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吊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02704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1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门吊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龙门吊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龙门吊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龙门吊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龙门吊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龙门吊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

《龙门吊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门吊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龙门吊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

龙门吊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一、整体概述

二、编制依据

三、施工组织机构

四、安装、拆除工艺

(一)、龙门吊安装、拆除流程图

(二)、安装、拆除工序

五、危险源辨识

六、龙门吊安装(拆除)现场安全控制措施

七、龙门吊安装(拆除)工序安全控制措施

八、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及预防措施

(一)、突发事件风险分析和预防

(二)、应急组织机构

(三)、应急处置程序

(四)、机械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五)、吊装事故的应急预案

(六)、触电事故应急预案

(七)、疫情、食物中毒、中暑应急响应

附:

龙门吊安装资质资料

 

 

龙门吊安装(拆除)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一、整体概述

根据工程施工需要,本合同段采用两台跨度为20米,起重量为16吨的单行架双梁门式龙门吊同步使用。

主要负责白莲分干渠中桥14片20米空心板,那内河中桥126片16m空心板,美安环河小桥42片16m空心板,美安一横河156片10m空心板的起吊、转移。

为了规范龙门吊安装与拆除过程中的作业行为,防止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效地保障起重机拆装施工人员的职业健康、人身安全和相关设备的完好,特制定本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二、编制依据

1、GB/T14406-1993通用门式起重机;

2、GB5905-86起重机试验规范和程序;

3、GB10183-83桥式和门式起重机制造和轨道安装公差;

4、GB1005.1-88起重吊钩;

5、GB5972-86起重机械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

6、龙门吊使用说明书。

三、施工组织机构

龙门吊安装与拆除,由项目部进行安全管理,现场负责人鲁询,专职安全员杨朝斌;由河南省金华起重设备有限公司负责安装指导,现场负责人王付举,技术负责人陈冬雷;梁板预制队负责具体施工,施工负责人吴永洲,施工安全员王徐。

本工程接受地方特种设备监管、检验部门和监理部门的安全监督。

四、安装、拆除工艺

龙门吊安装(拆除)施工流程图、拆装一般顺序

(一)、龙门吊安装、拆除流程图

龙门吊安装流程图

 

龙门吊拆除流程图

 

(二)、安装、拆装一般顺序。

1、安装顺序及安全基本要求:

(1)、测量轨道标同及平行度,定好四组行走台车点。

(2)、安装四组行走台车。

(将四组行走台车吊装在轨道定点上,用方木、木楔支垫好,并用钢管支撑牢固,装上夹轨器。

(3)、安装底梁。

(吊装前,在行走台车上搭好脚手架,待底梁吊装连接好后,用钢管支撑牢固,并用钢丝绳,手链葫芦拉好缆绳,地锚拉力不小于3吨。

(4)、拼、安装门腿。

(吊装前,在底梁上搭好脚手架,门腿吊装连接好后,用钢丝绳、手链葫4芦拉好缆风绳。

(5)、拼装及吊装主梁。

(根据主梁重量及长度选用起重设备,在一台起重设备性能允许范围内,可采用单机吊装,吊装前在主梁两端系上白棕绳作溜绳,以便吊装调整对位。

如果主梁重量大,跨度大,可采用两台起重设备双机抬吊,双机抬吊最大荷重不得超过两机的额定起重量之和的75%,每机所分担荷重不得超过该机额定起重量的80%,要平稳吊装。

吊装前,对起重设备制动等机构进行检查,起重设备停置处地基必须平整坚实,正确选择吊具、吊点,吊点棱角处要用包角,木块支垫,以免割断吊索。

指派专人指挥,并将起吊重量、幅度、高度向起重设备操作人员交底。

起吊时,先将主梁吊离地面约30厘米后,观察起重设备制动及整车稳定状况,支腿是否松动,停置处地基是否下沉,如正常后再平稳起吊。

(6)、安装操作室及变幅,起重机构。

(变幅机构小车滚轮用钢丝绳捆绑固定在主梁变幅小车轨道上。

(7)、安装机械、电气设备。

(8)、穿绕变幅、起重钢丝绳(钢丝绳在穿绕前剖劲,以免扭绞伤人)。

(9)、安全装置安装及整机调试。

(10)、整机试运行及按规定试车验收。

2、龙门吊拆除顺序与安装顺序逆退进行,拆除安全基本要求可参照安装安全基本要求。

五、危险源辨识

龙门吊安装(拆除)危险源辨识表

序号

作业

内容

伤害类别

生产的原因

1

技术

审核

触电

技术人员对施工现场,配电方式等未作详细交底或操作人员失误。

物体打击

未按设计图纸、说明书施工。

起重伤害

未按施工程序和方法进行施工。

车辆伤害

设备存在不良状况,施工人员未作检查、带“病”运行。

机械伤害

使用的角磨机、电焊机、空压机等机械设备,施工人员未按正确方法操作。

2

施工

准备

触电

未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现场积水、潮湿、

接线方式或电器灯具使用不当。

高处坠落

高处作业部位未按规定搭设作业平台、操作人员未系安全带,通道损坏或通道不畅,照明不足等。

物体打击

工器具未按正确方法使用,构件放置不符规范要求。

起重伤害

吊具、捆绑方式不符合要求,绳索、吊具缺陷或选择错误。

车辆伤害

设备状况不良,运输现场不畅及人员操作失误或违章。

机械伤害

使用的角磨机、电焊机、空压机等机械

设备存在故障或操作方法不正确等。

3

结构

矫正

拼装

触电

使用的电焊机、电动工器具、照明灯具及线路漏电等产生的危害。

火灾

氧气、乙炔未按规定放置,采用火焰矫正未清理周边环境等。

灼烫

劳保着装不当而引起的电弧灼伤、气割烫伤或使用的切割设备工具的安全防护性能不良等。

起重伤害

构件转运过程中的操作、指挥人员失误,吊具、捆绑方式不符合要求,绳具存在缺陷或选择错误等。

物体打击

构件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工具使用方法不正确等。

机械伤害

使用的矫正机等设备老化,操作人员失误及自身安全防护意识差等原因。

4

中间验收

触电

照明灯具,线路漏电等产生的危害。

物体打击

杂物清理不彻底,构件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工具使用方法不正确等。

高处坠落

通道损坏或通道不畅,照明不足,高处作业部位未按规范要求搭设作业平台,操作人员未系安全带等。

5

吊装

起重伤害

吊具、捆绑方式不符合要求,绳索、吊具存在缺陷或选择错误,操作,指挥人员失误。

物体打击

吊装构件清理不仔细致使杂物高处坠落,附件绑扎不牢固,工具使用不正确等。

高空坠落

穿硬底鞋、照明不足、高空作业面未满铺竹跳板,操作人员未系安全带。

机械伤害

使用空压机、角磨机等机械设备存在缺陷,操作方式不正确等。

触电

电气设备及线路漏电保护失效,操作人员操作失误。

6

定位

连接

物体打击

构件放置不规范,工具使用不正确,高空坠物等。

起重伤害

吊具、捆绑方式不符合要求,绳索、吊具存在缺陷或选择错误操作,指挥人员失误。

高处坠落

穿硬底鞋、高空作业面未满铺竹跳板,照明不足,操作人员未系安全带等。

灼烫

劳保着装不当而引起的电弧灼伤,气割烫伤或使用的切割设备工具的安全防护性能不良等。

触电

使用的电焊机,电动工器具,照明灯具及线路漏电等产生的危害。

机械伤害

使用的机械设备老化,存在故障缺陷,操作方式不正确等。

7

 

结构

总装

(结构

拆除)

起重伤害

吊具、捆绑方式不符合要求,绳索、吊具存在缺陷或选择错误,操作、指挥人员失误。

高处坠落

穿硬底鞋、高空作业面未满铺竹跳板,照明不足,操作人员未系安全带等。

物体打击

吊具、捆绑方式不符合要求,绳索、吊具存在缺陷或选择错误,操作、指挥人员失误等。

构件放置不规范,高空坠物等

机械伤害

使用的机械设备老化,存在故障缺陷,操作方式不正确等。

车辆伤害

设备状况不良,运输现场不畅及人员操作失误或违章等。

触电

使用的电焊机、电动工器具,照明灯具及线路漏电等产生的危害。

火灾

焊接、切割时产生的火花引燃易燃物或氧气、乙炔摆放不当,漏气,回火等。

灼烫

劳保着装不当而引起的电弧灼伤,气割烫伤或使用的切割设备,工具的安全防护性能不良等。

8

机电

设备

拆装

触电

使用的电气设备及线路漏电保护失效等产生的危害,操作人员未正确使用安全用具等。

高处坠落

穿硬底鞋、照明不足,操作人员未系安全带等。

物体打击

吊具、捆绑方式不符合要求,绳索、吊具存在缺陷或选择错误,操作、指挥人员失误等。

工具使用不当、高空坠物等

起重伤害

操作、指挥人员失误,吊具捆绑方式不符合要求,绳索、吊具存在缺陷或选择错误等。

车辆伤害

运输电气设备车辆状况不良,运输现场不畅及人员操作失误或违章等。

火灾

线路断路等引起的火花引燃易燃物等。

灼烫

电弧光灼伤等。

9

转运

车辆伤害

车辆未定期检修或保养,构件捆绑固定不牢,施工现场狭小,操作失误,施工人员自身防护意识不足等。

起重伤害

操作、指挥人员失误,吊具、捆绑方式不符合要求,绳索、吊具存在缺陷或选择错误等。

高处坠落

穿硬底鞋,施工人员自身防护意识不足等。

10

运行

高处坠落

穿硬底鞋,施工人员自身防护意识不足等。

物体打击

高空坠物,工具使用不当等。

触电

电气设备及线路漏电保护失效,操作人员操作失误。

机械伤害

使用的机械设备老化,存在故障缺陷,操作方式不正确等。

11

清点

入库

物体打击

构件放置不规范、工具使用不当、操作人员失误等。

高处坠落

穿硬底鞋,施工人员自身防护意识不足等。

机械伤害

使用的机械设备老化,存在故障缺陷,操作方式不正确等。

起重伤害

操作、指挥人员失误,吊具、捆绑方式不符合要求,绳索、吊具存在缺陷或选择错误等。

触电

照明灯具及线路漏电产生的危害。

12

竣工

验收

触电

电气设备,照明灯具及线路漏电产生的危害。

高处坠落

穿硬底鞋,高空作业面未满铺竹跳板,照明不足,操作人员未系安全带。

物体打击

高空坠物,工具使用不正确,操作人员失误等。

机械伤害

使用的机械设备老化,存在故障缺陷,操作方式不正确等。

火灾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火花引燃易燃物或氧气、乙炔摆放不当,漏气,回火等。

六、龙门吊安装(拆除)现场安全控制措施

1、参加施工的有关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包括民技工必须接受入场前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进入现场的施工人员必须按规定劳保着装,并佩戴好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

3、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非特种作业人员不得从事特种作业。

4、开工前项目负责人应组织施工,技术安全人员对现场情况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开工。

5、施工作业前应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并按要求做好记录。

6、施工中做好“三工”活动和班前“危险预知”活动,并按要求做好记录。

7、现场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相关安全管理规定,正确使用工器具,服从安全人员的管理。

8、高处作业时施工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的固定位置应安全可靠,并尽量高挂低用。

9、爬梯、平台、通道等必须牢固可靠,临空面、悬空作业必须挂好安全带。

10、施工设备、工器具等应经常检查、维护和保养。

11、起重、运输设备操作人员作业前应对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12、转运及起重作业前应对起重或捆绑用具及设施进行检查,正确选择和使用,并严格执行“十不吊”规定,确保其安全性符合要求。

13、大件吊装必须严格执行吊装方案,统一指挥,协同配合。

14、构件对接时禁止用手探孔找正。

15、电气系统通电调试时,必须有两人同时作业,其中一人监护。

16、起重作业应设专人指挥并佩带袖标,并且指挥明确,信号清楚统一,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服从管理,统一行动。

17、安装(拆除)部位应设置安全作业警戒线,并派设安全警戒人员,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18、施工现场应悬挂必要的安全标识牌。

19、安全人员应坚持现场巡视,发现违规必须及时制止和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