把所选大题后的方框涂黑,再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江一鹤
张居祥
江一鹤是一代名厨。
他早年游历江浙一带,红案白案皆工,尤其是时鲜果蔬,在他手中更显奇妙。
据说他从杭州一位前辈手里得一古本,日夜揣度,终于悟得五代名尼梵正的风景拼盘的奥妙,将中国的花式冷盘、雕刻拼盘技艺推向一个高峰。
江一鹤凭这一身绝技,独步苏杭,不想六十岁那年,忽然遁身山城盱眙,打算在此安享晚年。
山城名店金谷园老板三番五次登门延请,终于说动江一鹤出任首席大厨,其实只是挂名。
金谷园是百年老店,资本雄厚,为了让江一鹤成为永远的金字招牌,老板特意给他辟个很雅致的小园子。
园子在半山坡上,南面正对淮河。
人在园中,晴看帆影,雨看流岚,山石林泉,风景绝佳。
可江一鹤将园子平整成一块一块菜地,不种奇花异卉,只种瓜果蔬菜。
春来绿韭铺畦,夏至豆角满架。
深秋时节,硕大的萝卜半截出土,像是正在捉迷藏的调皮小子,探出头来挑逗玩伴;冬天的大白菜,则在阳光下站成方阵,别有气势。
去过园子的人都说可惜了,好端端的一个花园,被江一鹤弄成了农家菜园子。
江一鹤平时除了偶尔下厨看看徒弟做活,其余时间大多一个人待在小园子里,侍弄他的瓜果蔬菜,有时喝茶听越剧,有时也画画,但从没有人见过他的画。
话说那年盛夏时节,苏浙沪三地书画界人士齐聚盱眙,举行华东书画名家邀请赛。
这是五年一度的盛事,虽是民间活动,但因名家云集,所以规格极高。
经过十天的角逐,山城书画名家汪遇农凭着一组《都梁十景图》的立轴力拔头筹。
汪遇农是康熙年间进士汪元任之后,早年师从齐白石先生的得意弟子李苦禅,下笔颇有些苦禅的影子,尤其是大写意花鸟、松竹梅兰,鱼鹰龙马等题材的作品更是意态纵横。
但他浪迹江南数年,并无建树,不免怅然。
了解他的人都说:
汪遇农学画,用情太深,得苦禅之形,终为苦禅所缚而难得其绘画之精神,可惜了!
汪遇农回到盱眙,终日悠游山水,参悟画意。
盱眙古称都梁,佳山秀水,天然一派地上画卷,都梁十景更是名闻遐迩。
汪遇农日日浸淫其中,如是十年,竟然跳出师门樊篱,自成一家。
那天,汪遇农将十幅《都梁十景图》立轴往金谷园展厅一挂,纸上风景,烟霞满室,其他作品顿时失色。
按惯例,大赛闭幕酒宴在金谷园大厅举行。
一时间,高朋满座,胜友如云。
金奖作品高悬大厅舞台之上,大家酾酒赋诗,飞觞论画。
金奖得主汪遇农被簇拥着,如众星拱月。
酒过三巡,正在大家酒酣耳热之际,忽见一个年轻的厨师,手持一特制竹质砧板,阔步登台,朗声道:
诸位先生,在下金波,躬逢胜饯,得为各位前辈掌勺,不胜荣幸。
家师江一鹤先生为助雅兴,特制果蔬拼盘一道,敬请汪先生及诸位师友品鉴。
只见竹质一尺见方的砧板上各色果酱打底,随意涂抹,竟然涂出一片湖青山绿、天光云影。
然后以芹菜、豆芽、未熟的小蕃茄、黄瓜切片作材料,为树,为林,为亭,为草甸,为僧舍,为栏槛,拼成一幅绝妙山水画。
近水远山,平林含烟,峰峦叠翠;僧庐野径,人影竹影,浑然天成。
以果子酱为墨题款:
瑞岩庵清晓图,汪遇农先生雅正,都梁人江一鹤作。
大厅里人声顿寂。
汪遇农更是沉吟不语。
良久,身,长叹!
随即,他猛然扯下那十幅《都梁十景图》当众撕碎,既而面带微笑,长揖不起:
在下学艺不精,见笑了,诸位请回!
后来,汪遇农不再作画,他拜江一鹤为师,专攻果蔬拼盘,数年苦习,居然将地上山水、盘中风景与胸中丘壑融为一体,学会了都梁十景的拼盘。
闲时闭门读书,他对宋代陶谷《清异录》那段写梵正的文字尤为着迷:
比丘尼梵正,庖制精巧,用鲈酢、脍脯、醢酱、瓜蔬,黄赤杂色,斗成景物,若坐及二十人,则人装一景,合成辋川图小样。
他晨昏诵读,日夜研习,参照王维田园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之诗意,拼成二十道经典果蔬拼盘,复原出《清异录》中的辋川小样。
此外,他还将曾游历过的胜景一一化作盘中风光。
真可谓菜上有山水,盘中溢歌诗。
有人问汪遇农为何不再作画,他总是微微一笑说:
我何曾停止作画?
(选自2015年8月23日《淮安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中比较详细地描写了江一鹤园子里的四季景象,充满田园情趣,既给读者直观具体的印象,也衬托出江一鹤清新脱俗的人格。
B.汪遇农在江南数年,在画艺上并没有取得成就,主要是因为他对李苦禅的作品并未用心领会,最终难得其神韵。
C.金谷园老板依仗雄厚资本,三番五次延请江一鹤出任首席厨师,甚至不惜为他开辟一个小园子,只因看中他的拼盘技艺,可见老板唯利是图的商人本性。
D.汪遇农舍弃作画而致力于学习拼盘技艺的故事耐人寻味,其中蕴含着对艺术家空谈理论而不注重创作实践的作风的批判,发人深省。
E.文中写汪遇农痴迷于《清异录》中梵正庖制之法的文字,看似闲笔,实则是汪遇农一贯潜心画艺的体现,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刻画。
(2)对江一鹤的直接刻画着墨不多,但人物个性鲜明。
请结合相关文字简要分析其人物形象。
(6分)
(3)汪遇农一生钻研画艺,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心理状态各有不同,请分别简要说明。
(6分)
(4)本文题为江一鹤,但写汪遇农的文字远多于江一鹤,请结合全文探究小说这样安排的作用。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此般师生此般情——金岳霖与殷海光
陈远
1935年,经过与家人的据理力争,做了一段学徒的殷海光重新回到了学校。
爱与人辩论的性格,让他对逻辑学情有独钟,他认为逻辑可以使他在辩论时立于不败之地。
同年,年仅16岁的殷海光在清华大学出版的一套逻辑学教材上知道了金岳霖的名字。
当时,两个人的地位可说是天壤之别:
金岳霖是名满天下的大教授,殷海光是寂寂无名的中学生。
然而在1935年之后,这两个名字就产生了。
原来殷海光在读了金岳霖的书之后,产生了和这位教授讨论逻辑的想法。
他直截了当地给金岳霖写了一封信,说了自己对于逻辑的一些看法,并向这位教授请教。
金岳霖对于这个叫殷海光的中学生非但没有不屑一顾,反而感到欣赏并很快回了信。
金岳霖回信告诉他,有哪些书,可以寄来借给他读。
这种做法的激励作用可想而知。
不久之后,殷海光以一己之力翻译了一本厚达四百多页的《逻辑基本》(查晋曼、亨利合著,商务印书馆出版),可以说与金岳霖的鼓励有很大的关系。
1936年,殷海光打算到当时的学术中心北平求学。
对于他的这一决定,家人并不热心:
他随心所欲的学习方式使家人对他的学业不抱希望,同时,家境的困难也难以负担他的生活及学习费用。
此时,殷海光再次写信请求金岳霖帮助他到北平学习。
金岳霖当即回复他:
可以到北平来。
对于一个与自己素未谋面的青年,金岳霖是热心的,而他的理由,却只是一个青年要学问总是好事。
后来,情势变化,他就负责了殷海光的生活费用,并约好每周见面一次,一边吃饭,一边谈学问。
此时的殷海光,从与金岳霖讨论的小朋友变成了他的弟子。
不过,这位弟子与乃师的性情大为不同:
金岳霖性情温和敦厚,与人谈话总是如果这样,那会怎样,或者……,可能……,诸如此类。
而殷海光却是盛气凌人,说话喜欢用我认为一定如何之类的语气,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之间的师生情谊。
跟随着金岳霖,殷海光在那段时期结识了北平学术界的众多名流。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清华大学对在校学生进行疏散,又是金岳霖自掏腰包,拿出50元作为殷海光回家的路费。
1938年,两人再次相逢在西南联大。
在一个静寂的黄昏,殷海光同老师金岳霖一起散步,那时种种宣传正闹得响。
殷海光问老师:
究竟哪一派才是真理?
金岳霖答:
凡属所谓‘时代精神’,掀起一个时代的人的兴奋的,都未必可靠,也未必能持久。
殷海光又问:
什么才是比较持久而可靠的思想呢?
金岳霖又说:
经过自己长久努力思考出来的东西……比如说,休谟、康德、罗素等人的思想。
这番对话,对殷海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之后的生涯里,殷海光一直以做这一类型的思想工自勉,在说到金岳霖对自己的影响时,他说:
我碰到业师金岳霖先生真像浓雾里看见太阳!
……昆明七年的教诲,严峻的论断,以及道德意识的呼吸,现在回想起来实在铸造了我的性格和思想生命。
在西南联大选读金岳霖课程的学生当中,殷海光喜欢金老师的逻辑,另外一个同学喜欢的则是黑格尔。
期末,两人各就自己喜欢的领域写了读书报告,结果殷海光的分数却低于写黑格尔的那个同学。
他气冲冲地跑去找金先生,问他这分数是怎么打的。
金岳霖告诉他:
你的思路虽和我相同,但你的功夫没有他深。
殷海光认为,这种客观和公平在中国文化分子中是少有的。
然而,作为弟子的殷海光,并没有在学问上继承金岳霖的衣钵,而是走了与他完全不同的道路。
1949年之后,殷海光在台湾成了传奇般的启蒙人物,而其师却在大陆此岸接受思想改造。
1952年,金岳霖迫于政治上的压力,全面检讨自己的学术思想,并顺便批判了自己的学生。
在台湾的殷海光读到相关文章,思绪起伏不已,黯然神伤。
但当别人撰文批评其师行为的时候,他却立即撰文提出反批评,认为他们是在说风凉话,没有设身处地看待大陆学人的境况。
1973年,金岳霖听说了殷海光在台去世的消息,感到惊愕、悲伤。
看来,两岸的阻隔和政治上的不同选择并没有消减他们之间的师生情谊。
(选自陈远的,有删改)
相关链接
殷海光,中国著名逻辑学家、哲学家,国立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台湾戒严时期的自由主义代表人物。
他以把西方的形式逻辑和科学方法论介绍到中国为己任,撰写了《思想与方法》《论认知的独立》《中国文化之展望》等论著。
(选自搜狗百科)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殷海光起初对逻辑学情有独钟的原因是他热爱辩论,认为逻辑可以使他在辩论时立于不败之地。
B.殷海光与金岳霖先生的充分交流促成了他根据自己的想法翻译查晋曼、亨利合著的《逻辑基本》的事实。
C.殷海光家人对其前往北京求学并不热心的原因是担心他学习方式随心所欲,并且家中的经济条件也不允许。
D.金岳霖与人谈话总是如果这样,那会怎样可能……,而殷海光说话喜欢用我认为一定如何,这说明他的哲学观和老师有根本区别。
E.当殷海光得知金岳霖对他进行批判的时候,他虽黯然神伤却并不支持别人撰文指责他的恩师,因为他知道老师批评自己也是身不由己。
(2)作为学术界的一位优秀导师,金岳霖先生有哪些突出特征?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3)殷海光为什么能在学术上取得卓越的成就?
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6分)
(4)金岳霖先生在文中谈到了什么才是比较持久而可靠的思想,请结合材料和社会现实,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8分)
第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仗着有领导参与轮窑厂的年终分红,该厂厂长在本地
、欺压农民工。
邓崎琳在当上武钢的一把手之后
,搞一言堂,没人敢向他提建议。
韩国外交部长日前表示,朝鲜只有放弃核试验,才能得到国际社会的援助。
若朝鲜
,执意进行战略挑衅,后果自负。
A.独断专行
专横跋扈
一意孤行
B.专横跋扈独断专行
一意孤行
C.专横跋扈
一意孤行
独断专行
D.一意孤行
专横跋扈
独断专行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当前,我省正把握一带一路和自贸试验区建设等重大战略,努力构建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格局。
B.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为全人类找到了对抗疟疾的新武器。
C.近日,列夫·托尔斯泰与他的时代专题展在国家博物馆举行,这位俄国作家再度引起了国人的。
D.根据最新的尼泊尔政府草案显示,年龄在18岁以下或者75岁以上的人士将失去攀登珠峰的资格。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有时候我在想,如果一个人能像骆驼一样坚忍不拔,不遗余力,奋力向前,那么你面前就不会有无法跨越的死亡之海。
你可以蔑视面前的困难和不利的环境,
,
,
,但那沉甸甸的壮丽的旅程,足以使你感叹自己拥有着无悔的人生。
A.使自身的力量与勇气积蓄起来,也许是成功,也许是惨不忍睹的失败
B.使自身的力量与勇气积蓄起来,也许是惨不忍睹的失败,也许是成功
C.积蓄自身的力量与勇气,也许是成功,也许是惨不忍睹的失败
D.积蓄自身的力量与勇气,也许是惨不忍睹的失败,也许是成功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
中国人之所以喜爱中国结,
。
中国结是绳线的编织物,绳与神是谐音的,中国文化在形成阶段,曾经崇拜过绳子,女娲引绳在泥中,举以为人便是佐证;
,因此人们也将绳视为龙的象征。
对于结字中国人也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无论是结义、结拜、结社、结盟,还是结发夫妻、永结同心,
;结还与吉谐音,所以人们也认为结是吉祥、好运的象征。
17.请根据丰子恺先生的《燕归人未归》这幅画,围绕等待描写一个场景。
要求:
想象合理;运用两种修辞手法;字数不超过100字。
(6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著名大学硕士新生郝同学,在朋友圈中对几位国内知名的史学教授出言不逊,用垃圾等词形容这些学者的学识和人品。
他的导师孙教授看到之后,提醒郝同学为人治学要谦虚,谈人论事切忌污言秽语。
但不久后郝同学又发布了类似言论,孙教授极度震怒,立即发表公开信宣布与之断绝师生关系。
近日,学校正从校规和育人等层面评估孙教授的断绝是否合理。
要求:
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6届高三六校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1.【答案D】D项信息原文的第三段,陈述的对象应当是专制政府而非法治政府;A项信息对应原文第一段开头;B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一段中部,原文信息有改写,但是选项中的应当一词让这种改写合乎原文;C项信息对应原文第二段中间。
2.【答案A】A项信息在原文中有有可能作限定,没有这个限定,表述就太绝对了;B项信息原文第一段末尾;C项信息原文计划当局必须经常地决定那些仅仅根据形式规则无法得到答案的问题,并在做出这些决定时,必须将不同的人们的需要区分出尊卑轻重;D项信息全文结尾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