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医药生物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020676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港澳大湾区医药生物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粤港澳大湾区医药生物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粤港澳大湾区医药生物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粤港澳大湾区医药生物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粤港澳大湾区医药生物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粤港澳大湾区医药生物行业分析报告.docx

《粤港澳大湾区医药生物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港澳大湾区医药生物行业分析报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粤港澳大湾区医药生物行业分析报告.docx

粤港澳大湾区医药生物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医药生物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3月

目录

一、医药、器械和精准医疗是大湾区发展重点4

1、科研资源共享5

2、跨境医院管理,医疗资源共享6

二、粤港澳地区医药上市公司云集6

1、深圳市7

2、广州市8

3、珠海市8

三、产业集群、人才资源、交通服务大湾区区域优势12

1、产业集群12

2、人才汇集15

3、资本助力16

4、资源便捷17

四、关注创新药、基因检测和高端器械18

1、创新药19

2、基因检测20

3、高端医疗器械20

五、相关企业22

大湾区规划纲要为区域内的生物医药企业带来历史性机遇,规划明确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生物技术等发展壮大为新支柱产业,建议聚焦创新药、基因检测和高端器械三大领域,创新药方面重点关注海普瑞、丽珠集团和众生药业;基因检测方面建议关注华大基因、达安基因和金域医学;医疗器械方面建议关注迈瑞医疗、开立医疗和理邦仪器。

生物医药是规划纲要的重点发展产业: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共同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蛋白类等生物医药、高端医学诊疗设备、基因检测、现代中药等是重点发展的方向。

纲要着重强调要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个中心城市作为核心,辐射周围区域的发展,调动区域之间联动、资源共享,实现科研资源共享,跨境医院管理和医疗资源共享。

大湾区区域优势明显:

1)产业集群:

广东省产业园云集,推动生物医药产业规模高速增长。

纲要提及港澳应与内地机构加强合作,加强生物科技创新,推进生物产业集群建设;2)人才汇集:

一直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凭借发达的经济和开放的环境,长期维持着人口及人才的净流入。

大湾区高校林立,为大湾区的发展提供了内驱动力;3)资本助力:

大湾区资本市场发达,金融活动频繁。

各种金融活动中,大湾区的上市企业大多都参与投资设立医疗生物产业基金,不仅提高投资的目的性和效率,也帮助基金设立者培育新兴业务,实现业务升级转型;4)资源便捷:

大湾区内广深港客运专线,港珠澳大桥等连结多个重要城市的交通网络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规划继续支持开发深茂铁路、南沙港铁路、广中珠澳高铁等项目。

发达的交通可加快城市间资源流动和人才流动,促进生产资源在各城市间合理分布。

粤港澳地区医药上市公司云集:

大湾区的深圳、广州和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生物医药一直是广东省多个城市发展的重心,深圳和广州分别是第一批和第二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

目前大湾区内在A股、新三板、港股上市的生物医药公司分别有36家,25家和53家,涵盖医疗器械、化学制药以及中药等。

,涵盖医疗器械、化学制药以及中药等。

生物医药一直是广东省多个城市发展的重心,深圳和广州分别是第一批和第二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

一、医药、器械和精准医疗是大湾区发展重点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共同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规划了粤港澳大湾区近至2022年,远至2035年的发展方向。

纲要详细叙述了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现代产业以及人文发展等重点领域的发展目标,并要求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本次规划纲要强调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个中心城市作为核心,发挥比较优势做优做强,带动周围区域的发展。

在医药方面,香港拥有较高水平的医疗技术,同时也是中医药及健康产品的枢纽,拥有多个历史悠久、口碑良好的中药品牌,如位元堂、马百良等。

澳门也重视中医药的发展,同时,作为世界旅游中心和对外交流的窗口,向外传输交流中华医学文化的功能日益显现。

广州作为我国最早开放的港口之一,中药、制药、流动等各领域发展都较为均衡。

深圳注重创新,拥有多家国内顶尖的创新研发制药、医械企业,葛兰素史克等国际一线制药企业也选择落户深圳。

港、澳、广、深将凭借各自文化、技术和经济的优势,通过调动区域之间联动、资源共享,辐射周围区域的发展,实现在蛋白类等生物医药、高端医学诊疗设备、基因检测、现代中药等重点发展的方向的共同进步。

1、科研资源共享

《纲要》提出要研究制定专门办法,对科研合作项目需要的医疗数据和血液等生物样品跨境在大湾区内限定的高校、科研机构和实验室使用进行优化管理,促进临床医学研究发展。

大湾区内有多所著名医疗高校,如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等,推进科研资源共享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各高校的科研教学实力,实现医学科技创新。

教学实力提高也有助于人才培养,向大湾区内的各大医疗公司输送研发人才,提高企业研发实力,实现从科研到应用的过程。

2、跨境医院管理,医疗资源共享

《纲要》支持港澳医疗机构在珠三角九市以独资、合资或合作的方式设立医疗机构,建立医疗联合体和区域性医疗中心。

截至目前,平安好医生已与香港联合医务集团(772.HK)、郑和医健公司进行合作,连结北京、上海、及大湾区的社区医院和社区中心网络资源,使用户可在线上享受到面对面的优质线下基层医疗服务,打通了大湾区内的医疗资源流动。

此外,纲要还要求加强医疗卫生人才联合培养和交流,开展传染病联合会诊,鼓励港澳医务人员到珠三角九市开展学术交流和私人执业医务人员短期执业,使得大湾区内的医疗人才资源可以自由流动。

二、粤港澳地区医药上市公司云集

粤港澳大湾区涵盖深圳、广州、珠海、东莞、江门、中山、佛山、惠州、肇庆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形成“9+2”城市群,2017年末总人口约7,000万人,约占全国的5%,经济总量超过10万亿人民币,约占全国的11.6%,是目前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为2017年数据

生物医药一直是广东省多个城市发展的重心,以深圳、广州、珠海为例:

1、深圳市

2017年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超过2400亿元,生物产业增加值约300亿元,增幅达24.6%。

深圳是首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之一,核心区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通过建立完整的生物产业技术支撑平台和产业配套系统,使深圳成为国内最具竞争力的创新药物研发及产业化基地、技术含量最高的医疗器械产品生产基地。

当前深圳生物制药产业全国领先,不仅拥有海普瑞、翰宇药业等国内一线制药企业和迈瑞医疗、开立医疗等国内医疗器械巨头,世界前三生物药企葛兰素史克和赛诺菲安万特也先后落户深圳,医药产业氛围浓厚,企业研发实力强劲。

深圳共有23家上市公司,其中16家在A股上市,2家在港股上市。

2、广州市

2017年工业总产值超700亿元,广州是第二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重点发展基因工程药物、现代中药、化学合成创新药、海洋药物等四大特色领域,着力发展生物农业,推进生物服务业(生物技术研发)发展。

政策上也采取经费奖励等方式扶持医药生物产业,鼓励创新研发。

目前已形成了以化学制药、现代中药和医疗器械为主体,辅以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体外诊断和海洋药物等特色产业的产业体。

全市118家药品生产企业,592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724家生物与健康高新技术企业。

3、珠海市

2017年珠海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近300亿元,共有药品生产企业36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47家,上市公司14家(含港股及新三板),初步形成了医疗研发、制造、销售的全产业链,产业规模总体排全省第三。

产业结构上看:

药品产值接近60%,但占比呈下降趋势,保健食品、医疗器械占比上升,且增长较快。

根据规划的布局,珠海加快建设粤澳合作横琴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横琴中医药科技岛)、金湾生物医药产业园(金湾生物医药谷)等,重点推进中医产业的建设。

目前大湾区内在A股、新三板、港股上市的生物医药公司分别有36家,25家和53家,涵盖医疗器械、化学制药以及中药等细分领域。

三、产业集群、人才资源、交通服务大湾区区域优势

1、产业集群

医药生物产业是当今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

纵观全世界,高新技术大多出自于创新集群的生物医药园区,例如美国旧金山湾区在创新专利、就业数量、实验室空间等排名全美第一,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顶尖实力。

产业集群利于技术交流和管理,也容易获得政府和政策的支持,可以说基于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是国外众多运行成功的生物医药园区的共同特征。

中国产业集群现象也非常明显,1991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准建立共计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多数涉及生物技术产业。

近年来,随着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国内医药产业基地、生物园、药谷等也持续升温。

借助政策春风,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园蓬勃发展,以深圳为例,目前形成了南山医疗器械产业园、大鹏新区国际生物谷等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产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2017年超过2400亿元。

粤港澳三地在医药生物方面各有所长。

香港的医疗水平高,与国际接触紧密,新药上市快于国内;研发能力强,很多尖端科研技术亟待成果转换。

澳门中药研究领先,且可作为向国际推广中医药文化的窗口。

深圳是国家首批生物产业基地,2017年生物和生命健康产业规模突破了2000亿元,新一代测序能力位居世界第一,拥有全国唯一的国家基因库。

港澳应与内地科研机构加强合作,加强生物科技创新、推进生物产业集群建设。

《纲要》特别提出要继续建设横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

该产业园已于2011年开启,作为《粤澳合作框架协议》的一个重要项目,旨在推进粤澳更紧密合作、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并将中医药推向国际(主要是葡语系国家)。

发展势头良好,截至2018年6月30日,该产业园累计注册企业85家,涉及中医药、保健品、医疗器械、医疗服务领域,其中澳门企业24家。

此次在《纲要》中再次明确了整合广东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产业的优势和澳门的人力科技资源,打造集中医医疗、养生保健等于一体的国际中医药产业基地的目标。

该产业园将借助《纲要》获得更长远的发展,也利于港澳与内地科研机构共同建立国际认可的中医药产品质量标准,推进中医药的标准化、国际化。

2、人才汇集

一直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凭借发达的经济和开放的环境,长期维持着人口及人才的净流入。

一是由于大湾区就业机会多,且工资平均水平高,尤其是香港和澳门的薪资水平远高于内地,在全球范围内都有较强的竞争力。

在内地城市中,智联招聘统计的数据显示,2018年春季求职期平均薪酬全国最高的内地几个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和广州,东莞和佛山排在全国第六和第九。

二是各地都推出了人才引进计划,通过各项优惠吸引海内外的优秀人才。

例如香港有“优秀人才入境计划”,是一项设有配额的,旨在吸引高技术人才留港定居的人才引入计划。

广州与深圳也设有类似人才引入计划,给予在科技创新、学术教育、文化艺术等领域具有卓越才能的人才落户优惠。

除了吸引外地的人才,区域内高校林立,为大湾区培养输送人才。

香港和澳门教学水平高,教学风格国际化,香港大学医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的医学院不仅培育了港澳本地的人才,也吸引了内地及海外的优秀学子。

珠三角九市中广州市的教育资源最丰富,拥有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两所“985”大学和南方医科大学等医学专科大学,为大湾区的发展提供了人才动力。

3、资本助力

大湾区资本市场较为发达,体现出体量大、金融活动频繁的特点。

香港作为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金融产业十分发达,可以提供最便捷的投资、融资服务,助力大湾区产业发展。

澳门对接葡语国家,发挥中葡基金总部落户澳门的优势,承接中国与葡语国家金融合作服务。

广州是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经济多元化,为大湾区建设提供多方位支持。

深圳依靠深圳证券交易所对资本市场触手可及,金融活动频繁,为大湾区发展提供资本力量。

本次规划将继续大力发展金融产业,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港、澳、广、深四城市在金融业的发展上各有侧重,方向明确,其余珠海等市也被规划支持发展特色金融服务业。

在各种资本活动中,设立产业基金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投资方式。

大湾区的上市企业大多都参与投资设立医疗生物产业基金。

医药行业的研发具有时间长、风险大、资金需求大的特征。

一般说来,一个新药研发项目需要花费数十年,投入超过10亿的资金,资金的投入贯穿了整个研发流程。

产业基金一般专注于某一领域,对业务理解较普通金融资本更为深入,投资目的性强、效率高,可以更快更准发现优质项目;反过来,也帮助基金设立者培育新兴业务,实现业务升级转型。

深圳在国内创新研发方面领先,高新技术产值与其对经济总量的贡献率在全国均排前列。

背靠大湾区资本市场,板块龙头企业、有潜力的高成长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均有望受益于资本的加持,加速研发转化成果、提升创新效率,将深圳乃至大湾区建设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中心。

4、资源便捷

大湾区的交通建设也是本次规划的重点。

城市轨道是城市群发展的基础,发达的高铁和城际轨道网络有助于吸收容纳更多的人口和产业布局。

截至目前,大湾区内广深港客运专线,港珠澳大桥等连结多个重要城市的交通网络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粤港澳大湾区目前人口接近7000万,随着大湾区的进一步开发和建设,人口将继续增长,交通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方面,广州市规划将推进深茂铁路、南沙港铁路、广中珠澳高铁等项目,推动广深港高铁引入中心城区,推动广州地铁线网向佛山等周边城市延伸,推进轨道交通的互联互通。

深圳市将打造大湾区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一流空港经济区。

东莞市也将加快赣深客专东莞段,佛莞城际的建设,开通穗莞深城轨,推进大湾区城市轨道的连通。

发达的交通网络可加快城市间资源流动,促进生产资源在各城市间合理分布。

在人才流动方面,规划特别强调要加强医疗卫生人才联合培养和交流,开展传染病联合会诊,鼓励港澳医务人员到珠三角九市开展学术交流和私人执业医务人员短期执业。

便捷的交通将有利于人才的流动。

四、关注创新药、基因检测和高端器械

近年来,国家在政策上加大对药品医疗器械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引进众多高端科研人才和先进科学技术,国内投融资环境改善,医药产业投资基金规模发展壮大,我国创新环境不断改善。

国家宏观战略从“仿制药战略”向“创新药战略”转变。

2016年以来国家先后下发了多个重大文件,从改革临床试验管理、优化审评审批、推行药品持有人制度(MAH)等方面,鼓励药品医疗器械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

大湾区规划明确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生物技术等发展壮大为新支柱产业,蛋白类等生物医药、高端医学诊疗设备、基因检测、现代中药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重大产业项目。

大湾区在创新药、基因检测和高端医学诊疗设备在产业、技术和人才资源优势明显。

1、创新药

近年来随着国家MAH制度的实施、接受境外临床试验数据等相关政策的推广以及高素质人才的引流回国,国内医药行业的创新环境不断改善,医药企业通过投资、并购或引入感兴趣的标的药物资源。

部分企业先行,获得大量的研发管线、在研药品、独家药品、市场最大规模药品等各种优质产品,从而进一步拓展了公司的经营能力、帮助公司调整自身战略部署,增强自身竞争力,建议关注在创新药布局走在前列的海普瑞、丽珠集团和众生药业等

2、基因检测

据BBCResearch统计,2012-2015难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维持10-30%左右的增长,2018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17亿美元。

中国基因检测市场渗透率还不高,整体规模达百亿,平均增长速度为20%。

大湾区规划:

支持依托深圳国家基因库发起设立“一带一路”生命科技促进联盟,生物技术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四大新支柱产业之一,基因检测作为十大重点培育产业。

深圳和广州在基因领域走在前列,深圳作为国家首批生物产业基地,生物产业规模全国居前,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技术研发不断突破,深圳国家基因库建设有序推进,为发展生命健康产业提供了坚实的科研基础和技术储备。

新一代测序能力与超大规模生物信息计算与分析能力位居世界第一,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疾病筛查等示范应用有序推进,华大基因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基因组研发与科技服务机构。

广州也涌现出达安基因、凯普生物和金域检验等基因检测的上市公司,广州将基因检测列为新业态抢先领跑工程。

建议关注基因测序领先企业华大基因、基因检测领先企业达安基因和积极布局基因检测的第三医学检验龙头金域医学。

3、高端医疗器械

国家医疗器械的政策导向同样是鼓励创新和转型升级,2014年以来,《中国制造2025》、《“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医药工业规划指南》均提出支持国产高端医疗器械的发展。

2016年11月发布的《医药工业规划指南》中,医学影像产品、体外诊断产品、治疗设备、植入介入产品等高端医疗器械作为重点发展方向。

2017年中国医疗器械的市场销售规模约为4400亿元,随着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全国已经形成了三个医疗器械产业聚集区,分别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及京津环渤海湾三大区域产业聚集区。

据不完全统计,三大区域医疗器械总产值和总销售额均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三个产业聚集区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约占全国总数的59%。

(鸿远医疗器械咨询)

广东省医疗器械产业在全国占有约1/6份额,是产业基础和发展速度都名列前茅的重点省份。

近年来,广东省医疗器械产业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全省医疗器械产值年均增长率为25%左右,2017年广东省医疗器械总产值突破千亿元。

广东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具有区域集中分布的特点,相关企业主要分布在经济基础较好、制造业较发达的深圳、广州、佛山、珠海等珠江三角洲的核心地区。

近年来,广东省通过建立医疗器械产业园,进一步促进医疗器械产业集中化和规模化,为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打造了更为坚实的基础,较有代表性的医疗器械产业园有深圳市南山区和坪山区、广州市科学城、中山市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东莞市松山湖等聚集区。

大湾区已有10多家器械上市公司,在行业占据优势地位,目前,深圳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超过700家,总产值超过400亿元,占我国医疗器械市场总规模约8%左右。

并且涌现出迈瑞、理邦、先健、开立、稳健、新产业等一批优秀企业,其中40多家企业进入“亿元俱乐部”。

建议重点关注器械龙头迈瑞医疗、专注彩超的开立医疗、POCT后起之秀理邦仪器。

五、相关企业

大湾区规划纲要为区域内的生物医药企业带来历史性机遇,规划明确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生物技术等发展壮大为新支柱产业,建议聚焦创新药、基因检测和高端器械三大领域,创新药方面关注海普瑞、丽珠集团和众生药业;基因检测方面关注华大基因、达安基因和金域医学;医疗器械方面关注迈瑞医疗、开立医疗和理邦仪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