诲学的阅读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73865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6.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诲学的阅读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诲学的阅读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诲学的阅读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诲学的阅读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诲学的阅读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诲学的阅读答案.docx

《诲学的阅读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诲学的阅读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诲学的阅读答案.docx

诲学的阅读答案

诲学的阅读答案

【篇一:

文言文】

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

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藩愿扫除天下

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

“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

”藩曰:

“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3、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

“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左右皆笑之。

超曰:

“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4、宗悫乘风破浪

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

叔父炳高尚不仕。

悫年少时,炳问其志。

悫曰:

“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炳曰:

“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

”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与拒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

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艺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5.祖逖闻鸡起舞

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

“此非恶声也!

”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

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

“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

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

”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

“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6.画家赵广不屈

赵广,合肥人。

本李伯时家小史,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

久之遂善画。

尤工画马。

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贼闻其善画,使图所虏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生适用左手。

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

又数年,乃死,今士大夫所藏伯时观音,多广笔也。

7.苏武牧羊北海上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单于愈益欲降之。

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天雨雪。

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

羝乳乃得归。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

“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9、项羽志大才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项梁怒之。

籍曰: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

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10.孔门师徒各言志

颜渊、季路侍。

子曰:

“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

“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

“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

“愿闻子之志。

”子曰: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11、陆游筑书巢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

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

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

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

此非吾所谓巢者耶!

乃引客就观之。

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

信乎,其似巢也!

12.董遇谈“三余”勤读

有人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

“必当先读百遍”。

言: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

“苦渴无日。

”遇言:

“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

遇言:

“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13、智永与“退笔冢”

14.匡衡凿壁借光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

“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5、张溥与“七录斋”

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读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

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

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16.晋平公炳烛而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

“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

“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

“盲臣安敢戏君乎?

臣闻之: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

“善哉!

17.高凤专心致志

高凤,字文通,家以农亩为业。

妻尝之田,暴麦于庭,令凤护鸡。

时天暴雨,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

妻还怪问,乃省。

18、叶廷圭与《海录》

余幼嗜学,四十余年未尝释卷,食以饴口,怠以为枕。

士大夫家有异书,借无不读,读无不终篇而后止。

常恨无资,不能尽传写,间作数十大册,择其可用者手抄之,名曰《海录》。

19、为人大须学问

太宗谓房玄龄曰:

“为人大须学问。

朕往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

比来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

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书内。

古人云:

‘不学,墙面,莅事惟烦。

’不徒言也。

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

20.任末好学勤记

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

每言:

“人而不学,则何以成?

”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

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

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

临终诫曰:

“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21.王充市肆博览

充少孤,乡里称孝。

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

好博览而不守章句。

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众流百家之言。

后归乡里,屏居教授。

22.欧阳修“三上”作文

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

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

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谢希深亦言:

“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其笃学如此。

”余因谓希深曰:

“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23、林逋论学问

学者之问也,不独欲闻其说,又必欲知其方:

不独欲知其方,又必欲为其事。

而以既问于师,又辩诸友,为当时学者之实务。

盖学以学为人也,问以问所学也。

既为人则不得不学,既学之则不容不问。

24、欧阳修诲学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

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25.王安石伤方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钙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予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

“泯然众人矣!

26、李存审出镞教子

存审出于寒微,常戒诸子曰:

“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及将相,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者凡百馀。

”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

“尔曹生于膏梁,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

27、贪污者不得归本家

包孝肃公家训云: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

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共三十七字。

其下押字又云:

“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

”又十四字。

珙者,孝肃之子也。

28.陶母责子退鲊

陶公少时,作鱼梁吏。

尝以坩鲊饷母。

母封鮓付吏,反书责侃曰:

“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29.诸葛亮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0、孟母三迁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

“此非吾所以处子也。

”遂迁居市旁。

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

“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

”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

“此可以处吾子矣。

”遂居焉。

31、曾子杀猪明不欺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

“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

“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

“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32、子路受教

子路见孔子,子曰:

“汝何好乐?

”对曰:

“好长剑。

”孔子曰:

“吾非此之问也。

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

”?

?

子路曰:

“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射之,通于犀革。

以此言之,何学之有?

”孔子曰:

“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不益深乎?

”子路拜曰:

“敬受教。

33.孔子因材施教

原文:

子路问:

“闻斯行诸?

”子曰:

“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

”冉有问:

“闻斯行诸?

”子曰:

“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

“由也问闻斯行诸?

子曰:

‘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

”子曰:

求也退,故进之。

由也兼人,故退之。

34.墨子怒责耕柱子

子墨子怒耕柱子。

耕柱子曰:

“我无愈于人乎?

”子墨子曰:

“我将上大行,驾骥与牛,子将谁驱?

”耕柱子曰:

“将驱骥也。

”子墨子曰:

“何故驱骥也?

”耕柱子曰:

“骥足以责。

”子墨子曰:

“我亦以子为足以责。

35.唐太宗赐绢惩顺德

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受人馈绢,事觉,上曰:

“顺德果能有益于国家,朕与之共有府库耳,何至贪冒如是乎。

”犹惜其有功,不之罪,但于殿庭赐绢数十匹。

大理少卿胡演曰:

“顺德枉法受财,罪不可赦,奈何复赐之绢?

”上曰:

“彼有人性,得绢之辱,甚于受刑。

如不知愧,一禽兽耳,杀之何益?

【篇二:

2014-2015-1期中考试试卷模板】

,其含义是什么?

(3分)

2014-2015-2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卷

修辞:

____________。

“盐”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共1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

语文是盐

胡展奋

近来颇听到一些批评当下语文教育模式误人子弟的言论,这原本正常。

但渐渐地,有人(特别是一些作家)对语文本身鄙薄不堪,甚而主张“干脆废掉语文课”,这,就不正常了。

但凡作家做学生的时候,语文课的成绩大抵都很好,未名之时也往往以此为炫资,然而不知何故,一朝名扬天下后却又常常鄙薄起语文教育来,说什么当年语文课怎么扼杀他们灵性了;又说什么“断烂语法”怎么扼制他们的创造力了,更有甚者把近年来中国人文之不振也归咎于语文教育之弊。

这似乎有点过分吧,而且颇有点忘恩负义的味道。

语文是什么?

语文永远不是文学,它只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是一门“传播语言文字内在本质和使用规律的基础学科”,如同“牙好,胃口才好”的原理一样,语文好,吸收其他知识的能力才真正的好,为什么?

因为它是“母本性”的学科,人类所有的知识和想法都要通过它来表述,如同盐——《尚书》:

“欲作和羹,尔为盐梅。

”没有盐,人类整个烹调系统就崩溃了。

作家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传播的能力固然很强,但是语文课的终极关怀并不是“批量地产生作家”,它远远不是专为一小部分作家服务的,它是通用性地为所有人服务的,低端的从断文识字开始,高端的一直到伟大的科学家、伟大的政治家、伟大的军事家?

?

纵令你是天才,但如果你是文盲,那你就什么也不是。

是的,有的当下看上去很“伟大”的作家喜欢说,我从来不理会什么语法法则。

没有语法之前,人类就不交流了?

金文有什么语法?

甲骨文有什么语法?

唐宋八大家又有什么语法?

我们现在的文章还超不过他们呢!

就拿我来说,不理会语法,我的文章不是照样成了学生的范文。

话,像是很雄辩的,就是有点“过河拆桥”。

在弄清水分子之前,人类的确“用水”很多年了,但这一点也不能证明人类“从来不理会”水性,而把水当作油来使。

事实上,如此“不理会”的宣言就像“伟大”的厨师宣称“我用酱油、用味精照样烧菜,

从来不用盐”一样,酱油和味精的“髓质”还不是盐吗?

你明明不自觉地在按照规则行事,怎么能睁着眼睛说“语文根本没规则”呢?

怎么能说“都是语文惹的祸”呢?

假如不“入泮”,甚至连小学都没有毕业,我想你这个只能在篝火旁讲述记忆文学的什么“家”恐怕连《三字经》甚或高玉宝的书也读不懂,更遑论唐诗宋词或“西方现代文论”了吧。

语文是盐。

在你立志成为什么“家”之前,还是要上上语文课的,因为人类所有的光荣与梦想,并不仅仅属于作家,特别是当下一些所谓的“名家”。

他们都需要有语文的知识和功底。

(选自《新民晚报》“夜光杯”2005.7.16)

2.第二自然段中,画线的“忘恩负义”一词,与文中的(1分)3.“唐宋八大家”中除了韩、柳、三苏外,还有___、和_____________。

(写出人名)(3分)

4.本文写作上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用类比方法说理,请你举出文中的两个例子,并说明它的作用。

例一:

(1分)例二:

(1分)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20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9题(共10分)

①1太史公曰:

“先人有言:

自周公卒五百岁而后有孔子。

孔子卒后至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

意在斯乎!

意在斯乎!

小子何敢让焉!

②上大夫壶遂曰:

“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

”太史公曰:

“余闻董生曰:

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壅之。

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

子曰:

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

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

《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礼》经纪人伦,故长于行;《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乐》乐所以立,故长于和;《春秋》辨是非,故长于治人。

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

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

《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

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

故《易》曰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故曰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

③“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

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

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

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死罪之名。

其实皆以为善为之,不知其义,被之空言而不敢辞。

夫不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孝。

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

以天下之大过予之,则受而弗敢辞。

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

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知知。

注释:

(1)壶遂,人名,天文学家。

(2)董生,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子何敢让.焉。

让,谦让,退让。

b.诸侯害.

之。

害,残害,杀害。

c.拨.

乱世反之正。

拨,治理,整治。

d.《春秋》文成数万,其指.

数千。

指,通“旨”,意旨,意向。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孔子知言之.不用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其渐久矣.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是故《礼》以.节人加之以.师旅

d.不得保其社稷者.求人可使报秦者.

7.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欲载之(以)空言。

b.(有国者)后有贼而不知。

c.(人臣)遭变事而不知其权。

d.(臣子)必陷篡弑之诛,死罪之名。

8.细读第二段,下面不属于《春秋》写作意图的一项是()

a.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b.拨乱世反之正

c.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

d.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

9.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或概桥,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赞扬了《春秋》的博大精深——深含治国礼义方略,足以警戒世人,足以匡正世弊;也

含蓄表达了《史记》的写作目的。

b.本文虽是议论文,但字里行间既洋溢着勇承大业“舍我其谁”的豪迈,又蕴含着臧否善恶是

非的爱憎,具有较强的抒情色彩。

c.本文第三段从反面来论述了《春秋》的重大社会作用。

d.文末用“礼”与“法”对比,从而反衬“礼”更重要。

(二)、文言翻译

10.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沛公以为诈,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因袭攻武关,破之。

(3分)

(2)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又恐失天下之贤人。

(3分)

(3)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

(4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共8分)

1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⑴三首诗议论的角度不尽相同,请简要分析。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这三首诗对项羽乌江自刎的做法表达了不同看法,请简要分析。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句名篇默写(7分)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____________,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

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

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_____________,能无怨乎?

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____________。

其志洁,__________;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___________,以浮游尘埃之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五、语言运用(12分)

12.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臣等以死守之

b.今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c.靳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

d.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也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故昔在殷王中宗,严.恭敬畏天命严.

大国之威以修敬也b.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改正朔,易.

服色c.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君子病.

没世而名不称焉d.于是沛公起,摄衣谢.

之广不谢.

大将军而起行.1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a.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b.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c.对于流氓软件,做到防患于未然.....,提前进行有效的防范措施,就远比“亡羊补牢”要实在的多。

d.老师讲的这些话,一言以蔽之.....,就是让我们端正学习态度,刻苦学习。

1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金卷《清明上河图》是融书画神韵与黄金艺术为一体的文化珍品,具有较强的韧性、抗腐蚀、耐氧化的特点,理论上可以保存万年之久。

b.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八荣八耻”所倡导的道德准则,变成每个公民的行为标准。

c.为了对丝绸之路这一人类文明史上东西文明交互影响的血脉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研究,中央台及时启动了《敦煌》一片的拍摄计划。

d.由冯小刚导演,章子怡、葛优主演的《夜宴》在广州上映,但电影院前门可罗雀,因为观众很难承受五六十元甚至上百元的票价。

16.用“/”给下面两段文言文阅读材料断句。

(4分)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欧阳修诲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廉颇蔺相如列传》)

六.作文(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因为有了太多的希望和梦想,才有了社会的进步和光明的未来,人类从未停止过自己不断追求的脚步。

因为每天都有新的东西产生,所以在拥有的同时又必然会失去一些东西。

请以“追求与放弃”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

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得抄袭。

答案:

一、1.修辞:

比喻(暗喻)(1分);“盐”的含义:

语文是“母本性”的,所有的人,所有的知识、想法都要通过它来表达,它的通用性为所有人服务(从低端到高端的人)(2分)

2.过河拆桥(2分)3.欧阳修、王安石、曾巩(3分)

4.例一,牙好,胃口才好;例二,对水的认识;例三,厨师用盐调味(答出两个例子即可)(共2分)作用:

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能把不易说清的道理说得明明白白(2分)

二、5.b6.c7.d8.d9.d10.b(冲,要冲)

11.d(a“仍”前后分别是“副词”,才“副词”,竟然。

b“以”前后分别是连词,表目的“介词,用”。

c“而”前后分别是“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

d两个“则”都是“连词,那么”)

12.d(“太祖乃止”的意思并不是放弃,而是将先攻打徐州改为行平定吕布)

13.

(1)沛公认为是欺骗他,就采用了张良的计策,派郦生、陆贾去劝说秦国的大将,用好处引诱他,趁机袭击攻打武关,大败他们。

(2)但我却洗一次头要三次握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起来接待贤士,这样还怕失掉天下贤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