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自测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027945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自测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自测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自测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自测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自测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自测题及答案.docx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自测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自测题及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自测题及答案.docx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自测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检测题

姓名:

班级:

评分:

一、积累(第小题3分,共30分)

1.选出加点字注音、书写无误的一项()

A、沿溯阻绝(sù )晴初霜旦(dàn)飞漱其间(sù)

B、解衣欲睡(jiě)能与其奇(yū)竹柏影(bǎi)

C、震撼激射(hàn)为火所焚(wéi)鲸波万仞(rèn)

D、僦赁看幕(lìn)雾凇沆砀(tāng)都护(dū)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写出了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朝技艺。

B“自即望以至十八日”指的是农历十六日到十八日。

C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D登临吴蜀横分地,徒倚湖山欲暮时。

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C、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D、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4.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译文:

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中间即使是一席之地的空地也不容有。

B、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

不要说您傻,还有比您傻的人呢!

C、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文:

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一起到院中散步。

D、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译文:

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5.下面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宋代

B、《观潮》——周密——宋代

C、《湖心亭看雪》——张岱——明末清初

D、《归园田居》——陶渊明——唐代

6.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将来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B.为了避免不再犯类似的错误,你必须提高认识。

C.考试能不能取得好的成绩,取决于平时是否努力学习。

D.校园的春天像美丽的大花园。

7.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十一”黄金周期间,清秀旖旎的太湖风光令国内外游人流连忘返。

B.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空模型。

C.为了纪念安徒生诞辰200周年,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套令人赏心悦目的《安徒生童话》邮票。

D.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有识之士提醒人们,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8、构成方式与其余三项不同的一项短语是:

(     )

A论拼搏B回娘家C学雷锋D小桔灯

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B.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C.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

 

D.“唉!

”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

10.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娓娓动听逶迤张灯结彩深湛

B.世外桃园悠地稍终即逝飘忽

C.脍炙人口沧海难以捉摸敷衍

D.油然而生缥缈转弯抹角惋惜

二.诗句填空。

每空1分,多字、少字、错字均不给分,共14分)

1.《归园田居》这首诗从遣词造句中蕴含了作者要保持自己清高的节操,同时表达了他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决心,以及归隐后悠然自得的生活。

文中这样的句子是,。

写诗人早出晚归到田园劳动的句子是,。

表明隐居之地和劳动结果的诗句是:

,。

本诗点睛之笔的诗句是:

,。

2.《使至塞上》一诗描写大漠独特之美的诗句是:

,。

3.《渡荆门送别》诗中描绘过荆门入楚地时所见景色的诗句是:

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三.诗歌赏析《使至塞上》(7分)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1.颈联中的哪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们的好处。

(3分)

答:

2.尾联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分)

答:

四、古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相关问题。

(29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文中下列字的意思。

(8分)

(1)肃:

(2)属:

(3)引:

(4)阙:

2.第二段中写江水水流湍急的句子是:

(2分)

后来唐朝的李白有两句诗与此处的意思相近,李白的两句诗是:

(2分)

3.文中”清荣峻茂”一句写了___个对象,它们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

5.古人常用“三”形容多,如文中“猿鸣三声泪沾裳”。

请再举两个含“三”、其含义也是表示“多”的成语或诗句。

(4分)

答: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26分)

比较阅读甲文《答谢中书书》和乙文《记承天寺夜游》,完成以下各题题。

【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

(4分)

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8分)

(1)晓雾将歇()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怀民亦未寝()(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8分)

(1)沉鳞竞跃。

译:

(2)相与步于中庭。

译:

4.填空。

(每空1分,共7分)

(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_________”和“”。

乙文写景的名句是“”。

(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之美”,乙文描写了“□□之美”。

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的语句中。

(三)、诗四首(33分)

归园田居(其三)(11分)

1、这首诗表明了作者怎样的生活志趣或理想?

  (3分)

答:

          

2、试描绘“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所展现出的画面。

(3分)

答:

       

3、如何理解“但使愿无违”中的“愿”字的含义。

(3分)

答:

  

4、下列关于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开头两句起得平淡,明白如话,好像一个老农娓娓道来,透露了诗人热爱农村劳   动的心情。

B、三四两句写一早一晚:

早起去除草,直到黄昏月出后才扛着锄头回家。

截取两个片断,归纳一天劳动的苦辛,从“理荒秽”中可体现出来。

C、五六两句承上句而来,描绘了道路狭隘、草木丛生、夕露沾衣的画面,写诗人垦荒南亩的劳动的艰辛。

D、“但使愿无违”是全诗的归结和主旨。

“愿无违”是说诗人不怕劳动的艰辛,不怕露水沾衣,只怕朝廷又要他去做官的思虑。

使至塞上(8分)

1、王维在本诗中用“                   ,                  ”描绘出一幅意境雄浑、浩瀚壮美的沙漠美景。

(2分)

2、“征蓬”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3分)

答:

           

3、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展现出的画面。

(3分)

答:

  

渡荆门送别(11分)

1、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

(3分)

答:

  

2、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其中第二联中的“随”“入”“尽”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

请简要分析这三个字好在何处。

(3分)

答:

  

3、描绘“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所展现的画面。

并简要分析句中“下”字用得好在哪里?

答:

(3分)     

4、“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答:

  

登岳阳楼(其一)(13分)

1、填空。

(5分)

 “帘旌不动夕阳迟”句中近景是            ,远景是             。

不动的帘旌,表明            ;迟落的夕阳,揭示着                 。

这富有诗情画意的情境,在诗中的作用是                   。

2、“三年多难”是指                                      。

(2分)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3分)

 答:

4、请你说说“白头吊古风霜里”一句中“风霜”的含义。

(3分)

答:

  

参考答案

1.C2.C3.C4.B5.D6.C7.B8.D9.D10.B

二.诗句填空。

1.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三.诗歌赏析

1.“直”字,表现了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自然之景,而且巧妙融入了诗人的孤寂情绪。

2.尾联用汉将窦宪大胜匈奴于燕然刻石记功以返的典故,歌颂戍边将士奋勇杀敌的精神,也显示出使臣对边关战事的关心。

四.

(一)1

(1)冷寂

(2)动词,连接(3)延长(4)通“缺”,义:

中断。

2.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3.4水树山草4.

(1)除非正午,看不见太阳,除非半夜,看不见月亮。

(2)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5.示例: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三令五申

(二)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

(1)消散

(2)参与,这里指欣赏(3)睡觉(4)只是3.

(1)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2)我们一起在庭院中做步。

4.

(1)猿鸟乱鸣沉鳞竞跃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山川月色(月夜)热爱自然,沉醉山水(意思对即可)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三)《诗四首》《归田园居(其三)》

1、陶渊明选择了隐逸,超然世外,过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田园生活,表明了他安贫乐道,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高尚节操。

2、狭窄的田间小路边草木丛生,皎洁的月光照在草叶上的露水,亮晶晶的,诗人走在小路上,衣服都被露水打湿了。

3、“愿”字蕴含了作者要保持自己清高的节操,不与污浊的社会同流合污的志向。

4、B

《使至塞上》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诗人是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却已没有根基、四处漂泊的“蓬草”形象自况,正是暗写自己内心飘零孤寂。

 3、大漠无边,长天空阔,一缕青烟直上青天,滚滚的黄河呼啸着奔腾而去,在河的尽头,是一轮有红又大的圆圆的落日

《渡荆门送别》

1、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奔腾直泻,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

2、一个“随”字化静为动(或“以动写静”)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移动,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一个“入”字形象生动,写出了气势的博大,充分表达了诗人豪情万丈,充满了喜悦的心情和昂扬的激情。

“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

 3、这两句写船轻快地顺流东下,看到月亮就像飞镜一样向西坠下去,倒映在江水中,晓雾云生,变幻莫测,好像传说中的海市蜃楼。

形象奇伟,想想瑰丽,表现出诗人放达洒脱的个性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历来被称为不朽佳句。

“下”是动词,月亮下来了,月影像一面镜子从天上飞下来了,想象奇特。

4、赋予水以情态,深情为诗人送别,表达了对家乡山水的眷恋。

《登岳阳楼(其一)》

1、帘旌;夕阳;湖面风平浪静;傍晚的安详;引起诗人的无限遐想 2、北宋灭亡后,三年来诗人颠沛流离,经历的磨难 3、表达了诗人对国破家亡的切肤之痛,报国无门的忧伤悲情。

 4、“风霜”明指自然事物,实喻社会现实。

语意双关。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六单元古诗文练习题

一、三峡

【阅读训练】

1、解释加横线的词。

⑴略无阙处(       )⑵或王命急宣(        )⑶虽乘奔御风(           )

⑷属引凄异(       )⑸不见曦月(         )⑹素湍绿潭(           )

2、指出文章第二段中“或王命急宣,有时早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作用。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⑶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三峡》一文引用渔歌起到了什么作用?

                                                                             

5、《三峡》一文语言精致、洗炼,用语俏丽、贴切。

请选取文中一处做简要分析。

                                                                            

6、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意义。

⑴A、哀转久绝            B、绝巘多生怪柏            C、沿溯阻绝          

⑵A、自三峡七百里中        B、自非亭午夜分        C、屠自后断其股               

7、回答下列问题。

⑴“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和“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⑵《三峡》描写两岸悬崖峭壁、雄伟为险峻的一句是              ,           。

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是                      ,                       。

⑶简要说说作者是从哪两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⑷找出江水十分清澈的语句:

                                                  

⑸依据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写出两个成语。

“不以疾也”          、           

二、短文两篇

(一)答谢中书书

1、解释下面句中加横线的词语。

 ⑴晓雾将歇(          )⑵沉鳞竞跃(        )⑶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请你任选一个角度,具体谈谈本文写景的妙处。

                                                                               

4、“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测测你的鉴赏力,请从学过的古诗文中选出一句你认为写出了山川之美的语句,并注明作者。

                                                                             

(二)记承天寺夜游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⑴解衣欲睡              ⑵相与步于中庭            ⑶念无与为乐者           

⑷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的词。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全文没有一处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

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

   ⑴                                      ⑵                              

理由:

   

                                                                  

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参阅下面的背景材料,说说为什么作者称自己为“闲人”,这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背景材料〗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

《记承天寺夜游》即写于此时。

                                                                             

5、文人雅士,善借月抒怀。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霜月色,引发李太白思乡之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似钩弯月,触动李后主亡国之痛;此文中,苏东坡如何巧喻月色?

有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呢?

 

                                                                            

6、品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妙处。

                                                                             

三、观潮

1、解释下面句中加横线字的意思。

⑴天下之伟观也             ⑵吞天沃日                 ⑶如履平地          

⑷人物略不相睹             ⑸则一舸无迹              ⑹皆披发文身         

2、作者用十分简练的笔墨描绘了钱塘江潮汹涌而至的壮观景象。

分别用“               ”、“              ”等比喻写其状态、色泽;用“                 ”写其声音之大;用“             ”写其气势壮,令人叹为观止。

3、文中的杨诚斋是指南宋著名诗人       ,其号为        。

请默写出其《咏荷》的名句(一句或两句)。

                                                            

4、文中引用著名诗人杨万里的诗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5、给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在括号里注音,在横线上释义。

⑴如履平地(     )                 ⑵倏尔黄烟四起(        )              

⑶则一舸无迹(     )                              ⑷而僦赁看幕(      )                           

6、文章最后一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观潮的人之多?

作者以此来表现什么?

                                                                            

四、湖心亭看雪

1、给下面句中加横线的字在括号里注音,在横线上释义。

⑴拥毳衣炉火(     )               ⑵与余舟一芥(      )             

2、西湖佳景,领略的人很多,可以说“前人之述备矣”。

可本文又为何写得别有风神韵味呢?

请说明原因。

                                                                            

3、舟子“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4、仿照示例,点评、品味下面⑴⑵句中加点的字。

示例:

湖中人鸟声俱绝    点评:

一个“绝”字传出了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

1独往湖心亭看雪    点评:

                                                  

⑵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点评:

                                          

五、诗四首

(一)归园田居(其三)

1、这首诗表明了作者怎样的生活志趣或理想?

  

   

                                

2、试描绘“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所展现出的画面。

                                                                               

3、如何理解“但使愿无违”中的“愿”字的含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