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单元总复习滚动检测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96921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0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单元总复习滚动检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三历史单元总复习滚动检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三历史单元总复习滚动检测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三历史单元总复习滚动检测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三历史单元总复习滚动检测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单元总复习滚动检测题.docx

《高三历史单元总复习滚动检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单元总复习滚动检测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历史单元总复习滚动检测题.docx

高三历史单元总复习滚动检测题

滚动检测试题

(时间:

6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2018长春二模)《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农业生产时说:

“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茹有畦,瓜瓠果疏殖于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

它所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是(  )

A.精耕细作      B.自给自足

C.农林牧业相互补充D.农业生产结构完备

解析:

据题干材料“种谷必杂五种”“还庐树桑”以及自己种植瓜果蔬菜、自己养殖鸡豚狗彘,体现了当时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特征。

答案:

B

2.(2018湖南五市十校联考)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其从北意大利发展到荷兰,最后到达英国和美国。

其中,从荷兰发展到英国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进行殖民扩张,成为“日不落帝国”

B.英国拓展市场,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C.英国改革议会,完善了民主政治

D.英国进行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世界金融市场的认识。

17世纪荷兰掌握了世界金融市场,建立了垄断性的贸易公司;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逐渐成为“世界工厂”,进而掌握了世界金融霸权,所以选择D项。

材料强调世界金融市场的变化,与殖民扩张、议会改革不属于同一层面,排除A、C两项;英国加快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原因为工业革命,排除B项。

答案:

D

3.(2018郑州预测)关于近代中国某一运动,有人如此评价,“结果和它的期望恰恰相反。

它不自觉地把机捩拧拨了一下,当机捩一旦转动,就逐渐地向着毁灭旧制度的爆炸点走去,再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迫使它停止下来。

”该运动应该是(  )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解析: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自强”,其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封建制度。

但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经济、教育、国防等的近代化进程,客观上加速了清朝封建制度的崩溃。

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4.(2018开封二模)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千克砂糖,到1952年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千克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0%,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

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  )

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

B.农业集体化发展迅速,产品过剩,价格下滑

C.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

D.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

解析:

1928年到1952年,苏联建立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一体制下,国家为给工业化积累资金,压低农产品价格,提高工业品价格,严重压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材料中现象正是这一政策的体现,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5.(2018杭州二模)人口的变化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策、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

下图是1950~1985年中国城镇人口变化趋势图。

其中影响图中C点到D点城镇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贯彻

B.“文化大革命”大动乱的影响

C.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影响

D.改革开放的影响

解析:

图中C点到D点时间是1960~1965年,A符合这一时间段;B、C是1966~1976年的,D是1978年后的。

答案:

A

6.(2018广安二模)中国对联、西方谚语中,有不少是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为背景,反映了当时历史风貌,为研究历史提供了非常珍贵有价值的资料。

下表中对联、谚语的内容与反映的史实对应正确的有(  )

谚语或对联

反映的相关史实

西方谚语:

“宁要三个魔鬼打架,不要一个天使掌权”

孟德斯鸠分权制衡思想

罗马谚语:

“举证之所在,胜败之所在”

《十二铜表法》灵活实用,重视调解民事纠纷

“灌输益部成尧甸;疏凿岷源绍禹功”

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

“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剩”横批:

“已经过去”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A.1个B.2个

C.3个D.4个

解析:

《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也是一部公民法。

罗马谚语“举证之所在,胜败之所在”反映了万民法的特点,不是《十二铜表法》的特点,此条的对应关系错误,可排除。

另外三条对应正确。

故选C。

答案:

C

7.二战后期,面对国际货币关系领域的自由放任与国际经济的发展要求,《经济学家》杂志指出:

“迫切需要货币方面的国际协议。

”此后建立了(  )

A.雅尔塔体系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欧洲共同体D.布雷顿森林体系

解析:

本题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

A项奠定了二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B项是军事政治集团,至今仍存在,C项是著名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此三项都与题干中“国际货币关系领域”不符,据“货币方面的国际协议”可知,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8.(2018东北三省联考)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

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荷兰金融”,最后到达“英国金融”和“美国金融”。

其中,从“英国金融”发展到“美国金融”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二战后,英国实力大为削弱

B.美国控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二战后,美国实力大为增强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解析:

从“英国金融”发展到“美国金融”,是指二战后确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该体系之所以确立美元的中心地位,最主要的原因即根本原因是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C项符合题意,D项是直接原因。

答案:

C

9.(2018淮北一模)有学者说美国的财政中心从华尔街移到了华盛顿。

后来,世界金融中心也从伦敦转移到了纽约。

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关贸总协定的签订

C.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D.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 关贸总协定的签订

解析:

本题考查“主要依据”这个专业概念,它并不是指所有的原因。

“从华尔街到华盛顿”反映的是罗斯福新政中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从伦敦到纽约”反映的是美国战后经济实力的增强。

答案:

A

10.(2018洛阳模拟)1965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曾说:

“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

她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

”材料反映了(  )

A.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趋向崩溃

B.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的困境

C.美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支配地位

D.世界货币体系内部的欧美矛盾

解析:

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A项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20世纪60年代西欧经济普遍恢复,故B项表述错误;C项表述与材料内容不符。

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美国利用美元特权掠夺其他国家,故D项正确。

答案:

D

11.(2018乌鲁木齐一模)舒建中的《美国与1947年日内瓦会议》说,1947年关贸总协定机制的规则体系主要体现了美国的政策目标,“日内瓦(关贸总协定)的多边关税减让成果则体现了美国实质性的优势”。

这一评价的着眼点是

(  )

A.美国经济实力强大,是最大的贸易进出口国

B.自由贸易有利于美国推广自由、民主的价值观

C.关税壁垒的消除推动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

D.关贸总协定使世界经济朝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解析:

二战后美国实力强大,欧洲实力大大削弱。

美国凭借强大实力积极筹建受美国控制的国际经济秩序。

多边关税减让和自由贸易有利于美国凭借其强大经济实力拓展世界市场,故A项正确;B、C、D三项材料没有体现。

答案:

A

12.每年春夏之交,位于德国边陲的亚琛举世瞩目。

因为此时,这座古老的帝王之都要向那些为欧洲作出特殊贡献的人颁发“卡尔奖”。

2002年“卡尔奖”第一次颁发给了一个“理念”,这个“理念”就是欧元。

这主要是因为(  )

A.欧元代表了欧洲一体化的思维,有力地推动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B.欧元已完全成为广泛流通的世界货币

C.欧元的使用说明欧洲在政治上已经成为一个国家

D.欧元的使用使德国的地位得到加强

解析:

欧元的发行使欧洲一体化成为由欧洲公众参与推动的自下而上的进程,加强了民众的认同感,有力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故选A。

答案:

A

13.1963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说:

“她(法国)不再需要任何人,相反,别人开始有求于她了……法国与美国关系的模式怎能不改变?

”上述言论反映了

(  )

A.法国与美国关系走向彻底破裂

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导致法美关系调整

C.法国主张改变由美国占支配地位的合作关系

D.欧洲共同体的建立促使美国重视法国地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

A项叙述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注意时间“1963年”,此时布雷顿森林体系尚未瓦解,B项错误;欧共体成立于1967年,故D项错误;据材料中“她(法国)不再需要任何人”“法国与美国关系的模式怎能不改变?

”可知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14.(2018汕尾测试)有学者指出:

各国在经济一体化的初始阶段都能够享受到极大的增长效应,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就取决于各组织进一步深化发展的速度和深度。

下列最能顺应这一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应是(  )

A.欧洲联盟B.上海合作组织

C.亚太经合组织D.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

从材料“取决于各组织进一步深化发展的速度和深度”,欧盟是当今世界合作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由此可知选择A项;B、D两项不是区域经济组织;C项非常松散,故排除。

答案:

A

15.(2018广州一模)2002年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峰会提出了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设想。

其后,经过十年的筹划和准备,2018年5月13日召开的第五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三国领导人同意年内启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

2018年11月20日,中日韩三国经贸部长宣布启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

据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该历程反映了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强化

B.该历程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强化

C.该谈判的启动反映了三国已妥善解决了相互间存在的历史问题和领土问题

D.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始终有利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知谈判的目的是促进三国的贸易发展,体现了B项。

A项材料没有体现,C、D两项表述错误。

答案:

B

16.(2018枣庄一模)与下列宣传画相关的主题分别是(  )

A.知识经济 经济全球化

B.经济全球化 可持续发展

C.可持续发展 经济全球化

D.可持续发展 知识经济

解析:

世贸组织是促进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组织,其成立与发展体现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召开的主要目的是与会各国共同商讨应对全球环境污染问题,其主题是可持续发展,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17.(2018潮州二模)国际制度、国际组织、国际规则和国际法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自冷战结束后明显增加。

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全球化时代各国相互依赖趋势加强

B.多极化时代国家利益之争淡化

C.谈判协调完全代替了战争对抗

D.各国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完全一致

解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制度、国际组织、国际规则和国际法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明显增加,反映了世界各地联系的日益密切,各国相互依赖趋势加强。

答案:

A

18.(2018青岛月考)如图所反映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国际经济秩序不合理B.发展中国家人口过剩

C.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低D.经济全球一体化的结果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及分析能力。

从图中看拥有世界人口24%的发达国家却拥有世界经济总量的75%,而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