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生物科学知识教学部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98132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资生物科学知识教学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资生物科学知识教学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资生物科学知识教学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资生物科学知识教学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资生物科学知识教学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资生物科学知识教学部分.docx

《教资生物科学知识教学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资生物科学知识教学部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资生物科学知识教学部分.docx

教资生物科学知识教学部分

生物学科知识

一.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依据:

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学生特征

教学设计的程序:

(1)前期分析:

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分析和学习者特征分析

(2)确定教学目标

(3)制定教学策略

(4)选择教学媒体或资源

(5)设计教学评价

3.教学设计的原则:

目标性原则重点性原则整体性原则

生物学教学策略

1.概念图教学策略

概念图的特征:

概念通常是按分层的形式表现的;概念图中包含着交叉连接;概念图中包含着许多具体事例;针对同一知识领域,不同的人绘制的概念图可能有明显不同。

在教学中的应用:

作为教的工具;作为学的工具;作为评价工具

思维导图:

概念:

是一种放射状的辐射性的思维表达方式。

思维导图是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

特点:

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从中央向四周放射;分支由一个关键的图形或者写在联想的线条上的关键词构成;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

概念图与思维导图的区别:

(1)从定义的角度:

概念图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

它通常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连线上表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

(2)从对知识的表示能力

概念图在表达逻辑关系和推理方面发挥着很好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概念图是一宗多线程的流程图,表达由起点到终点的事物发展和推理过程,结果可能shi一种或多种是多线性的思维表达方式

思维导图则能够帮助人们在认识事物方面有一个整体的,全局化的观念。

它注重表达与核心主题有关联的内容。

思维导图是一种放射状的,辐射性的思维表达方式。

(3)从形式上

概念图可以有多个概念,而且是先罗列所有概念,然后绘制成网状结构

思维导图往往只有一个主要概念,中心节点只有一个,具有以下特点:

2.合作学习策略

基本含义:

(1)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

(2)教师角色由传播者转变为服务者或帮助者

(3)学习的责任由教师转移到学生

(4)学生不仅要自己学会,还要帮助小组内其他成员学会

原则和方法:

(1)积极主动相互依赖

(2)面对面促进互动

(3)成员负起责任

(4)适当运用人际社会协作技能

(5)过程评价与监控

3.探究性学习策略

探究学习通常包括: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形式:

发现式探究;推理式探究;实验式探究

探究技能:

观察;分类;测量;推论;预测;交流;数量关系的识别;时空关系的识别;构建假设;辨别控制变量;确定可操作性定义;解释数据;实验。

4.研究性学习

一般过程包括两个层面:

教师组织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和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1)选题的原则:

教师指定;学生独立选定;师生共同来选定

(2)研究方案的设计:

应尽量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或调查的研究方案

(3)成果的总结与交流

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特点:

学习目标的全面性和多元性;学习内容的综合性和开放性;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和探究性;学习形式的多样性和自主性;学习主体的全员性和互动性。

5.直观性教学策略

作用:

有助于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助于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6.科学,技术,社会教育

三.生物基本教学技能

导入技能教学语言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变化技能强化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结束技能课堂组织技能

导入技能:

目的:

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引起对所学内容的关注,引导进入学习情境;为学习新知识,新概念,新原理和新技能作鼓动,引子和铺垫;明确学习目的和要求,使每个学生都了解他们要做什么,他们应达到何种程度

类型:

直接导入经验导入原有知识导入实验导入直观导入设疑导入事例导入悬念导入故事导入

原则和要点:

(1)导入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要强

(2)导入要具有关联性

(3)导入要有趣味性,有一定艺术魅力

教学语言技能:

目的:

(1)教学语言技能要保证准确,清晰的传递教学信息,已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2)教学语言技能要有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语言生动形象,具有启发性(3)不断塔高教学语言的水平,可以促进教师个人思维的发展能力和提高。

原则与要点:

学科性和科学性原则;教育性和针对性原则;简明性和启发性原则

四.高中生物课程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包括:

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科学,技术与社会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

2.面向全体学生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五.高中生物课程设计思路

1.必修课程:

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

2.编写理念:

教科书编写的依据是课程标准

3.教科书内容的选择;

(1)以学生的发展作为选取内容的出发点

(2)应当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

(3)要反映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体现“科学,技术,社会”的思想

(4)应将探究活动作为教科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5)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

六:

探究题

1.该实验与教材中的实验相比有哪些优点

选材方便易获取,经济成本低;安全性较好;操作简单;实验现象明显,反应时间短;

2.开放性试题的利与弊

利:

开放性试题是与封闭性试题相对的,没有固定答案或唯一结论的一种试题形式。

开放性试题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封闭性试题的种种不足,特别在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广泛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着封闭性试题所无法取代的优点。

开放性试题更符合新课标倡导的发展性评价,在新课程的模块学业评价中应倡导适量使用开放性试题。

弊:

开放性试题的主要弊病在于其评分带有比较明显的主观随意性。

3.在利用实验进行设计教学过程时的步骤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讲解原理;准备实验材料;实施实验);思考讨论;表达交流,得出结论。

4.用葡萄糖试纸检测葡萄糖时,试纸会由浅蓝色变成红棕色

七:

高中生物学理论教学及策略

(一)讲述与演示相结合

1.直观演示感性材料2.引发理性思考3.互助合作总结概括4.巩固提高加深理

4.联系实际具体应用

(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构建生物学概念

八:

生物学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1.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或直接获取生物学知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生物学实验操作的一些基本技能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有利于帮助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5.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6.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7.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生物学实验的类型:

1.验证性实验教学:

先讲授知识,再组织实验

2.探究性实验教学:

先做实验,学生自己总结知识

实验的组织方法:

模仿式实验;分段实验;学生独立实验;伴随讲授实验

生物学实验的教学准备

1.准备好实验材料

2.准备好实验设备,用具和药剂

3.准备好实验教学辅助教具

4.进行预试

5.培养小助手

生物学实验的结果分析

1.取材的分析

2.药品与试剂的分析

3.步骤及操作分析

生物学实验教学优化的一般原则

转变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有据可依原则;因地制宜原则;保证实验效果良好原则

九:

教学研究

1.生物教学研究的意义:

揭示教学规律,指导教学实践;验证改革措施,指导改革深化;提高生物教师素质

2.研究的分类:

按照研究目的:

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

按照研究的内容: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

按照科学研究的性质:

定性研究;定量研究

4.常用的研究方法:

经验总结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统计法;比较法;分析法;个案研究法

活动教学的优点: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引导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认知活动为突破口,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十:

生物教师的备课

(一)分析学生

1.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

分析了解学生的前科学概念;分析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科基础

2.分析了解学生的社会背景和班级的课堂氛围

3.高中生认知思维的特点

高中生认知结构的完整体系基本形成;高中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认知与情感,个性因素协同发展

学情分析的内容:

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分析学生的认知和思维特点;分析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能力;班级整体个性

教师在进行学情分析时可用哪些方法了解学生

经验分析法;观察法;资料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基于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进行分析

(二)分析教材内容

1.研读课程文件和教科书

2.利用概念图法进行教学内容分析

分析并建立反映单元重点之间结构关系的总概念图;编排局部内容的教学范围和顺序;初步构想局部内容的教学思路极其知识框架;依据概念图形成教学设计的思路

3.分析课时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确定教材内容的知识类型;分析教材内容的地位与作用;分析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确定课堂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维目标的表达:

行为主体:

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体现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行为动词:

说出,概述,叙述

行为条件:

完成某个任务所需的条件

行为表现程度:

即教学达到的标准,如进行光合作用的学习,学生应能阐述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与能量的变化

三维目标的特征:

指向性;准确性;可测量性

知识性目标动词:

描述,识别,列出,列举,说出,举例说出,说明,举例说明,概述,区别解释,选出,收集,处理,阐明,分析,得出,设计,拟定,应用,评价,撰写

技能性目标动词:

尝试,模仿,运用,使用

情感性目标动词:

体验,参加,参与,交流,关注,认同,拒绝,确立,形成,养成

6.确定课堂教学重难点

(三)教学策略的选择

1.制定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以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或教学任务而制定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等要素的系统策划与设计。

教学策略的特点:

针对性;灵活性;多样性;协调性

教学策略的类型:

学生自主式教学策略;教师主导式教学策略;师生互动式教学策略

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依据教学的具体目标与任务;依据教学内容特点;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依据教师的自身素质;依据教学环境条件

现代生物教学方法的基本特征:

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差异性;强调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突出教学的情意性;体现教学的开放性;重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学方法趋向系统化

十一:

生物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

1.生物教科书是生物课程资源的核心(生物教科书是生物教学的主要依据)

2.充分开发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

3.关于开发社区的课程资源

4.适当开发利用学生家庭中的课程资源

5.广泛利用媒体资源

6.挖掘利用隐形资源(隐形资源主要指的是学生的生活经验)

简易教具制作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实用性原则;简易化原则;艺术性原则;安全性原则

直观教具的种类:

实物;标本;模型;挂图;演示器;替代物;电视录像

直观教具的选择应考虑的依据:

学习任务;学生特点;教具的特点;教学环境;经济因素。

十二:

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过程是指教学的实施过程,即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计划的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

生物学教学过程的一般特点:

1.生物学教学过程是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的特殊认识过程

2.生物学教学过程就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

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生物学教学过程就是促进学生发展和受教育的过程

生物学教学过程的阶段:

1.唤起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是实现生物学教学过程的前提

2.观察,实验等直观形式,生物学教学过程的基础

3.掌握概念和理论,是生物学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4.巩固知识是生物学教学过程的必要一环

5.应用知识是检验生物学教学过程的重要标志

生物学教案的基本要素:

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导入设计;围绕生物学核心概念或主要观点构建知识;主动学习;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多角度,多方位分析教材,具体要做到哪几个方面:

从整体上领会教材的设计思路;从结构上分析教材的教学主线;从内容上分析教材的逻辑系统;从学生的学习需要上分析教材的重难点;分析教材联系实际的因素和育人因素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说出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和结合方式

过程与方法:

通过氨基酸通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探究意识,合作意识及民族自豪感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3)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4)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教学难点:

(1)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

(2)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细胞增殖”第一课时“有丝分裂”的教学过程

教师

问题导入:

刚出生的婴儿和成人在重量及体积上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直观教学,激发兴趣)

实例设疑:

“为什么人的受精卵和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DNA数目相同?

有丝分裂是如何保证遗传物质的稳定遗传?

动画演示:

解释细胞周期的含义

动画演示: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动画演示: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反馈:

总结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以及有丝分裂的特征

学生

回顾细胞不能无限放大的原因

大胆猜想:

据推测排列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分裂图

观察图:

理解间期时间长的原因

观察图:

描述各时期分裂的特点

观察图:

描述动植物有丝分裂的异同

应用,巩固新知识,比较数据,归纳特征

“基因在染色体上”教材分析

“基因在染色体上“是人教版必修二《遗传与变异》的第三章第二节。

表面上看本节课说明是“基因在哪里”的问题,其根本是要解释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减数分裂与孟德尔遗传规律相连,而减数分裂又是高中生物学的重难点。

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这一内容学生很难理解。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再一次理解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又为学生学习厚膜的伴性遗传奠定基础。

本节内容是联系细胞学和遗传的相关知识的枢纽,在整个高中生物学必修内容的知识体系中属于一个可以承上启下的关键内容。

深刻的理解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有助于学生理解生物物质基础,结构基础和功能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材中内容的选用和编排也十分有利与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探究的能力。

本节课主要讲两个问题:

一是通过萨顿假说和摩尔根的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二是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计划用一课时

“种群数量的变化”中“种群的增长方式”的内容,设计教学思路:

种群的增长方式是种群数量变化中的重要内容,具体教学思路:

从细菌数量增长的实例出发,让学生尝试构建数学模型,通过分析实验结果,体验数学建模过程中的质疑,不断修正假设等重要环节,由此明确种群呈“J”型增长的条件,并列举实例分析得出自然界中种群呈指数增长是有一定时间限制的,经过一段时间后种群的增长因受到环境阻力的作用,增长曲线一般成“S”型,引导学生分析“S”型曲线变化的特点,并能应用相关参数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中“神经冲动的产生与冲动”的内容,设计教学片段的具体过程。

手机

十三:

中学生物学教学评价

评价的种类:

纸笔测验(传统的考试,测验)实作评价(表演,作品,实际观察学生的表现)配置性评价(性向测验,综合入学测验)诊断性评价(课堂提问,平时小测验,鉴定发掘学生的学习困难,教学缺失)形成性评价(年段考试,期中考试,作为调整课程,改进教学和学习的依据)终结性评价(期末考试,中考,高考)效标参照评价(绝对评价,有固定的评价标准)常模参照评价(相对评价,学生之间比较,用于选拔)

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依据教学目标;兼顾多重目标;采用多元方法;进行多次评价;重视反应过程;善用评价结果

评价方法:

(评价工具)

教师自编测验;行动观察记录;调查问卷;访谈;创作成果分析;档案袋;个案研究

选择评价工具的依据:

实用原则;效度原则;信度原则

十四:

教师自编测验——命题

认知领域的目标顺序:

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课程目标:

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