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实习知识要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79270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实习知识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机械实习知识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机械实习知识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机械实习知识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机械实习知识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实习知识要点.docx

《机械实习知识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实习知识要点.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械实习知识要点.docx

机械实习知识要点

机械制造工程实习

一、一般知识

1.在图纸上标注的法定计量单位为mm。

2.表面粗糙度标示量值越小,即表面光洁度越高。

3.密度大于5g/cm3的金属称为重金属。

P8

4.代表螺旋尺寸的直径叫公称直径。

5.公差是上偏差与下偏差的代数差的绝对值。

6.实习课件制作中使用的铝材,是属于金属材料中的有色金属。

P9

7.实习课件榔头制作的材料为45#钢。

8.千分尺使用中不能拧松后盖,否则零位可能改变。

P110

9.千分尺不允许测量带有研磨剂的表面。

P110

10.在普通车床车削时需要变换速度,必须停机后才能进行。

P114

11.零件配合有间隙配合、过渡配合、过盈配合三种形式。

P225

二、绪论

1.产品开发、设计的安全性原则:

P2

产品本身使用的安全、生产过程中生产人员的安全以及最终用户使用产品的安全。

2.产品开发、设计的零件加工工艺原则:

P3

零件加工工艺原则即零件设计的结构工艺符合当前所有的工艺流程和能满足加工工艺要求的各种机械设备。

3.生产过程:

P3

指一个企业或一个团体整合所有人力、财力、物力因素,为达到一个共同的产品目标、协调、控制各个环节,按照事先规定的设计步聚,将各种原材料经过不同工艺加工过程,最终形成产品的劳动总和。

4.工艺过程:

P3

是指通过工具和机械设备直接改变材料的尺寸、形状或性能,使之成为产品或零件的过程。

5.加工质量:

P4

是指加工完毕的零部件或成品,其尺寸、形状、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表面覆层处理精度及产品整机性能指标符合设计要求的程度。

6.工艺过程通常由若干个工序组成,而工序又可划分为若干个工位或工步。

三、材料及热加工

1.金属工艺学中,金属材料的性能分为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

P5

2.工程结构材料分为三大类:

金属材料(黑、有)、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

P5

3.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机械性能):

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反映出来的力学性质。

包括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疲劳强度及蠕变强度。

P6

4.强度:

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与断裂的能力。

P6

5.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变形愈大,其塑性愈好。

P7

6.常用的硬度试验有(HB)布氏硬度和(HR)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三种。

P7.

7.冲击韧性:

金属材料抵抗冲击载荷作用而不破坏的能力称冲击韧性。

P7

8.疲劳强度:

金属材料在多次交变载荷作用下而不致引起断裂的最大应力。

P7

9.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包括密度、熔点、导电性、导热性磁性等。

P8

10.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

是指金属材料在加工过程中表现出的难易程度。

主要有铸造性能、锻造性能、焊接性能、切削性能和热处理性能。

P8

11.黑色金属(钢、铸铁):

是指以铁、碳为主要要成分的合金,又称铁碳合金。

或指含有钢铁成分的金属。

P9

12.黑色金属都可以锻造是错误的。

(脆性材料铸铁不能锻造)P55

13.复合材料: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的材料组合而成的一种多相固体材料称为复合材料。

P20

14.纳米体系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尺寸在0.1~100纳米之间。

P2527

15.在满足结构的使用性能和材料的工艺性能的前提下,要考虑材料的经济性。

16.热加工指金属材料在热态下进行的加工.包括:

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热加工的加工精度较低,所以在机械制造中主要用于毛坯件的主产;

17.铸造加工方法能经济地生产多种尺寸规格以及形状极为复杂的铸件。

P31

18.铸造分为砂型铸造和特种铸造两大类。

P31

19.铸件的重要加工面或主要工作面浇注时应朝下。

P33

20.砂型上用来安放和固定砂芯的部分称是芯座。

P34

21.铸造型砂中应用最广的是黏土砂。

P35↓P38

22.铸造造型时,舂砂用力大小应适当,砂型太紧或过松都会对砂型造成缺陷。

23.铸造中冒口的主要作用是补给铸件凝固收缩时所需的金属液(补缩),有时还起排气、排渣的作用。

P45

24.将铸件从铸型中取出的过程称为落砂。

P48

25.锻造加工方法既可提高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又可获得一定尺寸、形状的锻件。

P56

26.拔长使坯料的长度增加,横截面积减小的工序P63

27.锻造主要用于制作机器中用于承受重载和冲击载荷的重要机器零件。

例如:

机床主轴、传动轴、传动齿轮、传动蜗杆、凸轮、曲轴、连杆等。

P56

28.焊接既可以连接同种金属,又可以连接不同种金属。

P73

29.焊接按工艺特点可分为熔化焊、压力焊和钎焊三大类。

P73

30.电焊条由焊芯和药皮组成。

P76

31.手工电弧焊的接头方式有对接、搭接、角接、T形接。

P77

32.手工电弧焊焊缝的空间位置分为平焊、横焊、立焊、仰焊。

P78

33.电弧焊适应于厚度为2mm以上的金属材料。

(P78表)

34.引弧方法:

敲击法、摩擦法。

P79

35.气焊的火焰有中性焰、氧化焰、碳化焰三种。

P82

36.钢的热处理工艺过程都包括三个步骤:

加热、保温、冷却。

P95

37.钢的热处理的理论根据就是同素异晶结构。

P95

38.热处理的目的是提高金属材料的使用性能,扩大其使用范围。

即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不同的热处理获得所需性能。

P95

39.钢的退火处理目的是降低材料硬度,便于切削加工;细化晶粒,改善组织,提高机械性能;消除内应力,并为以后的淬火作好准备。

P96

四、切削加工

1.冷加工:

材料或工件在冷态下的加工方式称为冷加工。

冷加工包括:

机械加工,如车削、铣削、刨削、镗削、磨削等;钳工加工,如钻削、锉削、锯削等。

2.加工余量:

切削加工时从毛坯件上切去的材料层。

3.切削运动包括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P99

4.进给运动是切削加工时,使被切削材料层继续投入切削的运动。

P99

5.切削运动:

切削加工中切削刀具或工具与工件间的相对运动称为切削运动.

5.切削用量三要素指的是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吃刀深度)。

P100

6.切削用量的选用原则是:

切削用量三要素是影响切削加工质量、生产效率、机床与刀具寿命的重要参数。

一般情况下,粗加工时切削速度要取低一些,进给量与背吃刀量只要机床与刀具能承受得住尽量选大些;精加工时,一般切削速度应稍高一些,进给量与背吃刀量应取小些。

P100

7.机械加工常用的切削液有三种,分别是水溶液、乳化液和切削油;其主要作用是冷却,其次才是排屑、润滑。

P101

8.常用刀具材料可分为工具钢、硬质合金钢、刀具陶瓷、超硬刀具材料四大类。

P103

9.普通游标卡尺的测量精度可分为0.10mm、0.05mm、0.02mm三种精度。

10.车削定义:

车削是使用车床利用其主轴带着坯料作旋转运动和利用其溜板或尾架带着刀具作移动来进行零件加工的方法。

P115

11.车削最适宜加工轴杆与盘套类等具有内外回旋表面的零件。

P115

12.车削可以加工内外圆柱面、内外圆锥面、内外螺纹、内外沟槽、回转型特形面、滚花、盘绕弹簧、切断、端面。

P115

13.车床丝杠用于车螺纹;光杠其它自动走刀。

P117

14.三爪自动定心卡盘自动对中的准确度(精度)为0.05~0.15mm。

P120

15.车削端面时,夹持工件其伸出长度一般为工件直径的3~5倍。

P120

16.车削端面时,切削线速度在不断地变化。

P127

17.(车削)常用的工件切断方法有直进法和左右借刀法两种。

P135

18.成型面常用的车削方法有双手控制法车成形面、用成型刀车成形面、用靠模车成形面。

P135

19.铣床主要附件平口钳、回转形工作台、分度头、万能铣削头。

(P141)平口钳属于通用夹具。

20.铣削中,带孔的铣刀一般用于卧式铣床。

P143

21.铣刀旋转方向与工件进给方向相同的铣削方法称为顺铣。

反之逆铣。

P146

22.铣削时铣刀的轴线位于工件中心时的铣削称为对称铣削。

P146

23.用铣床加工斜面的方法有:

用垫铁支承、转动立铣头端铣、转动立铣头周铣、转动分度头。

P148

24.在铣床上铣齿轮轮齿时,工件一般应夹持在分度头上。

P149

25.刨削是平面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

P153

26.安装刨刀时,刨刀伸出的长度一般是刀杆厚度的1.2~2.0倍。

P159

27.磨削加工是在磨床上用磨具作为切削工具,对工件进行精密加工的方法之一。

P167

28.齿轮加工按其加工原理可分为成形法和展成法两类。

P177

29.划线是在毛坯或半成品上,按照图纸和工艺要求划出加工位置及加工界线的操作。

P189

30.立体划线是在工件的长、宽、高三个方面的几个空间表面上划线。

190

31.划线平板平面是划线的基准平面。

P190

32.钳工划线时,平面划线一般要选用两个基准;立体划线一般要选用三个基准。

P194

33.安装锯条时,锯齿齿尖倾斜方向一般向前;起锯角15°;锯条的往复长度不小于2/3。

P198—199

34.钳工锉刀,常用T12A或T13A制造。

P202

35.平面锉削常用的方法有交叉锉、顺向锉法和推锉法三种。

P205

36.锉削外圆弧面的方法有横锉法和滚锉法两种。

P206

37.麻花钻头的构造包括钻柄、导向、切削三个组成部分。

P210

38.当孔要钻穿时,压力要逐渐减小。

P212

39.铰孔只能提高孔的尺寸精度与表面质量,但不能改变或提高孔的位置精度。

P214

40.铰孔时,铰刀不能反转,退时也要顺转。

P215

41.攻螺纹是用丝锥在孔壁上加工出内螺纹的操作。

P215

42.手用丝锥头锥的工作部分直径最小,末锥工作部分直径为最大。

P216

43.机用丝锥可手用,但手用丝锥不能机用。

P216

44.攻螺纹:

计算攻螺纹前底孔直径D的经验公式:

P217

塑性材料:

D=D大-P脆性材料:

D=D大-(1.05~1.1)P

45.套螺纹:

计算螺杆直径的经验公式为:

P218

d=d大-0.13p

46.成组螺纹件连接装配的基本原则是中心对称、先近后远、分次逐步进行。

P224

47.配合连接装配的配合有:

间隙配合、过度配合、过盈配合。

P225

五、自动化技术及数控加工与特种加工

1.切削加工自动化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是刚性自动化、柔性自动化、无人化制造系统。

P229

2.柔性自动化是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即机电一体化的新一代自动化,它的加工程序是灵活可变的,也称可变可编程自动化。

P231

3.计算机数控是用存储在计算机内的读写存储器RAM中的控制程序来执行部分或全部数字功能的数字控制系统。

P231

4.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是通过向计算机输送资料,由计算机自动地编程、优化设计方案等,最后绘制出产品或零件图。

P233

5.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是利用计算机分级结构将产品的设计信息自动转换成制造信息,以控制产品的加工、装配、检验、试验、包装等全过程及其有关的全部物流系统和初步的生产调度。

P233

6.在机械制造工程中,CNC表示计算机数控。

P235

7.数控加工技术的特点:

P236

①生产效率高。

自动换刀、自动不停车变速等,效率是普通机床的3~7倍.

②能稳定地获得高精度。

人工干预少,机床重复精度高。

③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

自动化程度高,替代了大部分手工操作。

④加工能力提高。

能加工曲线、曲面、圆弧等形状非常复杂的零件。

8.数控机床一般由数控装置、伺服机构和机床主机三部分组成。

P236

9.位置测量与反馈系统是检测速度与位移,并将信息反馈给数控装置,形成闭环控制;没有测量与反馈系统的数控装置称开环控制系统。

P236

10.由于数控机床采用高性能的主轴及伺服驱动装置,主机较传统机床大大简化。

P237(数控床的传动系统不比普通床复杂)

11.数控加工是根据零件图及工艺文件等原始条件,编制零件的程序指令(数控加工程序),输入数控系统控制数控机床中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从而完成零件的数控加工。

P237

12.三轴联动的数控加工中心,一般包括X、Y、Z三个直线坐标轴。

P239

13.数控车床中,平行一主轴运动的轴称之为Z轴。

P239

14.编程原点(工件原点),是编程人员在编程前任意设定的,为了编程方便,选择工件原点时,应尽可能将工件原点选择在工艺定位基准上。

这样对保证加工精度有利。

P240

15.G指令为准备功能指令,简称G代码。

G01表示直线插补。

P242

16.M指令用于指定机床一些辅助动作的开关,也称辅助功能指令。

M02表示程序结束。

P242

17.特种加工是直接利用电能、电化学能、声能、光能、热能等能量,或选择几种能量的复合形式对材料进行加工的一类方法的总称。

P258

18.特种加工的种类:

P259

①电热能:

电火花加工、电子束加工、等离子弧加工;

②电、机械能:

电解加工、电解抛光;

③电化学、机械能:

电解加工;

④光、热能:

激光加工;

⑤化学能:

化学加工、化学抛光;

⑥声、机械能:

超声加工;

⑦液、气、机械能:

液体喷射加工、磨料喷射加工。

19.电火花数控线切割机床由主机、数控装置和脉冲电源装置等三部分组成。

P265

20.快速成型技术是现代新型的特种加工方法。

P280

六、表面技术及印制电路板

1.表面覆层处理可分为金属覆层、有机物覆层、陶瓷覆层三大类。

P284

2.表面覆层处理具有保护、美化、特殊功效三类作用。

P285

3.金属表面覆层处理是通过镀覆层包括电镀、化学镀、热浸镀、物理气相沉积等技术达到保护和美化制品表面的目的,有时还可以赋予制品表面一些特殊的功效。

P285

4.镀锌工艺可分为碱性和弱酸两大类。

P286

5.非金属表面覆层处理的作用是保护、美化装饰、标志作用。

P291

6.印制电路板的英文缩写名称是PCB。

P303

7.按印制板导电图结构分类,印制板分为单面板、双面板、多层板和齐平印制板。

P304

 

二0一0年四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