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01733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209 大小:144.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9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9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9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9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20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一年级学生大部分是上过幼儿班,还有些学生是从外地转入的。

他们天真可爱,活泼调皮。

据幼儿班老师介绍,这些学生各方面的差异较大。

有的活泼开朗,还有个别学生智力低下,接受能力差。

开学初,经过和学生初步接触了解,这些学生由于常规训练少,一些起码的常规知识都不懂,他们还像在幼儿班一样没有任何约束,想来就来,要走就走,上课时乱走乱动。

本学期施行的实验教材,主要是开拓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

因此,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难点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四、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1)注意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

(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3)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4)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5)联系儿童实际、根据学生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重视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建立数感。

3、计算教学应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4、根据儿童生活特点,从感必经验出发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5、通过“用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意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6、设计安排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注意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7、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教学方法应体现开放性和创造性。

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尽量注意使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

8、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学具。

 

六、教学进度安排(见附表)

教学进度安排2012.9

月份

周次

单元

教学内容

页码

课时数

9

2

准备课

2~8

2

2

2

位置

9~13

3

3

3~4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4~33

10

1、1~5的认识

3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5

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2

4~6

认识图形

(一)

34~38

3

3

10~11

7~13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39~72

20

1、6、7的认识和加减法

5

2、8、9的认识和加减法

5

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

4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4

整理和复习

2

11~12

14~15

11~20各数的认识

73~83

5

1、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

2

2、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

实践活动:

数学乐园

1

16

认识钟表

84~87

2

2

17~19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88~103

12

1、9加几

2、8、7、6加几

3、5、4、3、2加几

整理和复习

20

总复习

104~111

4

第一单元:

准备课

单元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第2——5页的内容,第2、3页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图中有教师、学生、鲜花、树木、楼房,人和物的数目注意用到10以内的各数。

新教材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将数扩展到20,而且画面中,每个数量出现了多种角度数的话,还会数出很多,这就给予学生创设了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

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数画中的事物,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的能力,并不要求都数到,只要教师心中有数,在学生数出以后能给及时正确的评价即可`。

单元教学目标:

1、在和谐愉悦的探讨氛围中,了解学生的数数和认数情况。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3、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充分利用材料资源,渗透思品教育。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学生数数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的数感。

2、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3、引导组织好学生小组学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合作学习的快乐及要求。

单元课时安排:

约2课时

第一课时数一数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具准备

1、挂图或幻灯片,内容是课本第2~3页学校开学图。

2、小黑板一块,内容是课本第4页1~10的各数实物图。

3、1~l0各数的数字卡片l0张。

教学过程3。

一、引入谈话

师:

小朋友,你们已是一年级学生了。

这一节,我们上的是数学课,师:

数学课要学什么本领呢?

它要学的知识可多呢!

二、新授

1、教学“学校开学图”。

出示放大图。

(指着挂图向学生讲解)

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么?

(1)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2)指明学生说一说。

(3)问:

图上有几座房子?

有几面红旗?

师:

一座房子,一面红旗都是1件东西。

问:

找一找还有什么的数量是1的?

(板书“l”,全班同学读两遍。

(4)问:

有几个同学向老师行礼?

(2个同学)有几个同学跳绳?

(2个同学)

问:

图里还有什么数量是2?

小结:

2个同学向老师行礼,2个同学在跳绳,2个同学进学校……,它们的数量

都是2。

(板书“2”,全班跟读两遍。

(5)问:

谁能说一说有几个小朋友踢足球?

问:

图中还有哪些数量是3的?

小结:

3个同学踢足球,3朵红花,3朵黄花,它们的数量都是3。

请注意“3”的

样子。

(板书“3”,全班读两遍)

(6)问:

谁能说一说用哪个数字来表示垃圾桶有几个?

(7)问:

谁知道4数完以后该数几?

(老师板书“5”)

问:

图上还有什么数量是5的?

(8)问:

谁能说出数5以后是数几呢?

(9)师:

空中有7只飞鸟,就用7表示。

(板书“7”,跟读两遍)

(10)问:

7是在什么数的后面?

(在6的后面)数完7以后数几呢?

(板书“8”)

(11)师:

数完8后数什么数呢?

(板书“9”,跟读两遍)

请找出表示9的物体来。

(图上有9个女同学)

(12)问:

请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男同学?

(板书“10”,读两遍,齐读从1数到10。

小结:

这幅图帮助我们认识了1—10的各个数。

这幅图我们书上也有,就在课本的第2、3页上,(打开书)找一找课本的“2”,“3”在哪里?

2、数一数、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实物的个数可以用我们刚才所学的1—10来表示。

3、10个数字与图形搭配。

(4)用同样的方法认识7、8、9、10及图形。

(5)小结:

这10个数,我们几乎天天都要用到它,大家一定要记牢。

(6)巩固认数

看图找数交朋友游戏。

三、课堂总结

今天是小朋友们第一天上数学课,大家都很认真听讲,值得表扬。

希望下节数学课的时候,大家勇敢一点,举起你们的小手,回答问题好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比多少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精神以及用数学的意识。

教具准备

主题图、小白兔图、砖图、小猪图和木头图。

学具准备

三角形、圆片、小花等学具。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三只小猪》

二、新授

1、出示主题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

图上画的是什么?

2、师:

这一天,河里的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

咦,那边为什么这么热闹?

原来是热心的小猪们正在帮小白兔盖房子。

房子旁边的桌子上摆满了好吃的东西,这肯定是热情好客的小兔子们用来招待小猪们的。

3、教学“同样多”。

(1)有几只小猪?

几只小兔?

小兔子们正在干什么?

1只小兔搬了几块砖?

(出示兔子和砖一一对应图)

那4只兔子共搬了几块砖?

有多余的兔子吗?

有多余的砖吗?

师:

没有多余的兔子,也没有多余的砖,那我们就说兔子的只数和砖的块数同样多。

(板书:

同样多)

(2)找一找,图上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

(3)小组交流,指名反馈。

4、教学“多”“少”。

(1)找一找,图上有不一样多的两样东西吗?

学生说,教师现场板书,并适机提问:

谁多?

谁少?

5、刚才我们知道了“同样多”“多”“少”,那你们知道图上还有什么东西可以比吗?

课间活动

三、动手摆一摆

(1)教师摆橡皮图片和铅笔图片,学生模仿。

(教师强调一个对着一个摆。

学生同桌互相说:

橡皮和铅笔同样多

(2)学生随意摆学具个数。

数一数自己的学具,再和同桌比一比,看看谁多?

谁少?

在小组内比一比。

四、练习

完成练习一的第3题、第4题。

五、发散练习

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看一看,比一比教室里的物体,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位置

单元教材分析:

“位置”的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儿童在生活中对上、下、前、后、左、右已有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如某个同学在第几组第几个的情况,使学生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进行编排。

也就是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如汽车站牌、左右手的作用教室的座位等引入教学,在各种操作、探索的活动中,观察、感知、猜测、感觉“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

在亲身经历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之后,引导学生把空间方位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