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演讲稿精选6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81009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色故事演讲稿精选6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红色故事演讲稿精选6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红色故事演讲稿精选6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红色故事演讲稿精选6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红色故事演讲稿精选6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红色故事演讲稿精选6篇.docx

《红色故事演讲稿精选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色故事演讲稿精选6篇.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红色故事演讲稿精选6篇.docx

红色故事演讲稿精选6篇

红色故事演讲稿(精选6篇)

【第1篇】红色故事演讲稿

——歌唱二小放牛郎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是四年级二班的王国宁,我演讲的题目是《歌唱二小放牛郎》。

牛儿还在山上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听着这首优美而熟悉的歌曲,你一定会想起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动人故事吧,但你知道他是哪里人吗?

让我揭开这个谜吧!

王二小,河北省平山县宅北乡南滚龙沟村人,在家排行老二,村里人都叫他王二小。

1941年9月16日,二小在一个大山坡上放牛,日军300余人向南滚龙沟袭来,当日军凶狠地用刀逼着二小为他们带路抓八路时,二小非常清楚《晋察冀日报》报社的工作人员和战士就在四面的山上隐藏着。

他牵着牛机智地领着鬼子在三道壕慢慢地转,从上午9点多转到了下午3点多。

在二道泉山顶,他猛地抱住一个鬼子厮打,想与鬼子跳崖同归于尽,不料被另一个鬼子用刺刀从背后刺穿了胸膛。

这时埋伏在山顶的报社武装队发起了攻击,一举歼灭了这股敌人。

记者方冰对此事进行了采访,并结合他平时采访的其他故事,与作曲家劫夫合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发表在1942年的《晋察冀日报》元旦副刊《老百姓》上。

后来,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了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今天,我们唱起《歌唱二小放牛郎》,重温那段历史故事,在缅怀抗日小英雄的同时,一定要不忘国耻,发奋图强,学好本领,将来报效祖国,振兴我中华,不让历史重演。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

【第2篇】红色故事演讲稿

——吉鸿昌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这是抗日名将吉鸿昌临刑前写下的一首气贯长虹的就义诗。

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讲他的故事。

吉鸿昌18岁加入冯玉祥的队伍,开始戎马生涯,他有胆有谋,作战勇敢,他所率领的部队被称为国民革命军的“铁军”。

吉鸿昌不愿替蒋介石打内战,他坚决抗日,尽力为共产党工作。

蒋介石恨死了他,把他逮捕了。

吉鸿昌从天津被押到北平。

刚一下车,敌人就给他看一份电报,上面写着“立刻处决”四个字,妄图吓唬他,要他投降。

吉鸿昌看了,平静地说:

“行啊!

你们什么时候动手?

有一次,反动头目何应钦亲自审问,要吉鸿昌招出抗日活动的秘密。

吉鸿昌把眼睛一瞪,大声说:

“抗日是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的事情,有什么秘密!

只有蒋介石和你们,跟日本勾勾搭搭,尽干些祸国殃民的坏事,才有见不得人的秘密。

”何应钦被骂得张口结舌,恼羞成怒。

敌人用尽毒刑,把吉鸿昌打得遍体鳞伤。

直到临死前一夜,吉鸿昌还在狱中宣传抗日。

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

“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让我多宣传几句吧!

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对特务说:

“告诉你们,我为抗日死,可不能跪下挨抢,我死了也不能倒下!

“你说怎么办呢?

”特务们有些害怕了。

“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

“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

”“那你说怎么办?

”那特务浑身发抖地说。

“你在我眼前开枪。

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那特务愣了一下,只好走到前面,发抖地举起枪。

吉鸿昌瞪起两只大眼,高呼: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枪响了,吉鸿昌同志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但是,他那“死也不倒下”的英雄形象,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我的故事讲完了,谢谢大家!

【第3篇】红色故事演讲稿

——董存瑞

当您走进位于河北隆化县城的一座烈士陵园,一个场景立刻会展现眼前―――身着军装的他,昂首挺胸,左手高擎炸药包,右手紧握拉开的导火索,英勇无畏,气壮山河……他就是年仅19岁的,全国著名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董存瑞。

今天,就让我们在烈士的铜像下,回到1948年5月25日的战场…

那天下午,董存瑞所在的六连正对隆化中学发起第二次总攻。

突然,敌人的机枪像暴雨般横扫过来,把战士们压在一条土坡下面,抬不起头来。

原来,这是隆化中学东北角横跨旱河的一座桥上喷出来的6条火舌。

狡猾的敌人,在桥上修了一个伪装得十分巧妙的暗堡,拦住了我军冲锋的道路。

这时,董存瑞和战友们纷纷向连长请战,要求把这座桥型暗堡炸掉。

但爆破手们都无功而返。

董存瑞看到战友的伤亡,再次挺身请战。

“你已经几次完成爆破任务了……”不容副连长说完,董存瑞抢着说:

“我是共产党员,我的任务不只是炸几个碉堡。

现在隆化还没有解放,怎么能算完成任务呢?

”副连长和指导员商量了一下,对董存瑞说:

“好,你去吧,千万要注意隐蔽。

”董存瑞紧攥拳头说:

“放心吧,不完成任务就不回来!

董存瑞挟起炸药包,弯着腰冲了出去。

桥型暗堡里,敌人的机枪越打越紧,子弹带着尖利的啸声,从他耳边掠过。

但董存瑞沉着机智,仍在忽左忽右地爬着。

敌人的机枪打紧了,他就伏下不动。

敌人的机枪稍一停,他就飞似的向前跃进几米。

突然,敌人的机枪又集中朝他打过来,他的腿受了伤,鲜血直流。

但他仍抱着炸药包猛冲到桥下。

这桥离地面有一人多高,两旁是砖石砌的,没沟、没棱,哪儿也没有安放炸药包的地方。

如果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着暗堡,河床上又找不到任何东西代替火药支架。

怎么办?

董存瑞急得直攥拳头。

这时,身后响起了嘹亮的冲锋号声,总攻的时间到了。

大批的部队像潮水般地涌了上来。

桥型碉堡上的砖头一块块被推开了,子弹像急雨一般向冲锋部队射去。

董存瑞抬头看了看桥顶,又看了看身后一个个倒下的战友。

不行,必须马上把暗堡炸掉,否则有更多的战友要倒下,也会影响整个战役。

想到这里,董存瑞毅然决然地将身子向左一靠,站在桥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紧紧贴住桥型暗堡,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巍然挺立,纹丝不动,像是一尊雕塑。

就听董存瑞高声喊道:

“为了新中国,冲啊!

”刹那间,一声巨响,地动山摇。

敌人的桥型暗堡被炸得粉碎。

此时,我的耳边响起了一个声音: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歌声回荡在陵园的上空,也缭绕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谢谢大家!

【第4篇】红色故事演讲稿

——杨靖宇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为大家带来著名抗日英雄杨靖宇的故事。

杨靖宇,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抗日民族英雄。

杨靖宇早年接受革命影响,在开封读书期间,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他曾组织反帝爱国罢课游行。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后,在家乡领导游击战争,不久,在河南、上海、东北等地,做党的地下工作,曾五次被敌人拘捕,受尽折磨,都坚贞不屈。

“九?

一八”事变后,经党营救出狱,他不顾病痛缠身,立即投入抗日救国斗争。

他先后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代理满洲省委军委书记、南满游击队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第一路军总指挥。

率领抗日联军战士,在东起长白山,西抵辽河平原,南达黄海岸的广大地区,展开抗日游击战,到处袭击日军的据点、破坏敌人交通设施,仅1937年至1938年间,就连续战斗数十次,攻克大小城镇10余处,歼灭日伪军2.5万余人。

1938年10月以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日寇视杨靖宇为心腹之患,调集大量兵力,对抗日联军进行严密封锁,疯狂围攻。

杨靖宇率部转移到原始森林中,在零下40度的冰天雪地里,以草根充饥,用泥巴裹伤,顽强战斗,毫不气馁。

仅1939年一个冬季,就歼敌数千人,冲破敌人11个军管区的兵力包围。

日寇闻风丧胆,悬赏10万大洋捉拿杨靖宇,并调集30万重兵“讨伐抗联”。

杨靖宇将部队化整为零,开展“麻雀”战。

1940年初,他率部转战至蒙江县,由于叛徒出卖,被敌人重重围困。

在四、五架飞机配合下,日伪军实行“梳篦”战术,八面包抄。

杨靖宇将分队疏散后,只带两名警卫员在林海雪原中与敌周旋了三天三夜。

最后两名警卫员先后牺牲,他孤身一人被封锁在蒙江县保安村外的树林中。

2月23日下午,杨靖宇与敌遭遇,,他一个人同几百日伪军激战1个多小时,最后身中数弹,其中一颗打中胸部,才终于倒下,壮烈殉国。

时年35岁。

他牺牲后,敌人残酷地割下他的头颅,剖开他的腹部,在他的胃肠里没看到一粒粮食,只有草根、树皮和棉絮。

敌人为之骇然,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顽强”的人。

抗战胜利后,党组织费了很多周折,找到了他的遗首和遗体,长白山区各族人民为缅怀这位民族英雄,在通化市郊修建了杨靖宇陵墓。

杨靖宇将军牺牲了,但他没有倒下,他和许多革命志士一样矗立成我们心中永久的丰碑。

我们在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下长大,那样惨痛的记忆或许我们感受并不深刻,或许我们仅仅从教科书上知道有这么一件事,或许对于历史的了解不及对于一个偶像明星的了解。

但是,要知道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啊!

回顾历史,我们有太多的痛苦和屈辱,任人宰割的命运让国人长时间难以昂首挺胸走路,是我们的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一次次突进,一步步跨越,不断创造出新的辉煌,不断推出新的希望。

有了中国共产党,祖国才有今天的繁荣富强。

宏图已绘就,号角已吹响;壮志在心头,扬鞭在脚下。

让我们团结在党的周围,共同努力,使我们的国家越来越繁荣、强大,让我们一起为她加油!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第5篇】红色故事演讲稿

——鸡毛信的故事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下面我为大家演讲的名字叫《鸡毛信的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有个放羊的孩子叫海娃,他是村里儿童团的团长。

有一天,给八路军当交通员的爸爸,拿出一封信,要海娃马上给八路军送去。

这封信上粘着三根鸡毛,海娃一看,就明白了,这是最最紧急的信呀!

海娃揣好信,赶着羊下山了。

还没走到山口,就远远地看见来了一队日本兵。

“怎么办?

信藏在哪儿呢?

”他一眼看到了老绵羊的大尾巴,灵机一动,把信拴在羊尾巴下边,大尾巴一盖,什么也看不出来了。

海娃刚站励志小故事50字:

起来,鬼子就来到了身边。

“小孩,你的干什么的?

实话说,不然杀了你!

“我是放羊的嘛,呜呜呜,我是放羊的嘛。

”海娃故意装作害怕的样子哭起来。

鬼子看了看这群羊,来了坏主意。

他把羊都扣了下来,海娃呢,被逼着给他们赶羊。

天黑了,敌人来到一个小山村。

村里找不到一个人,也找不到一颗粮食。

鬼子们都饿疯了,就叫黑狗子们去杀羊。

一个歪嘴黑狗看中了那头老绵羊,上来就抢。

海娃眼看自己心爱的羊被拖走杀掉,恨死了敌人。

可他更担心鸡毛信,它就绑在老绵羊的尾巴底下啊!

老励志小故事50字:

绵羊好像看出了海娃的心思,四条腿往地上一撑,歪嘴黑狗怎么也拉不动,累得出了一身臭汗,只好去抓别的羊。

海娃总算放了心,又在盘算着怎样逃走。

天刚蒙蒙亮,鬼子就挥着大洋刀,带着队出发了。

还没走过几个山头,只听“轰”的一声,走在前面的几个黑狗子倒在地上。

原来他们踩上了民兵埋的地雷。

海娃真想笑,可没敢笑出来。

“小孩,你的前面的开路!

”鬼子是要海娃赶着羊,在前面踩地雷。

这里的路海娃太熟悉了,他把敌人引上了一条小山路,自己越走越快。

敌人都气喘嘘嘘的,越落越远。

“小孩,你慢慢地开励志小故事50字:

路!

”海娃干脆飞跑起来。

叭!

叭!

鬼子开枪了。

海娃一头倒在草丛里。

他知道,这里离八路军住的地方不远了,就大声喊起来:

“鬼子来啦!

鬼子来啦!

八路军叔叔,快打呀!

果然,八路军叔叔开火了。

海娃一高兴,爬起来就想跑,刚跑几步,就昏倒了。

一个八路军叔叔忙跑过来:

“唉呀,这不是海娃吗?

海娃睁开眼,吃力地说:

“叔叔,羊……老绵羊……鸡毛信……尾巴……”话没说完,又昏过去了。

等他醒来时,他已经睡在热炕上了。

八路军叔叔告诉他,靠着那封鸡毛信送来的重要情报,八路军打了个大胜仗,消灭了好多鬼子和伪军。

八路军叔叔又送给海娃刚缴获的两个牛肉罐头。

海娃的心里呀,别提有多高兴了。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第6篇】红色故事演讲稿

——红小丫(王新兰)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xx班的xxx。

伟大的红军长征胜利xx年了,无数的长征故事一直感动着我们的心。

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不能忘记长征,不能忘记千千万万红军流血牺牲——没有他们的奋斗与奉献,能有我们的今天吗?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xx周年的时候,我给同学们讲一位长征路上红小丫的故事。

长征路上的红小丫参加红军后改名王新兰。

她是红军长征中年龄最小的女红军,因此,我把她尊称为长征路上的红小丫。

她加入红军的时候才9岁,10岁开始到12岁跑着参加了长征,因为她人小,别人走一步,她得跑两三步,才能跟上队伍。

1935年3月30日晚上,不满11岁的王新兰,由宣传队的大哥哥们搀扶着,在爆豆似的枪炮声中登上木船渡过了嘉陵江,开始了万里长征。

王新兰跟着队伍一直往西走,整天整夜地走,没完没了地走。

往哪走?

那时她不知道,只知道必须跟着队伍走,千万不能掉队,掉队就是死亡。

王新兰在宣传队,他们带着乐器,什么快板、笛子,洋鼓,边走边宣传鼓动。

山路崎岖难走,十几个小战士用绳子把胳膊连到一起,一个人倒下了,其余的人就一起拉。

他们一边艰难的行走,一边宣传鼓动。

打起仗来,宣传队员们就去抢救伤员,抬担架。

王新兰人小,抬不动担架,就搀着轻伤员走。

王新兰不仅会打快板、唱歌,还会讲笑话,她走到哪儿,哪儿就有笑声。

可是,半个月以后,就听不到她的笑声了,她染上了重伤寒。

一天早晨,身体越来越虚弱的王新兰,拄着一根木棍,摇摇晃晃地往前走,咬着牙坚持着。

宣传队的大哥哥大姐姐们问她要不要歇一会儿,她摇摇头。

走了10多里地以后,她眼前一黑,一头栽到了地上。

大家用树枝扎了一个担架,抬着她走。

躺在担架上的滋味很不好受,抬担架的同志也都骨瘦如柴,走路艰难。

几天以后,王新兰连饭也吃不下,昏昏沉沉,头发眉毛都脱落了,牙关紧闭,不省人事了。

炊事员老谢给她送饭来,摸摸她的额头,翻开眼皮看了看,沉重地说:

“这娃儿恐怕不行了。

”彭道华大姐抱着一线希望,把饭嚼烂,掰开她的嘴,一口一口喂她。

有的同志看到这种情形,建议给当地的老乡30元钱,把她留下。

红四军政治部主任洪学智知道以后,亲自来到宣传队,说:

“不能把她留下,这孩子能唱会跳,再艰难也要把她带上。

王新兰躺在担架上,心如刀割,一再要求把她留下。

同志们都说:

“那可不行,等你好了,还要看你跳舞,听你唱歌呢!

奇迹发生了。

同志们抬着王新兰走了个把月,她开始能吃东西了,脸色也好多了,能坐起来了。

死神与王新兰擦身而过,她的病好了。

部队来到了雪山脚下。

军长许世友亲自来到宣传队给大家讲了过雪山的注意事项。

临走时,军长开玩笑地对王新兰说:

“你这么小,山那么高,爬得过去吗?

王新兰满有信心的说:

“爬的过去!

徐军长又说:

“山上冷得很啊!

可不要冻哭了,一哭眼泪就成了冰棒棒,在脸上扒不掉。

王新兰说:

“哪个会哭啊!

这天夜里三点,队长就把王新兰几个姑娘叫了起来,说该上山了。

大部队五点钟出发,宣传队早点上山去准备宣传,还要搭个棚子。

每人发了一块布,让把脚裹上,每人还喝了一碗辣椒水。

队长说山上冷,让大家把所有能穿能戴的都套上。

来到山脚下,凉气袭人。

爬上雪山,一会儿晴,一会儿阴,有时下雨,有时下雪。

大家把所有的东西都穿上披上,都不顶用。

雪山皑皑,冻煞人啊!

宣传队员们在寒风飞雪中刚把宣传棚搭好,大部队就开始到来了。

王新兰打起了小竹板,向一队队红军一遍遍说着她背的滚瓜烂熟的顺口溜:

同志们,加劲走,

赶快穿过大风口。

莫歇劲,莫逗留,

“三不准”要求记心头。

累了不准地上坐,

坑洼里的积水不能喝。

不准打闹大步跑,

互相帮助都走好。

红军战士英雄汉,

定能征服大雪山……

十一师政委陈锡联带着队伍走上来了,他爱怜地摸着王新兰冻得通红的小脸蛋,说:

“部队快走完了,这里风大,不能多呆。

”宣传队领导决定让年龄小的队员先上山,大一点的再坚持一会儿。

王新兰还想坚持,但是不得不服从命令。

到了雪山顶,她往下一看,只见红军队伍,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像一条长龙,把茫茫雪山划成了两半,十分壮观。

王新兰又打起了小快板,等队伍差不多都过完了,才坐“冰飞机”滑下了山。

红军长征堪称世界奇迹,10岁的王新兰跑着长征是人生的奇迹。

我们要纪念长征,也要学习长征路上的红小丫王新兰,向千万红军先辈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