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特色教师评选思考教师形成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81405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合特色教师评选思考教师形成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结合特色教师评选思考教师形成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结合特色教师评选思考教师形成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结合特色教师评选思考教师形成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结合特色教师评选思考教师形成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结合特色教师评选思考教师形成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docx

《结合特色教师评选思考教师形成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合特色教师评选思考教师形成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结合特色教师评选思考教师形成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docx

结合特色教师评选思考教师形成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

结合特色教师评选思考教师如何形成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

 

 

————————————————————————————————作者:

————————————————————————————————日期:

 

怎样成为特色教师

 

    我们提倡每个教师要努力成为专家型的教师或教育家型的教师,事实上这只是个良好的愿望。

对于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来说,可能一辈子也成不了教育家,但可以成为特色教师,包括那些工作生活环境条件比较差的教师都是有可能的。

       所谓特色教师是指那些经过长期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在自己所教学科逐步创立了一套独特有效的教学方法的教师。

这种方法深受学生欢迎,效果良好,操作简便,易于推广。

虽然他们未必有高深的理论,也不一定发表学术论文,但只要具备上述条件,我们就可以称之为“特色教师”。

如同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杨柳青”年画一样,未必有多么高深的理论基础,但只要群众喜欢,非同一般,就形成了地方特色,甚至闻名全国,扬名世界。

教学工作也是如此。

我们提倡各地评选特色教师,一个区域一个学校都可以。

        一、为什么要倡导广大教师成为特色教师

        1.有利于克服教师的职业倦怠思想,激发教师的职业活力。

       一般说来,中小学教师工作比较繁忙劳累,整个学期面对同一批学生,看着同样的面孔,重复着一样的工作,不免会产生厌倦心理。

特别是对于那些高级职称已经到手,奔特级教师又把握不大的教师,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思想。

一些在农村和偏远地区工作的教师,由于生活条件和教学条件都比较差,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思想。

但如果他们想成为特色教师,就为人生树立了新的奋斗目标,他们可以不受环境条件的制约,根据自己的教育对象和工作条件,创立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

一旦被授予“特色教师”称号,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会有一种成就感。

       2.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创造热情和创新思维。

       要成为特色教师不能墨守常规,也不能简单的盲从别人,而要独立思考。

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探索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工作乍看起来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好像日复一日的在重复着同样的工作。

事实上,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即使还是去年的老课本,但今年的学生会有变化;虽然还是教同样的内容,但老师的方法会有所改革。

教师每天都要思考,都要改革,力求使自己的工作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学生更喜欢。

教学工作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创新工作,它只有底线没有上限,同样的教学内容可以有若干种教学方法。

如果你想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就要不断的探索和创新。

如果你把教学工作看作是一项科学研究活动,你就不再觉得单调乏味,就像那些昆虫学家一辈子与苍蝇蚊子打交道也其乐无穷,就像居里夫人一辈子与沥青打交道也乐此不疲,因为你是在探讨其中的奥妙,在寻求前人没有找到的答案。

教学工作也是如此。

       3.有利于每个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近些年全国出现了许多名学校,他们大都以统一的教学模式而出名。

一般是由校长创立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然后引导全校教师运用这一方法,甚至硬性规定每堂课教师只能讲几分钟、学生必须练习多少分钟。

这些统一的教学模式在教改初期,确实有利于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但长此以往,反而会约束广大教师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在有些学校,教师和学生只能成为学校教学模式的道具,教师的教学就是来证明校长的教学模式的。

所以在这样的学校,只有名校长而没有名教师。

教师外出上课也是为了证明学校的教学模式,人们只记得学校和校长,而不记得教师有什么特色。

这样的教师终生也形不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只能是学校教学模式的忠实执行者。

       二、怎样成为特色教师

      首先,教师要认真研究教育教学规律,探讨新课改的理念。

课程改革以来,教学理念有了很大的变化,教材的编写方式和课堂教学的方式也都有许多变化,如果教师能及时抓住这些机遇,就可以形成新的教学模式。

如山东省临朐县的石金彦老师,是一个农村初中学校的教师,她结合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课本主题式编排的特点,形成了“初中语文单元主题集结式教学法”。

她打破传统的语文课一篇一篇讲的方式,而是一个单元集中讲授,围绕同一主题,集中学习生字词,集中阅读,集中分析,集中写作。

这样就避免了一些简单的重复,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虽然说这还不能算是最好的教学方法,但教师毕竟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深受学生的欢迎。

       其次,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规律。

一种教学方法只有受到学生的欢迎才有效果,正如人们经常说的:

适应学生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

所以我们要认真研究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创立适合于本学段、本学科的教学方法。

如天津市蓟县王秀芬老师,多年从事小学语文和数学教学工作。

她在课间发现孩子们喜欢唱儿歌跳橡皮筋,虽然天天都是重复那几首儿歌,那几个动作,但孩子们乐此不疲。

由此她想到,唱儿歌是孩子的天性,自己小的时候不也是整天唱儿歌吗?

能否把语文和数学的知识编成儿歌让学生唱。

于是她创立了“歌谣式教学法”。

在语文课上,她把汉语拼音编成儿歌让学生们唱。

在数学课上,她把数学公式和计算步骤编成儿歌让孩子们唱。

在课堂上,她与孩子们一起编儿歌,一起拍手唱。

下了课她也不回办公室,而是和孩子们一起跳橡皮筋,只是原来的儿歌换成了数学儿歌和汉语拼音儿歌。

学生们把学过的儿歌都背熟了,上课前大家集体背诵,琅琅上口。

上课时哪一部分知识忘了,老师一提醒那首儿歌,孩子们马上都会背出,学过的知识忘不了。

用这种方法,她教的四年级学生提前学完了五年级数学课本,期末考试与本校五年级的学生一起用五年级的试卷考试,结果四年级学生的考试成绩比五年级学生优秀率高出20个百分点。

现在她已经把整套的汉语拼音儿歌和数学儿歌都编出来了。

       第三,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找到简便易行的教学方式。

现在提倡多媒体教学,结果许多老师上课离开多媒体就不能上课了。

比如中小学英语教学,用多媒体制作动画片,播放电视片,确实有助于孩子们直观的学习英语单词和课文。

但有些农村学校没有多媒体,甚至城市的中小学也不是班班都有多媒体,即使有多媒体的设备教师也要制作课件,占用大量时间。

有些老师由于课时多没有时间制作课件,所以有多媒体也很少用。

而山东省临朐县的于化红老师创立了“小学英语简笔画教学法”。

上课时老师不用多媒体,学单词和句型时老师在黑板上画简笔画,几根线条就勾画出一幅图画,形象有趣,孩子们特别喜欢。

另外老师还提倡孩子们也画简笔画或漫画,孩子们对学英语有了兴趣。

他们不但能把学过的单词和句子说出来,还能画出来,他们把自己画的简笔画和漫画订成册子,加上封面,成了漫画集,孩子们有了成就感。

类似这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即使没有现代化的多媒体,老师也能教好学。

老师不受条件的限制,一支粉笔决胜负,山区的老师也能做得到,值得提倡。

       第四,教师要善于总结自己的教学方法。

一个教师要成为特色教师,不是像小鸡长成老鸡,只要熬上年头就行了。

有的老师教一辈子学也未必能形成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这样的教师只能算是“教书匠”。

所以教师要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方法,并不断改进。

要成为特色教师,就要给自己的教学方法起个名字,下个定义,说明操作步骤和效果,这样才便于推广。

如山东省临朐县第一实验小学,有20多个老师总结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并且写成了小册子,如:

小学语文高品味阅读教学法、小学数学三段设疑教学法、小学英语单词高效记忆法、小学美术诗画合一教学法、小学音乐少儿戏曲培养模式、小学体育自主愉悦教学法等等。

老师们说起自己的教学法都眉飞色舞,成就感溢于言表。

现在山东省临朐县教育局在全县评选了“百名特色教师”,大大激发了广大教师的教改热情,人人都看到了奋斗目标,包括那些工作在山区的中小学教师,他们也不觉得自己比别人差,也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也可以被授予“特色教师”称号。

(来自:

《天津教育》2011年第1期)

模课、磨课、悟课——教师教学特色形成的三部曲

(本文引用自中国新起点教育)

  教师教学特色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风格,它包括教师的仪表、语言、教学方式和方法等与众不同之处。

它是教师的一种长期修养、一种扎实功底水到渠成的自然表现。

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生动形象而富有吸引力,抑扬顿挫而富有感召力是一种特色;沉稳、不急不躁是一种特色;周到细致、条理清晰是一种特色;……特色体现在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是对这一环节的富有个性的优化处理。

教学特色的形成需要一个逐步形成发展的过程,模课、磨课、悟课构成了这一过程的三部曲。

 一、模课——在学习中起步

 所谓“模课”就是向优秀教师学习,模仿优秀教师的教学模式、技巧等。

在教师(特别是新教师)的备课中,模仿是十分必要的,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有在一次次的教学实践中吸收他人精华,不断地锤炼自己,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特点,如果故步自封,闭门造车,孤芳自赏,夜郎自大则必然妨碍自身发展,或向着歧路发展,难以容入教学大潮之中。

多听、多看是模仿的基本方法,其主要途径有:

模仿优秀教案的“精妙之处”;看优质课光盘或录像,模仿优质课对教学各环节的把握;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学习他们处理教材、驾驭课堂。

但模仿不等于“全盘照收”,更不能“拿着别人的教案去上课”。

而应当结合实际的教情与学情对别人的优秀教案或者优质课重新进行组织、整合与创新,借鉴吸收别人的养分,融入自己个人的智慧与独到的见解,达到“借智补智,借力使力”的目的。

模课要从宏观去把握,就是教师要重点思考别人的教案(或优质课)是怎样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的,他们为什么这样做,我今后应如何去做,从而反思自己备课的程序,把握备课的切入口。

学会模课是教师逐步走向成熟的最初也是最基本的一环,但是,教师千万不能“痴迷”于模仿,那样会导致思维“僵化”,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就无从谈起了。

更何况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是他们长期研究教学的成长背景的积淀,是无法“模仿”的,正如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曾经对他的学生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二、磨课——在行动中磨炼

“磨课”一般由执教教师提供教学案例,教师集体围绕案例不断地切磋、商讨、设计、实践、反思、修改、再设计、再实践、再总结以致循环往复、不断飞跃。

通常情况下“磨课”会出现在“公开课、优质课”教学的准备中,通常在两个层面展开:

 一是基础层面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方式。

通过执教教师教学行为分析,探讨教师在教学目标上是否具有明确的发展取向和发展价值;探讨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如何在关注学科基础性的同时关注学生经验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在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上如何关注学生主动参与,在情感的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以及如何加强方法、应用、探究等方面的综合研究。

借助问题探讨,提升教师素质,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是提高层面的,用于指导具体过程和操作方式的设计思想、教育理念。

通过对教学案例的评课,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挖掘其中真正优秀的教学思想使其得以移植,明晰教学思想与教学技艺的最佳融合点和可操作性,使其得以借鉴,彰显执教者的亮点(这些亮点可以是某一个细节的处理、某一个环节的设计、某一个方法的尝试)使其得以提升和发展,达到教师群体共同更新观念、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提高专业知识和内在素养的目的。

  综上所述,“磨课”的实质不是磨“课”,而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因此,教师应该学会自己磨炼自己,“磨”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

 例如:

在《保护个人隐私》一课中,根据课堂不同的生成状况,对教学的预设做出了两次修改:

  初试:

利用新闻宁波郭力的邮件在网上被晾晒长达30天之久,作为导课,启发学生思考:

(1)电子邮件可能会泄露哪些个人信息?

(2)你觉得这些东西可以和别人分享吗?

整节课从教学设计来看,还算顺畅,重难点也比较突出。

但只能说是学生很“配合”,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出现预期的讨论和交流。

 再试:

教师希望从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入手,能让学生有感可发。

比如:

“小萍,你这件衣服很好看,是什么牌子的?

多少钱买的?

”“啊,你胖了,你现在体重多少啊?

”学生似乎很有同感,一看到材料就议论开了。

然而令教师意外的是很大一部分的学生对材料中的做法都持赞同意见,站起来发表反对意见的同学竟然受到下面很多同学的“集体围攻”。

教师无奈之下只好强行停止了学生的讨论和交流。

 三试:

教师这次调整的重点在于,激起学生对隐私权重要性的重视,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以郭力这个例子导入,引导学生思考:

(1)当家庭电话、个人信息被曝光之后,郭力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

(2)对于网络公司事后做出的反应,郭力对万网公司表示不满,郭力可以怎么做?

(3)郭力有足够的理由将网络公司告上法庭吗?

整节课显得非常轻松,学生用最真实的声音表达了他们最真实的想法。

下课铃声响后,学生还意犹未尽地讨论着郭力这则案子。

  从没有反应到意犹未尽,这堂课没有新颖花哨的形式,朴实无华,但课程目标落实得非常到位,这就是在不断的“磨课”中更加了解了学生的生成,从而对预设做出了有效的调整,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对教学的理解发生了重要变化。

 三、悟课——在思考中升华

 所谓“悟课”就是教师在学习了优秀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风格,并在自己的教学技巧逐步完善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策略的再思考,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的过程。

就教师个人备课而言,研究教材、研究学情和善于反思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善于“悟课”的过程;就教师群体备课而言,思想火花的碰撞,集思广益的达成,其实也是善于“悟课”的结果。

“悟课”运用之妙,当存乎于心耳!

“悟”的过程是将各种教学理论、教学技巧与自身的特点相结合的过程,是一个理论的内化过程。

没有“悟”的过程,就没有教师个人教学风格。

  教师的专业发展与三个因素有关,这三个因素构成不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

立足边、理论边、实践边。

各类教师根据自己的特点,沿着这三条边,经历四个阶段向前发展。

优秀教师往往沿着“实践边”向上攀登,他们致力于教育教学技能技巧的全面提高,这是“磨课”的过程,而“悟课”是他们将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经验集中积淀后,教学智慧不断成熟的过程,是逐步形成自己教学风格的过程。

 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在不断的模课、磨课、悟课过程中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模课、磨课、悟课三者既相互独立又交织在一起,在教学实践中是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

模课与磨课的过程都离不开“悟”,而悟课过程中也需要“模”与“磨”。

“模”中学到的新理念、新方法,需要通过“磨”来实践,“悟”来内化。

没有磨课过程暴露的问题、提出的疑问、碰撞出的火花,“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如果“磨课”仅停留在积淀知识、积累经验、历练教学技能技巧的层面,缺少相关教育理论的支撑,不能从中“悟”出理论与实践的衔接点,实现先进的教育理念与丰富的教学经验的链接,无论怎么努力都难以实现新的突破,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教师成长的高原现象。

“悟课”是“磨课”中的理性思考过程,就教师个体而言,对教材的感悟、对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反思,就是“悟课”的过程。

在《保护个人隐私》教学的实践中,第一次教学后重新审查教学设计,发现存在两个比较明显的问题:

(1)课堂中设置了太多陷阱式的问题,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比如你愿意将这些东西和别人一起分享吗?

这种指向性强的问题太多,学生很容易产生视觉和听觉上的疲劳,答不答都显得无关紧要。

(2)无知地对待学生,把学生看得过于“无知”。

什么是隐私,什么是隐私权,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早已很熟悉了。

在第二次教学后,发现的问题在于:

(1)从学生的身边寻找资源时切入点找错了,并不是只要是学生身边的事情都适用,就是最佳的教学资源。

(2)没有真正能够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引爆点。

隐私权对学生而言,应该是很重要的,为什么学生会表现得无动于衷?

看看整节课的教学设计,隐私权的重要性始终没有突现出来。

“磨”过程需要“以悟带磨”、“以悟领磨”,而不是“以磨淹悟”、“以磨埋悟”。

只有这样才能“磨”得水灵,“磨”得神秀。

正是“磨”与“悟”的有机结合,使得教师对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问题的设计有了深刻的认识。

 实践证明,凡是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好的老师,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教学都有着自己的特色。

而教师独特风格的形成,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在模课、磨课、悟课的过程中去探索,去实现。

 

教师如何形成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

(一)形成教学风格的四阶段操作法

一名教师从开始从事教学职业的无风格教学到逐渐成熟,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一般总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其间的发展又可划分为若干阶段。

由于人们考虑的角度和确定的划分标准不同,教学风格也会有不同的阶段之分。

但无论哪一种方法划分,所论述的每一段的本质特征是相同的。

教学风格的最本质的特征(独特性)和教学风格构成因素的核心内容(教学个性)两者合二为一,共同作为教学风格的划分标准,这样,教学风格的形成一般经历了下述几个阶段:

(1)模仿阶段

新教师由于缺乏教学实践与经验,模仿较多,创造较少,对课堂教学的规律性、学生的学习特点还处于了解阶段和认识阶段。

对于一个新教师来说,模仿是必要的,但教师自身不能消极停在这一水平上,而应在模仿、借鉴他人经验的同时,结合自己的实际认真思考,消化、吸收适合自己特点的有益的“内核”,努力发现和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和教训。

以充实自己在课堂上的“自立”因素。

模仿既有积极主动的模仿,也有消极被动的模仿。

优秀教师的成长表明,他们一开始任教就避免不顾实际和自身特点而消极模仿别人教学经验的做法。

钱梦龙老师从任教伊始,就一方面注意模仿别的优秀教师的先进做法与经验,另一方面注重结合自身的条件和对教学过程的认识,对当时语文教学中流行的“讲派”进行批判借鉴,终于形成了自己“三主”“四式”语文异读法,在全国语文教学园地异花独放。

因此,不考虑自己个性特点,自己任教学科的性质、学生实际等,采取盲目、消极模仿别人教学方法等的做法,是不可能最终形成具有自己特色教学风格的。

(2)探索阶段

随着教师的积极努力和教学工作经验的积累,在课堂教学工作中开始摆脱模仿的束缚,逐步进入探索阶段,教师开始有意识地研究课堂教学艺术的形式与效果。

例如开始钻研教学语言和表达艺术、教学板书板画艺术、示范性艺术等。

在这一阶段,教师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增强,教学个性特征开始外露。

第一,教学个性的培养要根据自己的个性心理特点,教学中注重发挥自己个性心理特片中的优势。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虽然不是绝对地不可改变,但个性心理特征一般具有相对稳定性,一旦成型,很难改变。

因而教师教学个性的培养要特别注重“因性以练才”。

有的教师感情丰富,善于表达,思维结构中形象思维占优势,想象力丰富,性格外向等,那么这个教师就要注意在教学中发挥自己个性的这些优势,向“情感型”或“表演型”教学个性方面发展。

有的教师性格深沉,理性思维占优势,善于质疑和推理等,那他就应该向“理智型”或“表演型”教学个性方面发展。

有的教师性格深沉,理性思维占优势,善于质疑和推理等,那他就应该向“理智型”或“科学型”教学个性方向发展。

如果违背自己的个性特点,那就很难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

第二,要有改革与创新精神,敢于向传统的教学现、教学方式挑战。

有很多教师虽然教龄不短,教学经验也很丰富,几十年的教学工作却没有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其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教学僵化,固守老一套教学观点和教学方式方法,缺乏改革和创新精神,从而使自己的教学一直处在独立性教学阶段,而很难上一个新的台阶。

与此相反,有的教师勤于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善于对传统教学的某些弊端进行分析,并时刻思考和组织自己的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案。

大量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表明,是否具有这种教育改革和创新精神对一名教师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要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验。

对一个寻求形成自己独特个性教学和教育风格的教师而言,具有改革和创新的精神还不够,重要的还需教师把自己的教改方案和思路付诸于实施。

只有在不断探索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才能检验自己的教改方案和方法的有效性,也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较快地进入独特性阶段,并使自己的教学个性更鲜明地表现出来。

大量的材料表明,国内大多数特级教师和优秀教师都是从教学改革与实验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的。

(3)创造性阶段

这一阶段突出表现在教师改革与综合运用教学方法、探索和研究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方法及追求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教学效果,力求使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创新与开拓,使教学艺术发挥明显的效应。

第一,教师教学的独特性不断地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并且经教学效果和评价的检验,教师的独特性教学行为与方法大多有利于教学效果的优化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第二,教师的教学个性已较明显地体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色。

第三,教师课堂教学的整体安排与效果已开始反映出一定的审美风貌,使人能够较明显地体验出教师教学的“韵味”。

第四,通过教师教学培养出来的大多教学生在本学科的学习中表现出思维活跃、个性充分发展、富有创造性思维等共同特征。

(4)独特风格阶段

在这一阶段,教师的教学艺术风格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具有独特而稳定的表现,呈现出浓厚的个性色彩,散发出诱人的魅力。

在教与学的规律指导下,教师能和谐恰当地把课堂教学艺术风格融入教学实践之中,教学效果与质量不断提高。

这一阶段的教学特征主要表现为:

第一,教学的独特性和教学个性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具有科学而稳定的表现,教学活动中处处闪烁着创造性的火花和浓厚的个性色彩。

第二,整个课堂教学体现出科学性与艺术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教学成为真正的研究教学艺术的科学。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处于一种美的艺术陶醉与享受之中。

上述每个教学的发展阶段都各有特点。

教师的教学从“无风格”到形成“有风格”一般总是遵循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发展。

在这种顺序的发展过程中,教学的摹仿性越来越少,而独特性和教学个性成分越来越多。

教学的独特性和教学个性发展到一定程度,呈科学的、稳定的状态时,也就标示着教学风格的形成。

(二)追求风格时应遵循的几条原则

著名作家孙犁说过:

“风格的形成,带有革新的意义。

”又说:

“创造一种风格,是在艺术的园林里栽培一株新树。

”创造一种教学风格,也是在教学艺术的园林里栽培一棵新树,教学风格的形成,标志着教师教学艺术的成熟,因此,它是一切有志于教育事业的教师所孜孜以求的。

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风格早日成熟呢?

航天部066基地一中程少堂老师研究认为有以下几条原则是应该遵循的:

(1)必须对自己所教的专业充满激情

因为艺术最本质的东西是以情感人,教学既然是一门艺术,当然也应如此。

一个不喜欢甚至厌恶自己所教学科的教师,即使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难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激情是一切艺术风格之母。

作为教师,没有对事业的执着的爱,只有技巧而无感情的教学,顶多只能成为教书匠,成不了艺术家。

(2)要有清醒的自我意识

这一点相当重要。

马克思主义认为:

复杂的社会生活进程里,要求人们控制自己的行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因此,人不仅要认识外部世界,而且也要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在事业中所处的地位、作用以及评价自身行为的社会意义。

自我意识是把自己当做认识的对象,是对自己的心理、思维以及行动过程、内容、结果所进行的认识感觉和评价。

自我意识主要通过自我体验、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达到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目的。

自我意识的内容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大类。

在智力方面,要全面了解自己在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方面的优势和劣势之所在。

不仅如此,还要了解自己的智慧品质的诸多方面:

①智慧的广度(指的是完成认识课题过程中智力所能涉及的范围);

②智慧的深度(指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智力作用所能达到的深刻和深远的程度);

③智慧的敏捷性(指的是完成认识课题的速度);

④智慧的准确性(指的是完成认识课题的确切程度);

⑤智慧的灵活性(指必要的智力改变活动方向的能力);

⑥智慧的条贯(顺序)性(指遵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