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统计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71393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商管理统计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工商管理统计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工商管理统计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工商管理统计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工商管理统计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商管理统计教学大纲.docx

《工商管理统计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商管理统计教学大纲.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商管理统计教学大纲.docx

工商管理统计教学大纲

《工商管理统计》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工商管理统计》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会计学专业(会计与统计核算方向)的限选课程,经济学专业的选修课。

  统计是管理的基础性工作,管理是统计应用的重要领域。

作为一门交叉的应用性学科,本课程结合众多的实际案例,系统地讲述了各种常用的统计方法在工商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员在掌握统计学与管理学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统计分析的能力,在今后具体的工作情境中能自觉地获取和利用统计信息,科学地管理各项工商事务。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

  从课程性质出发,在学习本课程之前,要求学员掌握管理学和统计学的基本原理。

《管理学基础》、《统计学原理》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为本课程的前导课程。

  三、课程教学的要求

  1、全面了解课程内容,对本课程的结构体系要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2、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统计学在工商管理中应用的最新动态。

  3、把提高学员利用统计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本课程的教学目标,着重于运用。

要重视案例教学,强调多思考,多动手。

  4、要采取各种灵活、生动、有效的教学方法,启发和引导学员通过自学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将枯燥晦涩的统计理论和方法讲活。

根据课程和学员的特点,所有的统计方法不要求进行数学推导,部分难度较大的内容可根据本大纲的规定和学员的具体情况进行取舍。

  5、要及时了解学员的学习状况,根据学员在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面授、函授等方式进行答疑,并可适当地组织学员进行专题讨论。

第二部分多媒体教材一体化总体设计方案

  一、课程结构与学时分配

  本课程设10个教学单元。

其中,第10单元不做教学要求。

  本课程共4学分,72学时。

其中,面授辅导22学时,电视辅导15学时,作业9学时,自学26学时。

建议性的学时分配如下:

教学单元

面授

电视

作业

1、统计能为你做些什么

1

 

1

2、用图表展示你的数据

1

 

1

3、概括数据的基本特征

2

 

1

4、推断未知的总体特征

3

 

1

5、检验你所提出的假设

3

 

1

6、几个总体间有差异吗?

3

 

1

7、怎样分析变量间的关系?

3

 

1

8、从数据中找出趋势

3

 

1

9、如何用统计方法控制产品质量

3

 

1

合计

22

15

9

  二、教学媒体

  1、文字资料

  

(1)本课程的主教材是《工商管理统计》(贾俊平主编,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

该教材体现了本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是学员学习、教师辅导和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

  

(2)本课程的辅导教材是《工商管理统计学习指导》(贾俊平、谭英平编著,国家统计局培训学院组编)。

该学习指导的章节结构与主教材相对应。

每章均包括本章的内容提要、学习要求、案例分析及其解答。

该学习指导既是主教材的导读,又是本课程的练习手册。

  2、视频教材

  3、网上教学资源

  本课程将利用中国统计教育培训网开展网上教学活动,将不定期地在“免费资源”中提供各种补充性的辅导资料、作业等。

  三、教学环节

  1、自学

  自学是本课程教学的基本环节。

要督促学员按照本大纲的要求及时完成自学任务。

本课程偏重于数学,难度较大,要靠平时的学习来积累知识。

考前突击难于奏效。

  2、电视辅导

  3、面授辅导

  面授辅导以重点难点答疑、作业讲评、专题讲座为主。

各地要聘请教学经验丰富者担任本课程的辅导教师。

  4、作业

  根据本课程的性质和以往的教学经验,做好作业对提高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本课程的作业共分3次,在贵州电大该课程网页中公布。

  5、考核

  考核是最终检验学习效果的手段。

本课程以本大纲所规定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作为考核内容,由贵州电大统一命题、统一评分标准、统一考试时间,题型包括选择、判断正误、简述、计算与案例分析等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1单元统计能为你做些什么?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重点:

1、统计与统计学

       2、数据类型、数据来源与数据质量

       3、基本概念

  1.1统计与工商管理

  1.1.1统计、统计学、统计规律

  统计的含义。

  统计学的定义。

统计研究的过程。

数据分析的方法。

  统计规律。

(略)

  1.1.2统计能为你做什么?

(略)

  统计的基本作用。

  统计的局限性。

  统计应用上的两个极端。

  1.1.3统计在工商管理中的应用(略)

  企业发展战略;产品质量管理;市场研究;财务分析;经济预测;人力资源管理。

  1.2寻找你所需要的数据

  1.2.1正确认识统计数据

  三种统计数据:

分类的数据;顺序的数据;数值型数据。

  1.2.2寻找你所需要的统计数据

  统计数据的间接来源。

(略)

  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

取得社会经济数据的主要方式和方法。

  1.2.3统计数据的质量

  统计数据的误差及其来源。

  统计数据的质量要求。

  1.3回顾几个基本概念

  1.3.1总体和样本

  总体。

有限总体与无限总体。

  样本。

  1.3.2参数和统计量

  参数。

  

  统计量。

  1.3.3变量

  变量及其类型。

  第2单元用图表展示你的数据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重点:

1、频数分布(手工或Excel);

       2、手工绘制茎叶图;

       3、数据分组(手工或EXCEL);

       4、根据分组数据绘制直方图(仅用Excel)。

  注意:

箱线图的绘制放在第3章中位数部分。

  2.1找出你想要的数据

  2.1.1数据的排序(略)

  2.1.2数据的筛选(略)

  2.2把数据变成图形

  2.2.1用图形展示文字型数据

  频数与频数分布

  图形的选择(略)

  2.2.2用图形展示数值型数据

  茎叶图

  箱线图

  数据分组的基本步骤。

直方图与条形图的区别。

  2.3把数据放在表里(略)

  第3单元概括数据的基本特征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重点:

1、众数的概念,根据分组数据计算众数;

       2、中位数的概念,根据分组数据计算中位数;

       3、平均数的概念,根据分组数据计算平均数;

       4、极差、平均差、标准差的概念,根据分组资料计算平均差和标准差;

       5、离散系数的概念及其计算。

       6、偏态系数与峰态系数的意义。

  3.1用一个值概括一组数据

  3.1.1大多数人的销售额是多少?

  众数的定义。

未分组数据的众数。

组距分组数据的众数。

  3.1.2中间的销售额是多少?

  中位数的定义。

未分组数据的中位数。

组距分组数据的中位数。

  四分位数的定义及其计算。

  3.1.3平均的销售额是多少?

  均值的定义。

未分组资料的均值。

根据组距分组数据计算均值。

  3.1.4用那个值作为销售额的代表值?

  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特点。

  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应用场合。

  3.2找出数据彼此之间的差别

  3.2.1最多的与最少的相差多少?

  极差的定义。

极差的局限性。

  3.2.2每个人的销售额与平均数相比差多少?

  平均差的定义。

未分组数据的平均差。

组距分组数据的平均差。

  方差与标准差的定义。

未分组资料的方差与标准差。

组距分组数据的方差和标准差。

  标准化值。

  3.2.3比较几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离散系数及其计算。

  3.3测度数据分布的形状

  3.3.1多数人的销售额比平均数高还是低?

  偏态的定义。

左偏分布与右偏分布。

  偏态系数的统计意义。

未分组数据的偏态系数。

组距分组数据的偏态系数。

  3.3.2多数人的销售额集中在某个值的附近吗?

  峰态的定义。

尖峰分布与平峰分布。

  峰态系数的统计意义。

未分组数据的峰态系数。

组距分组数据的峰态系数。

  第4单元推断未知的总体特征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重点:

1、利用给定的抽样框,采取简单随机抽样和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

       2、样本均值、样本比例和样本方差的抽样分布;

       3、估计量的评价标准;

       4、总体均值、比例和方差的区间估计;

       5、样本容量的确定

  4.1怎样抽出一个样本

  4.1.1用简单随机抽样抽出一个样本

  简单随机抽样。

重复抽样与不重复抽样。

  4.1.2用系统抽样抽出一个样本

  系统抽样。

  4.2样本统计量是如何分布的?

  4.2.1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

  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

样本均值抽样分布的形状。

样本均值抽样分布的数学期望和方差。

  4.2.2样本比例的抽样分布

  样本比例的抽样分布。

样本比例抽样分布的形状。

样本比例抽样分布的数学期望和方差。

  4.2.3样本方差的抽样分布

  样本方差的抽样分布。

  4.3用一个值估计总体参数

  4.3.1用样本估计量直接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

  点估计的定义。

估计量与估计值。

  4.3.2用什么样的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

  估计量的评价标准:

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

  4.4构造平均重量的置信区间

  4.4.1怎样构造一个区间

  置信区间的统计意义。

显著性水平。

置信水平。

  4.4.2构造一个什么样的区间

  用正态分布构造置信区间:

总体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已知时的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总体不是正态分布,但为大样本且方差已知时的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总体不是正态分布,但为大样本且方差未知时的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

  用t分布构造置信区间:

总体服从正态分布,但为小样本且方差未知时的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

  4.5构造产品合格率的置信区间

  重复抽样条件下总体比例的置信区间。

不重复抽样条件下总体比例的置信区间。

  4.6构造总体方差的置信区间

  总体方差的置信区间

  4.7抽取多大的样本更合理?

  4.7.1估计平均重量时所需的样本容量

  重复抽样条件下确定样本容量的公式。

样本容量与置信概率、总体方差的关系。

  不重复抽样条件下确定样本容量的公式。

  4.7.2估计合格品率时所需的样本容量

  重复抽样条件下确定样本容量的公式。

  不重复抽样条件下确定样本容量的公式。

  第5单元检验你所提出的假设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重点:

1、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步骤;

       2、关于总体均值、比例、方差的假设检验;

       3、成对数据、均值差、比例差的检验;

       4、方差的齐次性检验。

  5.1检验汽车油耗是否发生显著变化

  5.1.1依据什么做出判断?

  小概率事件与大概率事件。

  5.1.2怎样提出问题?

  零假设与备择假设。

双侧检验与单侧检验。

  5.1.3怎样做出判断?

  检验统计量值与检验的临界值。

  5.1.4做出判断可能会犯什么错误?

  假设检验可能犯的两类错误:

弃真错误与取伪错误。

控制所犯错误的概率。

两类错误概率的关系。

  5.1.5利用P值进行检验

  P值的含义与计算。

利用P值进行检验的准则。

  5.2对单个总体参数值做检验

  5.2.1小样本量用t检验

  5.2.2大样本量用Z检验

  5.2.3如何检验波动性?

  5.2.4检验你所关心的比例

  5.3比较两个总体参数的差异

  5.3.1成对数据的检验方法

  5.3.2大样本时检验总体均值的差异

  5.3.3检验两个比例之间的差异

  5.3.4检验两个正态总体的方差是否相等

  5.3.5小样本时检验正态总体均值的差异

  第6单元几个总体间有差异吗?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重点:

1、方差分析的基本概念与基本思想;

       2、方差分析的基本步骤;

       3、最小显著差异方法。

  6.1怎样提出问题?

  6.1.1我们要检验什么?

  方差分析的概念。

方差分析中的因素和水平。

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

组内方差与组间方差。

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

  6.1.2检验中包含哪些假定?

  方差分析中的三个基本假定。

方差分析的实质。

  6.2不同行业的服务质量相同吗?

  6.2.1数据结构

  因素的表示。

水平的表示。

观察值的表示。

  6.2.2分析步骤

  提出假设。

构造检验的统计量:

计算因素各水平(总体)的均值;计算全部观察值的总均值;计算总离差平方和、误差项离差平方和、水平项离差平方和;计算均方及F统计量。

统计决策。

方差分析表。

  *利用Excel进行方差分析。

  6.2.3究竟哪些行业之间有差异?

  多重比较方法的概念。

最小显著差异方法的具体步骤。

  第7单元怎样分析变量间的关系?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重点:

1、相关系数及其显著性检验;

       2、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

       3、回归效果的度量;

       4、线性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5、根据线性回归方程进行预测。

  7.1测度变量间的关系

  7.1.1变量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

  7.1.2用图形显示变量间的关系

  散点图及其画法。

  7.1.3度量变量间的关系强度

  相关系数的概念。

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

相关系数值的范围及其含义。

相关程度的经验划分。

  7.1.4总体中也存在这样的关系吗?

  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的意义和步骤。

  7.2建立两个变量间的数学关系式

  7.2.1建立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式

  自变量与因变量。

回归模型及其含义。

关于回归模型误差项的假定。

简单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

截距与斜率的含义。

估计的回归方程。

根据最小二乘法计算回归系数的公式。

  *利用Excel求回归方程。

  7.2.2回归效果的度量

  总变差平方和及其分解。

三个平方和的关系。

判定系数。

估计标准误差。

  7.2.2检验数学关系的可信程度

  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及其内容。

线性关系检验的步骤。

回归系数检验的步骤。

  7.2.3用自变量来估计因变量

  点估计。

因变量的置信区间估计。

因变量的预测区间估计。

  第8单元从数据中找出趋势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重点:

1、描述分析:

增长量与增长率

       2、趋势分析:

移动平均与线性趋势方程

       3、季节性分析:

按季平均法与季节性调整

       4、周期分析:

基本步骤

  8.1描述性分析

  8.1.1增长量分析

  逐期增长量。

累计增长量。

平均增长量。

  8.1.2增长率分析

  环比增长率。

定基增长率。

平均增长率。

增长1%的绝对数量。

  8.2趋势分析

  8.2.1移动平均趋势

  移动平均法的概念。

移动平均法的计算。

  8.2.2线性趋势方程及其预测

  线性趋势方程。

预测区间的计算。

  8.3季节性分析

  8.3.1计算季节指数

  季节模型的概念。

按季平均法的基本思想与计算步骤。

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的计算步骤。

  8.3.2季节性调整

  消除季节性因素的方法。

季节调整后的序列拟合趋势直线以及预测值。

  8.4周期分析

  周期变动的特点。

分析循环波动的基本方法及其基本步骤。

  第9单元如何用统计方法控制产品质量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重点:

1、质量管理与全面质量管理

       2、过程能力指数

       3、均值-标准差控制图

       4、通用控制图9.1质量管理的内容与解决的问题

  9.1.1质量管理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

  质量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

各阶段的特点或不足。

  9.1.2全面质量管理的特色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色。

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程序及其特点。

  9.2过程能力指数与6σ

  9.2.1认识质量的波动性

  质量波动的因素。

控制状态与失控状态。

异常原因。

  9.2.2用过程能力指数衡量波动性

  望大质量特性及其过程能力指数。

望小质量特性及其过程能力指数。

望目质量特性及其过程指数。

  9.2.3为什么要达到6σ质量水平

  根据过程能力指数值划分过程能力。

过程能力指数与不合格品率的关系。

  9.2.4对过程能力指数作修正

  修正的过程能力指数。

修正的过程能力指数与单侧过程能力指数的关系。

存在系统偏差时的不合格品率。

  9.2.5公司目前的质量状况

  过程能力指数计算举例。

  9.3用常规控制图控制生产的稳定性

  9.3.1什么是控制图?

  绘制质量控制图的基本方法。

控制图的分类。

各种控制图的适用场合。

  9.3.2制作均值-标准差控制图

  制作均值-标准差控制图的步骤。

  9.3.3如何判断控制图是否异常?

  诊断生产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的标准。

控制图的区域划分。

  9.3.4过程能力是否达到了要求?

  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

  9.4使用通用控制图

  9.4.1通用控制图的优点

  两种通用控制图及其应用。

通用控制图的优点。

  9.4.2制作不合格品数通用控制图

  制作不合格品数通用控制图的步骤。

  9.4.3制作不合格数通用控制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