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乐景区信息化建设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85137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家乐景区信息化建设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农家乐景区信息化建设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农家乐景区信息化建设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农家乐景区信息化建设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农家乐景区信息化建设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家乐景区信息化建设方案.docx

《农家乐景区信息化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家乐景区信息化建设方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家乐景区信息化建设方案.docx

农家乐景区信息化建设方案

 

山庄景区信息化

建设项目

 

 

1项目概述

1.1项目背景

“十一五”期间,国内旅游得到进一步发展,牢固树立了在产业中的主体地位,旅游消费在居民消费的比例持续上升,在扩大内需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确保了“十一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平稳较快增长。

旅游已经成为人民群众重要的生活方式,有力地推动了人民素质提高和生活质量提升。

以信息化为代表的科技进步以及现代商业模式的创新,将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

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装备改造和提升旅游业,正在成为新时期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

在这一进程中,科学技术不仅创造出大量新的旅游业态和新的旅游需求,引导新的旅游消费,还将极大地推动服务方式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今后一段时期,信息技术将会更加广泛地运用到旅游业发展的方方面面。

特别是正在推行的“三网融合”,将促进不同网络之间的信息兼容,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的旅游消费方式、旅游经营方式和旅游管理方式,将推动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运行模式发展,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

智慧旅游的提出就是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主动感知旅游资源、经济、活动和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并及时发布,让人们能够及时了解这些信息,及时安排和调整工作与旅游计划,从而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通过便利的手段实现更加优质的服务。

智慧旅游有以下四个特点:

1.全面物联——智能传感设备将旅游景点、文物古迹、城市公共设施物联成网,对旅游产业链上下游运行的核心系统实时感测。

2.充分整合——实现全市景区、景点、酒店、交通等设施的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完全连接和融合,将数据整合为旅游资源核心数据库,通过GIS系统平台整体呈现,提供智慧的旅游服务基础设施。

3.协同运作——基于智慧的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实现旅游产业链上下游各个关键系统和谐高效地协作,达成城市旅游系统运行的最佳状态。

4.激励创新——鼓励政府、旅游企业和旅游者在智慧的旅游服务基础设施之上进行科技、业务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应用,为城市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1.2项目现状

山庄由商业街、青少年活动中心、农耕体验园、野营区、经果林示范区、养殖场、窑洞宾馆、窑洞餐厅、休闲娱乐区等几部分组成。

信息化建设正处于初步建设阶段,由于规模较大,因此信息化建设需要进行统一部署、分部实施;目前该项目需要建设的系统有基础网络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一卡通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数字广播系统等;

1.3系统设计依据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网络层安全协议》(GB/T17963)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T81-9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行业标准》(GA70-94)

《公安交通电视监视系统验收规范》(GA/T509)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1.4系统设计原则

在本项目中,系统总体设计考虑到充分和有效地进行系统集成,实现各子系统的管理和信息最大程度的共享,便于今后系统的扩充及增容等,预留未来的功能扩展接口。

在安全防范系统中所选用的各个功能子系统设备都具有开放的通讯接口,可以通过RS232、数据库或TCP/IP方式API协议接口与各个分控系统进行集成。

每个子系统以各自的主控系统为中心,独立工作,同时通过集成与其它子系统有机地协同工作、联动防范,构成一个完整的旅游管理与服务体系。

在品牌选型方面,由于智慧旅游系统具有功能的特殊性、联动的复杂性、集成的层次性等特点,因此必须考虑各子系统之间的开放性,采用主流的、统一的品牌产品,实现智慧旅游系统以及更高层次的系统的深度集成功能。

总体设计原则可概括为:

先进性:

在技术上应具有一定超前性,采用国际或国内通行的先进技术,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成熟性和实用性:

采用被实践证明为成熟和实用的技术和设备,最大限度地满足本项目现在和将来的业务发展需要,确保耐久实用;

开放性和兼容性:

采用高度模块化设计,可与未来更换扩展的设备具有互联性和互操作性;

安全性和可靠性:

智慧旅游系统必须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包括系统自身安全和信息传递的安全以及运行的可靠性;

经济适用性:

设备选型和系统设计要在确保满足用户需求,系统集成要求的前提下具有良好的性价比。

本项目系统设备控制需要高效率、准确及可靠。

本系统通过中央控制系统对各子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综合监管,实时动态撑握各类信息。

智慧旅游系统可以大大提高旅游服务品质,提升山庄旅游形象;另外,系统的综合统筹管理可使设备按最优组合运行,在最佳情况下运行,既可节能,又可大大减少设备损耗,减少设备维修费用,从而提高监管力度与综合管理水平。

2总体设计

2.1需求分析

作为陕西省旅游发展的重点,信息化建设迫切需要进行规范化的设计和系统的建设。

第一,科学制定发展规划。

总体目标是:

以国家旅游信息化建设理念为指导,以信息化建设现状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完善景区资源保护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旅游安全防范和持续发展能力为建设内容,充分运用新兴的科研成果,构建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信息数字化、应用网络化、服务智能化的管理和应用。

第二,系统推进各项建设。

主要包括:

网络系统、一卡通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视频系统、语音广播管理系统、景区信息发布系统等。

2.2建设目标

2.2.1服务游客

通过智慧旅游建设,将旅游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所涵盖的六大元素(即:

行、食、住、游、娱、购)进行有序的整合,为游客提供便捷的服务,使旅游经济效应最大化。

2.2.2服务主管单位

通过智慧旅游建设,提高旅游生态环境检测和保护的能力,提高对游客及工作人员的安全检测和保护能力,提高对山庄综合管理监控能力,提高旅游业务的营销和服务能力。

2.2.3服务企业

通过智慧旅游建设,使企业经营与地区旅游更有效的进行结合,拓展企业的营销宣传渠道,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多机遇。

2.3整体建设框架

智慧旅游建设对于全面整合旅游资源,提升旅游产业发展能级,进一步增强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

是实施国家“金旅工程”,全面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项目和基础工程,它涵盖了“三网一库”以及政务网站、电子商务网站等用户交互界面构成,如下图:

 

2.4业务应用关系

智慧旅游系统由主管单位信息发布系统、业务管理网、电子商务网和游客服务系统四部分组成,围绕这四部分,构成了智慧旅游电子政务网、电子商务网(以资讯和产品为核心)、旅游体验网(以景区为核心)三大主网以及围绕智慧旅游工作重点和结合当前用户的迫切需求而衍生出来的招商引资网、旅游诚信网、风俗文化网、教育培训网和旅游人才网等,各网之间通过后台运营管理中心进行统一维护与管理。

智慧旅游综合管理平台常见应用关系图

2.5总体功能结构

智慧旅游系统通过政务内网、政务外网、管理业务网、交互/展示平台、综合资源数据库以及配套的支撑设施,为游客、旅游企业、投资者、主管单位提供配套的业务支撑,促进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

2.6整体技术架构

整体系统分为:

基础设施层(系统所需的基础设备、系统、中间件等)、资源层(实现具体功能的各种数据与信息库)、应用支撑层(对所有应用系统提供各种数据访问功能的中心服务系统)、应用系统层(实现具体功能的各种应用系统)。

资源层提供集中的数据访问,包括数据连接池控制、数据库安全控制和数据库系统。

集中的数据访问能够在大量用户同时并发访问时共享有关连接等信息,从而提高效率,集中的数据库安全控制,使任何来自互联网的数据库访问都必须经过强制的安全管理,不允许直接访问数据库的行为,杜绝安全隐患。

应用层通过提供统一的数据服务接口,为各个应用系统提供服务,应用系统的表现可以是网站、客户端系统、Web服务以及其他应用。

并通过目录与负载均衡服务提供统一的负载均衡服务。

任何一个应用服务器都可以同时启动多个服务,而通过目录与负载均衡服务来进行负载均衡,从而为大量用户并发访问时提供高性能服务。

智慧旅游系统应用服务器提供核心智慧旅游系统服务,包括数据服务、管理服务、基本安全服务、其他业务服务等;数据同步服务器将数据有条不紊的同步到各个数据库;系统更新与版本升级服务器提供各个系统的版本升级管理,使任何一个系统都保持最新版本;Web日志分析服务提供用户访问分析,提高网站后期修改、维护、更新的针对性。

2.7网络拓扑结构

智慧旅游系统网络设计采用应用数据、内部服务与外部服务分离的原则,系统的网站服务器、商务系统WWW服务器布署在防火墙的DMZ停火区,数据库服务器、政务网应用服务器、内部办公服务器等布署在防火墙的非军事区,严格设计访问规则,并配备入侵检测系统,以确保系统的安全。

智慧旅游系统集有关旅游信息的收集、加工、发布、交流和实现旅游的网上交易、拍卖和服务全程网络化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网络系统。

参与各方为:

政府主管部门,旅游企业(宾馆、酒店、旅行社、餐馆酒楼、娱乐场所、景点公司、票务公司、租车公司等),游客(网站会员、访客、旅游客户),银行和其他机构和个人。

系统可采用b/s模式,服务器端可采用WindowsServer或Linux平台。

整个系统以数据中心为信息交换平台,以Internet为数据传输通道,政府各有关部门、旅游企业、游客、银行通过专线或拨号上网与系统中心互联,实现网上数据查寻、预订、购物、交易、结算、消费等活动。

网络中心配备若干台高性能服务器,实行应用和数据分离的原则,加强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服务器采用WindowsServer或Linux平台,后台采用MSSQLServer或Oracle数据库,前后台开发工具分别采用.Net或J2EE等,服务器上运行电子商务套件以支持电子交易,安装Web服务软件,向用户提供信息浏览、查询等服务。

整体网络拓扑结构图

3分系统设计

3.1网络系统

对于景区来讲提供令人舒畅的旅游环境与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是吸引游客的最重要的手段,“智慧旅游”和“数字景区“已经成为各地旅游发展的新亮点,“智慧旅游”服务包括很多方面,不同类型的景区有不同的偏重点,常规的景区和历史名胜偏重基于网络基础上的:

定位导游、实时查看景区天气和人流、网络购票、二维码识别系统、语音导游等服务;休闲度假区则会更偏重于提供畅通、无缝的网络资源,路线查询、定制服务等。

不管那种景区要是能称之为“数字景区“最基础的就是必须有一套完善的WIFI无线覆盖网络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发的网络服务,wifi无线网络的搭建也然会极大方便自助游游客,带给游客更加多彩的旅途享受。

3.1.1系统概述

根据信息化建设需求,需要建设一个内网物理完全独立的网络,建议通过VLAN划分将一卡通系统、广播系统、监控系统及停车场系统进行逻辑隔离。

网络平台具有较好的服务质量、较高安全性、便于管理和维护,能够支持景区工作的各种应用。

接入层采用百兆到桌面,核心层采用全千兆并且具有向万兆速率平滑扩容的能力。

网络关键节点能够冗余热备保障系统连续稳定运行。

具有高带宽、高可靠、高性能、高安全的特性。

网络建设从网络流量模型上看和企业网的流量模型相似,用户相对使用的时段比较集中而网络流量大,但实际应用上还存在许多和企业网不同的地方。

主要特点如下:

高稳定性的需求:

网络组建投入使用以后是一个要求相对稳定的环境,对网络的稳定性要求相当的高,如果万一出现网络中断的现象,有可能就会对山庄造成损失,有一些数据可能造成丢失。

所以为保证多系统运行网络的稳定、可靠、高效都是采用内网VLAN划分分离。

出口设备要具有防火墙的特色功能,防止入侵和单点网络故障对全网的影响。

用户管理的需求:

可对全网设备进行集中管理,时时检测设备的状态与链路状态的管理需求。

能够实现全网的安全管理,包括:

IP、MAC的盗用问题。

安全管理的需求:

由于山庄内部会有些敏感性数据,因此也景区成为黑客最多的场所之一,如何保障网络的安全成为建网时不得不考虑的问题,目前主要攻击手段有DOS,DDOS等。

3.1.2网络系统结构

3.1.3系统设计

在本案中,网络系统分为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有线网络主要通过光纤或者电缆进行数据的传输,网络内部用户(如山庄内办公人员、酒店住宿人员等)可以通过百兆电缆接入网络;无线网络通过汇聚层交换设备接入网络,无线用户可以通过无线AP进行互联网的访问。

3.1.3.1结构设计

网络整体架构设计上,为了信息的安全,整个网络通过一个核心交换设备网络通过VLAN划分,实现各个业务的相互逻辑隔离,即无线网络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一卡通系统、公共广播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和办公网络隔离。

建议采用双核心架构,千兆以太网络技术,兼顾可平滑升级到万兆网络的能力,百兆到桌面。

网络由于结构的原因,建议按照两层结构进行设计,包括核心层和接入层

分层设计方法可为网络带来以下三个优点:

A、层次性网络的可扩展性

可扩展性是在交换网络连接中使用层次性设计的主要优点。

层次性网络具有更多的可扩展性是因为它可以让你用模块化方式扩展网络而不会遇到非层次性网络或平面性网络很快所遇上的问题。

B、层次性网络的可管理性

使网络简单化--通过把网络元素划分为小单元、层次化,降低了整个网络的复杂性。

这种网络单元的划分使故障诊断变得清晰和简单了,同时还可以提供防止广播风暴、路由循环等其他潜在问题的内在保护机制。

使设计更灵活--层次化设计使得骨干网和服务接入网之间的包交换形式更具灵活性。

很多网络都得益于使用混合方式来构造整个网络架构。

在大多数情况下,可在骨干网部分使用专线而在区域网或本地网接入部分使用包交换服务。

使网络设备管理更容易--由于层次化网络结构使网络分层,相对缩小的网络区域使网络设备的邻居或对等通信端量减少,因此时网络设备的配置变得简单化。

C、网络更安全

通过在骨干网络边缘设备的过滤功能,限制对核心网络数据库的访问。

我们将这一网络的结构设计分为两级结构:

核心层和接入层。

核心层主要作用是提供高速传输和数据的访问。

接入层主要完成网络流量的控制机制以使骨干网和接入网环境隔离开来。

3.1.3.2功能设计

网络系统作为该项目的底层的基础设施,在整体系统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还有以下功能:

提供各个系统的接入

进行视频监控系统、一卡通系统、公共广播系统等系统进行数据的传输外,还要提供无线网络用户的上网服务;

为山庄内各个系统的扩展预留网络接口

随着山庄的发展,本次项目中所建设的系统会根据需要进行系统的扩展,网络系统为各个系统的扩展预留的标准的数据接口;

3.2视频监控系统

3.2.1系统概述

为营造安全、舒适的旅游目的地,通过现代化信息手段更好的方便游客、服务游人,展示和提升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拟规划在山庄广场、商业街出入口、停车场等地建设数字监控系统。

对主要山庄要道、重点区域实施全方位24小时监控及人员流动的记录。

达到加强现场监督和安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的目的。

使工作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准确化、智能化、信息化。

为山庄安全工作做好有力保障。

安全防范系统为分布式网络结构,以视频监控系统为中心,采用集中管理、分布控制、前端独立的集成方式,在网络环境和安全防范集成系统服务器图形化信息管理平台下,通过信息共享、信息处理和控制互连实现对各子系统的集成管理和监控操作。

各系统之间通过山庄的内部网络平台(采用TCP/IP协议)相互连接,建立起各子系统之间的联动链路,使得本系统的授权用户能通过统一的操作界面掌握各子系统的资源,同时,通过子系统之间的联动控制提升系统整体的性能和功能,以提高技术防范工作的自动化程度和处理效率。

3.2.2系统结构图

3.2.3应用功能描述

景观监控

要求清晰监控到重要景观。

能够适应低照度或夜间的监控要求,摄像机应具有高清晰的画面和宽阔的动态范围,能全方位无盲区的监看景点情况。

森林防火、防洪监控

要求清晰监控到周围的森林、河流状况。

摄像机应具有高清晰的画面和较宽阔的动态范围,能全方位无盲区的监看,并能观察到细部情况。

山庄交通危险路段监控

要求能实时,清楚的监控该点情况。

由于是用于危险路段的监控,所有必须实施24小时全天候定点监控。

对危险路段的行车情况和山体情况进行及时的掌握,及时排除交通事故和山体塌方、滑坡的危险情况。

进出口要道和门禁监控

要求全天候24小时对各景区出入口和检票口的车辆、人员出入情况实行定点监控。

随时掌握各点情况,为相关部门管理提供有效支持。

重点区域保护监控

对于山庄重点保护的区域进行24小时监控,防止人为原因对景点的破坏。

停车场监控

要求全天候24小时对停车场停放和出入车辆情况实行监控,保证在低照度或夜间的监控。

停车道进行固定监控,停车场全景监控要求全方位、无盲区。

视频传输部分

考虑到前端监控点分布得比较分散,而且距离还比较远,所以在视频图像传输上建议分别采用光传输或者无线传输设备。

数字视频传输部分

视频存储设备部分

采用高性能的存储设备,要求具有存储容量大、存储信息多、信息管理与查询灵活、快捷、方便的等特点,实现与网络连接,允许授权的多媒体工作站通过视频管理服务器进行实时图像观看、历史图像查询、等操作。

图像需保存一个月,重要地点的图像须保存半年以上;而且录像文件可以导出,可以刻录成光盘。

防雷

由于系统的前端主要分布在室外,防雷监控系统正常安全运行的关键。

既要防止直击雷(依靠合格的避雷针(带)系统),也要防止感应雷及雷击电磁脉冲(采用完善的综合防雷手段和安装电涌保护器(SPD)系统),二者有机结合,相互补充,构成一套完整的防雷体系。

全数字化

IP化的前端数字摄像机采集的图像通过光纤系统传回站点机房,通过网络提供给需要的工作站,满足用户网络化要求。

所有前端图像,直接通过网络存储到服务器,服务器直接与网络连接,视频管理服务器满足用户在网络上查询。

网络化

授权用户可通过网络观看每个前端摄像机的实时、历史图像,以及实现对前端摄像机的控制。

分布式存储,集中化管理

所有前端摄像机都直接进入各站点机房,在各站点机房进行分步式存储,有效的节约网络带宽。

指挥中心通过网络系统和集中管理平台软件能统一控制所有摄像机,并且能任意调用各站点存储数据。

模块化

指挥中心视频切换矩阵需要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根据实际情况来配置系统大小。

操作权限管理

操作权限按照操作员职能进行划分

管理员可对各分控中心的操作权限进行划分

可对摄像机进行分组显示、分组控制

3.2.4系统功能设计

1)实时视频监控

在监控中心可实时监视各监控点的所有图像信息,完成远程监控站点图像的实时显示、监控、存储等功能,网络传输协议为TCP/IP、RTP/RTCP方式。

在监控中心可实时监视同一监控区域多路实时图像信息并实现一机同屏同时监视;也可同时实时监视多个监控点;监控中心的多台监控终端可以同时监控任一监控点;以上方式可混合应用。

对于某一路图像,如果只有监控中心在监控,且在进行多路监控时,为减少网络资源占用,该路图像最好采用低分辨率传输。

2)视频轮巡管理

系统具备视频自动巡视功能,在设定的时间间隔内对全站的监控点进行图像巡检,参与轮巡的对象可以任意设定,包括不同监控点的图像、同一监控点的不同摄像机、同一摄像机的不同预置位等,轮巡间隔时间可设置。

3)实时图像自动复位

系统可以对各监控站点的摄像机设定默认的监视位置信息,正常状态下摄像机保持默认位置;在用户操作视频云台信息对视频进行调整后可在设定的时间段内恢复默认的监视位置。

4)树形目录结构或多级电子地图显示

根据区域或管辖分总控中心、分控中心二级或更多级别,可以方便查找到需要的停车点,点击某站进入该站点分布图,包括所有的摄像机、报警器等的分布。

报警发生时,报警点以醒目的标记闪烁在电子地图或目录标识上,准确判断报警类型和报警地点,直接点击进入相关视频。

树形结构及摄像机电子地图分布图。

5)历史图像提取与回放

用户在权限范围内,可按照图像源的时间属性、位置属性、编号等检索历史图像,实现图像的回放或下载。

在线远程回放最多可支持四画面常速、慢速、快速、单帧、暂停、进度拖动的功能,回放过程中用户可以对视频信息进行截图保存等操作;历史图像提取与回放窗口。

6)报警信息查看

报警时间、报警内容可在监控终端进行任何监控操作时优先自动显示;报警类型分为移动报警、遮挡报警、视频掉失报警。

实现告警自动画面联动功能,当告警发生时,根据预先设置,向指定监控终端,发出报警信息,并弹出对应摄像头画面,自动操作指定设备,自动调用摄像机预置位(摄像机具备预置位功能),并自动录像(录像时间可设),实现报警联动。

系统发生报警时,根据系统的设置,可以自动以短信的方式相相关人员报警。

在报警同时,用户可以通过地图上的监控点坐标点实现对报警视频信息的实时查看,在视频查看窗口中,用户同时可以及时了解离报警监控点最近的消防队、公安局的地址及联系方式。

可接收烟感、油感等多种类型报警,提供其他多报警设备接入协议和标准;所有报警信息均自动上传到管理服务器保存。

统过标准WEB浏览器对报警进行综合或分类查询,有需要时可打印输出。

7)图像信息管理

监控中心可显示、抓拍、存储、检索、回放各监控点的所选摄像机实时图像。

可远程回放前端的任一摄像头的历史图像;回放方式有逐帧、慢放、常速、快速等多种方式。

监控中心可远程控制站端视频处理单元实现手动录像、定时录像、报警触发录像、画面异动检测。

能够将任意一幅回放图像存放成JPEG或BMP格式的图像,供数据交换使用。

监控中心系统也可以通过系统自动的视频图像调整工具实现对视频参数的调整,如视频的亮度对比度、饱和度和色调进行调整。

8)功能配置管理

系统具有定义预置位、镜头分组、轮巡分组的功能;具有系统配置功能,包括监控点信息、监控点实际信息、组信息、视图信息、地图信息、摄像点信息、视频服务器信息等,上述功能只能由系统管理员操作。

系统管理员配置好所有信息后,用户通过认证登陆系统后,自动获取系统资源信息,不需要重新配置。

系统配置信息更新后,用户在登录时,系统自动进行判断并下载更新配置信息到本地。

9)设备运行故障告警

中心管理服务器和分布式应用服务器有实时的自我检测功能。

中心管理服务器和视频服务器之间具有在线自我检测功能。

管理服务器和登录到它上面的监控终端之间必须有在线自我检测功能。

系统具备响应系统和设备故障报警功能,能显示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

系统具有对前端设备的自动、手动巡检功能,可根据用户的维护需求设定巡检周期。

具备对事件告警的记录、查询和分析功能,支持对系统和设备的非物理损坏故障的远程恢复功能。

10)监控点地理标注信息管理

系统具有电子地图功能,具备操作权限的管理人员或操作员可在电子地图上通过鼠标点击图标等操作,实现调用单路视频、镜头分组、报警信息、多层地图等功能,并能对站端云台镜头和开关设备进行远程操作。

电子地图采用树形目录结构多级电子地图方式,立体展现布防区域。

支持目标查找功能,即无论打开的是哪一图层,只要输入查找的目标信息,即可快速定位到该点所在的图层上,自动将该点移到显示区域的中央(边缘目标也会按X或Y轴居中)并闪烁标识(延时4秒)。

用户可以对监控点的视频信息进行添加标注功能,用户只需要选择需要添加的监控点信息单击地图上的相应位置便可以完成对标注信息的添加。

如果用户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