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迎来天基测控时代.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969140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将迎来天基测控时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中国将迎来天基测控时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中国将迎来天基测控时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中国将迎来天基测控时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中国将迎来天基测控时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将迎来天基测控时代.docx

《中国将迎来天基测控时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将迎来天基测控时代.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将迎来天基测控时代.docx

中国将迎来天基测控时代

中国将迎来天基测控时代

在此次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将安装中继终端进行在轨试验,通过传输飞船与任务中心之间的遥测、遥控、下行图像及双向话音数据及对飞船测定轨,验证中继卫星系统的性能及其与飞船、任务中心之间的协调性,为后续载人航天任务使用中继卫星系统奠定基础。

    “这是我国首颗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于今年4月25日成功发射升空之后的首次应用。

”中继卫星控制管理中心主任侯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这次搭载试验能大大提高我国中低轨道航天器的测控覆盖能力。

    侯鹰同时表示,中国也将筹建自己的天基测控系统。

届时,中国将可以从地基测控时代转入天基测控时代。

    发展中继卫星系统是国际趋势

    中继卫星系统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航天工程需求的牵引和电子信息技术进步的推动下,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航天测控系统,是增强空间信息传输能力、提高航天测控快速反应能力的重要手段。

    “目前,美国、俄罗斯、日本和欧空局都相继发展了各自的中继卫星系统,依靠该系统建成了航天测控天基网,并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实现了对多目标高覆盖率的跟踪、测控与数据中继。

”侯鹰介绍。

    1964年,美国航天测控专家M.Malcolm提出利用地球同步卫星转发功能进行测控的新概念。

经过多年研究、研制和试验,1983年4月4日,美国终于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开创了天基测控新时代。

苏联紧跟其后,从1985年开始发射了多颗波束号地球同步轨道中继卫星。

    截至目前,美国发射的民用和军用中继卫星已经达到20多颗,并组网运行,它们已成为美国航天测控和空间大容量高速数据传输的主要手段。

俄罗斯的中继卫星系统也已组网运行,现正在发展后续系统。

欧空局和日本已经成功应用了自己的中继卫星系统,并以其新思路和新技术途径,大有后来居上之趋势。

    各国之所以如此坚持不懈地努力发展中继卫星系统,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作用强大,有很多应用需求。

侯鹰举例说,美国中继卫星系统的第一个最大用户就是航天飞机,在仅有一颗中继卫星时,就已对16次航天飞机飞行提供了97.4%利用率,特别是1983年11月执行第九次航天飞机飞行时,宇航员第一次享受到同地面几乎是连续不断的通信,在执行任务的10天中,通过中继卫星系统传输的数据比1973年美国天空实验室运行24周送回的数据多50倍,通过天地通信链路获得的数据比美国以往39次载人飞行的总和还要多。

    今年4月25日,我国也成功发射了首颗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日本、欧空局后拥有中继卫星的国家。

    “天基测控系统是测控系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我们也要发展自己的天基测控系统。

”侯鹰表示。

    天链一号将在“神七”进行终端搭载试验

    伴随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航天工程对测控系统提出了高覆盖率、多目标测控等更高要求,目前的地基测控系统已很难满足,因此,发展我国的中继卫星系统,实现航天测控系统由地基网络转为天基与地基网络一体化,已成为紧迫任务。

    侯鹰介绍,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进行了中继卫星的概念研究,主要是跟踪国外的中继卫星发展情况。

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展了中继卫星系统的重大科研工作,获得科研成功后,才决定发展我国的中继卫星系统。

    “天基测控技术难度很大,为了攻克技术难题、掌握天基技术、掌握大容量的传输技术,我们做了大量工作。

这些年来,我们中心没有休息过一天,包括所有的节假日。

”侯鹰介绍,我国的中继卫星系统已建立起来,包括应用系统、终端等都已建设完备。

    “几个月来,我们对天链一号01卫星进行了大量的测试工作。

目前,卫星运行状态良好,测试指标满足要求。

”侯鹰介绍,通过飞船终端的搭载试验,主要目的是开展星际链路的试验;同时通过对飞船的捕获跟踪,实时把飞船的有关数据,包括图像和声音,传回地面控制中心;此外,还将对天基测控功能进行试验,从而为搭建我国的空间测控网、构建空间数据传输器打下基础。

    中继卫星控制管理中心总师杨开忠则告诉记者,中继卫星最主要的技术难点有3个:

一是空间链路的建立,就是在两个高速的运动目标之间,建立稳定的链路,为此要首先突破相互捕获跟踪的技术;二是在高动态的情况下,能实时传输大容量数据;三是对中继卫星系统的自动化的运行管理。

    而此次通过在神舟七号飞船上的搭载试验,能够对中继卫星的这些关键技术进行试验验证,并为中继卫星系统的后续发展提供技术决策。

    卫星的“卫星”

    长时间以来,地面与航天器之间的联系是通过地基测控系统实现的,也就是利用地面(陆地、海上和空中)的测控设备对航天器发射和在轨运行进行测控与通信支持。

由于电磁波直线传播特性和地球曲率的限制,使一个地面站只能遥测遥控飞行至地球一定弧度轨道的航天器,一旦航天器飞出这一范围,地面站就会与之失去联系。

从理论上讲,只要建立足够多的地面站,就能够实现对航天器100%的覆盖率。

    例如,在航天器倾角为垂直角度时,轨道高度为200公里的航天器需要多达250多个地面站。

同时,由于地球表面的70.78%为海洋所占据,如需要提高地基测控的覆盖率,必须建设海上测量船,但造价和维护费用都十分昂贵。

此外,为完成对多个航天飞行器目标的同时测控,如星座工作的应用卫星和载人航天器的交会对接等,必须增加多套测控设备。

测控站增多后,必须动用大量的卫星通信、光缆、陆上微波中继和海底电缆等提供支持,这必然增加了时延,降低了通信的实时性。

    以美国为例,其覆盖率最高的载人航天网,耗资达6亿美元,在执行阿波罗任务时,其20多个地面站在最有利的条件下也只能覆盖30%以下的地球轨道。

    由于各类航天器不断增多,对信息传输实时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地基测控系统已无法满足需要。

1983年4月4日,美国第一颗中继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一个测控新时代的出现,测控网开始了从地基到天基的过渡,航天测控进入了天基时代。

    与地基测控相比,天基测控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覆盖率高,单颗中继卫星对低轨航天器的覆盖率不低于50%,两颗中继卫星就能基本覆盖整个中低轨道,如用3颗中继卫星,则可以实现对200~12000千米高度范围内所有航天器的连续跟踪和数据通信。

这对载人航天任务(飞船、航天飞机、空间站)的测控通信保障极为重要。

    侯鹰介绍说,中继卫星是一种负责跟踪、测量和控制其他卫星,并在这些卫星和地面之间转发数据的专用卫星。

中继卫星系统则是指从位于地球同步轨道(高轨)的卫星对中低轨航天器或地面非航天器类目标进行跟踪、测控和数据中继的系统。

它相当于把地面测控站搬到了地球静止轨道上。

它一出现就以其高覆盖率、多目标测控与高速数据中继等特点,在航天测控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人们形象地将中继卫星称为“卫星的卫星”。

    中继卫星系统由位于地球同步轨道(高轨道)的中继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和用户终端三部分组成。

中继卫星中继往返于地面站和用户航天器之间的信号,它将地面站发射的遥控指令、测距信号和其他注入数据通过中继卫星转发给用户航天器,用户航天器接收、解调出遥控指令,并按照指令规定的内容作出响应,同时反向传输它本身所获得的数据给中继卫星,中继卫星接收到这些信号后,再反向转发到地面。

    从系统的组成与其功能来看,中继卫星系统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是具有对用户星同时测轨、定轨和遥测、遥控的功能。

二是测控目标为高速空间飞行器,而通信卫星的用户为地面上的固定站或速度较低的移动通信站。

三是具有高的轨道覆盖率。

在3颗卫星系统中,对所有中低轨道飞行器几乎能100%覆盖。

四是能进行多目标测控通信。

五是可进行高速数据中继传输,实时取得用户航天器观测数据。

六是可取代全球布站,大大减少地面测控站的数量及其维护费用。

七是可对其所有中低轨道用户飞行器进行集中控制管理。

    将为航天事业提供重要支持

    载人航天任务包括载人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

在载人航天中,中继卫星系统可以提供高覆盖率的实时图像和高速数据的中继,并能同时对多个目标进行测控通信,为航天员安全、空间交会对接和返回着陆提供支持。

    “目前,我国的陆海测控网轨道覆盖率为12%左右,无法满足载人航天越来越高的要求。

因此,在未来的载人航天工程中具有高覆盖率的中继卫星系统将会在航天领域起到重要的作用。

”侯鹰说。

    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今后的任务中,还将实现空间交会对接。

空间交会对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航天器在空间进行的一项极其复杂的空间操作,是实现空间站在轨装配、补给和维修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空间站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

    中继卫星系统是实现空间交会对接的重要技术手段。

因为测控系统在执行交会对接任务时,将持续20多个小时,从而对测控网的覆盖率要求大幅度提高,只有中继卫星系统可保证对航天器的连续监视、通话,并将交会对接实况实时送回测控中心,实现交互式操作,并可缩短交会对接时间,增大任务安排的灵活性。

    “美苏两国在进行载人航天任务初期,地面测控网的建设走的是全球布站的道路。

在熟练掌握了中继卫星支持下的交会对接技术后,地面测控网的作用被逐步减弱。

目前,美国在空间交会对接任务中已经完全依赖天基网。

”侯鹰介绍。

    不过,侯鹰坦言,我国的中继卫星系统目前还处在初期发展水平,无论是从建设上还是从应用来看,我国的中继卫星系统与美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当记者问到我国的天基测控网络何时能正式建立起来时,侯鹰和杨开忠均表示,这需要通过应用需求的拉动。

目前,科学研究、气象卫星、减灾卫星、环境卫星等虽然也提出了一些应用需求,但航天领域依然是中继卫星系统和天基测控网络的主要应用领域。

中国首颗中继卫星今夜升空航天模式极大飞跃

2008-04-25

图为中国最新的“远望-6”号航天测量船。

但一个国家无论在自己国家建了多少个测控站,造上多少艘海上测量船,都满足不了大型航天任务跟踪测量的需要。

在太空中建立卫星观测与数据中继传输系统,是航天强国的必由之路,将为频繁、高强度的航天发射任务带来极大的便利。

胶东在线4月25日消息:

中国首颗中继卫星预计今夜将在“月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升空。

这意味着中国卫星在空中将有自己的“中转站”。

昨天,记者赶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全程记录卫星发射过程。

烟台513所负责人在现场告诉记者,卫星将在2号发射塔发射,目前燃料加注已完成。

据介绍,中继卫星的全名是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将主要完成三项使命:

首先跟踪、测定中、低轨道卫星,可以用来取代我国多艘“远望”系列航天测控船。

其次为对地观测卫星实时转发遥感、遥测数据。

再次是承担通信和数据传输中继业务,能使航天飞机和载人飞船在全部飞行的85%时间内保持与地面联系。

首颗中继卫星将要升空,烟台513所功不可没。

据了解,该所为首颗中继卫星提供了测控、供配电、电源、地面设备等分系统,共计13台设备。

关于首颗中继卫星的发射情况,请读者关注本报后续报道。

担负首颗中继卫星发射任务的西昌2号发射塔。

李仁摄影

纪念首日封已经印好

本报讯 昨天下午,本报记者随513所相关工作人员进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据513所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首颗中继卫星预计今晚点火发射,本报记者零距离接触承担首颗中继卫星发射任务的2号发射塔。

截至发稿时,卫星燃料加注已完成,各项准备工作稳步进行。

中继卫星全称是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主要用于跟踪、测定中低轨道卫星、为对地观测卫星实时转发遥感、遥测数据、承担通信和数据传输中继业务及满足其他需要。

513所为首颗中继卫星提供了测控、供配电等共计13台设备。

其中,遥测视频调制器等设备为该卫星实现后两个用途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火工品管理器等其他设备对卫星的正常工作也十分关键。

美国第一代数据中继卫星。

1983年4月,美国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上发射了第一颗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TDRS),它是当时最大的通信卫星,也是首次在一颗卫星上同时采用S、C和Ku3个频段的通信卫星。

卫星重2吨多,太阳电池翼伸开后,翼展达17.4米,横向跨度为13米。

卫星工作10年后,太阳电池阵仍可提供1850瓦功率。

星体采用三轴姿态控制稳定方式。

卫星上装有7副不同类型的天线。

两副直径4.9米抛物面天线在卫星发射过程中收拢成筒状,入轨后通过机械螺杆控制撑开呈伞形,每个天线有两副馈源,分别用于S和Ku频段的跟踪和数据中继。

一副直径为2米的抛物面天线用于对卫星通信地球站的Ku频段双向通信。

这3副天线均装在精密的万向架上,由地面指令控制,能自动跟踪其他航天器,指向精度达0.06°。

星体中部是30个螺旋组成的S频段相控阵天线,用作多址通信。

还有一副直径1.12米的Ku频段抛物面天线和一副C频段铲形天线,用于美国国内通信。

Ku、S频段转发器能提供的通信容量有20个S频段多址信道,2个S频段单址信道和2个Ku频段单址信道。

此外,12个C频段转发器可传输电话、电视和数据等。

目前,在距地球数百公里外的太空中运行着上千个人造航天器,这些航天器犹如人们放入太空中的“风筝”,而控制这些航天器的“无形之手”,就是航天测控。

航天测控由各种各样的测控平台组成,直接对航天器(包括运载火箭)实施跟踪测量和控制,使航天器能够按照人们的要求运行和工作。

陆地测控站:

遍布全球的“耳目”

航天测控系统的基本组成是遍布全球的陆地测控站。

为确保对航天器轨道的有效覆盖并获得足够的测量精度,通常要利用在地理上合理分布的若干航天测控站组成航天测控网。

因此根据测控区域的要求,陆地测控站分布范围很广,可以建在本国境内,也会建在全球任何适于测控的地方。

航天测控站的任务是直接对航天器进行跟踪测量、遥测、遥控和通信等,它将接收到的测量、遥测信息传送给航天控制中心,根据航天控制中心的指示与航天器通信,并配合控制中心完成对航天器的控制。

美国在全球各地有数十个固定和机动的测控站。

俄罗斯的测控站也非常多,主要分布在原苏联境内,其中拜科努尔发射场就有4个测控站,其它地方的太空跟踪系统和测控站不下20个。

然而,由于受到地理、经济、政治等条件的限制,一个国家不可能通过在全球各地建立测控站的方式来满足所有的航天测控需求,即使目前最大的陆地测控网,也只能覆盖大约15%的测控范围。

为此,各国发展了其它的测控方式,以弥补陆地测控站无力触及的测控盲区。

中国首颗数据通信与中继试验卫星(CTRDS)将以东方红-3号通信卫星作为发展平台,第一代将由一颗卫星组成——TL-1,卫星兼顾试验和试用,实现50%覆盖率。

利用东三平台,星间通信链路采用S/Ka双馈源抛物面天线,SSA(S波段单址)链路中继测控信号,星地高速数传采使用Ka频段。

卫星天线指向、星间链路的捕获和跟踪,采用星上自闭环跟踪兼有星地大回路捕获跟踪的方案。

第二代CTDRS计划采用东方红-4号卫星平台,星上安装有2副S/Ka双馈源单址天线,S波段相控阵多址天线和激光通信单元等。

二代将由2颗卫星组成,覆盖率达到85%。

海上测控船:

游弋大洋的“眼睛”

海上测量船是对航天器及运载火箭进行跟踪测量和控制的专用船,它是航天测控网的海上机动测量站,可以根据航天器及运载火箭的飞行轨道和测控要求配置在适当海域位置。

除跟踪测量遥控航天器外,还可以用于营救返回溅落在海上的航天员。

据报道,目前美国现役的测量船有“红石”号、“靶场哨兵”号和“观察岛”号3艘;俄罗斯现役的测量船有“加加林”号、“柯玛洛夫”号、“克雷洛夫”号等21艘。

中国现役的测量船有“远望”1-4号共4艘,5、6号2艘刚刚建成服役。

天基测控卫星:

高高在上的“中继站”

天基测控卫星可利用通信卫星和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展开工作。

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是一种可跟踪地球轨道飞行器并将数据传回地面站的空间中继站,该系统主要用于实时中继传输各类低轨航天器用户的信息。

卫星在太空中“站得高、看得远”,具有其它测控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天基测控卫星的使用大大拓展了航天测控网的覆盖范围。

工作在地球静止轨道上的通信卫星和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组成星座,便可覆盖地球上除南、北极点附近盲区以外的所有区域;如果与极地轨道的卫星相配合,即可实现全球覆盖。

美国的第一代天基测控网由7颗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组成,可同时覆盖25颗中、低轨道卫星,数据传输速率可达300Mb/s,可为12种航天器提供服务。

目前正在部署的第二代天基测控网功能更加先进,一颗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可同时接收5个航天器传来的信号,并同时向一个对象发送信号,可以实时传输各类航天器的数据信息,传输速率大增,有效地实现了对中、低轨道的全部覆盖。

目前,美国、欧盟和日本都在发展新一代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数据传输码速率越来越高,通信频段正向着Ka频段和光学频段发展。

随着新一代测控卫星陆续投入使用和性能的提高,天基测控将成为未来航天测控的重要发展方向。

NASA的第二代中继卫星TDRS-I在轨展开状态示意图。

高频段电波的直线传播特性和地球曲率的影响,使地面测控站和海面测控船跟踪中、低轨道航天器的轨道弧段和通信时间受到限制。

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相当于把地面上的测控站升高到了地球静止卫星轨道高度,一颗卫星就能观测到大部分在近地空域内飞行的航天器,由两颗卫星和一个测控站所组成的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可以取代配置在世界各地由许多测控站、测控船构成的航天测控网。

中国从1967年开始建设自己的航天测控网,1970年正式投入使用。

当初的航天测控通信网由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和若干个航天测控站、海上测量船以及连接它们的专用通信网组成。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是中国航天测控网的信息交换数据处理中心、指控中心和通信中心。

原址在陕西渭南,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适应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和对外空间技术交流,于1987年迁至西安,并对设备进行了全面的更新。

该中心由数据处理系统、通信系统、指挥监控系统和时间统一系统组成,可对不同轨道的卫星进行定轨、定姿和管理,并具有多种卫星同时管理的能力。

当时的航天测控网中固定站有长春、闽西、厦门、渭南、南宁和喀什测控站;机动站有两个机动测控站和回收测量站;海上有三艘“远望”号测量船。

建网初期,主要测量设备有单脉冲精密跟踪雷达、多普勒测速仪、光学测量设备和短波遥测设备等。

70年代初成功地跟踪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

后又增加了双频多普勒测速仪、超短波遥测系统、遥控系统和回收测量系统。

从1975~1996年,对中国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的3颗卫星同时予以测控管理。

80年代初,测控网增加了微波统一测控系统并设计了先进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测控应用软件,在历次的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发射中,测控网参加了主动段飞行测控,完成了过渡轨道段和地球同步轨道的测控并对卫星进行了包括轨道保持在内的长期测控管理。

1988年和1990年,测控网先后圆满完成了对中国发射的第一颗和第二颗太阳同步轨道“风云”-1号气象卫星的测控任务。

从1990年中国发射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起,中国航天测控网开始对中国承揽的国际商业性发射任务提供测控支持。

中国航天测控网在技术上与国际上主要测控网渐趋兼容,可与之联网工作。

随着载人工程的启动,航天测控网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扩充改造了设备,更新了软件,在北京西郊数百公倾的土地上又建设了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在山东组建了青岛测控站,在国外设立了卡拉奇站(巴基斯坦)、纳米比亚站、马林迪站(肯尼亚)及“远望”-4号船等,使整个网的测控能力有了新的质的飞跃。

目前,参加载人飞船工程地面测控系统有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酒泉卫星发射指挥控制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酒泉综合测控站、发射首区各光学站、山西兴县站、陕西渭南站、厦门站、新疆喀什站、和田站、巴基斯坦卡拉奇站、南非站以及位于三大洋的四艘“远望”号测量船等。

通信系统有指挥通信、数据传输、天地通信、时间统一、实况电视监视及传输、语音通信、帧中继交换等系统。

通信系统的主用网络和备用网络覆盖了整个中国和世界三大洋。

采用Vsat和IBS/IDR体制卫星通信系统、SDH和PDH光纤传输、国防通信网、国家通信网、国际海事卫星通信系统及国际租用电路等多种传输手段,组成以北京卫星地球站、酒泉卫星地球站、西安卫星地球站为枢纽节点、北京航天指挥中心、东风中心、西安中心为骨干节点,其他各测控站(船)为用户节点的网状通信网络,提供高速度、多方向、多业务、高质量的传输路由。

测控系统与通信系统有机结合,在火箭、飞船测控通信系统的配合协调下工作,共同完成对运载火箭和飞船的测控通信任务。

NASA的第二代中继卫星TDRS-I

那么,为什么要建立那么多的站呢?

这是由于航天测控系统通信是以无线电微波传播为基础的,而微波信号又是直线传播,不能拐弯,由于地球曲率的影响,一个区域的测控站不可能实现对飞船的全程观测,因此只有用分布在全球不同地点的地面测控站“接力”才能完成测控通信任务。

因此,一个国家无论在自己国家建了多少测控站,都满足不了大型航天任务跟踪测量的需要,因此,还需要在空中建立卫星观测与数据中继传输系统,或在大陆延伸之外的海洋上建立活动的测控站,鉴于各种原因所致,我国目前暂时还是选择了后者。

这也是我国先后建造4艘海上航天远洋测量船的原因所在。

我国的第一、二艘“远望”号航天测量船于1979年建成。

1980年5月首次执行洲际导弹全程飞行试验的测量任务,获得了圆满成功。

1982年10月“远望”号测量船第二次出海为水下潜艇发射火箭测量跟踪。

1984年我国“远望”号测量船又完成了我国“长征”-3号运载火箭发射试验通信卫星的测量任务。

1986年,“远望”号测量船经过技术改造,总体技术性能包括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协调性、实时性、快速性和自动化程度都有了很大提高,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提高了国内与国际的兼容能力。

航天测量船比在陆地建造的测量站要复杂得多,工程庞大得多。

“远望”-1号、-2号测量船的排水量21076t,首舷高18.4m,尾舷高15.5m。

它的续航力为1.8万海里。

“远望”号测量船有很强的适航性,能在南北纬60度间任意海域航行。

“远望”-1号、-2号测量船配备了大量现代化的测量设备,装有单脉冲雷达、微波统一测控系统、双频测量设备、船载遥测系统、激光电影经纬仪、综合船姿船位系统、复示变形测量设备和中心计算机等。

它们由时间统一勤务系统、气象系统和通信系统来保证其正常的工作。

1995年底投入使用的“远望”-3号船是我国第二代综合性航天远洋测量船。

全船集中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科学技术精华,汇集了我国当今船舶、机械、电子、通信、气象、计算机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其硬件设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截止1998年8月,我国组建了4艘“远望”号航天测量船。

20多年来,“远望”号测量船队经受过各种恶劣海况的严峻考验,40次远离国土到三大洋,42次出色完成了远程运载火箭、各种航天器发射的海上测控任务,安全航行八十余万海里,测控精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海上测控之路,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贡献。

卫星移动通信在军用通信中的应用

卫星移动通信是指车辆、舰船、飞机及单兵在运动中利用卫星作为中继器进行的通信。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由通信卫星、测控站、网管和众多的移动站组成。

通信卫星可利用具有大型天线的大型同步轨道卫星,也可利用众多中、低轨道运行的小型卫星。

测控站用于对卫星的定点位置或运行轨道测量跟踪和进行控制管理。

网管站是本系统和其它电信网络连接的枢纽。

网络管理中心协调各站的正常工作,以保证本卫星通信网正常运转。

系统中可以有不同类型的移动站。

 卫星移动通信的工作频段选择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必须考虑其电波应能穿过电离层,传播损耗和其它附加损耗应尽可能小,同时具有较宽的可用频段以及技术可行性。

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站一般使用低增益宽波束,它接收到的来波有直射波、地面反射波和散射波。

这三种来波合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