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特长生怎么学习.docx
《高中体育特长生怎么学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体育特长生怎么学习.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体育特长生怎么学习
高中体育特长生怎么学习
1前言
1.1选题依据
1.1.1选题背景
随着2016年8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审议通过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意味着中国的体育将要向前迈一大步。
而体育特长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带动性作用,而且有利于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从而由校园,影响社会。
体育特长生作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领头羊”,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我国目前体育生的发展现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希望通过本研究,对体育生的发张能起到一定的积极的作用。
1.1.2选题意义
目前学界对于体育特长生的学习行为的研究大多是单从文化学习或单从运动训练着手的,而对于两者都有提及的寥寥无几,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本研究将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更加深入的研究影响体育特长生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的因素,扩展该研究的领域,丰富该研究的经验成果。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是为体育特长生和教师、教练自身应具备的素质提供一定参考,以及体育特长生与教师之间的辩证关系等。
已有研究多数是以大城市为研究对象,而对像以这种县城为对象的几乎没有。
本研究以体育特长生为研究对象,为体育特长生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2文献综述
体育在当今世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而中国作为一个体育大国,更是将之视为重中之重。
而体育特长生作为中国体育届的“领头羊”,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而目前学界对于体育特长生的学习行为研究也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单从文化学习行为着手进行研究,二就是单从体育训练着手进行研究。
魏虎在《现阶段我国高中体育特长生发展现状分析》一文中指出,对于高中体育特长生而言,绝大多数的学生是由于文化成绩较差,而选择体育,并靠着体育优势上了高中;李松也认为高中体育特长生的文化教育问题一直是困扰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问题。
在其通过中考考入高中之后,由于学校可能安排的日常体育锻炼占据了体育特长生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很容易导致出现不少的体育特长生不重视文化课学习的现象;还有学者研究成果体现,高中文化课教师对于任教体育特长生很无奈,他们以为这些体育特长生高考考200分就够了,文化课成绩就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时间长了,在学校教师与同学的双重影响下,体育特长生也就出现了逃避文化课学习,意志消沉的心理;孙正阔在《山东省体育高考特长生高三阶段训练计划的探索与制定》中一文指出,体育训练所产生的疲劳在很大程度上会对文化课的学习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出。
许广岩指出,目前我国大部分体育特长生都属于“半路出家”,自身素质不高。
由于他们训练时间不足,且受高考文化成绩压力影响,不能保证训练时间,效果,最终考出的成绩也不理想;汪义川在《高三体育训练队的工作刍议》一文中也指出,作为普通高三的学生,他们一般是在高二下半学期,或者高三上半学期因为文化课学习成绩很差,想走体育特长生的道路。
于是就加入到体育训练的队伍中来你,突击进行你体育训练。
此类临时抱佛脚的学生以前没有体育基础,在体育专项运动方面根本没有自己的专长和爱好。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高中体育特长生的学习行为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文献检索、网络检索等手段,收集中学体育特长生的相关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查阅中学文档资料,了解中学体育特长生人数情况、男女比例等。
2.2.2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研究需要,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设计了中学体育特长生学习行为调查表,收集中学体育特长生对其文化学习及体育训练的反馈,在设计期间进行专家咨询,广泛征求意见,并根据专家意见和建议,做一定补充和修改。
根据本研究需要,将在高中内对体育特长生、文化课程教师、教练等人发放300份问卷。
2.2.3访谈法
通过咨询学校体育特长生文化课程教师以及体育训练教练更加全面掌握体育特长生学习以及训练存在的问题。
2.2.4数理统计法
用Excel的各项数据分析,对体育特长生进行各项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主要运用统计百分比分析等方法进行各项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3关于学习行为的研究
3.1学习行为的概念
动物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在环境因素作用下,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
作为体育特长生,学习行为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对与文化课程的学习行为,而另一种则是对于运动训练的学习行为。
3.2影响学习行为的因素
从哲学意义上来讲,一般认为意识和心理就是出于主观因素方面的,而学生和体育教师则是客观因素的主体。
学生的体育学习行为在体育课堂中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比如有学生的内在身体条件因素和外在的学习锻炼环境因素,一方面,即使共同上一节体育课,学生在体育课堂相同的环境下也能表现出不同的体育学习行为的差异,举一个例子,在同一体育课堂上有的学生消极懒散,而有的学生积极勤奋。
另一方面,同一个学生因为兴趣爱好不同,在不同的体育课堂可以表现出明显的体育学习行为差异,比如同一个学生在足球体育课堂上表现的消极被动,而在乒乓球体育课上却积极主动,这是因为他偏爱乒乓球,可能有很好的乒乓球基础。
因此学生的自身因素如锻炼习惯、年级、性别、专业、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以及他们的不同的家庭环境和社会因素,导致了学生的体育学习行为的差异。
学生的体育学习行为与他们的体育教师有很大关系,比如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因素,还有学习内容,如趣味性、组织方式等因素有关,以上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了初步探讨,为了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体育教学效率来提高学生成绩,由此可见,讨论学生体育课堂学习行为特点及学习影响因素则十分必要。
3.3关于体育特长生的研究
3.3.1体育特长生的概念
体育特长生专业叫法高水平运动员招生,是指经过国家教育部批准的招生高等学校,根据该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项目的人才建设需要,推进全面的素质教育,从参加高考的学生中,特别招收有体育项目特长并且符合高等学校年度招生工作规定的高中生。
另外还招录具有高级中等教育毕业同等学力,近3年内在国际或全国集体项目比赛中取得前八名的主力队员,或者取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证书者,这都属于体育特长生的招生范围。
3.3.2体育特长生文化学习行为发展现状
传统训练体制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大部分高中体育特长生重视专项训练,不重视文化课学习;在体育专项训练过程中,有很好的训练热情,而在文化课课堂上课时,却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心不在焉你等现象;高中体育特长生运动成绩比较理想,而他们的文化素质水平却比较低。
有不少的教师反映,体育特长生的“半读半训”模式,体育训练的时间能够得到了保障,但是对文化课学习的影响很大。
因为运动员的文化基础本身较差,主要的学习时间被占用后,学习效果会有很大影响。
据相关调查显示,多数的体育特长生之所以选择体育其目的就是为了应付升学问题,渴望通过体育优势弥补自身文化课成绩的不足,以此希望能够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占据优势。
基于上述原因,在体育特长生本身文化基础知识薄弱的情况下,又被体育训练占用了文化学习的时间,因此造成了体育特长生文化成绩不如人意的情况。
3.3.3体育特长生运动训练发展现状
训练经费和训练器材是影响体育特长生发展的因素,训练经费不足,学生没办法出去参加比赛,临场能力得不到提高,导致体考失常时有发生,而训练器材不足,导致很多项目得不到开展,就算学生有天赋,也不得不“另谋出路”;还有学者认为。
学校应该注意教师方面的培训和指导,让训练变得更加科学,高效。
如果教练不能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可能会让学生练习时事倍功半,甚至练伤学生;还有学者也指出,当前学校课余训练中普遍存在重比赛名次,追求升学率,轻培养输送,训练制度不健全,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等问题;武占璋在关于中学体育特长生培养问题的再探讨一文中指出,家长对与体育生体育成绩也存在一定影响,很多家长只注视文化成绩,忽视体育成绩,导致学生也存在这种思想,对体育不重视。
随着体育体制改革、行政机构发生变化,传统的业余训练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这也会对体育特长生造成影响。
3.4小结及个人见解
从我国许多文献资料看来,关于高中体育特长生的研究有很多,对于我国体育生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大多数学者都是对文化学习成绩不好进行单一研究或者对体育成绩不好进行单一研究。
而对于两者都有提及的少之又少,所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文将以高中体育特长生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影响体育特长生文化学习与体育训练的因素,为体育特长生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4研究结果与分析
4.1高中体育特长生基本情况
4.1.1人数、男女比例
调查结果
学生性别
男
女
人数
599
475
百分比
60%
40%
调查结果显示,高中体育特长生人数共有1074人,其中男生599人,占60%;女生475人,占40%。
4.1.2家庭情况
调查结果
学生家庭分类
城市
农村
人数
324
750
百分比
30%
70%
调查结果显示,高中体育特长生来自城市的324人,占30%;来自农村的750人,占70%。
4.2高中体育特长生学习行为现状
4.2.1文化课程学习现状
文化课一直是体育特长生最为薄弱的环节。
本次调查发现,高中体育特长生的文化课排名大部分在中下和靠后水平,靠前和中上的比例比较小。
因此,特长生的文化成绩是影响他们升学的主要原因。
经笔者统计调查
发现,69%体育特长生认为文化学习重要或非常重要,但仍有31%的体育特长生,对文化学习的重要性认为不重要或一般,体育特长生轻视文化课学习,这种不好的态度是影响体育特长生文化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
体育特长生课上知识掌握情况
能否听懂老师课上所讲内容
完全能
能
部分能
不能
人数
26
32
118
75
比例%
10
13
47
30
通过笔者对体育特长生的调查统计发现,有23%体育特长生能听懂老师课上所讲的内容,77%体育特长生对老师所讲的内容表示部分能听懂或不能听懂,调查反映出超过七成体育特长生对文化课知识的掌握不及格,是体育特长生能够考上大学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通过对体育特长生的调查发现,在能否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问题上,大部分体育特长生都不能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只有很少体育特长生能完全和不经常的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课余时间安排统计表
课余时间安排
所占比例%
请家教补习
8
自己复习
19
上网、打游戏
28
体育锻炼
17
泡吧
20
其他
5
可以看出大部分体育特长生课余讨间都安排与学习无关的内容,只有很少部分的体育特长生在课余时问安排家教补习和自己复习所学的内容。
文化学习不够理想。
对于高中体育特长生而言,他们的学习时间更多的是花费在对体育项目的训练上,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在体育训练上花费的时间多,在文化课学习上花费的时间就少,文化课学习时间得不到保障,肯定会影响体育特长生的文化课成绩。
与此同时,竟然还有教师和学生对体育特长生的身份产生了认识偏差,这些教师和体育特长片面的认为既然是体育特长生,文化课学习无足轻重,锻炼好体育项目就好。
在这种非常错误的想法制约下,高中教师们对体育特长生的文化学习成绩要求降低了,同时体育特长生自己也在错误想法引导下放松了文化知识的学习。
4.2.2运动训练现状
目前,高中体育特长生的训练形式有四种:
专业班训练、体育教学课、课外活动自由训练、体育教师课余辅导。
笔者通过对部分高中300名体育特长生的实地发放问卷调查。
发现体育特长生选择报考体育特长的主要途径有3个:
教练员选拔、人自愿报名参加和同学介绍。
教练员选拔的占总人数的20%,个人自愿报名参加的占总人数的50%,同学介绍的占总人数的30%。
个人自愿报名参加的体育特长生所占50%说明学生主动性积极性较低,这将会影响到体育特长生的训练。
4.3中学体育特长生学习行为存在的问题
4.3.1文化课程学习存在的问题
体育特长生对文化课不够重视,有23%体育特长生能听懂老师课上所讲的内容,77%体育特长生对老师所讲的内容表示部分能听懂或不能听懂,调查反映出超过七成体育特长生对文化课知识的掌握不及格,是体育特长生能够考上大学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课余讨间都安排与学习无关的内容。
体育特长生普遍对学习不感兴趣甚至存在厌学情绪。
他们没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在文化学习中就开始了自由散漫,迟到、早退、旷课、上课走神、打瞌睡等现象屡见不鲜。
长此以往,文化成绩自然而然落下了不少。
对文化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有一部分体育特长生对文化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有不少体育特长生认为只要把体育练好就可以了,认为文化课分数只要那么一点,很简单,等考完专业考试再说,却不知道一步迟步步迟,节节跟不上;既不知道如何学习,也不知道为什么学习,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学习信心是体育特长生文化课学习的最大障碍。
有的甚至错误地只把提高体育成绩作为今后考学的筹码,耽搁了文化课的学习,失去了最佳的学习时机。
没有正确的学习习惯。
体育特长生的文化课学习,首先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管在怎样的情况下都必须有好的状态,这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心理,一个是身体。
在心理上,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也就是心态,不能因为低要求而放松,时刻以最饱满的状态面对学习,轻松,平静,不浮躁认真对待别人的批评和评价,与人为善、谦虚上进。
在身体方面,要克服一切困难,即使再累在学习上也要保持好的一面,最起码在课堂上要有好的状态,不打瞌睡,不睡觉,抓住课堂上老师所讲的知识点,这样你就成功了一半了。
作为体育生的班主任更应认识到体育生文化课学习的重要性。
这要求班主任及文化课老师彻底转变观念,帮助他们养成认真听讲、独立完成作业、按时预习、及时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在此基础上,任课教师更应对他们的作业进行严格审阅批改,如若发现抄袭现象,即刻对其进行批评教育。
同时还要针对那些基础薄弱、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帮助他们尽快地跟上整体的学习进度,提高学习成绩。
4.3.2运动训练存在的问题
现实中,我们发现在体育课上存在体罚和训斥的现象。
教练员也是老师,要有师德,有些教练员不鼓励体育特长生的自主发展为主,不以爱为基石,不能正确地尊重、理解、信任体育特长生,不帮助他们开发心智,不帮助他们提升人的德性、人格,看不起他们,没有正确的师德观念,耽误了一些体育特长生的发展。
体育特长生是青少年,他们的思想教育适用青少年情绪发展特点,体育特长生的自我感知、个性和性别的差异十分明显,教练员及时化解体育特长生的负面情绪十分必要。
体育特长生缺少荣誉感、认同感、集体归属感、责任感。
学校也没有互助小组,班级很少开展主题班会,班主任很少组织体育特长生参与集体活动,体育特长生感受不到师生间的关爱,体会不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没有产生集体归属感。
学校没有开展挫折教育,增进体育特长生的意志品质,也没有开家访、家长会、联谊会等活动加强家庭与学校的沟通,没有形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同步互动,没有为体育特长生的意志品质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
有不少的学校平时不重视体育特长生的训练,到了比赛前突击训练。
这种态度影响了学生的体育特长的科学发展。
学校疏于特长生日常的全程系统性的管理,对体育课训练认识偏颇,大赛在即便高度重视起来,突击训练希望比赛取得好的竞赛成绩,比赛完了学生返校把训练放在一边,又将体育特长生的体育训练束之高阁了。
这样的态度既不利于体育特长生的发展,也不利于教练员和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
4.3.3文化课程学习与运动训练的关系
极度的荣誉主义的沉重代价便是牺牲学生的学业,大部分的体育特长生在学校里的主要矛盾是学习和训练的矛盾,文化课学习和体育训练是不同的老师,这种现实更加重了学习和训练矛盾的激化,体育教师负责训练,班主任负责文化课学习,两位老师之间缺少沟通,谁都想多占用时间,谁都想出成绩,因为学生的成绩就代表着老师的成绩,学校也是这样考核老师的。
另外,学校对体育特长生的文化学习成绩要求太低,体育特长生文化课能考300分,体育项目及格,就能上一所好大学。
看似很低的分数,学生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你以为自己能轻松考300分,有的学生还有花钱托关系的想法,放弃了文化课的学习,破罐子破摔。
也就经常有很多学生一旦选择走体育特长道路,就放松了文化课的学习,成绩就越来越差。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学校也不重视文化课学习,没有为体育特长生规定硬性的文化补习制度,很多体育特长生原本文化课学习成绩差,选择了走体育特长生的道路,还拿出时间进行体育训练。
比赛任务和繁重的训练耽误了文化课学习,拖欠的文化课学习无人问津,现在的中学课程繁重,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来讲,稍有放松就跟不上班级进度,原本文化课基础就不好的体育特长生没有时间保障,想提高文化课成绩更不可能。
现在的高中每一个班学生都很多,老师不可能做到因材施教。
即便对于师资力量丰厚的好的高中,也做不到对体育特长生特别照顾,文化课老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不会迁就体育特长生的低水平。
因此便出现了体育特长生因为欠帐越来越多,距离越拉越远,这堂课没听懂,下堂课更不懂,造成学业的恶性循环,造成体育特长生在课堂上睡大觉,把命运赌在体育特长训练上了。
4.3.4促进体育特长生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协调发展的对策
体育特长生首先要端正态度,明确学习、训练的目的。
学习和训练是为了让他们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考上自己喜欢的大学,改变自己的人生。
认识到学习和训练决定了他们的人生,对于升学、工作有巨大影响,体育特长生才会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出色地完成训练任务。
针对体育特长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指导。
抓思想建设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保持的良好手段。
教师必须严格要求体育特长生学习进步思想,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思想教育提高了体育特长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也会提高,提升体育特长生对学习训练的认识高度。
思想教育不能放松,要激发特长生的学习先进思想的积极性。
科学合理地安排体育特长生的体育训练。
作为体育特长生所而临的问题是既要抓好学习,又要提高运动成绩。
因此,根据体育特长生每个人的个性特征,合理科学地安排好学习和训练的时间。
加强沟通配合。
教练员与文化课教师相互沟通。
教练员与文化课教师,应互通自己掌握的学生信息,在工作上协作配合,对体育特长生的思想、学习共同管理,抓紧抓好体育特长生教育教学工作。
把体育特长生的训练纳入学校的工作计划之内,定期检查学生训练情况,参加过的比赛,赛后要及时帮助体育特长生总结经验,并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以鞭策运动队师生进步。
学校与家长相互沟通配合。
在培养体育特长生的道路上,学校要与家长密切配合,相互交流各自掌握的信息,让家长了解学校对体育特长生具体有哪些要求,家长如何在家中配合学校的工作,如何监督学生的学习,最终达到共同教育考上好大学的目的。
学校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比如开家长会,学校领导进行家访,开展教师和家长联谊会等活动,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互动,在意志品质教育上为体育特长生创造良好的环境。
在高考临考前的最后一学期集中办文化课学习班。
因为体育成绩是靠运动员的日常训练积累才能达到的,文化课成绩可以突击补习。
因体育特长生大都文化基础较差,如果最后一学期突击补习文化课,能收到较好的成绩,把最基础的知识让他们死记硬背,突击练习答题的规律和方法,或许能收到不错的效果,能提高体育特长生的文考上线率。
要培养体育特长生的集体归属感,让他们明白学校是一个大集体,班级是小一点的集体,体育特长生身处在学校要维护集体的荣誉,他们是学校的一员,一言一行不仅代表个人,也代表学校,参加比赛也要奋力拼搏,抓住每一个机会赢得荣誉。
让体育特长生感受到师生间的关爱,真正体会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产生集体归属感。
要培养体育特长生的认同感,他们不是世外高人,是学校合办集体的一份子,药认同学生身份,认同老师和学校。
要培养体育特长生的责任感,擦年逼死爱就要奋力拼搏,他们赛不出好成绩学校和老师,包括他的父母脸上都无光彩。
要培养体育特长生的荣誉感,既然选择了练体育,就要好好训练拿出好成绩获得好名次,未自己、父母、老师和学校赢得荣誉。
开设互助小组,不要小看心理学的力量,互助小组被证明了在很多问题解决上有良好的效果。
互助小组可以让有相同或类似问题的学生,敞开心扉交流感受和解决办法,非常有效。
挫折教育和鼓励教育一起抓。
开展挫折教育也是很好的方法,挫折教育可以提高体育特长生的意志品质,不经历挫折怎么能长大。
学校、班级表扬将一些进步比较大的学生,成绩进步不明显的学生也不要公开,私下里进行个别交谈,通过交谈共同寻找原因,老师可以问问学生是家里条件不好营养跟不上,还是在训练中受伤了,或是有睡眠障碍休息不好等等。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的高中多数体育特长生的体育训练上问题较少点,训练安排及训练时间掌握还比较科学合理,有几所高中的少部分的特长生的训练安排不合理。
的高中体育特长生对文化学习普遍认识不够,以为练好体育,文化课混个200分,有个大学上就完了,对自己的人生要求也太低了,这种想法是阻碍体育特长生文化学习的自身因素。
根据笔者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80%左右的高中体育特长生文化知识成绩太差,平均成绩200多分,文化课知识掌握情况很不好。
这个问题全国都存在,体育特长生正是由于文化基础差,才选择走体育特长的路子。
这些学生上文化课很费劲,基础太差听不懂讲课内容。
调查发现,班主任和文化课教师对这个群体也很头疼,这个群体难于管理,所以对体育特长生的文化学习管理没有下功夫。
归纳起来,影响高中体育特长生文化学习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体育特长生对文化学习没放在心上重视不够,学习文化知识的目的不够明确,体育训练与比赛如果安排不合理也对文化学习有影响,体育特长生自身的的文化基础差,放了学回到家不做作业,没把课余时间用在学习上,家长、班主任、文化课教师对特长生文化学习不重视。
5.2建议
管理这些体育特长生要有自己的套路,要始终对这个群体加强思想教育,思想上绝对不能掉了队,思想上都不行,也别指望这个群体会认真学习训练。
给这个群体开小灶,组织安排体育特长生的辅导补课工作,文化课底子太差,跟着其他同学上课,老师讲的内容对于他们就是天书,这样是逼着他们在课上睡觉、捣乱,针对他们的水平,从基础上辅导是最好的路子。
老师的水平也很影响学生的学习,高水平的老师上课绘声绘色,引人入胜,根本就不会有人睡觉捣乱,所以要加强教练员与文化课教师的培训,提高教练员和文化课教师的水平,提高科学育人水平。
转变认识。
在高中教育中,别管是教师,家长,还是学生自身,每个人都要对体育学科和体育特长生身份有正确的认识。
练体育要从小打基础,体育学科在高中教育中至关重要,现在体育不是冷门,虽然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的不太好,但是还是要积极培养苗子,体育学科不是可有可无的冷门学科,练体育不代表水平差,体育特长生也不等同于差生,个人适合什么就发展什么,因材施教。
认识转变了,在对体育特长生进行挑选、培养过程中,根据每个学生的基础条件和身心特点,针对性进行目标定位,遵循因材施教原则,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优点,开展个性化的训练和教育,这样才有可能培养出高水平的体育人才。
德育为先。
在任何阶段,德育都是教学之本。
古语有云:
“先成人,后成才”。
在对高中体育特长生进行培养过程中,也要重视对体育特长生的德育教育。
一方面,教师要注重自身言行,通过言传身教,为体育特长生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榜样。
另一方面,教师要针对体育特长生个性的发展特点,采取因材施教策略,加强对其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
同时,还注意定期与班主任、教师、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加强对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文体兼修。
各项体育项目的训练固然是高中体育特长生学习的主要内容,但这并不代表其可以完全放弃对文化理论知识的学习。
古人云: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提高体育特长生的文化基础知识,首先要培养他们对文化知识的热爱和兴趣。
对此,教师要协调好体育特长生体育训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