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广东署山市顺德区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周周练试题新人教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02473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广东署山市顺德区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周周练试题新人教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初三广东署山市顺德区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周周练试题新人教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初三广东署山市顺德区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周周练试题新人教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初三广东署山市顺德区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周周练试题新人教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初三广东署山市顺德区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周周练试题新人教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广东署山市顺德区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周周练试题新人教版含答案.docx

《初三广东署山市顺德区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周周练试题新人教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广东署山市顺德区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周周练试题新人教版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广东署山市顺德区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周周练试题新人教版含答案.docx

初三广东署山市顺德区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周周练试题新人教版含答案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8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8周周练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

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8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卷的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试卷上。

2.如要作图(含辅助线)或画表,先用铅笔进行画线、绘图,再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描黑。

3.其余注意事项,见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2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死灰复燃B.杯弓蛇影C.冰消雪融D.铁柞磨针

2.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B.状态C.熔点D.氧化性

3.下列生活中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B.加碘盐C.酱油D.白酒

4.化工厂储运浓硫酸的容器上应贴的标识是()

 

ABCD

5.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是当前环保工作的重点。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气氛B.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尾气排放

C.加强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D.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

6.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7.在2017年梅州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中,某同学抽到“试题三:

给液体加热”,考试结束时,老师发现他使用的试管破裂了,其原因可能是()

A.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

B.液体的量超过试管容积的1/3

C.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便开始加热

D.先用外焰均匀加热,再固定位置加热

8.下

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

空气法获得氧气B.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C.空气中氧气质量占空气质量的21%D.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9.下图依次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氧气和验证其性质的装置。

其中错误的是(  )

10.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对其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A.红磷:

产生大量白雾B.硫: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木炭:

发出白光,生成的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D.细铁丝:

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11.我国的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位。

铕(Eu)是一种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铕属于非金属元素B.铕的原子序数是63

C.铕原子中的质子数为63

D.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2.0

12.海南岛是“中国西瓜之乡”,种植的西瓜,硒的含量高,色泽好、

糖分高,被农业部认证为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

这里的“硒”指的是()

A.原子B.单质C.分子D.元素

13.2016年12月16日第一批“共享单车”进入容桂,方便了容桂市民的绿色出行;随着夏季气温的升高,“共享单车”的充气轮胎容易发生爆炸的主要原因是()

A.分子停止运动B.分子质量变大

C.分子本身的体积变大,分子运动速率减慢D.分子间隔变大,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14.右图是元素X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是非金属元素

B.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

C.该粒子最外层电子数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D.该粒子可表示为X-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2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空一分,共28分)

15.(4分)现有①氮气②氧气③稀有气体④二氧化碳四种物质,请按下列要求将序号填入空格内:

(1)占空气总体积0.03%的气体是________;

(2)可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是_________;

(3)可制多种电光源的气体是_________;(4)可制氮肥的气体是_________;

16.(6分)写下列符号或符号表示的意义:

(1)五氧化二磷;

(2)3Cl-;(3)空气中含量最多

的气体的元素:

(4)三个镁离子;(5)5O;(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17.(7分)如图所示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

请利用图示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第一周期

1H

2He

第二周期

3Li

4Be

5B

6C

7N

8O

9F

10Ne

第三周期

11Na

12Mg

13Al

14Si

15P

16S

17Cl

18Ar

( 1 )氖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__________ 。

( 2 ) 11 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 __________ (选填“ 得 ” 或 “ 失 ” )电子,该元素属于 _______ (选填 “ 金属” 或 “ 非金属 ” )元素。

( 3 ) 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一共有 _______ 种金属元素。

  

( 4 ) 16 号元素的原子结构为,其中 x 为 ________ ,该元素的原子

容易得到电子形成离子,写出该离子符号 ______________ 。

( 5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镁的活动性(即化学性质)比铝的活动性强,试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说明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7分)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

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

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

红磷,并立即

伸入集气瓶

内,塞

紧橡皮塞。

充分

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磷燃烧的现象是

(2)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3)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为空气体积的。

(4)上面的实验证明了氧气有的性质;同时也证明了氮气有哪些化学性质?

(5)小亮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19.(4分)下图是硫化氢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

请回答:

(1)A框中的物质属于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纯净物、②混合物)。

(2)在该变化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__,保持不变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示意图,你能得到哪些化学变化的信息?

(请写一条)

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化学反应表达式2分,其余每空一分,共15分】

20.(3分)某淡黄色固体A,在空气中点燃后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入无色气体B中,发出蓝紫色火焰,并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C,试推断ABC名称:

A、B、C。

21.(6分)小雯对紫黑色固体A进行相关的实验,实验过程简化如下:

 

请回答:

(1)写出下列名称:

A,D。

(2)无色液体F与固体C发生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B与铁丝反应生成黑色固体D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22.(6分)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一些因素的相关数据(常温通常指20℃;“浓度”指溶质的质量分数)

 实验序号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过氧化氢溶液质量/g

 温度/℃

 二氧化锰用量/g

 氧气体积/ml

 反应所需时间/s

 ①

 5

 12

 20

 0.2

 125

 11

 ②

 30

 12

 20

 0.2

 125

 2

 ③

 30

 12

 40

/

 125

 148

 ④

 30

 12

 90

/

 125

 82

(1)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快慢

与有关;

(2)通过对比实验和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是。

(3)由上述实验可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最合适的条件是。

(4)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微观粒子相互接触、碰撞的结果,化学反应速率与微观粒子的概率有关。

试从微观角度解释“反应物

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的原因是:

四.实验题【本题共3小题,化学反应表达式2分,其余每空一分,共29分】

23.(5分)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做与催化剂有关的课题,开展了以下探究,请你参与:

【探究一】验证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1)请在下表的空白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①

取10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过一会儿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有少量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实验②

取10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探究二】探究氧化铁(Fe2O3)是否像二氧化锰(MnO2)一样可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同学们设计了三组实验(其他可能影响因素均控制相同):

实验编号

实验药品

分解温度(℃)

实验④

1.2gKClO3

T1

实验⑤

1.2gKClO3、0.5gMnO2

T2

实验⑥

1.2gKClO3、0.5gFe2O3

T3

(2)若T3(选填“>”、“=”或“<”)T1,说明氧化铁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

(3)若要充分证明氧化铁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在确认了氧化铁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后,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的和不变。

(4)若要比较氧化铁与二氧化锰对氯酸钾分解的催化效果,除了可以通过用比较T3与T2的大小,还可以通过排水法收集氧气,测量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24.(8分)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Ⅰ:

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

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有;。

(2)实验Ⅱ(如图甲所示):

杯B中的现象是: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兴趣小组设计实验Ⅲ(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

你认为有无必要,理由是。

(4)请你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或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5)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

25.(16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实验仪器的名称:

a。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发生装置应该选用,该装置有一处不足,请改正:

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证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3)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试管口塞团棉花的原因

是,

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a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e熄灭酒精灯;f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在下面ABC的选项中选)A:

bacdfeB:

bacdefC:

bdacfe

如果最后两步颠倒,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某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实验过程中及结束时,若发现试管破了,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

(在下面ABCD的选项中选)

1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有水;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④忘了加催化剂;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⑥加热后立即用冷水冲洗。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⑥C②③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