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高二选修文言文复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73758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 高二选修文言文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 高二选修文言文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 高二选修文言文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 高二选修文言文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 高二选修文言文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 高二选修文言文复习.docx

《人教版 高二选修文言文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 高二选修文言文复习.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 高二选修文言文复习.docx

人教版高二选修文言文复习

高二选修文言文复习

课程目标

1、学习《过小孤山大孤山》《庖丁解牛》《项羽之死》《阿房宫赋》

2、熟悉《过小孤山大孤山》《庖丁解牛》《项羽之死》《阿房宫赋》

知识导图

一、《过小孤山大孤山》

1、文化常识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得熏陶。

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

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与派排斥。

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

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

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与《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

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

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得雄奇奔放与杜甫得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词与散文成就亦高,刘克庄《后村诗话续集》谓其词“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

有手定《剑南诗稿》85卷,收诗9000余首。

又有《渭南文集》50卷(其中包括《入蜀记》6卷,词2卷)、《老学庵笔记》10卷及《南唐书》等。

书法遒劲奔放,存世墨迹有《苦寒帖》等。

2、背景资料

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被罢官。

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起用为夔州(今四川奉节)通判。

第二年闰五月,她由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出发,至十月二十七日抵达任所。

途中以日记纪行,集成日记体游记《入蜀记》。

本篇就是作者路过小孤山与大孤山时所写得两则日记。

3、知识点整理

通假字1

古今异义1

州治:

州得官署所在地。

治,古义:

旧时称地方政府所在地为“治”。

今义:

治理

与江山相发挥,古义:

辉映今义:

把内在得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

一词多义1

1)过过小孤山大孤山经过无乃尔就是过欤经过过秦论指出过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过错今公子故过之拜访

2)幸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幸亏幸可广问讯希望妇女无所幸宠幸

3)信信造化之尤物也确实低眉信手续续弹随意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忠信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长

4)临三面临江,倒影水中接近临不测之渊,以为固从高处向低处瞧州司临门,急于星火来到未尝不临文嗟悼面对

词类活用1

1)如宝装屏风名词作状语,用宝石

2)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名词作动词,下雨

3)掠江东南去名词作状语,往东南

4)岸土赤而壁立名词作状语,像墙壁一样地

5)5)上干云霄名词作状语,向上

6)晚泊沙夹名词作状语,在晚上

文言句式1

1.判断句此山当就是其一也信造化之尤物也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

2.状语后置句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3.省略句及抛江(吾)过其下复以小艇游(于)庙中南唐为奉化军节度,今为定江军(节度)其间一日阻(于)风不行

4.被动句其间一日阻风不行

基础巩固1

1、下列读音有错得一项()

A、有俊鹘抟水禽(tuán)B、沙洲葭苇(jiā)C、潦缩(liáo)D、岸如赪(chēng)

2、下列各项解释有误得一项()

A、信造化之尤物造化:

指天地、大自然;尤物:

美好得事物,这里指漂亮得女子。

B、杰然特起:

高峻雄伟地拔地而起。

C、舟中估客莫漫狂。

估客:

贩货得行商。

D、渺弥:

形容水势浩淼,广阔无边。

3、与其她三句不同句式得一项()

A、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

B、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C、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

D、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

4、解释下列一词多义

A、然

(1)杰然特起

(2)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

(3)实不然也

(4)碧峰巉然孤起

B、以

(1)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2)复以小艇游庙中

(3)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4)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之

(1)信造化之尤物

(2)自数十里外望之

(3)徙倚久之而归

(4)何功之有哉?

(5)之二虫又何知

D、而

(1)突兀而已

(2)徙倚久之而归

(3)岸土赤而壁立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而母立于兹

5、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现象

(1)晚泊沙夹

(2)岸土赤而壁立

(3)掠江东南去

(4)上干云霄

6、翻译下列句子

(1)又有一石,不附山,杰起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

(2)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

(3)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

(4)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

(5)大孤状类西梁,虽不可拟小姑之秀丽,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

(6)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

(7)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

参考答案

1、C2、C3、B4、然(……得样子;但就是;这样;……得样子)以(用;用;用;而且;因为)之(得;它;语音助词,无义;无义;这)而(罢了;表顺接;表并列;表转折;您、您得)5、

(1)晚:

名作状

(2)壁:

象墙壁一样,名作状(3)东南:

向东南方,名作状(4)上:

向上,名作状

6、翻译

(1)又有一块巨石,与烽火矶不相连。

高峻雄伟地拔地而起,高约一百多尺,有红藤绿蔓蒙络在它上面,象宝石镶嵌得屏风。

(2)从几十里外瞧去,小孤山碧绿得山峰高高耸立着,直插云霄,已经不就是别得山可以相比得了。

越近(瞧)越秀丽,冬天,夏天,晴天,雨天,姿态变化万千,确实就是自然界风景最优美得地方。

(3)刚到庙门口站着,有一只健美得老鹰正在追逐水鸟,掠过江面东南方向飞去,非常壮观。

(4)船过澎浪矶,即使无风,浪也很大,澎浪矶大概因此而得名吧。

(5)大孤山得样子象西梁山,虽然比不上小孤山那样秀丽,但就是小孤山得旁边,很有几块沙洲与初生得芦苇;大孤山得四周却就是茫茫无际得江水,远望它象浮在水面上一样,也就是一种奇观呀!

(6)(这一段)长江得水很浑浊,每逢要汲用江水时,都需用杏仁来澄清,过一个晚上才能喝。

(7)南江得水却很清,两江得水合流处象用绳尺划分过一样,不相混淆。

综合强化1

二、《庖丁解牛》

1、文化常识

庖:

厨师。

丁就是她得名字。

解:

剖开、分割。

庖丁解剖了全牛。

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得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先祖就是宋国君主宋戴公。

她就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得思想家、哲学家与文学家。

创立了华夏重要得哲学学派庄学,就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得代表人物,就是道家学派得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相关成语

①游刃有余:

现代人使用它来比喻技术熟练高超,做事轻而易举。

②目无全牛:

一般用来指技艺达到极其纯熟得程度,达到得心应手得境界。

③踌躇满志:

文中就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得意思。

踌躇,一般用于形容犹豫不决得样子。

踌躇满志,指对自己取得得成就洋洋得意得样子。

④切中肯綮:

切中,正好击中、肯綮,就是指骨肉相连得地方,比喻最重要得关键、

切中肯綮就是指解决问题得方法对,方向准,一下子击中了问题得要害,找到了解决问题得好办法。

⑤批郤导窾——批:

击;郤:

空隙;窾:

骨节空处。

从骨头接合处批开,无骨处则就势分解。

比喻善于从关键处入手,顺利解决问题。

⑥新硎初试——硎:

磨刀石;新硎:

新磨出得刀刃。

象新磨得刀那样锋利。

比喻刚参加工作就显露出出色得才干。

亦作“发硎新试”。

⑦官止神行:

指对某一事物有透彻得了解。

⑧庖丁解牛:

厨师解割了全牛。

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得人;技术纯熟神妙;做事得心应手。

⑨善刀而藏:

善:

拭;善刀:

把刀擦干净。

将刀擦净,收藏起来。

比喻适可而止,自敛其才。

收起相关成语

2、背景资料

这个寓言故事选自《庄子·内篇·养生主》。

它说明世上事物纷繁复杂,只要反复实践,掌握了它得客观规律,就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迎刃而解。

文章叙议相间,层次分明。

写宰牛时动作之优美,技术之高超;成功后得志得意满等,绘声绘色,如闻如见,引人入胜。

语言生动形象,“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切中肯綮”“庖丁解牛”成语,即出自本篇。

知识点整理

通假字2

①砉然向然:

“向”通“响”,响声。

②技盖至此乎:

“盖”通“盍”,何,怎样。

③批大郤:

“郤”通“隙”,空隙。

④善刀而藏之:

“善”通“缮”,修治,这里就是擦拭得意思。

⑤技经肯綮之未尝:

“技”应就是“枝”字,指支脉。

古今异义2

天理

古:

天然结构。

今:

常指天然得道理

固然

古:

本来得样子。

今:

a、表示承认某一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

b、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

虽然

古:

虽然如此,尽管那样。

今:

常用作表示转折关系得连词

至于

古:

动词“至”与介词“于”连用,相当于“到了。

今:

a、达到某种程度;b、另提一事。

一词多义2

善:

善哉 表示同意得应答词

善刀而藏之 通“缮”,修治,擦拭

族:

族庖月更刀众,一般得

每至于族 丛聚,集结之处

词类活用2

足之所履履,名词作动词,踩。

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岁、月,名词做状语。

文言句式2

①技经肯綮之未尝

此句为谓语省略句,又就是宾语前置句,应为“未尝(碰)技经肯綮”。

②族庖月更刀,折也

判断句,“也”表判断。

③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状语结构后置句,状语结构“于硎”后置。

④臣之所好者,道也

判断句,“也”表判断。

基础巩固2

综合强化2

三、《项羽之死》

1、文化常识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约前87年),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中国西汉伟大得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她得《史记》有着“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之美誉。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项氏,名籍,字羽,楚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军事家,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

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得代表人物,也就是以个人武力出众而闻名得武将。

李晚芳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得评价。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

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羽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起义反秦,项梁阵亡后她率军渡河救赵王歇,于巨鹿之战击破章邯、王离领导得秦军主力。

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

而后汉王刘邦从汉中出兵进攻项羽,项羽与其展开了历时四年得楚汉战争,期间虽然屡屡大破刘邦,但项羽始终无法有固定得后方补给,粮草殆尽,又猜疑亚父范增,最后反被刘邦所灭。

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垓下(今安徽灵璧县南),突围至乌江(今安徽与县乌江镇)边自刎而死。

四面楚歌

汉军夜间高唱楚歌,楚军自项羽以下莫不以为汉已尽得楚地,乃士气崩溃。

项羽眼见大势已去,便乘夜率领八百精锐骑兵突围南逃。

天明以后,汉军得知项羽突围,于就是派遣五千骑兵追击。

项羽渡过淮水后,仅剩百余骑相随,行至阴陵(今安徽定远西北)因迷路耽搁了时间(《史记》中交代因田父欺骗),被汉军追及,项羽突至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手下仅剩二十八骑。

[1]

2、背景资料

公元前203年(高祖四年)八月,与汉军对峙于广武得楚军粮尽;而刘邦也没能调来韩信、彭越等人得军队,无法对楚军进行最后得合围。

于就是,双方进行了历史上著名得“鸿沟与议”,以战国时魏国所修建得运河:

鸿沟为界,划分天下。

九月,西楚霸王项羽率十万楚军绕南路、向固陵方向得迂回线路向楚地撤军。

刘邦也欲西返。

但就是,正当刘邦打算率军西返之时,张良、陈平却建议撕毁鸿沟与议,趁楚军疲师东返之机自其背后发动偷袭。

张、陈二人认为:

“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之。

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建议“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

垓下之战

刘邦于就是采纳二人建议,遂背约,向楚军突然发起战略追击作战。

大军追至夏南时,刘邦约集韩信、彭越南下,共同合围楚军。

由于韩信及彭越未如约出兵合击楚军,结果刘邦在固陵被项羽打败。

刘邦慌忙率军退入陈下,并筑起堡垒坚守不出,而楚军又一次合围了刘邦。

坚守壁垒得刘邦向张良询问:

“诸侯不从约,为之奈何?

”张良回答:

“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

君王能与共天下,今可立致也。

即不能,事未可知也。

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尽与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以与彭越:

使各自为战,则楚易败也。

于就是,刘邦采纳张良得意见,将陈以东直到大海得大片领土封给齐王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封给彭越。

就这样,刘邦以加封土地为报酬,终于搬动了韩、彭二人,使她们尽数挥军南下,同时命令刘贾率军联合英布自淮地北上,五路大军共同发动对项羽得最后合围。

垓下之战随之开始

3、知识点整理

通假字3

1、骑皆伏曰伏,通"服",心服

2、乌江亭长檥船待,檥,通“舣”,使船靠岸

古今异义3

1、期山东为三处山东古:

山得东面今:

山东省

2、地方千里地方古:

山地纵横今:

某一区域

3、左右皆泣左右古:

左右侍者今:

左与右两方面

一词多义3

词类活用3

名词作动词

1、项王军壁垓下,壁,名词作动词,驻扎

2、项王乃复引兵而东,东,名词作动词,向东行

3、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西,名词作动词,西行、西征

4、期山东为三处,期,名词作动词,约定

5、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王,名词作动词,让……当王

名词作状语

1、项王则夜起,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2、直(当)夜溃围南出,南,名词作状语,向南

3、于就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文言句式3

(一)状语后置句

1、饮帐中(省略句;状语后置句)饮帐中=饮(于)帐中,“(于)帐中”就是后置得介宾结构译:

在军帐中饮酒

2、左,乃陷大泽中(省略句,状语后置句)译:

项王带人向左,陷进了大沼泽地中

3、籍独不愧于心乎?

(状语后置句)“于心”就是后置得介宾结构。

译:

我项籍难道心中没有愧吗?

4、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省略句;状语后置句)补充完整应为:

吾闻汉购我头(以)千金,邑万户“(以)头千金,邑万户”为后置得介宾结构。

译:

我听说汉王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悬赏征求我得脑袋

(二)定语后置句

1、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定语后置句)译:

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在后面

2、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定语后置句)译:

能跟从得骑兵一百多人罢了。

3、汉骑追者数千人(定语后置句)译:

汉军骑兵追赶上来得有几千人

(三)被动句

1、所当者破(被动句)译:

我所抵挡得敌人都被打垮

2、然今卒困于此(被动句)译:

可就是如今终于被困在这里

(四)判断句

1、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判断句)译:

这就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就是作战得过错

(五)固定结构

1、无以渡“无以”,固定结构。

由动词“无”加介词“以”构成,没有用来、、、得办法译:

没法渡过去

2、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何……为”,固定结构,由副词“何”与语气词“为”构成。

为什么。

基础巩固3

综合强化3

四、《阿房宫赋》

1、文化常识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杜牧就是唐代杰出得诗人、散文家,就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

唐文宗大与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

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得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得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帝国修建得新朝宫。

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郊15公里处,咸阳市东南15公里处,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

阿房宫与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秦直道并称为“秦始皇得四大工程”,它们就是中国首次统一得标志性建筑,也就是华夏民族开始形成得实物标识[1][2][3]。

遗址范围东至皂河西岸,西至西安市长安区纪阳寨,南至西安市未央区与平村、东凹里,北至西安市未央区车张村、后围寨一带,总面积15平方公里。

1956年,阿房宫被陕西省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61年3月4日,阿房宫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

1991年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上最大得宫殿基址,属于世界奇迹。

2、背景资料

《阿房宫赋》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杜牧二十三岁。

杜牧所处得时代,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异常尖锐,而藩镇跋扈,吐番、南诏、回鹘等纷纷入侵,更加重了人民得痛苦,大唐帝国,已处于崩溃得前夕。

杜牧针对这种形势,极力主张内平藩镇,加强统一,外御侵略,巩固国防。

为了实现这些理想,她希望当时得统治者励精图治、富民强兵,而事实恰恰与她得愿望相反。

唐穆宗李恒以沉溺声色送命。

接替她得唐敬宗李湛,荒淫更甚,“游戏无度,狎昵群小”,“视朝月不再三,大臣罕得进见”。

又“好治宫室,欲营别殿,制度甚广”。

并命令度支员外郎卢贞,“修东都宫阙及道中行宫”,以备游幸(《通鉴》卷二四三)。

对于这一切,杜牧就是愤慨而又痛心得。

她在《上知己文章启》中明白地说:

“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可见《阿房宫赋》得批判锋芒,不仅指向秦始皇与陈后主、隋炀帝等亡国之君,而主要就是指向当时得最高统治者。

3、知识点整理

通假字3

缦立远视缦,通“慢”,长久

古今异义3

1、可怜古:

可惜今:

值得怜悯

2、精英古:

收藏得金玉珍宝今:

卓越人物,泛指在一项或多项领域上得优秀人才与领导者。

一词多义3

一:

1、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2、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

3、黄鹤一去不复返(一旦。

4、而或长烟一空(全都。

5、用心一也(专一。

6、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一体。

7、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一座)

8、一肌一容(每一)

9、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兰亭集序》(一样)

爱:

1、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惜。

3、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

4、晋陶渊明独爱菊(喜欢。

取:

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夺取。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

3、今入关,财物无所取(拿。

4、留取丹心照汗青(着,助词。

族:

1、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族。

2、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类。

3、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家族。

焉:

1、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盘旋着,屈曲着,像蜂房水涡。

用于形容词后,相当于然:

……得样子。

2、或师焉,或不焉(有得句读向老师学习,有得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

助词。

3、且焉置土石(何况往哪里放置土石?

哪里。

疑问代词。

4、焉用亡郑以陪邻(怎么用灭亡郑国来增强邻国得力量呢?

怎么。

疑问副词。

5、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堆积土成为山,风雨在那里兴起了。

于之。

兼词。

6、于就是余有叹焉。

(《游褒禅山记》)(语气助词。

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

而:

1、骊山北构而西折(表顺承)

2、不敢言而敢怒(表转折,却)、、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表转折,却)、、

4、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教她们读书,帮助她们学习句读得。

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并且经常复习它,不也就是很高兴得事吗?

夫:

1、嗟夫!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唉,假使六国各自爱护她们得百姓,就有足够得力量来抗拒秦国。

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夫,语气助词。

大国,难以测量啊,害怕有埋伏啊。

予观夫巴陵胜状(我瞧那巴陵得美景。

词类活用3

六王毕,四海一(毕,完结,指为秦国所灭;一,数词作动词,统一)

骊山北构而西折(北、西,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骊山,从骊山,名作状)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云,名词作动词,出现了云;龙,名词作动词,出现了龙)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虹,名词作动词,出现了彩虹)

辞楼下殿(下,名作动,走下)

辇来于秦(辇,名词作状语,坐辇车)

朝歌夜弦(歌、弦,名词作动词,吟唱、弹奏。

朝、夜,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谁得而族灭(族,使、、、灭族,名作动,使动)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鼎、玉、金、珠,把鼎,把玉,把金子,把珍珠当作。

名词作动词。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廊腰缦回(腰名词作状语,像腰带一样)

蜂房水涡(蜂房、水涡,名词作状语,像蜂房,像水涡)

族秦者秦也(族,名词作动词,灭族)

蜀山兀(兀,形容词作动词,山高而秃,指山上得树木被砍伐光了)

日益骄固(日,名词作状语,天天地)

秦人不暇自哀(哀,为动用法,为……哀叹)

奈何取之尽锱铢(尽,使动用法,使……尽)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炬。

放火焦土,名词作动词,变成焦土)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极,副词作动词,极尽)

燕赵之收藏(收藏,动词作名词,指收藏得金玉珍宝等物)

文言句式3

1、判断句

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3)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4)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5)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2、被动句

1)输来其间

2)函谷举

3、倒装句

1)宾语前置

秦人不暇自哀

2)定语后置

(1)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2)钉头磷磷

(3)瓦缝参差

(4)管弦呕哑

3)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1)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2)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3)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4)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5)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6)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4、省略句

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2)摽掠其人

3)可怜焦土

4)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基础巩固3

综合强化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