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十章互联网与大学生心理健康.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92889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8.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第十章互联网与大学生心理健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10第十章互联网与大学生心理健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10第十章互联网与大学生心理健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10第十章互联网与大学生心理健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10第十章互联网与大学生心理健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第十章互联网与大学生心理健康.docx

《10第十章互联网与大学生心理健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第十章互联网与大学生心理健康.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第十章互联网与大学生心理健康.docx

10第十章互联网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第十章互联网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21世纪是信息社会,这已成为人们描绘21世纪社会特征时达成的首要共识。

信息革命和信息化社会在当今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社会网络化,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越来越重要的交往手段和通信媒介。

可以说,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已使人类进入或即将进入网络时代,网络开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方式,同时更加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世界。

信息网络技术带来了许多问题,但在大学生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网络心理问题。

第一节互联网与大学生

一、互联网形成与发展

       1960年,利克里德尔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做“人——机共生”。

在文章中,这位罗切斯特大学(UniversityofRochester)的行为心理学博士、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听说研究的学者写道:

“用不了多少年,人脑和电脑将非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文章还预测,在不远的将来,“人通过机器的交流将比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更有效。

”这样大胆和超前的预测,如果不是在43年后的今天互联网已经风行全球,确实让人难以相信。

实际上,就在利克里德尔发表这篇大胆的文章的同时,互联网的研究已经在美国悄悄地拉开了帷幕。

       1969年,美国国防部出于战略考虑,资助建立了一个名为ARPANET的网络,把加利福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以及位于盐湖城的犹它州州立大学的计算机主机联接起来,这是互联网的雏形。

1971年,ARPANET上的网点数达到了17个。

两年之后,ARPANET上的网点数又翻了一番,达到40个,各网点间可以发送文件。

1972年,第一届国际计算机通信会议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会议决定成立Internet工作组,负责建立一种能保证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的标准规范即“通信协议”。

1974年,IP协议和TCP协议问世,合称TCP/IP协议。

该协议的问世,最终导致了Internet的大发展。

       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投资,在普林斯顿大学、匹兹堡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依利诺斯大学和康奈尔大学建立5个超级计算中心,并通过通信线路互相连接,形成了NSFNET的雏形。

由于NSF的鼓励和资助,很多大学、政府机构甚至私营研究机构纷纷把自己的局域网并入NSFNET中,至1991年,NSFNET的子网增加到3000多个,成为Internet的基础。

到1993年,WWW(WorldWildWeb)和浏览器的开发应用,为互联网赋予了新的魅力,网民在网上不仅可以看到文字,而且可以看到图片、声音、动画等等,从此,互联网日益变成一个丰富多彩的全新世界,以超出网民想象的速度获得了快速发展。

至2002年底,全世界上网人数已达6.55亿。

       互联网(Internet)作为一种崭新的信息技术,把网民带入了一个真正的信息时代。

今天网民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世界、学习、购物,而且可以在网上交友、聊天、开会,甚至玩游戏、赌博等,互联网正在改变网民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今天,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大大超出了网民的预期。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数据,1997年我国上网用户数为62万,1998年为210万,1999年为890万,到2001年12月31日止用户数已经达到3370万人(其中36.2%为18~24岁的青年人)。

       与其它媒体相比,互联网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人人可成为接受者和发送者,具有双向性和多向性。

互联网的内容良莠不齐,难以监控和筛选,但其超出想象的刺激性和娱乐性,又极易使人上瘾,对大学生群体具有特殊的吸引力。

       研究表明,互联网已经成为许多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身心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据市场调查公司Strategies集团的统计,64%的上网者上网后看电视的时间减少,48%的上网者的阅读时间也少于从前。

尤其是Kraut等人的研究发现,互联网的使用会造成网民社会卷入的减少以及心理幸福感的降低,表现出孤独感和抑郁感的增加。

长期的痴迷上网,可能导致各种网络疾病。

       大学生始终是新生事物的促进派,站在时代的前列,代表着事物的发展方向。

在网络大潮汹涌而来的网络时代,作为时代“弄潮儿”的大学生们自然也不甘落后,始终扮演着互联网忠实追随者的角色。

从1997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开始进行“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

该统计包括我国互联网络上网计算机数、用户人数、用户分布等十几个方面,是目前我国关于互联网发展情况的规模最大、权威性最强的统计调查。

到2003年1月,该统计已经进行了11次。

在已经进行的11次统计中,青年大学生一直是网络用户的主力大军。

如在2003年1月公布的第十一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我国共有互联网用户5910万。

其中,18到24岁的用户占37.3%,在各年龄段中居首位;大专和本科文化的用户占53.7%,在各文化层次中占首位;学生用户占28.0%,在各类职业类别中占首位。

       类似的调查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

2000年,香港一研究公司进行的调查发现,香港大学生每星期平均上网五天,每次上网平均为2.5小时。

2002年,上海市信息辅导服务公司的调查显示,上海各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中,接触过网络的人数高达77%,其中经常上网的(指平均每周上网6小时以上)将近35%。

这些事实都表明,青年大学生始终是互联网的忠实追随者,上网正逐步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具有创造性强、接受新鲜事物快等特点,但由于涉世不深、追求刺激、喜欢娱乐,自我控制力较弱,这些特点不但使他们成为互联网的极大受益者,也容易使他们沉迷于网络,在心理健康方面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

可以说,互联网对大学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二、互联网的特征

       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全球性、虚拟性、身份的不确定性、非中心化与平等性等特征。

       

(一)开放性。

互联网的本质是计算机之间的互联互通,以便能够做到信息共享。

而且,计算机之间互联互通的程度越充分,共享信息越多,开放性越高,互联网所起的作用就越大。

互联网的这种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用户开放。

互联网是一个对用户充分开放的系统。

在这里,不分国家、种族、贫富、性别、职位高低、年龄大小,只要你具备上网的硬件条件,就可以上网,去体会网上冲浪的乐趣。

二是对服务者开放。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说,互联网是一个无限的信息巨系统。

互联网上的信息来自不同的提供者,没有哪一个国家或组织能够独揽互联网的信息服务。

互联网正是通过对服务者开放,为用户提供一个开放的接入环境,从而使互联网上的每一个节点,都可以自愿地、轻而易举地为互联网提供信息服务。

互联网的开放性,是互联网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之源。

三是对未来的改进开放。

互联网的这一特点,使得互联网上的子网在遵循TCP/IP接入协议的前提下,可以有不同的风格和体系,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随时对任何一个子网进行更改而不影响整个互联网的运行。

在《互联网简史》中,互联网的缔造者们明确地强调,“互联网的关键概念在于,它不是为某一种需求设计的,而是一种可以接受任何新的需求的总的基础结构。

       

(二)全球性。

网络拓展了人类的认识和实践空间,“老死不相往来”、终生难以相见的人们瞬刻间变成了近在咫尺的网友。

庞大的地球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地球村”、“电子社区”,人人都可以进入这个“地球村”,成为这个“电子社区”的一员;人人都可以在网络上使用最新的软件和资料库,不同的观念和行为的冲突、碰撞、融合就变得直接和现实;网络化还把异质的宗教信仰、价值观、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经过频繁洗礼和自主的选择,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生活方式的人们通过学习、交往、借鉴,达到共识、沟通和理解。

总之,当互联网以其传播方式的超地域性将地球连接成“地球村”时,每个网民成为地球村的平等公民,互联网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在我们无法想象的空间中蔓延、伸展着,它突破了种族、国家、地区等各种各样的有形或无形的“疆界”、真正体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人类交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无限互联”及“无限关涉”。

       (三)虚拟性。

网络世界是人类通过数字化方式,链接各计算机节点,综合计算机三维技术、模拟技术、传感技术、人机界面技术等一系列技术生成的一个逼真的三维的感觉世界。

进入网络世界的人,其基本的生存环境是—种不同于现实的物理空间的电子网络空间或赛伯空间。

这样,一方面网际关系的虚拟性是与实体性相对的。

交往主体隔着“面纱”,以某种虚拟的形象和身份沟通、交流着,交往活动也不再像一般社会行动那样依附于特定的物理实体和时空位置。

另一方面网际关系的虚拟性并非与虚假性等同,尽管由于人的恶意操作它会堕落变质为虚假。

在人工构造的虚拟情境中,网络赋予人一种在现实中非实在的体验,从功能效应上说这是真实的,所发生的虚假关乎于交往者的德性,而与网络的上述功能无关。

       (四)身份的不确定性。

在现实世界中,网民的社会关系:

亲戚、朋友、同事、邻里、师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种“熟人型”的,其交往活动依附于特定的物理实体和时空位置,并受着较为稳定的社会价值观念文化的支撑和规约。

而在网络世界里,尽管计算机专家可以将一切信息还原为数字“0”或“1”,换言之,信息在其构成上是确定的,但是信息的庞杂性、虚拟性和超时空特征使得作为行为目的、意义和情感的传播通道并不是清晰可辨的。

同时,网络世界是一个开放多元的世界,它跨越了时空的地理界限,但却无法聚合历史文化的差异。

这些都使得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网络交往易变、混沌,网络世界中的人际关系也因此充满了不确定性。

不仅如此,在“网络社会”这个崭新的信息世界,主体的行为往往是在“虚拟实在”(Virtualreality)的情形上进行的,在网络技术的帮助下,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隐形怪杰”,其身份、行为方式、行为目标等都能够得到充分隐匿或篡改:

一个白发老翁可以发布电子讯号将自己伪装成红颜少女,强盗亦可自称警察而难被发觉,甚至就象比尔·盖茨的那个玩笑:

“在Internet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例子

       (五)非中心化。

互联网以令人惊异的发展速度,把社会各部门、各行业乃至各国、各地区联成一个整体,形成了一个相对自由的“网络时空”。

互联网是由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局域网所构成的,在科学家设计Internet的前身ARPANET时,军方就要求这个网络没有中心,让信息在网络中能够自由地传播,因此它采用离散结构,不设置拥有最高权力的中央控制设备或机构,这样Internet就成了一个绝对没有中心的网络世界;此外,从地理角度讲,Internet覆盖在整个地球表面上,既没有明确的国界和地区界限,也没有开始和结束。

一旦进入这个由光纤电缆和调制解调器构成的世界,你就变成了电子化的飞速运动的“符号”存在。

作为小小的个体陷在无边无际的“网”中,无论怎样“挣扎”都将是无能为力的。

       网际交往突破了现实社会行为所具有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互动特征。

当你随着网络进入他人的行动空间,或进行在线交谈、网络讨论,或进行超文本的创作和阅读时,他人也同时进入了你的行动空间中。

没有了专家平民之分,没有了作者读者之别,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是处于一种交互主体的主体际界面环境之中。

互联网技术消灭了“客体”这个字眼,消灭了权威式中心化的主体意志,而代之以平等自由的主体间交往,所形成的网际关系是非中心化的。

       (六)平等性。

Internet作为一个自发的信息网络,它没有所有者,不从属于任何人、任何机构,甚至任何国家。

因而也就没有任何人、任何机构、任何国家可以左右它、操纵它、控制它。

在这里,没有政府机构的监督和管理,所有的用户都是自己的领导和主人,因为所有的人都拥有网络的一部分;在这里谁都没有绝对发言权,但同时,谁又都有发言权。

这样,网民可以充分感觉到自由性与主体之间的平等性。

网民可以阅读来自许多外信息源的消息,可以自由选择议论话题,而不必受编辑、新闻出版机构的控制,不必担心自己的言论是否离经叛道,只有平等的网上公民,没有至高无上的网上统治者;只有网络公民之间的平等交流,没有一味的说教者、灌输者或者固定的受众。

总之,网上的信息不为某一个人独有,而是平等地属于每一个网民。

互联网的这种特点,使网民的意识和思维进一步走向平等和双向沟通,思维方式更加多样化,从而也更加具有个性和创造性。

但是,Internet也是一个彻底“民主”(或无政府主义)的地方,一个无法无天的地方。

在这里,任何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原则(或不要原则)说任何话,做任何事。

在Internet上,一个人不需要承担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可以滥用自己的权利,导致无政府主义的泛滥。

       (七)个性化。

互联网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的集合,它将世界上数以万计的计算机、网络互联在一起,既互通信息、共享资源,又相互独立、各自分散管理,没有人比其他人享有更多的特权,权力、阶级、阶层甚至地理位置、国家、民族在网络中都失去了意义,每个网民都有可能成为中心,人与人之间趋于平等,不再受等级制度的控制,个体的个性意识逐渐增强。

网络呈现出的分散性、自主性和隐蔽性等特点正是网民生活的个性化的表现,这种表现,包括上网时间和地点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上网目的、浏览内容的多样性以及上网身份的不实性。

在网上,每个网民的目的不同,需要各异。

可以说,网络为人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个体的创造性能够获得极大的张扬。

 

三、互联网的影响

       互联网的发展,对人类的影响是深刻的、多方面的,不仅改变了人类的工作方式,也深刻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首先,互联网的发展,使空间距离在很多时候已经毫无意义。

地理位置相近曾经是建立友谊的基础,而网络时代的青年则完全不受空间距离的束缚,他们通过网络跨越国界,彼此互相了解。

与此同时,网民也可以坐在家里,通过网络完成自己的工作,在家和移动办公成为现实。

其次,互联网不仅是网民工作的帮手,也是娱乐的工具。

互联网的开放性、交互性、隐蔽性等特点,和丰富的图文、声音、动画、软件等等形式多样取之不尽的海量信息,不仅可以帮助网民完成手头的工作、案头的文章,也成为网民闲暇之余的娱乐胜地。

在互联网上,不同性别、年龄,不同兴趣爱好者都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结识自己喜欢的朋友。

通过互联网,网民的交往范围显著扩大,选择性明显增强,生活习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生活习惯逐步趋于一致。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为网民提供了海量的信息和全新的通讯方式,这更增加了其使用的不确定性。

绝大多数研究者相信,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正逐渐改变着网民的社会生活。

       

(一)互联网:

一把双刃剑

       历史证明,“技术是一柄锐利的双刃剑”。

正如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尔德·J·汤因比所说:

“技术每提高一步,力量就增大一分。

这种力量可以用于善恶两个方面”。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Sproull等人认为,网民把互联网作为从事社交活动的工具,他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和同事、朋友、家人进行沟通,或者在虚拟社区、聊天室和网络多人游戏中与他人组成团队,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网络网民与他人的交往与沟通。

       Katz等人的研究结果也表明,互联网的使用能使网民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中解脱出来,从疾病、社会称许效应中解脱出来,网络还允许网民基于自己的兴趣加入感兴趣的群体,而不是机械安排,从而会产生更多更好的人际关系。

       另外,McKenna等人对网络虚拟群体的研究也发现,一些网络中的虚拟群体(virtualgroup)允许网民以匿名的方式与其他网民交流,这样网民可以把原来受社会称许效应影响而不能说出来的情感表达出来,同时还可以找到很多和自己在行为和想法上相似的个体,网民产生群体的归属感,增强了自我接纳。

       在看到互联网的给人类带来巨大好处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其负面效应正在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Stoll和Turkle等人通过研究证明,当网民坐在网络终端之前,通过缺乏社会交往(sociallyimpoverished)的媒体与匿名的陌生人交流时,他们会变得社会孤立(socialisolated),与真实的人际关系切断开来。

       Kraut等人对93个家庭的169个用户第一、二年使用互联网的情况进行了纵向研究,发现互联网会使网民的社会卷入(socialinvolvement)减少,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well-being)降低,表现出孤独感(loneliness)和抑郁感(depression)的增加。

Kraut将心理幸福感降低的原因,解释为社会活动的替代(displacingsocialactivity)和密切关系的替代(displacingstrongties)。

所谓社会活动的替代,简单的说就是网民用专注上网的时间取代了本来应该用来进行面对面社会活动的时间,从而导致社会卷入的降低,根据这一解释,互联网就像看电视、阅读、听音乐等非社会性的娱乐活动一样,会减少社交活动并导致心理幸福感的降低。

所谓密切关系的替代,简单地说,就是指网民用低质量的网络人际关系取代了高质量的现实人际关系,同样会导致幸福感的降低和孤独感、抑郁感的增加。

       互联网带来的比较突出的问题还有:

(1)网络犯罪。

网络上时常会非法潜入一些“黑客”或者恶作剧的精灵,进行破坏。

Internet成为犯罪分子开拓的犯罪新领域,网络犯罪由此产生并有愈演愈烈之势,成为网络社会的公害。

(2)传播色情信息。

信息内容具有地域性,而Internet的信息传播则是全球性的、超地域的,这使得这一问题变得突出起来。

因为色情信息和色情服务在某些国家的道德上是允许的,但互联网是全球共享的,这就使得某些国家道德上允许存在的色情信息能够无障碍地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从而导致文化道德的冲突。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的色情电子信息服务达几十万家,且有相当高的访问度,甚至高于访问学术网点的人数。

我国也发现许多通过Internet传来的色情信息。

由于文化传统、社会价值观和社会制度不同,它对我国的危害更加严重。

(3)网络文化侵略。

国际互联网络信息环境的开放性,使多元文化、多元价值在网上交汇,特别是某些计算机网络应用发展得相当普及的西方国家凭借网上优势,倾销自己的文化,宣扬西方的民主、自由和人权观念。

这就加剧了电子空间国家之间、地区间道德和文化的冲突。

(4)破坏国家安全。

世界上存在着对立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是到处充满祥和与善意,一些国家通过Internet发布恶意的反动政治信息,利用信息“炸弹”攻击他国,破坏其国家安全。

甚至出于一定的政治目的,想出各种办法,突破层层保密网,直接进入核心的计算机系统的“神经中枢”,进行无声无息的破坏。

       

(二)网际人际关系

       网络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简称网际关系、就是以网络和数字符合信息为中介,在超文本多媒体链接中实现的人—机—人互动基础上形成的人际关系。

大学生作为易感人群,网络人际交往给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带来的挑战和改变是前所未有的。

       网际空间好比一个巨大的城市,有图书馆、大学、博物馆、娱乐场所,也有各种各样的人;无论什么人,都可以到这个“城市”去逛逛。

在这个空间里不仅可以获取和发布信息,还可以通过E-mail(电子邮件)、ICQ(网络寻呼)、IRC(网上聊天室)、BBS(电子公告板)、网络虚拟社区等方式进行聊天、交友、游戏、娱乐等网络人际交往。

网络人际交往的主要特点是:

       一是交往角色的虚拟性。

用户只要随便填写一下E-mail、IRC或是BBS的注册表或者登记表,就可以获得一个相应的身份,并以这个身份在网上进行人际交往。

这种虚拟的角色,使交往双方都没有任何心理负担,而有一种为所欲为、肆无忌惮的心理。

       二是交往主体的平等性。

互联网的发明者宣称,网络提供了一个自由、平等的世界。

无论你在现实生活中的身份是何等显赫,但到了网上,你只不过是一个网民而已,同其他任何人一样无任何特权,大家都是平等的。

       三是交往心理的隐密性。

网上人际交往虽然可以通过文字来传情达意,但这种文字交流大多是经过刻意加工的信息,交往的心理也是经过包装的,这种“网交”无论持续多长的时间,网友之间也很难明白对方的“真心真意”。

       四是交往过程的弱社会性和弱规范性。

在现实人际交往中十分看重的身份、职业、金钱、容貌、家世等交际主体的社会特征和社会地位,在网上的人际交往中可以全然不顾;在现实交往中要遵守的一些社会规范,在网络交往中也不必遵守,只要按照网络技术要求去操作,就可顺利完成网上人际交往。

这种弱社会性、弱规范性的网络人际交往,容易使一些人暂时摆脱现实社会诸多人伦关系的束缚和行为的约束,甚至放纵自己的道德行为规范,从而造成非人性化的倾向。

       五是交往动机多样性。

异性间的情感交往是大学生网上交往的“主旋律”。

异性效应在网上交往中不仅存在,而且表现得很明显。

不少人上网聊天、浏览的潜在动机在于寻找异性,在追求休闲娱乐和心理享受的同时,也有很多人抱有相机觅友和调情的目的。

       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

       大学生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他们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寻求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个性品质形成和发展极为重要的时间阶段,如果大学生与集体、同学、教师、朋友、家人维持良好的人际交往,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便会感到被人理解、被人接受,感到安全、温暖、有价值,从而心情会更加舒畅,性格会更加开朗,兴趣爱好会更加广泛,智慧会更加活跃,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环境,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

       网络世界的人际关系赋有与现实社会人际关系所不同的新内容、新特征。

网络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大大突破了现实生活中人的社会阶层、地位、职业、性别等差异,意味着个体间的真正平等;增强了主体的道德选择、自我评价的行为能力;使道德个体的个性化和主体性得到提升和确证,从而拓展、延伸和强化人性中的品德结构和伦理气质,促进了人的完善和发展。

       另一方面,网络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传输为社会成员提供了更方便的人际交往和群体关系,拓展了人们交往的手段和空间,使人们根据自己兴趣加入到某一网上群体,而且每个人都是以平等的身份进入网络的,拥有平等的交流权利,从而会产生更加协调的人际关系。

由于网络技术创造了一个个体可以任意选择同时共享又彼此分离的宽松环境,缓解了面对面交往方式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压力,加上“交互性”的重要媒体特色,能“使人们以极高的效率进行交流”。

       但是,网络也带来了许多人与人之间道德情感日益淡漠、非理性行为激增、人格异化加剧等问题。

在错综复杂、超时空的网络交往中,对交往主体来说,在现实中的是非感、正义感、责任感、义务感、荣辱感、尊严感等被抛入了一个无边无际的虚空地带,由于网络人际关系的虚拟性、不确定性、多维性、使得主体的道德认知、道德意识失却了稳定的地基;另一方面,多元文化、价值观念的充斥使得主体的价值选择趋向盲点,这些都使得网络中的人际关系以及形成的人群,缺乏基于道德、价值共识所具有的在情感、责任、信念和理想等心理机制上的内在张力。

因此,一方面是网际关系内在张力的贫乏,另一方面是网际关系外在维系的空缺,它或许是网络关系在充实润泽人的正向发展,却同时又设置种种障碍的人文原因。

       对大学生而言,过于沉溺于网络人际交往也无助于其健康心理的养成。

现实的人际交往中的表情、性格、气质、姿势等都对人的情感与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些是网络无法给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