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教程915.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026090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播学教程91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传播学教程91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传播学教程91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传播学教程91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传播学教程91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播学教程915.docx

《传播学教程91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学教程915.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播学教程915.docx

传播学教程915

第九章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这一章要重点掌握:

集权主义媒介规范理论,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社会责任理论,民主参与理论

一般来说第一节不做重点把握,把社会制度,传播制度大概把握一下就可以了。

控制研究:

考察和分析各种制度因素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作用是传播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包括两个方面:

考察外部制度对传媒机构及其活动的控制和影响;考察传媒机构的内部制度对信息的生产、加工和传播活动的制约。

第一节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

一定的社会制度对大众传播的控制,体现为一定形态的传播制度。

传播制度也就是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地起着制约和控制作用的部分。

它体现了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

媒介控制问题:

(一)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媒介控制的主要方面):

1、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

(政治控制的主要内容,确立传播体制的前提)

2、对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

3、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

4、对传播事业的发展制定总体规划或实行国家援助。

(优惠政策;信息高速公路)

(二)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控制

垄断资本控制传播事业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1、以强大的资本为后盾成立超大型媒介联合企业,实行垄断。

2、通过控制的议会党团或院外活动集团对公营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干预。

3、通过提供广告或赞助来间接地控制和影响其他中小媒介的活动。

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

(三)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

1、个人的信息反馈。

来信、来电、来访,批评和建议。

最常见的受众监督方式。

2、结成受众团体,以群体运作方式对媒介活动施加影响。

3、诉诸于法律手段。

4、通过影响媒介的销售市场来制约媒介活动。

“公众利益”是制约传媒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原则。

美国电信法中设有“公正原则”。

第二节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

英国学者麦奎尔归纳了六种关于传播制度的“规范理论”:

极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苏联的共产主义媒介理论;民主参与的媒介理论;发展中国家的媒介理论。

前四种由席伯特和施拉姆在《报刊的四种理论》中概括。

一、极权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产生:

15世纪中叶近代印刷术发明后不久欧洲封建专制主义

极权主义,也称权威主义。

对社会事物进行评价和判断时,从与外部权力或权威的关系上考虑问题的认知态度和思维方式。

是维护专制统治的理论。

最大特点是主张媒介必须一切以权利的意志为转移,一切为统治者服务。

极权主义的媒介制度及其规范理论的主要内容:

1、报刊必须对当权者负责,维护国王和专制国家的利益。

2、报刊必须绝对服从于权利或权威,不得批判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和政治价值。

3、政府有权对出版物进行事先检查,这种检查是合法的。

4、对当权者或当局制度的批判属于犯罪行为,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

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一)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

报刊应该是“观点的自由市场”,是实行自律的自由企业。

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在同极权主义制度及其规范理论的斗争中形成。

自由主义理论主要原则:

1、任何人都拥有出版自由而不必经过政府当局的特别许可。

2、除人身攻击外,报刊有权批评政府和官吏,这种批评是正当合法的。

3、新闻出版不应该接受第三者的事先检查,出版内容不能受到任何强制。

4、在涉及观点、意见和信念的问题上,真理和“谬误”的传播必须同样得到保证。

英国诗人、政治家弥尔顿《论出版自由》,提出出版自由是人的与生俱来的权利。

席伯特指出现代自由主义理论中两个重要原则:

“观点的公开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

P141

密尔《论自由》:

假如全人类都意见相同,而只有一个人持有反对意见,即使在这种场合,人类也没有迫使这个人沉默的权利。

评价:

早期的自由主义理论对打破极权主义专制制度和等级支配观念,确立自由、平等和权利思想起了巨大的作用。

但这种制度所保障的实质上是私有资本的利益,并不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

(二)社会责任理论:

40年代提出。

1947《自由与负责的报刊》

社会责任理论强调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修正、改良。

原因和背景:

1、媒介集中和垄断的加剧使媒介越来越被少数人所控制,大多数人越来越失去表达自己意见的手段和机会,社会矛盾激化。

2、私有媒介的传播内容在营利动机的驱使下,越来越浅薄化、煽情化、刺激化而引起社会道德和文化的堕落。

引起了人们对自由主义理论及其媒介制度的强烈不满

现代社会责任理论的几个原理原则:

1、大众传播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因而媒介机构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2、媒介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该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

3、媒介必须在现存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进行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不能传播宗教或种族歧视的内容。

4、受众有权要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传播活动,这种干预是正当的。

社会责任理论的影响:

1、没有改变少数人垄断媒介的现状(仅把希望寄托于媒介自律,效果微乎其微)

2、在防止传媒内容的浅薄化、煽情化、刺激化方面有了一些制度化措施(限制暴力和色情内容的“V芯片”制度和节目内容分级制度)

(三)民主参与理论:

也称受众参与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媒介集中垄断程度达到新的高度,一些发达国家出现的一种新的媒介规范理论。

出现背景:

信息与传播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与每个社会成员发生了越来越直接的联系。

媒介垄断使传播资源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民主参与理论正是在一般民众要求自主利用媒介的意识不断提高,而现实中又缺乏可以利用的传播资源的矛盾状态下出现的。

美国学者巴隆《媒介接近权:

为了谁的出版自由》,巴格迪坎《传播媒介的垄断》

民主参与理论的主要观点:

1、任何民众个人和弱小社会群体都拥有知晓权、传播权、对媒介的接近权使用权、接受媒介服务的权利;

2、媒介应主要为受众而存在,而不应主要为媒介组织、职业宣传家或广告赞助人而存在;

3、社会各群体、组织、社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媒介;

4、小规模的、双向的、参与性的媒介更合乎社会理想;

民主参与理论的核心价值是多元性、小规模性、双向互动性、传播关系的横向性或平等性。

属于一种体制外的规范理论。

反映了一般民众对社会责任理论的失望心理,并没有改变少数人垄断媒介的现状。

资本主义国家占统治地位的媒介规范理论是自由主义理论和社会责任理论。

三、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两大主要传播制度之一):

我国目前的传播制度及其规范:

1、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这是防止私人和资本垄断、保障传播媒介和传播资源掌握在全体人民手中的根本制度,也是实行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基础。

2、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事业,必须坚持党性原则。

党性原的具体要求:

在思想上,要宣传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以党的指导思想为新闻工作的准绳;在政治上,要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使之成为亿万人民的实际行动;组织上,要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的纪律。

3、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执行报道新闻、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提供娱乐等多方面的社会职能。

4、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

1、通过沟通生产、流通和消费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服务作用;2、新闻传播事业本身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兴的信息和知识产业的骨干,新闻传播媒介大多以事业机构采用企业化经营的方式参与着市场活动。

面临的一些问题:

商业主义和营利主义的抬头。

一些媒介出现了片面追求发行量或收视率而不顾社会效益的倾向,不正当竞争,虚假新闻,变相广告,传播内容的低俗化、刺激化和煽情化现象日益严重。

使得传播媒介的社会责任问题、如何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问题、传播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问题、传播媒介的自律问题、社会和广大受众对媒介活动的社会监督等问题。

发展中国家的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包括:

(麦奎尔)

1、大众传播活动必须与国家政策保持同一轨道,以推动国家发展为基本任务;

2、媒介的自由伴随着相应的责任,这种自由必须在经济优先的原则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原则下接受一定限制;

3、在传播内容上,要优先传播本国文化,优先使用本民族语言;

4、在新闻和信息的交流合作领域,应优先发展与地理、政治和文化比较接近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关系;

5、在事关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利害问题上,国家有权对传播媒介进行检查、干预、限制乃至实行直接管制。

“信息主权”口号下,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

抵制“文化侵略”

第十章社会转型与受众变迁

几个受众观,受众的基本权利,使用与满足理论(从定义,三个部分研究,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重要意义,局限性五个部分来把握)

受众:

一对多的传播活动的对象或受传者。

第一节“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

一、几个概念:

大众:

伴随着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而出现的一个特定概念。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进入大众社会。

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大众传播发展的结果,过去的传统社会结构、等级秩序和统一的价值体系被打破,社会成员失去了统一的行为参照系,变成了孤立的、分散的、均质的、原子式的存在,即所谓“大众”。

大众是一种新的未组织化的社会群体。

特点:

1、规模的巨大性——人数上超过其他社会群体或集团

2、分散性和异质性——分布于社会各个阶层,其成员具有不同的社会属性

3、匿名性——成员之间互不面识

4、流动性——大众的范围依对象问题而时有变化,其成员是流动的。

5、无组织性——缺乏自我意识和自我约束,不能作为一个主体而自主行动,大众行为主要在外部力量的刺激和动员下形成。

6、同质性——统一的行为倾向,容易受到外部力量的操作和影响。

大众社会理论看来,现代社会分为广泛的大众和少数权力精英。

初级(小)群体(group):

成员间通常保持着面识关系,拥有共同的目标或价值,并且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稳定性。

群集(crowd):

集合状态下的人群。

规模虽大于小群体,但通常局限于一定的物理空间之内;群集通常具有匿名性、情绪性、暗示性和感染性,能够从事一定的集合行为。

群集一般是由临时参加或卷入事件、活动的人们组成的,不具备成为稳定的社会构成体的条件。

公众(public):

社会上围绕共同关心的公共事务或问题,通过公开、合理的讨论而形成的能动的社会群体,他们是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其行为是理性的。

卢梭曾把公众称为民主政治的基础,认为公众的意志——“公意”代表了共同体的最高意志。

公众主要是一个政治概念。

二、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早期的贵族主义观点(19世纪末):

大众社会论者主要是保守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认为大众是一群受到暗示和感染机制支配、无视理性和法律的“暴徒”,会使迄今由少数贵族阶层说创造的文明遭到破坏,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和民主制度的危机。

工业革命和大众传播造成了一种缺乏历史感、自我意识和义务意识,只有强烈欲望和权利意识的平庸者的集合体——大众。

大众的崛起将会对少数社会精英形成压迫,从而引起道德的颓废和国家的没落。

早期的大众社会论充满了正在失去权力和影响力的贵族阶级对崛起的大众的仇视心理和偏见,其观点并无可取之处。

2、对法西斯极权主义的批判(20世纪30年代后):

代表人物:

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等。

产业化的发展,人们的活动越来越变得具有功能合理性,功能合理性却大大压抑和剥夺了一般个人的思考能力和责任能力,降低了一般大众的“本质合理性”,扩大了大众与精英人物之间的社会差距。

一般大众陷于异化感、不安感和绝望感,容易引起情绪上的躁动。

“民主化”赋予了一般大众参与政治的机会与权利,而大众传播又为权力精英提供了操纵大众的手段,如果大众情绪受到别有用心的精英集团的利用,就会引发具有极大破坏力的大众行动。

这时期的大众社会理论着眼于产业化和资本主义大众民主制的内在矛盾,分析大众的“异化”及其社会结果,并试图说明法西斯体制出现的社会原因。

3、战后美国的大众社会理论(二战后,20世纪50年代):

密尔斯、李斯曼、孔豪瑟等。

目的在于考察美国当代的各种社会病理现象。

密:

现代社会,“新中产阶级”即白领阶层兴起,“旧中产阶级”衰落。

白领阶层机械地承担着“非人格化”的作业或服务,失落感和无力感,对政治不感兴趣,业余生活中逃避到大众传媒提供的消遣或娱乐领域。

本质上被排斥在统治势力之外,与蓝领劳动工人一起,构成了美国社会的“大众”。

大众的状态以及他们与少数权力精英的矛盾是美国各种社会病理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

李:

现代人的行为具有过多的“趋同”倾向,社会成员自主性的降低和均质性的增加,成为无个性的一般大众。

孔:

大众社会具有双重性质:

非精英的大众容易受到精英的操纵,同时精英人物又容易受到非精英大众的压力和影响。

中间社会群体的衰退、人际关系的淡漠和孤立性、社会权力的集中性、大众传播导致的文化的均一性和流动性是现代大众社会的主要特点。

4、评价大众社会理论:

所有大众社会论者都把现代社会作为原子化的大众社会来把握。

主要问题:

精英史观。

把权力精英看作是历史的主导者,而大众是软弱无力、一盘散沙式的存在,只能被动地接受权力精英的操纵。

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格格不入。

意义:

独特视角有助于理解现代社会。

触及到了现代社会的许多重要课题。

P153

大众社会理论认为大众社会成立有六个基本条件:

1、产业化的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的存在。

2、社会的平权化或民主化的发展。

3、大众传媒的发达和大量信息、娱乐产品的提供

4、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

5、传统的中产阶层的衰退和以白领为主的“新中产阶层”的扩大。

6、社会组织中的官僚化的发展。

三、大众社会理论与传播学研究

基于大众社会论立场的受众观:

受众本质上是一种被动的存在。

——大众社会论的受众观的核心观点。

在说明被动性时,应更多地从社会传播结构的变化以及大众传播的性质上找原因。

代表:

日本,清水几太郎的观点:

现代社会是一个“拷贝支配”的社会。

原因是环境的扩大和社会生活的间接化。

人们与大多数重要的“实物”不可能保持实际接触,只能依靠传媒提供的第二手信息——“拷贝”。

现代人处在“拷贝”的洪水的包围之中,无法躲避其影响。

“拷贝的支配”也会转化为“心理的暴力”,拷贝过程中存在两条“抽象的原理”:

1、利润原理。

拷贝收集、制作和提供是作为营利活动来进行的。

传媒为了迎合受众,提供大量刺激人的原始需求的拷贝。

做法:

为特定的受众提供特定的“拷贝”(报纸专栏或专版等);提供满足最广泛的普遍兴趣(原始兴趣)的“拷贝”。

2、政治或宣传原理。

宣传:

使用语言或其他象征手段,将众多的人们引向某种态度或行动的活动。

宣传主要通过“拷贝”的选择和加工活动潜移默化地进行,具有一种“麻醉”效果。

一般受众作为消费者被动地接受单向的拷贝洪流的冲击。

评价:

揭示了大众传播的单向性及其社会影响力。

但把受众看作是绝对被动的存在的观点有失于偏激。

受众不仅不是被动的,而且具有很强的能动性。

第三节几种主要的受众观

P155

一、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

受众分属于不同的社会集团或群体,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受众对大众传媒的接触受到他的群体归属关系、群体利益以及群体规范的制约。

受众的群体背景或社会背景是决定他们对事物的态度和行动的重要因素,这种影响有时甚至超过大众传播的影响。

拉扎斯菲尔德,1940年,美国总统选举年,考察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举结果的影响。

在伊里县进行,又称“伊里调查”。

P156

IPP指数分析。

IPP指数:

既有政治倾向指数,是一个从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区域和宗教信仰三个方面来显示受众在接触媒介宣传前已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的综合指数。

IPP指数分析结果表明,选民的投票立场与他们的既有政治倾向有着密切关系。

“政治既有倾向假说”:

在人们就选举或其他政治问题作出决定之际,并不取决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而是基本取决于他们迄今所持的政治倾向。

人们的政治态度与他们归属的社会群体和社会背景是分不开的。

既有政治倾向不但决定着人们的政治选择,也制约着人们对大众传播内容的接触。

选择性接触假说:

受众在接触大众传播信息时,更愿意选择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和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而对与此对立或冲突的内容有一种回避的倾向。

选择性接触机制的存在说明,受众在大众传媒面前不是完全被动,而具有某种能动性。

二、作为“市场”的受众

把受众看作是信息产品的消费者和大众传媒的市场。

麦奎尔,从市场的角度考虑,受众可以定义为:

特定的媒体或讯息所指向的、具有特定的社会经济侧面像的,潜在的消费者的集合体。

这种观点建立在几个基本认识的基础上:

1、大众传媒是一种经营组织(商品性),将信息产品或服务以商品交换的形式在市场上销售

2、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商品性)

3、各传媒机构之间必然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竞争性)

受众即市场是大多数媒介机构的基本观点。

20世纪80年代以前,把受众看作是一个未分化的“大众”市场,有效经营方式是提供能够满足普遍需求的信息产品或服务。

在媒体丰富化的今天,许多传媒认为大众市场已经饱和,准确进行受众定位,开拓具有特定需求的“小众”市场成了保证经济效益的最佳选择。

“受众即市场”观点的几个问题(麦奎尔):

1、容易把传媒与受众的关系固定为“卖方”和“买方”的关系。

复杂的社会传播关系被简化成了单纯的买卖关系。

2、这种观点更多地着眼于受众的购买能力与消费特点相关的人口统计学属性,不能反映受众内部更深层次的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

3、容易把“商品销售量”——收视率或发行量作为判断传媒成功与否的惟一标准,而把公益性和社会效益标准放在次要的位置上。

4、不是从受众的立场出发考虑问题。

受众不是单纯的消费者,还是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者,是拥有传播权利的主体。

三、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

把受众看作是社会成员和公众的时候,受众拥有各种各样的正当权利。

受众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

1、传播权。

表现自由或言论自由的权利。

2、知晓权。

广义和狭义:

P159

传媒是传播特权的拥有者。

这些权利是建立在它们公共性和公益性基础之上的。

只有在传媒作为社会成员和公民实现自己的传播权和知晓权的场所、工具和手段而发挥作用的时候,它们才能享受这些特权。

拒绝承担这些义务和责任,它们的自由权利也就失去了任何法理上的依据。

传媒应加强自律和行业规范。

3、媒介接近权:

即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

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赋予了传媒应该向受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

巴隆《接近媒介——一项新的第一修正案权利》首次提出,《为了谁的出版自由——论媒介接近权》系统论述

媒介接近权的核心内容是要求传媒必须向受众开放。

三个方面产生了普遍影响:

1、反论权。

即社会成员或群体受到传媒攻击或歪曲性报道之际,有权要求传媒刊登或播出反驳声明。

2、意见广告。

媒介接受读者要求刊登的意见广告。

3、体现在多频道有线电视领域。

规定必须开设允许受众资助参与的“开放频道”的附加条件。

第三节分众理论及其研究

一.分众的概念、社会观和理论依据

分众(fragmentedmassaudience/thefragmentationofmassaudience),顾名思义,指的是受众并不是同质的孤立个人的集合,而是具备了社会多样性的人群。

分众论的核心内容:

①社会机构具有多样性,是多元利益的复合体;

②社会成员分属不同的社会群体,其态度和行为受群体属性的制约;

③分属于不同社会群体的受众个人,对大众传播有不同的需求和反应;

④在大众传播面前,受众并不是完全被动地存在,他们在媒体接触、内容选择、接触和理解上有着某种自主性和能动性(activeaudience)。

在大众社会论看来,现代社会分化为精英和大众两级:

精英操控大众,而又必须面对大众的强大压力;大众人数众多,力量强大,却又是分散的、被动的存在。

分众理论的背后,是一种多元主义社会观,把当代社会看做一个多元利益、多种力量的集合体,它摆脱了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观,以更多的变量来看待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理论依托:

从传播学研究的历史来看,以美国学者为主的经验学派的传播研究主要采用的是分众的视角,特别是在传播效果研究中,社会关系论和个人差异论为其主要的理论依托。

前者以拉斯菲尔德为代表,主要考察人所处的社会关系结构对大众传播效果的影响和制约,后者以霍夫兰为代表,主要考察受众成员在心理和认知结构上的差异如何影响他们的媒介接触和信息处理过程。

二.媒介发展的分众化趋势

①基本观点:

分众不仅体现在受众的社会关系结构中,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也呈现出专业化和分众化的趋势。

②提出:

美国学者J.C.梅里尔和R.L.洛文斯坦,他们在1971年发表的《媒介、讯息与人的新视角》一文中,提出了传播媒介发展过程及其未来趋势可以分为“经营媒体”、“大众媒体”和“专业媒体”三个阶段。

1)精英媒体:

指早期的报纸和政党报刊时代,在这个时代,教育普及程度很低,媒体资源昂贵,读书看报还是少数社会精英和富裕人群的奢侈品,而在内容上也是满足这些人的。

2)大众媒体:

大众报刊、通俗读物、大众电影、广播电视的出现和发展迎来了大众媒体阶段。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国民教育以及高度普及、中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主流人群、媒介接触和使用成本的不断降低、受众规模达到顶峰,因而在内容上,则是力图满足最大多数人的最基本的信息需求。

3)专业媒体:

经过百年发展,大众媒体达到饱和状态,同时社会的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这种需求使得专业媒体时代的到来成为必然。

在梅丽尔等人的时代,专业媒体的代表是专业报纸和期刊、频道内容一定程度专业化的有线电视等,在今天,则是满足多样化需求,以不同的受众群体作为目标定位的各种各样的新型媒介。

在受众人数上,专业媒体功能越细分,其受众规模也越小。

③评价:

梅里尔等人的媒介发展三阶段理论是符合当地媒介发展趋势的,特别市在今天,互联网为专业媒体或分众媒体提供了最为广阔的空间。

三.有关分众需求的实证研究

分众理论的一个前提假设是:

人们有着不同的性别、年龄、职业、学历、文化,有着不同的个人属性和社会属性,因而他们的媒介需求、接触动机、兴趣和爱好也不同,媒介只要对受众进行准确地定位,就能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1.杰克·兰蒂斯关于电视的全国调查

1979年,美国市场评估公司的杰克·兰蒂斯对美国电视观众实施了一次全国调查。

调查目的包含寻求以下两个问题的答案:

1)不同属性的电视观众关注哪些节目内容元素?

2)不同属性的受众收视动机有什么不同。

但是调查结果没有支持分众假说。

2.美国报业广告协会的调查

关于受众的需求分化状况的实证考察还要美国报业广告协会1983年实施的读者调查。

这次条件是有关读者接触报纸情况的综合调查。

这个调差结果也说明,尽管不同属性特征的受众对媒介的需求有着某种程度的差异,但是在总体上又有着高度的类似性。

作为一般大众,我们的基本信息需求是接近的和类似的,而作为不同属性的分众,我们又对信息传播有着多样化的需求。

在理解受众问题之际,绝对的“大众论”和绝对的“分众论”都是有局限的。

第四节“使用与满足”——一种受众行为理论

把受众成员看做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人们接触媒介都是基于一些基本需求进行的,包括信息需求、娱乐需求、社会关系需求以及精神和心理需求等。

源于20世纪40年代。

早期受众的传媒接触动机和使用形态:

a.广播媒介(美国赫卓格:

三种基本心理需求使得人们喜爱知识竞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