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处理的等级及处理程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03652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8.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污水处理的等级及处理程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城市污水处理的等级及处理程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城市污水处理的等级及处理程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城市污水处理的等级及处理程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城市污水处理的等级及处理程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污水处理的等级及处理程度.docx

《城市污水处理的等级及处理程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污水处理的等级及处理程度.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污水处理的等级及处理程度.docx

城市污水处理的等级及处理程度

城市污水处理的等级及处理程度

  城市污水处理的等级可分为:

预处理、一级处理、一级强化处理、二级处理、二级强化处理和污水再生处理六个等级。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以大幅度去除有机污染物的二级生物处理为主,并根据需要,发展以生物除磷为主的二级强化处理。

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对城市污水一级处理和二级处理的处理效率提出了标准,可供采用。

表1列出了污水处理厂处理效率的参考标准。

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    表1

资料来源

处理效率

备注

一级处理

二级处理

SS

BOD5

SS

BOD5

上海某污水厂

50

24

92

93

二级处理:

活性污泥法(1982~1984年运行资料)

北京某中试厂

50

20

80

92

二级处理:

活性污泥法

北京某污水厂

 

 

93

95

二级处理:

活性污泥法

日本指标

30~40

25~35

65~80

65~85

二级处理:

生物过滤法

80~90

85~95

二级处理:

活性污泥法

我国规范

40~55

20~30

60~90

65~90

二级处理:

生物膜法

70~90

65~95

二级处理:

活性污泥法

  一、城市污水的预处理

  城市污水的预处理就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而言,可能由于数量不大而不被重视,但预处理对于污水处理厂的管理者来说则是至关重要的。

国外曾有人对数十座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调查,发现有半数以上的污水处理厂由于预处理存在问题而严重影响了后续处理设施的运行。

城市污水的预处理主要包括污物拦截和沉砂,一般设置机械格栅除污机去除污水中的大块悬浮物,沉砂则靠设置沉砂池来去除污水中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以保护后续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它们是一种预防性和预备性处理设施,是任何污水处理工艺之前必不可少的处理设施。

  

(一)格栅

  在城市污水处理构筑物中,格栅的重要性日益被人们所认识。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格栅设计得是否切合实际,直接影响整个水处理设施的运行。

  例如有的污水处理厂,进水泵房的进水格栅被漂浮物堵塞,以至将格栅挤垮或挤坏,造成停泵断水。

还有的在进水泵房的管理中,常发生因原设计进水格栅间隙较小而导致清污困难,继而进行改造,加大格栅间隙,一次不足,再来二次,最后,清污容易了,而水泵叶轮则经常堵塞。

甚至有的管理者厌烦清污工作,打开格栅直接进水,杂物进入泵体,叶片被切断的事故也发生过。

也有格栅间隙太大,造成后续处理构筑物运行困难,如某污水处理厂格栅间隙20mm,运行中污水内的杂物(诸如尼龙条、玻璃瓶、塑料制品的碎片等)大量进入沉砂池、初沉池等后续处理构筑物,甚至流进最终沉淀池,严重影响构筑物的正常运行。

  1.格栅的清污

  格栅清污的劳动强度很大,加之人工清污有值班疏忽之虞,故一般设计都采用机械清污,而机械清污有定时自动清污及按格栅前后水位差自动清污之分。

自动清污有许多优点,最重要的是可以提高格栅运行的安全度。

有的工程考虑到机械清污动力很小,为了保证安全运行,令设备24小时全天候运行,使来水中的杂物随来随清,决不积压。

也许,从整体来说,如此设计在目前实际生产中是正确的。

  2.格栅的间隙

  按目前设计采用格栅栅条的间隙,可分三级:

  细格栅的间隙为4~10Omm;

  中格栅的间隙为15~25mm;

  粗格栅的间隙为400nmm以上。

  以往设计中,河道取水泵站、城市排水泵站一般都采用中、粗格栅,从保护水泵来说,已经可以了。

在污水处理厂的设计中,常采用中格栅,但从目前一些污水处理厂的运行中证明采用中格栅是不够的。

采用中格栅的同时,格栅间隙应大于2Omm,机械格栅的间距不宜过小,否则格栅间的和齿易被卡住。

但是实际上格栅的间隙应根据水体的实际需要确定。

因为以往的运行情况说明,水体中的漂浮物大至浮尸、树木,小至尼龙线,想用一种格栅截获各种漂浮物是不现实的。

进水格栅应按处理要求设置,必要时应设二道或三道格栅,以拦截不同的漂浮物。

  3.格栅的设置方案

  按格栅的细、中、粗三级来划分,格栅的设置方案可组合成以下几种。

  

(1)一道粗格栅

  可用于水泵流道口径较大的泵站,其进水来自漂浮物很少的河道或城市雨水泵站。

此类格栅常采用人工清污。

  

(2)一道中格栅

  可用于水泵流道口径较小的泵站,或水泵流道口径虽大但因河道漂浮物较多,泵站后续处理构筑物不容许有大量漂浮物的场所。

此类格栅应采用机械清污。

  (3)一道细格栅

  可用于城市下游的污水处理厂进水泵房。

污水经输水管道的中途泵站,其大量漂浮物已经城市排水泵站及中途泵站的格栅拦截,污水流至处理厂时仍有大量细小漂浮物。

设置细格栅的目的,在于拦截污水中的大量浮渣,为污水处理厂的各类构筑物提供较好的运行条件。

  此类格栅宜设在进水泵房的后面,这是因为细格栅的清污工作难度较大,把细格栅设在泵房的进水处则格栅在地面以下,清污难度增加,设备也不易维修。

细格栅一般都必须机械清污。

  (4)一道粗格栅和一道中格栅

  对于河道漂浮物多的情况,除设一道中格栅,截污负荷太大的泵站应增设一道粗格栅,以便对不同的漂浮物“分而治之”。

设置二道格栅,对运行管理来说是增加了管理点,但减轻了设备的负荷,对运行是有利的。

尤其对采用自动控制的机械清污式格栅,减轻清污负荷是保证格栅安全运行的关键,这一点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5)一道中格栅和一道细格栅

  对于需设置细格栅的净水厂或污水处理厂,增设中格栅可减轻细格栅的负荷。

当将细格栅设在泵房出水渠上时,为保护水泵,在泵前进水池处设中格栅也是必要的。

  1985年,天津市市政工程局在总结纪庄子污水处理厂运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在新建的东郊污水处理厂设计中,要采用一中、一细两道格栅,以便达到保护水泵、减轻格栅负荷、减少浮渣的目的,避免污泥中含大量杂物堵塞管道,为污水处理厂提供良好的运行条件。

其中细格栅采用了运行可靠、便于管理的弧形格栅,根据弧形格栅的构造特点,将其设在泵房的出水渠上,可便于维修保养。

由此看来,设置细格栅的益处已被人们所认识,引进鼓式细筛,提高污水的预处理标准的日子也即将到来。

  (6)设置粗、中、细三道格栅

  此种设置方案目前国内还未见到,也未被设计人员所接受。

但对于水体漂浮物多、冲击负荷大、预处理要求高的水厂来说,把漂浮物截留在第一道关卡是个明智的措施。

  总之,粗、中、细三种格栅的功能不同,型式众多,其设置方案的具体内容,如设几道格栅,设在泵前、泵后,人工清污还是机械清污,是自动控制还是人工控制,以及格栅的型式(如栅条式、链条式、弧条式、鼓式等),机械清污方式更是多种多样,这些都应结合当地安装条件、供货情况进行选择。

而利于运行、便于管理则是设计应首先考虑的决定因素。

  从目前已建成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情况分析,细格栅的设置十分重要,当然,格栅如何设置取决于上游排水系统的情况以及处理厂内后续处理单元的要求。

如污水厂上游排水系统为合流制,处理厂内有大量易堵塞的设备和工艺管线时,那么最好粗、中、细格栅各设一道。

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厂设计采用一道栅距为l00mm的粗格栅和一道20mm的中格栅,从现在的运转情况看,极有必要增设一道细格栅。

  4.格栅的过栅流速和水头损失

  污水在栅前渠道内的流速一般控制在0.4~0.8m/s,经过格栅的流速一般控制在0.6~1.Om/s。

过栅流速不能太大,否则将把本应拦截下来的软性栅渣冲走。

同时,过栅流速也不能太小,如果过栅流速低于0.6m/s内,栅前渠道内的流速将有可能低于0.4m/s,污水中粒径较大的砂粒将有可能在栅前渠道内沉积。

污水过栅水头损失与过栅流速有关,一般在0.2~0.5m之间。

如果过栅水头损失即格栅前后水位差增大,说明污水过栅流速增大。

此时,有可能是过栅水量增加,更有可能量格栅局部被堵死。

如过栅水头很小,说明过栅设计流速太低,有可能造成砂粒在栅前渠道内沉积。

  5.格栅防冻

  寒冷地区的污水处理厂一般将格栅设在室内,并采取强制通风措施。

格栅设在室外的处理厂,冬季要注意防冻。

  

(二)沉砂池

  沉砂池是城市污水处理厂必不可少的处理设施,常设在进水泵房的后面,除砂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砂粒对处理工艺和设备带来的不利影响。

砂粒进入初沉池内会使污泥刮板过度磨损,缩短更换周期;进入泥斗后将会干扰正常排泥或堵塞排泥管路;进入泥泵后将使污泥泵过度磨损,使其降低使用寿命。

在污水跨越初沉池的处理厂,砂粒将直接进入曝气池,在池底沉积,减少有效容积,有时还会堵塞微孔扩散器;大量沉砂进入浓缩池将可能堵塞排泥管路,使排泥泵过度磨损;进入消化池将减少有效容积,缩短清砂周期;如大量砂粒进入离心脱水机,将严重磨蚀进泥管的喷嘴处以及螺旋外缘和转鼓,增加更换次数:

砂进入带式压滤脱水机将大大降低污泥成饼率,并使滤布过度磨损。

  以上情况,足以说明除砂对污水处理厂的重要性,也是城市污水收集系统不能杜绝砂粒进入污水管道的结果。

即使在分流制的污水收集系统,由于有些检查井盖密封不严,有些支管连接不合理以及部分家庭院落和工厂雨水进入污水管,也会在污水中含有相当数量的砂粒等杂质。

一般污水含砂量约为0.03L/m3,含水率约60%左右,容重可按1500kg/m3估算。

表2列出了曝气沉砂池设计参考数据。

曝气沉砂池设计参考数据     表2

资料来源

设计数据

旋流速度

(m/s)

水平速度

(m/s)

最大流量时停

留时间(min)

有效水

深(m)

宽深比

曝气量

进水方向

出水方向

上海某污水厂

0.25~0.3

 

2

2.1

1

0.07m3/m3

与池中旋流方向一致

与进水方向垂直,

淹没式出水口

北京某污水厂

0.3

0.056

2~6

1.5

1

0.115m3/m3

与池中旋流方向一致

与进水方向垂直,

淹没式出水口

北京某中试厂

0.25

0.075

3~15(考虑

预曝气)

2

1

0.1m3/m3

与池中旋流方向一致

与进水方向垂直,

淹没式出水口

天津某污水厂

 

  

6

3.6

1

0.2m3/m3

淹没式

缢流堰

美国污水

设计手册

 

 

1~3

 

16.7~44.6m3/(m·h)

使污水在空气作用下

直接形成旋流

应与进水方向成直

角,并在靠近出口

处考虑装设挡板

俄罗斯规范

 

0.08~0.12

 

  

1~1.5

3~5m3/(m·h)

与水在沉砂池中的旋流方向一致

淹没式出水口

日本指标

 

 

1~2

2~3

  

1~2m3/m3

 

 

我国规范

 

0.1

1~3

2~3

1~1.5

0.1~0.2m3/m3

应与池中旋流方向一致

应与进水方向垂直,

并宜设置挡板

  1.平流沉砂池

  平流沉砂池是最常用的一种沉砂池,其水流部分实际上是一个有所加深加宽的明渠,两端设有闸板以控制水流,池底设1~2个贮砂斗,下接排砂管。

平流沉砂池的有效水深不应大于1.2m,沉砂池不少于2座或其分格不应少于2格,当污水量较少时,可考虑一座(格)工作,一座(格)备用。

一般沉砂池每格宽度不宜小于0.6m。

  2.曝气沉砂池(图1)

  曝气沉砂池的最大优点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砂粒在曝气的作用下互相摩擦,可以去除砂粒上附着的有机污染物;同时,由于曝气的气浮作用,污水中的油脂类物质会升至水面形成浮渣而被去除。

  曝气沉砂池的水深一般为2~3m,宽深比为1~2,进水方向与水流方向垂直,溢流堰板处应设置出水挡板。

喂气一般采用直径为5~6mm的穿孔管,有的处理厂采用振动式扩散器,也有用专为沉砂池制造的橡胶膜片扩散器。

  曝气沉砂池的单位污水曝气量,一般控制在每立方米污水充气0.1~0.3m3,单位池容的曝气量一般控制在每立方米池容充气2~5m3/h。

污水在池内的停留时间一般为1~3min,水平流速一般控制在0.06~0.12m/s。

  大型污水处理厂的曝气沉砂池具有去除浮渣、油脂的功能。

此类曝气沉砂池的一侧设置除渣区,池内设有整流栅栏隔出除渣区,使污水中的浮渣、油脂在气泡的作用下,在除渣区浮出水面,达到从污水中分离的目的。

从图中可见,由于在曝气沉砂池一侧鼓入空气,使水流在池内滚动并与污水的水平流动叠加,产生螺旋式流动。

这种螺旋流一方面使有机物和砂子分离,同时将沉入池底的砂粒带入集砂槽内,由提砂设备将砂排入洗砂槽,最后进行砂、水分离。

  3.圆形涡流式沉砂池

  圆形涡流式沉砂池与传统的平流式曝气沉砂池相比,具有占地面积小、土建费用省的优点,对中小型污水处理厂有一定的适用性。

如图2所示,涡流沉砂池利用水力涡流,使泥砂和有机物分开,以达到除砂目的。

污水从切线方向进入圆形沉砂池,中心轴上的螺旋桨将水流带向池心,形成涡形水流,较重的砂粒在靠近池心的一个环形孔口处落入集砂斗,而较轻的有机物在螺旋桨作用下与砂粒分离并引向出水渠。

  圆形沉砂池有多种池型,目前进入我国市场的有美国Smith&Loveless公司的比氏(Pista)沉砂池和英国Jones&Attword公司的钟氏(Jeta)沉砂池,是近年来应用日益广泛的两种圆形沉砂池。

较早的天津无缝钢管厂污水处理厂已安装有钟氏沉砂池.运行多年。

此后,广州大坦沙污水处理厂已安装的比氏沉砂池也投入运行。

典型的比氏沉砂池如图3~4所示。

  表3列出了不同设计流量的圆形涡流式沉砂池的参考尺寸和驱动功率,可在选型时进行参考。

圆形涡流式沉砂池参考尺寸表      表3

设计流量(万m3/d)

0.38

0.95

1.50

2.65

4.5

7.6

11.4

18.9

26.5

沉砂池直径(m)

1.83

2.13

2.44

3.05

3.66

4.88

5.49

6.10

7.32

沉砂池深度(m)

1.12

1.12

1.22

1.45

1.52

1.68

1.98

2.13

2.13

砂斗直径(m)

0.91

0.91

0.91

1.52

1.52

1.52

1.52

1.52

1.83

砂斗深度(m)

1.52

1.52

1.52

1.68

2.03

2.08

2.13

2.44

2.44

驱动机构功率(kW)

0.56

0.86

0.86

0.75

0.75

1.5

1.5

1.5

1.5

桨板转速(rpm)

20

20

20

14

14

13

13

13

13

  二、城市污水的一级处理

  一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主要技术为重力沉淀,能去除悬浮固体(SS)60%左右,BOD5只能去除20%~30%,达不到排放标准,故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的前处理。

  一级处理的主要构筑物为初次沉淀池,初沉池型式有平流式、辐流式、竖流式多种,主要设备为不同池型的刮泥机。

平流式初沉池为短形,其优点是占地面积较小,去除效果较好。

主要设备为行车式刮泥机和链板式刮泥机。

辐流式初沉池为圆形,适用于规模较大的污水处理厂,它又分为中心进水、周边出水型和周边进水、周边出水型两种,主要设备为辐流式中心传动刮泥机和辐流式周边传动刮泥机。

虽然辐流式沉淀池占地面积和去除效果都不如平流式沉淀池,但由于这类刮泥机故障率较小,在我国广为采用,特别大型污水厂采用更多。

竖流式沉淀池为圆形,池径在10m以内(或lOm×10m以内方形),沉淀污泥靠重力排泥,无机械排泥设备。

它仅适用于小型污水处理厂。

  初沉池按功能可分为进水区、出水区、沉淀区、污泥区和缓冲层等5个部分。

由于初沉池有耗能低的特点,在欧洲有的国家把初沉池设计得十分保守。

他们认为,初沉池是一次投资,长久受益。

尤其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初沉池以后,用很少的电耗就去除了大量的悬浮固体(SS)和BOD。

所得污泥经消化后产生大量沼气,沼气发电后用于厂内,可进一步节省运行费用,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

这是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中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的不同出发点。

初沉池的进水区和出水区的功能是使污水均匀平稳地流入、流出沉淀区;沉淀区即工作区,是可沉颗粒与污水分离的区域;污泥区是污泥贮存、浓缩和排放的区域;而缓冲层则是沉淀区和污泥区的隔离带,起到使已沉下的颗粒不因水流搅动而再行浮起的作用。

  目前,我国所建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很多都取消了一级处理,不建初沉淀。

有的是因为污水BOD浓度较低,为了不减少生物处理的碳源;而有的主要是因为对初沉污泥的处理缺乏信心,同时也为了节省建设投资。

在国外,为了集中处理小型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也有在区域内建污泥集中处理的设施,专门处理区域内几个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回收生物能源,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一)平流式沉淀池

  平流式沉淀池平面呈矩形,污水在池内流态特性比较稳定,沉淀效果最为良好。

当曝气池也为矩形时可与初沉池相连布置,可节省大量土地。

图5为平流式沉淀池构造示意图。

  平流式沉淀池的长宽比如果过小,水流不易均匀平稳,过大则会增加池中水平流速,二者都影响沉淀效率。

所以,平流式沉淀池每个廊道的长度与宽度之比值不应小于4,长度与有效水深的比值不小于8。

沉淀池一般应采用机械排泥,刮泥机的行进速度为0.3~1.2m/min。

当桥式刮泥机行走距离较长时,可采用分段刮泥法,用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行走路线如图6所示。

  链带式刮泥机由于刮板较多元分段刮泥的必要,但链带处于水下,不便检修。

桥式刮泥机另一关键是桥的两端行走轮必须同步,否则有可能出现“死机”现象。

国外大型桥式刮泥机的行走轮都加工成齿轮式,以保证两端同步。

  平流式沉淀池的缓冲层高度一般为0.5m,缓冲层上缘至少高出刮泥板0.3m。

池底纵坡不宜小于0.01。

  作为污水处理的初沉池,设计规范规定:

沉淀时间为1.0~2.0h;表面水力负荷为1.5~3.0m3/(m2·h)3;污泥区容积不宜大于2天的污泥量;排泥管直径不应小于200mm;一般生活污水的每人每日污泥量为144~27g,污泥含水率按95~97%计算;另外,初沉池出水堰的最大负荷不宜大于2.9L/(m·s),以保证沉淀效率。

  为了进一步节省土地,由于平流式沉淀池构造简单,不少国家建造了双层式平流沉淀池。

如图7所示。

污水先进入底部沉淀池进行沉淀,然后再进入上部沉淀池进行沉淀,上下设两台链带式刮泥机将初沉污泥刮人上下两个泥斗中排出。

  

(二)辐流式沉淀池

  辐流式沉淀池一般是圆形的,也有正方形的。

图8为辐流式沉淀池的示意图。

污水由沉淀池中心管上的孔口流入池内,在穿孔挡板的作用下,平稳均匀地流向四周,溢人出水槽内。

辐流式沉淀池都采用机械排泥。

  辐流式沉淀池也有采用周边进水、中心出水和周边进水、周边出水的形式,尤其采用周边进水、周边出水可提高沉淀效率,与中心进水、周边出水相比,其设计表面负荷可提高近1倍。

但沉淀池运行有二个关键问题,一是水流流态的均匀性,二是排泥的可靠性。

关于采用何种形式的沉淀池,不少专家学者已做了许多工作,相关文献也不少,但最后设计与施工的验证结果是运行。

运行的关键问题才是问题的关键。

  从沉淀池水流流态的均匀性来说,由于矩形池其狭长的池形、池壁和池底产生的摩擦阻力作用等因素,在池内污水的流态特性上明显易于稳定;相比之下辐流式沉淀池则由于在进水、出水段的紊流、布水不均造成短路流而导致流态的稳定性差,尤其是周边进水、周边出水的沉淀池,此问题更为突出。

但是必须指出,周边进水、周边出水的辐流式沉淀池,由于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精心管理,运行效果良好的工程实例也是不少的。

  从排泥的可靠性来说,除小型污水处理厂外,目前都采用机械排泥。

沉淀池排泥必须定时、定量,控制污泥浓度。

所以,沉淀池排泥的机械化、自动化要求已越来越高,从这一点出发,按目前我国水工业生产的实际情况,明显采用矩形池行车式刮泥机和圆形池周边传动刮泥机最为可靠。

  从总的比较来说,在缺乏设计、施工和管理经验的情况下,应该说小型沉淀池较宜采用矩形池,大中型沉淀池较宜采用圆形池。

天津40万吨东郊污水处理厂初沉池经比较采用了圆形池,沈阳40万吨北部污水处理厂经比较也采用了圆形池。

郑州40万吨王新庄污水处理厂在初步设计时为节约用地初沉池采用了矩形池,结果在初步设计评审时,遭到全国各地到会专家一致反对,认为圆形池增加了绿化面积,大型刮泥机造价低、运行可靠,决定在施工图设计中改为圆形池,现已建成,当然随着城市污水处理事业的发展,设计、施工和管理经验的增加和水平的提高,尤其随着我国水工业的发展,情况会有很大变化,所以因地制宜最为重要。

  辐流式沉淀池的要害是排泥闸阀,原因是沉淀池的污泥经刮泥机刮入中心泥斗后,污泥将由池底排泥管排出,所以,采用结构先进的闸阀十分重要。

辐流式沉淀池的运行效率的关键是出水堰的堰口负荷。

采用较低的堰口负荷,加上对堰口全程的高程误差的严格控制,就能保证水流的均匀和平稳。

一般堰口负荷不宜接近1Om3/(m·h)。

另外,规范规定辐流式沉淀池直径与有效水深的比值宜为6~12;刮泥机的刮泥板其外缘的线速度不宜大于3m/min;其他规定同平流式沉淀池。

  (三)竖流式沉淀池

  竖流式沉淀池的构造见图9。

其直径与有效水深的比值应不大于3;中心管内流速应不大于3Omm/s;中心管下口应设喇叭口及反射板,板底面距泥斗内泥面不小于0.3m。

  三、城市污水的一级强化处理

  一级强化处理的目的是节省投资,提高去除污染物的去除率。

通过采用一级处理的强化技术,以较少的投资即可达到削减较大量的污染负荷。

近年来,一级处理强化技术的研究已成为新的动向。

如香港昂船洲污水处理厂,设计流量170万m3/d,采用化学法辅助初级污水处理,方法是在初沉池前加入铁盐及聚合物,沉淀时间1.5h,去除SS70%及BOD50%。

据运行初期表明,最佳药剂投加量是1Omg/L的氯化铁(以铁离子计)及0.1mg/L的聚合物。

氯化铁注入位置在快速混合池入口处,聚合物注入位置在絮凝池的末端。

另外,上海市在合流污水一期工程的预处理厂进行了一级处理强化技术的试验,所用化学药剂分别为三氧化铁(FeCl3)、聚合硫酸铁、硫酸铝[A12(S04)3·18H20]和聚丙烯酸胶(PAM)。

投药量为10~100mg/L,试验结果表明,除NH3-N的去除不明显外,COD、TP和SS都有较好的去除率。

这些例子证明,采用一级处理物化法强化技术处理大流量、低浓度城市合流污水,运行简单可靠,符合经济、高效的原则,是可供选择的方案。

  利用生物絮凝提高城市污水初沉池处理效果的做法在我国已有实例。

天津东郊污水处理厂根据天津纪庄子污水处理厂的现场试验,省去了二沉池剩余活性污泥的浓缩装置,把剩余活性污泥回流到初沉池,提高了沉淀效率。

好氧生物絮凝吸附早已在工程中应用,早在50年代和70年代分别出现了两种改进的活性污泥工艺,即吸附再生法和AB法,这两种工艺都不设初沉池,分别在吸附池和A段完成悬浮物质和胶体物质的生物絮凝吸附过程,一般水力停留时间很短,而负荷高、泥龄短,和物化法强化技术一样,其产泥量增大很多。

利用微生物的絮凝吸附作用强化一级处理,能快速去除大量污染物质,同时伴有少量生物氧化。

由于不投加任何药剂,其产泥量比物化法要少。

生物絮凝吸附强化技术与AB法不同之处在于该工艺不对污水进行曝气,不以生物代谢转化为去除污染物的主要手段,只是将回流污泥单独在再生池进行曝气。

图10为其工艺流程简图。

  总之,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水环境的污染状况,在中小型城市污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