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日本.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75509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日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日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日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日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日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日本.docx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日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日本.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日本.docx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日本

日本喝下了美国毒药

  

  先说日本如何中了美国设下的圈套。

  这对认识当时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和现在全球发生的次贷危机非常具有警醒作用。

  在《货币战争》这本书里,作者曾经描写了1973年中东战争,其实是一场美元做武器的货币战争,而我们看到的许多战争,包括第二次伊拉克战争,本质上都不是石油战争,而是货币战争。

  那么,在1980年代美国针对日本的贸易战争,其实质说到底,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一场货币战争。

因为,这次美国人赤裸裸的拿起了货币的武器,戳破了日本的泡沫经济,从此日本经济一蹶不振,长达10多年,直到2003年之后,才走出货币战争失败的阴影。

  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进入缓慢的恢复,而带来经济发展契机的是1950年代的朝鲜战争,这次战争让日本成为所谓联合国军的战略后方,大量战略物资源源不断运往日本,而如果运输成本太大的物资则在日本就地生产,日本经济的机器日夜不停地运转了起来,比如大家熟悉的电器厂商三菱重工,就是当年生产坦克大炮的,至今日本人还保留了这些生产线。

各国军人在日本吃喝玩乐,也带动了当地巨大的消费需求,由此日本经济一发不可收,到1960年代,日本经济的元气已经基本恢复,且发展神速,1980年代的时候,日本经济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阶段,一个可以叫板美国、和美国争霸的阶段,日本对美国的统治地位形成了威胁。

日本GDP达到了美国GDP的一半,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情,个性张扬的日本人则开始到处收购,比如收购好莱坞,收购洛克菲勒帝国大厦,要知道那个时候美国资本主义的象征不是在911事件中倒下的世贸大厦,而是洛克菲勒帝国大厦,这个华尔街的标准性建筑。

  美国人惊呼,日本要和平买下整个美国。

  这个时期,日美贸易顺差加大,而美国面对日益增长的贸易赤字,忧心忡忡,坐立不安。

焦躁的美国人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加大出口,减少进口,以此达到贸易平衡。

  看起来,这个理由非常冠冕堂皇,也非常合理,于是在美国的强大压力之下,1985年9月,美国财政部长詹姆斯•贝克、日本财长竹下登、前联邦德国财长杰哈特•斯托登伯(GerhardStoltenberg)、法国财长皮埃尔•贝格伯(PierreBeregovoy)、英国财长尼格尔•劳森(NigelLawson)等五个发达工业国家财政部长及五国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PlazaHotel)举行会议,达成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以解决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

这就是有名的“广场协议”(PlazaAccord)。

  理由是充足的,但由此带来的后果却是灾难性的。

在这里不得不佩服美国大佬的智慧,同时鄙视一下日本民族的短视,日本人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而美国大佬往往是一石三鸟,通观全局。

日本人只看到了贸易平衡,美国人则看到了未来日本经济泡沫破灭、经济崩溃的那一刻。

(日本人总是在眼看着要取得胜利的时候,被美国人临门一脚,在最后黑色三分钟把比分改写成美国赢,日本输,太平洋战争如此,广场协议也是如此,也许,这是日本的宿命。

  因为,日元不断升值带来了一个副产品,大量国际资本流入日本,赌日元升值,导致日本房地产、股市大幅度上涨,资产泡沫化开始严重起来。

记得当年的世界首富是个日本人,具体叫啥名字记不得了,他拥有东京和新宿的大片房地产,按照他拥有的土地资产和房产来算,他就是世界首富了。

  股市房市的上涨迫使日本央行实行宏观调控,不得不推行货币紧缩政策,日元利率上涨到6%,大量热钱开始撤离日本股市房市,日本股市房市应声下跌。

1991年日本经济正式步入崩溃,直到2003年才开始在中国经济强劲带动之下走出低谷,这段时间被日本人称为“失去的十年”。

(其实总时间跨度远不止10年。

  那么,在1997年的时候,日本股市已经开始从40000多点下跌,步入经济萧条阶段。

自从1990年开始,日本股市见高点以来一直处于漫漫熊路。

然而即使此时已经跌了7年,日本股市的平均市盈率仍然达到惊人的150倍。

比2008年中国股市6124点时候股市平均70倍市盈率,还多了2倍多。

  股市的下跌使得日本大量中产阶级破产,而房地产的下跌则使得日本资产阶级破产。

  单是炒作房地产亏蚀一项,据日本大藏省的报告,仅仅“日本住宅金融”、“第一住宅金融”、“总和住宅”等七家房地产贷款公司的亏蚀总额就超过了6.27万亿日元,坏账总额则高达8.1万亿日元。

  日本喝下了美国的毒药,此时大病未愈。

而东南亚经济的强劲增长,却使日本看到了希望,因为最简单的逻辑是,东南亚是日本的市场(广场协议之后,日本被迫把市场从美国转到了东南亚一带,同时节约产品出口的运输成本。

)东南亚经济的兴起无疑给日本打了一剂强心针,日本雄心勃勃的复苏计划又蠢蠢欲动地开始了。

  但,既然已经把你打趴下了,还会让你很快舒舒服服的爬起来吗?

  虎!

虎!

虎!

  

  上面说的是亚洲经济龙头老大日本,被美国用一纸日元升值的协议捆住了手脚,从此日本开始长达十数年的衰退之路,而东南亚经济体的兴起让日本看到了希望。

  东南亚创立东盟经济体,意在建立类似欧盟的自由贸易区,将来可能会克隆欧盟,统一内部货币,有人称此货币名称叫做亚洲元,简称亚元。

  经济上的统一,极有可能演化为政治上的一统。

  欧元的噩梦刚刚过去,亚元又出来了,欧洲这个敌人刚刚站起来,亚洲这个敌人又爬起来了,真是按下葫芦起来瓢。

  想当年,为了破坏欧元体系的形成,由美国控制的经济杀手索罗斯袭击了英镑,击垮了英格兰银行,使得英格兰银行一夜之间亏了20亿美元,也使撒切尔夫人从此放弃了英镑并入欧元的计划,实际上,是让英国从此跟定了美国,而不是欧洲。

  英国从此成为美国不是殖民地的殖民地,美国人任意使唤的一条哈巴狗。

  如果故伎重演,那么在亚洲建立东盟的成功性将大大降低,东盟内部将会分裂,所谓自由贸易区将会土崩瓦解,而日本重新崛起的时间将大大推迟,中国也会受到巨大的打击,因为在7月份中国将从英国手里接管香港,到时候让他们付出巨大代价,等于花巨款重新买回一个香港,而不是白白得到的,这是一招妙棋。

  那么,在东南亚即将搭起的经济骨牌中,谁才是不堪一击的对象呢?

选择谁下手比较合适呢?

又如何下手呢?

下手到何种程度才能引发整个区域的崩盘呢?

崩盘之后在政治上、经济上有什么后果呢?

如何收场?

对中国的打击程度如何?

日本还会喘息多久?

  这都是要通盘考虑的问题。

  中国的古代兵法强调避实击虚,攻其不备。

猎豹在一个羚羊的团队中,总是选择体质最弱,或者年龄最小的进行攻击,而且攻击的速度总是非常迅速,但准备工作要做充分,特别是攻击的对象和时机要选择好,它总是在离开羚羊较远的地方静静观察,直到攻击点来临。

  如果让我来选择,我会选哪家?

  首先,我会选择比较弱的,那么一定是在亚洲“四小虎”中间选择,而不会从“四小龙”中选择,因为“四小虎”羽翼未丰;其次,我会选择“四小虎”中经济漏洞最大的那个,也就是有病的小羚羊。

  这么选下来,泰国将是首轮攻击对象的上上之选。

首轮告捷之后,整个多米诺骨牌将轰然倒下。

  为什么呢?

因为泰国的特殊经济机构和债务结构。

当时泰国出口面临逆差,而外债又主要是短期外债,外汇储备又捉襟见肘,因此比较具有可操控性,而且,为了促进泰国的旅游事业,这个国家的外汇在资本项目下又是可以自由兑换的。

  另外,还因为这个国家的人比较善良,忠厚,老实,正是那种被卖了还会帮你数钱的那种。

泰国推行佛教,人们一般信佛,即使你伤害了他,他也只是说一句“我佛慈悲,善哉,善哉。

”然后了事。

  泰国是个什么国家?

是个只要一个泰国军人拿着冲锋枪到大街上喊一下就可以发动政变的国家。

多年来,只要你想政变,你就能够政变成功。

  所谓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

  在资本市场上,是没有任何感情可言的,有的只是血腥和屠杀,这和动物生存的丛林法则没有什么两样。

  泰国小虎,面临着猎杀。

日本漫长的冬季

  

  如果有人说乔治.索罗斯是预言家的话,那么可以佐证的理由就是:

是乔治.索罗斯,而不是别人,预言了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

  日本经济自从六七十年代开始奇迹般增长,经过20多年的努力,从战争废墟上起步的日本,奇迹般成长为可以叫板美国的经济巨人。

  日本的经济奇迹不同于中国,中国经过20多年的经济增长,但是老百姓还是穷,人均收入刚刚过2000美金,而日本同样是经过20多年的经济增长,但是老百姓非常富有,人均收入早就过万美金,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藏富于民。

  于是,有了钱的日本人除了开始大笔储蓄之外,将赚来的大笔大笔的钞票投向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由此推动了股市房市的一路攀升。

  坚信“市场总是错的”理念的索罗斯注意到了日本股市和汇市,与市场唱起了反调。

1987年,索罗斯认为日本股市泡沫太多,必然暴跌,于是在日本市场放空,同时预计日本股市暴跌之后资金回流向美国,故在美国市场做多,然而很不幸,日本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日本市场的外围资金回流国内“救主”,特别是在美国股市的资金的大批回流,导致美股暴跌,而日股暴涨,索罗斯如意算盘落空,被杀得屁滚尿流,要不是跑得快,差点赔光了老本。

  这是索罗斯第一次袭击日本,1995年索罗斯故伎重演,依然损失惨重,据后来的资料显示,赔了20亿美金。

  索罗斯的资金显然是拼不过日本财团和政府的,因此遭遇了投资生涯中的一次滑铁卢之战。

  虽然做空的机会选择不当,但对日本经济泡沫必将破灭的判断,索罗斯无疑是非常正确的。

  日本股市依然一路高歌,至1989年登上40000多点,随后掉头向下,1990年日本股市开始暴跌,金融股、地产股飞流直下,日本泡沫经济的神话被戳破,自此股市、房市一蹶不振。

  但日本经济,依然如同一只超级啤酒桶。

  当东南亚金融风暴来临的时候,日本敏感地感觉到这把火迟早要烧到自己屁股上,因为基于几点判断:

第一,索罗斯早就盯上了日本,并且交过几次手;第二,日本把东南亚作为自己的主要市场之一,尤其是汽车、影像产品、游戏产品等等的倾销地,东南亚受到波及,则日本的市场终端被破坏,将沉重打击日本出口,何况日本的许多生产基地本来就在这些国家境内。

比如,著名的松下、索尼在马来西亚、印尼都有分厂,八佰伴总部还设在香港,而一些大企业比如三井、住友、伊藤忠、丸红等以贸易为主,一旦进出口受损,将直接打击这些公司的业务。

第三,在东盟自由贸易区内,日本推动区内自由贸易是最积极的,一旦东盟被削弱,则日本经济地位乃至政治地位不保,而相反,如果日本出手则可以获得道德上的赞美,占领道德战略高地,今后在东南亚话语权更加大了,影响力更加强了。

第四,东南亚货币贬值将提高其出口竞争力,可能使得日本对该地区贸易产生巨大的逆差,另外这些地区的日资企业还会因为过快的通货膨胀不得不扩大生产成本。

  因此,还没等泰国人开口借钱,日本就忙不迭地宣布,日本将慷慨解囊,掏出40亿美金,甚至可以更多。

  日本人的举动同时也更多地透露着心虚。

  因为,日本这个巨大无比的大泡沫虽然经过七年多的挤压,依然非常可观,超级啤酒桶还是不时冒出泡泡来。

比如,1997年初期,日本股市平均市盈率达到104倍,在世界各大成熟市场名列第一。

而如果在经济快速的上升期,市盈率非常高,市场也是可以接受的,毕竟今后的动态市盈率会很快下降,但自从1990年以来,日本经济迟滞不前,因此保持高市盈率实际上已经不可能了。

  平均市盈率人为地维持在一个超过100倍的水平之上,已经严重脱离基本面。

  而同时,日本脆弱不堪的银行系统正在承受着巨大大压力,不良债权居高不下,一直是日本银行不愿意承认的事实,过度信贷造成很多呆账、死帐乃至可能的糊涂账。

  事实上,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打击非常之大,这是很多研究经济的人没有认识到的一个重大课题。

自从1989年日本股市从40000点见顶以来,日本股市一路下滑,已经下跌了60%多,银行大量资金被吸进“股市黑洞”化为泡影,1997年11月14日,日经指数跌至16000点,国内20家最大银行这一天仅仅从股份单上的收益损失即达到120亿美元,而这之前的损失高达900多亿美元。

  东南亚股市的暴跌,让日本股市也开始跟随下跌。

  一些银行开始出现大规模亏损。

比如,东京三菱银行当时可以称为世界银行界的巨擎,刚刚合并时其资产值列全球第一,远远超过美国花旗银行,然而在三月份的季度报告内不得不宣布,出现了税前8650亿日元的巨额亏损,而1996年同期则赢利1194亿日元。

  其在发布季报的报告中称,之所以发生亏损,是因为自行冲销了坏账。

  这些坏账就包括股市暴跌所持股份的价格下跌。

  就象中国平安今天发布的持有富通银行股份的价格下跌导致238亿季报亏损一样。

  灾难的征兆幽灵般出现了。

  1997年10月,日本出口不出所料的大幅度下滑,而内需要刺激不起来,日本本土汽车销售额创下23年最大跌幅,内需、出口这两驾马车,轰然倒地了。

  市场疲软,需求不振,日本经济风雨飘摇。

  倒闭和失业开始象瘟疫一样到处蔓延。

  金融危机往往只有在不能预测到的时候才能出现,而麻痹和麻木,是金融危机几乎必然出现的重要前提。

  日本的冬季,很长,很长。

  

  就像中国人每年都要以一句话或者一个词来概括一年一样。

日本汉字能力鉴定协会每年年底都要向全国征集一个能够形象地概括当年日本社会的汉字。

  比如,1995年因为阪神大地震当年被称之为“震”年,1996年则因为发生0-157引起的大面积中毒事件,因而被称之为“食”年,而1997年呢?

  12月12日,几乎所有参与评定者都选中了一个字。

  这个字叫“倒”。

  因为它的的确确非常形象地概括了日本1997年的经济形势——许多企业几乎是一夜之间倒了下来。

  而这倒闭的企业里面尤以金融企业为多。

  4月,日产互助人寿保险公司被勒令停业。

  5月,日本著名券商山一证券附属经纪行小川证券停业。

  10月,京都共荣银行倒闭。

  日本商业界巨子八佰伴倒闭。

  11月3日,日本第七大券商三洋证券破产。

  17日,日本十大银行之一——北海道拓殖银行倒闭。

  24日,日本第四大券商山一证券倒闭。

  26日,日本德阳银行破产。

  金融风暴刮起的龙卷风刚刚在日本登陆,就连根拔起了几棵貌似强壮的大树,那些抗风险能力差的中小企业,就只能在寒风中簌簌发抖了。

  今天我我们在使用网络语言“我倒”“倒”的时候,是那么轻松。

  但1997年的日本,破产事件一件接着一件,日本金融界、地产界、企业界却谈“倒”色变,生怕下一个倒下去的是自己。

其中,山一证券的倒闭引起的震荡尤其巨大,以至于远在万里之外的纽约股市道琼斯指数也应声大跌。

  它无疑是日本战后最大的破产事件,也是日本金融界的一大丑闻,其负面影响巨大,在日本经济界乃至世界经济界掀起巨大的波澜。

  这有点向今日美国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的倒闭。

  历史总是那么富有戏剧性。

  因为,历史有时候带有宿命性。

  比如,山一证券创办于1897年,是日本历史悠久的老牌券商,经历一战二战洗礼而岿然不动,而其倒闭之时,却正好就是他的百年华诞。

  大喜降临,此刻却忽然变成了悲剧,不能不令人扼腕。

  1997年11月24日,山一证券社长野泽正平声泪俱下地向全体员工和全体股东、投资者道歉,宣布破产,而这一切,发生在他上任履新后刚刚三个月。

  三个月之前,因为涉嫌向黑社会帮派支付巨额贿赂费用的丑闻,山一证券最高领导11名成员集体辞职,野泽临危受命,他踌躇满志,发誓以自己的努力来给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然而,当他11月中旬清查公司账目的时候,猛然发现,其中竟然掩藏着高达2600亿日元的巨额债务!

不想独背黑锅的野泽立即通知大藏省,要求停业。

  自大牛市开始走向破灭的1989年之后,山一证券就一直亏损累累,大熊市摧毁了许多人的信心,也给券商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一方面经纪业务因成交量骤减而大幅度萎缩,另外一方面投资银行业务也陷入停顿,而自营盘更是亏损累累。

1996年山一证券虽然有18亿美元的总收入,但净亏却高达14亿美金。

  野泽发现的巨额隐藏亏损中有六成来自与客户的非法交易,而四成来自于外汇买卖交易亏损,即货币交易,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此次金融危机才是将山一证券送上断头台的刽子手。

  那么隐藏的非法交易是什么呢?

原来山一证券自1991年起就开始向客户提供一种保障投资回报的非法交易,即保底分红。

大客户购入股票之后,一旦股价下跌,山一证券即安排另外一些客户接手这些股票,类似于我们中国证券市场上的内部对敲。

但这种游戏看起来丢卒保车了,但从长远看,实际上任何客户的利益最终都会在这种风险转嫁中有所补偿,因为中小客户也必须获得利益,最后所有的损失由山一证券一家承担。

  股票市场本来就是个击鼓传花的游戏,倘若最后所有的花都落在自己的手上,则那个市场上唯一的倒霉蛋只能是自己了。

  而东南亚股指期货和货币汇率的炒作又使得山一证券亏损不少,加上“黑社会事件”和“帐外帐户收益转移事件”也推波助澜。

(即黑社会掌握黑幕后敲诈山一证券高层,高层付出1.7亿日元私了,后被揭发。

同时,山一证券将帐外收益转移到总经理弟弟私人帐户,高达7901万日元。

  正当山一证券处于业务收缩、资金周转困难、丑闻不断的窘境之中时,国际信贷评估机构标准.普尔斯将山一债券评为“垃圾债券”,山一证券名誉扫地,股价大跌,从1997年1月的528日元跌到11月21日收盘价58日元,而事实上,山一证券已经无法正常运营了,只好申请破产保护。

  11月22日,日本大藏省举行紧急记者招待会,宣布启用“特别融资法”,由日本央行向山一证券提供无担保、无限制的特别融资,让投资者取回存放在山一证券的保证金,并为倒闭的山一证券寻找买家。

  11月26日,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说,山一证券的倒闭让他感到羞愧,并指责山一采用扑朔迷离的会计手法,令调查人员迷失方向。

  山一证券的破产事件,无疑是日本历史上最大的破产事件,它彻底粉碎了“日本大金融机构不可能破产”的神话,极大的挫伤了日本民众的投资信心,当时,它也是二战以来全球最大的企业破产案,为此全球金融界震惊了。

  如果,此案发生早间或者晚几年,也许另当别论,但它发生在亚洲金融危机之际,在世人心中的震撼力不亚于在日本落下的原子弹。

  正如现在倒下去的贝尔斯登、雷曼兄弟和美林证券一样,引发了一场全球金融大动荡。

生存还是毁灭

  

  第一个倒下的其实不是山一证券,而是三洋证券,不过山一规模大因而影响大罢了。

  当初三洋证券在垂死挣扎、苟延残喘的时候,日本大藏省还曾经千方百计向多家金融机构游说,力图挽救这家东京证交所的上市公司。

按照传统,贷款人必须保护有问题的公司生存下去,否则其贷款就是颗粒无收,彻底打水漂了。

但是在这个大家都要“倒”的节骨眼上,银行和保险公司也不愿意充当这种“冤大头”,追加资本可能损失更大,于是三洋证券充当了急先锋,首开战后日本证券公司破产的先例。

  11月份,对日本金融家来说是个难熬的月份。

  11月3日,三洋证券破产;17日,北海道拓殖银行破产,并传来山一证券经营困难的风声;投资者们普遍认为放任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破产是个不祥之兆,金融恐慌随之而起。

  板子自然要打到日本政府的屁股上,但是,日本政府也有自己的苦衷。

  尽管政府8年内一直对银行坏账闪烁其辞、遮遮掩掩,但还是有点心虚,为了使800亿美元的巨额坏账不对经济造成更大伤害,它必须采取强硬措施。

  当时的美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布鲁斯.伯恩斯坦评论道,“日本实际上在过去七年里面没有出现经济增长,但决策层一直否认日本任何问题,这是个非常大的教训,日本的所有问题在一开始就足够严重的了,但是日本否认这些问题,更加谈不上处理这些问题,从而使得问题越来越严重。

  如果现在要伯恩斯坦老先生对美林证券的倒闭发表一通言论的话,他一定会说出类似的话来,很多经济学家其实都是事后诸葛亮,所以政治家很难听进经济学家的意见,因为,很多情形下,那根本就不是意见。

  高明的经济学家和高明的医生一样,应该见微知著,从事物的演变规律来提前预见可能出现的病症,治未病而不是治已病。

  在中国有一则故事流传很广:

魏文王问扁鹊:

“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

“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

“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

“长兄治病,是于病情发作之前,诊疗前后,无甚感觉,一般人哪知他事先已除病因,所以名气全无;中兄治病,是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而我是治病于严重时,人总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放血,在皮肤上开刀敷药,以为我的医术最高,因此名气响遍全国。

  至于那种“捂盖子”,“做鸵鸟”,那就更加愚不可及了。

  至于那种事后做“救火队队长”,到处灭火,那就简直不能用“愚蠢”二字来形容了。

  事实上,拓殖银行在三年前就失去了偿付能力,但是它没有公布它严峻的财务状况,并持续不断的向一些偿付能力不足的客户贷款问题逐年严重,直到金融危机暴发,有一点偿付能力的客户也在大震荡中死去,拓殖银行只好陪葬了。

  现在,日本面临一个死结,如果拖下去,会有更多的拓殖银行之流倒闭,问题越来越重,如果快刀斩乱麻,那么现在很多金融机构就死给你看。

  正如金融学家里杰德.杰瑞姆说:

“如果日本银行决心彻底解决国家面临的金融困境,那么到1997年底还会至少有十多家银行关门。

  其实已经有10多家金融机构处于死亡边缘,破产的阴影象索命鬼一样追随着他们,这些公司的股价一直在100日元之间徘徊,有的已经开始跌破100日元生死线,曾经坚如磐石的山一证券就是在跌破100日元之后10天宣布清盘的。

  同时在100日元股价生死线上下挣扎的还有几家银行,如日本信贷银行、安田信托银行、中央信托银行等等,这三家银行被国际评级机构穆迪降为E级。

  11月24日,日本山一证券倒闭之后,投资者怀疑这三家银行会步其后尘而去,日本信贷银行暴跌16.7%,而安田信托股价则狂泻27.9%。

  11月26日,日本东京股指大幅下挫,并以排行老二的大券商日本大和证券跌幅最惨烈,达到单日跌幅下限的100日元,即封死在跌停板上。

  同为四大券商之一的日本日兴证券股价亦是吃了泻药一样,止不住狂泻,收盘股价创造出当年新低。

  券商概念股遭到人们普遍抛弃。

  大和证券一见情景不妙,立即召开新闻发布会,洗尽干系,尤其是和三洋证券、山一证券的关联,坚称自己不但没有象山一证券那样的坏账以及非法交易,而且资金流动性还十分充裕,仅仅后备自有资金即达到68.5亿日元,正愁着没地方花呢。

  大和证券的一番倾心表白,让市场吃了一颗定心丸。

  但是很不幸的是,当天晚上,德阳城市银行宣布倒闭,市场恐慌情绪大增,投资者纷纷抛售金融股,一时间,金融股如同烫手山芋。

  日本政府再也坐不住了,当日立即召开新闻发布会,呼吁投资者保持冷静,战胜恐慌。

  但是,还没有等到投资者平静下来,又传来了货币市场利率当日大升的坏消息,说明在局势不明的情况下,日本银行纷纷争取短期贷款,确保资金运转正常,导致市场资金需求猛增。

  日经指数受此打击,遂单边下跌,尽管央行开始大量注资托市,但仍然无济于事。

  赤手空口是没有用的,关键是手段和方法,手段要硬,力度要猛,方法要狠。

  时机往往总是稍纵即逝,救市也要抓紧时间。

  但往往总是在我们回过头来看问题的的时候,才知道那个时机已经失去了。

  受国内影响,日本海外银行纷纷将资金回撤,确保日本本土大本营安全。

  当年,索罗斯就是被海外回流资金打败的。

  如今还能戏剧性重演吗?

关键时刻的救赎

  

  “熊”路漫漫何时彻?

投资者热切希望日本股市楼市泡沫早日破灭,好抄个“世纪大底”,在乐极生悲之后,人们又在期待否极泰来。

  山一证券破产之后,东京盛传会有多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