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71810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66.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层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基层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基层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基层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基层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层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docx

《基层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层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docx

基层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年基层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编撰委员会

主任委员刘力生副主任委员王文姚崇华

委员马淑平

向全永孙刚孙宁玲

朱鼎良初少莉吴可贵杜雪平李南方张亮清唐新华袁洪顾东风

王淑玉王增武孙英贤朱曼路吴兆苏陈伟伟张廷杰周晓芳路方红雷正龙

秘书王馨何新叶指南推广及意见反馈联络人:

王文Email:

wangfw@

孔灵芝王家骥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联盟(中国)

二零零九年十二月

(按姓氏笔划顺序排列)

序言前言第一节、高血压的检出第二节、高血压的诊断与评估第三节、高血压的治疗第四节、高血压预防和教育第五节、高血压的管理第六节、高血压患者的双向转诊第七节、基层高血压防治工作考核及评估附件:

附件1高血压基本概念

附件2血压测量规范

附件3影响预后的因素

附件4我国常用口服抗高血压药物表附件5基层常用降压药的使用方法附件6特殊人群高血压处理

附件7高血压社区防治参考方案附件8不同人群健康教育内容参考表附件9高血压患者分级管理随访表附件10高血压分级管理汇总表附件11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流程图

2

目录

基层指南要点

1.高血压的检出

(1)血压测量规范化;

(2)建议正常成人每2年测量血压1次;

(3)利用各种机会性筛查测量血压,收缩压≥140和/或舒张压≥90mmHg,需进一步检查。

2.高血压的诊断与评估

(1)非同日三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和/或舒张压≥90mmHg,初步诊断为高血压;

(2)根据心血管疾病总体危险进行简化危险分层:

低危、中危、高危;

(3)按危险分层和患者实际情况决定治疗措施,对高危患者立即药物治疗。

3.高血压的治疗

(1)坚持长期非药物治疗,主要是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2)坚持长期规范化药物治疗,常用5大类降压药及固定复方制剂均可选用;

(3)高血压治疗的目标是血压达标;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死亡危险;(4)联合治疗是血压达标的关键,对血压≥160/100mmHg或高危患者可初始小剂量两种药联合治疗。

4.高血压的预防及教育

(1)通过危险因素的干预,减少高血压的发生;

(2)倡导“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

(3)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提高对高血压的认识,减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4)重点干预35岁以上的正常高值血压、超重/肥胖人群,以推迟或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5.高血压的管理和考核

(1)高血压患者根据危险分层实行分级管理;一、二、三级管理分别每3、2、1个月各常规随访一次;

(2)管理随访主要指标是血压,基本目标是血压达标;

(3)考核重点是提高高血压的管理率、治疗率及血压控制率。

3

序言

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达18.8%,比1991年增加31%。

按现有人口估算,全国高血压现患人数多达2亿。

随着我国人口基数的增加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高血压患者还会不断增多,并出现年轻化趋势,极大危害劳动力人口的健康。

高血压防治工作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心功能和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危险因素,积极控制高血压,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费用支出,对个人、家庭和国家都有极大的益处。

做好高血压人群防治工作,关键是提升人群高血压的“三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水平。

目前,我国居民高血压的“三率”还处于较低水平,对高血压防治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提高高血压“三率”的关键在基层,通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居民开展健康教育,指导健康生活方式,提供便民测量血压服务,对高危人群开展针对性干预,指导患者规范化治疗、定期随访咨询指导等,可有效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是防治高血压有效、经济、方便、可行的措施,也是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有效途径,是预防措施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具体体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

明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步增加服务内容。

鼓励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在中央规定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增加公共卫生服务内容。

《国务院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规定,从2009年开始,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群提供防治指导服务。

“医改”为全面推进我国高血压防治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和经费保障,一方面促使那些以前没有开展或没条件开展的地区,行动起来,普遍开展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群防治工作;另一方面对那些高血压、糖尿病防治工作已经较为深入的地区,提供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群防治将作为政府推动的工作,列入绩效考核的范围。

为落实“医改”精神,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做好高血压人群防治工作,切实提高高血压防治“三率”水平,我们组织高血压防治临床和疾病预防控制专家以及基层医务人人员,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基本原则和精神,结合基层的实际情况,本着实用、方便、有效、价廉、科学、规范的原则,编写了2009年基层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简称基层指南),为广大基层医务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在开展高血压人群防治工作中参考使用,并作为各地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开展对基层卫生人员培训的教材。

希望各地积极推广基层指南,有计划的地分期分批培训基层医生。

各级医疗机构积极参加对基层医生的培训和指导工作。

我国各地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高血压人群防治基础也不一样,医疗卫生资源及基层队伍高血压防治技能均存在差异。

各地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依据基层指南的精神和基本要求,探索切合实际的高血压防治管理模式和有效措施,开展以高血压防治为切入点的人群防治工作,有效遏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维护人民的身体健康。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二〇〇九年十二月

4

前言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是我国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控制高血压是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关键。

2009年国家发布新医改方案,将高血压管理纳入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内容。

但基层医生尤其是乡村医生的高血压的防治知识和技能不足;加之缺乏统一的培训教材,时常出现不规范的自编教材,造成理念和防治工作的混乱。

我国急需一部权威的科学的实用的简明的符合中国特点的高血压防治培训教材。

为了适应我国高血压防治的需求和新的情况,在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领导下,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原名:

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和中国高血压联盟组织专家编撰我国基层高血压防治的统一教材:

2009年基层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简称基层指南)。

近几年来,为促进高血压的社区防治工作,组织实施“全国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项目,编写《高血压社区防治手册》作为项目培训教材。

在甘肃、浙江、江苏、河北、广东、山东、北京、天津、江西、湖北、安徽、山西、青海、内蒙古、福建等省市自治区的20个地区约2000家社区(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培训30000名基层医生,管理高血压患者30万人,纳入规范管理满1年以上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治疗控制率达60%-70%。

该项目基本上达到使社区医生技能提升、患者健康受益、当地政府满意的效果。

2009年3月,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和高血压联盟组织有关国内高血压专家、社区防治专家、管理专家和部分社区医生代表参加的基层指南编写讨论会。

在总结“全国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前段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高血压防治的现状和国情,提出编写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简明易懂的基层指南。

编委会委托王文、陈伟伟、王增武等教授分工撰稿,随后又组织专家进行了反复讨论和认真修订。

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刘力生教授自始至终主持和参加了修订工作。

2009年9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定稿。

全文包括高血压的检出、诊断、评估、治疗、预防、管理、社区高血压防治的考核与评估等内容;还包括了高血压基本概念、血压测量规范、常用降压药等11个附件,供大家参考。

我国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处于较低水平,防治任务十分艰巨。

高血压防治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三率”水平。

利用各种机会测量血压,将高血压患者检测出来是防治工作的基础,本指南强调了检出的重要性。

鉴于基层的实际条件,本指南将过去危险分层的高危和很高危合并为高危,危险分层将以往的四层简化为低危、中危、高危三层,便于基层实施;强调高血压进行非药物和药物治疗的重要性,指出大多患者需要长期治疗,明确降压治疗要长期达标,血压达标有利于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管理级别根据危险分层进行三级管理。

对诊断检查项目和危险评估项目实行“基本”要求和“常规”要求。

基本要求是指最低的要求,常规要求是指标准要求。

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基层社区设施条件及基层医生水平也不一致,各地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探索或采用切合实际的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模式和有效措施。

基层指南的落实很重要,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学术团体、媒体和各级医疗机构及企业共同担负起对基层医生的培训任务;发挥中高级职称医师对基层高血压防治的指导作用。

本指南对基层(包括城镇社区和乡村)高血压的防治管理起指导作用。

基层指南力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着重实用性,可操作性,试图做到一看即懂,懂了就会做。

适用于全国各地广大基层医生和卫生人员。

但由于时间仓促和编写人员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大家批评指正,提出意见或建议,我们将不断改进和完善。

基层指南编撰委员会二零零九年十二月

5

高血压是导致心脏病、脑血管病、肾脏病发生和死亡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全球人类最常见的慢性病。

我国居民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增长,估计现患高血压2亿人。

每10个成人中就有2人是高血压。

心脑血管病死亡居我国居民死亡原因首位,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

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和死亡一半以上与高血压有关,控制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关键。

高血压是可以控制的,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治疗。

降压治疗的好处得到公认,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明显减少脑卒中风险及心脏病风险。

当前,我国高血压防治的首要任务是提高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超重/肥胖或腹型肥胖,高盐饮食,长期过量饮酒,长期精神过度紧张是高血压发病的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的防治是一项社会工程,需要政府主导、部门协调、专家培训指导、媒体宣传教育、企业支持参与、社区具体实施。

大部分的高血压患者就诊于城镇社区和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基层是防治高血压的主战场,基层医生是高血压防治的主力军。

因此,基层高血压的检出、诊断评估、治疗和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主要面向基层(城镇社区和乡村)医生,也适用于部分医院内科、老年科、其它专业的医务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卫生管理者、医学教育者及其它卫生人员。

本指南作为基层医生培训教材和基层高血压防治的指导参考(高血压基本概念见附件1)。

第一节、高血压的检出

高血压通常无自觉症状,俗称“无声杀手”。

建议正常成年人至少每2年测量1次血压;利用各种机会将高血压检测出来。

一.血压测量1.血压测量的重要性

血压值是高血压诊断和疗效评估及考核的主要指标,因此测量的血压值应当准确。

血压测量规范详见附件2。

2.血压测量要点

(1)应使用合格的水银柱血压计或符合国际标准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

(2)规范血压测量操作程序,如实记录血压数值;

(3)测压前被测者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被测者取坐位,测压时安静、不讲话、肢体放松;(4)袖带大小合适,紧缚上臂,袖带与心脏处同一水平;(5)听诊以柯氏音第一音为收缩压,以柯氏音第五音(消失音)为舒张压;(6)两次血压测量间隔时间1-2分钟;(7)使用水银柱血压计测量,则血压读数取偶数,读数精确到2mmHg,避免尾数“0”偏好;使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测量时,以显示的血压读数为准。

(8)提倡高血压患者在家庭自测血压,如血压达标且稳定,一般每周自测血压1次;血压未达标或不稳定,则增加自测血压次数。

二.有计划地测量成人血压

有计划地测量辖区全部成年人的血压,建议正常成人至少每2年测量血压1次。

三.机会性筛查

(1)在日常诊疗过程中检测发现血压异常升高者;

(2)利用各种公共活动场所,如老年活动站、单位医务室、居委会、血压测量站等测量血压;(3)通过各类从业人员体检、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进行基线调查等机会筛查血压;

(4)利用各种公共场所按放半自动或自动电子血压计,方便公众自测血压。

6

四.重点人群筛查

(1)在各级医疗机构门诊对35岁以上的首诊患者应测量血压;

(2)高血压易患人群(如血压130-139/85-89mmHg、肥胖等)筛查,建议每半年测量血压1次。

五初次发现血压增高的评估

对首次发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者应进行评估处理,如收缩压≥180mmHg和/

或舒张压≥110mmHg者,立即考虑药物治疗并建议加强随访监测血压,应在2周内多次测量血压;如怀疑高血压急症,立即转上级医院。

如收缩压140-179mmHg和/或舒张压90-109mmHg者,建议随访观察,至少4周内隔周测量血压2次。

第二节、高血压的诊断与评估

一.高血压的定义

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三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低于140/90mmHg,也应诊断为高血压。

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的为收缩期和舒张期(双期)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而舒张压<90mmHg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而舒张压≥90mmHg的为单纯舒张期高血压。

二、血压水平分级18岁以上成人的血压按不同水平定义和分级见表1。

正常血压正常高值高血压

表1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级收缩压(mmHg)/

<120和120~139和/或≥140和/或140~159和/或160~179和/或≥180和/或

≥140和

舒张压(mmHg)<80

80~89≥9090~99100~109≥110<90

1级高血压(轻度)2级高血压(中度)3级高血压(重度)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注:

(1)、若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则以较高的级别为准;

(2)、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可按照收缩压水平分为1、2、3级。

三、按患者的心血管绝对危险水平分层

1影响预后的因素影响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因素包括:

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以及并存临床疾患。

对初诊患者通过全面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各项辅助检查,找出影响预后的因素。

影响预后的因素可参考附件3。

各地在评估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其分为“基本”

要求和“常规”要求两个档次(见表2)。

7

表2

询问病史和简单体检:

测量血压,分为1、2、3级

肥胖:

体重指数≥28Kg/m2或腰围男≥90cm,女≥85cm年龄>55岁

正在吸烟

已知血脂异常

缺乏体力活动

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一级亲属,50岁以前发病)脑血管病(脑卒中、短暂脑缺血发作)病史心脏病(冠心病:

心绞痛、心梗、冠脉重建,心衰)病史周围血管病

肾脏病

糖尿病

实验室检查:

空腹血糖≥7.0mmol/L

心电图(左室肥厚)空腹血脂:

TC≥5.7mmol/L,LDL-L≥3.6mmol/L;HDL-C<1.0mmol/L;TG≥1.7mmol/血肌酐:

男≥115umol/L(≥1.3mg/dL);女≥107umol/L(≥1.2mg/dL)尿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30-300mg/24h,或白蛋白/肌酐比:

男≥22mg/g,女≥31mg/g眼底(视乳头水肿、眼底出血)

X线胸片(左室扩大)

超声(颈动脉内膜增厚或斑块,心脏左室肥厚)

动脉僵硬度(PWV>12m/s)其它必要检查

高血压患者危险分层的检查评估指标

基本要求常规要求++++++++

++

++

++

++

++

++++++

-+-+-+-+-+-+-+-+-+-+-+

注明:

按“基本要求”检查评估的项目较少,可能低估了患者心血管病发生的危险;有条件的地区应按常规要求完成全部项目的检查评估。

TC:

血总胆固醇;L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

甘油三酯;-:

选择性检查的项目;+:

要求完成的检查项目;基本要求是指在基层卫生服务站和乡村卫生站完成的最简单的检

查;常规要求是指在完成基本要求检查基础上应当全面完成的检查。

2、根据心血管总体危险量化估计预后根据患者血压水平、现存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伴发临床疾患进行危险分层。

将患者分为低危、

中危、高危三层(表3,表4)。

低危、中危、高危分层的主要内容如下:

低危:

1级高血压,且无其它危险因素;

中危:

2级高血压;1级高血压并伴1-2个危险因素;

高危:

3级高血压;高血压1或2级伴≥3个危险因素;高血压(任何级别)伴任何一项靶器官损害(左室肥厚、颈动脉内膜增厚、肾功能受损);高血压(任何级别)并存任何一项临床疾患(心脏病、脑血管病、肾病、周围血管病、糖尿病等)。

8

表3-1简化危险分层表

分层

低危

中危

高危

分层项目

(1)高血压1级且无其它危险因素

(1)高血压2级或

(2)高血压1级

伴危险因素1-2个

(1)高血压3级或

(2)高血压1或2级

伴危险因素≥3个或(3)靶器官损害或(4)临床疾患

表3-2简化危险分层项目内容:

项目

高血压分级

危险因素

靶器官损害

临床疾患

分层项目的内容

1级:

140-159/90-99

2级:

160-179/100-1093级:

180/110

·年龄≥55岁

·吸烟

·血脂异常·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肥胖

·缺乏体力活动

·左室肥厚·颈动脉内膜增厚,斑块·肾功能受损

·脑血管病·心脏病

·肾脏病·周围血管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

表4根据心血管总体危险量化估计预后危险度分层表血压(mmHg)

其它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和疾病史

I:

无其它危险因素II:

1~2个危险因素III:

≥3个危险因素、

靶器官损害并存的临床疾患

1级高血压SBP140~159或DBP90~99低危中危

高危

2级高血压SBP160~179或BP100~109中危中危

高危

3级高血压SBP≥180或DBP≥110高危高危

高危

注:

SBP为收缩压,DBP为舒张压;本基层指南将《中国高血压指南》(2005年修订版)的高危和很高危分层合并为高危。

注:

危险因素指:

高血压,年龄≥55岁,吸烟,血脂异常,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肥胖,缺乏体力活动;

靶器官损害指:

(1)左室肥厚,

(2)颈动脉内膜增厚或斑块,(3)肾功能受损

临床疾患指:

(1)脑血管病,

(2)心脏病,(3)肾脏病,(4)周围血管病,(5)视网膜病变,(6)糖尿病

四、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1、常见继发性高血压有:

肾脏病、肾动脉狭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皮质醇增多症、大动脉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药物引起的高血压等。

2、以下几种情况应警惕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应及时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诊:

(1)发病年龄小于30岁;

(2)重度高血压(高血压3级以上);(3)血压升高伴肢体肌无力或麻痹,常呈周期性发作,或伴自发性低血钾;(4)夜尿增多,血尿、泡沫尿或有肾脏疾病史;(5)阵发性高血压,发作时伴头痛、心悸、皮肤苍白及多汗等;(6)下肢血压明显低于上肢,双侧上肢血压相差20mmHg以上、股动脉等搏动减弱或不能触及;

9

(7)夜间睡眠时打鼾并出现呼吸暂停;(8)长期口服避孕药者;(9)降压效果差,不易控制。

五、高血压初诊患者诊断与评估程序1初诊高血压的检查评估项目:

(1)病史采集

1病史:

了解高血压发病时间(年龄),血压最高水平和一般水平,伴随症状,降压药使用情况及治疗反应;尤其注意有无继发性高血压症状;

2个人史:

了解个人生活方式,包括饮食习惯(油脂、盐摄入)和嗜好(酒精摄入量,吸烟情况),体力活动量,体重变化;女性已婚患者,注意询问月经及避孕药使用情况;

3既往史:

了解有无冠心病、心力衰竭、脑血管病、外周血管病、糖尿病、痛风、血脂异常、支气管痉挛、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肾脏疾病等病史;

4家族史:

询问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家族史及其发病年龄;

5社会心理因素:

了解家庭、工作、个人心理及文化程度。

(2)体格检查

1记录年龄、性别;

2测量血压:

多次规范测量非同日血压;老年人测坐位、立位血压;3测量身高、体重,腰围;

4其它必要的体检:

如心率、心律、大动脉搏动及大血管杂音等;

(3)实验室检查A:

基本要求:

1尿常规(尿蛋白、尿糖、比重)2血钾

3血红蛋白

B:

常规要求(在完成基本要求检查基础上):

1血肌酐

2空腹血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3血尿酸

4空腹血糖

5心电图

6眼底

7超声心动图

C:

必要时检查:

必要时可检查颈动脉超声、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胸片、动脉僵硬度等。

(4)靶器官损害症状和体征

1心脏:

心悸、胸痛、心脏杂音、下肢水肿;

2脑和眼:

头晕、眩晕、视力下降、感觉和运动异常;

3肾脏:

多尿、血尿、泡沫尿、腹部有无肿块,腰部及腹部血管性杂音;

4周围血管:

间歇性跛行,四肢血压,脉搏,血管杂音,足背动脉搏动减弱。

2、高血压的诊断及临床评估内容:

根据高血压患者的病史、家族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情况作出诊断性评估,便于高血压

的鉴别诊断、心血管病发生危险度的量化评估,指导确定诊治措施及判断预后。

10

(1)高血压的诊断:

初次发现高血压,尚不能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可诊断为“高血压(原因待查)”。

基本上已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可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或高血压病;

(2)高血压分级:

按血压增高水平分为1、2、3级;(3)高血压危险度分层:

按危险程度简化分为三层:

低危、中危、高危。

3、高血压评估的书写格式:

写明诊断及血压级别,对危险分层是否表述不做规定。

范例:

某患,男性,55岁,吸烟。

2月前发

现血压增高为146/92mmHg,1月前测量为156/98mmHg,此次就诊血压为152/96mmHg。

诊断为高血压1级(1级高血压并伴2个危险因素,危险分层为中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