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搭配一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74789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搭配一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搭配一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搭配一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搭配一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搭配一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搭配一教案.docx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搭配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搭配一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搭配一教案.docx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一教案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搭配

(一)

 教学内容: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数学广角。

教学任务分析: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7页的“数学广角”其主要的教学内容是简单的排列与组合。

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

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就是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最简单的事例,让学生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向学生渗透有关排列与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当然在“摆数”、“握手”等活动中,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互相沟通,也促进知识的互补和互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学生分析:

 

简单的排列组合对二年级学生来说都早有不同层次的接触,如用1、2两个数字卡片来排两位数,学生在一年级时就已经掌握了。

而对1、2、3三个数字排列成几个两位数,不少学生没有接触过,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也不困难,这些实际情况,在设计本节课时,教学的重点应该偏重于让学生说一说有序排列、巧妙组合的理由,体会到有顺序、全面思考问题的好处。

并在设计“摆数”、“握手”这些活动时难度再稍微提升些,尽量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能有事可做。

同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设计教案时也要做到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环节,灵活处理教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3.引导学生使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重点:

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组合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教学难点:

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准备:

三只小动物的头像、两顶小雨伞图片、上锁的大门图片、纸条、实物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以故事形式引入新课  

师:

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3只可爱的小动物,你们看它们是谁呀?

(边说边贴出动物头像:

小刺猬、小鸭、小鸡)小刺猬、小鸭和小鸡三个好朋友今天准备到企鹅博士家去做客呢,可是刚走了一半路,突然下起雨来,它们三个只有小鸭和小鸡带了伞,小刺猬没带伞,怎么办呢?

 

  ▲(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有:

①小鸡和小刺猬拼一把伞,小鸭自己打一把伞。

②小鸭和小刺猬拼一把伞,小鸡自己打一把伞。

③小鸭和小鸡拼一把伞,小刺猬自己打一把伞。

 ▲当学生在回答以上方法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相应的动物头像帖在伞的下面。

  

师:

大家想的办法都不错。

的确,三只小动物都和你们一样试了上面这三种方法,可最后它们却选择了第③种方法,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原来呀,当它们开始用前面两种方法时,可没走几步,小刺猬身上的刺就把小鸭和小鸡给刺疼了,所以只能选择第③种方法。

  

 (教学设计意图:

不拘泥于教材,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引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共鸣。

同时又渗透了简单组合及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方法的数学思想,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

)  

 二、用开密码锁的方法进行数的排列活动  

 师:

三只小动物到了企鹅博士家,却发现大门紧闭,门上还挂着一把锁(边说边在黑板上贴出图片)咦,锁上还有一张纸条呢,让我看看纸条上写着什么呢?

(教师读纸条上写的内容:

欢迎你们的到来,为了考考你们的智慧,请你们先想办法把这把密码锁打开,锁的密码提示是:

请用数字1、2、3摆出所有的两位数,密码就是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中的第4个。

──企鹅博士留。

)  

  师:

三只小动物都犯傻了,怎么办呢?

同学们能不能给他们帮帮忙?

 

  (生略) 

  师:

那么我们就先每人拿出数字卡片,自己摆一摆,边摆边记,完成后,再小组内交流汇总,组长把整个小组摆出的数全写出来,当然重复的数字不用再写,然后全组同学一起把这些两位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找到密码。

  

▲学生先自己摆、记,然后小组汇总、排列、交流,教师进行巡视并作适当指导。

  

(教学设计意图:

以帮小动物开密码锁的方法来进行数的排列教学,使学生在充满兴趣的情感中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摆数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在活动操作中成功,在交流中找到方法,在学习中应用。

这里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再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气氛中,参与学习过程。

同时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适当增加了难度,让这个密码出现在所有的两位数从小到大排列的第4个,这也是做到了“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设计意图。

)  

师:

你们找到密码了吗?

是多少?

你们是怎么找到的呢?

  

▲请几个小组的学生汇报找密码的过程。

(略)

师:

那么刚才你们摆两位数时,你摆出了几个呢?

请用手势表示一下。

  

▲学生举手后,问没摆全的学生是怎么摆的,问全摆出的学生又是怎么摆的,学生出现的情况可能有:

有把1、2组成12,然后再交换位置变成21;1、3组成13,交换位置后是31;2、3组成23,交换位置后是32。

或者是随便摆一个看一个的。

或者是这样摆12、13、23、21、31、32等。

对这些摆法可让学生去比较一下,得出第一种方法有序地去摆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

[小精灵

▲让刚才不是用第一种方法去摆的学生按这种方法再重新摆一摆,感觉一下是不是比刚才方便多了。

  

师:

同学们都摆得很好,都动了脑筋,要想摆得快又不漏掉,我们应该选择一定的顺序去摆。

 

 (教学设计意图:

既然是数学活动课就该让学生充分地摆,充分地说,以“摆”来帮助思,以“说”来表达思,在“摆”中发现问题,在“说”中交流问题,解决问题。

)  

三、模拟小动物之间的握手来解决组合问题。

  

 师:

通过大家的帮忙,企鹅博士家的密码锁被打开了,小动物们可高兴了,它们激动地互相握起手来,小刺猬边握手边在想:

“我们三个互相握一次手,一共握了几次手呢?

”(教师边说边在小刺猬的头上打个问号。

)  

▲学生猜好后,教师指出可以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三人模拟小动物握手,一人数握手的次数,找出答案。

最后通过模拟得出:

3人一共握了3次手。

 

师:

排数时用了3个数字,握手时是3个学生,都是“3”,为什么出现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学生交流后得出:

两个数字可以交换组成2个两位数,而两个人握手不能交换只能算一次。

(教学设计意图:

模拟小动物握手,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自己找出答案,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应用意识,同时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最后通过比较,找出区别,在区别中强化知识,此种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师:

这时企鹅博士回来了,刚才它出去买了个数码相机,小刺猬、小鸡、小鸭看见了,特别想照相,企鹅博士说:

“行啊,但是我要考考你们,如果能够回答出这道题,就给你们一起照相,只要顺序不重复,想照几张就照几张。

好,题目是这样的:

(教师出示:

有3个数5、7、9,任意选取其中2个求和,得数有几种可能?

)”  

小组合作填写表格。

汇报展示。

(出现5+7=12,7+5=12时,教师问:

这两个算式的得数一样吗?

是属于同一种情况吗?

那应该怎么办?

得到结论:

得数有3种可能。

照相环节

师:

企鹅博士可是说到做到的哟,现在它要开始给这三只可爱的小动物照相了,大家帮他们排一排,看一看最多可以照几张?

小组合作

汇报交流。

 四通过练习,使知识得到巩固。

  

  师:

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

今天,我们不仅帮3只小动物解决了不少的问题,还学到了许多的数学知识,大家高兴吗?

  

 师:

那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份兴奋的心情,来做几道题吧!

  

 1.(出示实物投影)第97页“做一做”

(练习设计意图:

通过做一做这个练习,不但使学生明白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而且巩固了所学知识。

) 

  2.第98页的做一做。

(练习设计意图:

这个练习如时间不够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完成。

这个设计是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结合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更高层次的运用,让优生能“吃得饱”。

同时,让学生对今天所学的知识有所回味,起到课后延伸与发展的作用。

) 

五小结:

 师:

这节课你学得高兴吗?

为什么?

(小结设计意图:

并不要求学生一定要讲出学到什么知识,只要学生对今天的课有所体会,不管这个体会是高兴的还是难受的,是有关知识点的,还是情感体验的,只要学生有所收获,这节课就是成功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P9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找出最简单的排列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具学具:

数字卡片、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有3张数字卡片,5、7、9,用它们组成不同的两位数,能组成多少个两位数?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题

如果用着3张数字卡片,任意取出其中的两张求它们的和,得数有多少种可能呢?

2、解决问题

请学生尝试解决后全班交流

1)用填表的方法

2)用连线的方法

3)随便写

3、思考

只有3种结果,为什么摆两位数却有6种结果呢?

摆两位数跟卡片的位置有关,加法算式的结果和卡片的位置无关

4、观察

上面的几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随便写,容易漏掉或重复。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第1题

2、完成做一做第2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上得真愉快,你们都学会了什么?

1、用两个不同的数字(0除外)组合时可以交换两个数字的位置;用三个不同的数字组合成两位数时,可以让每个数字(0除外)作十位数字,其余的两个数字依次和它组合。

2、借用连线或者符号解答问题比较简单。

3、排列与顺序有关,组合与顺序无关。

第九单元总复习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

复习共分为5个部分:

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表内乘法;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统计。

第八单元的“数学广角”的内容属于扩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只要学生了解就可以了,因此在总复习中没有单独安排相应内容的复习。

总复习的编排注意突出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同时注意计算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达到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来巩固计算熟练程度的作用。

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单元课时安排:

4课时左右

第一课时“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复习

教学内容:

课本P102、10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复习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法、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笔算的方法;实际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

1、问:

笔算加法和减法时我们应注意什么?

2、学生小组内交流。

3、全班反馈,归纳小结。

4、巩固练习,第105页第1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笔算的方法,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二、发展练习

1、完成105页第2题。

并抽几题指名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2、完成第4题:

先估算再笔算。

先估算并说说估算的方法;再笔算。

教师多面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予他们辅导和机会,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3、□里能填几。

(补充练习题)

5□75754□

+□6-3□-3□+25

7□4□3□6□

先让学生独立做一做,学生能填出几种就几种,都应予以肯定。

三、实际应用

1、完成107页第10题。

学生先独立做再全班交流。

2、小朋友跳绳:

小明小红小东小丁

45下36下53下60下

(1)、小明比小丁少跳了几下?

(2)、小明和小红一共跳了几下?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列式计算。

[设计意图]:

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五、随堂练习。

教学反思:

通过复习,学生进一步明确了笔算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初步学会了一些估算的方法。

第二课时“表内乘法”的复习

教学内容:

课本P102、106、10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知道乘法的意义与各部分的名称。

熟记1~9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9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2、学生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熟记1~9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计算。

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

1、同桌互相背乘法口诀。

2、交流反馈:

你的同桌1~9的乘法口诀背得熟练吗?

还存在什么问题?

3、教师抽查。

4、先把口诀补充完整再根据一句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三五()六九()()四十二

……

[设计意图]: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笔算的方法,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二、发展练习。

1、倍数关系的应用题。

先复习倍数的含义,然后完成102页的第3题。

2、交流反馈。

3、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独立完成107页第13题然后校对。

[设计意图]:

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练习,让学生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在体验学习成功的同时发展思维的灵敏性,培养学习的自信心。

三、实际应用

1、独立完成107页第12题。

先在小组内轮流提出问题并解决。

全班交流反馈。

(教师多面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他们一些机会。

2、109页地16题:

设计游乐计划。

(1)、读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2)、学生同桌合作设计游乐计划。

(3)、全班交流。

鼓励学生方法的多样性。

注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题意进行描述,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

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和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力。

四、课堂总结

五、随堂练习。

教学反思:

通过对单元知识的复习与梳理,学生对表内乘法的口诀更加熟练了,计算速度有明显提高,对乘法的意义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第三课时

“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复习

教学内容:

课本P103、10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1米=100厘米。

2、学生进一步熟练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线段。

3、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画角和直角。

4、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1米=100厘米。

2、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画角和直角。

4、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准备:

图,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米和厘米的复习

1、回顾梳理

这学期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关于米和厘米的知识你知道哪些?

学生小组交流,回答。

2、表象与进率

(1)、1厘米有多长?

1米有多长?

你能用你的方法表示出它们的长度吗?

学生理解表象与进率,教师积极评价学生的方法。

(2)、1米是多少厘米呢?

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活动:

演示米和厘米的长度。

教师板书:

1米=100厘米

3、估计与测量

(1)、看书上2条线段,估计一下它们有多长?

学生估计长度并汇报。

(2)、用尺子测量它们的长度,边测量边留心你是怎样测量的?

学生活动。

教师评价学生的测量方法,及时发现出现的错误。

(3)、引导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

学生先自己估计。

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线段,再次请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并测量出黑板的实际长度。

[设计意图]:

在形成表象的基础上进行估计与测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无参照物的情况下两次估计并测量黑板的长度,强化对米的长度表象。

二、复习角与直角

1、角及各部分的名称

(1)、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是,请你在小组内说一说你在教室里看到的角。

(2)、学生小组交流。

(3)、汇报发现的角。

2、直角

(1)、在角当中有一种角叫直角,你们是怎么判断的呢?

学生汇报并演示判断直角的方法。

(2)、角的各部分名称你还记得吗?

学生回忆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师板书。

(3)、请你画一个角。

学生用三角板画直角。

(4)、出示第6题梯形图。

这个图中有几个角?

其中有几个是直角?

你能在图里面画一条线段使这个图增加3个直角吗?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

独立探究,在书上尝试画线段并上台演示自己的画法。

(5)、组织全班交流订正。

[设计意图]:

紧密联系学生生活中的角,加深对角的认识。

三、综合练习

1、组织完成106页第7、8题。

教师巡视,对画法不规范的学生及时个别指导。

2、小组合作完成第9题。

3、随堂练习。

四、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观察物体”的复习

教学内容:

课本P103、104、109页。

教学目标:

1、复习正确辨别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2、在复习中借助动手操作,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

3、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培养学生从小善于观察,仔细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复习进一步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的区别。

2、进一步培养学生准确辨认从不同位置(尤其是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的复习

1、回顾观察物体知识

(1)、出示玩具汽车:

这是什么?

谁来介绍一下老师手里的汽车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观察玩具汽车,介绍样子。

(2)、出示3张汽车图片(前面、后面、侧面)

请你想一想,这3张图片分别画的是哪个位置?

是站在哪个位置画的?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2、说一说

(1)、请小组一个成员将自己的文具盒摆放在桌上,再请每一位同学从自己的所在位置介绍看到的情况。

学生小组活动,组内交流,说一说评一评。

3、完成103页第7题。

学生先独立练习,再全班交流、订正。

[设计意图]:

借助小汽车和图片全面回顾所学的观察物体的知识。

通过小组交流、互评,培养学生讲解的技能和倾听的习惯。

二、复习对称图形

1、回顾反思

什么是对称图形?

学生回顾反思,回忆,交流,全班补充,形成较准确的表达。

2、画对称图形

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对称图形。

教师巡视。

3、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

通过回忆、交流、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对称图形的理解掌握。

三、拓展练习

1、教师补充出示各种不同位置看到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

2、随堂练习。

四、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统计”的复习

教学内容:

课本P104、108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了解统计的意义。

2、巩固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的认知,明确用1格表示2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在复习中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加深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

2、能根据条形统计图的条件提出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统计

1、观察讨论

(1)、教师出示条形统计图:

这张图叫什么名字?

它有什么作用?

仔细观察统计图你有哪些发现?

(2)、学生观察讨论,思考,依据自己的体验回答。

仔细观察统计图,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3)、组织全班汇报交流,梳理统计图信息。

2、回答问题

根据条形统计图上的信息,你能回答下列问题吗?

1)、最受二年级同学欢迎的饮料是什么?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喜欢哪两种饮料的人数同样多?

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3、提问与解答

(1)、根据统计图上提供的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提问与解答。

(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选择有价值的问题板书。

(3)、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全班解答,订正。

[设计意图]:

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让学生充分讨论,在互动中分享、互补。

二、拓展练习

1、完成108页第14、15、16题。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统计。

采用全班合作的方式进行。

2、随堂练习。

3、补充练习。

三、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