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校本研究的方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79241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校本研究的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六章校本研究的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六章校本研究的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六章校本研究的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六章校本研究的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六章校本研究的方法.docx

《第六章校本研究的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校本研究的方法.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六章校本研究的方法.docx

第六章校本研究的方法

第六章校本研究的方法

 

适合中小学的教育研究方法很多,如文献研究、观察研究、经验总结、比较研究、实验研究、调查研究、个案研究、行动研究、质的研究等数十种研究方法。

我们在进行校本研究时,往往采取的也不只是单纯一种方法,有时要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

本章从校本研究的特点出发,根据中小学的工作实际,尽量摒弃学术化程式,按照科学性、实用性、操作性的原则,主要介绍中小学教师从事校本研究工作经常运用的几种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个案研究、经验总结、行动研究、实验研究和叙事研究,目的是让大家在阅读本章之后能够自觉运用这些方法。

当然,如果真正达到了这一步,建议大家可以找来更多的科研方法专著,更全面、更深入地学习和掌握科研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研究水平。

 

一、调查研究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调查是一种古老的研究方法。

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都广泛地运用调查研究。

在校本研究中,调查研究仍然是一种经常要运用到的重要方法。

(一)调查研究的含义

网络作为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各个生活领域。

网络信息正在不断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

在为学生提供有益服务的同时,网络信息也给他们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为了了解中小学生利用网上信息的现状,正确引导学生上网,有人设计了一些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

问卷内容包括中小学生家庭计算机的占有和使用情况、中小学生上网的时间、目的、内容、地点以及网络在学习、身体等方面的影响、家长与教师对学生的上网态度等。

在问卷调查的同时,研究人员还对部分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

然后统计调查结果,分析了中小学生上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关于“建立相应的网络法律和法规、加强网络技术的开发和建设、建立青少年自己喜爱的网站、开设有关网络的德育课、加强对网吧的规范管理、建立中小学校园网吧、积极发挥教师和家长作用”等七条对策建议。

以上就是研究人员开展的一项很好的关于中小学生利用网上信息的调查研究。

从以上事例我们可以看出,调查研究采用的是“问卷”和“访谈”,调查的目的是了解中小学生利用网上信息的“现状”,通过调查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和建议。

可此可知,调查研究主要是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搜集研究对象的现实状况(当然也可以是历史状况)的有关材料,并以此发现问题、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二)调查研究在校本研究中的运用

调查研究是一种较少受时间、空间条件限制的研究方法,调查的范围可大可小,操作起来也比较简单,几乎每位教师都可以结合自己工作实际进行研究,因此是校本研究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在具体工作中,下列情况我们可以采用调查研究:

1、了解研究对象的现状,包括教师教的现状和学生学的现状。

如有位数学教师为了了解学生对数学教师的要求,以《学生对数学教师的要求》为题,从数学教育心理学角度,从学生对数学教师的能力素质要求、学生的理想教学效果、学生喜欢的教学课堂方式、作业数量和批改方式方法、数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和要求、师生关系等方面以问卷和访谈方式对学生进行调查,从而了解班上学生对数学教师的一些要求,借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2、了解事物或事件产生的原因。

为了了解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我们可以选择《初中生辍学原因调查》的课题进行研究。

通过调查研究的方法调查事物或事件产生的原因,有利于迅速发现问题,尽早解决问题。

因而这种方法经常在教育实践中运用。

3、在实验研究或行动研究之前,也可采用调查研究。

有位教师为了进行“小学生到底抄写多少遍生字为宜”的教改实验,首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每天花在抄写练习上的时间、每字抄写的遍数,以及这些小学生对生字的巩固率作了调查。

结果发现,小学生抄写练习的时间、遍数与生字巩固率之间不存在因果的联系。

也就是说,并不是练习的时间越多,抄写的遍数越多,生字的巩固率就越高。

那么,到底抄写练习的时间与遍数多少为最好呢?

这位老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实验研究。

(三)调查研究的基本步骤

调查研究一般要经过选择课题、确定对象、制订调查计划、选择调查手段、实施调查、整理分析资料、作出结论或推理、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等几个环节。

1、选择课题。

选择课题,即准备调查研究什么内容。

调查研究的课题可大可小,主要视研究的需要和个人研究能力而定。

在校本研究中,一般来说,中小学教师的调查主要以研究当前的事实为课题,即把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调查研究的课题。

如为了了解中学生课余阅读情况,可以进行《中学生课余阅读情况调查》;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可以进行《中学生学生态度和兴趣调查》;为了更好地开展中小学生青春期教育,可以进行《中小学生性心理教育状况调查》。

总之,研究问题主要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当然有的调查研究也可以为学校管理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要防止选择虽然有价值但自己能力、财力有限或者脱离自己教育教学实际的课题。

否则,调查起来十分费劲,甚至难以完成。

2、确定调查对象。

确定调查对象,即调查谁和调查多大范围和多少对象。

根据调查对象的多少,调查研究分为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两种。

全面调查又称为普查,它要求在特定范围对全体对象进行调查。

抽样调查是由于调查者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对全部对象(即总体)进行调查,以样本的情况来推断总体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统计学理论,抽样调查的样本一般不得少于30。

至于抽样调查的结果能否代表总体,关键是看抽取的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

因此,在校本研究中,如果有条件,应该进行随机抽样。

对于随机抽样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然后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得出科学结论。

如我们在承担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三类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时,由于不可能对全国、全省甚至全市所有的随班就读学生进行调查,于是我们采取典型调查的方式,以株洲市为研究个案,按照一定的比例分层随机抽取若干智力、听力和视力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作样本进行问卷调查,然后统计分析处理调查数据,以此推断三类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现状。

在实际研究中,究竟选择采用全面调查还是抽样调查,主要依据调查课题的需要和调查能力来决定。

当然,如果调查的对象只局限于一个年级或一个班级甚至一所学校,就没有必要采取抽样调查了,可以把一个年级、一个班级或一所学校当作个案来进行调查研究。

3、选择调查方法。

调查方法有很多种,主要由研究者根据调查课题的性质进行选择。

不过,问卷法和访谈法是调查研究经常使用的两种方法。

关于这两种方法的具体运用在本节后面再作具体介绍。

4、制订调查方案或调查计划。

要保证调查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在正式调查前应该制定一份比较完整的调查计划或者是调查方案。

调查计划是调查研究的具体程序和安排,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①调查课题;②调查目的和意义;③调查对象及范围;④调查地点及时间;⑤调查的方式方法;⑥调查步骤及日程安排;⑦调查的组织和人员分工;⑧调查报告完成的日期。

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在调查之前就要准备好。

因此,一份完整的调查计划,后面还应该附上调查问卷或调查提纲。

5、开展调查。

根据调查计划,利用调查工具如问卷和访谈提纲,开始有目的、有步骤地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保证调查研究如质如量完成。

这一步是搜集调查资料的重要环节,不能马虎。

6、分析整理调查资料。

调查取得的资料一般主要有两大类:

一类为定性材料(即叙述材料),一类为定量材料(即数量材料)。

定性材料要用明白流畅的文字加以分析整理,定量材料要用统计的方法加以处理。

统计分析至少要统计出各项目的人数和百分比,对于问卷结果最好要进行X2检验,防止得出错误结论。

X2检验可参阅有关统计分析著作,本书不作详细介绍。

7、作出结论或推理。

根据定性和定量分析,再综合其他各方面资料,得出恰当的结论或推理。

下结论时和进行推理时措词要准确明确,防止夸大。

8、撰写调查研究报告或论文。

调查研究的成果形式是调查报告,其基本结构是。

①题目:

点明题意,反映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对象、领域、方向等);②导言:

对调查问题的背景作说明,包括调查的目的、意义、任务、时间、地点、对象、范围以及调查的方法步骤等;③正文:

叙述调查的结果(如有必要,可把材料加工成图表形式),并根据调查得来的材料进行分析推论;④讨论或建议:

依据正文科学分析(定性、定量),对调查结果作理论上的进一步阐述,深入地讨论一些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⑤结论:

交待调查研究了什么问题,获得了什么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⑥参考文献。

调查研究的报告在报刊杂志上相当多,这里不再举例。

读者不妨有意识地找几篇调查报告对照上面介绍的内容认真学习和分析。

(四)关于问卷法和访谈法

1、问卷法。

问卷法是“向调查对象发放表格或卷子,让被调查者填写答案,然后整理、统计”的一种方法。

问卷是一种书面调查,必须要求被调查者具有一定的书面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为了保证问卷结果的信度,问卷调查通常采用不记名的方式进行,以消除被调查者担心问卷结果对个人产生不良影响的顾虑。

问卷的问题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

开放式在问卷上只提出问题,不列问答,由被测者自由回答。

如《中学生课余读书情况调查》可设计这样的开放式问题:

“本学期你读过几本书?

请分别说明书名。

”“你认为学校图书馆应该增加哪类书籍?

”“谈谈你对学校课程时间安排的意见和建议。

”等等。

开放式问题的优点是提问比较简单,回答也比较真实,缺点是容易定性分析,较难定量分析。

在一份问卷中一般开放式问题不宜太多。

否则,调查对象可能不愿意都回答或回答很简单,难以调查到比较全面完整的信息。

封闭式问题不仅要提问,还要提供可选择的答案,限制回答的方向和数量,被调查者在所列答案中作出选择。

这实际上类似于我们考试题目中的选择题。

这类问题的优点是简便易行,便于统计处理,缺点是题目较复杂,要作大量的预备实验,反复修改,否则容易简单化。

问卷调查一般在同一时间内由一名或若干名调查者对被调查对象进行团体调查。

如果被调查对象不宜集中时则采取邮寄问卷的方式进行。

为保证邮寄问卷的回收率,一般要附寄回邮信封和邮票,有时还要发催促信,并在信中再附上一份问卷。

邮寄问题一般回收率低,成本比较大,一般在万不得以的情况下才采取邮寄问卷。

问卷调查能否成功关键还在于问卷编制的质量。

下面以《高成教教师行为特征研究》为例,说明问卷编制的过程和方法(见案例2—1)。

案例2—1《高成教教师行为特征研究》问卷编制方法

(1)收集国内外有关高成教教师行为特征的研究结果,整理出高成教教师行为特征清单;

(2)邀请教师、教育专家和高成教教师就该清单进行讨论,确定教师行为的结构,并以此来规定问题的基本框架;

(3)依照该框架和高成教教师行为清单,编制出预测问卷;

(4)邀请部分高成教教师进行预测,并了解他们对问卷的意见;

(5)修改问卷,并再次征求专家意见,确定正式施测问题。

2、访谈法。

访谈法,又称“谈话”、“座谈法”,是研究者与研究对象进行直接交谈,以获取资料、分析结果、作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访谈法有时作为问卷调查的补充形式。

封闭式问题统统只能获取“是什么”的信息,很难知道被调查者为什么这样选择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有时必须对被调查对象进行访谈。

笔者曾经在学校就聋生对聋人教师的态度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喜欢聋人教师的学生多于喜欢健听教师。

学生为什么更多地喜欢聋人教师呢?

问卷调查结束后,对学生进行访谈才知道,因为聋人教师的手语比健听教师打得好,健听教师习惯于按健听人的语言习惯打手语,学生往往难以看懂。

访谈结果提醒健听教师一定要注意好自己的教学手语。

访谈法可作为调查研究中的一种独立方法。

有位教师就教师论文写作的动机对学校一位教研组长进行了谈话研究。

案例2--2是该教师在与教研组长的一次访谈后,综合自己与几位教师座谈所得出的结论,从而完成了一次调查研究。

案例2—2教师科研心态调查与思考

问:

对你个人来讲,你写论文主要为了什么?

答:

评职称。

问:

学校的奖励政策对你有没有影响?

答:

没有影响。

问:

能不能说得具体一点?

答:

学校奖励最高390元/篇(须在《人民日报》等国家级公开报刊上发表,且要在3000字以上),一年能在省级刊物(省级公开刊物3000字以上240元一篇)上发表一篇就已不错了,单单为了这几个钱去搞论文实在没多大意思。

问:

学校里现在写论文并发表的人越来越多,这对你有没有影响?

答:

有一点压力。

问:

学校每年都要编《教育科研成果概览》,人手一册,一年来谁写了论文,谁的论文获了奖一目了然,这对你会不会产生压力?

答:

有一定压力,有时写论文也是为了面子。

问:

写论文有趣不有趣?

答:

不有趣。

问:

为什么还要写?

答:

为了发表,发表了就高兴。

……

申老师虽然否定了学校教科研奖励政策对他写作活动的影响,但笔者也曾听他说过一句话:

“上课真没劲,一节课6.50元(注:

结构工资的一部分,讲师课时贴6.50元/节),还不如多写几篇文章。

”另外,也许是他清楚职称评定中的论文要求,也许是为了面子或名声,也许不排除为了拿几元奖金,1999年他发表的那篇教育心得不到1000字,实际上对评职称一点也没用。

然而他的解释也有一定的道理,他说:

“长篇难写,写短篇能发表已不错,以后填表时总也有填的东西。

不过申老师确实对评职称看得很重,最近一段时间他一直在写3000字以上的论文,听说还花300元买了某大学学报的“素质教育专辑”(其实也不符合评高级职称的论文要求)版面,看来一篇大作终将发表。

随后笔者又与几位教师进行了座谈,基本结论如下:

1、由于浙江省中专高级职称评定的两篇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的论文要求,评职称确实成为一些讲师们撰写论文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动力。

用他们的话说:

“没有论文是一块‘心病’”。

2、显示实力以提高名声几乎是所有写作者的共同追求。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教师已越来越感受到竞争的压力,写文章发表常常被看成是提高名声以显示自己竞争力的一种手段,同时也被部分教师看成是满足自我发展需要的一种途径,用他们的话说:

“写文章是可以通过自己努力去获取名誉地位的唯一途径。

3、学校的奖励政策确实对部分教师增加论文写作数量、提高发表或获奖的级别起促进作用,但对那些不具有写作经验(从未发表过论文,对自己写作能力缺乏信心)的教师几乎无任何作用,他们考虑更多的是论文能否发表,对其他,他们几乎还来不及去考虑。

4、确实有教师将论文看成是表述自己学术观点和教育研究成果的一种方式和手段,确实有教师对教育研究过程本身产生兴趣并不断地加以实践,但这部分教师数量极少。

运用访谈法时,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谈话前要做好谈话设计,拟定话题,避免离开研究问题的无意义的谈话;

(2)谈话自然,提问灵活。

在谈话过程中,除了严格按照谈话问卷上的问题进行提问外,还要灵活提问一些非研究问题,尽可能创造一种轻松友好的气氛,以保证交谈的顺利进行。

(3)要做好记录。

谈话时一般记录比较少,事后再补充完整。

随着现代科技发展,也可先采用录音或录像方式记录,然后进行整理、分析。

除了面对面地进行访谈,也可利用书信、电话、电子邮件和网上进行访谈,这样谈话过程就基本上完成了记录过程。

 

二、个案研究

中小学教师扎根于教育教学一线,在工作当中,发生或接触过许多具有教育意义和研究意义的典型个案。

因此,个案研究是适合中小学教师做好校本研究的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

(一)个案研究的含义

在研究中,我们有时可以遵循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规律,选择一个特定的人(当然可以是一个团体)或一件特定的事进行全面研究,通过个体的研究达到对这一类人或事的认识。

这种方法,通常被称为个案研究。

具体来说,个案研究是以个人或由个人组成的团体为研究对象,在对研究对象了解、认识的基础上,设计并尝试一些积极的教育方案和措施,以促进研究对象的进步和发展的一种研究方法。

某小学三年级有位性格怪异的学生王某,为了弄清这位学生怪异性格形成的原因,帮助她矫正缺陷人格,班主任选择了《童年早期多重人格的个案研究》课题进行专题研究。

案例2—3向我们展示了该个案研究的基本过程。

案例2—3童年早期多重人格的个案研究

1、诊断阶段。

通过谈话、访问、查阅资料、调查、心理测验等收集有关资料,进行诊断获取有关情况如下:

姓名:

王××

性别:

年龄:

8岁

就学年级:

小学三年级

身体特征:

足月顺产,早期发育正常,常有上腹部不适及头痛。

心理特征:

注意力不集中、精神迷乱、脾气暴躁、任性、骄横、精神紧张、拘谨,行为及语调多变、对自己过去喜爱的玩具、衣服、食物感到厌烦,3岁时夜里常醒来哭10分钟~20分钟。

家庭背景:

两岁父母离婚,由外祖母收养,4岁时母亲再婚,继父对其态度严厉,一次将新买的玩具弄坏,被继父狠狠地打她的头部,扯她的头发,从此就非常恨她的继父。

社会生活: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出外游逛,学习成绩不良,常用混乱的人称说话,将“我”称“她”,老师叫她回答问题时她常说“她不会回答,我会回答”,弄得父母及老师经常莫名其妙。

测验调查分析:

经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R)测定,王××的智商为98,言语得分109,操作得分86。

成绩测验,词语认识4.4级,拼写5.4级,算术3.3级。

曾在神经科检查,神经系统正常,无阳性发现。

个案综合分析:

通过上述情况的分析,由于父母离婚、依恋母亲,外祖母抚养,养成骄横、任性等脾气,母亲再婚,继父态度严厉、方法粗暴,对家庭生活无法适应,产生心理困扰,导致精神紧张、拘谨、脾气暴躁、情绪不稳定、精神迷乱,常以两个人的身份与性格特征讲话,出现人格分离和迷乱行为,初步诊断为童年早期多重人格。

2、指导(矫正)阶段。

针对王某的症状,决定采用游戏治疗和“墙壁会面”的方法来帮助她将内心的焦虑、问题发泄出来。

主要过程如下:

第一阶段:

游戏治疗(每周一次)。

王某在母亲的陪同下,初次进入一个布置有身份和经历与她相似的塑料娃娃及同继父模样相似的男塑人的安静的房间,初次进入时她显得恐慌不安,哭喊着要回家。

医生的态度和蔼可亲,对她的行为加以解释和引导,并不时地摆弄塑料娃娃,以王某的经历来解释娃娃,王某逐渐开始反应。

游戏治疗经过4次以后,王某已能回忆起以往的遭遇,言语对答无误,但仍坚信自己是两个人。

第二阶段:

墙壁会面(每周一次)

在游戏治疗的基础上,将两个象征王某和李某的电动娃娃用一障碍物隔开,医生当着患儿的面不停地讲:

“李某非常想念王某,想和她会面交个知心朋友。

”开始时王某显得紧张,站着不动,当医生反复表演三次后,王某带头微笑,跨越障碍物,主动与象征李某的电动娃娃会面,并且高兴地说:

“现在我们两个人是好朋友了。

连续4次“墙壁会面”后,王某变得较活泼,人格分离和迷乱行为消除。

第三阶段:

巩固治疗(每周一次)

经过2个月即八次的巩固治疗,王某进步较快,通过心理测查显示:

WISC-R(韦氏儿童量表)言语得分109,操作得分100,智商为105。

3、追踪研究阶段

经过6个月的随访、追踪观察,家长及老师都反映王某变得更为快活,能承担一些家务,学习成绩上升,不良行为消除。

(二)个案研究的特点

从《童年早期多重人格的个案研究》实例,可以看出个案研究具有这样一些特点:

1、研究对象的个别性。

个案研究的对象是教师根据教育目的和工作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出来的,通常为一个人或一个团体、机构,或者某一件具体的事件。

它不需要随机抽样,几乎每个教师都很容易在班上选择一位学生或一个事件进行个案研究。

2、研究过程的连续性。

为了全面、深入研究个案,弄清个案发展的来龙去脉,通常要对个案进行连续性、追踪性的纵向研究,直到问题解决为止。

它不可以集中在一段时间内突击完成。

3、研究资料的多样性。

为了全面了解个案特征,必须全面搜集掌握个案资料。

这些资料包括个案的基本情况(如学生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等)、个性特征、家庭背景、学习生活情况以及其他轶事等。

资料越全面,对个案进行分析越有利,诊断的准确性也会更加增强。

4、研究功能的“治疗”性。

个案研究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分析个案的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找出对不良特征矫治的方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5、研究方法的综合性。

严格来讲,个案研究本身并不是一种方法、技术,它主要是针对研究对象来命名的。

为了弄清个案特性形成的原因,通常采用调查法;为了针对个案的问题采取措施进行教育,通常利用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

因此,个案研究往往要综合运用调查研究、实验研究、行动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

(三)个案研究在校本研究中的运用

个案研究在校本研究中应用范围很广。

每位教师都应该学习和掌握这种方法。

具体来说,在下列情况下均可以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

1、对个人进行研究。

这里的“个人”包括学生个案、教师个案甚至教育专家个案。

对学生个人的研究,既包括思想品德方面的,也包括学习成绩方面,还包括心理方面的。

在学习方面,我们可以选择学习好、中、差三类学生分别进行研究。

选择好的学生进行个案研究,可以通过分析、总结学生优秀成绩形成的原因、规律,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参考,为其他学生学习提供榜样,同时对优秀学生存在的某些不足进行教育改进。

对后进生进行个案研究,可以找出后进的原因,寻求转化、提高的对策。

对教师进行个案研究,主要是教育科研人员选择的课题。

中小学一线教师也可对校内外优秀教师的教学品质、教学风格、教育思想和成长规律进行个案研究,给自己和同伴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逐渐向优秀教师靠拢。

对教育专家的理论、思想和成长过程进行个案研究,对于科研型教师的成长有重要帮助,对于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也能起到较好的引导作用。

当然,还可以对优秀班主任、校长等一切有特殊意义的人物个案进行研究。

具体情况应依据我们的研究需要和研究能力而定。

2、对某个团体(或机构)进行研究。

如学生中的各类社团与组织、各科学习兴趣小组以及某个班级、某年级、某个教研组甚至某所学校等等,均可以进行个案研究。

3、对某一事件(或活动)进行研究。

如学校、班级中举行的某次活动,可以进行成败经验和改进意见的个案研究。

(四)个案研究的基本步骤

根据前人的总结和笔者的研究实践,我们认为一项完整的个案研究应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1、立案:

确定研究的个案。

2、规划:

制订个案的研究计划。

3、实施:

通过交谈、观察、测量等搜集资料。

4、分析与诊断:

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对个案进行判断或诊断。

5、结论:

针对存在的问题或成绩,或作出结论,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设性方案。

6、教育与矫正:

如果发现个案存在某些缺陷或不足,必须根据分析、诊断结果,以及结论中的建设性方案,进行教育实验。

7、跟踪:

对于问题个案进行教育与矫正后,还需作长期追踪观察,了解教育效果,不断调整教育方案,直至教育或矫正好为止。

此阶段实际上采用的就是行动研究法。

8、报告:

个案研究结束,写出研究报告,推广研究成果。

个案研究报告具体格式多样,主要根据具体的研究情况进行总结,一般可分四部分撰写:

第一部分:

背景描述。

对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和背景进行客观描述,防止读者对典型个案的盲目效仿和错误理解。

第二部分:

特定问题、现象的描述和分析。

描述个案在特定环境中产生的特殊问题或现象,并进行成因分析。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依据成因分析的结果,结合搜集到的个案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讨论,描述研究者发现和解决问题或现象的方法、措施。

第四部分:

小结或建议。

对个案研究的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也可提出建议,供读者借鉴或参考。

 

三、经验总结

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工作经验。

许多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常常值得我们学习和推广。

教师要善于积累经验,没有经验的积累,教师是很难成熟的;教师还要善于提炼经验,没有经验的提升,教师很难获得专业发展。

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提炼也是教师校本研究的重要体现。

(一)经验总结的含义

经验总结是教育研究中一种比较古老的方法。

自古至今,教育工作者都在利用经验总结法来不断总结教育教学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