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电感式与电容式传感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58278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77 大小:1.5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7电感式与电容式传感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7电感式与电容式传感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7电感式与电容式传感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7电感式与电容式传感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7电感式与电容式传感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7电感式与电容式传感器.docx

《7电感式与电容式传感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电感式与电容式传感器.docx(7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7电感式与电容式传感器.docx

7电感式与电容式传感器

课程

检测技术

专业

自动化

第七章电感式与电容式传感器

年级

三年级下

计划学时

教材

胡向东等编著《传感器与检测技术》P.39~73

开课时间

电感式传感器和电容式传感器都是结构型传感器,它们的共同点是都可等效为一个可变的阻抗元件,将被测量转换为电感、电容等电抗量的变化,再通过测量电路将电感或电容的变化转换为电压、电流、频率等电量的变化。

电感式传感器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利用线圈等电感元件,将被测量的变化转换为自感或互感系数的变化。

电容式传感器等效于各种类型的电容器,将被测量的变化转换为电容量的变化。

电感式传感器和电容式传感器的种类很多,本章介绍几种典型的电感式传感器和电容式传感器。

7.1自感式传感器

7.1.1自感电动势与电感

线圈通入电流时,会形成磁场。

当线圈通入的电流I变化时,该电流所产生的磁通φ也随着变化,因而线圈本身会产生感应电动势eL,这种现象称为自感现象,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称为自感电动势。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线圈的匝数为W时,则线圈的自感电动势eL为:

(7-1)

式中,ψ称为磁链,其值为匝数W与磁通φ的乘积,ψ=Wφ。

磁链ψ与电流成正比,其比例常数称为自感L,或称为电感,其值为:

(7-2)

因此

(7-3)

电感的单位为亨利(H),1H=1Wb/A(韦/安)。

对于一个磁路,按磁路欧姆定律有

(7-4)

式中,Rmi为第i段磁路的磁阻;n为磁路的段数;

为磁路的总磁阻。

(7-5)

式中,li为第i段磁路的平均长度;Si为第i段磁路的截面积;μi为第i段磁路的磁导率。

将式(7-4)、式(7-5)代入式(7-2),得

(7-6)

由式(7-6)可以看出,电感L取决于线圈匝数、磁路的几何尺寸与介质的磁导率。

7.1.2自感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图7-1

图7-1是最简单的变气隙型自感式传感器的原理图,它由线圈、铁芯和衔铁组成。

铁芯2和衔铁3均由导磁材料如硅钢片或坡莫合金制成。

线圈1套在铁芯上。

在铁芯与衔铁之间有空气隙,其厚度为δ。

当衔铁产生位移时,空气隙厚度δ发生变化,从而使电感值发生变化。

根据式(7-6),线圈的电感量为

(7-7)

式中W——线圈的匝数;

l1、l2——铁芯与衔铁的磁路平均长度,m;

μ1、μ2——铁芯与衔铁材料的磁导率,H/m;

S1、S2——铁芯与衔铁的横截面积,m2;

δ——气隙的厚度,m;

μ0——空气的磁导率,μ0=4π×10-7H/m;

S——气隙的横截面积,m2。

由于电感式传感器用的导磁材料一般都工作在非饱和状态下,其磁导率μ远大于空气的磁导率μ0,因此导磁体的磁阻与空气隙的磁阻相比是很小的,计算时可忽略不计。

这样,式(7-7)可近似为

(7-8)

由式(7-8)可以看出,当线圈的匝数W确定以后,线圈的电感量L与空气隙厚度δ成反比,与空气隙截面积S成正比。

因此,改变空气隙厚度δ或改变气隙截面积S,都能使电感量发生变化。

自感式传感器就是按这种原理工作的。

由于改变空气隙厚度δ和改变气隙截面积S,都是使空气隙的磁阻发生变化,因此自感式传感器也称为变磁阻式传感器。

自感式传感器一般有三种类型:

①改变气隙厚度δ的自感式传感器,称为变气隙型自感式传感器;②改变气隙截面积S的自感式传感器,称为变截面型自感式传感器;③螺管型自感式传感器,这是一种开磁路的自感式传感器。

7.1.3自感式传感器的特性

1.变气隙型自感式传感器的特性

变气隙型自感式传感器的结构如图7-1所示。

被测物体与衔铁相连,当被测物体上下移动时,衔铁随之上下移动,将使气隙厚度δ发生变化,从而使线圈的电感量L发生变化。

图7-2

由式(7-8)可得变气隙型自感式传感器的特性曲线L=f(δ),如图7-2所示。

由图7-2可以看出,L=f(δ)不是线性的。

当δ=0时,根据式(7-8)L应为∞,但考虑到导磁体有一定的磁阻,当δ=0时,L并不等于∞,而具有一定的数值,特性曲线在δ较小时,如图中虚线所示。

设L0和δ0分别为传感器的初始电感量和初始气隙,则初始电感量为

(7-9)

当衔铁随被测量向上移动Δδ时,则δ=δ0-Δδ,传感器的电感量变为L1=L0+ΔL1,则有

(7-10)

当△δ<<δ0时,式(7-10)的右边可用台劳级数展开式近似,即

(7-11)

由式(7-11)可求得电感的绝对变化量ΔL1和相对变化量ΔL1/L0为

(7-12)

(7-13)

对式(7-13)作线性化处理,忽略高阶无穷小,可得:

(7-14)

当衔铁随被测量向下移动Δδ时,则δ=δ0+Δδ,传感器的电感量变为L2=L0-ΔL2,则有

(7-15)

当△δ<<δ0时,式(7-15)的右边可用台劳级数展开式近似,即

(7-16)

由式(7-16)可求得电感的绝对变化量ΔL2和相对变化量ΔL2/L0为

(7-17)

(7-18)

对式(7-18)作线性化处理,忽略高阶无穷小,可得:

(7-19)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

①变气隙型电感式传感器的电感量L与气隙δ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

②气隙减小Δδ所引起的电感变化ΔL1与气隙增加同样Δδ所引起的电感变化ΔL2并不相等,其差值随Δδ/δ0的增加而增大。

③由式(7-14)和式(7-19)可得,变气隙型电感式传感器的灵敏度

(7-20)

即无论衔铁随被测量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变气隙型电感式传感器的灵敏度均近似地与初始气隙的厚度δ0成反比。

④将式(7-13)和式(7-18)近似取到二次项,可得变气隙型电感式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

(7-21)

由式(7-21)可见,变气隙型电感式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与气隙厚度的相对变化量成比例,气隙厚度的相对变化量越大,非线性误差越大。

⑤由于输出特性的非线性和衔铁上、下向移动时电感正、负变化量的不对称性,使得变气隙型传感器只能工作在很小的区域内,因而只能用于微小位移的测量。

⑥由式(7-20)和式(7-21)可知,灵敏度K和非线性误差ef均与初始气隙的厚度δ0成反比,即初始气隙的厚度越小,灵敏度越高,非线性误差也越大。

由此可见,对于变气隙型电感式传感器,提高灵敏度与减小非线性误差是矛盾的。

图7-3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提高测量灵敏度和减小非线性误差,通常采用差动结构。

图7-3所示为差动变气隙型自感式传感器,它由两个相同的线圈和铁芯,以及一个共用的衔铁组成。

起始时衔铁位于中间位置,δ1=δ2=δ0,上、下两个线圈的电感量相等,即L1=L2=L0。

当位于中间位置的衔铁上下移动时,上、下两个线圈的电感量,一个增大而另一个减小,形成差动形式。

若被测量的变化使衔铁向上移动,从而使上气隙的厚度减小为δ1=δ0-Δδ,而下气隙的厚度相应增大为δ2=δ0+Δδ,故上线圈的电感量增大为L1=L0+ΔL1,下线圈的电感量减小为L2=L0-ΔL2。

将这两个差动线圈接入相应的测量电桥,测量电桥的输出与两个差动线圈电感量的总变化量ΔL=ΔL1+ΔL2成正比。

由式(7-12)和式(7-17)可得两个差动线圈电感量的总变化量为

(7-22)

(7-23)

对式(7-23)进行线性化处理,忽略高阶无穷小,可得:

(7-24)

由式(7-24)可得,差动变气隙型电感式传感器的灵敏度

(7-25)

将式(7-23)近似取到二次项,可得差动变气隙型电感式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

(7-26)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无论是单线圈结构还是差动式结构,ΔL与Δδ之间的关系都是非线性的,这是因为在其关系式中都包含有(Δδ/δ)的平方和高次项。

②比较式(7-21)和式(7-26)可见,差动式结构的线性要比单线圈结构的线性好,非线性误差约减小一个数量级。

③比较式(7-20)和式(7-25)可见,差动式结构的灵敏度比单线圈结构的灵敏度提高了约一倍。

在差动式结构中,由于上、下电感线圈对称放置,其工作条件基本相同,对衔铁的电磁吸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互相抵消,温度变化、电源波动、外界干扰的影响也可在很大程度上可相互抵消。

由于差动式结构具有上述优点,因此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

图7-4

变气隙型电感传感器的最大优点是灵敏度高,其主要缺点是线性范围小,自由行程小,制造装配困难,互换性差,因而限制了它的应用。

2.变截面型自感式传感器的特性

变截面型自感式传感器的结构如图7-4所示,衔铁2上下移动时,将使气隙截面积S发生变化,从而使线圈1的电感量L发生变化。

图7-5

变截面型自感式传感器的特性曲线如图7-5所示。

根据式(7-8),L=f(S)的特性曲线为一条直线,但考虑到导磁体有一定的磁阻,当S=0时,L并不等于零,而有一定的数值;当S较大时,有一定的非线性,因此,其特性曲线在S较小和较大时,如图中虚线所示。

设起始时,衔铁与铁芯完全重合,则线圈起始电感

(7-27)

式中a——衔铁与铁芯的厚度;

b——衔铁与铁芯完全重合的宽度。

当衔铁上下移动了Δx时,电感量为

(7-28)

电感量的相对变化量为

(7-29)

由式(7-29)可得变截面型自感式传感器的灵敏度

(7-30)

由式(7-29)和式(7-30)可见,变截面型自感式传感器具有线性特性,灵敏度是一个常数。

图7-6

变截面型自感式传感器也可制成差动结构。

图7-6所示为一种差动变截面型自感式传感器,铁芯1由上、下磁环组成,上、下线圈2也制成圆环形,磁芯3(衔铁)插入其中。

上、下线圈通电时在中段气隙部分产生的磁通,由于方向相反而基本抵消。

在工作过程中,气隙厚度(即磁芯与磁环之间隙)δ和气隙环的平均周长a均为定值。

当测杆4向上移动时,将引起气隙环的高度(即磁芯与磁环的覆盖宽度)b值改变,其结果使上磁环与磁芯之间的气隙磁通面积(S=ab)增大,而下磁环与磁芯之间的气隙通面积减小,从而使上线圈的电感量增大,而下线圈的电感量减小,构成差动结构。

采用差动结构,可提高变截面型自感式传感器的灵敏度。

变截面型自感式传感器由于具有较好的线性,因而测量范围可取大些,其自由行程可按需要安排,其缺点是灵敏度较低。

3.螺管型自感式传感器的特性

图7-7

螺管型自感式传感器是一种开磁路的自感式传感器,它的结构形式也可分为单线圈结构和差动结构,图7-7为单线圈结构螺管型自感式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螺管型自感式传感器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包在铁磁性套筒1内的螺管线圈2和磁性活动衔铁3。

活动衔铁与被测体连接。

进行测量时,衔铁随被测体沿轴向移动,磁路的磁阻发生变化,从而使线圈的电感量发生变化。

线圈的电感量取决于衔铁插入的深度x,而且随着衔铁插入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这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以线圈磁力线泄漏路径上的磁阻变化为基础的。

根据电磁学,带衔铁的螺管线圈的磁场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线圈激励电流建立的激励磁场;另一部分是衔铁进入线圈后,由于衔铁被磁化而产生的附加磁场。

附加磁场与激励磁场同相,故总磁场是两者的迭加。

由于螺管线圈的磁路是不封闭的,线圈的长度又不可能很长,因此当线圈通入电流后,它产生的磁场是不均匀的,并且还要考虑活动衔铁产生的附加磁场,所以要精确计算线圈内的磁场非常困难。

但是,实验与理论上都证明,若忽略次要因素,且满足螺管线圈长度远大于线圈直径,则线圈内部的磁场可以认为是均匀的。

在此前提下,可求得空心线圈的电感量L0为

(7-31)

式中μ0—一空气的磁导率;

A——线圈内孔截面积;

W——线圈匝数;

r——线圈内半径;

l——线圈长度。

当衔铁插入线圈时,因衔铁的极化,线圈的电感量增大。

设衔铁的长度与螺线管线圈的长度相同,半径为rc,相对磁导率为μr,则因衔铁极化而产生的附加电感量Lc为

(7-32)

线圈的总电感量L为

(7-33)

若衔铁的插入长度lc小于螺线管线圈长度l,则线圈的电感量为

(7-34)

当衔铁的插入长度lc增加△lc时,线圈的电感量增加△L,则有

(7-35)

电感的变化量为

(7-36)

电感的相对变化量为

(7-37)

由式(7-36)可得单线圈螺线管型自感式传感器的灵敏度为

(7-38)

由式(7-38)可见,对于结构尺寸一定的螺线管型自感式传感器,灵敏度K为常数,电感量的增量ΔL与衔铁插入长度的增量△lc成线性关系。

实际上由于线圈内部的磁场是不均匀的,电感量的增量ΔL与△lc存在着非线性。

但当衔铁的位移不大时,仍可将ΔL与△lc的关系近似看作是线性的。

由式(7-38)可知,增加线圈匝数W,增大衔铁的半径rc,增大衔铁的相对磁导率μr,都可以使螺线管型自感式传感器的灵敏度K提高。

图7-8

为提高灵敏度和线性度,螺线管型自感式传感器常采用差动结构。

差动螺线管型自感式传感器的结构如图7-8所示,它是由两个完全相同的螺线管线圈相接。

衔铁初始状态处于对称位置上,使两边螺线管线圈的初始电感值相等,即L10=L20=L0。

当衔铁向线圈1移动Δlc时,将使线圈1的电感量增加△L1,线圈2的电感量减小△L2,且△L1=△L2。

将这两个差动线圈接入相应的测量电桥,测量电桥的输出与两个差动线圈电感量的总变化量ΔL=△L1+△L2成正比。

两个差动线圈电感量的总变化量为

(7-39)

电感量的总相对变化量为

(7-40)

由式(7-39)可得差动螺线管型自感式传感器的灵敏度为

(7-41)

由此可见,差动螺线管型自感式传感器的灵敏度要比单线圈螺线管型自感式传感器提高一倍。

螺管型自感式传感器的灵敏度比变截面型的灵敏度更低,但它具有自由行程大、测量范围大、线性度好、结构简单、制造装配方便、互换性强等优点,而灵敏度低的缺点可从放大电路方面解决,因此螺管型自感式传感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7.1.4自感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图7-9

测量电路的作用,是将电感量的变化转换为电压或电流信号输出。

1.电感电桥

最基本的测量电路是交流电桥。

应用于自感式传感器的交流电桥称为电感电桥,如图7-9所示。

差动自感式传感器的两个线圈作为电桥相邻的两个工作桥臂,另外两个桥臂可以是纯电阻。

设差动自感式传感器的两个线圈的阻抗分别为Z1=R1+jωL1和Z2=R2+jωL2,另外两个桥臂的电阻为R3和R4,通常取R3=R4=R。

若差动自感式传感器的两个线圈为理想对称,当衔铁处于中间平衡位置时,则有R1=R2=R0,初始电感L10=L20=L0,即初始阻抗Z10=Z20=Z0=R0+jωL0,电桥的输出电压为零。

当传感器的衔铁从初始平衡位置产生位移时,传感器两个线圈的阻抗发生变化,设Z1=Z0+△Z1,Z2=Z0-△Z2,电桥的空载输出电压为

(7-42)

上式分母中存在(△Z1-△Z2)因子,这是造成输出特性非线性的一个原因。

由于(△Z1-△Z2)相对于Z是很小的,因此可以略去,可得

(7-43)

传感器线圈的阻抗变化△Z包括损耗电阻变化△R及感抗变化ω△L两部分,即△Z1=△R1+jω△L1和△Z2=△R2+jω△L2,代入式(7-43),得

(7-44)

一般来说,由衔铁位移所引起的损耗电阻变化量△R是很小的,故式(7-44)式可写成

(7-45)

对于理想对称的差动自感式传感器,可以认为△R1≈△R2=△R,△L1≈△L2=△L,代入式(7-44),得

(7-46)

电感线圈的品质因数Q=ωL0/R0,代入式(7-46)可得

(7-47)

由式(7-47)可以看出,电桥输出电压Uo包含有与电源电压Us同相和正交的两个分量。

在实际测量中,往往希望只有同相分量。

从式(7-47)知,只要使△L/L0=△R/R0或使电感线圈的Q值较大,就能达到此目的。

但在实际测量时,△R/R0一般都很小,故要求电感线圈有较大的Q值。

当Q值很大时,式(7-47)可写为

(7-48)

对于差动变气隙型自感式传感器,可将式(7-14)或式(7-19)代入式(7-48),得

(7-49)

由式(7-49)可见,电桥输出电压的大小随气隙厚度的变化△δ而变化,亦即随衔铁的位移而变化,因此电桥输出电压的大小反映了衔铁位移的大小。

当传感器的衔铁移动方向与上述相反,即Z1=Z0-△Z1,Z2=Z0+△Z2时,同样分析可得

(7-50)

对比式(7-49)和式(7-50)可见,衔铁移动方向相反时,电桥输出电压的相位相反。

电感电桥亦可与单线圈自感式传感器配用,这时有一桥臂(Z1或Z2)用一个固定电感来代替,这时的输出电压为差动自感式传感器的1/2。

2.变压器电桥

图7-10

应用于差动自感式传感器的变压器电桥如图7-10所示,相邻两工作桥臂为Z1和Z2,它是差动自感式传感器两个线圈的阻抗,另两桥臂为电源变压器次级线圈的两半边。

设电源变压器次级线圈每半边的电压为Us,电桥空载输出电压为

(7-51)

差动变气隙型自感式传感器用变压器电桥作为测量电路,如图7-11所示。

分三种情况进行分析:

图7-11

①当传感器的衔铁位于中间平衡位置时,它与两个铁芯间的气隙厚度相等,若两线圈绕制得十分对称,则两线圈的电感相等,阻抗也相等,即Z1=Z2=Z0,代入式(7-51)得:

这说明当衔铁处于中间平衡位置时,电桥平衡,没有输出电压。

②当衔铁向下移动时,下线圈的磁阻减小,电感量增大,阻抗也增大,即Z2=Z0+ΔZ2;而上线圈的磁阻增大,电感量减小、阻抗也随之减小,即Z1=Z0-ΔZ1。

考虑到△Z1≈△Z2=△Z,代入式(7-51)得:

(7-52)

当电感线圈的Q值较大时,有△Z/Z0≈△L/L0=△δ/δ0,上式可写成

(7-53)

③当衔铁向上移动同样大小的位移时,上线圈的阻抗增大,而下线圈的阻抗减小,即Z1=Z0+ΔZ,Z2=Z0-ΔZ,代入式(7-51)得:

(7-54)

当电感线圈的Q值较大时,式(7-54)也可写成

(7-55)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变压器电桥的输出电压的大小反映了衔铁位移的大小;当衔铁偏离中间位置向不同方向作同样大小的位移时,可获得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相位差180°)的输出电压。

3.相敏整流电路

图7-12

交流电桥的输出电压Uo为交流电压,若采用一般的交流电压表测量,仅能反映衔铁位移的大小,不能反映衔铁位移的方向。

在实际测量中,往往要求测量仪表不仅能反映衔铁位移的大小,而且还能反映衔铁位移的方向,这时需采用相敏整流电路。

图7-12是一种带相敏整流的电桥电路的原理图。

电桥由差动自感式传感器的两个线圈及平衡电阻R3、R4组成,一般取R3=R4=R,Z1和Z2为差动自感式传感器的两个线圈的阻抗。

二极管VD1~VD4构成了相敏整流器。

A、B两点之间接入交流电源Us,C、D两点为输出端,接有双向电压表V指示输出电压Uo。

根据克希荷夫定律

(7-56)

式中,i1和i2分别为流经R3和R4的电流。

为便于讨论,设Uo的正方向为自下而上,这时电流自下而上流过电表。

上式中的UCB和UBD的方向与Uo的正方向一致时取正号,反之则取负号。

在Us的正半周,A点电压为正,B点电压为负,这时VD1和VD4导通,VD2和VD3截止。

电流i1流经Z1、VD1并自上而下地流过R3,i1为负;而电流i2流经Z2、VD4并自下而上地流过R4,i2为正。

则有

(7-57)

当衔铁处于中间平衡位置时,Z1=Z2=Z0,i1=i2,根据式(7-57),输出电压Uo为零。

当衔铁偏离中间平衡位置上移而使Z1增大为Z1=Z0+ΔZ,Z2减小为Z2=Z0-ΔZ,于是i1减小,i2增大,i1<i2,根据式(7-57),输出电压Uo为正,D点电位高于C点电位,电流自下而上流过电表。

当衔铁偏离中间平衡位置下移而使Z2增大为Z2=Z0+ΔZ,Z1减小为Z1=Z0-ΔZ,于是i1增大,i2减小,i1>i2,根据式(7-57),输出电压Uo为负,D点电位低于C点电位,电流自上而下流过电表。

在Us的负半周,B点电压为正,A点电压为负,这时VD2和VD3导通,VD1和VD4截止。

电流i1流经Z2、VD2并自下而上地流过R3,i1为正;而电流i2流经Z1、VD3并自上而下地流过R4,i2为负。

则有

(7-58)

当衔铁处于中间平衡位置时,Z1=Z2=Z0,i1=i2,根据式(7-58),输出电压Uo为零。

当衔铁偏离中间平衡位置上移而使Z1增大为Z1=Z0+ΔZ,Z2减小为Z2=Z0-ΔZ,于是i1增大,i2减小,i1>i2,根据式(7-58),输出电压Uo为正,D点电位高于C点电位,电流自下而上流过电表。

当衔铁偏离中间平衡位置下移而使Z2增大为Z2=Z0+ΔZ,Z1减小为Z1=Z0-ΔZ,于是i1减小,i2增大,i1<i2,根据式(7-58),输出电压Uo为负,D点电位低于C点电位,电流自上而下流过电表。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无论电源电压Us处于正半周还是负半周,当衔铁处于中间平衡位置时,输出电压Uo为零;当衔铁偏离中间平衡位置上移时,Uo为正;当衔铁偏离中间位置下移时,Uo为负。

因此,带相敏整流的电桥电路,其输出电压不仅能反映衔铁位移的大小,还能反映衔铁位移的方向。

图7-13

实际的带相敏整流的电桥电路如图7-13所示,L1和L2是差动自感式传感器的两个线圈,L1和L2之间串接入电位器RP1以调零位。

二极管VD1~VD4分别串接电阻R1~R4,以减小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相敏整流器特性变化所造成的误差。

C1、C2为平衡电容,C3为滤波电容。

RP2为调平衡电位器。

桥路输入电压由变压器T次级绕组供给。

7.1.5自感式传感器的应用

自感式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测量力小、测量准确度高、分辨率较高、输出功率较大等优点。

主要缺点是频率响应较低,不适宜于快速动态测量;自线圈流往负载的电流不可能等于零,衔铁永远受有吸力;线圈电阻受温度影响,有温度误差等。

在变气隙型、变面积型、螺管型三种自感式传感器中,变气隙型自感式传感器由于其起始气隙δ0一般取值很小,约为0.1~0.5mm,因而灵敏度最高,对电路的放大倍数要求很低。

缺点是非线性严重。

为了限制非线性误差,测量范围只能很小,最大测量范围Δδmax<δ/5。

衔铁在Δδ方向的移动受铁心限制,自由行程小。

此外,还有一个严重的缺点就是制造装配困难。

变面积型自感式传感器的优点是具有较好的线性,测量范围较大,自由行程也较大。

螺管型自感式传感器的灵敏度低,但测量范围大,自由行程大,且其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装配容易。

灵敏度低的缺点可以在放大电路中加以解决。

作为自感式传感器的应用实例,下面介绍变气隙型差动自感式压力传感器和螺管型差动自感式位移传感器。

1.变气隙型差动自感式压力传感器

图7-14

图7-14所示是变气隙型差动自感式压力传感器的结构与原理示意图。

该压力传感器由C形弹簧管、铁芯、衔铁、线圈1和2等组成。

调整螺钉用来调整机械零点。

整个传感器装在一个圆形的金属盒内。

当被测压力P变化时,弹簧管的自由端产生位移,带动与自由端连接的自感传

感器的衔铁移动,使传感器的线圈1和2中的电感量发生大小相等、符号相反的变化,再通过变压器电桥将电感量的变化转换成电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