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下单元复习教案1.docx
《世界史下单元复习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史下单元复习教案1.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史下单元复习教案1
世界近现代史(下册)复习纲要
第一单元1919~1929年的东西方世界
【单元特征整合】
一.欧美资本主义世界的恢复及相对稳定时期
1.经济特征
⑴状况:
①各国经济复苏:
英法经济恢复;美日经济繁荣;德经济重新崛起。
②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强。
⑵模式、结构:
私人垄断经济组织加强;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出现。
⑶经济格局:
美取代英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格局被打破,向其两侧转移。
2.政治特征:
⑴在时间上,经历了由1919-1923年间的动荡到1924-1929年的相对稳定。
⑵在地区上,两重均势继续:
英法美继续坚持民主政治;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德日法西斯抬头。
3.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高涨(1919-1923年)
⑴条件:
①客观:
具备帝国主义基本特征;一战灾难;十月革命影响。
②主观:
无产阶级力量发展及共产党建立。
⑵类型:
战败国的革命运动;战胜国的群众运动。
⑶特点:
①范围:
规模大,范围广,反映了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到来。
②组织:
各国新生共产党成为领导者,但大多数不成熟。
③任务: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走社会主义道路。
④形式:
多为暴力斗争形式。
4.列强对外扩张:
战胜国重新瓜分殖民地
5.国际关系:
暂时缓和
⑴表现:
1919-1922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并在20年代作出调整;两种社会制度维持“武装上的和平”。
⑵特征:
①两种社会制度关系:
由矛盾冲突到形成均势对峙
②格局:
列强继续争夺霸权
③国际关系中心:
由欧洲向其两侧转移
④主导国家:
英法美共同操纵世界事务
6.资本主义世界存在的问题:
⑴经济:
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国家力量对比变化;国内出现生产与销售矛盾。
⑵政治:
各国政治不平衡,法西斯势力崛起。
⑶国际关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内部存在各种矛盾。
二.东方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
1.背景:
①列强放松侵略,殖民地民族资本主义及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壮大;
②战后列强卷土重来,矛盾激化;
③受十月革命的影响。
2.特征:
①对象:
大多数反帝反封
②任务:
大多数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少数国家选择社会主义,将民族解放运动与社会主义相结合。
③领导者:
大多数是民族资产阶级政党;有些国家无产阶级掌握运动的领导权。
④方式:
多样化
3.意义:
殖民体系开始瓦解;促进自身社会进步。
【重点、难点突破】
1.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特点
①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获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②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相联系,两个阶段分步进行并急剧转化;
③走从城市到农村的道路。
2.苏俄(联)的经济政策、方针和体制
从苏维埃俄国的建立到二战前,布尔什维克曾在建立政权,保卫政权、恢复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的不同时期,实施了剥夺剥削者,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等措施或政策。
(1)剥夺剥削者的政策
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首先将银行,铁路、大工业等收归国有,剥夺垄断资本的生产资料,实行大企业国有化。
这就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从而使苏维埃政权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为无产阶级政权的巩固奠定了经济基础。
在农村,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废除了封建土地所在制,实行土地国有化,并分配给农民耕种。
这些措施虽然没有在农业中确立社会主义的关系,但加强了苏维埃在农村的阵地,巩固了工农联盟。
总之,十月革命居,剥夺剥削者的政策,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巩固丁苏维埃政权。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维埃政权在经济已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在粉碎剥削阶级的叛乱和外国武装干涉的严酷战争中,采取的应急措施和非常政策。
主要措施有:
工业企业普遍国有化;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一切商品贸易;实行配给制,强制劳动。
这些措施的推行,使苏维埃控制了全部经济,取消了商品生产,运用法令调节社会生产,并对产品特别是无代价搜集的粮食进行平均分配。
这实际上是带有共产主义色彩的军事统制政策。
在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
因为它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了红军军事上的胜利,保卫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从这个历史作用来讲.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一种客观规律,触犯了农民阶级的切身利益。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无产阶级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正确途径。
(3)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的制定:
1920年,反对外来武装干涉的革命战争取得了胜利。
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使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1921年制定了新经济政策。
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新”经济政策的核心是恢复、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新经济政策的四个要点无不与商品经济相联系。
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由农民支配的粮食除口粮外,立即变成商品涌入市场。
工业方面,允许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等,体现了商品经济多种经营的形式和利用利润刺激生产的原则。
允许自由贸易,疏通了商品流通的渠道。
而实行按劳分配(工资级别制)更是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反映。
在新经济政策的具体措施中,从实施的背景、过程和结果来看,重点是固定粮食税。
而自由贸易则是新经济政策的重要杠杆。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探索。
列宁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即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俄国工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到战前水平,改善和巩固了工农联盟,苏维埃政权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4)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方针
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
苏联的工业化是在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核心的经济建设方针指导下实现的。
这一方针是以当时俄国的国情和所处的国际环境为依据制定的。
一战前,俄国的工业就大大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大战和外国的武装干涉,使苏联的工业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和破坏。
此外,苏联当时是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受到帝国主义入侵和世界战争的严重威胁。
在这种国内国际条件下,高速度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是保证苏联经济独立、增强国防力量、保卫社会主义和苏维埃政权的重要条件。
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基本上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
1937年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仅用十多年的时间就跻身于发达国家的行列。
但是,苏联重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的实现是以不惜牺牲农业和农民利益为代价的。
在很长时期内,苏联农民不但要缴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要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高价买进工业品的办法,缴纳一种超额税。
苏联正是采取这种剥夺农民的办法筹集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所需的资金的。
由于苏联长期推行这一战略方针,片面发展重工业,结果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调。
如1940年与1928年相比,农业产值只增长了14%,轻工业增长了3.1倍,而重工业却增长了9倍。
国家从农民身上取走的东西太多,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农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农业上不去,不仅影响到轻工业的发展,使消费品严重不足,市场供应长期紧张;而且也使重工业发展的基础越来越不稳固。
畸形的经济结构必然会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5)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从1928年起,新经济政策被取消。
苏联开始实施计划经济政策建设社会主义,到1936年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即传统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特点: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采取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
1936年苏联宪法规定:
国爱所有制是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本形式,集体农庄合作社所有制是劳动者的集体所有制,是公有制的另一种形式。
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中央认为,国家所有制是社会主义所有制的高级形式,而集体所有制则是低级形式,要不断地从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过渡。
②实行指令性计划。
这种指令性计划是由国家自上面下制定的;囊括丁经济生活的各领域、各部门、一切活动过程‘计划经最高苏维埃批准后具有法律效力,具有强制性。
③用行政手段,即行政命令和行政组织手段管理经济。
苏联强调“国家计划就是法律”,所有机关、企业、个人必须执行,否则就要负行政和法律责任。
历史作用和历史功绩: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休制适应了苏联建国初期经济落后、小农经济占优势的生产力水平,在历史上起过积极的作用。
①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对社会化大生产进行全国性的统一计划管理,并为这种管理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方法。
②有利于宏观经济调控。
它能够在人力、物力、财力极其有限的条件下,对资源进行集中使用、统一调度,确保实现国家主要的经济战略目标。
③它创造了不受西方经济危机干扰、大大超过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后来足以粉碎法西斯的强大工业基础。
潜在的弊端:
①单一的公有制对后来经济的发展起了负面影响。
例如,在农村迅速发展的集体农庄化.以及后来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的过渡,超越了生产力水平,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城市单一的国有经济,不适应各行各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多层次和生产社会化的发展水平。
②指令性计划经济实质是一种产品经济.它与商品经济对立,否定了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了商品货币关系。
③国家集中过多,控制过死,不利于调动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
④单一的计划,容易产生主观主义,违背客观经济规律。
这些严重的缺点和弊端,后来在和平建设时期,越来越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
3.与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相关的几个问题
⑴建立
1919年协约国召开巴黎和会,对德鉴订了《凡尔赛和约》,并同奥、保、匈、土也签订了和约,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西方的关系;1921年召开华盛顿会议,签订了“四国条约”、“五国条约”和“九国公约”,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关系,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新秩序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国际联盟是维护该体系的工具。
⑵凡尔赛体系的影响
①惩治德国;②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③改变了中东的政治格局;④重新瓜分殖民地。
总之,凡尔赛体系以英法为主导,在惩治战败国,主要是德国的基础上,分赃掠夺,宰割弱小民族,从而确立了列强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的统治秩序。
⑶凡尔赛体系的特点
特点:
①该体系的基本特点是仍以欧洲尤其以英法为主导。
②该体系具有反动性。
③该体系具有不牢固性、脆弱性。
④该体系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⑷华盛顿体系的影响
①确立了美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主导地位。
②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受到遏制。
③中国成为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的对象。
总之,华盛顿体系在美国居主导地位、宰割中国、遏制日本的基础上,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⑸凡一华体系的总体特点
它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实力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妥协而建立的;英法仍不失欧洲大国地位,在世界通过操作国际联盟发挥主导作用;美国依靠经济实力夺取世界霸权的企图失败,但在拉美进一步巩固了西半球霸权,在东亚和日本共同占据主导地位;日本在东亚的霸主地位受到削弱。
⑹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隐藏的各种矛盾。
1)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①法德矛盾;②战败的土耳其与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2)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①英美争夺世界霸权的矛盾;②英法争夺欧洲大陆霸权的矛盾;③美日争夺亚太地区的矛盾。
3)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⑺凡一华体系的调整
调整:
凡—华体系的建立,使资本主义进入相对稳定时期(1923年—1929年)。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经济复苏,政局相对稳定。
道威斯计划和杨格计划,对凡尔赛和约所规定的德国赔款问题进行调整,使德国的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重新成为欧洲的经济大国,洛迦诺公约使德国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不久,德国参加了国际联盟,并取得了国联行政院常任理事的席位,这成为德国摆脱战败国地位,恢复政治大国的重要一步。
⑻崩溃
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
美国罗斯福实施新政,德国成为欧洲战争策源地,日本成为亚洲战争策源地,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开始,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新的世界大战日益逼近,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崩溃。
4.一战后欧洲霸权地位的削弱
这种削弱,首先表现为欧洲自身实力的削弱。
①经济上,一战使欧洲各国的经济受到严重破坏.英法都从债权国变成了债务国。
②政治上,各国都出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高潮,政局动荡。
特别是苏俄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强烈地震憾着世界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心。
③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严重削弱了欧洲国家对世界各地的殖民统治。
特别是自治领的分离运动,已使英国的殖民统治开始瓦解。
这种削弱其次表现为美日实力增强,特别是美国开始同英国争夺世界霸权。
①在经济上,美国取代了英国,逐渐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
②在军事上,美国取得了同英国相同的制海权。
③在国际事务上,美国操纵了华盛顿会议,并利用金元外交积极参与欧洲事务。
美国的崛起与争夺,严重地威胁和动摇着欧洲的世界霸权地位。
第二单元1929~1945年的东西方世界
【单元特征整合】
一.欧美资本主义的经济、社会危机
1.经济危机
⑴状况:
各国经济大危机及持续萧条(略)
⑵模式:
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①英法美:
加强政府对经济计划指导;②德日:
国民经济军事化。
2.政治特征:
社会危机及两重趋势
⑴英法美:
自由主义改革,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缓和矛盾;
⑵德日:
法西斯专政,抛弃民主制度,缓和危机。
3.对外:
法西斯的疯狂扩张(30年代及二战中的扩张)
⑴德国:
30年代的扩张;二战中的扩张(控制整个欧洲、北非、苏德战场)
⑵日本:
“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太平洋战争等
⑶意大利:
埃塞俄比亚;北非
4.国际关系:
局部战争到全面爆发
⑴法西斯的扩张
⑵英法美的绥靖
⑶苏联由建立集体安全到实行中立自保政策
⑷民族国家孤立无援或寄希望于大国
5.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西班牙等)
①内容:
反法西斯,维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②方式:
建立工人阶级统一战线及反法西斯人民阵线
二.东方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中国、朝鲜、埃塞俄比亚)
1.内容:
反法西斯侵略,维护民族独立
2.方式:
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重点、难点突破】
1.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及各国反危机的措施
⑴各国反危机的措施及启示:
措施:
美国:
罗斯福新政强化国家干预,同时保持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
英法:
英国实行保护关税,协调帝国内部关系,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案,实行帝国特惠制;法国调整劳资关系,改革税收制度等。
德意日:
强化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实施法西斯管理,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启示:
①危机与繁荣相关,居安思危;
②国际经济关系协调极为重要,保护主义损人不利己;
③危机具有两重性:
一是表明资本主义加速衰落,二是迫使政府改革调整寻找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⑵两种反危机道路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
原因:
美国:
①没有封建社会的历史,具有典型的资产阶级的民主传统;②资本主义经济实力强,国家干预经济可行;③虽有阶级矛盾,但左右两翼的力量不足以危及到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④罗斯福的个人作用体现了当时时势的需要。
德国:
①德国具有浓厚的封建军国主义历史;②德国经济危机后,垄断资产阶级惟一的办法是领先军事化复苏;③德国整个社会不满一战后的失败,对《凡尔塞和约》不满,希特勒借助了“民族主义”的复仇心理;④阶级矛盾尖锐,革命迫在眉睫,纳粹党正好充当垄断资本家镇压革命、发动战争的工具;⑤希特勒的个人作用适应德国当时社会的“土壤”。
日本:
①具有浓厚封建军国主义历史,标榜“武士道精神”;②早已对中国、朝鲜、东南亚实施过侵略扩张,为转嫁国内危机,在更大范围内扩大战争;③阶级矛盾尖锐,利用法西斯力量镇压革命是日本垄断资产阶级的愿望;④以军部为首的法西斯势力左右了日本社会。
影响:
美国缓和了经济危机,保护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
德日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⑶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及影响
特点:
①在维护资本主义的前提下,对美国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以使其适应社会发展需要;②尽是避免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影响:
①直接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社会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经济。
②间接影响:
由于经济的恢复,使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美国国家制度的信心,从而遏制了由于经济危机造成的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
③深远影响:
新政采用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不仅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而且对其他许多资本主义国家产生重要影响。
从此,西方国家陆续放弃纯粹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逐渐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指导。
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2.法西斯的侵略及大国绥靖政策(略)
3.比较两次世界大战,认识“二战”特点
二战特点如下:
①规模更大,破坏性更强。
一战历时四年多,三十多个国家,十五亿人口被卷入战争,战场主要在欧洲。
二战历时六年.世界80%人口被卷入战争.战场遍布欧、非、亚及太平洋岛屿,参战国也多,武器(如原子弹)的破坏力更强。
②性质不同。
一战是由帝国主义争夺世界的矛盾斗争而引发的,基本上是帝国主义战争;二战则是法西斯势力疯狂侵略扩张引起的,主要是反法西斯战争。
③一战的导火线是突发事件.二战则是由局部战争到世界大战,更具有世界性。
萨拉热窝事件不久,一战全面屠发。
二战则是中国的抗日战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等先期爆发,德国突袭波兰后再全面烽发。
④参战国成分有很大差别。
一战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及其附属国参战;二战的参加国有帝国主义国家、法西斯国家、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参战,而且形成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联合作战。
⑤对帝国主义的打击更大。
二战打垮了德日意法西斯国家。
削弱了除美国以外的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⑥更大地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殖民体系迅速瓦解;东欧8国、亚洲4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4.分析一战后英国在欧洲问题上的政策分析
“一战”后至“二战”期间,英国对欧洲大陆政策的变化及带来的后果。
(1)推行反共政策:
十月革命后,参加协约国武装干涉苏俄.遭到失败。
20世纪60年代,竭力引诱法西斯德国进攻苏联。
(2)“一战”后,继续推行欧洲“势力均衡”政策,反对过分削弱德国,并拒绝与法结盟。
(3)在对德赔款问题上实行扶植政策.使德国战争赔款问题不了了之,增强了德国的实力。
(4)英国参加签订的洛迦诺公约,提高了德国的政治地位.加快了军国主义的复活。
(5)20世纪30年代,对欧洲法西斯势力采取绥靖政策;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纵容德意武装干涉西斑牙;制造慕尼黑阴谋,助长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二战”爆发后,坐视波兰灭亡结果自食其果,英国本土遭到狂轰滥炸。
(6)丘吉尔上台后,放弃绥靖政策,使希特勒入侵英国本土的计划无法得逞。
(7)苏德战争爆发后,英国明确支持苏联的反法西斯战争.加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结果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灭亡,保卫了英国的安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贡献。
第三单元二战后的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
【单元特征整合】
一.战后世界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
1.经济特征
⑴经济状况:
①战后-50年代初的经济恢复:
依靠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马歇尔计划援助。
②50-70年代的高速发展:
依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第三次科技革命;政治改革等。
③70年代以来的“滞胀”:
生产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
⑵经济模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普遍发展。
⑶经济格局:
①战后初期:
美国确立了世界经济霸权地位,西欧、日本受控于美国;
②70年代,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呈现三足鼎立局面;
③80年代末以来:
经济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⑷经济结构: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一系列新兴产业的产生;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2.政治特征
⑴各国内部:
通过实行社会改革,推行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实现了政局的稳定。
⑵资本主义内部政治格局的演变:
①战后初期:
美国独霸资本主义世界;②60-70年代:
形成三足鼎立的政治格局;③80年代以来,形成战略伙伴关系,各国相互竞争,相互合作的均势加强。
⑶各国与殖民地、第三世界关系的演变:
①战后初期:
殖民体系崩溃;西方国家企图推行原来的炮舰政策,恢复旧秩序,遭到失败。
②70-80年代:
西方国家借助于国际经济循序,继续剥削第三世界;
③80年代末以来:
西方国家以“政治民主化”为借口向第三世界国家施加压力,引起一些国家政局动荡。
二.战后国际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
1.战后初期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⑴表现:
苏联的恢复;东欧、亚洲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及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⑵原因:
二战中,共产党为首的人民力量的壮大;帝国主义的削弱;苏联的作用。
2.50-80年代各国的改革及挫折:
⑴表现:
苏联、东欧各国的改革及挫折;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⑵原因:
各国照搬苏联体制出现了诸多弊端;改革过程中旧体制未得到根本改造。
3.80年代末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曲折:
⑴表现: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⑵原因:
苏联模式未得到根本改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误;西方的“和平演变”
三.战后的国际关系
1.1945-50年代中:
⑴1945-1947年两极格局初步形成:
战后重新确定美苏的势力范围;成立联合国;处置战败国。
⑵1947-50年代中期两大阵营的对峙:
美国对苏联、东欧“冷战”;苏联、东欧反“遏制”。
2.50-80年代:
⑴两极格局下的美苏争霸:
三个阶段。
⑵两大阵营的瓦解、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资本主义阵营瓦解,呈现三足鼎立局面;社会主义阵营瓦解;第三世界的兴起。
3.80年代末以来:
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
⑴原因:
七八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苏联的解体加速了这一趋势。
⑵表现:
美、日、欧、俄罗斯、中国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关系的发展。
⑶影响:
有利于世界的安全与稳定。
四.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和第三世界的兴起(略)
【重点、难点突破】
1.二战后,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矛盾
世界当代史,主要指1945年9月以来的历史,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冷战和激烈竞争的阶段,是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发展的历史。
其表现为:
美苏之间;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和平共处并导致苏联的解体;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剧变,使社会主义运动呈现探索符合本国情模式的发展趋势;西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和调整;第三世界发展中的新兴国家和力量的兴起;第三次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和发展,对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以上可以看出,世界当代史包含着错综复杂的各种矛盾,可以从以下几个矛盾分析:
1.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包括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封锁、政治渗透、军事威胁到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冷战、缓和、竞争、共处的过程。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二战后超级大国和发达国家间的矛盾,表现在经济上的对抗、霸权主义和反霸权主义的斗争。
3.殖民地、半殖民地、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同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这一矛盾比二战前更为突出了。
一般经历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反对宗主国殖民剥削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以及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争取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斗争,新兴国家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巳由以前的对抗关系发展到控制和反控制、争斗和协调的关系。
4.社会主义国家间和前社会主义国家内的矛盾。
这是二战后,及苏东解体后出现的新问题,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出现了控制和反控制的斗争,霸权主义和维护社会主义国家主权的斗争,并一度出现武装冲击.如苏南冲突、匈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