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实验学校科技小制作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01073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5.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星光实验学校科技小制作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星光实验学校科技小制作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星光实验学校科技小制作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星光实验学校科技小制作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星光实验学校科技小制作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星光实验学校科技小制作教案.docx

《星光实验学校科技小制作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星光实验学校科技小制作教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星光实验学校科技小制作教案.docx

星光实验学校科技小制作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1、科技小发明讲座

一、教学内容

激发学习兴趣,认识一些小发明和小制作的例子。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的主要内容.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尝试构思创造方案.

三、教学重点难点:

明白“为什么参加这个兴趣活动”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准备

一些小发明和小制作的事例

六、教学过程:

1.询问学生:

为什么参加这个兴趣活动,你认为这个活动小组主要是学习什么?

2.说明活动作用:

(1)参加县每年一次的三小比赛,争取获奖,好的甚至参加全省全国的创新大赛;

(2)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使自己更聪明.

人类因为有梦想,所以有了各种各样的发明创造。

因为想飞得更高,所以发明了飞机;因为想听得更远,所以发明了电话……生活是这些发明创造的源泉,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却总是能激起人们创造的灵感。

大家一定知道万有引力定律吧?

那还多亏了不偏不倚正好砸在牛顿头上的那颗苹果。

您也许因生活中的种种不方便之处而萌发各种小小的发明创造,以及各种干活多快好省的小窍门,让我们一起分享因您的发明在日常生活中所带来的快乐。

3.小发明和小制作举例:

(1)中国的四大发明。

(2)铅笔的发明:

从碳——两个木条夹——加橡皮,成为现在常用的铅笔。

“妈妈抱”童鞋:

有抱过小孩的朋友一定有这样的感受,下雨天的时候,小孩的鞋子总是会把大人的衣服蹭得很脏。

于是聪明的人们针对这一情况发明了一种特制的童鞋。

这种童鞋和一般童鞋相比,鞋尖上方多出一块半圆形的橡胶“外衣”。

当下雨天小孩鞋子很脏的时候,可以先把那层“外衣”向下翻,把脏的表面隐藏起来,这样大人的衣服就不会被蹭脏。

人们还可以根据需要把橡胶层设计成鲜艳可爱的动物图案,又时尚又实用。

这一发明大受妈妈们的欢迎,于是这种童鞋就有了一个温馨的名字——“妈妈抱”童鞋。

创新作品:

能让色盲者看见的红绿灯

问题提出:

色盲者因为自己生理的缺陷,所以我们驾驶车辆,怎样让他们同样享受自己驾驶的乐趣?

改造方法:

把传统的红绿黄灯图标改造,如红的用圆形,绿的用箭头,黄的用两个竖长方形。

其它说明:

该作品已经申请专利,在这次比赛中获得金奖,并且被评委点名表扬。

创新作品:

不咬纸的回形针

问题提出:

在使用回形针的时候,经常会把纸咬破。

需要资金:

几分钱

改造方法:

1.把回形针的头向外弯曲;

2.在头上加衬衫别针上的小塑料珠

3.简单介绍发明思路,学生尝试完成创造方案。

4.布置下次活动的内容和材料:

(1)内容:

泡沫盆景

(2)材料:

取泡沫塑料一块、钙塑板一块、红色和棕色植绒纸各一小块、塑料盘一只,黄、绿、黑丙烯颜料少许,小刀和胶水。

其它自选材料。

附下次泡沫盆景制作方法

泡沫盆景

废弃的泡沫塑料,经过设计和加工,可以制作成饶有情趣的仿山水盆景。

取泡沫塑料一块、钙塑板一块、红色和棕色植绒纸各一小块、塑料盘一只,黄、绿、黑丙烯颜料少许,小刀和胶水。

制作方法

1.根据你的创意和构思,将泡沫塑料用手和小刀刻挖成大、中、小山体各一块,再将山体底部用美工刀削平。

2.在山体上用颜料涂上颜色,趁颜料未干时再点上层层黑色,使其与山体颜色自然融合产生一种犹如绿色植被的感觉。

3.用美工刀将钙塑板切成长条,顶部削成斜面如屋顶状。

再将长条按需要切成长短不一的小块,制成5—6个房体,再用颜料画出门窗。

4.剪一块比屋顶面积略大些的红色的植绒纸,对折后粘贴在屋顶上作房顶。

5.用美工刀切一小块钙塑板,削成5—6艘船体,画出船舱,用大头针作成桅杆。

6.将棕色植绒纸剪成陆地和岛屿。

7.将制成的各部件根据构想在塑料盘内进行布置,待布局满意后再用白胶进行固定。

2、小发明创造技法-扩大增加法和缩小省略法

一、教学内容

放大和缩小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的主要内容.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尝试构思创造方案.

三、教学重点难点:

放大和缩小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准备:

剪刀、手电筒

六、教学过程:

一、小发明创造技法之扩大增加法

书报上的字太小,老年人看不方便,就借助放大镜来看。

放大镜的作用,就是把字"扩一扩"。

原来的电视屏幕较小,看电视节目费力,所以大屏幕彩电相继问世。

这是把屏幕的面积和电视的体积"扩一扩"。

很多人喜欢看围棋比赛,但棋盘太小,不可能像看篮球一样观战。

于是,把棋盘的面积和棋子的大小"扩一扩",做一个特大的棋盘挂在墙上演示比赛,让棋迷们一饱眼福。

伞是人们常用的挡雨避阳工具,有人将它的面积扩大、再扩大,变成了街头巷尾设摊者使用的晴雨大伞、露天海滨浴场游客享受的太阳伞,使伞又找到了新的用途。

瞧,"扩一扩"、"加一加"也会变得很奇妙,会引发出相当不错的发明。

当你把一样物品进行扩大面积、扩大声音、扩大距离、延长时间、延伸长度、加高高度、增加数目、增添配料等扩增处理,物品的功能和用途可能就会发生本质的变化。

这种"扩一扩"、"加一加"的小发明技法叫作扩大增加法。

新式邮筒一般的邮筒只有一个或二个投递口,信投进去后都混在一起,先拣后分,费时又费力。

上海的李文彪同学设计了一个新式邮筒。

这个邮筒有三个投递口,分别投寄本市、外地和航空邮件。

邮筒里分成三格,而且能旋转。

这样,邮递员开门取信时,只要转内格,就可以按类取信了。

由于收信后不用再拣,就省事多了。

这个小发明就是从增加投递口的个数入手设计的,它在第一届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多功能喷杆山东张桂杰同学发明了一种"多功能喷杆",在第三届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比赛中获一等奖。

他是将原有喷洒农药的单喷杆改成相连的双喷杆,同时喷杆的张角和喷头的方向可以调节。

使用这种双喷杆喷洒农药,可以同时喷两垄,既可以向一个方向喷,也可以在叶片上下对喷,因此提高了喷药效率,也节省了劳力。

这项小发明也是从增加数目着手设计的。

足球射门网上海的滕惠玲同学是个足球迷。

她每次看足球比赛时,总要为球员"临门一脚"功夫差而遗憾万分。

她想到,足球射门得分的功夫,主要是靠平时磨练出来的。

于是,她设计了一个有趣的辅助器材--足球射门网。

她把球门分割成9个小射门区,并在每个区域后面装上1个小网兜。

她还根据射球角度的难易程度,给每个小射门区规定了一个分数,守门员难守的4个死角分数高,容易射进的角度分数低。

这样,教练训练队员时,可按训练的要求,进行有趣的射门比赛。

踢进的球被网兜套住,得分就一清二楚,拾球也方便。

足球专家和教练说:

这个小发明具有实战性、趣味性等特点,是训练射门角度的好帮手,业余、专业运动员都能用。

在第九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中,该发明荣获一等奖。

这个小发明实际上是作者将一个球门分割成了9个小球门,增加了球门的数量。

防滑剪枝剪

当你的发明处于困境的时候,你不妨有意识地把发明目标"扩一扩"或"加一加",也许会拓宽发明的思路。

二、小发明创造技法之缩小省略法

你知道吗?

世界上第一台电脑有一间房子那么大,重30吨。

后来,科学家使用集成元件,使电脑的体积不断缩小,缩到电视机大小,而且功能增强了,从而使电脑迅速普及到千家万户。

现在,又相继出现了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可穿戴式电脑。

电脑越来越精致、小巧的发展变化过程,就是逐步缩小体积、省略部分元器件的结果。

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使用一些袖珍物品,如随身听、袖珍小电筒、折叠雨伞、液晶小彩电等,它们都是通过"缩一缩"技法研制出来的。

缩小后的东西体积小,造价低,便于搬动、携带,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大方便。

运用缩小、缩短、减少、减轻、分解、折叠、卷曲、删减等手段进行发明创造的技法,叫做缩小省略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缩一缩"、"减一减"方法。

这也是一种可行的发明思路。

节省木材的火柴

“嚓”,我们常常划了根火柴,火柴梗燃不到12就扔了,这多可惜!

广西的钱峰同学建议:

把火柴梗的长度缩短13至12,再配一支能插进火柴梗的套管。

用的时候,把火柴梗插进套管。

这样,既节约了木材,又增大了火柴盒的容量。

他的着眼点就在于"缩短长度"。

三角形日历

现在各家使用的日历普遍呈长方形。

山西的关雁龙认为,这样的传统日历样子不新颖,又浪费了纸张。

他从众多图形中选择了三角形,因为它具有外观形状显得最大、能节约近50%的纸张、最易于加工等突出特点。

于是,他将日历芯和日历挂牌均设计成三角形,发明了"三角形日历"。

全国只要有110的日历按三角形设计生产,每天就可节约百万元。

他用"减少面积"的思路,敢于突破人们习惯的旧有模式,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该发明在第五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中获二等奖,并申请了专利。

另外,采用折叠、卷绕的方法也能起到缩小减少体积、重量、长度的作用。

如卷曲:

胶卷、胶布、磁带、钢卷尺、皮卷尺等。

"柔"的物品通过卷曲后由长变短,便于携带;长而"刚"的东西,通过卷曲后则达到了"柔化"、变轻的效果。

折叠:

折叠椅、折叠剪、折叠伞、折叠杯、折叠桌、折叠沙发床、木工用折叠尺等,物体的体积变小,从而节省了空间,增强了灵活性。

伸缩:

伸缩教鞭、伸缩钓鱼竿、拉杆式笔等。

既能拉长使用,又能缩短,收藏、携带方便。

此外,省略也是将一个物品更新的有效方法。

如:

隐形眼镜省掉了镜框和镜架,代之以装在眼睛里的镜片。

数码相机省略掉胶卷,免去了经常换冲胶卷的麻烦。

气球炮竹用五彩气球取代各种火药鞭炮,省去了噪音、空气污染的干扰和火灾隐患。

无线电话省略电话线,再将电话小型化,可将其随身携带。

无线话筒省略电源线,讲话或唱歌非常方便。

当然,不是任何物品都可以缩小、省略的,这要求同学们在发明过程中,既要考虑节省、方便,又要注意某部件在整体中的特殊功能和实用价值,有时也可以用更轻便、方便、耐用的材料或部件来取代物品的某一部分。

教学反思:

3、如何完成一项科学小发明

一、教学内容:

激发学习兴趣,理解完成一项科学小发明的过程。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的主要内容.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尝试构思创造方案.

三、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完成一项科学小发明的过程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准备

一些小发明和小制作的事例

六、教学过程:

完成一件小发明并不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这么简单,它要经过选题、构思设计、制作、实践检验与改进、成功等步骤。

体裁选好后,接着是构思设计。

也就是根据基本的科学原理和经验,设计出选题对象的形态、结构、方法与实施方案。

构思时尽可能想出多套设计方案,再根据可行性与实用性精选出最佳结构方案。

方案以取材简单、巧妙易行、缺点最少为好。

构思成熟后,就可以开始制作了。

制作时应尽可能利用现有条件,在少花钱甚至不花钱的前提下制作出精巧的作品。

某些技术上的问题,可以向老师和家长请教,有时还可以找一些有关厂家帮助制作部分部件。

小发明样品完成后,还要进行实践检验与改进。

即将作品拿去使用一段时间,在使用中发现问题,并向家长老师和同学广泛征求意见,看还有没有改进或不合理的地方。

然后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对小发明加以改进。

几乎每件优秀的小发明都是"改"出来的。

至此,你将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接下来,就可申报参加各级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申请专利或向报刊投稿了。

参赛的申报文件主要包括组委会提供的申报表、项目说明和证明材料,其中,项目说明内容为:

发明的选题是怎样发现的、发明方案是怎样设计的、发明作品是怎样制作的?

这项发明如何体现出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你的创造性贡献是什么?

进一步完善该发明的建议和设想。

附上外观图(最好还有黑白照片)、结构图、原理图和其它必要的图表资料。

凡涉及医疗保健用品、动植物新品种和国家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