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s池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77411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3.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ass池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cass池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cass池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cass池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cass池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cass池施工方案.docx

《cass池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ass池施工方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ass池施工方案.docx

cass池施工方案

cass反应池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石家庄元氏县槐东污水处理厂》图纸及招标文件

2、《石家庄元氏县槐东污水处理厂》施工设计图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4、《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04-92

6、《钢筋焊接和验收规范》(JGJ18-96)

7、《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96)

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

9、《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4;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污水处理厂工程,占地面积40000m2,有两个相同的cass生物反应池,单个反应池占地面积为4508平方米,钢筋、模板、混凝土工程量较大。

钢筋主要采用HPB235(φ)、HRB335(Φ)两种型号。

池底板,池体主要采用C30抗渗混凝土,混凝土施工采用自设搅拌站进行,按设计要求搅拌各种标号的混凝土,模板采用组合式钢模。

三、主要项目施工方法

第一节测量及土方工程。

1、测量放线:

测量前应向项目监理索要工程测量控制点并完成工程测量复核工作。

(1)严格控制放线的精度,重点是各单位工程之间的定位放线,确保相互之间误差不超过2cm。

(2)、污水处理厂工程放线、测量的组织工作,设置专人负责,并建立自检、互检、验收的工作制度,每次放线必须做好各数据的原始记录,以备查。

(3)、为了确保工程的放线质量,放线测量所选用的各种仪器,须经有关部门的校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2、定位放线

   污水处理厂工程的定位放线,必须严格依据施工平面布置的设计图纸,经反复校核无误后埋设该工程控制桩,然后测出建筑物与红线的位置关系,在平面上放样。

定位采用的方法与步骤:

首先在施工场地平面上建立直角坐标系,该坐标系同施工平面图。

在此基础上,建立本工程的控制网,对本工程各建筑物外框轴线进行控制,并以红色三角标志作为核验用。

三、标高引进及高程控制

   标高引进:

本工程各建筑物的±0.00标高必须严格依据设计的绝对高程,作为本工程的各建筑物±0.00标高。

本工程的标高引进,以甲方或监理指定的水准点,采用闭合水准路线引至施工现场内,在各建筑外框轴线以外适当位置设置固定水准桩。

3、桩位埋设及保护

   定位准确及高程控制,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故我们必须对控制点、水准点、控制点等桩认真埋设和保护。

必须保证各桩点的位置不发生变异,同时定期对各桩点进行校核,并做好记录。

基坑开挖前,准确放出中心线及开挖边线,并做好控制点,基坑开挖后,再在基底放出中心桩及四周边线,中心桩用砼包钢筋固定,浇筑底板时,注意保护好中心桩并随时复测校核,池壁立模时,以底板上中桩为准,用以控制池壁位置及高程。

4、基坑开挖、边坡保护及土方平衡:

   基坑开挖必须符合施工详图的规定。

基坑的宽度范围应满足建筑物的施工工作面的需要。

根据设计勘测报告,本工程20.0m范围内未见地下水,所以不考虑地下水的影响。

开挖基槽时按高:

宽=1:

2进行放坡。

 土方开挖应采用不破坏地基土质状况的施工方法。

如果因采用不当的施工方法或因为其它因素扰动了地质原结构的状态,使土质变软、松、流动,不宜作基础时,这部分软弱土应予清除,回填到符合技术要求为止。

回填时,每层厚度不大于300mm厚。

达到压实系数0.96后方可铺填上层土。

填方基底的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前应作好施工区域内临时排水系统的总体规划,基坑土方工程完成后,必须进行验槽,验收合格并征得项目监理同意,方可进行基础施工。

在土方开挖前,需详细记录地表本来特征,还应对地表及地下排水管、给水管、电缆、通讯线管等标出其详细位置和记录其尺寸。

还需进一步向物主调查、询问有关细节,将记录交给项目监理。

以上调查数据随开挖工作进行,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补充更新。

边坡开挖,应自上而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

由于cass反应池占地面积,工程量大,拟采用二台挖土机挖土,八台自卸汽车配合,随挖随运,自西向东顺序开挖 ,为使不破坏基底土的结构,应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300mm用人工清理。

边坡及底宽根据现场情况,初定土方开挖线离池边线7m。

根据现场情况决定回填土数量,将此部分留在附近场地,其它多余土方按业主指定地点弃土。

边坡设有排水措施,防止雨淋,地面水流入坑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土被破坏。

基础开槽后应普遍钎探,然后通知相关部门进行验槽,应检查核对地质情况与勘察报告是否一致,如发现基底土质与设计不符合时,需经勘察、设计等单位协商处理,并作出隐蔽工程记录。

验槽合格后,应立即浇筑混凝土垫层封闭,避免基坑长时间暴露。

    土方回填:

构筑物主体施工完毕后,其它专业应相应插入,条件成熟后可进行土方回填。

土方回填利用机械、人工配合、其回填土必须分层夯实,采用蛙式打夯机辅以人工沿结构物周边均匀进行。

分层回填,厚度为250mm,最后夯实高度高出设计面50mm,预留沉降量。

质量控制与检验,土料运至施工现场应有专职人员检验土质,是否符合要求,用插钎检验铺土厚度。

有密实度要求的土方工程中,每层填土压实之后,要对碾压(夯实)质量进行检验,检验方法一般采用环刀法(或灌砂法)取样检验密实度,或用轻便触探仪直接通过锤击数来检验干密度和密实度。

在土方回填之前,承包人将征得项目监理对回填方法陈述的同意,并进行测定干密度、含水量相关性,原位土含水量和干密度等资料。

第二节钢筋工程

1、钢筋加工

钢筋加工成型严格按规范和设计要求执行。

钢筋下料单按构建筑物名称、使用部位分级编号,并实行分级审核制度,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下料施工。

项目

加工注意要点

钢筋调直和清除污锈

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

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直。

钢筋断配料要求

钢筋加工配料时,要准确计算钢筋长度,如有弯钩或弯起钢筋,应加其长度,并扣除钢筋弯曲成型的延伸长度,再根据调直后的钢筋长度,统一配料,以便减少钢筋的断头废料和焊接量。

2、钢筋存放

(1)钢筋原材料运至加工现场,须严格按同批、同等级、同规格、同炉号,对牌号、直径、长度分别挂牌堆放,不得混淆。

(2)存放钢筋场地需先进行平整夯实,铺填级配砂石,并设置1%的排水坡度,四周挖设排水沟。

钢筋堆放时应先铺设垫木,使其高出地面30cm,以防钢筋受潮锈蚀和污染。

生锈的钢筋一定在除锈后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使用。

(3)加工好的半成品钢筋分部位、分层、分段和构件名称分类堆放,同一部位或同一构件钢筋放在一处,并挂牌标识,标识上注明名称,使用构筑物的部位、规格、尺寸、数量。

3、钢筋连接

钢筋应尽量减少接头数量,当必须设置接头时,本工程拟采用闪光对焊和电渣压力焊焊接接头,且接头位置设在结构物受力较小,并错开规范规定的距离。

当采用绑扎接头时,在任一接头中心至1.3倍搭接长度的区域范围内,绑扎接头的钢筋截面面积不大于总钢筋面积的25%;采取焊接接头时,焊接接头的钢筋截面面积不得大于总钢筋截面面积的50%。

纵向钢筋的锚固长度:

注:

d为钢筋直径

钢筋种类

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

混凝土强度等级

C25

C30

HPB235

LaE三级抗震等级

28d

25d

HRB335

LaE三级抗震等级

35d

31d

(1)钢筋焊接

1)钢筋焊接使用焊剂的牌号、性能以及接头所使用的钢筋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定。

2)焊接成型时,焊接处不得有焊渣、水锈、油渍等。

焊工应认真进行自检,若发现偏心、弯折、烧伤、焊包不饱满等焊接缺陷,应切除接头重焊,并查找原因,及时消除。

切除接头时,应切除热影响区的钢筋,即离焊缝中心约为1.1倍钢筋直径的长度范围内的部分应切除。

用小锤敲击时,应发出与钢筋同样的清脆声。

3)钢筋焊接力学性能检验时,从每批接头中随机切取3个接头作拉伸试验。

钢筋接头的质量要求

项目

钢筋接头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钢筋接头方法的采用

钢筋接头一般采用焊接,对直径等于或小于22毫米的钢筋,在无焊条件时,可采用绑扎接头。

钢筋的纵向焊接

钢筋在直径14~40mm范围内,优先选用电渣压力焊焊接,14以下无焊接条件的采用绑扎接头,搭接接头满足相关规范。

钢筋接头位置与接头截面积

接头形式

接头面积最大百分率

受拉区

受压区

主筋绑扎接头

25

25

主筋焊接接头

25

25

注:

1、搭接长度区段内是指30d长度范围内,但不得小于50cm;

2、在同一根钢筋上应尽量少设接头;

3、受力钢筋焊接或绑扎接头应设置于内力较小处,并错开布置,两接头间距不小于1.3倍搭接长度。

接头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

绑扎接头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应小于10d,也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2)钢筋绑扎的工艺要求:

1)钢筋采用墨斗弹线标定法绑扎,以确保钢筋的绑扎位置、间距、尺寸准确无误。

为保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在每平方米模板范围内设置一道垫块,在异型模板面上至少放两块垫块。

2)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工艺筋的预留和预埋,以防止几何尺寸出现误差和钢筋锈蚀。

工艺筋必须设置的部位,首先应有工艺筋施工措施做指导,由钢筋技师及其相关人员共同负责实施。

绑扎钢筋时还要处理好预留孔和预埋。

3)底板上层钢筋采用梯片固定,梯片间距1.2m;池壁接头甩筋应同时绑扎,为保证钢筋直顺度、位置,及其整体稳定性,池壁钢筋绑扎采用梯片,间距1.4m每2m电焊一处。

池壁接头甩筋用钢管做支撑架。

支撑架间距1.2米一道,与池壁竖向钢筋等高,每1.2米设一道水平拉杆。

4)钢筋的交叉点应用铁丝绑牢,重要部位可用电焊焊牢。

箍筋的末端应向内弯钩,箍筋转角与钢筋的交接点均应绑扎牢。

池壁的竖向钢筋搭接时,转角处的钢筋弯钩应与模板成90度。

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浇注小型截面墙、柱时,弯钩与模板的角度最小不得小于15度,在浇筑过程中不得松动。

绑扎用的铁丝要向里弯,不得伸向保护层内。

钢筋安装检验标准见下表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顺高度方向配置两排以上受力筋的排距

±5

每个构件或构筑物

2

用尺量

2

受力钢筋间距

梁、柱

±10

2

在任意一个断面取每根钢筋间距最大偏差值计1点

板、墙

±10

2

基础

±20

4

3

箍筋间距

±20

5

用尺量

4

保护层厚度

梁、柱

±5

5

用尺量

板、墙

±3

基础

±10

5

同一截面内受拉钢筋接头截面积占钢筋总截面积

≯25%

点数计算截面面积

钢筋加工检验标准见表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冷拉率

设计规定

每根(每一类型抽查10%,且不少于5根)

1

用尺量

2

受力钢筋成型长度

+5-10

1

3

弯起钢筋

弯起点位置

±20

2

弯起高度

0-10

1

4

箍筋尺寸

05

2

尺量,宽、高,各1点

(3)底板、顶板钢筋绑扎

1)按水池底板设计图摆放钢筋,然后进行钢筋绑扎或焊接,先绑扎各边角处两根钢筋,搭成整体框架,然后对称进行细部钢筋的绑扎与焊接。

底板、顶板钢筋交叉点均逐点绑扎,绑丝头一律扣向里侧。

2)底板上墙、柱预留插筋绑扎前,先将墙、柱边线标识在底板钢筋上,柱根部设一道定位箍筋,墙根部设一道定位水平筋,定位钢筋和底板钢筋之间要焊接牢固。

同时在1m左右的高度再加梯子型水平筋,用于固定墙的竖直筋。

墙、柱预留插筋绑扎完毕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底板上铁钢筋绑扎。

(4)池壁、底板钢筋绑扎

 

1)测设钢筋标高控制线,支搭脚手架,清理插筋表面灰浆,调整插筋垂直度与倾斜度符合设计规定。

2)在池壁施工过程中设立Φ12钢筋焊接的梯子型工艺筋,间距1.4米。

用来保证池壁内、外两层钢筋网之间的整体稳定性及其位置的准确性。

底板加固筋用Φ16钢筋制作,间距1.2米,同样以保证两层钢筋网间位置及整体性,具体如下图。

3)钢筋高度高于5米的池(墙)壁,在钢筋帮扎过程中需要搭设支架,既能便于钢筋绑扎,又可以固定钢筋、保证池(墙)壁钢筋的顺直度。

4)池壁水平筋在水平跨度的1/3位置连接,竖向筋除插筋外不得有接头。

5)底板钢筋下部筋在跨中范围连接,上部筋在跨度的1/3位置连接。

(5)梁钢筋绑扎

1)在梁底模上画好箍筋间距,并摆放梁体下层钢筋,在下层钢筋上穿绑箍筋,最后穿绑梁体上层钢筋。

2)梁箍筋开口端设于受压区,且箍筋弯钩叠合处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布置。

(6)预留洞口、工艺管道处钢筋绑扎

预留洞口和工艺管道处的钢筋绑扎按设计图纸执行,当孔洞直径边长大于300mm时,钢筋切断与加固筋焊牢,并按管孔口加固图施工;当直径或边长小于等于300mm时适当调整钢筋位置,不切断。

3、钢筋保护层控制

(1)钢筋保护层厚度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

(2)钢筋保护层采用与结构混凝土同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垫块,垫块加工完成需养生14天后方可投入使用,确保其强度满足要求,或采用塑料垫块。

(3)结构各部位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必须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垫块每隔1m放置一个,并呈梅花形错开。

第三节模板工程

1、基础模板安装

底板模板安装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模板涂脱模剂→模板拼装→调整高程、找直、支撑固定→模板涂脱模剂→池壁吊模安装→验收

根据基础墨线钉好压脚板,用U型卡或连接销子把定型模板扣紧固定,并将钢筋位置固定好,复核无误。

2、池壁、墙体模板

池壁、水槽安装工艺流程:

弹线→模板涂脱模剂→安装一侧模板→钢筋验收→模板涂脱模剂→安装另一侧模板→模板调整及加固→验收

池壁墙体模板主要采用SZ组合钢模板,腋角墙体采用加工异型钢模板,模板拼接处粘帖密封胶条,防止漏浆及出现施工缝。

模板安装时把拼装好的一侧模板按位置线就位,安装支撑和穿墙螺栓,清扫墙内物,安装另一侧模板,调整支撑和花篮螺栓使模板垂直后拧紧穿墙螺栓。

本工程墙体上有一牛腿柱结构,模板支护采用组合钢模板,和墙体模板同时安装。

3、模板拆除

(1)为保证结构混凝土的外观效果,使墙面不出现污渍现象,本工程所用脱膜剂均为化学脱膜剂。

严禁使用废机油,避免使用水质脱膜剂。

(2)不承重侧面模板的拆除:

在混凝土强度保证表面和棱角不因拆模板损坏即2.5mpa时,便可拆除。

(3)承重模板当混凝土达到下列强度时,方可拆除。

结构部位

跨度

拆模强度

备注

1

跨度≤2m

50%R

R—混凝土设计强度标准值

2

2m<跨度≤8m

75%R

3

跨度>8m

100%R

4

跨度≤8m

75%R

5

跨度>8m

100%R

(4)墙模板拆除时先拆除穿墙螺栓等附件,再拆除斜拉杆和支撑,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离开墙体。

(5)楼板、梁模板拆除时先拆除梁侧帮模,再拆除楼板模板,楼板模板拆模先拆掉水平拉杆,然后拆立柱。

第四节混凝土工程

1、准备工作:

浇筑前除对作业人员再次进行浇筑工序、安全教育、技术要求交底外,尚须注意:

1.1检查模板支撑支架是否牢固可靠,几何尺寸是否与设计相符。

1.2检查钢筋绑扎数量与质量是否和设计一致。

1.3检查止水条、止水带、模板是否足够并安装正确牢固。

1.4调配好施工配合比。

1.5检查设备器具是否完好正常。

1.6检查预埋件、预埋套管是否有错埋,漏埋。

1.7浇注范围内异物、积水是否清除干净。

以上准备工作若未经监理工程师签认不许浇筑砼。

2、材料的准备和检验

2.1水泥:

水泥品质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及有关部颁标准的规定。

水泥的运输、保管及使用,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水泥的品种、标号不得混杂。

②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水泥受潮。

③本工程专设水泥储罐。

④堆放袋装水泥时,应设防潮层,距地面、边墙至少30cm,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5袋。

⑤袋装水泥到货后,应标明品种、标号、厂家、出厂日期,分别堆放,并留出运输通道。

⑥先到的水泥应先用。

水泥储运时间超过三个月、或者对水泥质量有怀疑,应重新检验,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⑦避免水泥的散失浪费,注意环境保护。

2.2砂石料:

拌和站内的料场要硬化,防止砂石料被污染,料场及装载机上料范围内的四周设临时排水沟,避免下雨后料场被雨水浸泡和装载机上料的道路泥泞而无法施工。

砂石料在进场之前要进行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进入现场后的砂石料要再次按规范要求的频率进行抽检,合格后才能用于施工,应避免泥土混入砂石料。

2.3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应符合有关规定。

粗骨料的质量技术要求如下:

①粗骨料的最大粒径:

不应超过钢筋净间距的2/3及构件断面最小边长的1/4:

素混凝土板厚的1/2。

对少筋或无筋结构,应选用较大的粗骨料粒径。

②采用连续级配或间断级配,应由试验确定。

如采用间断级配,应注意混凝土运输中骨粒的分离问题。

③粗骨粒力学性能的要求和检验,可按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中的有关规定进行。

④水:

凡适于饮用的水,均可用以拌制和养护混凝土。

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和沼泽水,不得用以拌制和养护混凝土。

⑤外加剂

砼中外加剂的掺入必须通过试验确定经工程师代表书面同意后方可使用;外加剂必须与水混合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各种成分用量应准确;外加剂溶液必须搅拌均匀,并定期取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鉴定。

当外加剂贮存时间过长,对其质量有怀疑时,必须进行试验鉴定,严禁使用变质的外加剂。

⑥配合比

为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工程所用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须通过试验确定。

⑦坍落度

粗骨粒级配及砂率的选择,应考虑骨料生产的平衡、混凝土和易性及最小单位用水量等要求,综合分析确定。

混凝土的坍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钢筋含量、混凝土的运输、浇筑方法和气候条件决定,尽可能采用小的坍落度。

混凝土在浇筑地点的坍落度可参照下表的规定。

⑧防水砼:

本工程各类水池均采用集料级配防水砼,通过选择适宜的砂石级配,控制水灰比,以提高砼的整体密实性,达到防水抗渗的目的。

经过试验抗渗等级不低于设计要求。

防水混凝土搅拌:

为使防水混凝土(特别是有外加剂的防水砼)有足够的均匀性,一般机械搅拌时间不得少于2分钟,有外加剂的防水砼还应适当延长搅拌时间,外加剂应预先溶解成浓度较小的溶液加入搅拌机内,溶液浓度用比重法控制简便易行。

在夏季高温季节,在搅拌时预先增加估计损失量或者采用缓凝型减水剂。

防水混凝土浇捣:

防水砼入模时的自由倾落高度应比普通砼自由倾落高度小些,若超过1.5m,就要采用串筒、溜槽或用在模板中部开门子板的办法,降低自由倾落高度,以免造成石子滚落堆积,砼离析现象。

防水砼不允许用人工振捣,必须采用机械振捣,每次振捣以达到表面泛浆无气泡排出为好,不得超振或漏振。

具体应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要求连续振捣,每层厚度一般为200~350mm,在下层砼初凝前,就接着浇满上一层砼。

当池壁中有大直径的套管或面积较大的金属板子埋时,注意其下的砼不易振捣,其中窝着的空气不易排出,因此,应在套管底部或板上临时开设施工用的孔。

防水砼应防止浇筑后打洞,项留孔洞和预埋件应在砼浇捣前预留、予埋好。

3、砼的拌制和振捣:

垫层浇筑完毕后,在表面用墨斗线弹出钢筋砼底板边位置,钢筋位置,然后按要求底板一次浇筑形成。

施工中严格控制砂、石、水泥等原材料质量,做好设计配合比和现场施工配合比,控制好砼的搅拌时间。

池底板采用平板振动器和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池壁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捣固,振动棒移动间距不大于45cm,振捣时间以砼表面呈浮浆和不再没落为宜,不得超振和欠振、漏振,尽量不碰撞钢筋模板和预埋件,确保结构尺寸不致位移。

池壁砼采用梭槽串筒送至模板内,以达防止离析的目的。

施工缝的处理,砼浇筑施工前,施工缝处砼表面应清理干净并凿毛,再用水冲洗干净并排除积水,铺以20~30mm厚比原设计强度等级高一级的水泥砂浆,然后再进行砼的浇筑。

接缝处理,施工缝是水工池子防水的薄弱环节。

本工程对施工缝的基本要求是:

池底板应采用连续浇满方法,不留施工缝。

池子的第一次施工缝留在高出池底板表面200-500mm的池壁上。

施工缝形状采用止水钢板缝,止水钢板,止水钢板缝是将止水钢板的下部—半埋设在先浇的混凝土中。

当继续浇满施工缝以上砼时,应先凿毛接口砼,清除浮灰杂物,用水冲干净,保持湿润,然后涂纯水泥浆二遍,再铺10mm厚的水泥砂浆(用原防水砼配合比,去掉石子),少许片刻,然后继续浇捣新砼到池壁顶,要控制砂浆的铺设不能过厚,以免形成一个强度较弱的接缝。

4、变形缝

生化池设有四条伸缩缝,将其分为九块。

混凝土浇筑时,应按其设定施工段。

每段施工应有连续性。

5、砼的养护:

底板采用蓄水养护14天以上,壁板采用挂湿草袋两层,浇水养护。

拆出模板后,为避免阳光直照,应用湿草袋覆盖,以防止砼干缩和温差裂缝的产生。

防水砼的养护:

与一般砼相比,水工砼对养护的要求,又有自身的特点,施工时应特别注意。

防水砼养护得好坏对其抗渗性的影响很大。

防水砼的水泥用量较多,收缩性较大,如砼早期脱水或在养护中缺乏必要的温湿度条件,其后果较普通砼更为严重。

因此,当砼浇灌后4—6小时,应开始覆盖并浇水养护。

浇捣后三天内每天应浇水3~6次,三天后每天浇水2—3次,养护天数不小于14天,为了防止砼内水分蒸发过快,还可在砼浇捣一天后,于砼表面刷水玻璃两道或氯乙烯一一偏氯乙烯乳液,以封闭毛细孔道,保证有较好的硬化条件。

第五节预埋件及预埋管

此项工作由安装单位配合施工,要积极协助安装单位做好这项工作。

本工程预埋铁件、预埋管道和预留空洞较多,施工时要注意严格按设计图纸进行预埋预留,混凝土浇筑前,必须组织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及模板牢固无偏差,才能进行浇筑,不得漏埋、错埋。

所有穿墙套管,预留孔都必须在砼浇注前按图示位置做好,不得事后开凿。

池底下管道安装,砼外包及其它问题均需按设计要求完成监理检查验收后,才能开始上部工程施工。

第六节满水试验

按规范要求,污水处理工程每个构筑物都必须在其主体结构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等级,并在防水层及防腐层施工以前进行满水试验,用以考核检验污水处理构筑物的渗量是否达到标准要求,以免造成污水泄漏,从而导致污染环境,而且也避免砼结构内钢筋遭受腐蚀,影响结构安全。

1、准备工作

充水之前首先将池内清理干净,以免充水后池内浮渣漂浮水面,影响测试精度。

池内外缺陷要修补平整,对于预留孔洞,预埋管口及进出口等都要加以临时封堵,同时还必须严格检查充水及排水闸口,不得有渗漏现象发生,在完成上述工作后即可设置充水水位观测标尺,用以观察充水时水位所达到的深度,水位观测标尺可以用立于水池中部的塔尺,也可在池壁内侧弹线标注标高控制线,接下来就是做好充水和放水系统的准备,搭设测试平台及出入水池的人行通道。

2、充水

向池内充水分三阶段进行,为了安全充水,速度不可太快,一般情况下每天充水深度控制在2米以内,第一次充水深度为设计水深的1/3,当充水至池壁底部施工缝以上时,应及时检查底板的抗渗质量,如无明显渗漏即可一次充水至第一次充水的深度,第二次充水至设计水深的2/3,第三次充水至设计水深。

每次充水至要求水深后,静待24小时再测读24小时水位下降值,并对水池作外观检查,计算其渗水量。

如发现渗水量过大或明显渗水时,应停止充水并分析其原因,进行处理后再继续进行。

3、水位观测

水位观测从立于池中的水位观测标尺或画于池壁上的水位标高控制线上直接观察,当充水至需要水深时停止充水,当24小时后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