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牙周病学课程教学大纲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96183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 牙周病学课程教学大纲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最新 牙周病学课程教学大纲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最新 牙周病学课程教学大纲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最新 牙周病学课程教学大纲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最新 牙周病学课程教学大纲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 牙周病学课程教学大纲教案.docx

《最新 牙周病学课程教学大纲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 牙周病学课程教学大纲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 牙周病学课程教学大纲教案.docx

最新牙周病学课程教学大纲教案

《牙周病学》课程教学大纲教案

 

口腔医学院牙周粘膜教研室编写

 

前言

牙周组织疾病是研究发生在牙周支持组织的疾病,包括牙龈病和牙周病两大类。

它是口腔医学中一们有完整体系的独立学科,是口腔医学生的一门主要课程。

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牙周病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该领域研究的新进展,启发学生对新知识的追求和进一步学习。

本课程口腔医学专业的必修课,总学时数为64学时,其中系统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32学时,于第四学年内完成。

本大纲根据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牙周病学》第三版制定,是指导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纲领性文件,在牙周病学的教学过程起提纲挈领作用。

 

参考书目

1.《ClinicalPeriodontologyandImplantDentistry》,4thedition,JanLindheThorkildKarring.NiklausP.LangEditors2004

2.《ClinicalPeriodontology》,8thedition,FerminA.Carranza,MichaelG.Newman,W.B.SaundersCompany.

3.《ColorAtlasofPeriodontalSurgery》.T.Ito,J.D.Johnson,mosby-wolfe,1994

4.《牙周病学》第2版,曹采方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

5.《中华口腔科学》(上中下),王翰章主编,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6.《临床牙周病学》,曹采方主编,北京:

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

7.《Burket’sOralMedicineDiagnosisandTreatment》MartinSGreenberg,MichaelGlick(Eds),10thednBCDeckerInc.,Hamilton,2003,

8.《Carranza'sClinicalPeriodontology》MichaelG.OverseaPublishingHouse,2001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第二章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1)

第三章牙周病的分类和流行病学--------------------(3)

第四章牙周病微生物学----------------------------(3)

第五章牙周病宿主的免疫炎症反应和全身促进因素-----(5)

第六章牙周病局部促进因素------------------------(5)

第七章牙周病的主要症状和临床病理-----------------(6)

第八章牙周病的检查和诊断-------------------------(8)

第九章牙龈病-------------------------------------(9)

第十章牙周炎------------------------------------(11)

第十一章牙周炎的伴发症状-------------------------(12)

第十二章牙周医学--------------------------------(13)

第十三章牙周病预后和治疗计划---------------------(13)

第十四章牙周基础治疗----------------------------(14)

第十五章牙周病的药物治疗------------------------(15)

第十六章牙周病的手术治疗------------------------(16)

第十七章牙周病的预防及疗效维护------------------(17)

第十八章牙周健康与修复治疗和正畸治疗的关系-------(17)

第十九章种植体周围组织及其病变--------------------(18)

教学时数分配表(共64学时)

教学内容

理论课学时

实验课学时

第一章绪论

0.5

第二章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

和生理

1

第二章牙周病的分类和流行病学

0.5

第四章牙周病微生物学

2

第五章牙周病宿主的免疫炎症反应和全身促进因素

1

第六章牙周病局部促进因素

1

第七章牙周病的主要症状

和临床病理

2

第八章牙周病的检查和诊断

0

4

第九章牙龈病

4

第十章牙周炎

4

第十一章牙周炎的伴发症状

2

第十二章牙周医学

2

第十三章牙周病预后和治疗计划

2

4

第十四章牙周基础治疗

4

20

第十五章牙周病的药物治疗

2

第十六章牙周病的手术治疗

2

4

第十七章牙周病的预防及疗效维护

1

第十八章牙周健康与修复治疗和正畸治疗的关系

0.5

第十九章种植体周围组织及其病变

0.5

合计

32

32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

牙周病学的发展简史及现状;在口腔医学的地位。

2.掌握:

牙周病的定义(广义、狭义)。

二、主要内容:

1.古代文明对牙周病的认识

2.现代牙周病学的发展

3.牙周病学在口腔医学中具有重要的位置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牙周病的概念(包括广义的牙周病和狭义的牙周病)。

第二章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

牙龈的组织学特征;牙周膜的细胞和基质成分;牙骨质的结构、吸收和修复。

2.熟悉:

龈牙结合部、生物学宽度的概念;牙龈上皮的更新与分化;牙周膜主纤维束的分组、位置和排列方向;骨开窗、骨裂开的概念;牙周组织的增龄性变化特点;牙周的防御机制:

上皮屏障、吞噬细胞、龈沟液、唾液。

3.掌握:

正常牙龈的解剖特征,包括游离龈、附着龈、龈乳头特征;牙周膜的概念;釉牙骨质界的概念;牙槽骨的概念、正常和病变时牙槽骨X线片的影像

二、主要内容

1.牙龈

正常牙龈的解剖特征,包括游离龈、附着龈、龈乳头特征。

牙龈上皮的结构特征,包括口腔龈上皮、沟内上皮和结合上皮;结合上皮的结构、附着方式、位置的变化。

龈牙结合部、生物学宽度的概念;牙龈上皮的更新与分化。

牙龈的组织学特征。

2.牙周膜

牙周膜的概念。

牙周膜主纤维束的分组、位置和排列方向。

牙周膜的细胞和基质成分。

3.牙骨质

釉牙骨质界的概念。

牙骨质的结构、吸收和修复。

4.牙槽骨

牙槽骨的概念、正常和病变时牙槽骨X线片的影像。

骨开窗、骨裂开的概念。

牙槽骨的代谢和重建。

5.牙周组织的增龄性变化

牙周组织的增龄性变化特点。

6.机体防御机制对牙周组织的作用

牙周的防御机制:

上皮屏障、吞噬细胞、龈沟液、唾液。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牙周组织的增龄性变化。

第三章牙周病的分类和流行病学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

99年牙龈炎的分类;牙周病分类原则及发展;几种主要分类法。

牙周病流行病学研究的特点。

牙周病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和指数的设计。

2.熟悉:

89年和99年牙周炎分类的变迁。

牙龈炎、牙周炎的流行特点。

牙周病的好发牙位。

3.掌握:

99年牙周炎的分类。

危险因数的概念;与牙周病患病率有关的危险因素。

二、主要内容:

1.牙周病的分类

99年牙周炎的分类;89年和99年牙周炎分类的变迁;99年牙龈炎的分类;牙周病分类原则及发展;几种主要分类法。

2.牙周病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牙周病流行病学研究的特点;牙周病流行病学指数的发展简史;方法学的简介和评价。

3.牙周病的流行情况

牙龈炎、牙周炎的流行特点。

4牙周病的危险因素评估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牙周病的危险因素;牙周病的好发部位。

第四章牙周病微生物学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菌群失调学说及病毒研究的进展。

2.熟悉非特异性菌斑学说和特异性菌斑学说。

3.熟悉口腔正常菌群;牙周生态系的概念;牙周病的发病因子间的相互作用。

4.掌握牙周病的始动因子—牙菌斑:

概念、形成阶段和结构、各种菌斑的主要特征及临床意义。

5.掌握牙周细菌的致病机制、牙周可疑致病菌的概念、牙周致病菌致病的条件及几种重要的可疑致病菌。

二、主要内容

1.概述

牙周炎致病机制;牙周生态系的概念及其意义;牙周病病因研究观点的变迁。

2.牙周病的始动因子——牙菌斑

牙菌斑生物膜的新概念、形成和结构;龈上菌斑和龈下(附着性和非附着性龈下菌斑)的分布、主要特性。

菌斑致病的三个学说,各型牙周病相关的可疑致病菌(着重证据充分的致病菌)。

牙菌斑的生态学。

菌斑微生物作为牙周病始动因子的证据,牙周细菌的致病机制(细菌侵袭、体内繁殖、抑止或躲避宿主的防御功能、损害宿主的牙周组织)。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牙周病的始动因子—牙菌斑;牙周细菌的致病机制、牙周可疑致病菌的概念、牙周致病菌致病的条件及几种重要的可疑致病菌。

第四章牙周病宿主的免疫炎症反应

和全身促进因素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牙周防御机制对牙周组织的作用;宿主和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2.熟悉宿主的免疫炎症反应对牙周组织的反应

3.熟悉牙周病的全身促进因素,其中掌握吸烟、糖尿病、艾滋病等促进因素与牙周病的关系。

二、主要内容

1.牙周组织的防御机制

2.宿主的免疫炎症反应

3.牙周炎发病中宿主和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4.牙周病的全身促进因素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宿主的免疫炎症反应,牙周病的全身促进因素,

第六章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

牙面着色的来源及意义;解剖因素;不良习惯。

2.熟悉:

牙石形成过程,菌斑矿化机制,牙石与菌斑的关系。

3.掌握:

各种局部促进因素的特点;龈上、龈下牙石的临床特征;食物嵌塞的定义,垂直及水平嵌塞,造成嵌塞的常见原因,临床表现;合创伤的概念,造成合创伤的因素,合创伤与牙周炎的关系;医源性因素。

二、主要内容

1.各种局部促进因素的特点;龈上、龈下牙石的临床特征;牙石形成过程,菌斑矿化机制,牙石与菌斑的关系。

牙面着色的来源及意义

2.解剖因素,牙齿位置异常、拥挤和错颌畸形

3.食物嵌塞的定义,垂直及水平嵌塞,造成嵌塞的常见原因,临床表现

4.牙合创伤的概念,造成牙合创伤的因素,牙合创伤与牙周炎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

牙石,食物嵌塞,合创伤

第七章牙周病的主要症状和临床病理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

牙周病进展的不同模式、活动期的确定;炎症扩散的途径及由龈沟变成牙周袋的机理、单面袋、复合袋、复杂袋;其他骨缺损及修复性改变(扶壁性骨形成等)

2.熟悉:

结合主要症状复习病理变化

3.掌握:

牙龈出血和炎症的临床表现

掌握:

牙周袋的类型(龈袋、骨上袋、骨下袋)、牙周袋壁的炎症及临床表现、袋壁的其他破坏及修复过程、袋内牙根面的病理变化、袋内容物。

掌握:

牙槽骨吸收方式(水平、垂直、凹坑状)

掌握:

引起牙松动的原因,引起牙齿病理性移位的主要因素。

掌握:

骨下袋的类型(一壁、二壁、三壁、四壁、混合)

二、主要内容

1.牙龈出血和炎症

炎症时牙龈的临床表现及意义、附着丧失的概念。

牙龈炎症的临床病理。

2.牙周袋的形成

牙周袋的概念、牙周袋与附着水平的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