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士杰汽车油品知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78804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傲士杰汽车油品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傲士杰汽车油品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傲士杰汽车油品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傲士杰汽车油品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傲士杰汽车油品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傲士杰汽车油品知识.docx

《傲士杰汽车油品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傲士杰汽车油品知识.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傲士杰汽车油品知识.docx

傲士杰汽车油品知识

汽车油品知识

了解最新、最权威的知识,正确选择、使用油品

车用汽油

车用柴油

润滑油

车用发动机油

车辆齿轮油

自动变速箱油

发动机冷却液

车用发动机油消耗标准

常见润滑油换油指标参考

车用汽油

汽油

是外观为透明液体,主要成分为C4~C12脂肪烃和环烃类,并含少量芳香烃和硫化物的石油镏出物。

根据用途可分为航空汽油、车用汽油、溶剂汽油等三大类。

车用汽油的的成分:

主要是由C5~C11的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和烯烃组成的,一般烷烃和环烷烃含量约为50%,芳香烃含量小于35%,烯烃低于15%。

车用汽油的标号:

车用汽油的标号按汽油辛烷值确定,即实际汽油抗爆性与标准汽油的抗爆性的比值。

标号越高,抗爆性能就越强。

标准汽油是由异辛烷和正庚烷组成。

异辛烷的抗爆性好,其辛烷值定为100;正庚烷的抗爆性差,在汽油机上容易发生爆震,其辛烷值定为0。

如果汽油的标号为90,则表示该标号的汽油与含异辛烷90%、正庚烷10%的标准汽油具有相同的抗爆性。

车用汽油的性能:

最重要的性能为蒸发性、抗爆性、安定性和腐蚀性。

车用汽油的标准:

我国车用汽油国Ⅱ和国Ⅲ执行GB17930-2006标准,国Ⅳ执行GB17930-2011标准,京Ⅴ执行DB11/238-2012标准。

车用汽油的选择:

1、根据发动机压缩比的不同来选择汽油的标号。

压缩比在8.5-9.5之间的中档轿车一般应使用93号汽油;压缩比大于9.5的轿车应使用97号汽油。

目前国产轿车的压缩比一般都在9以上,最好使用93号或97号汽油。

2、根据发动机的排放标准选择汽油的质量,2009年以后的车都应用欧Ⅳ和欧Ⅴ以上汽油。

车用汽油主要技术指标对汽车发动机的影响:

1、硫含量

所有硫化物在燃烧后生成的SO2和SO3排放至大气中污染环境,并且在与生成水相遇后会产生具有腐蚀性的酸性物质,腐蚀发动机及曲轴箱部件。

同时硫会导致催化转化器的催化剂中毒,使有毒排放物转化效率降低,并可导致高温尾气氧传感器灵敏度下降而使排放增加。

2、烯烃

是一种具有较高辛烷值的汽油调和组分。

但它是比较活泼的烃类,挥发到大气后因发生光化学反应而加速破坏臭氧层,使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另一方面,由于稀烃对热的不稳定性,它易使发动机和发动机进气系统形成胶质和积炭。

3、芳烃

是一种具有较高辛烷值和高热值的汽油调和剂。

但是它燃烧后会导致致癌物苯的形成,并易增加燃烧室的积炭而增大污染物的排放。

4、辛烷值

是汽油抗爆性的度量指标,辛烷值偏低会使汽缸温度剧升,汽油燃烧不完全,机器强烈震动,从而使输出功率下降,机件受损。

中国、欧盟车用汽油标准主要技术指标对比;

项目

GB17930技术指标

EN228技术指标

国Ⅱ

国Ⅲ

国Ⅳ

欧Ⅲ

欧Ⅳ

欧Ⅴ

执行时间

2005

2009

2014?

2000

2005

2009

硫含量/ppm≤

500

150

50

150

50

10

烯烃含量%≤

35

30

28

18

18

10--15

芳烃含量%≤

40

40

40

42

35

25~35

苯含量/%≤

2.5

1.0

1.0

1.0

1.0

0.1~1.0

氧含量/%≤

2.7

2.7

2.7

2.7

2.3

10%蒸发温度/℃≤

70

70

70

70~55

70~55

表中,中国在用国Ⅱ汽油的硫含量是欧盟现用汽油的50倍、烯烃含量是2.3~3.5倍,芳烃含量是1.1~1.6倍;国Ⅲ汽油的硫含量是欧盟的15倍、烯烃含量是2~3倍,芳烃含量是1.1~1.6倍;国Ⅳ汽油的硫含量是欧盟的5倍、烯烃含量是1.87~2.8倍,芳烃含量是1.1~1.6倍。

这些差距使中国汽车燃油系统易形成胶质和积炭、汽油燃烧不完全、对机件腐蚀性强,是造成油耗高出欧洲20%以上、故障率高、发动机寿命短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国市场车用汽油供应状况:

京Ⅴ--北京,国Ⅳ--上海,国Ⅲ、Ⅱ--中国其他地区。

除北京外其他地区基本达不到汽车使用要求。

減少低品质车用汽油对汽油发动机影响的措施:

1、定期清洗燃油系统,清除积碳和胶质的垢物,保持燃油系统工况正常。

一种方法是在燃油中添加具有清洁、分散和抑制作用的清净剂。

这种清净剂国际上已发展到第五代,可有效清洁进气系统、进油系统和燃烧室,其主要成份是聚异丁烯胺和聚醚胺,但对尾排系统作用有限。

我们在此基础上研制的燃油清净润滑剂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经过实车尾排对比测试,HC、CO和NOx排量下降都超过50%,同时机件得到良好的保护。

另一种方法是定期快速免拆清洗燃油系统,包括喷油嘴、进气道、燃烧室和三元催化器,这种方法简单、快捷,效果明显,但对清洗剂的要求非常严格,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2、用汽油品质改进剂改善燃油品质。

不管是哪种标号的汽油,中国的汽油烯烃含量都偏高,自然安定性下降,不论是高低和低温都易结胶而影响燃烧效果,用含清净剂、分散剂、腐蚀抑制剂和提高辛烷值的复合剂添加到汽油中可明显提升燃油品质。

 

车用柴油

柴油

根据用途可分为轻柴油和重柴油,车用柴油属轻柴油。

车用柴油的的成分:

它由不同的碳氢化合物混合组成。

它的主要成分是含10到22个碳原子的链烷、环烷或芳烃。

车用柴油的标号:

车用柴油的标号按柴油凝点确定,分为10、5、0、-10、-20、-35和-50号。

柴油使用温度在冷滤点以上,冷滤点比凝点高出4℃以上,如0号柴油冷滤点4℃,-10号柴油冷滤点-5℃。

车用柴油的性能:

最重要的性能为低温流动性、着火性能、安定性和腐蚀性。

车用柴油的标准:

我国车用柴油国Ⅱ执行GB19147-2003标准,国Ⅲ执行GB19147-2009标准,京Ⅴ执行DB11/239-2012标准。

车用柴油的选择:

1、根据环境温度来选择柴油的标号。

如0℃时应选-10号,-10℃时应选-20号。

2、根据发动机的排放标准选择柴油的质量,根据中国柴油车的实际状况,2009年以后的车都应用欧Ⅳ和欧Ⅴ以上柴油。

车用柴油主要技术指标对汽车发动机的影响:

1、硫含量

所有硫化物在燃烧后生成的SO2和SO3排放至大气中污染环境,并且在与生成水相遇后会产生具有腐蚀性的酸性物质,腐蚀发动机及曲轴箱部件。

同时硫会导致催化转化器的催化剂中毒,使有毒排放物转化效率降低,并可导致高温尾气氧传感器灵敏度下降而使排放增加。

2、十六烷值

十六烷值是指与柴油自燃性相当的标准燃料中所含正十六烷的体积百分数,用以衡量柴油的燃烧性能,又称柴油的抗爆性。

规定正十六烷的十六烷值为100,α—甲基萘的十六烷值为0,在标准的单缸柴油机中测定。

低十六烷值严重影响柴油的着火性能,是产生大量积碳和黑烟的主要原因之一。

3、多环芳烃

多环芳烃热值高、着火点高,不易完全燃烧而产生碳烟,是主要污染源。

4、冷滤点

是柴油通过滤网的最低温度,在此温度之下柴油不能使用。

中国、欧盟车用柴油标准主要技术指标对比;

项目

GB19147技术指标

EN590技术指标

国Ⅱ

国Ⅲ

京Ⅳ

欧Ⅲ

欧Ⅳ

欧Ⅴ

执行时间

2005

2010

2014?

2000

2005

2009

硫含量/ppm≤

500

350

50

350

50

10

十六烷值≥

49

49

51

51

51

51

多环芳烃含量%≤

--

11

11

11

2~6

2~6

实际上中国市场上的柴油允许勾兑20%以上的地炼柴油,硫含量远高于500ppm以上,是欧盟50倍以上,十六烷值多低于45以下,多环芳烃含量更是欧盟2倍以上。

这些差距使中国柴油车燃油系统易形成胶质和积炭、柴油燃烧不完全、对机件腐蚀性强,是造成油耗高出欧洲20%以上、故障率高、发动机频冒黑烟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国市场车用柴油供应状况:

京Ⅴ--北京,国Ⅳ--上海,国Ⅲ、Ⅱ--中国其他地区,其中国Ⅱ加勾兑20%地炼柴油最多,除北京外其他地区基本达不到汽车使用要求。

減少低品质车用柴油对柴油发动机影响的措施:

1、定期清洗燃油系统,清除积碳和胶质的垢物,保持燃油系统工况正常。

方法是在柴油中添加具有清洁、分散和抑制作用的清净剂进行清洗。

2、用柴油品质改进剂改善燃油品质。

中国的柴油多环芳烃含量偏高、十六烷值偏低,用含清净剂、分散剂、腐蚀抑制剂和十六烷值改进剂的复合剂添加到柴油中可明显提升燃油品质,节油效果显著。

在冬天根据柴油的产地用不同的降凝剂可明显改善低温流动性并提高燃烧效率。

 

润滑油

润滑油

是用在各种类型机械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润滑剂。

润滑油的作用

主要起润滑、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

1.减摩抗磨,降低摩擦阻力以节约能源,减少磨损以延长机械寿命,提高经济效益;

  2.冷却,要求随时将摩擦热排出机外;

  3.密封,要求防泄漏、防尘、防串气;

  4.抗腐蚀防锈,要求保护摩擦表面不受油变质或外来侵蚀;

  5.清净冲洗,要求把摩擦面积垢清洗排除;

  6.应力分散缓冲,分散负荷和缓和冲击及减震;

7.动能传递,液压系统和遥控马达及摩擦无级变速等。

润滑油的组成

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

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础油主要分矿物基础油、合成基础油以及生物基础油三大类。

矿油基础油由原油提炼而成,根据产地和炼制工艺的不同性能差异较大。

合成基础油是指由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的基础油,合成基础油有很多种类,常见的有:

合成烃、合成酯、聚醚、硅油、含氟油、磷酸酯。

合成润滑油比矿物油的热氧化安定性好,热分解温度高,耐低温性能好等优点,虽然成本较高,但可以保证设备部件在更苛刻的场合工作,且寿命长、摩擦阻力小,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

生物基础油(植物油)来源于农业作物资源,它具有矿物油及大多数合成油所无法比拟的特点,就是可以生物降解而迅速的降低环境污染,但由于高温高剪切性能的缺陷,不适合车用。

按美国石油学会的标准,润滑油基础油分为五大类:

类别

饱和烃含量/%

黏度指数VI

硫含量/%(质量分数)

I类

<90%

80~120

>0.3

II类

>90%

80~120

<0.3

III类

>90%

>120

<0.3

IV类

聚α-烯烃(PAO)

V类

所有非I、II、III或IV类基础油

添加剂概念是加入润滑油中的一种或几种化合物,以使润滑油得到某种新的特性或改善润滑油中已有的一些特性。

添加剂按功能分主要有抗氧化剂、抗磨剂、摩擦改善剂(又名油性剂)、极压添加剂、清净剂、分散剂、泡沫抑制剂、防腐防锈剂、降凝剂、粘度指数增进剂等类型。

具有综合改善润滑油性能的添加剂称为复合添加剂。

润滑油的基本性能指标

1、外观(色度)

  油品的颜色,往往可以反映其精制程度和稳定性。

对于基础油来说,一般精制程度越高,其烃的氧化物和硫化物脱除的越干净,颜色也就越浅。

但是,即使精制的条件相同,不同油源和基属的原油所生产的基础油,其颜色和透明度也可能是不相同的。

  对于新的成品润滑油,由于添加剂的使用,颜色作为判断基础油精制程度高低的指标已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

粘度

  2、粘度

粘度反映油品的内摩擦力,是表示油品油性和流动性的一项指标。

在未加任何功能添加剂的前提下,粘度越大,油膜强度越高,流动性越差。

3、粘度指数

  粘度指数表示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程度。

粘度指数越高,表示油品粘度受温度的影响越小,其粘温性能越好,反之越差。

4、闪点

  闪点是表示油品蒸发性的一项指标。

油品的馏分越轻,蒸发性越大,其闪点也越低。

反之,油品的馏分越重,蒸发性越小,其闪点也越高。

同时,闪点又是表示石油产品着火危险性的指标。

油品的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划分的,闪点在45℃以下为易燃品,45℃以上为可燃品,,在油品的储运过程中严禁将油品加热到它的闪点温度。

在粘度相同的情况下,闪点越高越好。

因此,用户在选用润滑油时应根据使用温度和润滑油的工作条件进行选择。

一般认为,闪点比使用温度高20~30℃,即可安全使用。

3、凝点和倾点

  凝点是指在规定的冷却条件下油品停止流动的最高温度。

油品的凝固和纯化合物的凝固有很大的不同。

油品并没有明确的凝固温度,所谓"凝固"只是作为整体来看失去了流动性,并不是所有的组分都变成了固体。

  润滑油的凝点是表示润滑油低温流动性的一个重要质量指标。

对于生产、运输和使用都有重要意义。

凝点高的润滑油不能在低温下使用。

相反,在气温较高的地区则没有必要使用凝点低的润滑油。

因为润滑油的凝点越低,其生产成本越高,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一般说来,润滑油的凝点应比使用环境的最低温度低5~7℃。

但是特别还要提及的是,在选用低温的润滑油时,应结合油品的凝点、低温粘度及粘温特性全面考虑。

因为低凝点的油品,其低温粘度和粘温特性亦有可能不符合要求。

  凝点和倾点都是油品低温流动性的指标,两者无原则的差别,只是测定方法稍有不同。

同一油品的凝点和倾点并不完全相等,一般倾点都高于凝点2~3℃,但也有例外。

4、酸值、碱值和中和值

  酸值是表示润滑油中含有酸性物质的指标,单位是mgKOH/g。

酸值分强酸值和弱酸值两种,两者合并即为总酸值(简称TAN)。

我们通常所说的"酸值",实际上是指"总酸值(TAN)"。

  碱值是表示润滑油中碱性物质含量的指标,单位是mgKOH/g。

  碱值亦分强碱值和弱碱值两种,两者合并即为总碱值(简称TBN)。

我们通常所说的"碱值"实际上是指"总碱值(TBN)"。

  中和值实际上包括了总酸值和总碱值。

但是,除了另有注明,一般所说的"中和值",实际上仅是指"总酸值",其单位也是mgKOH/g。

5、水分

  水分是指润滑油中含水量的百分数,通常是重量百分数。

润滑油中水分的存在,会破坏润滑油形成的油膜,使润滑效果变差,加速有机酸对金属的腐蚀作用,锈蚀设备,使油品容易产生沉渣。

总之,润滑油中水分越少越好。

6、机械杂质

  机械杂质是指存在于润滑油中不溶于汽油、乙醇和苯等溶剂的沉淀物或胶状悬浮物。

这些杂质大部分是砂石和铁屑之类,以及由添加剂带来的一些难溶于溶剂的有机金属盐。

通常,润滑油基础油的机械杂质都控制在0.005%以下(机杂在0.005%以下被认为是无)。

7、灰分和硫酸灰分

  灰分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灼烧后剩下的不燃烧物质。

灰分的组成一般认为是一些金属元素及其盐类。

灰分对不同的油品具有不同的概念,对基础油或不加添加剂的油品来说,灰分可用于判断油品的精制深度。

对于加有金属盐类添加剂的油品(新油),灰分就成为定量控制添加剂加入量的手段。

国外采用硫酸灰分代替灰分。

其方法是:

在油样燃烧后灼烧灰化之前加入少量浓硫酸,使添加剂的金属元素转化为硫酸盐。

8、残炭

  油品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受热蒸发和燃烧后形成的焦黑色残留物称为残炭。

残炭是润滑油基础油的重要质量指标,是为判断润滑油的性质和精制深度而规定的项目。

润滑油基础油中,残炭的多少,不仅与其化学组成有关,而且也与油品的精制深度有关,润滑油中形成残炭的主要物质是:

油中的胶质、沥青质及多环芳烃。

这些物质在空气不足的条件下,受强热分解、缩合而形成残炭。

油品的精制深度越深,其残炭值越小。

一般讲,空白基础油的残炭值越小越好。

现在,许多油品都含有金属、硫、磷、氮元素的添加剂,它们的残炭值很高,因此含添加剂油的残炭已失去残炭测定的本来意义。

机械杂质、水分、灰分和残炭都是反映油品纯洁性的质量指标,反映了润滑基础油精制的程度。

车用发动机油

车用发动机油

车用发动机油是润滑油中的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润滑。

由于汽车是一种机动装置,必须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和气候,并满足驾乘人员在不同条件下的舒适的工作要求以及环保要求,因此车用发动机油的工作条件非常严酷,其性能要求极高。

车用发动机油分类:

按发动机燃料类型分为汽油机油和柴油机油。

车用发动机油代号:

汽油机油:

S×××W××,如SN10W40;柴油机油:

C×××W××,如CH-415W40。

我国车用发动机油参照API制定,S表示汽油机油,C表示柴油机油;第1个×是质量级别代号,后面的-4是指四冲程发动机,按中国和API标准,汽油机油有F、G、H、J、L、M和N级,柴油机油有D、E、F-4、G-4、H-4、I-4和J-4级,依次质量级别渐高;第2、3个×加W是低温级别代号,有0W、5W、10W、15W、20W和无W(单级油),数字越小低温流动性越好;第4、5个×是100℃粘度级别代号,有20、30、40、50、60等,数字越大100℃粘度越高,如30表示油品100℃运动粘度在9.3~12.5之间,40则在12.5~16.3之间。

发动机油质量标准及选择

我国发动机油基本比对API标准制定,汽油机油标准号GB11121-2006,柴油机油标准号GB11122-2006,对比如下:

汽油机油标准对比

质量级别

API颁布时间

API状态

GB状态

SF

1980

不认证

在用

SG

1988

不认证

在用

SH

1994

不认证

在用

SJ

1996

不认证

在用

SL

2000

不认证

在用

SM

2004

不认证

SN

2010

在用

 

柴油机油标准对比

质量级别

API颁布时间

API状态

GB状态

CD

1955

不认证

在用

CE

1988

不认证

在用

CF-4

1991

不认证

在用

CG-4

1994

不认证

在用

CH-4

1998

不认证

在用

CI-4

2002

不认证

在用

CJ-4

2007

在用

发动机油标准的发展汽车使用要求和环保节能要求决定的,换言之旧发动机油的标准不能满足新产汽车的用油要求。

按API的规定,一旦新标准颁布,从新标准生效之日起,所有新产汽车必须使用新标准油品。

我国汽车制造标准基本与世界同步,因此遵循API的规定才能满足车辆的润滑要求,也就是说汽油机油SM及以下级、柴油机油CI-4及以下级不再适合使用。

对欧系车辆,因同尺寸的发动机功率大、工作温度高、燃油消耗低、碳排放要求高,API的标准难已满足要求,故应在API的基础上参照ACEA和厂家的要求必须加以改进,使用时还要看这些油品是否符合欧洲相应厂家规格。

发动机油粘度级别及选择

粘度是油品内摩擦力的度量,发动机油的粘度在不同的状况下有不同的要求。

动力粘度在流体中取两面积各为1m2,相距1m,相对移动速度为1m/s时所产生的阻力称为动力粘度。

单位Pa.s(帕.秒)。

运动粘度流体的动力粘度与同温度下该流体的密度的比值称为运动粘度。

它是这种流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阻力的度量,单位mm2/s。

发动机油主要测量100℃和40℃运动粘度,其中前者是油品标注和选择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在满足润滑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粘度小的油只能降低发动机内摩擦损失、节省燃油。

低温动力粘度:

这是特定低温条件下测定的动力粘度,主要用来衡量在特定低温条件下活塞与缸壁之间的启动阻力,低温动力粘度越高越难启动。

低温动力粘度与油品标注的低温级别有关,0W油品的低温动力粘度最小,以后每降低一个级别低温动力粘度至少会增加50%以上,因此0W油品在低温方面更省燃油,20W以上和单级油更浪费燃油。

低温泵送粘度:

这是特定低温条件下测定的动力粘度,主要用来衡量在特定低温条件下油泵将机油从油箱输送到最远润滑点的时间,低温泵送粘度越小时间越短越好。

高温高剪切粘度:

这是在150℃的高温和106/s转速剪切条件测定的动力粘度,这是衡量油品高温高剪切性能的主要指标,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过小会增加磨损,过大则会增加油耗。

各粘度级别发动机油粘度要求如下:

黏度等级

低温动力黏度

(mPa·s)

不大于

低温泵送黏度

(mPa·s)

在无屈服应力时,

不大于

运动黏度

(100℃)/(mm2/s)

高温高剪切黏度

(150℃106s-1)(mPa·s)

不小于

倾点/

不高于

0W-20

6200(-35℃)

60000(-40℃)

5.6~<9.3

2.6

3.5

-40

0W-30

6200(-35℃)

60000(-40℃)

9.3~<12.5

2.9

3.5

0W-40

6200(-35℃)

60000(-40℃)

12.5~<16.3

2.9

3.5

5W-20

6600(-30℃)

60000(-35℃)

5.6~<9.3

2.6

3.5

-35

5W-30

6600(-30℃)

60000(-35℃)

9.3~<12.5

2.9

3.5

5W-40

6600(-30℃)

60000(-35℃)

12.5~<16.3

2.9

3.5

5W-50

6600(-30℃)

60000(-35℃)

16.3~<21.9

3.7

3.7

10W-30

7000(-25℃)

60000(-30℃)

9.3~<12.5

2.9

3.5

-30

10W-40

7000(-25℃)

60000(-30℃)

12.5~<16.3

2.9

3.5

10W-50

7000(-25℃)

60000(-30℃)

16.3~<21.9

3.7

3.7

15W-30

7000(-20℃)

60000(-25℃)

9.3~<12.5

2.9

3.5

-25

15W-40

7000(-20℃)

60000(-25℃)

12.5~<16.3

3.7

3.7

15W-50

7000(-20℃)

60000(-25℃)

16.3~<21.9

3.7

3.7

20W-40

9500(-15℃)

60000(-20℃)

12.5~<16.3

3.7

3.7

-20

20W-50

9500(-15)

60000(-20℃)

16.3~<21.9

3.7

3.7

20W-60

9500(-15)

60000(-20℃)

21.9~<26.1

3.7

30

-

-

9.3~<12.5

-15

40

-

-

12.5~<16.3

-10

50

-

-

16.3~<21.9

-5

60

-

-

21.9~<26.1

-5

备注

汽机油

柴机油

发动机油粘度级别的选择

发动机油粘度级别与基础油和添加剂的使用有非常大的关系。

一般来说0W和大跨度的5W的油品只能用合成基础油加高性能的粘指剂才能调配,加氢Ⅱ、Ⅲ类基础油可调配5W和10W大跨度的油品,15W及以上油品用Ⅰ基础油可调配。

对柴油机油因复合剂用量大,基础油的选择要高一些。

因此选择粘度级别相当于确定了基础油的范围。

从油品对环境的适应性和对发动机保护和节油效果综合考虑,当然首选合成基础油油品,即0W和5W油品,其次是10W,再次是20W。

对于现代车辆,100℃运动粘度级别对合成基础油选用30足够,磨损较大的车辆40就可以了。

切不可追求高粘度、高压力,这对车辆的伤害更大,只要不亮红灯就可以。

对于我国汽车,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