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中考》生物专题复习doc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97649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577.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中考》生物专题复习doc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科学中考》生物专题复习doc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科学中考》生物专题复习doc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科学中考》生物专题复习doc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科学中考》生物专题复习doc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中考》生物专题复习docdoc.docx

《《科学中考》生物专题复习doc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中考》生物专题复习docdoc.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学中考》生物专题复习docdoc.docx

《科学中考》生物专题复习docdoc

《宁波市初中生学业考试科学考点手册》考试目标

第一部分生命科学

考点1细胞

了解:

知道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理解:

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会制作简单的临时装片,绘制简单的生物图;概述洋葱鳞茎表皮、人体口腔上皮等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光学显微镜水平);通过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说明细胞的分裂及其意义;说明细胞分化后形成不同的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和系统。

应用:

运用细胞的结构模型解释某些生命现象。

1、如图所示,阴影部分表示四种动物共有的特点。

这一特点应该是【】

A、胎生B、有脊椎骨C、体温恒定D、完全变态发育

2.用学校实验室的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

A.人类生长激素基因B.水分子C.流感病毒D.洋葱表皮细胞

3.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时,视野很暗,影响观察,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A.调节准焦螺旋B.缩小光圈

C.把平面镜换用凹面镜反光D.把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观察

4.观察下列三种细胞模式图,属于植物细胞的是▲;能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是▲。

 

5.光学显微镜是科学实验常用的仪器之一,同学们要学会显微镜的规范操作。

下列操作中规范的是【】

A.手蒙右眼,左眼观察目镜B.对光时,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C.用手扳物镜转换低、高倍镜D.高倍镜下用粗准焦调螺旋调焦

6.洋葱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A.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B.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C.细胞膜、叶绿体、液泡D.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7.在明亮实验室里做“观察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实验时,由于操作上的一些失误,造成实验效果不明显。

请分析产生下列后果的可能原因。

(写出一条即可)

(1)在使用显微镜对光时,发现无论怎样转动反光镜视野都很暗:

(2)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发现细胞有严重重叠现象:

8.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的哪一结构中【】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

9.小丽同学在做“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通过低倍显微镜发现视野的上方有一个口腔上皮细胞,若要在高倍物镜下观察该细胞,应【】

A.向下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

B.向下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粗准焦螺旋

C.向上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粗准焦螺旋

D.向上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

10.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时,小敏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她应该调节【】

A.反光镜B.目镜C.物镜D.细准焦螺旋

11.制作洋葱表皮装片一般有四个步骤:

①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②取一小块洋葱表皮;③盖上盖玻片;④将表皮放入水滴中展平。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①③②④B③②①④C②①④③D④③②①

12.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目镜内的物像B.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变亮

C.换用高倍镜后,应使用粗准焦螺旋调节D.可观察到细胞壁、细胞核、液泡等细胞结构

13.小科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具有细胞壁,并处于失水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科观察到的是动物细胞B.细胞壁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

C.若换用高倍物镜,观察到的细胞会更大D.细胞失水的原因是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

14.绍兴的市花是兰花,关于构成一株兰花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兰花个体B.细胞、组织、系统、器官、兰花个体

C.细胞、器官、组织、兰花个体D.细胞、组织、器官、兰花个体

15.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池塘水时意外发现了一种能自由游动的单细胞生物,原来这是再生能力较强的喇叭虫。

若将它切成如图①、②、③三部分。

能再生成喇叭虫的是【】

A.①B.②C.③D.①②③

16.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精子细胞中细胞质很少,这些细胞的寿命都很短,这一事实体现了【】

A.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B.细胞核的功能比细胞质重要

C.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D.环境影响细胞寿命

难点一:

显微镜的使用

1、若要把视野中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心,则要将装片继续向上移动。

若要把视野中左方的物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心,则要将装片继续向左方移动,因为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是倒像。

(口诀:

偏那移那)

2、换高倍物镜后,应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变得清晰;视野会变暗,可调大光圈或改用反光镜的凹面镜来使视

野变亮。

3、目镜长,倍数小;物镜长,倍数大。

4、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越小,放大倍数越大。

5、总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是指细小物体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

6、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越大、数目越少、视野越暗。

7、更换目镜,若异物消失,则异物在目镜上;更换物镜,若异物消失,则异物在物镜上、移动载玻片,若异物移动,则异物在载玻片上。

8、如何区别显微镜视野中的细胞核和液泡?

一般来说,细胞核透光性不好,是深色的,液泡是浅色的。

此外仔细观察,液泡中液体是流动的,细胞核里面的结构是固定的,看起来有杂质的样子。

9、显微镜使用注意问题

1、取送方法要正确。

因为反光镜是通过镜柄插放在镜臂下面的,目镜是插放在镜筒上端的,所以,它们很容易滑落而损坏。

取送显微镜时一定要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准用一只手提着显微镜。

另外,也不准许学生取下反光镜和目镜乱照乱摸。

2、镜头的保护。

目镜和物镜平时放在显微镜箱内的专用的盒内。

上实验课期间,为了防止落上灰尘,要制作专用的塑料袋或布袋,课间时要随时罩好。

镜头脏了,只能用专用的擦镜纸擦拭,擦时要顺着一个方向擦。

如果擦拭不净,最好蘸一点二甲苯继续擦。

注意,决不能把镜头放到二甲苯中浸泡,这样会使镜头开胶,镜片脱落。

3、粗、细准焦螺旋的使用和防止镜筒下滑。

一般地说,粗、细准焦螺旋各转动一周,可以使镜筒分别移动10mm和0.1mm。

要使镜筒下降时,一定要用眼睛直接看着物镜,使镜筒缓缓下降。

否则,很容易砸坏物镜和玻片标本。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放大倍数指的物体的宽度和长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和体积的放大倍数。

例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小物体的(  )

A.体积B.表面积C.像的面积D.长度或宽度

例2.如果使用10倍的目镜和10倍的物镜在视野中央观察到一个细胞,在只换40倍物镜的情况下,该细胞的物象比原先观察到的细胞直径放大了(  )

A.4倍  B.16倍  C.100倍  D.400倍

2.掌握目镜和物镜的结构特点以及镜头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

目镜是无螺纹的,物镜是有螺纹的;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目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物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物镜越长与装片之间的距离就越短,物镜越短与装片之间的距离就越长。

 例1.有一架光学显微镜的镜盒内有2个镜头,甲的一端有螺纹,乙无螺纹,甲乙分别为(  )

A.目镜、物镜B.物镜、目镜C.均为物镜D.均为目镜

 例2.显微镜头盒中的4个镜头。

甲、乙镜头一端有螺纹,丙、丁皆无螺纹。

甲镜头长3厘米,乙镜头长5厘米,丙镜头长3厘米,丁镜头长6厘米。

请问:

使用上述镜头观察某装片,观察清楚时物镜与装片之间距离最近的是      ;在同样的光源条件下,视野中光线最暗的一组镜头是     。

解析:

根据显微镜的结构可知,甲、乙镜头一端有螺纹为物镜,丙、丁无螺纹为目镜。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工作距离越短,即与装片之间的距离越近。

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在同样光源条件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光线越暗。

3.显微镜成像的特点:

(1)显微镜的物镜与装片的距离是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实像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之内,成正立放大的虚象。

显微镜下成倒像(上下左右同时颠倒)。

(2)物像移动与装片移动的关系:

由于显微镜下成的像是倒立的像,所以物像移动的方向与载玻片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

举例:

物像在视野右下方,仍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3)低倍镜、高倍镜下成像特点:

 

物像

大小

看到细

胞数目

视野

亮度

物镜与玻片距离

视野

范围

高倍镜

低倍镜

例1.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b”,那么在视野中看到的是(  )

A.b   B.d   C.p   D.q

例2.在显微镜的低倍镜下看到一个细胞偏向左上方,在换高倍镜观察前应该把该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具体说法是(  )

A.向左上方移动载玻片B.向右上方移动载玻片

C.向左下方移动载玻片D.向右下方移动载玻片

例3.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一个视野内(  )

A.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大,视野变暗,视野变小

B.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小,视野变暗,视野变大

C.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视野变大

D.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视野变小

4.视野亮度的调节:

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

例1.在光照明亮的教室里,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在显微镜视野中能够清晰看到细胞壁,但看不清内容物。

为便于观察此时应(  )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5.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中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

第一种情况:

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放大倍数与视野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第二种情况:

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看到的实物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例1.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X、物镜为10X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

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X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

A.2个   B.4个   C.16个  D.32个

例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X、物镜为10X时,在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X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分生组织细胞中的(  )

A.2个   B.4个   C.8个   D.16个

6.分析视野中的污点的位置

转动目镜,若污点动,说明污点在目镜上;若不动,再移动玻片标本,若污点动,说明污点在标本上;若不动,说明污点在物镜上。

(也可用低倍物镜换高倍物镜,若污点消失,说明污点在物镜上,若污点还在,说明污点在目镜或玻片标本上,还需进一步确定)注意:

污点决不会在反光镜上。

例1.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发现视野中有污物存在,移动玻片时污物不动;换上高倍物镜,污物仍存在。

那么污物在(   )

A.玻片上B.物镜上C.目镜上D.反光镜上

难点二:

细胞

1.细胞学说:

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细胞的形态:

生物界有各种各样的细胞,一般在一至几十微米之间,洋葱表皮细胞为长方形。

3.细胞的结构

4.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异同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但植物细胞中还含有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组成,保护和支持细胞)、叶绿体(存在于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中,内含叶绿素,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和液泡(内有细胞液),而动物细胞没有。

5.细胞具有分裂、生长和分化的特性。

(1)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