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处理方法大集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79487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病处理方法大集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常见病处理方法大集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常见病处理方法大集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常见病处理方法大集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常见病处理方法大集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见病处理方法大集合.docx

《常见病处理方法大集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病处理方法大集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见病处理方法大集合.docx

常见病处理方法大集合

润物细无声常见病处理方法大集合

(更新至2013年2月6日)

目录

前言4

一、感冒治疗4

1.风寒感冒:

4

2.神仙粥治疗风寒感冒:

4

3.风热感冒:

4

4.感冒泡脚注意:

4

5.流鼻涕外用方:

4

6.感冒象数:

4

7.感冒按摩:

5

8.预防感冒穴位按摩:

5

二、三伏贴方5

1、呼吸系统:

5

2、胃肠消化:

5

3、2012年:

5

4、治疗病毒疹包括手足口病的处方:

5

三、咳嗽专题6

1.关于白矾方:

6

2.晨起咳嗽;6

3.治咳方:

6

4.椒芥散外贴治疗小儿喉中痰鸣:

6

5.风寒咳嗽食疗方:

6

6.鲜枇杷叶止咳:

6

7.麻黄止咳糖;6

8.治疗喉源性咳嗽:

6

9.重点推荐—前胡止咳汤:

7

10.麻果散缓解哮喘速效7

11.宁嗽汤:

8

12.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方:

8

13.滚蛋疗法:

8

14.白芥子贴膏治疗咳嗽、哮喘:

8

四、发热专题8

1、治疗高热发烧方8

2、四豆饮组方9

3、谈谈发热治疗9

五、肠胃病的调理专题11

1.太极按摩法:

11

2.关于秋季腹泻(包括轮状病毒感染腹泻)治疗方法11

3.说说饭捂萝卜赛人参——功效:

益气健脾、消积化痰。

12

4.关于焦三仙贴膏:

12

5.小儿积食、脾胃虚弱、不吃饭、面黄肌瘦的方子12

6.润总结的腹泻秘方:

(大人小孩均可用)13

7.脾胃虚寒的调理13

8.健脾补肾按摩法:

14

9.今天再把祛湿方应用总结下——14

10.毛氏十全食美痞疳汤:

不用扎针,泡手治疗小儿痞积疳积。

15

11.便秘良药:

15

12.便秘验方:

15

13.给宝宝泡泡脚也能开胃:

15

14.五香姜醋鱼治疗厌食症:

15

15.小儿流涎:

16

16.便秘外用方:

16

17.便秘效验良方:

16

18.贴穴---治便秘的好方法;16

19.小孩黄疸治疗方:

16

20.治疗地图舌专方:

16

六、小儿夜啼17

1.古人总结:

17

2.小儿推拿法:

17

3.另外附上象数疗法:

17

4.附养子十法:

17

七、谈谈失眠的治疗之一17

1.食疗失眠17

2.失眠其他治疗方法:

18

八、杂病专题19

1.脚气方(泡脚):

19

2.治痱子:

19

3.风火牙疼、牙髓炎:

19

4.痔疮方:

19

5.八角泡澡,可驱蚊19

6.透骨草妙治脂溢性脱发、皮炎;19

7.荨麻疹简单方:

20

8.外洗皮肤湿疹:

20

9.高血压治疗:

20

10.复发性口疮奇效方:

20

11.自制鼻炎油:

20

12.鼻炎的方子:

20

13.蛋油妙用:

21

14.治疗骨质增生:

21

15.宝宝出牙难受:

21

16.治疗老花眼按摩特效方:

21

17.带状疱疹:

21

18.阴部瘙痒:

22

19.产后受风食疗特效方:

22

20.口疮特效穴:

22

21.全身痛:

22

22.打虫妙招:

22

23.疝气外治法:

23

24.小儿流口水:

23

25.乳腺增生方:

23

26.止汗方:

23

27.治疗中耳炎方:

23

28.遗尿(尿床)方:

23

29.脑病的治疗:

23

30.乳汁缺乏按摩:

24

31.婴幼儿夜啼盗汗症(即缺钙、维生素D缺乏症):

24

32.红虫散治疗口眼歪斜:

24

33.烫伤秘方;24

34.银屑病(西医的牛皮癣)验方:

25

35.牛皮癣醋蛋疗法:

25

36.外擦止痛方:

25

37.新青吹口散:

25

38.胸椎关节紊乱(即岔气)治疗:

25

39.脚臭:

25

40.颈椎病的治疗:

25

41.坐骨神经痛验方:

26

42.利胆排石汤:

26

43.泌尿系结石方:

26

44.糖尿病灵验效方:

26

45.近视眼治疗法 (全部都是自我治疗方案)27

46.带下病验方(本人的经验方):

27

47.小儿疳积、厌食症方:

28

48.子宫肌瘤方:

28

49.青春痘方:

28

50.袁尊山疏肺散斑汤治疗黄褐斑:

28

51.扶正防感汤:

28

52.高血脂、高血粘、脂肪肝方:

28

53.张锡纯蒲公英汤:

29

54.胖大海治疗急性结膜炎(天行赤眼、红眼病一类的)29

55.芒硝妙用:

29

56.关氏复方二仙合剂:

29

九、月经专题30

1.月经提前或者月经量多(或量少)或者月经淋漓不尽:

30

2.月经推迟不来或者经血不畅或者月经有血块伴痛经的:

30

3.月经前后不定期;30

4.月经治疗提示:

30

5.月经治疗贴药法:

30

十、其他30

1.史氏类风湿性关节炎:

30

2.砂仁塞鼻法治疗乳腺炎录自《江苏中医杂志》30

3.绿豆鸡蛋饮治疗复发性口疮(即口腔溃疡)陈绮翔中医师经验30

十一、附:

部分穴位图31

 

前言

——写在前面:

请各位朋友珍惜本人及各位前辈、师长经验总结,以救助众生为念,当你得知此方此法请勿私藏,告诉更多的朋友吧,利益一人你将有无上功德!

勿要以此敛财,切记!

切记!

愿以此功德,回向给普天下一切有缘众生,愿他们早日离苦得乐!

温馨提示:

本文中的所有内服药物,宝宝实在吃不下去的话,就用内服药方加倍,1岁以内泡澡,一岁以上泡脚。

一、感冒治疗

1.风寒感冒:

流清鼻涕、咳白痰,内服可以用葱白豆豉红糖水、葱白+苍耳子水、苏叶10+杏仁10水(本方特别适合秋冬季节感冒)。

花椒30g生姜15g煮水泡脚。

2.神仙粥治疗风寒感冒:

录自《名医珍藏秘方大全》糯米100克(其他米也可以,不必拘泥),葱白,生姜各20克,食醋30毫升【制用法】先将糯米煮成粥,再把葱姜捣烂下粥内沸后煮5分钟,然后倒入醋,立即起锅。

趁热服下,上床覆被以助药力,15分钟后便觉胃中热气升腾,遍体微热而出小汗。

每日早晚各1次,连服4次即愈。

【功效】发表解毒,驱风散寒。

治外感初起周身疼痛,恶寒怕冷无汗,脉紧,其效甚佳。

有人写诗赞曰:

“一把糯米煮成粥,7个葱白7片姜,煮熟兑入半杯醋,伤风感冒保安康。

3.风热感冒:

流脓涕、黄鼻涕、咳嗽黄痰,内服可以用芦根或者薄荷20g+苍耳子10g,或者桑叶10g杏仁10g煮水。

泡脚:

荷叶30g藿香15g+桑叶15g煮水泡脚。

4.感冒泡脚注意:

最主要的是,泡脚的时候要在之前或者过程中喝温开水,有利于发汗散寒退热、防止燥热。

泡到微微出汗即可,不可以大汗。

5.流鼻涕外用方:

宝宝流鼻涕用下面的方法试一下,方法:

将芝麻油放进干净的锅里,加热,热了后,再放凉,然后用棉签涂在宝宝的鼻子里,涂几次就好了,很管用,大家试试。

6.感冒象数:

风寒感冒:

720.60.5000或者80.50.60.20

风热感冒:

020.050或者70.260.050或者00500.030.70

喉咙痛的象数疗法:

260.00500.70或者00200.60

扁桃肿大、咽颊炎、咽炎等引起的发热:

005.003.002一般贴8个小时自然退烧,念贴同时一般4个小时内退热。

预防流感象数:

720.160.4440或72000.160.450

7.感冒按摩:

感冒流鼻涕咳嗽;太极按摩,捂宝宝的头囟门、大椎穴出汗,可以治疗感冒流鼻涕咳嗽,或者拍痧、允痧肘窝、腘窝、大椎到肺腧穴这段,

8.预防感冒穴位按摩:

在每个节气的那一天用食指按摩人中、风府两穴位左右旋转各20次,也可每早晨起床后各按20次或身上冷时或大风大雪大雨时或将要感冒时流行感冒时都可各按20次,保证感冒传染不到你身上,这是因为按了二穴其邪气不得进入,正气能保留健旺,以正压邪之理。

  注:

风府穴在后颈大筋中间人鬓内五分处,与人中正对和平线。

人中穴在鼻孔下,嘴唇皮上、中沟间距鼻孔间向下三分之一中即是人中穴,与风府穴正对和平线。

9.

二、三伏贴方

1、呼吸系统:

麻黄:

细辛:

白芥子:

肉挂:

元胡:

干姜:

五味子比例如下:

=2:

2:

1:

1:

1:

1:

1

2、胃肠消化:

吴茱萸,苍术,丁香,川椒,神曲,大黄=1:

2:

1:

1:

1:

1

按比例磨粉,一般要姜汁调,风湿膏固定,呼吸系统贴身柱、肺腧穴、大椎等,胃肠贴足三里、肚脐、中脘、天枢等

3、2012年:

伏前:

7月8日,初伏:

7月18日,中伏:

7月28日,末伏:

8月7日,末伏加强:

8月17日,每次贴4--8小时,以局部痒痛能否忍受为度。

4、治疗病毒疹包括手足口病的处方:

本方的目的是为了把疹子给透出来,已达到疹出热退的目的。

大家可以放心应用。

升麻5g葛根10g赤芍5g生甘草5g桔梗3g薄荷3g芦根5g牛蒡子3g,芫荽一小把,水煎服,记住腹泻的加藿香3g生姜1片。

特别说明;病毒疹性疾病可以先用芫荽搓澡,喝四豆汤,按摩方法降温,最后可以服用中药。

三、咳嗽专题

1.关于白矾方:

白矾30g葱白、陈醋适量共捣成糊贴脚心涌泉穴、身柱穴。

可以治疗咳嗽,偏于风寒型。

可以加减变通应用:

1.白矾、干姜、细辛、五味子、白芥子等分为末,或者白矾、白胡椒等分、葱白,醋调贴身柱穴,此两法驱寒止咳力量非常强大。

2.治咳方:

不但是咳嗽,所有呼吸系统疾病都可以治疗的,拍打肘窝(尺泽穴附近)出痧、允痧大椎到肺腧穴这段。

宝宝流鼻涕,呼吸声音也是呼哧呼哧的声音,晨起、半夜咳嗽。

这是晚上吃的太多,特别是肉类的,食积郁热所致。

一般来说你们的宝宝属于胃强脾弱的体质,胃强是说胃口好,特别能吃,一直想吃东西。

脾弱是说吸收不好,吃进去的东西没有完全转化成能量。

所以,别人吃一个馒头可以供给一天的活动能量,他由于吸收不好,能量不足,要通过不停地吃东西来提供能量,所以要吃两个三个馒头才行。

这就是虽然很能吃,但是并不胖,而且夜间容易睡得不安慰,像个搅拌机,滚来滚去的,烦躁,脾气大、大便干燥等症状,以至于咳嗽流鼻涕长久不愈。

治疗应该少吃,晚上不吃肉,多按摩就可以搞定,顺时针摩腹,掐四缝穴、推下七节骨、清大肠经、允痧大椎到肺腧穴、肘窝。

不行可以吃点小儿消积口服液。

2.椒芥散外贴治疗小儿喉中痰鸣:

椒目、白芥子各30g。

将2药微炒后研细末,加适量面粉,用新鲜姜汁调制成药饼如小儿掌大,贴于背部(取双侧肺俞穴)。

每晚1次,每次贴15分钟即去除,连贴3天。

3.风寒咳嗽食疗方:

[原料]:

白萝卜1个,梨1个,蜂蜜50克,白胡椒7料。

[制用法]:

将白萝卜、梨洗净切碎,放入碗中,倒入蜂蜜,放入白胡椒,装锅蒸熟为度,将白胡椒拣出,分二次温服。

[功效]:

发散风寒,止咳化痰。

4.鲜枇杷叶止咳:

新鲜枇杷叶10张。

用法:

用刷子刷光枇杷叶背面的毛,加适量水,先用武火烧开后再用文火煎20分钟,然后加入少量冰糖和匀即可。

一天两次,连服7天。

功用:

止咳降逆,适合治疗热性的咳嗽。

5.麻黄止咳糖;麻黄30g花椒5g杏仁15g陈皮10g放砂锅内,用水两碗,熬成一碗,加入适量白糖,熬成糖块,然后随意服用。

主寒性的咳嗽痰喘。

6.治疗喉源性咳嗽:

(包括扁桃体肿大、咽部滤泡增生等)蝉衣5g僵蚕5g荆芥5g防风5g陈皮3g法夏5g茯苓10g夜交藤10g桔梗5g前胡5g连翘5g生甘草3g水煎服。

本方相对平和,寒热病症都适合。

7.重点推荐—前胡止咳汤:

(一)、组方:

荆芥5--10克、前胡10--15克、桔梗5--10克、甜杏仁5--10克、甘草5--10克、枇杷叶5--10克、白前5--10克、紫菀10--15克、陈皮5--10克、天竺黄10--20克、贝母5--10克、芦根10--20克、全瓜蒌10--20克(用于痰粘稠,否则不用)。

小孩、老人用最小量即可,大人用最大量。

(二)、主治:

外感咳嗽,咳嗽剧烈,痰多,喉间痰声漉漉。

听诊双肺罗音久久不消失。

可有低热和午后低热,体温一般在38度以下,病程大约在十几天到一两个月之间。

曾经用过多种抗生素,尤其是静脉输液和止咳药物无效,或者因失治误治而至长期咳嗽不愈,患儿尤宜。

(三)、加减注意:

1)午后低热不退,加桑白皮、地骨皮、白薇、鳖甲。

2)外感风邪重可加防风。

3)喘去荆芥加麻黄。

4)贝母价贵可以不用。

此方是郭永来老师《杏林集叶》一书中的名方,之所以说是名方,是因为此方疗效确不虚言,实乃是郭老师几十年来治疗外感咳嗽的精华。

前胡止咳汤,煎煮有一股香甜之气扑鼻而来。

滤渣后浓缩,灌入100ml输液瓶中备用。

遇见有适应症患儿,输液同时即给予患儿,用作止咳糖浆,每每熬药时尝之,甜而不苦,患儿乐于接受,而且疗效不菲。

有时遇见家长专门要求应用中草药治疗上感咳嗽,则取此汤根据风寒风热等略加辩证加味,亦多效。

没有甜杏仁可用苦杏仁代替,汤药也基本上没有苦味。

川贝母价格昂贵,一般多用平贝母和浙贝母,效果依然.如果遇见患儿确实不耐药味,汤剂煎好之后,可以加入些蜂蜜,既可以矫味,又可以润肺止咳,一举两得。

三到五剂即大效

前胡止嗽汤,辩证很简单,请记住三句话:

外感咳嗽(不是内伤),有痰(不是干咳),不喘(有喘要先治喘,轻者可配合其它方药,重者须另选处方)。

能记住这三句话,几乎可以做到百发百中。

注意:

但此方对干咳的效果不太理想。

8.麻果散缓解哮喘速效

录自《秘验奇珍》河北中医学院张金瀛教授

组成:

麻黄粉、白果粉各4份,加朱茯神2份。

上述三药按比例称取,低温干燥,碾成细末过筛,贮于瓷罐内备用。

主治:

过敏性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哮喘。

服法:

哮喘急性发作,成人一次服麻果散1.5克,开水送下(儿童酌减),3—5分钟即可见效,哮喘发作必要时可隔2—3小时加服1次,加速控制。

日服3次,连用3—5天。

9.宁嗽汤:

荆芥6g前胡10g白芥子10g陈皮10g桔梗10g生甘草6g白芍10g法半夏10g茯苓10g杏仁10g旋复花10g苏子10g葶苈子6g大枣3枚。

本方疏风散寒、化痰止咳、宣肺平喘。

可以治疗风寒咳喘症。

加减:

高热气喘,加生石膏30g麻黄6g;发热咽痛加银花、连翘各10g;痰多粘稠加贝母、瓜蒌各10g;寒热往来,加柴胡15g黄芩10g。

本方为江老中医验方,对于咳嗽哮喘非常有效,大家可以大胆应用。

10.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方:

侧柏叶60g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5g炙甘草5g,生姜1片,水煎服。

一般三剂内有效,否则弃用。

11.滚蛋疗法:

用艾叶、生姜、葱白各15g,鸡蛋2个,同煮,鸡蛋煮熟后取出在脊柱两侧从上倒下反复滚动10-20分钟,日三次。

可治疗感冒、咳嗽等症状。

关于滚蛋说明——1.不要去壳,共享里的文件里没说去壳的,不要自作主张去壳,不去壳可以下次重复利用的,而且热力比较均匀,去壳后没有这个作用了。

2.可以直接用清水煮蛋,当然加药物进去效果更好。

3.鸡蛋不用包,怕宝宝烫就让他穿内衣,在内衣上快速滚动,大人带个手套,温度适合的时候在皮肤上直接滚。

12.白芥子贴膏治疗咳嗽、哮喘:

白芥子适量磨粉、加面粉适量醋调成糊贴后背,要以身柱穴为中心贴一个半径2-3cm的圆形药饼,外用胶布固定。

贴4-8小时换药一次。

四、发热专题

1、治疗高热发烧方

(大人小孩都可以用,通用方,38.5度以上用):

这个是成人量,小孩减半就可以了。

柴胡15g黄芩10g半夏10g生石膏15g生甘草10g栀子10g豆豉10g麻黄10g赤小豆20g桑白皮10g连翘10g杏仁10g白蔻仁10g薏米仁30g神曲10g佩兰10g生姜2片,水煎服频服1-2天内,即可退烧。

附蝎尾粉外敷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录自《虫类药的应用》中国人民解放军514野战医院用蝎尾粉外敷治疗急性扁桃体炎64例,治愈率98.44%。

凡具有急性咽部疼痛,发烧,扁桃体肿大,表面有脓性分泌物者,用两块3平方厘米胶布,撒上一层蝎尾粉,贴于双侧天容穴(即下颌骨下1厘米处),24小时更换贴药一次,一般贴2—3次即愈,而不需打针、服药。

个人认为下面的做法似乎更为好:

在风湿膏、云南白药膏等或者纸胶布贴膏在上面抹薄薄一层,大小约一元硬币的清凉油,然后在清凉油上撒上一些蝎子粉,在贴到天容穴或者喉咙上面一点的位置,左右两侧各贴一个,似乎更好。

大家可以试验,五毒害作用。

也算是急性咽喉疾病的治疗有效方法。

2、四豆饮组方

黄豆20粒,黑豆、绿豆、白饭豆(也叫白芸豆)各15粒。

按此比例多用也可。

四种豆子都是生用,多放水煮到稀烂,取浓汤温服。

随煎随服,不可放凉或隔夜。

病毒疹、发烧等都可以用。

3、谈谈发热治疗

   下面我来谈谈宝宝发热的治疗,(因为成人的都相对好治疗,好用药物,手段的选择一般没有什么禁忌,所以我不谈成人的)这里面更多的是借鉴他人的经验,(在此向前辈、同道们表示感谢)我把它们杂糅到一起,供给大家参考。

1)按摩退热法:

●推坎宫50-100次、揉太阳100次、开天门50-100次,根据宝宝大小,可以适当增减次数;

●清肺平肝、清天河水,有便秘或者高热超过39度做退六腑;

●搓后背(从上到下)、搓手脚心或者捏大椎及颈部这一段,个人感觉这个效果相当不错的,是我个人的经验,呵呵。

不过按摩前给宝宝喝点温开水,利于发汗散热。

2)贴药法:

1.前人的经验取三仁散效果不错,即使用栀子桃仁杏仁等分,研细末,鸡蛋清调成糊,贴脚心,轻者贴单脚,重者贴双脚。

贴药后呢,脚部可能会留下青紫色色素沉着,这是药物相互反应的结果,没关系的,几天就没有了,不必惊慌。

这个方子还可以清心退热安神的作用的,所以对于小儿心脾有热的引起的惊吓、夜蹄、睡觉不安都可以用的,效果都还不错。

2.草纸加蛋清贴额头法:

这个是同朋友闲聊中,无意中提起的,我也记录在此。

在闽南地区呢,如果宝宝发热了,就拿一张草纸,对折成四五厘米宽,用鸡蛋清浸透,然后贴额头上,一般一夜就退烧,十分的灵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

3.如果在农村呢,还有许多方法的,比如说用蚯蚓泥、井底泥等贴脚心、额头效果也不错的。

3)水浴法:

芫荽(就是北方的香菜)搓澡法:

这个非常适合病毒性高热、要发疹的疾病引起的高热。

方法非常简单,就是在洗澡的时候,用生的芫荽,沾点水把宝宝全身搓一搓,尤其是前胸后背、手脚心都搓。

可接下来我们继续说——水浴法

4)泡脚法:

前人经验,用温水达到三、四十度,用桶装到三十到五十公分刻度。

小孩双脚,双小腿泡在温水中。

注水不要淹过膝盖,每隔三至五分钟加五十至七十毫升水,水温保持四十度左右,泡二十至三十分钟。

先撩水湿润双脚至小腿,再放入水中即可。

会有点烫,但不会受伤。

我改一下,可以取葱白、生姜或者苏叶水泡脚,并一边泡脚一边给宝宝喝温开水,这样更容易出汗退烧。

5)药浴法:

取柴胡20g,黄芩10g,青蒿20g,薄荷20g,连翘20g,荆芥20g,苏叶20g,生姜20g。

水煎泡澡。

,泡澡前半个小时喝点温开水,注意泡澡水温不要太高,一般20分钟,以汗出为度,要注意避风保暖,效果也是不错的。

6)刮痧法:

刮痧分吮痧,刮痧和揪痧,吮痧是其中一种无痛苦,宝宝容易接受。

什么叫做吮痧?

吮痧是指母亲在医生的指导下,在婴儿的某个部位进行吮吸,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其过程,婴儿会认为母亲在和他做游戏,在亲吻他,不会害怕。

我们用吸吮的方式,在宝宝的体表,大口大口的吸吮,直到宝宝的体表出痧,这种方法,宝宝没有痛苦,反而还增加了母子之间的亲近感。

你在吮痧的时候,要告诉宝宝,妈妈要亲亲你的后背,脖子部(尤其肺俞),要亲亲你的大椎,要亲亲你的脖子(颈部这一段部位)。

在你吮痧的部位,就会看到一口一口的红色痧痕。

这个痧痕如果在5-7日退却,还可以在继续吮痧。

如果感觉宝宝的免疫力在逐渐提升,每5-7日给宝宝吮痧一次,大约6-7次,正常的孩子免疫力就应该调整过来了。

刮痧呢,就主要刮后背颈部就好,可以大面积的挂下来,退烧还是比较明显的。

揪痧比较痛,宝宝不宜,就不介绍了。

不过在刮痧前后最好都喝点温开水。

以促进发疹,促进体内的热发出来,还是比较要效果的。

(未完待续)

7)拔罐退烧法:

单纯在一个穴位上拔罐,比如大椎穴、委中、太阳等拔罐,火罐效果最好,但是一般的家长害怕不敢做,所以我们就用真空抽气罐就好,操作方便。

在这些穴位上做一下,轻中度的发热一般都可以解决了。

但是呢,我个人比较喜欢在肘窝腘窝部位拔罐,拔出痧来效果更好。

还有就是走罐,现在皮肤上抹点植物油,拔上罐,然后推着罐子走,一般在后背部,从上到下,这个原理有点与刮痧一样了,一把都会出痧点的,操作前后,宝宝都有喝点水、避风。

8)放血疗法:

这个方法听起来非常吓人,其实非常的简单而且见效有时候神速。

在民间很常用的,现在城里人呢,都不愿意用,心疼宝宝,殊不知打针输液吃药就不残害宝宝了?

有时候贻误战机才是致命的,方法简单的不用而求复杂的,大环境影响呀!

那么怎么操作呢,用缝衣针就行了,用火烧一下针尖或者酒精消毒一下,就可以了。

在耳尖或耳垂部位快速刺一下,没有那么痛的,然后用手挤出几滴血来,就OK了。

或者在手上放血,指尖比较痛,指甲旁边放血效果也不错。

但是,放血疗法不能常用,一般刺一两次就好了。

9)针灸:

本来还想说一下针灸的,但是相对比较专业了,所以就作罢了。

恩,基本上,可以用的外治方法都讲了点,大家可以选择的用,但愿对大家有所帮助。

至于内服药物,不讲了,这个还是个体化比较好,有机会再说。

五、肠胃病的调理专题

1.太极按摩法:

一切肠胃病皆可以使用太极按摩法,太极按摩法的要点:

大人手搓热,用一手手心劳宫穴对着宝宝的肚脐,要紧贴肚皮,不可有衣服格挡,静心观察,手随着宝宝的肚皮的起、伏而抬起、压下,单手不离开皮肤。

一般要操作15分钟-1个小时。

一般会出现放屁、长出一口气、咳嗽甚至呕吐等反应,但是一般来说宝宝按摩后呼吸会平稳。

2.关于秋季腹泻(包括轮状病毒感染腹泻)治疗方法

现在正在流行秋季腹泻,多半轮状病毒感染所致。

感染病毒后1-3天发病,病初几乎都有呕吐,持续2-3天。

多数患儿有发热现象,体温多在38-40℃之间,持续1-4天。

病后2天出现腹泻,病程3-4天为极期,大便每日10次左右,水样便或蛋花样便,呈花绿色或乳白色,可有少量粘液,无脓血,无腥臭味。

中医治疗我认为可以分两步:

1)喝生大黄1-2g生姜3片开水泡5分钟即可服用,一般喝2-3次就可以止住呕吐就停服,本病的呕吐比较剧烈,用其他方法不易好。

2)可以服用神曲3g石榴皮5g炒麦芽15g白术15g车前子15g山药15g肉豆蔻3g苍术30g马齿苋10g,频服1-2天,基本就差不多了。

3)按摩方法:

都在共享里,都可以做。

4)其他:

Ø1.可以贴五倍子、吴茱萸混合方,全程可以贴肚脐。

Ø2.滚蛋疗法,滚肚子

Ø3.艾灸肚脐10分钟左右/次,日一两次;

Ø4.注意护理,多补充粥汤,米粥汤少量频服,不要其他的东西,西药可以服用蒙脱石散,这个药物比较没什么副作用。

3.说说饭捂萝卜赛人参——功效:

益气健脾、消积化痰。

做法:

白萝卜切片,放到电饭锅的蒸屉里同米饭一起蒸,饭熟了就可以了,取出来随意加调料调配,随意食用,老幼皆宜。

本做法使萝卜吸收了米饭水谷的精华,营养丰富,大补之物,不同于炖萝卜的功效。

可以作为呼吸道、消化道疾病的食疗方。

4.关于焦三仙贴膏:

主要治疗:

食积、厌食证,腹泻、腹痛,腹胀等胃肠不适证。

(1)、单纯焦三仙作用比较窄,一般情况用加减过后的比较好。

加减焦三仙药物组成:

焦三仙、莱菔子、枳壳、生大黄、丁香、苍术、肉桂各等份,磨粉,陈醋调或者怕过敏用麻油、橄榄油、茶油等油调成糊,或者干脆就用药末填满肚脐,外用胶布固定就可以了。

(2)、一般是晚睡贴,晨起取下。

可以连续贴一周甚至更长时间,也可以贴三、五天停两天,再贴。

(3)、加减后的贴膏,寒热并用,很适合胃强脾弱、寒热错杂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