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新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01316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50.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新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精品新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精品新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精品新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精品新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新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docx

《精品新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新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新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docx

精品新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新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四年级上册教材目录

溶解/声音/天气/我们的身体

溶解

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2、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

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5、溶解的快与慢

6、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声音

1、听听声音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3、声音的变化

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5、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6、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7、保护我们的听力

天气

1、我们关心天气

2、天气日历

3、温度与气温

4、风向和风速

5、降水量的测量

6、云的观测

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我们的身体

1、身体的结构

2、骨骼、关节和肌肉

3、跳动起来会怎样

(一)

4、跳动起来会怎样

(二)

5、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6、口腔里的变化

7、呵护我们的身体

 

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

不容易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容易溶解和不容易溶解的现象,

能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研究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在观察比较活动中,能够意识到细致的观察才会使描述更准确。

严格按照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

【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

食盐1、沙1、面粉1、装水烧杯3、筷子1、玻棒1、水槽1、漏斗1、滤纸3、铁架台1。

(沙在使用前淘干净。

【教学过程】

一、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1.学生观察实验:

取一小匙食盐和一小匙沙,分别放入两个盛水的玻璃杯内,不搅拌,静静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

过一会再搅拌,观察它们的变化。

2.学生汇报观察现象:

食盐在水里的变化是怎样的?

沙在水里呢?

(注意纠正学生的汇报:

食盐在水里容易溶解,沙在水里不容易)

 3.组织讨论:

哪些现象使我们可以判断出"盐在水里容易溶解"?

哪些现象能使我们判断"沙在水里不容易溶解"?

(板书食盐的溶解现象和沙不容易溶解现象。

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1.教师讲解:

食盐在水里很容易溶解,形成了的溶液我们可以叫做食盐溶液;沙在水中不容易溶解,我们则把它叫做沙和水的混合物。

那面粉在水中会怎样呢?

2.学生实验:

取一小匙面粉,放入一个盛水的玻璃杯内,静静观察一会儿,看看面粉在水里的变化,然后再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会儿,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3.组织汇报:

面粉在水中容易溶解吗?

把它放置一会儿我们还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4.教师引导描述:

面粉水中是什么样的状态?

5.讨论:

面粉、沙、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6.教师引导:

为了作进一步的观察,我们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

演示折纸和过滤实验的规范操作,注意不要将液体溅到滤纸外,倒入漏斗中的液体液面要略低于滤纸的上沿。

7.学生实验:

分别做过滤食盐溶液和沙和水的混合物以及面粉和水的混合物,并观察滤纸,汇报观察结果。

8.交流实验结果,整理对溶解的新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

(提醒学生:

溶解的溶字要注意纠正写法,区分溶、熔和融。

板书设计:

第二课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实验中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

装水烧杯4、筷子1、高锰酸钾1、小药勺、食盐1、沙1、面粉1。

【教学过程】

一、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

1.引导想象:

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2.教师讲解:

为了清晰地观察到溶解的过程,我们用一种有颜色的物质来做溶解实验。

教师出示高锰酸钾。

(教师取放演示要规范,这是学生首次接触化学药品)

3.引导观察描述:

高锰酸钾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

4.学生实验:

在一个装水的烧杯内,轻轻地放入几小粒高锰酸钾,先静观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分散现象,然后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下水,继续观察水和高锰酸钾的变化。

(注意学生对观察到的细节地描述)

6.学生汇报:

高锰酸钾在进入水的前中后有什么样的变化?

它在水中溶解了吗?

它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有什么异同?

二、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观察记录实验:

进一步观察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比较它们在水中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观察结果可直接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

变成的微粒大小

在水中的分布

是否沉淀

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

是溶解还是没溶解

2.小组交流:

修正描述和记录。

3.全班讨论交流:

物质是否在水里溶解了,我们能观察和区别吗?

我们是怎样观察和区分的呢?

4.整理记录:

学生对溶解特征的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三课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一些液体能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溶解于水,另一些液体则不能。

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一些液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细致、客观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进一步深化溶解的概念。

【教学难点】观察和描述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

烧杯2、酒精1、食用油1、醋1、筷子1、装水试管3、试管架1

【教学过程】

一、观察胶水和洗发液是怎样溶解的

1.教师引入:

我们知道有些固体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形成透明、稳定的溶液。

那么液体是否也能像食盐和高锰酸钾那样溶解在水中呢?

谈谈你们的经验。

2.教师提问:

“那么液体之间是怎样溶解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胶水和洗发液在水中的现象。

3.组织分组实验:

取一小勺胶水或洗发液慢慢地倒入盛水的烧杯中。

(实验前一定要明确观察目的。

4.引导学生观察:

它们在水中是漂浮的还是下沉的。

它们在水中是怎样扩散的?

轻轻搅拌后有什么现象?

搅拌后胶水或洗发液在水中溶解了吗?

5.交流:

与食盐和高锰酸钾相比,胶水或洗发液的溶解有什么特点?

(注重描述)

6.整理胶水或洗发液在水中的溶解过程记录在笔记本上。

二、观察醋、酒精和食用油是怎样溶解的

1.组织观察:

醋、酒精、食用油三种物质。

2.预测:

醋、酒精、食用油三种液体在水中会怎么样?

3.组织实验:

在三个试管中各盛约15毫升的水,分别往试管中加入1-2毫升醋、酒精和食用油。

充分振荡后静置观察。

(教师要做好演示实验,观察要做记录。

4.组织交流:

描述这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5.组织讨论:

醋和酒精的溶解与胶水或洗发液的溶解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与醋和酒精的溶解相比,食用油在水中有什么特点?

食用油能溶解在水中吗?

6.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洗涤剂会怎样?

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如果时间充足可在课堂上完成此实验。

7.整理记录:

我们如何来区分液体之间的溶解或不容易溶解的现象?

三、拓展:

课后继续观察还有哪些物体也能互相溶解。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四课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一些气体也容易溶解于水。

过程与方法:

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进行气体溶解于水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溶解实验中认识到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教学难点】研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

装30毫升水的烧杯2、筷子1、小勺2、食盐20克、苏打20克、汽水1、开瓶器1、注射器1。

【教学过程】

一、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学生观察:

打开桌上的纸包,说说知道里面是什么吗?

2.教师提问:

给20克的食盐和20克的小苏打同时放在同样多的水中做溶解实验,猜一猜,食盐和小苏打谁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强?

3.引导实验设计:

怎样进行这个对比实验比较公平?

4.组织学生实验:

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5.汇报交流:

2.观察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教师出示汽水一瓶,摇一摇请学生观察液体中出现的气泡。

2.教师解释:

我们在摇瓶子时从液体里逸出的气泡这就是溶解在饮料中的气体。

知道是些什么气体吗?

3.学生实验:

观察溶解在汽水里的二氧化碳

4.介绍操作步骤:

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体,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然后慢慢地往外拉(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注射器里的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5.提问:

怎样解释注射器里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6.整理本节课的认识记录到科学笔记本上。

(参考P10)

拓展:

怎样观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气?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五课溶解的快与慢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将对比实验这种科学的方法运用到解决同类科学问题的研究当中去,发展公平实验的意识。

体验研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

【教学重点】方糖溶解实验的研究

【教学难点】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相同条件的控制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

筷子1、玻璃杯2、热水和冷水、糖块3、食盐1、勺子1、水槽1。

【教学过程】

一、哪一个溶解的快。

1.复习:

一个物体在水中溶解后有什么特征?

2.提问:

取两份同样多的食盐,每份大约10克,同时放入同样多的水中(25ml),观察比较哪一杯中的食盐溶解的更快一些。

3.学生观察实验。

(教师指导对比方法)

4.整理观察信息,交流想法。

5.提出新的条件:

温度对溶解有没有影响呢?

(60摄氏度左右,强调安全。

6.学生观察实验。

(教师进一步指导实验操作)

7.整理观察信息进行交流。

二、加快方糖溶解的研究

1.出示方糖:

一块方糖在水中溶解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2.学生猜想形成假设:

用搅拌的方法可以使肥皂溶解得快;热水比冷水更容易使肥皂溶解;将肥皂切成小块更容易溶解;加更多的水使肥皂溶解得快……

3.制定实验设计。

(小组设计实验,用图示或文字等方法记录设计方案。

(1)小组讨论:

怎样利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每组设计一两个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

(2)各组实验设计交流汇报补充完善。

教师板书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

(重点指导对比实验中变量的控制。

(3)请一组演示其中一个对比实验,其余学生观察评议确保每组都能正确操作。

4.学生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回应假设,总结评价。

(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实验过程中的不足)

5.整理课堂共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

6.下面让我们来吃一块方塘,猜猜看,一块方糖在嘴里溶解需要多少时间?

板书设计:

第六课 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食盐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不能无限量地溶解下去。

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设计“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的实验,并能根据计划开展研究,学会运用数据作出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发展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在溶解实验中能用观察到的事实与他人进行交流,并在制定计划和实验操作中感受科学探究的严谨。

【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