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58797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25.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2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2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2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2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

《2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

2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内容来源: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主题: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

课时:

共10课时,第l课时

授课对象:

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

二年级数学组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一)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在第三部分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计算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等内容。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运算,在此基础上可以运用以前所学的知识学习本单元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掌握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笔算的计算顺序。

四、评价任务

1.能用笔算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2.竖式计算的格式正确。

五、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习环节

学习目标

学习活动

学习评价

设计意图

环节l

激趣导学

 

目标一

师:

学校决定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出示图。

每班有两名老师带队,你们能帮老师解决二

(1)班学生和老师一共多少人这个问题吗?

找到图中的数学信息,会提问,会列算式

通过观察情境图,激发学生的兴趣

环节2

探究新知

目标一

 

目标二

1、验证二

(1)一共多少人。

小组合作,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

学生汇报:

(1)用口算5+2=7,30+7=37没(3)用小棒,先摆3捆5根,再摆2根,5根+2根=7根,30根+7根=37根。

(4)我使用竖式计算的,个位5+2=7,在个位写7,十位是3,在十位下面写3,所以等于37。

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准确?

2、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二

(1)班和二

(2)班一共多少名学生?

要求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求两个班的总人数,用加法计算

师:

怎么列式?

指名列式,自主探索

选出比较快的人,说一说是用的什么方法。

3、用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

(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

会用口算,摆小棒的方式解决35+2

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环节3

及时反馈

巩固提高

目标一

 

1、计算下面各题。

59+40=20+67=24+63=

62+17=35+24=3+84=

2、数学医院:

17+20=1950+26=42+3=72

175042

+2+26+3

197672

3、第15页第3题

学生能独立完成练习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环节5

全课小结

拓展延伸

 

教师:

这节课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有什么收获?

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通过让学生自己总结,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板书设计:

不进位加法

35+2=3735+32=67

3535

+2+32

3767

教学反思:

七、作业设计

第二单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内容来源: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主题: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

课时:

共10课时,第2课时

授课对象:

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

二年级数学组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一)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在第三部分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计算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等内容。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运算,在此基础上可以运用以前所学的知识学习本单元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2、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4、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

四、评价任务

1.能用笔算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2.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

五、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习环节

学习目标

学习活动

学习评价

设计意图

环节l

激趣导学

 

目标一

1、计算:

36+21=23+75=

56+30=4+52=

2、二

(1)和二(3)班一共多少人?

需要什么信息?

如何计算?

会用竖式计算

会列算式

通过计算巩固昨天所学知识

环节2

探究新知

目标一

 

目标二

1出示37+35=,学生试算。

交流算法。

2、摆小棒:

小组说摆法。

问:

怎么多了一捆?

捆好的一捆放在哪?

单根还剩几根?

整捆的有几捆?

合起来是多少?

3、怎样列竖式?

要注意什么?

从哪一位加起?

7+5超过了10怎么办?

师:

我们一般在十位的右下角写上一个小小的“1”字表示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在加十位时不要忘记加上这个1,也可以从这个1加起。

4、比较35+32与37+35有什么不同?

5、计算46+24,试算,可以借助于小棒。

个位的0可不可以不写,为什么?

6、小组合作讨论:

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1、教师出示37+35=,

学生试算。

交流算法。

2、摆小棒:

小组说摆法。

问:

怎么多了一捆?

捆好的一捆放在哪?

单根还剩几根?

整捆的有几捆?

合起来是多少?

3、怎样列竖式?

要注意什么?

从哪一位加起?

7+5超过了10怎么办?

师:

我们一般在十位的右下角写上一个小小的“1”字表示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在加十位时不要忘记加上这个1,也可以从这个1加起。

4、比较35+32与37+35有什么不同?

5、计算46+24,试算,可以借助于小棒。

个位的0可不可以不写,为什么?

6、小组合作讨论:

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会用口算,摆小棒的方式解决37+35

 

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

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环节3

及时反馈

巩固提高

目标一

 

1、计算下面各题。

59+44=27+67=24+69=

65+17=35+28=37+84=

学生能独立完成练习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环节5

全课小结

拓展延伸

 

教师:

这节课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有什么收获?

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通过让学生自己总结,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板书设计:

进位加法

35+37=72(人)

35

+37

72

教学反思:

七、作业设计

第二单元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内容来源: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主题: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

课时:

共10课时,第3课时

授课对象:

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

二年级数学组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一)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在第三部分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计算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等内容。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运算,在此基础上可以运用以前所学的知识学习本单元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能正确的笔算。

2、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能正确的笔算。

四、评价任务

1.会用笔算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

2.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

五、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习环节

学习目标

学习活动

学习评价

设计意图

环节l

激趣导学

 

目标一

谁知道2008年的奥运会在哪举办?

师: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取得了奖牌总数第一名的好成绩.你知道金牌前五名都是那几个国家吗?

学生找出金牌前5名的国家

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环节2

探究新知

目标一

 

目标二

1、出示金牌榜统计表,观察图,问:

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学情预测:

北京和美国一共得多少块?

北京和英国一共得多少块?

美国比俄罗斯多得多少块?

美国比北京少得多少块?

….

学生列式,可以用笔算加法解决。

学生计算。

问:

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2、师:

36-23该怎样解决呢?

A、可以口算,30-20=10,6-3=3,10+3=13。

B、可以像加法一样笔算。

该怎样列竖式呢?

小组合作完成。

互相交流算法。

3、你认为笔算减法应该注意什么?

4、小结:

先自己归纳,再得出: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会提加法的问题

会提减法的问题

 

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

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环节3

及时反馈

巩固提高

目标一

 

11、解决刚才没有解决完的问题。

2、完成18页“做一做”第1题。

小组内交流算法。

3、完成练习三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

汇报、订正观察两道题的区别与联系,在小组内交流发现。

4、39-23=74-34=99-14=57-51=

强调笔算57-51时,十位怎样算?

“0”用不用写?

为什么?

5、小英捡了32个贝壳,小勇捡了21个贝壳,小英比小勇多捡了多少个贝壳?

开放题:

五一节,建强量贩店庆促销,每件玩具优惠6元,几种玩具的价钱如下:

25元30元18元

根据上述信息,你能解决什么问题?

学生能独立完成练习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环节4

全课小结

拓展延伸

 

教师:

这节课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有什么收获?

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通过让学生自己总结,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板书设计:

不退位减法

36-23=23

36

-23

13

教学反思:

七、作业设计

第二单元第四课时教学设计

内容来源: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主题: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

课时:

共10课时,第4课时

授课对象:

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

二年级数学组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一)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在第三部分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计算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等内容。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运算,在此基础上可以运用以前所学的知识学习本单元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实际情况中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2、使学生理解笔算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笔算。

3、培养学生操作、实践、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的能力。

4、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通过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四、评价任务

1.会用笔算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

2.理解个位不够减怎么办、会正确计算。

五、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习环节

学习目标

学习活动

学习评价

设计意图

环节l

激趣导学

 

目标一

1、计算:

43-23=89-62=

59-5=92-71=

2、出示主题图。

聪聪还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

中国比美国多得多少块金牌?

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学生回答。

会用竖式计算

会回答

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环节2

探究新知

目标一

 

目标二

教学例2。

1、学生列式。

该怎样计算呢?

从哪一位减起?

个位上1减6不够减,怎么办?

拿出小棒摆一摆。

学情预测:

(1)先拿出1捆拆开,从中拿出6根,再拿出3捆。

(2)先拿出3捆,再拿出1捆拆开,去掉6根。

(3)先拿出4捆,再从4捆中拿出4根。

(4)先拿1捆拆开与1根合在一起,再从中拿出6根,再拿出3捆。

你发现了什么?

(要拆开1捆)从几里拿走了8?

2、你能试着列竖式吗?

你认为个位不够减时怎么办?

十位还剩几?

教师教写竖式的方法,说明退位点的用途,不要忘了减去退位的1。

3、比较56-22与51-36在计算上有什么不同?

4、你认为笔算两位数减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

问:

从十位减起方便吗?

5、试练:

67-39=35-8=81-56=50-24=

教学例3出示50-24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算法。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

 

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

通过猜想、练习、交流总结,使学生掌握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环节3

及时反馈

巩固提高

目标一

 

1、完成第19页做一做。

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2、完成练习三第5题。

学生能独立完成练习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环节4

全课小结

拓展延伸

 

教师:

这节课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有什么收获?

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通过让学生自己总结,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板书设计:

退位减法

51-36=15

六、教学反思:

七、作业设计

第二单元第五课时教学设计

内容来源: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主题: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

课时:

共10课时,第5课时

授课对象:

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

二年级数学组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一)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在第三部分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计算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等内容。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运算,在此基础上可以运用以前所学的知识学习本单元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的、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

2、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实践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评价任务

1.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习环节

学习目标

学习活动

学习评价

设计意图

环节l

激趣导学

 

目标一

师出示第21页第8题:

小鸡一起在吃米,他们找不到妈妈了,你能帮他们找到妈妈吗?

母鸡851943

小鸡16+2752-944+4198-1390-5

64-4519+2491-7298-1390-4719+24

帮小鸡找到妈妈

通过游戏的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环节2

探究新知

目标一

 

目标二

1、第21页第10题:

夺红旗,计时,看那组最快又正确

2、第22页第11题:

计时做再连线,全班订正

3、青蛙妈妈:

我吃了58只害虫。

小青蛙:

我才吃了24只害虫。

青蛙妈妈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害虫?

4、按规律填一填:

先观察,发现规律,在填空。

5、火柴盒里有60根火柴,妈妈用去了15根,盒里还剩多少根?

 

完成习题,能找到规律

通过练习、交流总结,使学生运用所学解决数学问题。

环节3

及时反馈

巩固提高

目标一

 

第22页12题

姓名小明小华小方小强

跳的个数34414539

(1)小明比小华少拍多少个?

(2)小芳和小强一共拍多少个?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

选择两个列式算一算。

学生能独立完成练习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环节4

全课小结

拓展延伸

 

教师:

这节课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有什么收获?

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通过让学生自己总结,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板书设计:

减法练习课

(1)41-34=7(个)

(2)45+39=84(个)

六、教学反思:

七、作业设计

第二单元第六课时教学设计

内容来源: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主题: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

课时:

共10课时,第6课时

授课对象:

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

二年级数学组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一)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在第三部分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计算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等内容。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运算,在此基础上可以运用以前所学的知识学习本单元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学生学会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会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结合教材培养学生讲卫生的习惯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会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四、评价任务

1.会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五、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习环节

学习目标

学习活动

学习评价

设计意图

环节l

激趣导学

 

目标一

一、创设情境:

师:

本周我校进行了校园卫生大评比,看,全校卫生评比表已经贴出来了。

评比表的下半部分被遮住了,你能根据表中的信息求出二

(2)班得多少面红旗?

学生能求出二2)班得多少面红旗?

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环节2

探究新知

目标一

 

目标二

1

(1)找一找表中有哪些信息?

求二

(2)班的多少面,需要什么信息?

该怎样列式?

为什么用加法?

借助小棒摆一摆或画图分析。

(2)仔细观察、思考。

分组讨论,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解答的思路。

学生汇报。

2、三班的小旗比一班少4面,你能说出三班得多少面红旗吗?

小组合作,利用图中的信息,借助画图或摆一摆进行解决。

 

完成习题,能找到规律

在操作中掌握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节3

及时反馈

巩固提高

目标一

 

1、完成“做一做”。

你从图中得到了什么信息?

要求的鸡蛋和鹅蛋都和谁有关系?

学生自己解决。

汇报解题思路

2、课本24页第1、3题,独立完成。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3、生活中你还遇到那些类似的问题,可以用数学知识解答?

学生能独立完成练习

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求比一个数少(多)几的数”的解答方法,体验解答的过程。

环节4

全课小结

拓展延伸

 

教师:

这节课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有什么收获?

通过让学生自己总结,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1)12+3=15(面)

(2)12-4=8(面)

六、教学反思:

七、作业设计

 

第二单元第七课时教学设计

内容来源: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主题: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

课时:

共10课时,第7课时

授课对象:

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

二年级数学组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一)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在第三部分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计算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等内容。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运算,在此基础上可以运用以前所学的知识学习本单元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会比较分析同类应用题。

2、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评价任务

1.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数量关系。

五、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习环节

学习目标

学习活动

学习评价

设计意图

环节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