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龙骐《金融学》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010717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曹龙骐《金融学》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曹龙骐《金融学》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曹龙骐《金融学》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曹龙骐《金融学》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曹龙骐《金融学》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曹龙骐《金融学》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docx

《曹龙骐《金融学》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曹龙骐《金融学》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曹龙骐《金融学》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docx

曹龙骐《金融学》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

第2章信用、利息与利率

本章思考题

1.什么是信用?

它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

答:

(1)从经济意义上看,信用是以借贷为特征的经济行为,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体现着特定的经济关系,是不发生所有权变化的价值单方面的暂时让渡或转移。

(2)信用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信用的产生与存在同市场经济的产生、发展以及有关特征高度相关。

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产业资金以及社会总资金在其循环周转过程中存在有大量的闲置资金,闲置货币资金在客观上具有再使用的本能要求。

在大量货币资金因各种原因被闲置起来的同时,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又产生了对货币资金临时性的要求,需要借入资金。

可见,信用的产生起因于这样一个基本事实:

一个经济单位出现资金赢余,而另一个经济单位出现收支不抵时,便形成了双方借贷关系的基础。

通过信用,将这些资金在社会范围内抽余补缺,以一方面的闲置抵补另一方面的短缺,就会使全社会资金的使用效益大大提高,社会的产出规模增大,人们的福利也会因此而增加。

2.试述信用的特征。

答:

信用是以借贷为特征的经济行为,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体现着特定的经济关系,是不发生所有权变化的价值单方面的暂时让渡或转移。

不论信用的形式如何,它们都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1)信用的标的是一种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资金。

它的所有权掌握在信用提供者手中,信用的接受者只具有使用权,信用关系结束时,其所有权和使用权才统一在原信用提供者手中。

(2)以还本付息为条件

信用资金的借贷不是无偿的,而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

信用关系一旦建立,债务人将承担按期还本付息的义务,债权人将拥有按期收回本息的权利。

而且利息的多寡与本金额大小及信用期限的长短紧密相关,一般来讲,本金越大,信用期限越长,需要支付的利息就越多。

(3)以相互信任为基础

信用是以授信人对受信人偿债能力的信心而成立的,借贷双方的相互信任构成信用关系的基础。

如果相互不信任或出现信任危机,信用关系是不可能发生的,即使发生了,也不可能长久持续下去。

(4)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

信用关系赖以存在的借贷行为是借贷双方追求收益(利润)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的结果。

无论是实物借贷还是货币借贷,债权人将闲置资金(实物)借出,都是为了获取闲置资金(实物)的最大收益,避免资本闲置所造成的浪费;债务人借入所需资金或实物同样为了追求最大收益(效用),避免资金不足所带来的生产中断。

(5)具有特殊的运动形式

信贷资金总是以产业资金运动和商业资金运动为基础而运动的,它有两重付出和两重回流,表现出如下的公式:

3.试述信用的基本职能。

答:

信用的基本职能主要有:

(1)集中和积累社会资金

通过信用活动就可以把社会经济运行中暂时闲置的资金聚集起来,投入需要补充资金的单位,从而使国民经济更有效地运行。

(2)分配和再分配社会资金

信用一方面把社会资金积累和集中起来,另一方面又通过特有的资金运动形式把这些资金分配出去,这里,信用的分配职能主要是指生产要素的分配,特别是对社会暂时闲置的生产要素的分配,信用还能对生产成果进行分配。

(3)将社会资金利润率平均化

信用通过积累、集中和再分配社会资金,调剂社会资金的余缺分配,并按照经济利益诱导规律,使全社会资金利润率趋于平均化。

(4)调节宏观经济运行与微观经济运行

在宏观上,通过信用活动调节货币流通,通过信用活动调整产业结构,通过信用活动还可调整国民经济的重大比例关系。

在微观上,通过信用促进或限制某些企业或某些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扶植或限制某些企业的发展。

(5)提供和创造信用流通工具

信用关系发生时,总要出具一定的证明,这些在流通中的信用证明就是信用流通工具,如期票、汇票、本票、支票等。

(6)综合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

无论是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还是一个部门的经济状况,都在银行得到准确、及时的反映。

根据银行反映出来的这些情况,国家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不尽合理的经济结构。

4.试述信用的主要形式。

答:

按信用主体的不同,可分为:

(1)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形式。

它包括企业之间以赊销、分期付款等形式提供的信用以及在商品交易的基础上以预付定金等形式提供的信用。

(2)银行信用

银行信用是指各种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以存、放款等多种业务形式提供的货币形态的信用。

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一起构成经济社会信用体系的主体。

(3)国家信用

国家信用是指国家及其附属机构作为债务人或债权人,依据信用原则向社会公众和国外政府举债或向债务国放债的一种形式。

(4)消费信用

消费信用是指为消费者提供的、用于满足其消费需求的信用形式。

其实质是通过赊销或消费贷款等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提前消费的条件,促进商品的销售和刺激人们的消费,分为:

①赊销方式,②分期付款方式,③消费贷款方式。

(5)国际信用

国际信用是指国与国之间的企业、经济组织、金融机构及国际经济组织相互提供的与国际贸易密切联系的信用形式。

国际信用是进行国际结算、扩大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手段之一。

国际信用可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①出口信贷;②银行信贷;③市场信贷;④国际租赁;⑤补偿贸易;⑥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5.试述商业信用的作用与局限性。

答:

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形式。

它包括企业之问以赊销、分期付款等形式提供的信用以及在商品交易的基础上以预付定金等形式提供的信用。

(1)商业信用的作用

商业信用直接与商品生产和流通相联系,有其广泛的运用范围,因而它构成了整个信用制度的基础。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信用得到广泛发展,成为普遍的、大量的社会经济现象,几乎所有的工商企业都卷入了商业信用的链条。

商业信用在调节企业之间的资金余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节约交易费用、加速商品流通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2)商业信用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局限性:

①严格的方向性。

商业信用是商业企业之间发生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形式,它严格受商品流向的限制。

②产业规模的约束性。

商业信用所能提供的债务或资金是以产业资本的规模为基础的。

一般来说,产业资本的规模越大,商业信用的规模也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商业信用的最大作用不外乎产业资本的充分利用,因此它最终无法摆脱产业资本的规模限制。

③信用链条的不稳定性。

商业信用是由工商企业相互提供的,可以说,一个经济社会有多少工商企业就可能有多少个信用关系环节。

如果某一环节因债务人经营不善而中断,就有可能导致整个债务链条的中断,引起债务危机的发生,甚至会冲击银行信用。

由于上述局限,使商业信用具有分散性、盲目性的特点,所以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社会资金和资源的配置与布局,广泛满足经济资源的市场配置和合理布局的需求。

因此它虽然是商品经济社会的信用基础,但它终究不能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信用的中心和主导。

6.试述银行信用的特点。

答:

银行信用是指各种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以存、放款等多种业务形式提供的货币形态的信用。

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更高层次的信用,它和商业信用一起构成经济社会信用体系的主体。

银行信用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银行信用的债权人主要是银行,也包括其他金融机构;债务人主要是从事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工商企业和个人。

当然,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筹集资金时又作为债务人承担经济责任。

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作为投融资中介,可以把分散的社会闲置资金集中起来统一进行借贷,克服了商业信用受制于产业资本规模的局限。

(2)银行信用所提供的借贷资金是从产业循环中独立出来的货币,它可以不受个别企业资金数量的限制,聚集小额的可贷资金满足大额资金借贷的需求。

同时可把短期的借贷资本转换为长期的借贷资本,满足对较长时期的货币需求,而不再受资金流转方向的约束。

可见,银行信用在规模、范围、期限和资金使用的方向上都大大优越于商业信用。

(3)银行信用所提供的借贷资金一般主要用于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但也不限于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

(4)银行信用还可以利用其信息优势,降低信息成本和交易费用,从而有效地改善信用过程的信息条件,减少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其结果是降低了信用风险,增加了信用过程的稳定性。

7.什么是信用工具?

它有哪些类型和基本要求?

答:

(1)信用工具亦称融资工具,是资金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进行资金融通时所签发的、证明债权或所有权的各种具有法律效用的凭证。

(2)信用工具按不同的标志有不同的分类方式,主要有:

①按融通资金的方式可分为直接融资信用工具和间接融资信用工具。

前者主要有工商企业、政府以及个人所发行或签署的商业票据、股票、债券、抵押契约、借款合同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借款等;后者主要包括金融机构发行的银行本票、银行汇票、存折、可转让存单、人寿保险单等。

②按可接受性的程度不同可分为无限可接受性的信用工具和有限可接受性的使用工具。

前者是指为社会公众所普遍接受、在任何场合都能充当交易媒介和支付手段的工具,如政府发行的钞票和银行的活期存款;后者是指可接受的范围和数量等都受到一定局限的工具,如可转让存款单、商业票据、债券、股票等。

③按照偿还期限的长短可分为短期信用工具、长期信用工具和不定期信用工具三类。

短期信用工具如各种票据(商业票据、银行本票、银行汇票、支票等)、信用证、信用卡、国库券等;长期信用工具如股票、公司债券、政府公债券等;不定期的信用工具主要指银行券。

(3)任何信用工具都应该具有偿还性、收益性、流动性和安全性这四个要求。

①偿还性

这是指信用工具具有按照其不同的偿还期偿还的要求。

大多数信用工具都既要还本,也要付息,但股票和永久债券则只付息不还本。

②收益性

购买或持有信用工具,不仅要求还本,还希望带来利润,这是购买者的本能要求。

信用工具的收益性通过收益率来反映,收益率是年净收益与本年的比率。

③流动性

这是指信用工具在不受或少受经济损失的条件下随时变现的能力。

④安全性

这是指信用工具的持有者收回本金及其预期收益的保障程度。

信用本身就包含有风险因素,买卖信用工具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有一定风险。

信用工具的购买和持有者都希望将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

8.什么是金融衍生工具?

它有哪些基本功能?

答:

(1)金融衍生工具是在货币、债券、股票等传统金融工具的基础上衍化和派生的,以杠杆或信用交易为特征的金融工具。

金融衍生工具有两层含义,一方面,它指的是一种特定的交易方式,另一方面,它又指由这种交易方式所形成的一系列合约。

(2)金融衍生工具的功能

①转移价格风险。

衍生工具的一个基本经济功能就是转移价格风险,这是通过套期保值来实现的,即利用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价格差异,在两个市场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冲抵的机制,进而达到保值的目的。

②形成权威性价格。

期货交易所作为一种有组织的正规化的统一市场,所有的期货交易都是通过竞争的方式达成,影响价格变化的各种因素都能在该市场上体现,由此形成的价格就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基础资产的真实价格。

③提高资产管理质量。

衍生工具的出现,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和对象。

同时,工商企业也可利用衍生工具达到优化资产组合的目的。

④提高资信度。

在衍生市场的交易中,交易对方的资信状况是交易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9.试述信贷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及其相互关系。

答:

(1)从来源情况看,信用资金由居民储蓄、工商业的闲置资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自有资本、政府的收支盈余四个部分组成。

①居民储蓄。

居民的货币支出是以其货币收入为限度的。

一般来说总是要保持有一定的节余。

这些盈余资金成为信用资金的主要供给者。

其中,居民储蓄存款构成间接金融信用资金的主体,而购置股票和债券的盈余资金则成为直接金融信用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

②工商企业的闲置资金。

工商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微观主体,既是巨大的货币资金需求者,又是巨大的货币资金供给者。

③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自有资本。

巴塞尔协议规定,一般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

④政府收支的盈余。

当支出小于收入时,就会出现收支盈余。

如果政府将盈余资金存入银行就形成了信用资金。

(2)信贷资金的运用

我国银行系统的信贷资金运用主要包括:

①各项贷款;②黄金占款;③外汇占款;④在国际金融机构负债;⑤财政借款;⑥其他运用。

其中,各项贷款占全部信贷资金运用的90%以上。

(3)信贷资金来源与运用的关系

信贷资金来源与信贷资金运用的关系粗略说来即存款与贷款之间的关系。

对这一问题自19世纪以来一直存在着争议。

有些学者认为是存款决定贷款,也有些学者认为是贷款决定存款,还有些学者认为既有存款决定贷款,也有贷款决定存款。

10.如何遵循信贷资金运动规律,防范信用风险的产生?

答:

(1)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受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使授信人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它是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是经济风险的集中体现。

(2)信贷资金运动形式就是G-G-W-G′-G′。

这个包含有二重支付和二重归流的价值特殊运动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G-G为第一阶段,即由银行向企业提供生产经营资金;G-W-G′为第二阶段,即生产经营资金发挥作用,通过生产过程,价值有了增殖,并实现了已经增殖的产品的价值;G′-G′为第三阶段,即银行收回贷款并取得利息。

(3)防范信用风险,要遵循信用资金运动规律,必须注意:

①信贷资金运动各个阶段的不同特征所决定,各阶段工作的内容和侧重点也各异。

第一阶段(G-G)是贷款的投向和投量的选择,第一阶段对贷款经济效益的实现具有决定意义;第二阶段(G-W-G′)是如何充分发挥信贷资金的职能作用,加速周转、增殖并随之实现的问题,而信贷资金的归流和增殖是以转化为生产经营资金为条件的,所以决不能忽视第二阶段的关键作用;第三阶段(G′-G′)需要研究的是贷款利息的大小和贷款周转速度问题,第三阶段是信贷资金运动得以继续进行的前提,利息的取得又可使信贷扩张并进行再分配。

②要重视对信贷资金运动进行全局的、长期的、战略性方向的研究。

信贷资金的运动以银行为中心,贯穿于国民经济各个部分。

由信贷资金运动规律作用所实现的贷款经济效益,首先应该是最优化的社会经济效益。

因此,不仅要重视信贷资金微观经济效益的实现,更要重视对信贷资金运动进行全局的、长期的、战略性方向的研究。

11.试述马克思对利息本质的论述。

答:

马克思认为,从形式上看,利息是资本的价格,;但从本质上看,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态,体现出一种剥削关系。

(1)利息直接来源于利润。

借贷资本家把货币作为资本贷放出去后,由职能资本家使用,生产出利润(平均利润),生产或流通过程结束后,职能资本家归还所借资本,并把利润的一部分支付给借贷资本家,作为使用借贷资本的报酬。

(2)利息只是利润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对于借入者来说,借贷资本的使用价值,就在于它会替他生产利润,但利润也不能全部归借入者,须分割部分利润给予贷出者。

(3)利息是对剩余价值的分割。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态,所以,作为利润一部分的利息只是对剩余价值的分割。

利润和剩余价值实质上是同一物,利息对利润的分割也就是对剩余价值的分割。

12.什么是利率?

它是如何分类的?

答:

(1)利息率,简称“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本金额的比率,即利率=利息/本金。

(2)利率按照不同的标志,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分类,几种常用的分类如下:

①按计算日期不同,利率分为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三种。

年利率是指按年计算的利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月利率是指按月计算的利率,通常用千分数(‰)表示;日利率是指按天计算的利率,通常用万分数(‰)表示。

②按计算方法不同,利率分为单利和复利两种。

单利是指不论期限长短,只按本金计算利息,利息不再计入本金重新计算利息。

复利是指计算利息时按照一定的期限,将利息加入本金,再计算利息,逐期滚算,俗称“利滚利”。

③按性质不同,利率又分为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两种。

名义利率是指货币数量所表示的利率,通常也即银行挂牌的利率。

实际利率则是指名义利率扣除通货膨胀率之后的差数。

④按管理方式不同,利率可分为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两种。

固定利率是指在借贷业务发生时,由借贷双方确定的利率,在整个借贷期间内,利率不因资金供求状况或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保持稳定不变。

浮动利率是指借贷业务发生时,由借贷双方共同确定,可以根据市场变化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利率。

⑤按形成的方式不同,利率可分为官方利率和市场利率两种。

官方利率是指一国政府或货币管理当局(通常为中央银行)所确定的利率;市场利率是指借贷双方在金融市场上通过竞争所形成的利率。

在一般情况下,官方利率比较稳定,而市场利率的起伏波动则比较大。

⑥按所处的地位不同,可分为基准利率和市场其他利率。

基准利率指的是在市场存在多种利率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当它发生变动时,其他利率也相应发生变化。

在西方国家,基准利率一般是指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它的变动将决定市场上其他利率如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国债利率、同业拆借利率等的变动。

除了以上分类外,利率的种类还有金融机构同业拆借利率、国债利率、公司债券利率、一级市场利率、二级市场利率等等。

13.试述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答:

(1)凯恩斯认为,货币供给(Ms)是外生变量,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

因此,货币供给独立于利率的变动。

(2)货币需求(L)则是内生变量,取决于公众的流动性偏好。

(3)公众的流动性偏好的动机包括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其中,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形成的交易需求与收入成正比,与利率无关。

投机动机形成的投机需求与利率成反比。

(4)当利率下降到某一水平时,市场就会产生未来利率上升的预期,这样,货币的投机需求就会达到无穷大,这时,无论中央银行供应多少货币,都会被相应的投机需求所吸收,从而使利率不能继续下降而“锁定”在这一水平,这就是所谓的“流动性陷阱”问题。

14.试述IS-LM框架下的利率决定理论。

答:

(1)IS曲线代表投资等于储蓄时的收入(Y)与利率(i)点的组合轨迹,在IS曲线上的任一点,实体经济部门均处于均衡状态。

(2)LM曲线代表货币供求均衡时收入(Y)与利率(i)点的组合轨迹,在LM曲线上的任一点,货币部门均处于均衡状态。

由于“流动性陷阱”的存在,LM曲线还是一条折线。

(3)只有当实体经济部门和货币部门同时达到均衡时,整个国民经济才能达到均衡状态。

在IS曲线和LM曲线相交时,均衡的收入水平和均衡的利率水平同时被决定。

如下图所示:

i

LM

i*E

IS

oY*Y

15.试述利率杠杆的功能。

答:

利率是重要的经济杠杆,它对宏观经济运行与微观经济运行都有着极其重要的调节作用。

利率杠杆的功能可以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

(1)宏观调节功能

①积累资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稀缺的生产资源。

通过获取利息收入,资金闲置者会主动让渡闲置资金,从而使社会能够聚集更多的资金。

一般情况下,利率愈高,存款人获得的利息收入愈多,社会聚积的资金规模就愈大。

②调节宏观经济。

首先,通过利率杠杆可以促使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

其次,利用利率杠杆,可以促使资金供给和资金需求的平衡。

再次,通过利率杠杆可以调节国民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更加协调健康地发展。

③媒介货币向资本转化。

利率的存在与变动能够把部分现实流通中的货币转化为积蓄性货币,能够把消费货币变成生产建设资金,同时推迟现实购买力的实现。

④分配收入。

利息的存在及其上下浮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分配比例的改变,从而调节国家与人民、国家财政与企业的利益关系以及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分配关系。

(2)微观调节功能

从微观角度考察,利率作为利息的相对指标影响了各市场主体的收益或成本,进而影响了它们的市场行为,利率杠杆的微观功能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①激励功能。

利息对存款人来说,是一种增加收入的渠道,高的存款利率往往可以吸收较多的社会资金;利息对于借款人来说,为减轻利息负担,增加利润,企业就会尽可能地减少借款,通过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途径,按期或提前归还借款。

②约束功能。

利率调高会使企业成本增大,从而使那些处于盈亏边沿的企业走进亏损行列,这样,企业可能会作出不再借款的选择;其他企业也会压缩资金需求,减少借款规模,而且会更谨慎地使用资金。

16.试述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及其重要意义。

答:

利率市场化是指货币当局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货币当局则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间接影响和决定市场利率水平,以达到货币政策目标。

(1)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重要内容,它有利于加强我国金融间接调控,完善金融机构自主经营机制和提高竞争力。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为:

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再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

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①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突破口是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

相对我国票据市场和国债市场,我国同业拆借市场规模较大,同业拆借利率比贴现率、再贴现率和国债利率对金融机构具有更重要的影响,同业拆借利率变动更能及时、可靠反映资金市场的变化情况。

因此,我国的利率市场化首先从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开始。

1996年6月1日,人民银行《关于取消同业拆借利率上限管理的通知》指出,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由拆借双方根据市场资金供求自主确定。

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正式放开,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正式开始。

②放开债券市场利率是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步骤。

1997年6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了《关于银行间债券回购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决定利用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开办银行间债券回购业务,而且,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和现券交易价格同步放开,由交易双方协商确定。

鉴于银行间拆借、债券回购利率和现券交易利率已实现市场化,1998年9月,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发行利率实行了市场化。

1999、年9月,国债发行利率市场化取得突破,成功实现了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以利率招标的方式发行国债。

③逐步推行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并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顺序进行。

首先,外币存、贷款利率市场市场化已经展开。

2000年9月21日实行了境内外币利率管理体制的改革,一是放开了外币贷款利率;二是放开大额外币存款利率,300万美元以上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由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确定。

2003年7月,境内英镑、瑞士法郎、加拿大元的小额存款利率放开,由各商业银行自行确定并公布。

2003年11月,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下限放开。

其次,人民币贷款利率市场化方面,逐步扩大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权。

1987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可以国家规定的流动资金贷款利率为基准上浮贷款利率,浮动幅度最高不超过20%,开始了贷款利率市场化尝试。

1996年5月,贷款利率的上浮幅度由20%缩小为10%,下浮10%不变,浮动范围仅限于流动资金贷款。

此后,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又经过几次调整,至2004年10月29日,放开了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上限,城乡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上限扩大到基准利率的2.3倍,所有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限浮动10%幅度不变。

至此,我国基本上实现了“贷款利率放上限管下限”的阶段性目标。

未来我国贷款利率市场化将根据经济金融发展形势最终取消下限管理。

再次,人民币存款利率市场化从大额存款利率开始,目前实行了“存款利率放下限管上限”的浮息制度。

1999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中资商业银行法人对中资保险公司法人试办5年期以上(不含5年期)、3000万元以上的长期大额协议存款业务,利率水平由双方协商确定。

由此开始了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