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精细化管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00011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精细化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钢筋精细化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钢筋精细化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钢筋精细化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钢筋精细化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筋精细化管理.docx

《钢筋精细化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精细化管理.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钢筋精细化管理.docx

钢筋精细化管理

钢筋精细化管理

摘要:

从分析建筑企业钢筋工程管理现状,存在工地配备小而全、加工损耗大、现场管理混乱等问题,提出钢筋工程精细化管理措施,在技术措施改进、专业加工工厂化、施工工艺改进、钢筋翻样专业化等方面做出详细阐述,对施工企业钢筋工程成本管理具有较强工程实际意义。

随着建筑市场的日趋变化,竞争的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开发商在造价上要求承包方的大幅让利,故而建筑企业对施工成本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施工成本管理就是要保证工期和质量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利用组织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把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内,并进一步寻求较大程度的成本节约。

笔者作为现场管理者,着重阐述对钢筋工程精细化管理,促进工程成本有效控制。

在现代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混凝土、钢筋和模板。

近几年来,商品混凝土配送和专业模板技术发展很快,而钢筋加工仍停留在以传统手工为主的方法,已经成为制约施工现代化的一个瓶颈。

钢筋的成本控制是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的“重点”,由于钢筋工程在单体造价中占的比例很大,是主材中的“主材”;一般在纯剪力墙、框剪及框架结构中约占土建总造价的30%-35%左右。

在砖混结构中,占土建总造价的25%-30%。

例如以单栋商住楼为例,土建造价约1300多万,而钢筋单项工程造价约460万,占总造价的35.38%。

通常单方面积含钢量越大,那么钢筋分项工程占总价的比例就越大。

由于钢筋工程具有专业性强的特点,钢筋工程是一项烦琐、复杂、细致,工程量十分浩大的分项工程。

因此如果施工现场钢筋工程不加强专业化管理,那么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在目前的建筑行业中,钢筋方面的专业人才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然而钢筋工程往往具有不可逆转性,对工程造价及质量带来巨大的损失。

1  钢筋工程目前管理现状

1.1  工地配备小而全:

到目前为止,建筑钢筋加工仍停留在传统落后的手工操作层面上,缺乏专业化分工,往往通过“人海战”突袭完成工地所需的构件,生产效率十分低下,与现代化建筑形成

强烈的反差,有时会令施工企业进入两难的地步。

一方面需要配备加工设备、临时生活设施,另一方面还需要配备更多的技术人员、采购人员、现场加工人员、储存管理人员、设备维修人员等;一方面建筑施工要求科技含量高、管理现代化,另一方面钢筋工程的加工工艺过时、管理落后,精度和质量无法控制、进度难以确保。

在这种情况下,钢筋加工不容易达到优化套裁,大材小用的现象司空见惯,钢筋切错尺寸、多切、用错材料时常发生,还常把大规格钢筋当作小一档规格使用。

在工地上,由于目测不准,往往把Φ14mm的钢筋误当Φ12mm使用,造成用料浪费。

1.2 加工损耗有漏洞:

钢筋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损耗,由于管理混乱、核算不清,实际损耗与帐面损耗产生很大的误差。

据工地现场实际情况反映,一般工地的钢筋加工损耗都在5-10%,有的甚至高过10%,但帐面上核算的钢筋损耗只有1-2%,甚至更低。

为什么呢?

原来,工地的某些管理者对损耗的钢筋头的残值收入要进行分流处理,其中的一个方法是毛估。

用专门改装的130货车装满钢筋头,约由30吨,可目测的结果是1-2吨左右,并以此为依据结算入帐,就这样某些个人的小兜先装满了。

有的工地竟然暗中向工人提出要求,钢筋头出得越多越好。

据悉,某项工程预算钢筋总成本为6000万左右,结果工程还未结束就超出指标1000多万元,浪费大家的大财,满足了个人的小财,加工损耗的漏洞越搞越大。

1.3 劳务分包管理缺陷:

钢筋加工管理费用实施“专款专用”,包工队除得到劳务费,还能得到一部分钢筋头分流处理的收入。

至于支出部分,一概由建筑企业或业主方承担:

电费、水费、检测费、机械租赁费、场地硬化费、临建费用、生活设施费、加工损耗、赔偿费用、处罚费用、管理费用等等。

由于钢筋加工工艺落后,造成噪音和粉尘污染严重,经常扰民纠纷事情,涉及赔偿问题,无论赔偿金额多少,很少被列入钢筋加工成本中去,一般都是由建筑企业和业主方支付。

损耗多少全靠算。

目前,工地钢筋加工损耗是采用倒算法,既按照施工结束后卖钢筋头的实际收入入帐计算,其损耗已超出10%,入帐作为成本计算依据也许只有1%,这样就有可能每吨少计算100元的加工成本。

其次,很多间接费用,无法预计,在实际计算中往往以自己的利益权衡报多或报少。

此外,是以投标概算钢筋用量还是以翻样实际用量为控制成本依据?

这两种用量相差约2-7%之间。

总之,算出来的成本和实际成本误差较大。

2 钢筋工程精细化管理措施:

组织一个好的班组施工,钢筋损耗指标能控制在1-1.5%,而一个较差的施工班组施工,钢筋损耗指标通常3%以上。

优选管理人员,是因为一个管理人员的好坏将间接影响钢筋成本,有时候间接影响钢筋成本比直接影响要大很多。

如在苏州某工程,有两栋楼除基础稍有不同外,主体结构完全相同,当时有两个钢筋翻样人员分别负责施工翻样,主体结构完成后,两翻样结果仅在柱墙上就相差26吨,误差率2.83%.

2.1 技术措施:

施工工艺的要求不可避免地带来工程预结算方面的问题,现在有的监理和审计人员,对“传统的绑扎搭接连接”所增加的钢筋用量尚不同意计入钢筋工程量。

所以优化施工方案显得必不可少,施工方案不仅要具有可操作性,而且还应考虑其经济性。

一个不考虑经济的施工方案不是完美的施工方案,例如施工楼层板时,由于施工技术人员忽视钢筋工程的重要性,往往不会明确板内支撑问题,在班组施工实际时通常都使用钢筋做支撑,可是一个钢筋支撑经济成本测算下来1.5-2.5元,而如果采用塑料支撑它的经济成本只0.1-0.2元,相差之悬殊显而易见。

2.2 专业加工工厂化:

在建筑施工现场的钢筋加工中,存在这个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差,这个差足以把钢筋加工环节委托给一个现代化的成型钢筋加工企业。

但是,在“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影响下,目前还有许多建筑工地仍拒绝委托加工。

看来,在建筑钢筋加工的专业化、工厂化和商业化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仅有一个简单合理的利益再分配问题,而且还有一个如何越过诸如黑色成本漏洞等多种管理死角的问题。

由此可见,提高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度,是建筑钢筋加工企业获得进一步推广从而促进建筑施工技术和工艺更加现代化的重要前提。

根据加工的类型或工程的特点不同,建筑工地现场加工钢筋的成本一般每吨60元到100元不等,生活电费和水费合计每吨6-10元,另外还要加上检测费、机械租赁费、场地硬化费、加工设施临建费,生活设施费、管理费和其它各种费用等间接成本,平均摊到每吨钢筋里的总成本大约在180-260元左右。

但是,一般工地的钢筋加工实际损耗都会超出原有的指标,包括很多工地共同存在的长度误切浪费,将粗钢筋当作细钢筋使用的浪费和数量多切的浪费等。

因此,建筑工地现场钢筋加工成本较高,为专业加工创造了条件。

一位在大型施工企业干了10多年的经理坦诚地诉说:

一般工地的钢筋加工实际损耗在7-8%左右,而定额损耗为2%。

所以钢筋工程接受委托加工服务,这样可明显降低钢筋总成本。

编制可行的钢筋工程相关限额用料指标:

钢筋的损耗指标通常为1.5%,定额损耗为2%。

而通常项目上的实际钢筋损耗大都要超过2%。

这说明要么原先定的指标不符合实际,要么现场没有管理好。

另外,人工的限额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限额人工当然就是涉及大批工价问题,什么样的工价比较合理?

定额人工与实际发生的人工到底有多大的差距,可不可以再缩小?

既能让班组有利可图,又可减少施工企业的开支。

据工程经验,定额人工价乘以80-85%之后就发包给钢筋承包班组施工。

当然,不同的工程也不尽相同,关键还要靠工程管理人员去积累总结。

2.3 钢筋工程现场精细化管理:

钢筋工程现场精细化管理应该积极采用建设部推广技术,现场管理规范化,积极改进施工工艺,有效提高人工、机械效率,避免钢筋工程浪费,有效节约成本。

2.3.1 “标签法”防止错拿钢筋:

防止错拿钢筋,钢筋半成品的种类繁多,做记号是很必要的,拿什么做记号呢,以前让木工给刨光木板条,截成小块,钻孔来用,现在都承包了,木工不愿意配合,去装饰材料商店买灯箱布料头布头,用记号笔写上字,用扎丝扎个眼透过去拴在钢筋上。

2.3.2 慎扣砼保护层减少浪费:

保护层厚度的规定是为了满足结构勾结的耐久性要求和对受力钢筋有效锚固的要求,规范针对处砼于不同环境类别规定保护层最小度。

另外,对结构中构造钢筋的保护

层也作了最小厚度的规定:

结构钢筋是指不考虑受力的架力筋、分布筋、连系筋等。

在工程实践中,扣保护层应十分谨慎,一不小心就会酿成大错,造成成千上万只箍筋的报废,造成施工成本的极大浪费。

比如在扣暗梁箍筋保护层时就应十分仔细,扣错了不仅影响梁的截面尺寸还会影响标高的变化;由于有较高度ho的改变,验收通不过,造成返工,即使侥幸通过,也给施工带来不便。

2.3.3 “非接触性锚固”和“非接触性搭接”合理长度

钢筋混凝土的一个重要原理就是钢筋和混凝土的协同作用,其关键是混凝土要充分地包裹钢筋。

因此,保证混凝土360度圆周地包裹钢筋是十分必要的,这就是“非接触性锚固”和“非接触性搭接”的意义。

如果两根钢筋是“平行接触”(传统的“绑扎搭接连接”就是这样做的)在连接区的每根钢筋都有1/4左右的表面积没有被混凝土充分包裹,这就严重地影响了钢筋混凝土的质量,进而影响了钢筋混凝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实验证明,在受拉实验中的“绑扎搭接连接”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其破坏点都在“绑扎搭接连接区”。

尽管一再增加“绑扎搭接连接区”的钢筋长度,仍然无济于事,破坏点还是在“绑扎搭接连接区”。

所以,不要因为绑扎连接是搭接越长就越牢靠,这样做既不经济也不科学。

2.3.4 施工工艺改进措施:

施工工艺改进措施应该积极从有效提高机械效率,生产工艺、工序改进等方面出发,积累工程经验,下面罗列工程现场切实可行、比较成熟的钢筋工程施工工艺改进措施。

序号

改进措施

原工艺

改进施工要点

优点分析

1

钢筋调直机

改进

一般是3个人干

活,一个人把开

关,两个人轮换

扯着已被调直的

钢筋走,一根钢

筋可走出30米

到60米

做一个溜子,如是铁的长度可

在25-30米,用槽钢做,如是

木头的,长度仅在10-20米,

用长度木版边上钉木方,让已

调直的钢筋在溜子中自由滑行

一个人干活,

到一定长度,

操作者便停车

剪断,每够10

或15根,便

打成捆,滑到

溜子下边。

高工效3倍,

节省2人

2

钢筋切断机

下料方法改

就地摆放钢筋切

断机,或者在切

断机下面垫上一

两层砖或木方木

板,在切断机的

一侧,钉一条大

板,十多米长,

下料时当做定尺

 

用粗钢管或槽钢加粗钢筋或角

钢焊制一个支架,高约30多公

分,放在切断机下面,卡住切

断机的脚轮,把切断机垫高,

另做四至五个铁板凳,体积60

多公分见方,凳子面用铁板,

四条腿用钢筋焊成,可随便搬

动,沿切断机两侧摆放,把要

切断的料子放在上面,在凳面

上划切断线。

把切断机垫

高,使人干活

时不猫腰,以

减少疲劳强

度,四条腿用

钢筋焊成,可

随便搬动

3

钢筋弯曲机

和弯箍机改

在钢筋弯曲机一

侧钉着老宽一排

大板,长度大概

有6-7米,上面

放着一堆等待成

型的钢筋

用粗钢筋焊3个铁支架放在弯

曲机前后,一个小短支架放在

弯曲机左边,都与弯曲机一边

高,上面摆放待成型的钢筋,

成型时,只要两个人便可操作,

一个人在后面把钩,一个人一

手找长短一手把开关。

比铺大板提高

效率

4

柱子绑扎

人爬柱子绑

利用塔吊,预绑骨架现场安装

省力又安全

5

大梁绑扎

现场绑扎

预绑成段

节约时间

6

钢筋机械连

人工绑扎、焊接

滚轧直螺纹钢筋接头、镦粗直

螺纹钢筋接头、带肋钢筋套筒

接头

连接强度高、

质量稳定、施

工方便(建设

部推广技术)

7

钢筋焊接网

技术

现场焊接

焊接网片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